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国内在站清华博后出站要求能不能在没有出站的情况下出国

当前位置:
&国内博后被拒,绝望中找到希望,收到美国博后offer
国内博后被拒,绝望中找到希望,收到美国博后offer
作者 juanrose2001
想到国内某研究所做后被拒,万分绝望,联系国外博后,在投到第十封信时老板给了面试机会,经过两次电话面试,收到offer, 还意外的给了H1B。希望各位ddmm们加油,国内没有合适的沃土就出去吧,也许机会还更多呢!
祝贺啊!!!
恭喜恭喜,lz牛人啊
天啊,恭喜楼主
谢谢大家!一起加油吧,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初入文坛)
在线: 1.1小时
虫号: 1512551
注册: 专业: 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
想出国做博后,期待但又害怕。请各位指导和建议。谢谢。已有32人参与
本人现想出国做博士后,但又有点担心(抑或着害怕),想向各位咨询下。
本人本硕博都毕业于985高校,发了两三篇一作者SCI(其中一区一篇),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由于本人所从事学科在本人现在工作的学校不属于主流、且本人工作高校仅是省属重点,因此想申请国外博后。前阵子联系了一个,对方也有点意向,但就我自己来说,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在知识储备和试验技能上都没有准备好,因此反而有点担心和害怕。
本人硕士阶段跟博士阶段所从事的方向相差很大(两个不同的一级学科)。现在回想起来,我博士阶段只是做了一个模型的验证和发展,外文文献阅读的很少,对于本学科所涉及到知识领域了解不太多,感觉还有很多基础内容需要补充。因此,现在虽然想出国做博士后,但是又担心自己没有准备好,无法胜任。
因此,在此请问一下,各位在国外和准备出国做博士后的朋友,大家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期待但又害怕无法胜任。不知我是否应该准备好了在申请博士后?还是应该先申请,出去后再边工作边学习变补充提高?
敬请各位指导、建议和讨论。谢谢。
& 本帖已获得的红花(最新10朵)
& 猜你喜欢
已经有23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24人回复
已经有5人回复
已经有92人回复
已经有22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经有49人回复
已经有29人回复
已经有220人回复
已经有78人回复
已经有48人回复
已经有16人回复
已经有93人回复
已经有19人回复
已经有46人回复
已经有9人回复
已经有55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19人回复
已经有11人回复
(小有名气)
在线: 114.6小时
虫号: 1456133
注册: 专业: 文艺美学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我也正在申请,跟lz 的情况差不多。(不过还没工作,木有基金)暂时收到一个口头offer。actually,我认为这一切取决于你的博后目标是什么。还有是否有继续做下去的兴趣与决心。
IamwhatIam
(文坛精英)
散金: 1700沙发: 55
在线: 1705小时
虫号: 1114724
注册: 性别: GG专业: 凝聚态物性 II :电子结构 管辖: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想去做,没什么可犹豫的,没什么好担心的,大胆地去做就行了。。
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改变能改变的,接收不能改变的。
(正式写手)
在线: 313.2小时
虫号: 478813
注册: 性别: GG专业: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有机化学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想去就去啊,不要担心自己储备不足,要知道,有时候人是逼出来的
(著名写手)
散金: 1030
在线: 1757.8小时
虫号: 1081442
注册: 性别: GG专业: 生物信息学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很多人都有这个阶段,小马过河,不试试永远不知道。
(小有名气)
在线: 53.9小时
虫号: 1348883
注册: 性别: MM专业: 光谱分析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对啊,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去永远都觉得没准备好,你也不知道老板需要些什么
迷茫中前进
(正式写手)
在线: 71.9小时
虫号: 923484
注册: 专业: 有机化工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楼主顾虑太多,楼上已经说了很清楚,Just do it !
变亦不变,不变亦变。
(著名写手)
在线: 197.8小时
虫号: 1118004
注册: 专业: 有机合成
想去就去啊,不要担心自己储备不足,要知道,有时候人是逼出来的
(正式写手)
在线: 76.5小时
虫号: 486005
注册: 性别: MM专业: 同位素地球化学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国内站稳了,就出去看看吧,lz已经很厉害了,相信自己有机会也有潜力就行~!
