为什么人类是社会性动物mobi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社会性动物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到:&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人生若只如初见?
新主播,求过任务,求关注
真不开心了昂!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 &&&
作者简介 ? ? ? ? ? ?
  阿伦森(Elliot Aronson)是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师从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费斯廷格, 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著作奖(1975)。另外,在他许多的荣誉中, 有因为在改善团体间关系方面的贡献获得Gordon Allport 奖,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的卓越研究成果获得Donald Cambell 奖。  1981年, 他被授予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理事会的年度教授称号,1992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这些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至高荣誉。 目录 ??????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致谢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2 从众3 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4 社会认知? ? ? ? ? ?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致谢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2 从众3 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4 社会认知5 自我辩护6 人类的攻击性7 偏见8 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9 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心理学词汇表英文注释英文人名索引英文主题索引? ? ? ? ? ? 书评: 18:04:57   来自: 悠然 (似水般耐心)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三天时间读完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很有启发。   整理了九个问题,如下:   1、 问:如何维护自身信念,抵制不良宣传?   答:预防接种效应。P75   2、 问:人为什么不能将成败都归因为自身?   答:三种偏差: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自我偏差。P119-p126   3、 问:一个诚实之人是如何堕落的?   答:认知失调。p146-p148   4、 问:通过威逼利诱可以促使一个人改变态度吗?   如何使其信念内化?   答:内部、外部理由。p148-p160   5、 问:人为什么不能只靠和谐生活?   答:失调的意义。P180   6、 问:一个社会由于相应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出现民愤或民怨,压制其欲望和怨愤,能实现所谓的和谐吗?   答:相对剥夺。p198   7、 问:为什么性别角色定位对女性和男性都是一种伤害?   答:自证预言。P234-p237   8、 问: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对某个问题持有很强的偏见,通过呈现相反的事实论据,会使其改变观点吗?   答:不会,行动改变态度。P249   9、 问:如何与伴侣形成亲密关系?   答:坦率性谈话。p293-p299      
20:41:17   来自: susantjs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不愧社会心理学宗师级别的身份。实例选用都比较有代表性且有说服力。一部分实例在《社会心理学》中看过,但后部分关于教育的实例却非常有启发性。联想起近来流行的agile
06:27:45   来自: 乃球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书中的首因效应     但问题的实质是信息传播方的信息准确性的行为问题,而不应是解释方解释信息方式的问题。     书里理论强调解释原因,我觉得是本末倒置。看它举的例子:     1,聪明,。。。固执     2,固执。。。。聪明     要换成     1,聪明。。。主见     2,主见。。。聪明     感觉会不一样,让他再去分组实验实验,看看有什么差别。     根本就不存在解释信息缺陷,而是呈现信息缺陷的。     首因效应就是人为的耍手腕,可以解释哗众取宠,标题党这些行为。     要有人问我;有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     答;有屁快放。   书中的认知不协调那段,读得我是极度纠结,一度认为整本书是胡扯。   确确实实是体验了一次不协调。    书里的观点,这种为抚平这种内心冲突,要不扭曲自己要不攻击扭曲源,好既然自认为是一个求知内化了的人,我就一直在这种烦躁心情里看完这章,真tm满书放屁,什么狗屁专家什么行为学圣书,又一个盛名下的骗子加我这个傻子。    耿耿于怀多时,转作其它,现在来说说    书中说,人对多付出确实时得到少回报的情况,遵从内因补偿会更倾向扭曲记忆重估价值。    这跟现实的观测相反吧    恋爱里的赴汤蹈火,弄得眼里出西施,    还是眼里除了西施,才赴汤蹈火?    没听说过哪帅哥个苦追丑女后,能幸福得一塌糊涂的事,看见肉色都疯狂的另说    怎么设计个实验证真伪呢    一组经过一顿折磨人的前奏,和丑女幽会    一组简简单单,和丑女幽会么    倒是磨难一顿后,得到微薄的报酬会比轻轻松松也得到同样的报酬的人更珍惜    钱来的快,失去的也快吗老话    饥饿很长后,会更珍惜粮食    难道幸福都是来之不易的这种心理体验,用认知不协调的补偿理论框架解释都觉得怪怪的。又是一个本末倒置。因为大部分人的幸福体验是感情默契和谐,虽未知足常乐又怎么解释。欲求不足又怎么解释。认为付出可以扭曲感觉我到问问为什么千百年大部分人再追求内心祥和,宁静,不孤独。我常想死的时候能象个婴儿般无知多好的感觉啊。确实人都在追求内心宁静所谓的认知不协调减到最低,有的人用宗教,有的人用科学,不知道爱因斯坦走的时候内心什么感觉,所以说人生活的意义多半是无意义,前人的疑问留给后人内心痛苦的起因,贪婪者面对死亡呢?不舍,恐惧。世俗的都留恋了红尘,牵动的无非就是那一缕情丝一份未尝的夙愿一份永久的牵挂。    容易知足的人可能生来就厌恶那种冲突,内心经历了。。这么想挺可怕,要是一个群体不断调整价值观制造永无止境的冲突,为平衡冲突,那整体就体现贪婪,不论是对财物的占有,还是对知识的渴求(知识价值观问题)他就会永不满足,死也死在追求的路上那容易满足的族群岂不是倒霉,哈哈到时死都死了还操什么心,那最后追求心灵通达的灵魂是什么归宿,到时无所谓什么认知平衡理论满眼全是通达,正所谓手中无剑心里也无剑吧,想想太无聊了,还是找个人来陪找点事来冲突好了,就让我贪恋红尘吧,就让我为红尘而战吧,人类因价值观的不同逃不开的冲突,佛挡杀佛,鬼挡杀鬼,这就是无知的好处,随命运悲欢离合,体会一次次的神经细胞悸动。我日,这么想人生意义确实挺有趣,就看你生下来站队站到什么位置,处于哪种观念体系下了。所以失去文化传承必然要置每个人处于那时代的人内心冲突,或随波逐流或玩抗到底,但民族兴衰,人类未来确确实实是置于这不得而知的制度下,自由主义还是集体主义。。。下次思考
10:09:30 悠悠时光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的阿泰在饭桌上总是大谈素食的诸多好处,等到大家都去吃素菜的时候,他自己大啖荤腥。   lz是阿泰么?
