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学生的困惑,很困惑

大学生普遍遭遇的求职困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惑,恐怕还得归结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严重缺乏职业规划以及忽略就业能力的培养所造成的.大学生普遍遭遇的求职困惑
  无从选择考何证书
  对于与自己专业有关、无关的证书,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因为缺乏对职业定位的把握,所以容易随波逐流,什么热门考什么,别人说好就是好,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助理、驾照、英语四六级等跟风考证,投入了时间和精力,问及哪张能为将来的发展加分却一脸茫然。
  毕业该往何处去
  大三的学习结束,接下来就是为实习和求职而绞尽脑汁,可是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对口的专业就业领域在哪?该找怎样的实习单位?该去怎样的行业和企业求职?
  前途迷茫没信心
  高达86%的大学生反映,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了解,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因为缺乏必要的定位,感觉前途比较迷茫,在当前就业难的现状中,想要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普遍表示缺乏信心。
  自我认知偏差大
  78%的大学生自我认知比较欠缺,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负两大类。自卑型的同学往往对职场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就业。而自负型的则恰恰相反,过分自信,非名企不去,非高职不入,在求职中不断地挑选工作,无形中失去一些机会。
  优势不明空自卑
  在“请你说出自己的优势”提问中,有近50%的同学回答:说不清楚;26%的同学回答:好像没有优势;20%的同学能列出1-2条,仅有14%的同学能够说出自己3条以上的优势。
  就业情报太短缺
  很多同学说,面试后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跟企业需要的技能差得太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有的说自己选专业的时候明明是热门,可临到毕业才知道早已供大于求,根本找不到专业对口的职位。
  考研出国前途忧
  有的同学说,既然就业难,那就选择考研或出国,暂时避开独木桥,说不定能找到另一片职场桃花源。可时下大学生考研的高淘汰率不容乐观,出国留学的就业前景也大不如前,就业前景令人忧心。
  简历乱投没人理
  网上投简历,看到合适的职位,鼠标一点方便轻松,更有甚者做好简历后设置关键词进行群发投递,结果系统投递后自己也不知道投了哪家公司,这种没有定位、盲目海投的结果,终究难有HR理会。
  面试无数没offer
  有的同学个人有一定优势,尤其在制作简历方面有独到之处,容易得到用人单位认同。但他们频繁去企业面试,说明本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明确,还有不少人片面追求高薪,结果不仅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还错失了就业良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在大学快一年了,发现自己越来越内向,害怕和陌生人接触,每天上完课就躲在寝室或者自习室里。寝室的室友现在都三三两两的分完伙了,把我自己剩下了,每天都是自己去吃饭,感觉好孤独。看了好多有关人际交往的书,也自己网上查找类似的问题,觉得建议都很有道理,但就是不敢用于实际生活中。本来想加入个社团锻炼锻炼,可是社团都不收人了,而且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勇气,现在好迷茫。有没有人从内向变得外向?可不可以分享一下经验?我现在该做些什么可以变得开朗一些呢?有没有什么简单,能让我接受的办法?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你缺少那种不计后果的勇气 你要去付出 没有付出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辛天琦
20:08:00  在大学快一年了,发现自己越来越内向,害怕和陌生人接触,每天上完课就躲在寝室或者自习室里。寝室的室友现在都三三两两的分完伙了,把我自己剩下了,每天都是自己去吃饭,感觉好孤独。看了好多有关人际交往的书,也自己网上查找类似的问题,觉得建议都很有道理,但就是不敢用于实际生活中。本来想加入个社团锻炼锻炼,可是社团都不收人了,而且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勇气,现在好迷茫。有没有人从内向变得外向?可不可以分享一下经验?我现在该做些什么可以变得开朗一些呢?有没有什么简单,能让我接受的办法?  —————————————————  主动和别人接触这种是要靠自己!  
  我今年毕业了,我一直自己吃饭,怎么了,没事啊,也不孤独,有时候就和舍友出去吃的,蛮好的,和他们一起吃饭,太麻烦做自己最好了,  
  先主动找舍友玩啊,分完伙又不是容不进别人,先从身边的相处才能一点点认识更多的人哟^_^  
11:16:00  我今年毕业了,我一直自己吃饭,怎么了,没事啊,也不孤独,有时候就和舍友出去吃的,蛮好的,和他们一起吃饭,太麻烦做自己最好了,   —————————————————  一样,喜欢一个人。一起吃饭太麻烦了。  
  主动跟宿舍的一起玩咯。。有事情多和她们说说嘛  
  @辛天琦 同时天涯沦落人,我虽然也很宅,也是没有活动,但是我感觉我不没有内向,
  说的对呀^ω^
  @forever悠悠然 8楼
12:26  @辛天琦 同时天涯沦落人,我虽然也很宅,也是没有活动,但是我感觉我不没有内向,  ------------------------------  可能是我给自己贴上了内向的标签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股票/基金&
清华学霸的迷茫是否仅是他一个人的迷茫?