幸福就是小猫吃鱼,小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正式写手)
散金: 2553沙发: 1
在线: 175.3小时
虫号: 1075649
注册: 性别: GG专业: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楼主觉得 又刺激又害怕又兴奋又快乐又幸福,只是担心。。。。。。。。
呵呵&&别见怪
相关版块跳转
海外院所点评
海外校友录
我要订阅楼主
的主题更新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发送邮件至: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MuCh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42|回复: 6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6 小时荣誉0 星注册时间积分33帖子主题精华0UID2408190
新手上路,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精华0 积分33
各位看官,小弟最近快博士毕业了(国内211、985),生物方向,做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的,有一篇10分左右还不错的文章。现在比较苦恼,到底是出国做博后,还是在国内先占个坑?毕竟出国做博后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老板是否很牛、课题是否很好、实验是否顺利、能否发很强的文章等等,而且现在每年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了,位置越来越少了。若是现在找的话,能否找到副教授或是副研究员的位置?先谢谢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38 小时荣誉0 星注册时间积分1548帖子主题精华0UID2390314
黄金长老, 积分 15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2 积分
精华0 积分1548
做生物的这个背景不算出众吧,在国内一般学校的位置估计也要看你原来老板给不给力或者家里有没有背景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231 小时荣誉0 星注册时间积分7369帖子主题精华0UID2358339
精华0 积分7369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6 小时荣誉0 星注册时间积分33帖子主题精华0UID2408190
新手上路,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精华0 积分33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826 小时荣誉4 星注册时间积分1898帖子主题精华0UID2352237
白金长老, 积分 18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 积分
精华3 积分1898
跟中组部联系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8959 小时荣誉38 星注册时间积分20078帖子主题精华5UID2306982
精华85 积分20078
我坛招贤纳士虚职以待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6 小时荣誉0 星注册时间积分33帖子主题精华0UID2408190
新手上路,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精华0 积分33
Powered by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初入文坛)
在线: 24.8小时
虫号: 1945445
博士毕业出国做一站博后有可能成为副教授吗?
土博一枚,有JACS ANGREW,AM 出国做一站博后,搞得好的话可以去一所985做一名副教授吗?
& 猜你喜欢
已经有23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24人回复
已经有5人回复
已经有92人回复
已经有22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15人回复
已经有41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21人回复
已经有31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15人回复
已经有11人回复
已经有44人回复
已经有8人回复
已经有29人回复
已经有5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34人回复
已经有4人回复
已经有42人回复
已经有165人回复
已经有11人回复
已经有30人回复
已经有52人回复
已经有9人回复
已经有46人回复
已经有32人回复
已经有23人回复
已经有93人回复
& 抢金币啦!回帖就可以得到:
(正式写手)
在线: 587.6小时
虫号: 556471
★ (金币+1): 谢谢参与
yes, 985有很多所。
(金币+1): 谢谢参与
, [ 发自小木虫客户端 ]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发送邮件至: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MuCh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悄然发现出国做博后已逐渐不再是生物博士的毕业首选丨见微知著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圈内一直流行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那就是“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后来还这一说法还出现了不少“变体”,例如“生物医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生命科学: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等。这些口号是谁提出的并不重要,但笔者相信这几句话在近25年时间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离校后选择的行业。
过去常有人说,学生物专业的要么就不要读,要么就要一条心直接读个博士,然后出国做几年博后,做完博后就可以考虑做PI,当然还会有一部分人做完博后直接进入大型生物制药公司从事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条路应该说是早期国内生物专业一流学生的首选,例如吴瑞先生早年发起的CUSBEA项目。那么近年来的状况如何呢?