18:08:43 bbq  lz忘了,书里还说多看性感美女能够增进内心和谐呢。   感觉本书还是鼓励大家去追美女d
21:30:03 Ray  人类因价值观的不同逃不开的冲突,佛挡杀佛,鬼挡杀鬼,这就是无知的好处,随命运悲欢离合,体会一次次的神经细胞悸动。 21:33:15   来自: 海阔天空 (我们的纪念日)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一、如果不同观点呈现的时间间隔短,则先呈现的观点会对后面的观点产生抑制,先发言的会占优势;如果观点呈现后离做决定的时间间隔短,则后呈现的观点记忆效果好,后发言的会有优势。   二、人们不喜欢看到或者听到与自己的信念或理想相冲突的事情。古代人对这种坏消息的反应是直接杀掉报信人,现代人则是指责媒体提供使人产生痛苦的材料。   三、一旦建立起某种承诺,人们便会倾向于关注自己所做选择的积极方面,并且会贬低自己所拒绝的可能选择的吸引力。这与《三国志》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到道理是相通的。
08:06:32   来自: 提线玩偶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就像一台透视镜,以简约的例子,清晰地论述,带领读者穿过光怪陆离的世界表象,看一看人心的一隅是怎样的风景。      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争端?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公正的看待世界。事实总是被我们选择性的接收,扭曲后接受。一旦头脑产生了一个观点,便会着力从事实中寻找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忽略不利的证据。在一个实验中,对同一个问题持相反观点的两组名校高材生们被要求阅读试验提供的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对这两种观点都进行的深入地分析和比较。试验的设计者希望,这些高材生们通过阅读可以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然而,试验的结果却显示,他们的分歧更严重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所提供的阅读材料都被扭曲加工后用于支持原本持有的观点了。      上面的例子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头脑有缺陷,是一件坏事呢?也许是有缺陷的,但却不见得是坏事。文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具体内容如下:参与试验者被分为A,B两组,他们可以从两幅都很优秀的油画中选择一幅带回家。不同的是,A组的人必须当场决定,不得更换;B组的人却可以在一周内无限次的改变主意。结果发现,A组实验者对于自己所选油画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B组,因为他们的头脑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的选择寻找正面的支持证据。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头脑“缺陷”,幸福感也会减少很多吧。      我想,这是作者想表达的:我们心灵的样子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有时我们被它欺骗蒙蔽;有时也利用它获利得福。它就是这个样子,用不着讨厌或者骄傲。比起小说来,这样的平实客观的态度,是我喜欢学术科普的原因之一――安静的湖面清澈见底。可也是难以持续读的原因――安静的有些乏味,冷静的有些残酷。      书里还有些有趣的例子。例如在分析aggresive产生的原因时,提到两种猩猩。一种是chimpanzee,他们同类常常因为争地盘或者配偶打架;另一种叫bonobo,他们几乎从不和同类打架。如果移居到新的地盘,bonobo们会先和新地盘的兄弟姐妹们建立家庭,然后一起分享食物。有意思的是,chimpanzee处于父系社会,而bonobo处于母系社会! 也许,国家领导人都让女性担任,世界就能和平很多。      书并没有认真读完,隔天睡前翻几页。明天搬家会还掉,日后怕是也不会再读。读的时候,有时会为人类有这样那样的行为沮丧。It seems we are made imperfect. However, there is nothing wrong or bad about it. We can try hard to be perfect if it is neccessary in some cases (or simply coz we want to), although it might never be achieved.   
08:57:29   来自: 一只野兽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说实话,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头脑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西方人喜欢从“宏观”入手然后细分进入微观,中国人喜欢从“微观”开始引入宏观,这就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脉络。   如同心理学本身,被细分成几十种,普通、社会、分析、行为、变态……   而每种内部又被细分成若干类。这样做当然有他的好处,可以使后来人不用过多地思考就可以对这些进行运用,但缺点是太过复杂,我们必须记住每一个分类,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这将很难。因此,西方科学发展的结果就是学科越来越多,越分越细,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任何人也不可能多如此之多的分类全部把握。所以西方人必须尊崇团队精神。   而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把握了宏观,换句话说,当一个中国人明了了一个可以解释大多事物的宏观公式,就可以对各类问题达到迎刃而解的程度。可惜的是,这种方式又要求人必须悟性超高(不同于西方科学的大众化学习),但并非人人都有如此之高的悟性,可人人却都以为自己有这么高的悟性,于是造成了中国人自大而又自卑的性格,产生了窝里斗的中国式行为,团队精神也就被压制在个人主义之下。   呵呵,说的这些和这本书关系不大,只是一点体会。当然,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我们要是西方式思维,就可以照搬其中的知识直接运用,我们若是中国式思维,就可以将里面的例子和实验当成积累,构造出统一的一言以蔽之的大公式――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有这个悟性的话。
12:11:45   来自: Glen (我们懂得X)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们都高估了自己的先见之明,并且相信自己的记忆没有改变。      对假设的确认偏见与后见之明偏见为人类认知趋于保守这个命题提供了支持。即我们尽可能保持已确立的事务――保持我们已经存在的知识,观念,态度,假设。我们已经看到的关于认知保守主义的例子不胜枚举:获得的第一信息总是最有影响的信息;信手拈来的类型在形成判断时被滥用;代表性和态度性启发方法有时被误用;刻板印象歪曲了信息的加工以达到巩固刻板印象的效果;记忆被用来重建以符合现在的观点。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12:17:38 Glen  我们审视着这个世界,做着或大或小的决定,并回忆构建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是按着正确的方向在行动。人们总是在寻找三方面的共同点,一个形为的一贯性,是不是在多数的场合和时间都会这样的行动。行为普便性,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这样做下去。行为的特殊性,是不是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想到自己会如此的行动。 20:32:05   来自: Vivienne (平平淡淡过日子)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在我的“在读”中放了一个学期了吧。。。其实每次拿起都没翻几页,故看了很多书了,这本还是“在读”状态。      不是这本书无趣,而是太有趣,有太多关注的内容,所以一直走的都是精读的路线。但自己向来对精读持续性不强,又是学术性比较强的书,所以往往读上一会儿就去看其他的的了。      书中很多内容让人眼前一亮,就像遇到个高人,一下给拨开迷雾了,厄只能感叹~确实如此。从个人角度出发,俺们就一纯社会性动物阿,很有意思。      说到启发:      1. 自我验证。这种想法在书的后半部分很清楚的显示出来了。看了the secret后就对这种唯心的想法不太排斥了,看了这本书,看来科学研究也是能证实的。主观上的看法可以影响客观表现,比如人对自己的预期和想法。      2. 自我辩护。人都喜欢feel good about myself,所以在主客观不一致的情况下,就会进行自我辩护了。这和Defence Mechanism有点儿像,保护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3. 