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应该赌博输了如何调整心态自己的心态去面对输or赢?

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的自尊心比较强还是自己的承受的能力低总感觉只要有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自己就感觉很悲观?对人/事都感到失望的情绪!?常常想离开这个地方可是又想如果离开这里真的会比现在好吗?很矛盾很迷惑?!
请大家告诉我面对与情感的困扰时如何应对?
自己也知道了‘病由’的所由,那,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自己不够自信?还是自己始终就没有去尝试着改变呢?
因此,自己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迷茫,而是去尝试着行动起来。在生气时,立马不去生气,去想自己生气能获得什么,而当自己时,不生气能获得什么。等等
相关信息始终是自己引起的,但并非是因为自己的承受力不够,只是自己总是去在意这些事情,并不断把这些事由放大着,在去反复回味。让自己更深深在‘气’中不断旋转着,不能出去。因此,自己让自己放松下来,冷静下来,去尝试着漠视这些事情。该做什么依旧什么。而不是把时间耽误在‘旋转’中。
学会去发现周围的优点以及美好面。任何事物都不缺少美丽,只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自己便是,如果自己始终用挑剔放大的眼光去审视周围,周围任何毛毛点的污渍都会被自己挖掘出来,然后去放大。但是,自己能做到换个心态去面对,去发现周围的优点,那这些美好面则会感染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变的更愉悦起来。此时,即使有压力,也会被自己忽视掉。
总的来说,转移注意力,尝试着去发现周围的美好面。事情也许会容...
自己也知道了‘病由’的所由,那,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自己不够自信?还是自己始终就没有去尝试着改变呢?
因此,自己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迷茫,而是去尝试着行动起来。在生气时,立马不去生气,去想自己生气能获得什么,而当自己时,不生气能获得什么。等等
相关信息始终是自己引起的,但并非是因为自己的承受力不够,只是自己总是去在意这些事情,并不断把这些事由放大着,在去反复回味。让自己更深深在‘气’中不断旋转着,不能出去。因此,自己让自己放松下来,冷静下来,去尝试着漠视这些事情。该做什么依旧什么。而不是把时间耽误在‘旋转’中。
学会去发现周围的优点以及美好面。任何事物都不缺少美丽,只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自己便是,如果自己始终用挑剔放大的眼光去审视周围,周围任何毛毛点的污渍都会被自己挖掘出来,然后去放大。但是,自己能做到换个心态去面对,去发现周围的优点,那这些美好面则会感染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变的更愉悦起来。此时,即使有压力,也会被自己忽视掉。
总的来说,转移注意力,尝试着去发现周围的美好面。事情也许会容易解决的多。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压力。我们就应学做情绪的主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善于适应才能找到快乐。快乐在心,心快乐了,则身也就快乐了。
想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放松自己?那就找一些你爱好的事做或是回忆你觉得好笑的情景;也可以找好朋友倾诉你的郁闷,让他或她给你解围;或者你到大自然中畅游一番,你会觉得外面的世界会给你带来心旷神怡的感觉!
任何工作都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你不想被他使唤,就要有不被使唤的本事。
其实老板是没有亲戚这概念的,他只考虑盈利问题。你要是能让老板得利,你就可以反过来使唤他。...
有一点是肯定,那就是与公司的文化是关联的,一个能充分激发岗位职能的公司是不会让一个人默默无闻下去的,肯定是得到升迁或淘汰;
性格软弱,但不表示自己没有主见,一...
我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第一你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言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礼貌,同时别人说话时,你也要注视对方。如果是男生穿衣不可混搭,如果是女生不可太轻佻...
不是啥原则问题憨厚点也不是坏事,但是遇事多想想,说实话这社会人太好,太直了会吃亏,真正的勇敢和内心的强大也不是靠欺负人能体现出来的,总欺负人的人恰恰表现出他软弱...
末次月经10.28,现在经常出现晚上上完厕所后失眠的现象,姐妹们,你们有这种情况吗?
答: 5、人们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体验到强烈的负面情绪
答: 你好,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絮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
答: 不知他是从小就这样的,还是长大后遇到什么事情改变的。如果是从小的我认为是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病最好在小时候通过行为矫正来改善,一旦成人定型后会很难改变,但也不是...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上高中的时候坚定不移的相信着,大学就是自由、民主和科学的集合,那里充满了人性与科学的光辉,因为高中的枯朽,我是那么的渴求大学,乃至于我都想卑微的去乞求,可是,如今到了大学,大一还没有结束,它就让我“呵呵”了无数次。  高中和老师斗来斗去,关系好的老师向来不是通过友好的方式交往的,基本都是通过对抗的方式交谈出来的,那种感觉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我以为上了大学会有大反转,让我好好感受感受这个世界的“完美和谐”,没想到它还是那么无情暴露的向我们展示了它的丑恶。  那么长时间,我其实不想这么具体的写出来,我觉得高中就够了,但是,今天,号上午十一点左右,某些事情,促使我决定,要写!  既然你敢那么放肆的放出你的臭气,那也要接受我们的鞭笞!  丑恶不光有社会性的,还有人性的,二者乃相辅相成!  至于为什么发到天涯杂谈上,而不是我的大学,那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嘴上纸面上大学才是半隐社会性,实际上,它的功利性已经早早的把它推下了那个闪耀的高台,流于世俗,多半不堪一提!
楼主发言:1560次 发图:0张 | 更多
  今天促使我写这个帖子的具体事件是这样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流行人人自称“宝宝”,熟人网友之间卖萌也没有什么不可,毕竟这样可爱的语言,有时候会大大的改善一个人的形象,一下子变得很暖很阳光之类的。  但是,国人的一个大毛病不幸的又犯了,那就是一旦看到一些结果看似很好的事情,就不管不顾它的大前提,也不考虑它应用于自身之后的后续结果,生搬硬套的就求来了那个形式。  更可笑可怜的是,这样搬过来之后,那些人还希望会产生理想中的效果。  (以下通篇的具体人物都按百家姓的顺序,采用单名代替)  宿舍里赵和钱玩一个游戏,赵厉害点,钱弱一点,星期六没课,早上一醒,摸出手机打开电脑就开启了这一天。  虽然两人玩一个游戏,但是因为水平问题,两个人并不能玩到一块。这天一开始也挺好,宿舍里醒的除了我都在安安静静的玩游戏,并无异样。  过了一个多点,赵就犯了老毛病,开始边玩游戏边一惊一乍的自言自语,然而即便有人和他玩一样的游戏,还是没有人能听懂,但还是我行我素。我向来搞不懂为何玩游戏要咋咋呼呼的,是为了向外人展示他很厉害,以此来吸引外人的关注,还是像曾经有人对我说过的,那样有感觉,玩起来更厉害?  钱虽然水平差一点,但是更爱咋呼,东一下西一下,也没人听得懂,要是没人搭话,钱就会一直咋呼,直到有人搭话,搭话的有激情就多和人家说两句,没激情就再去安静玩游戏,等待下一个可以咋呼的地方。  钱更异于常人的是,喜欢矫情的哀嚎,要不是游戏哪里不合他心了,就骂两句,要不就是赢了一把或者得了个什么东西,哀嚎一下,炫耀一下。可悲可笑的是,哀嚎的过程中,渴望别人与他同悲同喜的语气暴露无遗,但是别人基本都不和他玩一下游戏,怎么做到同步呢?  赵这天早上玩着玩着,前面不知道语气很重的说了一句什么,然后说:“宝宝不开心。”  我就想,玩个游戏,还称宝宝?这矫情劲,还称宝宝?你是谁的宝宝?你要说你是你自己的,你说出来干什么?一天天忽略了有没有人把你当成“宝宝”这个问题,就敢自称“本宝宝”的说来说去的,不免让人恶心!  我当然不是因为单这一件“自以为是”类型的事件就促使我如此,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了,通往质变过程的一个关键结点而已。
  有想法的咱们来说说这些事,虽然逆着大流,但总要治上一治!
  (空闲下来的时候,先回忆着去写大学开学到现在的一些事情,主要还是更新今后发生的)  我在一所理工科大学,整所学校的文学气息低迷到了极点。  各种文学社团大致相当于社会上的民间组织,没钱没权没人脉,上面所谓的支持,也只是支持着你去办一些合乎他们“章程”的活动,结果无非是好看不好用,办一场活动又累又没营养,有点良心的举办方,都会觉得这样有愧于学生群体。但是那些领导永远没有,连点他们的无奈都听不到,找他们批活动,他们告诉你的只有不准这个不准那个,这个这么弄那个那么弄,至于一场活动的益处,他们看的只有策划上的书面意义,或者说看也不看,根本把这种文化活动当做了一个硬件设施,生生插在了一所理工科大学身上!  我也是在社团里工作的,这学期办“情书大赛”的时候,我原本以为以“亲情、爱情、友情”,公平竞争就好了,至于评分,就根据作品好坏来定。  我还是太年轻,不识人间套路。找老师批活动的时候,那个老师贼眉鼠眼、小心翼翼地问我主题是什么,我说了之后,她的语气好像做坏事怕被抓一样的跟我说,不要渲染这个爱情主题,弄弄亲情就好,友情也可以涉及点。  我震惊了,就突然想起来当初写策划书的时候,在百度上搜流程,那个策划书最后竟然还有一个内幕介绍,大致意思是,第一名只能是亲情!  这就定性了?  这就定性了?  这就定性了?  不要脸的说,也许是我太纯白,不懂这种“正常”规则,但是制定这样内幕的人,不觉得丢脸吗?  青春期抒发一下爱情,多符合少男少女的心理境况,听者见者会心一笑,难道大学容不得这种美好?你要是说你不禁止,你只是抑制,但是一下子把第一的位子定了下来,那对知情者是一个多大的打击,从来不考虑?从小学开始就被逼着写母爱父爱,不管知道不知道,感没感受到,反正胡扯着也要写出来,到了大学还要干这种事,我知道孔孟之道都崇尚“孝”,但是难道现代社会要把古代“愚忠”变成现代“愚孝”?  也不知道怎么搞得,在图书馆门口贴了海报,最后参加比赛的却只有四个人,其中两个是社团内部人员,还有一个人是社员拉来的,只有一个不认识的。  作为主办方,到了最后我也只能坦然接受,我自己补了一个五分钟小演讲。下面贴出那个演讲稿。
  演讲稿:  没有观众,没有评委,寥寥几个参赛者,这样的一场活动做不了学院、学校的脸面。作为办活动的我们,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但是我一开始肯定是要失望的,毕竟太惨淡,虽然这样的活动没什么意义。  说现在的活动,在咱们学校能找出一两个有意义的,太难!基本都是生硬、形式、流于物质,关注点永远放不到活动本身。原因太多了,办活动的不用心,参加活动的太少,管活动的老师毛病太多,一门心思的只看表面,虽然他们说的都很好听,在这方面,我看不起那些老师,虚伪!  但其实这些东西很多人都知道,也有做过很多努力的人,只是很怪的,就是办不好活动,我想了想,给个痛快但没用的答案:这就是中国的大学,而且是二流大学,并且,所谓二流,还是理工,并不沾文,论文估计要不入流了!  不过办活动还是有意义的,并且这个意义有时候还大的很,就是办活动你能认识人,一般不会太多,但基本都会是某方面很走心的人。我上大学到现在很多大神、朋友,都是办活动认识的,我用我的经历向你保证,一定会认识厉害的人。  既然参加活动有这么大好处,那参加肯定还是要参加的,更何况有些比较可恶的人光盯着素质分(分配某些利益蛋糕的一个标准),他们也是要参加活动的。  认识人、素质分这两样其实只需要一个形式上的活动就能完成,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原有形式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为什么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添加点别的东西?参赛者让自己的作品走点心,体会一下活动本身的意义,举办方,多加入点有用的,减少点形式,这是双方的事情!  现在,其实我是已经不失落了,反正这些人相互之间,认识不认识的也就这几个,不多,但是一场活动下来,起码成为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是绝对可以的。一起玩玩,认识认识就挺好。  我已经不再想那些宏伟远大的目标了,比如说引领学校文学的风气,太扯了!我想了想,以现在的水平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像今天这样,办看似浩大的活动,吸引一两个有心人,聚在一起,相互认识,之后通过时间的积累,一传十,十传百,总归会形成一个圈子,这样的圈子,就是我们的目的!