作者:谭琳静
  首席记者 谭琳静 实习生 蒋梦涵 阳欢  最近,这样两件和大学生相关的话题值得关注。一方面,是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寻找廖厂长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当年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家国情怀”的集体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则是知名音乐人高晓松怒批清华高材生梁植不够有名校学子风范的引发热议。近日,记者走访多所湖南高校,发现大学生考研深造热的背后,却普遍有着深深的困惑。  1 清华学霸谈迷茫引高晓松怒批  “你不去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高晓松节目现场说。  梁植是清华新传院博士在校生,也是清华风云人物,在各种电视节目和清华校园里都有出色表现。但在最近参加高晓松、蔡康永、做评委的一档电视节目时,他表达了他的迷茫:拥有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梁同学很困惑,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所以在节目现场向评委请教,当场遭到清华学长高晓松的驳斥。高晓松说自己曾应邀回清华演讲,但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理想应者寥寥,“从此,我再也不愿意回去演讲。”在高晓松看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事实上,梁植对自身的迷茫,以及高晓松对当代大学生的困惑,都不是孤例。香港浸会大学湖南籍研究生周U蕙告诉记者,在一些“大人物”来学校讲座的时候,经常就会有同学在提问环节问:“您觉得我做什么工作好?以您的经验,哪类工作最赚钱?”  大学生为何不再谈诗和远方?周U蕙同学认为,总的说来,社会包括大学校园里现在被实用主义或者功利主义的大环境包围,一些人已经丧失了了解“诗和远方”的能力,有的人是因此而放弃了“诗和远方”,但更多的人是心向往之但不能至,“只有翅膀很硬或者心很野的鸟才能谈诗和远方了。”“其实,身为学生,我更希望知道,是什么让我们不敢、不愿甚至没兴趣向往诗和远方了。过去,好好学习,是为了考大学。可考大学是为什么呢?为了赚钱。但赚钱又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进入大学才是我们学生最迷茫的时候。”  2 一进大学很多学生习惯性“考研”  “成长道路上,一直都是以考试为人生目标。除了考试,我们还应该怎么去证明自己、去突破自己?”大学生刘晓困惑不已。  “现在的大学生现实得令人困惑。”身为一名天天和大学生打交道的人文学科老师,湖南师大新传院教师罗新星说,她曾组织一些在她看来“追问人内心世界”或“让人沉淀下来”的课程讲座,但这样的讲座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们觉得“有用”,“同学们的到课率并不高。”而那些能“短时间见效的,比如考研、出国相关的讲座,大家就积极些。”  记者在多所高校里看到,考研占座非常火爆。但对于为什么要考研、出国,不少同学却向记者坦承自己也是随波逐流,属于“习惯性考研”。小丘是湖南师大新传院广电专业的学生,是同学眼里的“学霸”,“因为她几乎每节课都到,并且会认真做笔记。中午晚上都会去图书馆自习。”但她却说,对于大学,她更多的是迷茫,也没有什么目标,对这个专业也谈不上喜欢,曾经差点转专业。“我多半会去考研,不考研不知道去干嘛,而且感觉读研、出国,家里都会给予我支持的。”  湖南师大体育学院大一学生陈娉(化名)说,自己一进大学就觉得应该去考研,“不知道考研为了什么,但就是想考研,觉得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对于理想,她说,“大学生应该要有理想,但是我没有。一定得说一个,目前就是要考研。”  3 不谈诗和远方,成功学走红  “现在的大学生处于一个特别现实、特别功利化的社会中,很多时候,他们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或者外面世界恐惧时,只能想着找一条现实和功利化的道路去突破内心的迷茫,所以在他们的大学期间普遍去做这样一些事情。而功利性的课程,却只能提供物质化的满足,无法满足他们精神世界的需求。”罗新星老师分析道。  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大学生们的这种普遍性的迷茫,却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甚至不法分子利用。在采访中,长沙理工大学郭同学这样向记者描述他的观察:“那些成功学的讲座极为火爆。”他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周围有不少同学愿意花上万元去学习相关课程;有同学愿意一直追随某个人的理论,崇尚短期速成,相信单靠改善自我性格就能获得成功。”因为狂热,一些学生还受到一些成功学“讲师”的蛊惑,带着身边的同学积极奔走在宾馆里开设的讲座现场。  4 谁该为他们的集体迷茫买单  “清华男神迷茫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迷茫,这样的迷茫在高校学子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一位媒体教育观察者认为。  在高晓松梁植风波中,一位媒体教育观察者这样写道:“从小到大,在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条龙流水线上,学生背负着家长的期望,接受着学校老师的教导和鞭策,不知疲倦地奔跑在分数、成绩的单行道上。我们的教育体系只给优秀一种定义,只把微笑和鲜花送给那些考出高分的学生,导致我们学生的思维是单一的、线性的,个人发展缺乏独立性和多样性。”  田双喜是长沙理工大学负责指导学生就业的老师。他认为,大学生的很多问题,根子出现在长达十几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大学生入校后并不幸福。对于未来、对于职业、对于自己的发展,非常的迷茫。”  长沙心理咨询师石鹏则认为,现在很多学生都已经失去了关注自己内心的能力,很多人都缺乏和自我的对话。而好的教育,除了知识的传递,还必须要帮助学生完成作为“人”的发展,而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知识课程我们已经很多,关于生命体验课程却十分缺失。”  