外界对个人的影响很大。这主要体现在从众上。这也算是个普遍现象了,有的人心放宽。不过个人对于从众导致的可怕结果还是心有余悸的。但想来人都是社会性动物,群体的归属感和赞赏性自然很重要。所以也情有可原吧。不过既然了解了这些知识,也要学学壮士,威武不屈了。      4. 这个外界也包括媒体宣传。媒体的引导性可在明也可在暗。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那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直让很多人头痛。其实媒体的作用不是一方面可以概括的。一个工具,看怎么用了。从社会层来说,一方面帮助群落建设――普及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帮助建设和谐社会(这几年多火的一个词阿~~),一方面普及偏见和陈旧观念。      5. 还有最好玩儿的就是~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为啥子就喜欢这个人类?奖赏机制还蛮解释的通的。喜欢好看的人――给与美的奖赏。喜欢意气相投的人――给与自我肯定的奖赏。喜欢有能力的人――亦是侧面的自我肯定奖赏。。。      这么说的话,只要给与别人奖赏――别人就会喜欢你了?这个可要看情况了,比如当对方知道你的奖赏是有目的的,那不仅不会产生好感,其结果甚至可能还不及什么都不做。。。总结就是――人都是贱的,所以光对她好不一定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反其道而行更好哦~~向别人索取奖赏和帮助。人的自我补偿心态会说~~为什么我要帮这个人呢,如果她做这个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目的,补偿心态下的她就只能自己解释――因为对方很好,值得我这么做。好吧,再次重申,人都是贱的。不过这些都是有实验依据的,所以下次可以尝试下。      又一次,外表吸引力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了喜欢和爱上,还有事业上。。。当然,天生丽质可不仅仅是唯一的外表吸引力,还有穿着打扮。所以,有钱,不怕疼,不怕爹妈不要你的孩子们,直奔整容医院。其他的就在衣着打扮上下功夫吧。外表这个东西看来还是蛮一劳永逸的办法,所以女人们还是不要忽视好了。      还有,人这种动物更喜欢对自己好感不断上升的人,而对于对自己好感不断下降的人最讨厌了。所以这个结婚的事就可怕了。两个陌生人从没有好感,甚至是恶感,到有好感再相爱会极其甜蜜~~看来千篇一律的言情剧模式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相反,如果结婚后已经建立很强好感的夫妻对你好感下降,那可就要变成最讨厌的人了。换句话说就是,婚后,双方已经习惯了对方对自己的赞美,这时候奖赏机制已经没有那么大效果了(不像从没有好感到有好感,有赞美来的动人),但如果一旦有埋怨,或好感下降,那就会造成很不好的心理影响~~这也就是很多爱得很深的夫妻最后却也是伤对方最深的人的原因吧。作者的建议是敞开心胸,坦诚交流,use “my” languange,帮助自己和对方不断成长,这样不仅能规避问题,还能帮助创造婚姻进步的空间。      恩,还有些细枝末节就让我自己回味吧。      这本书既有科学性又很有意思,会买来,不时看看。         
19:51:59 沉默|我爱刘翔至死不渝  的确配得上5星。   书桌上堆了许多书,全被我用白纸包了书皮,但我轻易就能找出这本――读得最旧的那本就是。   我花了一个礼拜读完它,这是很少有的速度和专注。   多次禁不住感慨,为什么中国学者的论著没人家的这么实证、这么严谨、又这么趣味横生让你爱不释手。
20:18:30 Vivienne  用白纸包了书皮~~真的很爱惜书哎。      还有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08:31:13 沉默|我爱刘翔至死不渝  好书其实很多,推荐我书桌上另一本读得比较旧的书,《公众舆论》,沃尔特?李普曼,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的。   即使你所学与新闻传播、与政治无关,这本书也很值得一读,就像你说的,可以买来放在手边。   《公众舆论》里关于“成见”的论述,某种程度来说恰是社会心理学的实践。能够在《社会性动物》里为“成见”找到心理学支撑。
10:42:17 Vivienne  谢谢推荐,会check, 嘿嘿~~我有学传播
21:16:04 沉默|我爱刘翔至死不渝  哦,我这么推荐还真巧了!
18:41:11 Vivienne  恩^^ 17:56:09   来自: prometheus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一、 提高你自身的专业水平、权威性、可信度;   《社会性动物》提到,人们对声望影响说服效果的思考由来已久,公元前300年以前,亚里士多德,世界上第一位有著名作品传世的社会心理学家,他说,与其他人相比,我们会更容易完全相信一个正直的人;当人们的对问题的认识不能做到确定无疑或者存在不同意见时,这一点便是绝对正确的。   在西方媒体面前,我们的媒体并不容易说服人。很多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内主流媒体发布了第一手资料,在人们眼里,尽然都显得可疑。给出“躲猫猫”说法的相关部门,很难再发布什么消息让人家相信。   提高你自身的权威性,就是要让人觉得你很牛,要么是真的很牛,要么是冒充很牛。冒充很牛而不被戳穿也需要水平,水平不高就是装逼,成为笑柄。动辄戒严封锁,出入前呼后拥,也是在说服大家,我比你牛,你应该服我。   冒充牛人最让人叫绝的,莫过于电影《猫鼠游戏》里的小弗兰克,装老师、装副机长、装装医生、装律师,看我七十二变。   二、 选择性地呈现某种事实,这种事实会潜移默化影响受众,使受众的态度向你预先设定的方向转变。   “很少有人类历史上的成就可以和我们探索太空的成就相匹敌。也很少有照片能够象在这些旅程中所拍下的照片那样得到如此一致、令人感动并得到广泛承认。 这些照片令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方法。所拍摄的照片都是由哈苏相机拍摄而成。”如果这段文字出现在对宇宙探索的科普文章中,你很难将其与想把一台哈苏相机卖给你的营销人员联系在一起。 在这段文字中,没有强硬的说服,只有事实。而这一事实影响了我们对哈苏相机的态度,虽然你未必想拍什么河外星系,可你必定想拥有一台哈苏牌相机。   此种说服策略,可称之为软说服,演绎自软文。软文说服之妙,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好似绵里藏针,收而不露,克敌于无形,其效果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果说硬说服是外家的少林功夫;那么,软说服就是以柔克刚的武当拳法,软硬兼施、内外兼修。   对历史的书写,就是一种对事实选择性地呈现。不同的政治立场对历史的书写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是为统治者宣传的工具,统治者写的历史永远是在说服你,我的出现是众望所归,我的存在将符合你们的根本利益。   三、 为被说服者的利益着想。   人们的各种选择总是围绕自己的利益做出的。如果你能让受众相信,你的观点、产品、意见符合他们的利益,那么你就能说服别人。   通常在商场里,能够帮顾客精打细算,做出貌似物美价廉而不是最贵最好的消费选择的导购员,能够做成更多的生意。甚至在一些与消费无关的地方,比如给一些培养教育小孩的建议,解答一些生活中的问题,都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   查看原文:http://prometheus.bl</logs/38907114.html
08:39:05 Elact  第二条,比如美国建国200年,总是拿一下好的东西来蒙蔽我们群众,而那些大灾难、野蛮镇压印第安人的东西都选择性遗忘。 13:22:05   来自: 樊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这本书是我最近读得最慢的一本书,我看书经常是一目十行,对于一些讲究阅读快感的书,能够在几小时间看十几本书。当然,这不叫读书应该叫浏览了,没有太多时间看书,零碎的时间凑起来,这本书用了两个星期。      看的时候会引发很多思考,自我反省方面的,和人交往方面的,对事对物的理解的……受益匪浅。      看完这本书会怎么做?   处理事情的时候――多考虑情境因素   看人待物的时候――用多方面的角度   接受信息的时候――避免偏差   面对困难的时候――直面真实   做事的时候――用积极的因素自我调节   对人的时候――避免先下定论,非此不可,用积极的定论影响他和自己   爱情――坦诚真实地沟通,从对方的情绪和角度而不是简单的素质归因   ……      多了解这个社会,多了解自己和别人,我想这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加温暖有力量的人。   (1)