  有没有认真看完的?
  有,一开始还以为说些教育的问题的
  其实每个人的眼睛都能发现善与恶,差别就在于你是否有心、有勇气说出来!
  前一阵,我参加了个我们学校举办的“台湾交流生交流大会”,我以为是台湾的学生过来交流,我就兴冲冲的过去了。  我是特别想问问台湾人一些问题,比如说,高中的时候我看到过一本杂志说,台湾人觉得大陆人戾气很重,很排斥大陆人,这是不是真的;台湾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他们印象中比之大陆如何;台湾的社会状况在他们心中是否能达到标准以上......  可惜,还是那句话:我还是太年轻,不识人间套路。不是台湾学生过来,而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去过台湾之后,回来做的交流。  开始之前想想也行吧,但是又应了那句话。两个女生,优优雅雅,说着一口台湾腔的普通话,对着PPT讲了半天,就讲她们在台湾去了这玩,去了那玩,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至于具体的关于台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带而过,说一句“这就是我在台湾那边的学校”就完事了,但是好歹还是有一句有用的,有个女生说,台湾不像咱们学校,在他们学校通选课都是能学到真东西的,而且种类很多,都可以选择。  我羡慕羡慕台湾的风景,羡慕羡慕那两个女生家里真有钱,其他的呢?其实没什么意思,那天晚上去了30个学生,除了那几个是被学生会老师强制去的之外,其余真心去的,我相信绝对不会有人是为了听她讲台湾风景的!  现在人的关注点难道永远都放在了那些表观现象么?难道表面好就代表了一切好,表面坏就代表了一切坏?进而根据表面一棒子打死的评判?我希望看到这里的人,今后的日子再遇性质类似的事情时,能多想一想,挖掘一下。人生,不止需要宽度,也需要深度!
  @我本清灵 :本土豪赏1个赞(100赏金)聊表敬意,社会需要这样的说话人【】
  活动在晚上,我回宿舍的时候已经9点多了。  在路上,我看到了为准备运动会而在训练的方队,一个方队守着一个路灯在训练着,一个方队跟着一个校会体育部的人指挥着......  我知道方队人员是强征的,学生会给大一新生请了晚自习的假让他们出来训练方队,我知道参加这东西有素质拓展分。它的非自愿和功利让我对它嗤之以鼻。  但是,我更悲观的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常情,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常情,我们的行为就是:不说不反抗。反正在我们所想,说了也不能怎样,只是浪费口舌而已,至于反抗,说都不说能会反抗?  我目不斜视的安然走过,但是除了它本身的肮脏,它又很够意思的让我意识到了它的另一种肮脏。  我听到他们在喊口号,很长很空,所以我没记得住,只记得四个字“超越自我”。  一天天的喊着超越自我,但是却又一天天苟且着,连点前进的趋势都为人看不到,你能超越什么?蜗牛吗?我看蜗牛都够呛!  这个口号其实在哪都有,所以我们听到一般不会有什么反应,我们现在对这件事的认识我觉得是这样的:就像一个人饿的时候需要吃饭,喊口号扩大声势的时候也需要喊这个口号。多么正常。  我跟别人说起这个现象,他们一般都是说:哎呀,这都是正常的事情,习惯就好。一个社会若是都习惯了空洞无实,那还能有什么发展潜力与前景?  都不思过思改,就会一直苟且着生存,永远低迷,更甚于产生怨念!那将是一个可怕的景象!  我在我写的高中回忆录里也说过这个事情,我们高中也有这个口号,虽然每天都要喊,但是我没喊过一次。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而已,甚至里面连点败絮都没有,就是一滩烂泥。  不要再想用这种方法激励众人了,这不是激励,这是麻痹。  有点勇气和渴求心的就抛去这种口号,然后好好想想,面对现实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有作为、有意义!这才是正道!
  不要很随意的在宿舍唱歌,因为你不知道有多人人厌恶这种事,即便你愿意你高兴,但是可以去ktv,自重吧。先这么一说,下面一定会开单篇写
  能认真读完喜欢的,可以去看看我写的高中回忆录,也是在天涯,直接给链接:
  高三的时候看作文素材,看到一句阎连科的话,让我一直深记于心,阎连科说:“我知道,黑暗不仅是时间、地点和事件,而且还是水、空气、人、人心和最日常的存在和呼吸。如果仅仅把黑暗当做前者,那是巨大的狭隘,而真正幽深、无边的黑暗,是所有人都看到了黑暗,却都说明亮而温暖。最大的黑暗,是人们对黑暗的适应;最可怕的黑暗,是人们在黑暗中对光明的冷漠和淡忘。”  观于周身,虽然还没有严重到“最可怕的黑暗”“真正幽深、无边的黑暗”,但雏形已具。这个问题只需要简单的观察一下周身人的言行举止,即可轻而易举的验证。
  我们学校图书馆有个阅读沙龙的部门,定期请各学院老师来做交流活动,前一阵请了文法学院副院长某博士来做了一场关于电影的沙龙。  虽然这个定期沙龙活动还有一系列的形式套路问题,但是我感觉它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具备真实内容的文学活动了,所以基本每一期都去参加,但是这个活动在晚上,而大一新生有晚自习,所以我只能请假去。以前请假只需要找班长请就可以了,后来因为被发现班长私自开假条,规定以后请假都必须亲自找导员请假。  那天活动在星期二,正好旁边一所大学的文学社,星期四邀请我们社长作为嘉宾去参加他们的一个活动,我们社长有课,就让一个学长带着我一起去,我想着正好一起去把假请了。  我星期一的时候提前给辅导员打电话,说了我要去参加图书馆的一个活动,还有星期四去外校社团参加另一个活动,我们导员就开始拿捏着一股官腔问我了一些问题,具体怎么问的,时至今日我也忘了,但是大致是这么几个问题:  1.参加什么活动,主题是什么?  2.学习成绩怎么样,上学期是否挂科?  3.这么爱参加文学活动,文笔怎么样?  4.文笔还行,上次运动会写没写加油稿?  5.上学期学院举办的征文活动都参加没参加?  幸亏上学期没挂科,成绩中游吊着勉强也说的过去,上学期懵懂无知被骗被强制的参加了除了最后一次的全部征稿活动,运动会加油稿也碍于班长面子被强制百度抄了几份。  最后电话辅导员说,那你明天上午来找我拿假条吧。  (有点事情,晚上要去开个社团的会,还没吃饭- -!先去,晚上回来接着写)
  宝宝伤心了在跟亲近的人聊天的时候用会显得很有情趣,但当着一群大老爷们的面说宝宝………我反正做不到,但是我玩游戏时也会咋咋呼呼自言自语,但一般都是因为胜利的喜悦或者失败的痛苦。  
  @我本清灵
13:56:00  不要很随意的在宿舍唱歌,因为你不知道有多人人厌恶这种事,即便你愿意你高兴,但是可以去ktv,自重吧。先这么一说,下面一定会开单篇写  —————————————————  我们宿舍楼有个房间的人很爱放音乐放的很大声,有时候整个楼层都跟着震………受不了  
  过来看看
  顶一下楼主
  继续呀 大家都在看呢
  第二天我去找辅导员,说了我是谁,目的是什么,然后辅导员首先打开了我们系成绩单,查了一下我的成绩,看了看还说的过去,没有挂科,才开始说其他的,但是具体对话我也记不清了,反正他表达了这么几个意思:  1.主题关于电影,那不就是娱乐么,要不不去了吧。  2.每个学院一个学期要办15次活动,咱们自己的活动都得强制你们去,别人的活动倒好,倒贴着也要去。  3.还是别去了吧,大一先上晚自习,等到大二没有晚自习了再去参加。  4.你这样晚上去参加活动,不耽误上晚自习吗?  5.要是每个人都来找我请假去参加这个活动,我该怎么办?  6.要是这个活动白天举行,你有课怎么办?  7.那个外校社团为什么请你们去,有什么作用?  8.这样不耽误时间吗?  从辅导员说出“电影那不就是娱乐嘛”那句话起,我就彻底无语了,很不想和他交谈了,但是人家是辅导员,我呢,小破学生一个,想请假,还得说。但是我真的已经是反感到思绪在不断闹腾。  我没说出来学院活动要是办得好我肯定也参加,因为当时我没想到!现在想想,当时竟然没想到这个,很纳闷!  等到大二再去,这种关乎文化的活动,耽误一节晚自习又能怎样呢?到大二那得少了多少次触及文化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小学初中高中基本等于零,因为在大学之前,学校是禁止看课外书的,为了高考!上了社会,除非从事相关事业,否则更是忙似狗,没机会接触。我们辅导员是本校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一个研究生连这点自家的文化活动都不了解、不赞同!  我跟他说不可能每个人都来找他请假的,要是活动在白天和课重了,那就看什么课再决定逃不逃,他就说我“这么任性吗”,但是我感觉这句话他说的不严厉,也就是说他对逃课的事情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他都懂,但是为什么要做这种无谓的阻碍呢?我不懂。  最后,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还是给我开了假条,但是条件是,以后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都写一份活动心得发给他,没办法的只得同意了。  当天晚上参加完活动,我回宿舍就写了个几百字的心得,关于电影的,在开头我还说了一番题外话,下面再发出来。  后来我在阅读沙龙的朋友告诉我,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他们是给假条的,知道以后我再参加阅读沙龙活动,就再也没找过导员请假。  (晚了点,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悦沙活动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请到有识之人,带动发展有为之事,能够完全靠个人偏好、兴趣而自发形成一个圈子,它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学校需要这样的活动,理工科学校更需要这样的活动,人文气息很低迷的理工科学校更更需要这样的活动。我不认为为了学习理工而需要拒绝掉这样的活动,那样是舍本逐末、厝火积薪。一所大学,不论它的科技发展的再好,没有人文教育,真正的人文教育,依然是一所不入流的大学。人文,是一道严肃的门槛。  电影不等于娱乐,娱乐的电影那叫商业。电影从它本身来讲,它是艺术表达形式的一种,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从大众普及方面去看,电影这种视听结合的艺术要优于视、听这样的单元素艺术。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也是新中国发展之路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当年对红色事业的宣传,很大一部分乃是依靠那些经典的红色电影完成的,一些关于战事的普及,也是通过电影这样生动的表现形式完成的。没经过系统教育,没经历过战争的和平年代老百姓,除了被动的听别人说,他们无法获取其他的有效信息,这时候电影这种亲近大众的艺术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部优秀电影的完成,涉及多方多面:摄影、美术、化妆、编剧、导演、剪辑、道具、录音......  要想真正的通过电影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同时又表现出电影本身应该拥有的艺术性,那是多方多面的配合,不是简单某个领域能够主导的。  电影作为艺术,同样规划在国家的软实力中,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出现对抗的时候,电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如何把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通过电影渗透到别的国家,如何防止外国的电影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这都需要对电影这种艺术有一个透彻的认识与理解。
  今天就这些了,其实你们看到哪些不好的事情,也可以说一说,我平时注意一下,如果碰到,我一定去写!