在此,BioArt以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机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SIBS)以及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为例,谈一谈近十多年来相关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并稍许展望一下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年期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博士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出国人数始终位于小幅波动的状态,没有显著增长(下图一),如果统计一下出国人数的比例,数据会更加直观:博士毕业生的出国比例从鼎盛时期的90%左右一路跌到近期的20%左右(下图二)。
如果说这项统计的数据还不够新,那么请看看2017年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如今SIBS经过改革,包括生化细胞所、神经所、植生所在内各大研究所已经纷纷成为独立法人单位,不在隶属于SIBS)的博士毕业生就业统计——也很能说明问题(下图三)。
从上图的统计结果来看,2017年博士毕业生选择到国外做博后的比例只有29%,选择到国内做博后的有24%,而大部分选择了去企业,占比高达32%,去企业的这部分主要还是留在了国内。
尽管图三仅采用了上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数据,但这一样本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已经很能反映问题了。圈内同行对上海岳阳路320号的生化细胞所肯定不陌生,该所曾经一度代表了中国生命科学的高度,如今也一样是中科院系统生命科学领域的旗舰单位,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此外还主办了国内最好、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杂志Cell Research。
也就是说,现在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已不再把出国做博后当成首选,国内的博后职位也越来越有吸引力。应该说,这是非常好的趋势,充分说明国内科研水平已有显著提升,部分领域甚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能吸引本土优秀学生留下来做博后。另外,国内很多地方博后的待遇也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国外的平均水平。同时,国内生命科学相关的企业已经成长壮大起来,能够为博士提供体面的薪酬待遇。
至于博士毕业生选择留在国内做博后或者成为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BioArt总结了几点主要原因:
1、国内科研水平高,很多课题组也能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过去几年国内完成的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2017年的数据可以参看《2018,拥抱时代,拥抱生命科学》一文中的统计。(或参考《2017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丨年度巨献》)
2、很多单位博后待遇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平均水平。大约在2012年前后,笔者注意到,上海XX大学生科院XX课题组的博后工资为月薪5000,也就是年薪6万,而如今博后起薪在25-30万左右的课题组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了,甚至某些单位据说最高能给到60万左右,能不能拿到那就看个人水平了。
3、以“青千”为代表的归国人才逐渐增多,在国内站稳脚跟十分重要。BioArt已分析过最近一批青年千人的公示名单(详见《第十四批青千名单(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本次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申报3556人,最终630人通过终审,拟予引进,其中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有144位。按比例推算,3556人的申报名单中,大约有超过800位申请人来自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在如今国内“帽子”先行的形势下,没有“青千”帽子回来做PI会面临很多问题;而国内有一些做得非常好的博士接受导师和单位的支持后,许多已经成长为“优青”和“青年拔尖”,在“四青”序列里面和“青千”是同一等级。也就是说如果在海外做完博后不能申请到青千回来,那么回国后的起步阶段就会比留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优秀PI所拥有的资源还要差一些,首先还得解决站稳脚跟的问题。再者,国家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的资金并没有较大增幅,随着越来越多的PI加入,科研经费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毕竟当前院士申请的重点项目被刷掉已经比较常见了。所以,对于已经做得相当不错的博士毕业生来说,出国做博后和留在国内慢慢独立壮大已经成为两难的选择,有一定的“赌博”意味在里面。何去何从,三思而后行!
4、导师的影响。导师的意见对于课题组博士生毕业的选择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前些年,很多导师更多地考虑推荐自己组的优秀博士出国做博后然后归国,如今,很多导师觉得自己课题组的水平和资源足以支撑和帮助学生留下来逐渐独立开展工作,并更早地融入国内学术大环境,特别是在基金项目申请方面。
5、其他因素。这里面就有很多说不清道不尽的原因了,例如国际政治形势、家庭因素等。
总的来说,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各种支持本土人才成长的人才计划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士毕业生的去留问题。
尽管国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如果从学术研究长远角度考虑,去国外顶尖研究机构做3-5年的博后仍然是很好的选择,毕竟引领学术前沿发展的很多研究仍然来自美国的一些顶尖机构。
选择无所谓好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术背景与家庭背景,更多时候都是在平衡,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要积极上进、努力付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无论是直接在国内独立还是在国外训练后再回来都会做出无愧于心、无愧于时代的工作!
致谢:感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建胜教授提供的参考数据。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后提前出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