12:18:49 悠然  喜欢你的评论,将应用的情境都加以分类,正要买呢,都断货了 22:15:49   来自: 花园里的皮皮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读了一整天的《社会性动物》,看到高兴的地方,几次都想说话,但最后还都是强忍住,继续往下读。快到结尾的时候,我想起了上小学时包场看的一部电影《闪光的彩球》,估计现在没人记得这部老片子了,我去网络上查找了下,发现很多当年就应该被老师和教育制度认识到的人性闪光在这部电影里已经存在,可是我们当时或者粗心忽略了,或者电影导演也没有心插花,所以这小花也不会很红很香艳。现在再和阿伦森的这部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一对照,真的有前后呼应,上下贯通的畅快之感。昨天在三联上看到快于现在该读什么样的书籍的讨论,当下年轻人读书的第一标准就是要能“一天的时间看完”,易于消化是他们的首选。可是相对另外的一句话却深深得打动了我的心扉:读书的作用就是要能融化你内心的那块坚冰!读这本《社会性动物》有些吃力,因为需要你边看边想,联系自己,结合经验,所以阅读的速度有些慢,但一边翻越书籍中的沟壑山谷,心中的那块坚冰也在渐渐融化。      《闪光的彩球》让我想起来很多当年的情景,直到现在这些三十多岁的人再和同学们聚会,关于好同学和差同学的划分还仿佛一道挥之不去的魔咒深深的烙印在彼此的心头,拿这个事情开玩笑和作谈资依旧乐此不疲。我想,我们都是已经成为有独立认识观、人生观的成年人,依旧耿耿于怀,这不正是人性的真实写照吗。多多的了解人性,用开放的心态去“通情”任何人,并用合适的方法去帮助、引导他人,这才是人性真正闪烁光辉的地方。      ps:资料收集      ――――――――――――――――――――――――      《闪光的彩球》   导 演:宋崇   编 剧:宋崇 瞿新华 王胜荣 周泱   主 演:丁嘉元 赵静 丁嘉元 梁波罗 陈世民   上 映:1982年      向阳小学四年一班的李小春,不守纪律、乱冲球场,新任大队辅导员方华对他进行劝导时,反倒被他将一军。方华遵守诺言,挺身而出,得到了孩子们的信赖。一次考试后,班主任林老师把成绩差、捣乱的同学全编在一个小队――第五小队。他的做法,严重地挫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方华认为不能让学生当算盘珠,要耐心地诱导他们做小主人。一天,第五小队外出搞活动,在马路上恰好被联合国教育考察团准备对中国儿童进行智力测试的勃朗先生和莎米拉小姐遇见。勃朗从汽车上扔出一把金币,小春等抬到后,很快就通过教育局外事秘书周玉明,如数还给了他。在方老师的帮助和教育下,第五小队的同学决心把自己小队变为争气小队。于是,吵架的同学言归于好了;中队委杨晋也认识到不能只顾自己学习,想退出小队是错误的。一次检查卫生,也想为小队争气的小春,把自己又脏又破的红领巾换给了低年级小同学,事后,他遭到大家的严厉批评。为让同学们真正认识荣誉应该去争取,大队部决定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春游活动。为准备春游活动,方华深夜才回家,发现女儿生病了。爱人周玉明对妻子只顾学校不顾家,感到不满。次日,方华为了全校的学生,忍痛离开女儿而去。在“勇敢者的道路”活动中,李小春被大家选为指挥官,他和刘克、姜建平被几道数学题组成的密码和用英文写的命令难住了,懊悔平时没能好好学习。这时,王薇和杨晋等同学分别译出英文,算出数学题,他们闯过道道难关,终于夺得了红旗。这次活动,同学们真正体会到知识的重要和集体的力量。林老师患了严重的胃病,需要离校休养,方华担负起班主体的工作。她所提倡的“自动化”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班同学平均成绩提高了,第五小队一跃成为“争气小队”。不久,李小春等同学又以他们特殊的方式,热情地欢迎林老师病愈归来。林老师见到孩子们送来的礼物,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在勃朗先生和莎米拉小姐举行的彩球智力测试中,李小春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获得了成功,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社会性动物》对应的章节      相互依赖 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学校里取消隔离可以为学生相互了解打开大门,但就其本身 而言,它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重要的问题不是简单地把不同种 族、不同民族的孩子送入同一个学校;他们到那里以后的情况才是至关重要的。正像我们所看到的,如果那里的气氛竞争性很 强,相互接触的结果可能会使从一开始就存在的紧张气氛更加紧张。学校里取消种族隔离往往导致紧张气氛,这使我想起了马扎 福 谢里夫及其同事所做的实验里的孩子们的行为。 他把两组孩 子置于矛盾和竞争的情境中使两组之间产生了敌意。如果相互之 间的不信任一旦牢牢地建立起来,只是简单地消除冲突和竞争, 这种敌意是不会减少的。事实上,一旦不信任牢固建立起来,把 两组置于平等地位和无竞争的情境中,只能增长这种敌意和不信 任。例如:这两组孩子甚至坐在一起看电影时也有矛盾。       谢里夫最终怎样成功地减少了这种敌意呢?他的办法是把这 些孩子置于一个完全相互依赖的情境中,为达到目标,他们不 得不相互合作。例如,研究者通过损坏供水系统制造了一个事故情境,修好供水系统的惟一方法就是要孩子们立即合作。研究者 制造的另一种情境是,孩子们在前往露营地的途中,卡车抛锚 了。为了让卡车继续开动,必须把它拉上一个很陡的小山坡。当然,只有当所有的孩子不管是鹰组的还是响尾蛇组的一起来拉才能办到。最后,敌意情绪和消极的刻板印象减少了。孩子跨组交朋友,他们相处得很好,并且开始主动地合作了。       看来减少敌意的主要因素似乎是彼此互相依赖为了达到 目标个体之间互相需要的情境。几位研究者已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中证明了合作的好处。例如:莫顿 多伊奇已表明解决问 题小组在合作气氛下比在竞争气氛下更友好、更专心。 同样, 帕特里夏 基南和彼得 卡内维尔发现,团体内部合作同样能够 推动团体之间的合作。也就是说,在小组内部建立起来的合作关 系常常会迁移到与其他小组的交往中。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与以 竞争方式完成任务的小组相比,以合作方式完成任务的小组在随 后与另一个小组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       不幸的是,合作和互相依赖并不是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学过 程的特征,即便在小学阶段亦是如此。我们已经影射了这一过程 的竞争性本质,下面让我们再进一步来认识这个问题。首先,让 我们为这一“过程”作出定义。无论人们何时发生互相作用,有 两个事物总是同时存在:内容与过程。所谓内容,我指的是人们 交往的主题;所谓过程,我指的是交往的动态。例如,在课堂教学里,“内容”可能是算术、地理、社会研究或音乐;“过程”则是这些课程的教授方式。勿庸置疑,“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过程”的重要性却常常被低估。正是通过“过程”,学生们 才能学到大量有关他们生存世界的知识。的确,我甚至还要说,从某些角度看,与“内容”本身相较,“过程”是一个更重要的学习来源。       许多年前,当我应邀作为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教育体系顾 问时,得到了观察课堂实践的宝贵机会。那时,在学校中取消种族隔离刚刚开始,校园里的骚乱和种种不愉快事件接连不断。我和同事参与到该市的教育体系中来,不是为了消除这些不愉快事件的发生,而是为了了解人们是否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实现人们梦寐以求的那些积极目标。我与同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系统地观察教学过程。我们尽力睁大探索一切的眼睛,仿佛我们来自另一 个星球。       我们在课堂上见到的最典型的情景是:老师站在全班学生面 前,提出一个问题并等待孩子回答。往往是六至十个孩子焦急地 坐在位子上举着手想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们都渴望被叫到。其他几个学生却安静地坐着,眼睛避开老师的注视,好像想使自己不被老师看见。当老师叫到一个学生 (实际上他只能叫一个),那些急切举手而未被叫到的学生脸上流露出不满、不愉快和失望的表情。如果被叫起来的学生回答对了,老师就笑笑,赞许地点点头,继续问下一个问题。这对那个碰巧被叫起来的学生是一大奖励。但就在那个幸运的学生答对问题并受到老师的赞许时,那些渴望被叫到却受到忽视的学生就会发出一片嘟囔声。很明显,他们很不满意,因为他们失去了一次向老师表现自己多么聪颖、多么机灵的机会。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学到了几件事:第一,他们知道了这个 教室里只有一个专家,就是教师。他们也知道教师的每个问题只 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即教师脑子里已有的答案。学生的任务就是想象出教师期望的那个答案。学生们还知道只有积极地表现出自己多么机灵、聪明、整齐、清洁、举止端庄才能使老师高兴、才能得到奖励。如果他们做得很好,就会得到这个权威人物的重视和喜爱。这个权威人物将会对他们很亲切,并且告诉他们的父母,使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好。对他们说来,和同学合作毫无用处。实际上他们的同学就是应当战胜的对手。此外,与同学合作会遭到许多老师的反对:如果在课堂上发生,就意味着扰乱课堂;如果在考试中发生,就意味着作弊。       这种活动很有竞争性,利害关系也很大。在小学课堂上孩子们互相竞争是为了得到他们周围的一个、两个或三个重要人物的重视和赞同。(当然,这对大多数学生都很重要。)