  晚上睡觉前再说一句话,刚才和朋友聊天,灵光闪过,想了一句很好的话:我代表黑夜,转身便是白天
  楼主是个理想主义者。海子是个理想主义者,后来,他死了。汪精卫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后来,他永远没法为自己辩白了。在这片土地上,理想主义还不如去种李子。
  再说个学校组织的问题。  大学学生会建立之初的目的大概是为了维护全体学生的利益,但是,时至今日,学生会,也就是给老师打工的,上谄强权,下欺弱生。  开学之初,学生会纳新,我去参加了校学生会的初试,选择了网络信息部,虽然我电脑技术不怎么样,但是这个部门有编辑组,我觉得我写写文字还是可以的。  那时候激动的不行,毕竟刚到大学,心怀各种壮志,想着一定要在大学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真情实感、真才实干大干一场。壮志逢机遇,就像才子逢佳人,简直就是天作之合,令人激动不已。  面试的时候,我坐在一个椅子上,后面坐了两个等待面试的人,前面一张桌子,我面对着可能是一个部长一个副部。  我唯唯但是不诺诺的说了一些我的特长与爱好,真实不已,虽然拘谨,但是还算正常。事件的转机往往出现在最后,或好或坏。我最后说了一句:“我不会写那些官话套话。”  我满怀激情的说出这句话,本来以为自己的真实能够得到赏识,但,唉,还是太年轻,不识人间套路,其中一个人满脸笑意的说:“我们就是写那些东西......”  然后,就没了然后。
  理想主义的问题,还有罗永浩嘛!
  楼主的心声很有意思,如果现在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等你毕业了,就能很快的认识社会,也不会太失落。  大学要学东西,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cpaqin
09:32:13  楼主的心声很有意思,如果现在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等你毕业了,就能很快的认识社会,也不会太失落。  大学要学东西,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  嗯嗯,中国教育模式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大部分都认为大学之前死学考一个好大学,上了大学就可以自由自在尽情的玩了。其实不然,实情是上大学的时候才是该认认真真学东西的时候,而不是现在像我周身这样,天天除了打游戏上上必修课之外就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了!  唉,其实,上大学之前我也是那么认为,认为上大学就可以好好玩了,但是现在来了大学,才知道,这个时候该多学点才对!
  我的第二次面试,是去应试了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但是复试的时候临场发挥不好,口才不行,给我刷下来,这个是毫无怨言。  第三次应试了一个叫做“新闻中心”的部门,我上去说了很多,但是初试都没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想可能就是说的太多了,招了人烦,但是,幸亏他没让我进去。  之后的日子,我看过几次那个部门写的新闻稿,说实话,大致一看就如小学生写的流水账日记,仔细一看,其实还不如小学生写的流水账日记。小学生的日记,虽然流水账,但是还能看出它的质朴与可爱的幼稚,而那个部门的新闻稿,处处透露着官、套、俗的气息。最无语的是,其中有一次让我看着恶心不已的新闻稿,他们部长竟然说写得好。  想想,假如当初我进去了,那对我得造成多大的伤害......  再后来,也没有第四次了,就进了个门槛只有10块钱的某文学社。
  (哈哈,欢迎大家来争辩啊,毕竟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读书也不多,不可能知道的那么全面,认识有偏见也需要大家指出。  但是,我不太希望有人在这里说那些过于功利的话,确实,现实需要功利,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里种下一些理想的种子,埋于各位读者的心,待时机成熟,条件允许,它就萌发成长,理想也就会稍微实现一点,这个世界也就会因此变得美好了那么一点点!  谢谢!)
  虽然帖子名是专注于那些不好的事情,但是我想稍微穿插点有意思的,应该也可以吧,调节一下嘛!  今天上午上完实验课,出门戴上耳机听了个歌,叫做:大雨还在下。  走到楼下,一看外面,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竟然真的下雨了!  没拿伞,想了想,从书包里拿出实验服顶在头顶就往宿舍跑。跑了没几步,嫌麻烦干脆就把实验服拿了下来,淋着雨继续跑。  济南虽然号称“泉城”,但是真的少雨,前一次下雨据报道还是用66枚炮弹做的人工降雨,今天突然一淋雨,发现还挺舒服的,边跑边看路边的花花草草边听着“大雨还在下”,就感觉好有意境啊。  这感觉一出来,干脆也不跑了,听着歌就在雨里慢慢走,一直走到宿舍。  不着急不皱眉不闹心!  这让我想起来两件事,近的一件是高三的某次周考,从考场出来之后也是发现下雨了,还刮着不大不小的风,就淋着斜斜的雨走回了教室,回到教室之后便立即有感写了一首诗,叫做《无题》(好长时间我也忘了,打开本子一看,竟然叫无题,汗——!):  三伏欲至隔夜雨,藏凉风摇珠成丝。  七彩洒洒琉璃色,慢步趋心感天地。  可能写的让人看了不明觉厉,但是我也从来没学过专业写诗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根据自己编造的诗感,配合着某种内心律动写出来的,凑合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第二件事就没那么有诗意了。初中某年的夏天的某个假期(不是我不说,是我也记不清了),早上没吃饭我就跑去了网吧,一直玩到中午实在饿的不行了才想回家,但是手里游戏还没玩完,想着玩完再回去吧。又玩了一会,结果玩完了也饿过劲了,那时候游戏瘾大的不行,都不管实际情况,只要感觉上没事,就敢一直玩,所以就接着玩了。  三四点的时候,整个人开始虚弱的受不了,看电脑开始发晕,赶紧退了卡准备回家,出去一看,下雨了!  豆大的雨噼里啪啦的往下坠,我就站在站牌旁边等车,其实从网吧走到站牌差不多全身就已经湿透了,湿透了也就坦然了,也不想躲雨的地方了,就干站着淋雨等车。  虽然坦然,但是那豆大的雨打在身上,足足打了十五分钟多,打到我心凉,车才缓缓行至。  坐上车,又下了车,从车站出来,地势低的地方,已经是聚水成流,足以没过我脚踝。  我家离车站差不多正常走路得有七八分钟,下了车,没注意一下子就踩进了水坑,瞬间鞋就彻底湿透了。  雨更大了,我小心翼翼的过了马路,就不管不顾那些水坑,开始往家里狂奔,在大雨里狂奔了三四分钟,才歪歪扭扭的到了家。  那个时候正是半下午,家里也没有人,到了家,稍微站着一歇,肚子刹那间就开始疼了起来,剧烈的疼痛。但是一身泥水,只好强忍着先胡乱洗了洗,才进屋躺到了床上,床上还是铺的凉席,我也没劲去给它卷起来,就那么躺了上去。整个人从心里到身外都是透凉透凉的。  我想也可能是饿的,找了找吃的,但是只找到了电饭锅里的绿豆汤,也没盛出来,一手拿个毛毯捂着肚子,一手拿着勺子就着锅喝了几口,没喝几口,那股子凉劲就让我感觉实在受不了,盖上锅盖,回到床上,捂着肚子,就那么蜷了起来。  再后来,我也忘了怎么样,但是肯定没睡着也没疼晕过去- -!  现在想想,虽然痛苦,但是不失为一个教训,没有什么好不堪回首的,挺好!  又想起初中某生物老师告诉我们的(脑子胡思乱想的太厉害了- -!),那个婴儿冬天的时候总想去碰火炉子,你拦他多少次他都还是想去碰,但是你只要让他去轻轻碰一次,保准以后就再也不碰了!  年轻的时候,多吃吃亏好,不愧于那句话:吃亏是福!  我这死性格,就是属于不见黄河不死心,见了黄河也得看情况那种,喜欢宁愿吃亏也要自己去尝试!(不用学我啊,哈哈!)  不过大概也正是有这种性格,我才会写这么理想主义的东西吧,就像楼上的一位说的。
  @我本清灵
10:23:00  前一阵,我参加了个我们学校举办的“台湾交流生交流大会”,我以为是台湾的学生过来交流,我就兴冲冲的过去了。   我是特别想问问台湾人一些问题,比如说,高中的时候我看到过一本杂志说,台湾人觉得大陆人戾气很重,很排斥大陆人,这是不是真的;台湾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他们印象中比之大陆如何;台湾的社会状况在他们心中是否能达到标准以上......   可惜,还是那句话:我还是太年轻,不识人间套路。不...  —————————————————  少年不识愁,滋味,欲上层楼,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道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们宿舍孙是院学生会的,今天下午第一节课走之前,和他说起我们系导员这个人。他说导员挺厉害的,但是我说,因为上次请假和他有了那一次谈话,我有点看不大起他,他问怎么了,我就简单解释了一下。  接下来他的话让我着实好好想了想。他的意思是,导员磨蹭了那么长时间还不愿意给我开假条,是因为有很多人打着参加活动的名义去请的假,其实真的是不是参加活动,那就不知道了。  我听到这个情况,思维一下子顿住了,我没法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在某几个方面的真实程度,低的可怜,低的卑微。  孙又问了一个和导员问的同样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去找他请假怎么办?我也作了同样的回答,不可能。这其实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大学生对“文化”向来敬而远之,我揣摩他们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闲的没事我不会去触碰它,必要时候听一听也可,毕竟听起来它是那么高大上,而且听不懂也没关系,反正他和我的生活状态无关,久而久之,慢慢淡忘,更别提主动追寻。  回到我的问题上来,我觉得我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真诚,导员的反应应该是支持才对,即便不支持也不该不情不愿的用一个写心得的条件来交换。  辅导员作为一个学院一个系的领导,我觉得不应该光盯着学习、纪律、卫生、评比、活动等等其中的单一项,或者几项。作为决策层可以不会具体的操作,但起码要有大局观,懂得合理分配。至于学生作假这个问题,我怎么都不相信导员没有那种甄别能力,更别提他还是本校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了,应该更懂这个学校是怎样,久病成医,应该也是有应对方法的。  一棒子全部打死,那就很让人失望了,因为打死的不光是几个作假的闹腾心,更有几个希望触及文化的渴求心。当然从客观大局上讲,我得承认这两种人其实是等同的,只是一个好一个坏而已,所以,我希望,这样的辅导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那份“能力”,对其引导,最后,要记住,关乎人事,“嫌麻烦、繁琐”永远是个最让人厌恶的借口!