对话大学生  人生有多种可能,需要默默努力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真实的想法,记者与三位当代大学生进行了对话。刘柳是湖南师范大学2012级法学院学生、夏童玲则来自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二年级,戴腾是湖师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  关于“迷茫”  记者:在高晓松怒斥清华学弟梁植事件中,你持有怎样的态度?  戴:我觉得迷茫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管多么光鲜亮丽的人都会有。  刘:高考培养学生考大学,但并没有教育同学们以后要干什么。他知道自己要考清华,但可能以前的教育没有给他这个观念他以后要干什么。  哈佛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为什么那么与众不同?他们的教育会给他们灌输你以后要做什么,让他们觉得他们生来就是要改变世界的。  关于课程  记者:现在大学课程中,哪些类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  戴:我觉得不在乎什么类型的课,关键在于这个老师的人格魅力是不是感染到我。  刘:讲课有自己的想法的这一类,我们学院很多老师本身学识很丰富,自己也在课外兼职律师,实务经验很丰富,所以他们讲课就不会限于教材,而是在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我有一位老师讲刑事诉讼法,他是中国最早的一名律师,他上课就是在讲他几十年的刑诉律师的历程和他打过官司的案子,看上去他没有讲书,但书上的知识已经和他的人生融为一体了,这样的老师你上课会很轻松。  夏:男老师幽默点,女老师温柔点吧,因为是工科,基本上都是理论。可能老师说到分点,同学们才会百分之百打起精神来。  记者:现在什么样的讲座在大学最受欢迎?  戴:我觉得名人效应非常重要,比如最近回湖南就很受同学热捧;另一种就是关于自己专业的讲座;还有一种是我更愿意去听一些普通人分享他们的故事。  刘:大一的时候,很多形式上的讲座会被逼着去参加,会让人反感。大一有次被要求去听考公务员的讲座,那时候哪有什么考公务员不公务员的概念,但就被要求去听。有次去听了一个历史教授讲曾国藩的,这种偏向于普通的讲座也不错。太功利性内容的讲座可能有这种目的的人会去参加。  夏:大一为了考四六级会去听英语的讲座,想出国留学的一般很多人都会去听。  关于考研  记者: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学生一考入大学,就开始想着考研?  戴:像我,我觉得自己还需要深造,觉得大学所学的东西并不足够支撑我的梦想,希望去学更多的东西,有更广的平台去做一些事情。  夏:我没有想考研。以前想过通过考研翻身,但是后来仔细思考后觉得没必要。有些人考研是把要面对社会的时间拖了三年,胆小不独立,有些人就是为了文凭。  记者:你对成功学走红大学怎么看?  戴:我自己不看这方面的书,而且这些作者不一定就是成功的。与其看这些虚的东西,不如脚踏实地地去做。  刘:不推荐成功学,可能即便你在坚持一件错的事,你都坚信这只是成功前的阴影,容易把人导入一个误区,盲目地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这种狂热的状态不应很提倡。读书应该让人思考,思考需要一颗冷静的心。  夏: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讲成功学的人好厉害,又有自己的创业经历,可听多了觉得大道理大家都懂,他们的成功学又不适合每一个人,我没什么感觉,主要是不适合。  关于理想  记者: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还有诗和远方吗?  戴:我觉得不要去低估现在的大学生,即使有的大学生表面颓废,我觉得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个梦想。可能有些理想不被现在社会所接受,但他们还是在默默地努力。  刘:“不是你的大学配不上你,而是你对不起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和那些璀璨的梦想。”很多同学当初的梦想就是考一所好大学,所以进入大学会迷茫,但我觉得暂时的迷茫很普遍,大学生在这种压力下总会找到自己的路。  夏:现在大学生没那么幼稚了,把理想天天挂在嘴边。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但现在觉得挺好的,人生又不是一种可能,在你努力前行的路上说不定哪里就蹦出来一个想法或者机遇,成为你的目标。  记者:你们的诗和远方是什么?  戴:我希望成为一位上我的课学生能有所感触的老师,不只是当一名教书匠,而是让我的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和美好,这是我教育的理想。  刘:成为一名律师,最开始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我们一家都是普通的百姓,会碰到许多无奈的事,我希望我能保护他们。后来在司法机构实习,看到一些司法程序上的不完善,我不说能凭我的一己之力去改变整个制度,但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人,做点滴的推动。  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总会有所发现,不奢求毕业就遇见一个轻松、待遇又好的工作,可能还会换好几份,人生本来就有多种可能。
(责任编辑:HN666)
12/03 15:0912/03 11:2711/25 08:5311/24 01:3411/23 09:5411/22 10:0411/19 14:3511/12 07:4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这是一个困扰着99%大学生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忙?
我的图书馆
这是一个困扰着99%大学生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忙?
馆藏&1141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