如果你知道正确的答案,老师叫了另一个学生,你很可能会坐在那里祈祷,希望那个孩子答错,这样,你就有机会向老师表现自己多么聪明了。那些被叫起来但回答错了的孩子,或者那些根本没举手参加竞争的孩子,都会产生怨恨成功学生的倾向。“失败者”常常会嫉妒成功的学生,也许他们会取笑成功者,威胁他们,骂他们是“老师的跟屁虫”。他们甚至还会在校园里对成功者进行身体攻击。而那些成功的学生也经常蔑视那些失败的学生,认为他们是愚蠢的、讨厌的。这一过程在大部分课堂上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其结果友谊与理解没有在同班同学之间建立起来,相反却产生了仇恨。这一过程甚至很容易在同一种族的孩子间制造憎恨。如果再加上种族、民族之间疏远的因素,或采取一些强制措施 (如为调整学生的种族比例把非本地区的学生用车接来读书)在已经十分紧张气氛中火上加油,这样情况就会变得特别困难与不愉快。       虽然课堂上的竞争是典型的,但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我在研究中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愿意尝试更加合作性的教学手法。因此我和我的同事发展了一个简单的方法,使孩子们置身于一个互相依赖的学习小组里。我们系统地对这些孩子与那些处于传统竞争的课堂情景中的孩子在学习成绩、是否愉快和互相喜爱方面进行了比较。我们称这一方法为拼图法,因为它很像玩拼图玩具的工作原理。       举个例子能说得更加明白。在开始实验时,我们走进一所刚刚消除种族隔离学校的一个五年级教室。班上的孩子正在学习美国伟人的传记,那一课碰巧是学习著名新闻记者约瑟夫 普利策的传记。首先,我们组织了一篇由六个段落构成的约瑟夫 普利策的传记:第一段描写了约瑟夫 普利策的祖先及他们是怎样来到这个国家的;第二段描写了童年的约瑟夫 普利策的生活经历;第三段描写了青年约瑟夫 普利策所受的教育和他早年的工作;第四段描写了中年的约瑟夫 普利策以及创办自己的报纸的经历,等等。约瑟夫 普利策一生的每个主要方面都单独写在一段里。我们油印了他的传记并把每本传记裁成六份,每份都是一个段落,分给六人学习组中的每个人。这样,每个学习小组就有了约瑟夫 普利策的全部传记,而每人却只有故事的六分之一。就像 拼图游戏那样:每个孩子有一块拼图板,每个孩子都要依靠同组的其他孩子来拼成一个大图形。为了学习约瑟夫 普利策,每个孩子都要掌握一段文章并要教给其他孩子。如果每个学生离开别人只靠自己是无法学会的。阅读文章的时候,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同另一组相对应的人商量,即如果约翰尼有一段关于约瑟夫 普利策年轻时代的文章,他就可以同另一组里有同一段文章的米利商量。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以便搞清约瑟夫 普利策一生中那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过一会儿,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里。告诉他们用一段时间互相交流知识,交流完还要对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测验。       由于完全要靠自己,孩子们最终学会如何教授别人知识以及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得知识。孩子们逐渐懂得,没有同组的每个人的帮助他们都不能学好。每个成员都可做出自己独有的、不可缺少的贡献。假设你和我是同一组的孩子,你手中的是描写约瑟夫普利策年轻时代的那段文章,我手中的是描写他老年时代的那段文章,了解约瑟夫 普利策年轻时代的惟一方法是倾听你所说的话。对我来说,你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来源,而教师已不再是惟一来源了,甚至已不再是重要来源,因为实际上她并不在这个组里。相反,组里的每个孩子对我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仔细听别人讲,我就可以学得好;如果不这样做,我就学不好。我不再因取悦老师而得到奖励,也不会因此伤害你。这是一个全新的“球类运动”(需要彼此配合)。      -----------------------------------------------------
18:19:40   来自: Alchain|花生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受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影响的科学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人格、信念、价值观等都是在一定的自身条件下与社会相互作用而最终成形的,并且,人的很多行为是会受到当时所处环境影响决定的,而不仅仅说完全是内在的人格特点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事实上,在对行为的归因问题上人们似乎并非总是错误,比如说你在一个聚会上沉默寡言,独自在角落黯然神伤,你自己知道那仅仅是因为你不是很喜欢当时的那种环境,而且由于认识的人不多,因此不愿与人多做交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那个待在角落的人不是你时,错误产生了,你很有可能会认为那个沉默寡言的人是由于性格方面比较内向而且不善交际导致了他那种行为。这是种很常见的基本归因错误,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情境,而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人格。      关于人的从众问题,所谓从众,就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从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别人的行为使他认识到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为我们提供了信息)(当客观现实模糊,带头者是榜样时,这个可能性大)2、他可能希望在团体中免受惩罚(如不被别人排挤和嘲笑),或者希望得到奖赏(如得到别人的喜爱或被别人接受)。从众方面非常经典的一些实验与事例:津巴多囚室 电击学习 认知从众 基蒂吉诺维斯事件――旁观者效应 野营、列车车厢助人实验 希特勒的小集团成员、尼克松的“宫廷卫士”和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官员      近一个世纪以来,大众媒体对世界的影响正不断深化,甚至到了可怕地控制地步,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个理智的人,大众传媒对世界的影响之体现在其他人身上,而与自己无关,那您真的过分自信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超市的一排洗衣粉茫然不知所措时,根据人知觉易得性的特点,你很可能就会直觉般下意识的选者那种你看过最多广告的品牌,尽管在那些广告中该品牌并为显示与其他品牌的洗衣粉相区别的价值。大众传媒的对人的影响在这种程度上来说是潜移默化。除了大众传媒外,我们还会受其他人的影响而改变我们的信念与观点,此类影响的程度同宣传源及我们自身的特点有关。当宣传者无意影响我们时,其影响我们的可能性会增加。我们的观点容易受既是专家又可信的人的影响;如果宣传者的态度明显地背离其自身利益,他(或她)的可信度(和宣传效度)就会增加;如果宣传者无意影响我们的观点,他(或她)的可信度(和宣传效度)亦会增加;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人,至少在无关紧要的问题和行为上,他(或她)的观点与行为对我们的影响通常比问题内容本身对我们的影响要大;如果我们喜欢某人,至少在无关紧要的问题和行为上,即使很清楚他(或她)正企图影响我们的观点且可从中获益,我们往往还会受其影响。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先入为主的观念更容易让我们记住,并对后来的观念造成干扰:而近因效应恰恰相反,最后呈现的观念由于隔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对其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的正确应用对选举等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由于这两种效应由于作用正好相反,常常令人困惑不已。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方说演讲比赛,有两位选手做演讲,事后观众投票,那是先讲的还是后讲的有优势呢?作者指出,当两位演讲人的演讲时间间隔非常短时,首因效应是很强的,但人们是要在演讲之后立刻投票时,近因效应便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如果是两人相继在短时间内演讲,并且在演讲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投票的话,那么选者当第一个演讲者是很合理的。      在社会认知方面,人的思维局限性曝露无疑。