  (准备去上晚自习,在收拾书的时候,一个舍友突然问我:你还去上晚自习么?这不是赤裸裸的鄙视我么,我也就上周逃了一次晚自习还有一次早操,仅此而已!  顺便看看今天晚上会不会通报我(每个周的出勤情况都是第二个周星期一晚自习通报))
  唉,上个晚自习,教室里翁嗡嗡的,一点也不安生,这样还不如都逃了回宿舍睡觉呢!
  (好快啊,正文已经9700字了,快1W了)
  今天晚上没有了,不太想写东西……
  (努力认识事件本身的意义,而非单纯的认同完成后被他们赋予的结果。)
  现实还是小说?  楼主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  考虑问题有些浅。
  看完了,等你发帖,我也马上毕业了,大学活动我也经历过,蛋疼。
  怎么说呢,如果我还在大学时代,可能会称赞你的细致和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但是人总是要放眼更高远的地方,总是牵绊于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又有多少精力能去把握全局呢  
  说实话,包容、理解这个事我还真没考虑太多,因为我这个愤青的想法是这样的:在我看来,很多事情都已经成了一块板结的烂泥,想要将其规整、梳理,最终使其有利于大地,也不是不可能,但其中工序复杂,牵扯无数人力物力,还有各种上层因素,有人能突破重重阻碍,对其任劳任怨,固然好事,但是目前看来,这样的人不多,所以没有的话,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一点不留退路,不留情面的将其打碎,有利的拾其碎片进行融合,有弊的彻底抛弃。  
可能看上去这个不留情面、不留退路和我上面所言,辅导员不该一棒子打死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我说的不留情面、不留退路乃是事件“板结”之后,没有人有能力并且愿意出面解决的时候,对其的一条解决措施,并非是一个固定解决模式,而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上述事件,我认为完全有能力解决,并且辅导员这三个字决定了他要为这个事负责,如果这种情况下再一棒子打死,那就是他的失职。  
但是,虽然这么想这么说,做起来,我不免还是缺少一份严谨的思虑,因此而可能会陷入某种极端的境地。人对自己的问题总是不易发现、认识不足,好一点是后知后觉,所以希望我自己能避免错误,即便犯了也及时改正,这个过程,就希望大家有发现的,对我及时指正,我在此感激不尽!  
说起我个人情况,再说两句。我个人的读书启蒙其实是很晚的,和我身边从小学就开始读书的差距很大,我从高二才开始真正 意义上的读书,有了点启蒙,至今尚不过三年。而且,现在想想,三年,其实也是做了三年愤青,渐渐就养成了嫉恶如仇的性格,所以我身边就有朋友说我阴暗。但怎么说,其实我是希望向好的去改变,不止是我,还有这个社会。阴暗的问题,我的解释不管戏言还是严肃,回答都是:其实我是信仰太阳的!  
另外我这种性格,不合于大流,自然很多人劝过我,说我会吃亏,将来上了社会,必然要受挫折,等等吧,反正是一些明哲保身的劝诫。我呢,听了那么多,其实我也不想改,因为他们有他们混社会的现实经验,我也有我的理想坚持。  
就像一开始说的,这个社会有很多问题已经“板结”,久而无人过问,乃至于“荒芜”,这种情况,我想需要我这样一批人,一团思想的锋利铁锨,把它无情破开,散落重组,期盼破后新生。  
我还是个大学生,刚迈入大学,我觉得还不需要过早的苟且于那些污浊,我还想清澈几年,并且渴望普及更多的清澈。  
我学识不够,那我认识不到但又见识到的,我就起个头,留给读者思考,我有点偏见的,我就说说,大家看看想想讨论讨论,最后取其优用于行,这样我就很满足了!
  刚入大学都很憧憬,现在我快毕业了,也去社会上实习过了。只能说这些现象很正常,因为你怀着非功利的心态去看这些事情,其实这所有参与其中的社会人都是以利益为前提的,大家不过完成自己的工作罢了,何况,大学是事业单位。  
发一下两个人说过的话,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刘备对刘婵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二个是罗永浩(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这个人,不熟悉的可以网上搜搜看看,熟悉的人,不管你是否支持,对他有什么评价,这里不说那些,只取其一句话)说的: “一个人二十多岁走进社会,越是正直、耿直越是有才华的就会发现,由于自己的耿直20多岁到30岁一事无成,在今天这个普遍恶心的中国社会里,成年人的社会非常的恶心,尽管你有能力有才华一事无成,因为你不会算计不会拍马屁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那些狡猾的圆滑世故的年纪轻轻就圆滑世故的让人感到可怕的那帮孩子二十多岁走进社会开始钻营,到了三十岁,过得非常好,家里要什么有什么,二奶都有六个,就能这样。所以,对于正直的人如果他不是足够坚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我的很多同龄人老朋友老同学到了三十岁一直在挣扎是做一个流氓还是做一个好人。挺不下去了,一狠心做了一个流氓。做了一个流氓,如果他们充满了负罪感,我估计过不了多久,我还挺乐观的。结果这帮流氓呢一旦产生幻觉,觉得这就是成熟,于是他跟年轻人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这样,后来意识到这是不对的,幼稚!就这样毒害下一代,我看了无数这种例子,所以每年我回去的时候,那些打小在一起长大的那种感情。这帮流氓生意人流氓政客,我一回去就很热情,张罗一起吃个饭啊什么的,我就问他们,你们不是年轻的时候都相信能改变世界吗,怎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然后他们就很尴尬地笑了笑,什么改变世界,那不是小孩的想法吗,别扯了,我们谁也改变不了世界。我有的时候会忍,有的时候激动了就撕破脸皮和他们说,我说别客气了,你还是改变了世界。你看你三十多岁成了一个恶心人,成了这个社会芸芸众生的那些操蛋的人中的一个,你怎么能够说你没有改变世界呢?你已经把世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因为地球上又多了一个恶心人。如果你的一生没有做任何伟大的事业,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出名,但是一生耿直刚正不阿,一辈子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但是拼着老命把自己老婆孩子家人勉强照顾好了,你的一生有没有改变世界?如果你这样活到了七八十岁没有成就任何伟大事业梗着脖子去世了,有没有改变世界啊,还是有的,因为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好人,所以因为你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听懂了吗,每一个生命来到时间,都注定会有改变世界的宿命,你别无选择。有的人不服气,说MD我自杀,看我改变不改变世界,你自杀也把这个世界的自杀率提高了一点点,还是改变了世界。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没有一个人例外。如果你一辈子做一个好人,你把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可能你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如果你变成了一个恶心的小官僚。你说我也没有把世界  变得很惨吗,我又不像希特勒杀了那么多人,但你还是把世界改变了,变得恶心了一点点。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能改变世界,要相信自己想做出点事情总能够做出来。”
  @sxydtysq
12:19:52  刚入大学都很憧憬,现在我快毕业了,也去社会上实习过了。只能说这些现象很正常,因为你怀着非功利的心态去看这些事情,其实这所有参与其中的社会人都是以利益为前提的,大家不过完成自己的工作罢了,何况,大学是事业单位。  -----------------------------  想着利益也没错,毕竟我们都还生存于现实世界,但是我感觉起码要兼顾一下其他,要不然只想着利字当头,这个社会会如何?