人们在需要做出决策时,通常会:1、通过忽视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 2、过度使用其他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 3、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因为这已经足够好了。我们也会直觉性的做出些判断,特别是: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进行加工时; 当手中的问题并非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 当我们缺乏做出决定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我们更容易使用启发式判断。 确认偏见 后见之明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 行为者--观察者偏见 自我偏见(自我中心思想与自我保护偏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显示,同我们直觉的想法不同:态度对行为影响不大,特别是当事物的可接近性不强时,但我们通常都夸大了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一个重要的例子:1933年,拉皮埃尔接触了128个饭店和餐馆的经营者,通过问他们“你会接受中国人作为你们的顾客吗”来评定他们对中国人的态度。90%的人问答道,“不!”。然而,当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真的出现时,拉皮埃尔发现只有一处拒绝向他们提供住宿或其他服务。经营者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没有预测到他们的实际行为。在表达态度时,我们通常会为了得到我们交谈对象的认可、喜爱而选者对方的观点或追随大众的观点,特别是在我们对这方面不太了解,或者不是很关心的时候。然而当我们真正在实际面前需要做出决策时,我们的角度转变了,也许是由于对事实的了解更加深刻了,也许仅仅是这一行为更加符合我们当时的利益。如此看来,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实际不大,并且在遇到个别实际问题是,需要多角度的分析才行。      书中关于“人的自我辩解”部分是我最感兴趣以及对我观念冲击最大的一部分。这方面要整理表达出来还真TM难,简单的说就是认知不协调会给人造成极度的不适感,因此任何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和体验到的心理状态找到个合适的理由,尽管有些是很虚幻的。举个例子,那些比较穷的大学教授或者高级只是分子通常都是不会谈钱的,他们会说钱根本就不重要,当然,这可能是他们的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比较高。但是他们有时累死累活的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自然,工作又是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为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而忙忙碌碌实际上是为了得到那点微薄的工资,既然如此,钱真的那么不重要吗?显然不是,财务上的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显然是件好事,所以,那些穷高级知识分子为什么就不怎么谈钱呢??很明显,这是可以用认知不协调理论解释的,首先,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自我印象很高,他们觉得自己聪明、富有学识(事实也是如此),但是他们贫穷,他们贫穷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没有打理好自己资产的能力,如果他们把钱看得很重但是又还是处于那种很穷的状态,那说明他们自己的能力不足,然而这是与他们心目中的自我印象相矛盾的,因此必然会形成不协调感,为了减轻自己的这种不协调,他们自然会选择钱并不重要,自己根本不care这一认知策略。但是,我们人真的不能仅仅依靠减少不协调来生存,我们应当尽量客观的认识事物,学会提高对自己错误的包容力,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23:40:19 伪愤青  很常见的基本归因错误,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情境,而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人格。 --总结的好            评论写的很认真 偶也很认真的看完   书还没看   这两周认真看完   看完在讨论      
09:18:53 Alchain|花生  谢谢      其实我这都算不得书评,只是写给以后的自己看的摘抄总结而已,很乱,你能看下来真不容易
01:50:02 elodie  我也看完了。分享一下。
23:27:23 潜水  我也准备做笔记,,等下和你的对较下 哪好........
07:19:51 乃球  看这几个摘记,感觉这书一般。 15:10:45   来自: 远在哪里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讲社会心理学的书,社会心理学就是社会影响。通俗地说,你为什么会受到他人的言行,外部事物的影响,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别人(这个说法太直白了,其实作者只是通过实验归纳了影响的因素,极力地淡化影响的技巧,大师风范)。      (呵呵,上面我对书的评价是否影响到你了呢?):-)      是一本需要慢慢消化的书,欲速则不达,如不能好好吸收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导致副作用~
22:26:45   来自: 宋妍 (实事求是)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实际上今天才读完,简单说一下。   主要收获是认知协调那块,让我跟正在看的一本《心理控制术》联系起来了。因为你如果感觉不协调的话,要不改变外界,要不改变内心的自我意象,再加上《少有人走的路》的影响,确定了自我意象不要变,那么就只有改变外界了。之前有了改变健康内心意象的做法,以后应该不太多了。   只是一个天平吧,总有一个要变的。   语无伦次,有机会再好好读一下。
21:28:39 疯子、镜子  不错啊,联系的很好,相得益彰的。
13:24:49 遥远的相爱     这书我也翻过一阵,一直没读完      非常好的书    18:10:24   来自: 立早 (同情式理解。)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人们最愿意了解的不是复杂的现实和暧昧不清的真理,而是自身的愿望。    ――耿占春      读完《社会性动物》一书后,我想谈谈关于偏见的想法。   阿伦森是这样界定偏见的:“人们依据有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或者负向的态度” 。他在定义的用词(“错误的”、“不全面的”)上就直接将偏见归为一种消极的或者说错误的态度。   举个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比如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对车上某个长相难看衣着鄙陋举止粗俗的民工投去鄙夷和不屑的目光,“他们”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丑陋的粗鄙的低贱的没有文化修养道德素质的人群,是该被唾弃鄙视避之不讳的。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个形象是他们的错吗?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这个模样吗?难道这不是因为出身的差别,教育的区别,命运的不同造成的么?那么我们这种态度难道不是很武断蛮横的么?   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阿伦森指出这种对特定群体的概括就是定型。“定型就是将同样的特征强加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而不考虑群体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为什么我们会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去认识世界呢?阿伦森归纳为:“动物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对与自己基因相同的其他个体表现出善意;而对与自己基因不同的个体则表现出恐惧和强烈的反感。” 然而他并没有指出这种倾向到底是天生的生物属性还是后天习得的。   接下来他又概括了偏见的五个基本原因,包括竞争和冲突滋生偏见;替代性攻击(即个体倾向于将攻击矛头转向他们所不喜欢、明显的而又相对弱小的群体);自我形象和地位的维持;带有偏见的人格;从众引起的偏见。   而我想阐述的是,偏见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样的论点看上去总有点骇人听闻的成分在里面,我并不想发表奇怪的言论来标新立异,而只是从我们自身出发,来指出偏见的不可抹杀。所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实都源于它根本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为什么我要说偏见是合理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让我们来问一个似乎不太相干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喜欢上某个人呢?   我想,答案不外乎是因为他/她的外形和衣着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他/她的谈吐和思想与我们相接近或者被我们所敬仰,他/她的待人接物的方式让我们感觉愉悦,诸如此类。那么这里存在一个正确与否的观念吗?我们的审美标准有对错之分么?我们的喜好有好坏之分么?我们的感觉有正误之分么?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讨厌一个人,有对错、好坏、正误之分吗?   这样一想,我们就很能理解,为什么世界上存在那么多的偏见,白人对黑人的,富人对穷人的,正常人对残疾人的,因为很简单,我们的偏见指向的对象不符合“我们的标准”。 正如我们会对身边某个人不注重个人卫生感到难以忍受,会对走路遇到的某个人的古怪衣着感到惊异和厌恶,会极度反对某人发表的某个观点一样,我们也会对民工这个群体贴上肮脏、粗鲁、素质低下等等恶劣的标签,面对着他们掩鼻而去。   我们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并不存在客观的好坏对错之分,只有选择和喜好的不同而已。我们在不自觉地用某种感性的情绪化的方式去看待问题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公正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所站的立场和角度。对于与我们在某个方面存在差异的他者,我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不悦或者厌恶的情绪,无论我们有多宽容,可以包容异己者的存在,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绪依然会对我们产生作用。这样说来,确实让人有些泄气和失望,但既然我们承认世界是多元的,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宽容偏见的存在呢?我认为只要偏见是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没有对别人造成实质性的攻击和伤害,就是正常的合理的。   接下来,我想解释为什么我认为偏见是必要的。偏见是人们站在某个角度或者立场上对于异己者的敌对的或者负面的态度。那么,这里的“异己者”就涉及到“我们”与“他们”的分野。   在我看来,人的一生不过就是不断地划定“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界限的过程,随着时间变迁和经验积累,这个分界线会不断地被修改,挪移,重构,但却不可能消失。因为这是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安全感与认同感的重要源泉。   将我置于一个在某方面具有同质性的群体之中,比如大学的社团组织、生活交际的圈子、某个社会阶层、某个种族,认为自己具有这个群体所拥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等特质,对于本群体有着自然的亲切和喜爱,这种情感对于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个体是脆弱的无力的孤独的,而无数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则无疑是坚固的强大的温暖的。人既然是群居性社会性动物,这就注定了人需要结盟,需要集体生活。然而这种集体生活并不仅仅是数量的堆积,一个集体之所以成为集体,必然要有相应的对照物,要有与其他集体的分隔线,这条抽象的分隔线是用这个集体的特性来具体描绘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甚至是爱国主义。   通过与“我们”之外的人群的区隔,“我们”的存在感才得以确定,否则“我们”将陷入无限空虚的状态之中,如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我们用地域、种族、阶层、性别、学历等等繁复的标签来给自己在这个茫茫大千世界中确定自己的一席之地,找到那个能给予我们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群体之中。这个群体也许并不是显性的一个具体的组织团体,它的成员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是分散的,甚至相互隔离的,但这种认同感却是强烈的,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   因为认同于本群体的特质,就会排斥其他群体的特质,就像一个喜好摇滚的青年大多无法忍受每天受街头流行口水歌的轰炸,一个道德至上主义者必然会对性开放持拒斥的态度,一个小资情调的人会对工薪阶层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也就是说,群体之间如同一个个独立的分子,这种间隙和隔阂是结构性的,偏见大多正是从这种结构性的差别中产生。   由于偏见带着非理性的成分,阿伦森便给它贴上了错误的标签,而我想说,偏见并不能用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偏见对于我们而言的意义不是它的正确性,而是它对我们的必要性。   用文学的话来讲,就是一些人一定要踏过另外一些人的头顶,才能感觉自己不被湮没。阿伦森的对偏见的五种归因,我认为,其实都可以总结为,只有在偏见里,他们才能巩固着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强化自我存在的价值,在对他者的贬斥过程中型构出“我”和“我们”的概念。   很难想象,世界上会存在毫无偏见的人,如果没有偏见,人也就失去了观点失去了个性,变成什么都赞成什么都接受的犬儒主义者了。所以,在我看来,对于每个人来说,偏见都是必要的。偏见是我之所以为“我”的表现,没有偏见,人就会丧失了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行动的选择能力。这种状态无疑才是最可怕的。没有偏见,世界就变成了一个混沌的世界,没有美丑、好坏、正误之分(无论美丑、好坏、正误的概念是多么主观),那么我们还能从这样的世界里感受到任何乐趣吗?如果没有对事物的偏见,没有了厌恶与仇恨,那么作为对立面的喜爱与热衷也将不复存在。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无限的空洞和无意义之中不是么?   所以,在我看来,偏见于人类而言,是合理的必要的,无论这个答案让我们多沮丧。与其虚伪地声称摒弃一切偏见,还不如诚恳地面对偏见,也许我们会因此在坚持自己的喜好的同时,意识到它的主观性的本质,从而对我们抱有偏见的事物多一点宽容。   看不惯也好,接受不了也好,我们也许至少可以退后一点点,允许彼此的独立存在,互不侵犯,不是更好吗?   
21:57:35 立早  补记:   写完这篇文章以后,其实我的态度是很暧昧不明和矛盾冲突的。我真实的想法是,这篇意气用事的文章也不过是对偏见的一种偏见吧。所谓偏见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良好期望而已,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不太可能,相反会向另一个极端发展。以民族主义、地区歧视、宗教偏见等等为代表的蒙昧主义和暴力在当今的社会上层出不穷司空见惯,在这个无比薄凉的时代,偏见不过是我们的家常便饭,被我称作“生存的合理和必要”,其实是很深的无奈和讽刺。   曾经也天真地怀抱理想主义和普世情怀,但行走在这个充满了歧视和偏见的社会里,我也逐渐丧失了这种坚信。   正如阿伦森的书名《社会性动物》本身精准的概括,我们的偏见其实是我们不能克服的社会性的需要。偏见人为地划分着人和人的界限,强暴地定义主体性存在的个人,是对人的尊严和个性的亵渎,然而可悲的是,我们自身即使意识到这一点,也无法规避它根除它。   所以文中对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论证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很荒谬的,是不是必须存在就是合理的,是不是符合人类利益就是必要的,还有待个人的思考与判断。   因而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个悖论。而我觉得任何形式的逻辑判断都只能自圆其说,却不具有先验的正确性。只是我对偏见的一种探索性的解释,仅此而已。
21:28:06 一只野兽  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定的标准。 20:55:52   来自: 小青岛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我不得不说两句了!我几乎是不间断地用了几天几夜读完这本书的,快哉快哉!好久没有这样的读书感觉了,特别是一部翻译过来的著作。作者的思想,译者、读者的视界交融,的确是一种享受、一种美,畅快呀!建议有时间的朋友都来读读,你一定会有自己的一份独到的收获!