  @我本清灵 上面说楼主缺乏包容理解,是纵向比较,而非横向比较。  对我来说成熟是什么?不是能挣多少钱,能做到什么,而是知识,阅历,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的增长,是比之昨日更成熟,而非比他人更成熟  你说的那些社会阴暗面是现实存在的,但并非是你说的那些正直、有理想的人混不好的唯一理由  如你上文提到罗永浩“一个人二十多岁走进社会,越是正直、耿直越是有才华的就会发现”这种言论实在是片面、肤浅、鸡汤式。不过是失败者的自我安慰。  这个世界不偏袒善的一方,也不偏袒恶的一方。你认为自己代表善良、正义的一方,是社会进步的方向,这没什么不好。但是作为正义的一方,不该认为世界是以正义为中心,正义的一方就该获得金钱、权利?就能不劳而获?这样也能代表正义?  金钱、权利跟正义邪恶没有直接联系,如今正义一方看不惯那些被邪恶之人掌控,就放下姿态老实去做。  他们邪恶的人,付出了亲情、友情、良知、尊严、人格、理想、劳动  你正义一方,想要获得同等或者更多报酬,请问你们能付出什么?
  在外面等着拍集体照,看着图书馆和人流,我想了个问题:大学,到底是孕育什么的地方?官方怎么解释,民间怎么解释,理想怎么解释,现实怎么解释?
  今天晚上有点事情,如果回去早再写段。  其实,这个帖子,我现在的定义是,不为了宣扬什么,目的是大家共同讨论着成长,多多参与吧,谢谢啦!
  今天晚上,因为有求于人的一点社团的事,喝了点酒,正好有个朋友状态不太好,又谈了谈心,有点莫名的情绪,我就就着这点情绪,能写点什么写点什么。  先说我这个,求人办事,请了一场酒,这是什么,这就是某种功利吧,我再怎么理想,放于现实,我还是无法摆脱那种现实的无奈,最终还是采取了这种直截了当的方法。  说说我那个朋友,暂且称呼为李,李的具体问题是一些感情的问题,由于初恋,感情下的比较深,出现了千疮百孔的局面后,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疲惫,于现实萎靡不振。李说实话是那种颜值比较高,比较帅的那种小伙,但是,今天晚上我仔细看了看,没了那份精气神,整个人都显得苍老,不复从前,和最初认识的时候天差地别。  虽然说楼上很多人说过,我写的东西很理想,还有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是其实我感觉我个人对“现实”的理解,还有有点内容的,对于很多现实的无奈的问题,我都能运用自己的理论,对自己说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不至于一旦理想和现实出现了错位,就开始固步自封的滞停堕落。  说到现实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哲学上的一句话:存在即有道理。首先说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大概是我高二的理解,应用至今,帮助我多次,没被推到:存在的物、事、人的道理,在于他们是存在的,不容忽视的。你在心态上可以轻视甚至无视他,但于事实,你必须接受他,并承认它曾有以及现有的地位,并以自身折服于这种地位的差距,或正或负。  过多的不再解释,因为这种抽象的东西,外人的解释,提点一下即可,再多即是多余。吸收结果的问题,为什么有人觉得长者的经验弥足珍贵,而有的人觉得别人的劝诫毫无用处,那是因为前者有自己合适宜的立足点,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转化吸收,自然有用,后者生搬硬套,或者说只是听过滤过,自然什么用没有。  对于现实的无奈,再说一句话吧:人可贵的是,在现实面前给了自己一个坚贞不渝的奋斗的理由,可怕的是,给了自己一个固步自封的理由。(.0:08)  (趁着酒劲和现状胡乱写了点......)
  楼主真是个可怜的人。从你讲的故事就能判断出你和两位室友关系不是很好。你本人,不是很优秀,心胸也比较狭隘。
  今天说说大学的学习吧,从“学”的角度看,表面上的问题分两大类,一类主观学生的学,一类客观教师的教。  从最根源的地方讲,现代学生,直到大学,能明确自己志向的还是了了。在以前,小学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回答一般就是科学家,初中再问,就从“科学家”过渡到了“沉默无言”,高中时候,“沉默无言”占着主体,另外一小部分开始追寻,到了现在大学,一部分已有了明确的志向,一部分从“沉默无言”直接坠落到了不再想“志向”这回事,只想混日子,最后一部分有了“意外的”启蒙,开始慢慢追寻。  春秋战国时代,很讲究德育的问题,儒家培养人才,“士、君子、成人、仁人、圣人”,层层递进,而士的最高层次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再次“家族称孝焉,乡党称悌也”,最基本则是“言必行,行必果”。  我说的意思即为:儒家整套教育体系对人的最低要求即为“言必信,行必果”,要做到这个个人的“信”的问题,“信”则又包括在德育的范畴内。  儒家的德育既是目标又是开端,所以想要学有所成,必须在“德”上有所作为,而对“德”的培养,孔子开了一扇能看得见的门。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又讲究四个字:立志进德。这从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可以看出来。  绕了这一大圈,再转回来,我不说今天的教育到底是首要目的是培养“有德之人”,还是“高分之人”,我们暂且把他们看做一个层次的目标。  《学记》说:“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志”乃是求学的潜在动力源泉。  儒家的教育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开端,让学生塑造了一个隐动力源泉,有如此成绩。那我们如今的教学,虽说培养目的肯定不相同,但我们是不是也该辅助学生确立一个或明或暗的动力源泉,而不是一味威逼打骂,内在总比外在力量容易解决问题。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志”这种略缥缈的东西实在不好立,但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看,进而促进它的成立,即是:虽然我们不能帮助学生立志(我暂且假设我们的老师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宽对学生的严苛,让他们有点自己思索创造的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碰撞,产生某种渴望,进而立志。  说到放宽,说到给学生自己思索创造的空间,我非常不赞同一种做法,即是家长自以为是的强迫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这点还望如果有家长看到,以后再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慎重选择!  说了一大堆,重点感觉没抓住,我是想申述一下“志”的重要性,以及,今日之学,我们也可以从“志”开始,我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理论,具体情况,有点糟糕,后面再写。
  下面说客观“教”的问题,表面上我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样的:基础课(化学、英语、高数、线代等等)老师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和高中教法一样,单就着考点讲,绝不外涉,甚至这点比高中还利索,实施灌输应试教育;第二种我认为是大学的合格教师,教学中有启发诱导,有知识传授,灵活教学,很好的吸引引导学生;第三种老师则是过于跳脱,给我的感觉就是“思而不学”,虽然一节课下来思维翻转了很多遍,但结果常常是翻到了晕,而不是翻出了“某种创造”,回头还得自学。  这三种老师我都遇到过,我不知道别的学校怎么样,是不是一流大学教师质量更高一点,但是,好像全国还是二流大学多一点,也就是说我这种情况多一点,所以,问题依然有,而且不小。  其余具体关于老师的事情,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样,也就不再多言,说一下另外一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有个不是矛盾的矛盾点,即我偶尔渴望第一种老师,偶尔渴望第二种老师,第三种老师则不太合适感觉。因为作为我个人,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看书、写字,我又是学渣本色,不大喜欢学习,偶尔还要担心会不会挂科的问题,所以我有时候希望第一种老师,这样方便应付过考试。另外的时候呢,遇到自己喜欢的课,我又希望是第二种老师,能诱导一下,这样能够学的更多更好。  所以,在这种我本人都很矛盾的情况,我实在不能说什么具体措施。广大读者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独到见解可以教教我,先谢谢了!  专业课怎么样,因为我暂时也没上,要到大二才开,所以等下半年再说。  那种矛盾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考试题难度的问题。现在,我们学校期末考试题,是真的很简单。对于这种现象,我的矛盾和对老师的矛盾是一样的。也同样希望看到广大读者的见解!  最后附上荀子对“老师”的要求,当然这个只是一提,我们不能全盘接受,只是合理吸收就好:  (原文)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  (《中国教育通史·先秦卷下》大意解释)老师的要求,大致有四,第一,教师必须有为师的尊严、威信,使学生敬服;第二,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崇高的信仰;第三,教师必须具备有条不紊传授知识、具有严密逻辑思维的能力,并不违背师法;第四,教师必须把握精深微奥的理论,且能透彻而恰到好处地进行阐述发挥。  当然荀子也说,这些条件之上,老师必须有广博的学习,建立深厚功底。  最后,也向大家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国教育通史》,是一本很好的书,我也刚开始看,全书很长,16卷,600多万字,看的时候做好心理准备。
  天涯好像上午没啥人,那以后晚上发………
  @我本清灵
13:42:27  天涯好像上午没啥人,那以后晚上发………  -----------------------------  感觉你挺奇怪,活得不自在。有思想不是坏事,但是因为思想套上一层奇怪的东西就不合适了,你看所有人都是错的,都是有毛病的。  君子通达,想做个君子没问题,但是在观察他人或者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别把你的标准硬套在所有人身上。孔老头还说烂泥扶不上墙,各人有各人活法,没必要刻意强求,你这样除了把自己逼成神经病没半毛钱好处。
  看到这里你可能就如楼上评论所想,我这个人有病,光想这些阴暗的,在我眼里就没有好的,我还强加给别人三观。我挺怕这些东西的,因为这些东西我都经历过,所以做个特别说明。  我为什么光说这些,一方面,确实是我思维异于常人,多能看到阴暗面,但是,我也绝对不是一个蜷缩在阴暗角落,不断恶毒的咒怨这个世界的人。我觉得我是一个走在路上,斥责着被我看到的路边黑暗,而走向光明的人。这是原则,我希望看者,不要看人看的那么片面。有时候你说别人片面,何尝不是你的片面?  而且我这个帖子的名字,我想有必要重提一遍:从大学看到令人恶心、不耻的种种,我终于还是没忍住开贴写了这个!  我的真实生活,不会像楼上评论所言,不自在。我虽然和我们宿舍不能合在一起,但是我们学校有文学社团、文学组织,在这个大环流里,我同样拥有一个非常合得来的圈子。更何况我说我和我们宿舍合不来,不是那种对立的极端关系,只是比较平淡,就像你想和一个人交朋友,但是了解着了解着,你发现你俩不适合做朋友,因为志向完全背道而驰,再之后关系就渐渐淡了下来,甚至于不联系,我这是迫于同宿舍,所以还有一点交流。而且,我不是说的和全部人合不来,并且就像最前文所说,我讨厌赵说的那句话,但是事实上,在宿舍里,有两个人更多的能和我说到一块,其中有一个就是赵,虽然他不是太努力(我看到的表面),但是人家是有志向的人,差别也不是完全背道而驰,还是能说的来,另外还有一位周同学呢。所以,没有你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极端。  还有柏杨先生,你看了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你能认为他本人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偏激的疯子?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能存在于这个社会的,都有一套自己或明或暗的体系,而那个体系一定会合于现实生活,合于个人生存,并且不断的调整到最适宜的状态。为什么有句话说“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是因为眼睛不能看到全部,并且很多时候,看不到的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说不要拿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这个问题,我深深知道,因为我曾经严重的犯过这个错误,我也得承认,这点到现在也是做的很不够,经常会“好为人师”,今次深深铭记!  我觉得昨天晚上的一句话有必要重新发一遍:吸收结果的问题,为什么有人觉得长者的经验弥足珍贵,而有的人觉得别人的劝诫毫无用处,那是因为前者有自己合适宜的立足点,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转化吸收,自然有用,后者生搬硬套,或者说只是听过滤过,自然什么用没有。  这就是我的说明,大家再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你错你改,我错我改,大冰那个五分钟演讲不也说了吗:没有什么比年轻的时候,认认真真的犯错更酷的了。
  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学那么多专业知识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坚持下去就好了。当突然有一天发现你以前学的东西其实你一点都没不喜欢,这几年大学才是白学了。我相信整天打游戏的大学生也能成为社会精英,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生活。其实说真的大学几年的专业知识,你正式上班一两年就学完了。说的有点乱勿介意。---------————生活不只当下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七七忘殇
17:51:04  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学那么多专业知识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坚持下去就好了。当突然有一天发现你以前学的东西其实你一点都没不喜欢,这几年大学才是白学了。我相信整天打游戏的大学生也能成为社会精英,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生活。其实说真的大学几年的专业知识,你正式上班一两年就学完了。说的有点乱勿介意。---------————生活不只当下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总之,大学是个人平凡人生里最后一个能再任性点的阶段,能任性的时候,就要做点自己喜欢的。
  今天不写别的了,发一首我高中写的诗,这是不多的没有表达苦闷的其中一篇,名作《空心望》:  风洗碧空卷云烟,  半绿天地枯荣间。  居雀已起上飞天,  我弃乌尘向风缘。
  楼主的想法我很赞同,只是觉得楼主有点戾气太重。世界上什么都会不免俗套,自己看开就好。时间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而书籍和音乐则是催化剂。  
  @大家一起吃发糕
21:17:44  楼主的想法我很赞同,只是觉得楼主有点戾气太重。世界上什么都会不免俗套,自己看开就好。时间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而书籍和音乐则是催化剂。  -----------------------------  顽固不化的事情,有时候严厉点好,还是看情况来吧。
  以前嫌人说废话太多,现在想想,他们除了废话还能说什么呢?
  睡睡睡…………
  难以解释的,释之以情怀。这句话可能是我写的,也可能是我在哪看到的,反正在我备忘录里,百度也搜不到。看看你们怎么理解,我感觉我只能理解一点,而且是那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说两件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先说第一件和我本人关系不算太大,但是也有关系的事情。  这学期我有一门有机化学课程,但是无奈这个老师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三种老师,极其跳脱,除了开始几节课高中就已经学的差不多的,还能听懂外,后面就开始越来越听不懂,半个学期之后实在忍不住了,就去找了别的老师的课听。  当然,还要说,这个事情不是我做作矫情非得换个老师,或者说是我的个人问题,而是个普遍的现实问题,因为我们班怎么样我虽然具体不知道,但是起码我们宿舍,八个人已经有五个人换了老师,并且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其余宿舍的人,甚至于我们原本有机化学那个大班的学生,改换老师。  回过来说今天上午的事情。我们去听课的时候,由于星期四的课在平阶教室上课,座位少了点,我数了数,有142个,原本那个大班的标准是一个系的三个班,大概在120人左右,但是蹭课的真的比较多,座位最后的时候,差点不够了,最后一个学生来的时候,找了半天才在人群里找到了那仅存的一个座位。在这个过程里,跟我坐一个横排的学生很大声的说了一句:“不好好上自己的课,非得来蹭课。”我心里听的很不舒服,但毕竟我们真的差点耽误了人家本班的学生,于情于理是我们的错,不能说什么。  教室里坐满了人,就发生了非自然里的自然现象,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是那样,老师不给他们分配任务,立马就聚堆说话,噪音不断,整个教室都是嗡嗡嗡的。上课的时候,好歹是被老师压了下去,然后开始上课,但总有那么几个人在下面嘀嘀咕咕的说话,就像你吃蛋糕的时候,隔着表面一层奶油隐隐约约发现里面有一只苍蝇一样恶心。  终于老师忍不了的时候,停下讲课问:“谁还在后面说话?”  我就坐在后面,我也清楚刚才说话的人就是我身边那一群本班的学生,老师问完之后没人回答,也肯定也不会有人回答,除非是自己人相互攻讦,互相揭发。  虽然没人回答,但场面确实是安静下来了,老师看安静下来了,还是以讲课为主也就不再追究,开始上课,但是总有人喜欢起哄闹事,就是那么奇怪,我清楚听到刚才说那句话的那个学生,在老师开口讲课前两秒又说了一句:“就是那些蹭课的人说的。”  我顿时就感觉像被人强迫吃下了那个苍蝇一样,连接着对整个蛋糕都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因为一直嗡嗡嗡说话的人就是我身边那一群人,其中就包括了说话的那个学生。
  这就和宫斗剧里的诬陷一样让人恶心,各位读者,你想想你看其他电视、电影、书,看到那些诬陷别人的人的时候什么感觉,你就可以想象到我当时什么感觉。  这个人的所作所为除了诬陷性质之外,我认为还有一种余秋雨先生曾在《借我一生》中提到过的“起哄心理”,具体余秋雨先生怎么说的我忘了,我说说我对这部分人的看法:自己高高挂起的看热闹,看的爽了,便自己做主开始寻找争斗的“虚弱处”,找到之后再顺势点上一把火,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人都有欲望,包括恶,这是必须承认的,就算是和尚,六根清净、不沾红尘、不染尘埃,极端点想想,所谓六根清净不就是他们的欲望吗?荀子认为人的欲望性情常会超出人的本能,因此形成许多不良品德的表现,所以,荀子主张“性恶论”。  但是,人有欲望的同时,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我记得先秦诸子有一派赞同“礼”的原因,就是因为“礼”能够“导欲”,对“欲”做出合理的接受、释放,不至于让其危害了国家、社会和个人。  我今天所见所说,虽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在中国,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了,积羽亦可沉舟。  想想社会上多少事情,都是因为这种微不足道的个人希望“看爽”的“起哄心理”煽动起来的。人言可畏,网络这么发达,不要忽略任何一条争论,因为他们随时会相互吸引、汇聚,形成惊涛骇浪,冲刷这个社会的底线!
  跟你说,我们院里办活动,强制每班出观众,必须去,  
  飘过,一切不需要太认真,游戏人生也是一种态度!
  第二个事情完全是我个人的事情,就是我自行车丢了。  昨天想骑车子去附近一所大学蹭课,但是找了好多遍都没有找到,我记得就放在我的宿舍楼下,没有放到别的地方,当然也可能是我记错了,但是现在我们就假设我车子是被人偷了。我觉得这个假设无可厚非,因为我完全可以换个主角来说,我们学校丢车子的多得是,三天五天一个都是小事,屡见不鲜。  其实我认为我个人是比较善良的,我对任何陌生的事物都不会抱有恶感,除非我提前对它有了不好的认知,而且即便这个事情只恶过一两个人(不是事实上的数量,而是单论被我了解到的数量),性质也不是过于恶劣,我依然不会对它有多大成见。很多我深深厌恶的事件、地点和人物,都是我亲身经历验证出来的,没有经历过的,听多了也会厌恶,但是一般没有亲身经历那么多和严重,很多东西,我更愿意亲身去尝试,所以,我不反感尝试新东西,即便它的口碑不好。但是这么说,我也不是神经病,明明一个东西差到了极点,我肯定也不会去尝试。  我对我们学校车子安全的问题,其实没有多大成见,因为我虽然听到见到过,但还没有经历过,而且丢车子的人都骂很凶,我也有点看不惯,并且毕竟我也知道这些学生里总有那么一撮人素质低的让人可怜,并且我们学校对校外人员入校也不检查,流氓、犯罪人员什么的都可以随意进来,所以就这个畸形现实来说,发生盗窃事件合情合理。  曾经就有学长跟我说,买车子不用买好的,因为丢的很频繁,我也就买了一辆300块钱左右的,不好不坏。我的心态是:偷就偷吧,没有关系,年轻学习理论知识、积累社会经验的时候,花300块钱认识一些东西,并不吃亏。  我感觉我很坦然,实际上也是,即便我现在认定了我车子是丢了,我依然没有说一句抱怨,心里也不急不躁,坦坦然然。
  闲话不多说  1、这些事算不得多阴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2、有些眼高手低了,多做实事  3、君子,圣人没那么好当的,仅仅是清高远远不够。  4、不赞同楼主对待大学的态度,  5、作为一个合格的喷子,应该上下十八代,亲戚朋友360无死角的喷,楼主喷点太少
  @jessicadmp
20:18:44  闲话不多说  1、这些事算不得多阴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2、有些眼高手低了,多做实事  3、君子,圣人没那么好当的,仅仅是清高远远不够。  4、不赞同楼主对待大学的态度,  5、作为一个合格的喷子,应该上下十八代,亲戚朋友360无死角的喷,楼主喷点太少  -----------------------------  看不到那么深,是我阶段性见识的问题,但是我不是一个喷子,我感觉我是一个合格的愤青,不合大流但有理有据,诉说着不公,期望着改变,发现现实,解释理论,提出方法。可能说的高大上,实际做的不够,那这是我的目标。  如果只做一个喷子,胡乱喷,没有任何意义,至于说鸡毛蒜皮的事,我也不同意,可以去看看梁文道的《常识》,那里有我们认为正常,但是答案都是翻转性的问题,小不等于可以被轻视,如果光着眼于大事,那是不是好高骛远?当然也可能是我水平低的问题,但是,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这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扩展纵横。  谢谢指正!