07:56:02 F4  很受启发,谢谢到位的评论! 12:55:03   来自: ahotboy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依靠他人的帮助而获得生存,依靠帮助他人而显示意义。这本书将社会心理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内容融合起来,只告诉我们一个答案:面对,热爱并积极的去认识我们所存在的社会,与你“无法分割”的旁人们很好的交流,或许社会能给予你更多。
22:34:30   来自: 认真看世界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不愧为心理学的圣经!比中国那些学者写的心理学好不知多少倍!建议以后要立志当老师的或现在正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老师看看。
17:51:22   来自: 刘未鹏(pongba) (/a.)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跟戴维?迈尔斯同学的经典《社会心理学》比起来毫不逊色,后者的特点是翔实,非常翔实。而本书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最对我胃口的是书中到处都有艾伦森同学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一针见血的思考。      在许多心理学经典著作都大量援引经典研究的情况下,艾伦森同学的这本书令人感觉清新无比,此外艾伦森同学也是非常善于思考心理学现象的心理学家,从书中的思考中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对“旁观者效应”的描写,《影响力》和《社会心理学》这两本经典都没有脱出传统观点的影响,从旁观者导致的“责任分散”以及“观察别人反应以判断事情性质”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虽然这些解释是精到准确的,然而艾伦森同学却敏锐地将自己一次野营的经历与之进行了比较,并发现了新的视角。在一次野营中,他们睡到半夜听到有人呼叫,艾伦森跑出帐篷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几十个人拿着电筒跑过去了,这个现象与经典视角的区别在于,后者认为人多会导致责任分散,出现旁观者效应,然而那次野营中,大伙却都上去帮忙了,由此出发,艾伦森同学极其敏锐地注意到他的经历与经典实验的两个关键区别:1) 在营地,大家都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小群体当中,产生了命运休戚相关的感觉,于是更可能同舟共济。2) 旁观者无法容易地走开,因为第二天天亮了大家还是要会面的,所以“逃开责任”不是一个选择。而后来另一位心理学家在纽约地铁做的一个实验证明了艾伦森的观察。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好的领导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卓越的领导则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对这本书,我的感受则是:好的书授人以鱼,卓越的书则授人以渔。理解心理学不仅仅是记住心理学的各种观察,艾伦森同学在书中的精辟的思考给我们,真正的理解心理学,是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邢占军同学的翻译相当不错,朴实流畅,算是翻译中的上乘之作了。
18:20:56 Vemin  好评!
09:31:18 王国栋  精辟!
09:50:41 iny  好评!!!
14:19:07 土匪  好,评论也同样短小精悍 08:18:30   来自: 罗豫 社会性动物的评论 &&   【读品】罗豫/文      欧美人喜欢搞“荒岛音乐”:如果你被流放到荒岛,允许挑选若干唱片带去,你会选择哪些?假使挑选类似的“荒岛心理学读物”,那么,E?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首当其选。这不单由于该书被誉为“社会心理学圣经”,严谨认真的作者已经删删改改出到第九版,也不仅因为阿伦森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过所有三项大奖(杰出研究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著作奖)的心理学家,更是因为书中对人在社会环境中可能的体验和行为,作了最为客观全面的描述。其中的大量论述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例子也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      阿伦森对读者兴趣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衔接把握得十分自然顺畅。理论不再是空洞死板的标题一二三,而其讨论的深度,也远远超越了卡耐基励志读物里的人际关系“小贴士”。比如对于人际吸引,卡耐基的建议是,如果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要“毫不吝啬地去赞扬他们”。然而阿伦森正告我们:“戴尔?卡耐基的建议并不是一贯正确的。”现实中的人际吸引远没那么简单,它受到各人能力、外貌、情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一些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和人的直觉相悖的。      众所周知,约翰?肯尼迪担任总统期间,发生了入侵古巴的严重事件。但他在随后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中的个人声望竟然升高了。一位总统犯下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错误之一,美国人民却更加喜欢他。对于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肯尼迪以往可能“过于完美”,而能力超群的人偶尔犯下过失,往往会令普通公众对他产生新的认同感。      为了验证这一解释,阿伦森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制作了四段访谈录音,找人来听,并让他们对录音中四个人的吸引力作出评价。录音中被访谈的四个人分别是:A,一个近乎完美的人;B,一个近乎完美但访谈中笨拙地将咖啡打翻在地“出丑”的人;C,一个平庸的人;D,一个也出了丑的平庸的人。结果,最没有吸引力的,自然是那个平庸而且出丑的D;但在两个近乎完美的人中,B居然更讨人喜欢!      类似的精彩例证也对种族歧视、性别偏见、两性关系等热门话题给出了全新的描述。比如对于婚外情,增益理论给出了有趣的解释:配偶或恋人的长年付出,可能已经接近极限,甚至被忽视,而此时陌生人略微的一点付出,却会带来显著效果;老夫老妻之间的相互宠爱已经令双方审美疲劳,这时,陌生人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之辞,却能让你心花怒放。人际关系中的“稳定收入”让人越来越麻木,而“增益”总是能提起人的兴趣。这一点同样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尽管女权已是一个极为油腻的口号,但对女性的偏见依然渗透文化的各个角落。阿伦森指出,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和广告中,女性极少被描绘成权威人物、知识分子或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她们的常规角色是极富魅力却头脑简单的女孩,过分忧虑应该使用哪种品牌的洗衣粉,在重要的问题上要靠男人指点迷津,而且经常被描绘成暴力犯罪的受害者,等等。相应的研究也发现,大量的商业广告向女性灌输心理暗示,把她们描绘成能干的家庭主妇,进而抑止了她们成就事业的理想。随之而来的噩梦便是,被广告洗脑的女性果然安于家务生活,这又被男性沙文主义者拿来当作女性事业能力低下的例证。      正如阿伦森所强调的,社会心理学是实证科学,同时却富含艺术。社会心理学家面对的不是斜坡上往下滚的小钢球,而是社会上性格多样、老成世故的成年人。这是社会心理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实际研究中的重要挑战。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必须同那些利用社会心理技术达到利己目的的人区别开来。作为科学家,如果他们不能防止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滥用,至少也要恪守自己的中立立场。像卡耐基那样肆无忌惮推出《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这类书,阿伦森只能表示,“书名便令人感到心寒,有些试图操纵他人的感觉。”虽然人际关系技巧是当代青年梦寐以求的能力,而卡耐基类作者正是抓住这一“大众心理”吸引读者,但这种不入流的心理学,却不知不觉中给社会心理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制造了一种颇具邪恶意味的口碑。更进一步,如果这些技术掌握在一些蛊惑民心的政客手里(遑论希特勒或戈培尔会否再世),都有可能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奥威尔噩梦”之中。社会心理学的责任,不仅在于探索真理,也在于指导公众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并提醒人们警惕这些技术的滥用。阿伦森对科学家道德立场的敏感性,在《社会性动物》中表露不多,仍极为可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性动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