  @jessicadmp
20:18:44  闲话不多说  1、这些事算不得多阴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2、有些眼高手低了,多做实事  3、君子,圣人没那么好当的,仅仅是清高远远不够。  4、不赞同楼主对待大学的态度,  5、作为一个合格的喷子,应该上下十八代,亲戚朋友360无死角的喷,楼主喷点太少  -----------------------------  @我本清灵
20:41:21  看不到那么深,是我阶段性见识的问题,但是我不是一个喷子,我感觉我是一个合格的愤青,不合大流但有理有据,诉说着不公,期望着改变,发现现实,解释理论,提出方法。可能说的高大上,实际做的不够,那这是我的目标。  如果只做一个喷子,胡乱喷,没有任何意义,至于说鸡毛蒜皮的事,我也不同意,可以去看看梁文道的《常识》,那里有我们认为正常,但是答案都是翻转性的问题,小不等于可以被轻视,如果光着眼于大事,那......  -----------------------------  快速略过《常识》,没太多值得说的东西。有些观点谈的很浅,有些甚至算不上观点。  天涯戾气这么重,还是建议楼主刷“知乎”吧,虽然我瞧不起里的B格党,但能学到的常识还是不少的。  或许楼主也不喜欢谈论本质类的东西,但我作为一个喷子,毫不介意自己是个喷子,是很喜欢探究事情的本质,喜欢从各种方面各种角度看待问题。如同数学问题一样,给的已知条件多,才能够里答案更近。  说它鸡毛蒜皮啊,因为你抱怨的都不过是表面问题  以“丢自行车”为例  你做了个类似于钓鱼执法的实验,却只是个不负责的实验。  依我看来这几乎是个多余失败的实验。似乎仅仅是证实了“丢车”事实。花钱买了个结果,不过是逃避根本问题。  既然是实验,为什么不蹲守几天?仅仅从一个“丢车”结果能够得到什么?  这不过是从99%到100%,确认了“丢车”现象存在。仅此并不能得出100%被人偷了,我个人就从经因为未锁车子,被值班室的人拖走。当然,你这多半是被偷了  若真的关心这个问题,把300用在调查问卷上可能更好。
  @我本清灵 我看你上面多是批判社会问题,抱怨居多,很少分析思考。当然可能只是没有写出来罢了。  第一件事“上课说话”  你两次“不舒服”,显然是不同的。身为当事人,你最了解自己的想法。  你是那班的人的话,你班被蹭课,占用资源,你会怎么想,你会回答老师问话?为什么?  回答的话又怎么说  虽然当时不会想这么多,事后可以想想。  或许你觉得这些无所谓,但我觉得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jessicadmp
20:18:44  闲话不多说  1、这些事算不得多阴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2、有些眼高手低了,多做实事  3、君子,圣人没那么好当的,仅仅是清高远远不够。  4、不赞同楼主对待大学的态度,  5、作为一个合格的喷子,应该上下十八代,亲戚朋友360无死角的喷,楼主喷点太少  -----------------------------  @我本清灵
20:41:21  看不到那么深,是我阶段性见识的问题,但是我不是一个喷子,我感觉我是一个合格的愤青,不合大流但有理有据,诉说着不公,期望着改变,发现现实,解释理论,提出方法。可能说的高大上,实际做的不够,那这是我的目标。  如果只做一个喷子,胡乱喷,没有任何意义,至于说鸡毛蒜皮的事,我也不同意,可以去看看梁文道的《常识》,那里有我们认为正常,但是答案都是翻转性的问题,小不等于可以被轻视,如果光着眼于大事,那......  -----------------------------  @jessicadmp
22:34:19  快速略过《常识》,没太多值得说的东西。有些观点谈的很浅,有些甚至算不上观点。  天涯戾气这么重,还是建议楼主刷“知乎”吧,虽然我瞧不起里的B格党,但能学到的常识还是不少的。  或许楼主也不喜欢谈论本质类的东西,但我作为一个喷子,毫不介意自己是个喷子,是很喜欢探究事情的本质,喜欢从各种方面各种角度看待问题。如同数学问题一样,给的已知条件多,才能够里答案更近。  说它鸡毛蒜皮啊,因为你抱怨的......  -----------------------------  个人做事风格问题,我还是觉得你的理由无法说服我,有着眼于宏观的,也有着眼于微观的,对你是鸡毛蒜皮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对我就是很有意思的事,至于《常识》,大略一扫,没有太多值得说的东西,说不上观点,都说是常识了,能有什么观点,它的可贵就在于能注意到平日里注意不到的,我认为对常识有一个翻转性的正确认识,就很可贵了。  谈论过多的本质问题,那是不接地气的,你写东西给人看,说东西给人听,所有人平均起来,他们的最低标准绝对不是“本质”,而仅仅是表面,当然我不是在否定“本质”,从上层解决问题,确实要着手于本质,但是,我还只是个大学生,看书时间短,去的地方少,可以说见识短浅,“本质”就现在而言,我做不到,也许以后会做,但现在是现在。  最后,愤青和喷子,可能就是个A和B的选择问题,不需要你我之间相互炫耀标榜,因为在应对现实问题面前,有质量的A和B,是大约等同的。
  但是,我向来也愿意相信奇迹,所以在学校贴吧发了个帖子,表明如果有人看见了,麻烦告诉我一声。  今天上午有个人回复我说,他也丢了车子,然后骂了一堆话,诅咒小偷XXX,就当车子送给小偷XXX,等等吧。看到之后我当然希望用我这份坦然感染他,我就回复“其实我比较淡定,如果是学生偷的,现在治不了他,5年10年,社会会治他的,到时候一次就够他记一辈子了”,接着那个人回复“这早不是个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社会了,有的人天天行善可命运却偏偏捉弄,反倒有些恶人却拿些昧良心的钱逍遥快活”,我没有回复。  我从理想中幡然醒悟,是啊,虽然这个社会确实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样的事情,说小事,其实就是小事,监管力度严不到哪去,而那些大事情呢,牵扯利益又太多,曝光的是一部分,没曝光的,又有多少?让我们完全信任媒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是个懂事人都知道这点不算内幕的内幕。  每次看到丢车子丢东西的人的言论,能够平淡的很少,基本都是骂的很凶,我以往抱着看不惯的心理远离,毕竟我管不了,但是现在,我有点理解他们了。  但是的但是,理解是一个问题,该不该如此做,又是一个问题。而如果我在此一棒子打死的说“反正骂也没用,还不如不骂,所以都别骂了”,那其实也不合适,因为毕竟愤怒这种“欲”需要一个宣泄口,“说”就方便简单的可以做到。  折个中,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把言论里的怒气减弱一点,转化为多一点的道理,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落实行动,抓不到这样的人就一直等,一旦抓到一个,自己能够参与的话,就狠狠的整治,让他痛彻心扉,当然,基本要求是行为要控制在底线之上。  这样这件事就写完了,最后说,看吧,我还是愤青本色,不会让一件我认为“板结”的事完全的中和,前期隐忍不发不是不作为,而是为了在有准确把握的时候,给予恶痛彻心扉的一击!
  @jessicadmp
22:52:27  @我本清灵
我看你上面多是批判社会问题,抱怨居多,很少分析思考。当然可能只是没有写出来罢了。  第一件事“上课说话”  你两次“不舒服”,显然是不同的。身为当事人,你最了解自己的想法。  你是那班的人的话,你班被蹭课,占用资源,你会怎么想,你会回答老师问话?为什么?  回答的话又怎么说  虽然当时不会想这么多,事后可以想想。  或许你觉得这些无所谓,但我觉得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是很重......  -----------------------------  分析虽然有,但是确实少,我注意以后再多思考,我只能写一些我有把握的分析。  占别人课,我说了是我们的错,这个你要仔细看了,虽然只有一句,但确实有,而且主要问题不在占课这个问题,而在后续的“诬赖”这个问题上,可能这个是因为后半段我没发出来的原因,刚刚我发出去了。这个事件我针对的是“诬赖”这两个字,我觉得即便产生了错误,就该及时止住,不要产生不必要的后续衍生错误。你的着重点和我的不太一样。我觉得我说的很清楚了,是你没仔细看。  还有你说我写的不阴暗,只是鸡毛蒜皮的事,那是因为这样的事你看多了,所以觉得微不足道,于这个社会合情合理,但是常人呢?我们写东西讲道理,不是完全讲给上层听的,还有更重要的下层,他们通常是认识不到这种常规错误的,如果你多接触接触中国现代大学生,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异常的严重,我绝对不是闲的没事才写的,我写就肯定有我的道理,而且,就像你说的,这些事情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我觉得我更有发言权,你跟一般大学生是没法讨论“本质”问题的,他们不听也听不懂,本质的理论是本质的理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很严肃的问题,迈不过这道坎,所有理论都是白搭。
  在我看来“梁文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偶像”  或许你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但他的“离经叛道”并不值得学习。他能通过各种荒唐行为了解认识世界、自己。我们应该是通过契合自己的行为。如果说值得学习的话,那就是他的那份勇气,敢于踏入常识之外的未知领域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  我个人很讨厌“情怀”,“情怀”就像是被时代淘汰了的东西一样。  有值得留恋、回味之处,亦有其落后的地方。说到底是我们自己抛弃了它,却又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如同镜花水月一样,我们沉醉于情怀之中,却并没有抓到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经常看到各种介绍儿时玩具之类的帖子,那边是含有很浓厚的“情怀味”,但我们喜欢的其实并非那些,而是怀念曾经的各种温暖。  “情怀”  情:亲情友情爱情等  坏:怀念  我们该抓住的是“情”  而不仅仅是怀念其依附之物
  再一次推荐我的高中回忆录
  @我本清灵   我本就是大学生。二流大学学生,自然了解那些事。  的确,有些我没仔细看,我知道这样“好为人师”会让人反感。  “蹭课”问题上,我没有指责你的意思,我是觉得凡是都改从多方面考虑。分析每件事,才能更加接近社会问题根源。  而在“诬赖”一事上,这是普遍现象,牵扯到社会价值观问题,什么问题都是想要挖多深都可以,太深了也不好。  现在社会是有很多问题,我觉得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不能直接说好或者不好,但对自己来说,可以努力使之朝着自己决定好的方面改变  大学过后就是步入社会了,在大学时期,能够想好之后的社会角色最好,  我个人觉得,这些社会问题啊,与个人素质、教育、社会结构、国家发展、国际形势、人自身等各种层次各种方面因素有关,最为直接的是价值观导向有关,  当然,这只是个人感兴趣的方向
  这一段算是提个建议吧,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就是一个生活细节。  高中跑操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就经常说:“跑操都把头抬起来,别一个个的低着头和犯错了是的。”  现在到了大学,满路可见人走路低头。我觉得这不单单是一个手机低头族造成的,当然这个真的占很大的比重,长期惯性导致。我感觉还有一个可能是,上学的时候对老师的畏惧,我们没有正视这种畏惧其实是一种正常心理,而把它当做了来自老师的“恐吓”,我们认为它是有危险的,所以常常低头。  人生吧,年轻的时候,有年龄做自己最大的靠山,这就是最大的资本,不要把头低的那么早那么深,有点自信,走路不要刻意低头,抬头看看路边的书,远方的阳光,乃至于美女帅哥,睁眼遥望一下远方的景色,整个人的精气神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  简单一说,我对这个认识不深刻,只是观察到了这个现象而已,欢迎大家支持的反对的,都来发言。
  应一个学姐所提说说大学的宿舍,但是我对这个认识不深刻,很可能会有错误,  上大学之前我很自然的憧憬过大学宿舍,希望我的宿舍有些很厉害的人,也有些平凡的人,只要不出现人渣,其余都好商量,都可以磨合。一个宿舍,一旦磨合好了,那就是一个很温馨的集体。  高中,高一我的宿舍只好了一半,但是高二的宿舍那是真好,让我永远怀念。  宿舍这种集体,高中还好,大学的宿舍,几个人相互来自不同的城市地区,脾性习俗皆有可能相差甚远,问题就会出现的很频繁,并且这个问题虽然表现出来的还是比较少,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大堆,一旦遇到某件事催化之下,量变升级为质变爆发出来,那就很麻烦了。现在我的宿舍,说句实话,我不是很喜欢,具体也不说了,人际关系一旦出现问题都很糟心。  当我跟我某个朋友说起我和我们宿舍,我朋友说:“跟你一比,我们宿舍简直太好了,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基本都那样,大一陌生,大二合不来,大三大四就很好了。”  我从个人感情出发,不愿意赞同这句话,因为我实在无法想象我怎样会和他们合到一块,我的道和他们实在不同,我个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比较赞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不同不相与交”的。  但是,我也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必须要去结交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朋友,以此来拓宽自己的人生渠道,不能一味清高的自我隔离。所以,我也会去结交一些明显道不同的人。但是,这个结交的过程,我还是没能完全摆脱那句话的影响,我与之相交的,或者品质纯朴,或许性格特立独行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或者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一份努力,而那些整天就知道打游戏,无所作为也不想有所作为,连上个课都磨磨唧唧,整天哀怨的,绝对不与之相交!  很不幸的,我们宿舍就有这样的人,而且不少,剩下的人,有两个学霸型的,我和他们关系也是很平淡,再其余好像就剩一两个了,所以,综合起来我和我们宿舍的关系,比较平淡。  当然,这里面也有我个人的原因,我待人比较不客气,我个人也不会跟人过于客套,再加上追求的事物明显有别于他们,说起话来,不合的韵味十足,并且有时候,我刻意拒绝和他们接触,在宿舍,我坐在电脑前写东西,一写一上午、一下午或者一晚上,戴上耳机和他们就是两个世界。  而一个宿舍,当出现不合时该怎么解决,我还真不太清楚,男生或许喝一顿酒能解决?男生可以试试,其他具体情况和应对方法,因为我积累有限,人际其实也比较弱,虽然有那么几个很好的朋友,但是都是靠我这份独特的性格交来的,明显不合适大众,所以我还真没办法解释太清楚,至于女生我就更不清楚了,我对女生的逻辑,了解度基本等于零,这是个很无奈的事。  前两天舍友吴因为他哥结婚,就请假回了家,昨天晚上说他家里给了两瓶家附近产的酒,今天回来的时候,一起吃个饭,喝个酒,我说行,喝。  等我今天晚上跟他们喝完,再来写我什么感受,敬请期待,哈哈。
  被洗脑十几年,一到大学明白了吧!到了社会你更加坚信,你生活在一个奴隶制等级深严的中国!
  楼主今天喝晕了,快喝醉了,应该不会写了
  今天喝多了,这辈子到现在喝的最多的一次,有点醉了,等我醒了起来再发……
  昨天晚上喝多了,醒了之后好长时间想起来,好像昨天晚上做梦梦见我又找到我的自行车了………-_-||
  昨天晚上出去了六个人,两个学霸没去,去的人里,四个人喝酒,基本喝的都差不多了。  男生喝酒确实有用,明显能感觉到,宿舍气氛比以前好了一点。吃饭聊天聊到各持己见的时候,我一般在旁边举杯,先来一口,然后气氛立马缓和,接下来再说起问题,一般就能得到一个令大家都基本满意的结果。  饭局一开始的时候,场是比较冷的,话题很少,基本没有话题,就是说了一些闲言碎语。喝了一点酒,吃饭的时候,场面活络了一些,但终究还是有隔阂。饭菜吃完以后,继续喝酒聊天,喝的差不多了,酒开始说一些真心话了,我也喝的多了一点,就和他们扯到一块去了。现在感觉,还行,男生有矛盾了,有时候就该一起出来喝一次酒,喝到都开始说真话,晚上睡一觉,第二天醒来基本就没事了。  但是,现在醒来了,我感觉还有一些问题,从我个人出发,我感觉我认同的人关系更贴近了无疑,而我说那些不与之相交的,最多关系只是松动了一点,并没有改变多少。我还是无法想象如何和他们深入交往成为好朋友,和他们我还是只能像个普通朋友、普通舍友一样。  这就是我固执的弊处了吧。  这个问题我还是无法述说太多,实在不知道怎么总结,我感觉还是没有遇到让我进入这个问题的契机,总是在问题之外徘徊。既然如此,简单一说事件,然后,等!
  @乡村乐居者
17:13:22  被洗脑十几年,一到大学明白了吧!到了社会你更加坚信,你生活在一个奴隶制等级深严的中国!  -----------------------------  嗯,所以我希望改变,即便改变不了全部,也希望能够改变一小部分!
  这次写写我一个同学,是个女生,暂且称为郑。  上学到现在也认识了不少女生,漂亮的不漂亮的,现在感觉,虽然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你和某个女生交往的最初意向一般是因为她的漂亮,但是,最终决定能不能和这个女生交往,还是要看两个人心灵品质的契合度,契合度不高,再漂亮,也是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  我现在识人有一个原则,你可以无知,你可以懵懂,但是你不能冥顽不化的连个渴求上进、渴求知识的趋向都没有。我觉得这样的人不足以相交。我会寻找一些很有知识的人做朋友,共同进步,我也非常喜欢那种虽然可能知道的少,但是有上进趋向的人,并且我愿意帮助他们一切我能帮到的,我称他们的那种特性为“质朴”。我觉得我交友的原则,大家可以借鉴。  现在再来解释契合度,契合度不一定需要两人有共同的话题、志向,甚至两个人可以完全背道而驰,但是,两个人必须在“质朴”上类似。大致意思为孔夫子说的“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扯了这么多我的,再回来,我的朋友郑,就是属于第二种。  郑异常的喜欢笑,有开心的笑,有无谓的笑,也有强颜欢笑,但是不管怎么说,她在众人面前树立的形象就是一个爱笑的开心的女孩儿。  但是啊,人的七情六欲怎么可能会只表现出欢乐,而且,欢笑和悲伤这些对立属性,偶尔不止对立,也会等同,散发了多少欢笑,也会承受多少悲伤。  我跟曾经跟她说过,过度欢笑会减弱一个人的理智,偶尔该克制一下,我也忘了她怎么回答的,现在想想,我说的那句话真是有点无情。  爱笑的她,自然也就乐观、开朗,我甚至有时候觉得我比她差远了,在高中那种压迫的气氛下,可以如此逆流而顺性的发展。我见过很多在高中的环境中学到“痴傻”的人,整个人平日的思维都是混乱而愚钝的,只有面对试卷和题的时候才会散发出一种异样而诡异的活性。而我见过最严重的就是一个从毛坦厂走出来的学生,在我看来就是毫无生气,令人胆寒。  在我看来,她的开朗活泼让她成为了一个“质朴”的人,而从开朗活泼,也可以看出她本质的优良。  好了,作为一个愤青,即便是我很好的朋友,让我来写,我又怎么可能只写好话呢?这可不是表扬专场。  那句话很无情,但还要再说:过度欢笑会减弱人的理智。我不是反对人的欢乐,也不是刻意要在这种事情上加个条框。欢笑的目的是为了开心,但是任何事情一旦过度,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过度欢愉必然失节,大自然的规律亦是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我认为这种事情更好的结果是细水长流一点。  当然这只是就事论事,更重要的是,“质朴”是优秀没错,但优秀不是用来浪费的,而是明白了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之后,更有动力的去扩展它。高晓松说“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改一下这句话:起码年轻稍微懂事的时候,生活不能拥有眼前的苟且,要着眼于诗和远方。也许改完了也没了那份意境,但是,我觉得它更适合我这种喝不惯鸡汤的人。苟且不止有以浑噩混同浑噩,更有以优秀堕入浑噩。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便你有一艘再好的船,不提供动力,也要顺流而下。  PS:这个话题好像很不符合我的帖子名,也就简单一说结束吧。  哦,对了,今天聊天突然说要写写她的时候,她说她没有别的意见,只要说她是个大美女就行了。  好难啊,要不就假装我说过了,你们也假装看到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心态爆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