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历史材料题论述题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_文档下载
亿万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
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
一、 根据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说明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①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片国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设厂、增辟商埠,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因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请写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事件各四例。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答: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感受: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文资本主义其他种种主案,都 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DDD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答:无产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四、 下面是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DD毛泽东 回答:(1)“三年来”从那一年开始?此年发生了什么重大时间?这一时间标志着什么?此间任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答:1946年,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进军;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2)“三十年来”以什么事情为起点?这一时间标志着什么? 答“三十年来”五四运动为开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开端。
(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此后为争取独立,中国人民开展了那些反帝斗争(三件)?
答: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五、 材料同上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何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1949年9月 2、碑文叙史由近溯远,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转变,其标志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三十年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经过“三年以来”的解放战争,革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答: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1-12页,共12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 同学们祝你们中考成功! 专题重要问题归类 目录 1. ...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如何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 九年级某班举行了历史图片展,请你为这个图片 展设计一个专题名称。答: 新...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材料分析题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亲如一家,任何分 裂祖国的行为都是对祖国利益的损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人在大西洋沿岸拥有了13块大大小小的殖民地。经过100多年的开拓、各地经 济往来与交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2013 人教版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答案材料分析题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亲如一家,任何分 裂祖国的行为都是对祖国利益...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材料训练 一、 “天宝二年(...初中历史专题训练--材料... 6页 1下载券
安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 暂无...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精选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为了强化学生的训练,特编制了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精选,供教师们参考。历史中考材料题精选(含答案)一、为新中国...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典型示例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材料分析题典型示例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复习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如何做好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 试冲刺阶段要对材料分析题进行专项训练,带领学生正确地阅读、理解、...2015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5 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更多中考资讯精品学习网将第一时间为广大 考生提供,预祝各位考生 2015...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复习
历史科的材料分析题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材料分析题有不同的解答技巧,可是材料分析题,对我们农村学生来说,却是失分率最高的部分,因此,学业水平测试冲刺阶段要对材料分析题进行专项训练,带领学生正确地阅读、理解、分析、解答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是提高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材料题的解析能力,现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认识材料分析题特点
1.“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材料分析题中的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大,灵活性强,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必须回忆教材中相关知识,并将提供的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最后总结答案提供基础。如果仅凭材料,往往难以回答完整。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从历史文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论从史出的能力,联系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等理应是我们复习中培养学生的重点。
2.材料分析题的考查内容及方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材料分析题通常考查的内容及考查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
(2)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3)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
(4)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
(5)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
(6)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从以上考察内容及考察方式来看,题目的题干往往会在实际考题中表述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
对于这三种表述的回答,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原本本地出现在材料中,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同时要紧扣材料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要么直接从课本中找,要么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来回答。这样,把学业水平测试题型的特点帮助学生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指导学生学会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
根据材料分析题特点,在复习过程中教会学生答题方法。
1.“读”——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2.“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答——是解答的落点
材料解析题的读、找只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备,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五个注意”
(1)注意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每道材料解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设问间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因此,第一问作答一定要细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确。对起点设问的错认,将会误及后面的答案。
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不能臵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4)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总之,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无论命题者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上提出问题,都能应付自如,都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成绩。
(5)注意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总的来说,材料分析题,体现出“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所以我们带领学生完成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复习要基于课标与考试说明,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解题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到事半功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26 14:56
查看: 7641
初一历史材料分析题综合(重要)(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注意资料中问题的黑体关键字及答案,必须背一背)<font color="#.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o雪》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 && && && && & ——《汴河怀古》
& & 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防此三镜子,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 ——《贞观政要》
⑴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唐宗宋祖的姓名。“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答:①李世民、 赵匡胤 ②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⑵材料二中提到的“河”是指什么? 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写出此河的南北两端的古今名称? 此河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隋朝南北大运河。②隋炀帝③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
④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⑶材料三中的皇帝在位时除了魏征以外还有哪两位重臣,被称为?答:①房玄龄和杜如晦。②房谋杜断。
⑷材料三中的皇帝采用了怎样的统治措施?
答:①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②政治上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⑸材料三中的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答:贞观之治
⑹他在位期间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事例是?答:文成公主入藏。
2、材料一 长安城简图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⑴据上面城市平面图,判断该都市的名称及所属朝代。答:唐朝的都城长安。
⑵假如你是这座城市的居民,正好有一批外地来的小朋友前来参观,你能给他们做一次导游,带领他们游览一遍吗(主要是介绍这座城市的建筑特点及地位)?
答:长安城宏伟富丽, 布局整齐(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⑶在游览过程中,特别是经过集市时,你会向小朋友们推荐那些工艺品呢?请你至少举出两件精美物品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好吗?
答:①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②越窑的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类雪、类银。
⑷材料二反映了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答:商业繁荣(经济繁荣)。
⑸材料二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
答:①影响: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娱乐生活的发展。 举一例②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或有耍杂技、踢球、武术表演等活动的地方。
<font color="#、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⑴材料一、二的话是谁说的?请分别说明他是怎样做的。
答:①唐太宗&&②重视科举,扩充国学③文成公主入吐蕃。
⑵读材料二说出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统治者的重视和恰当的民族政策。
⑶材料三、四分别描绘了谁当政时的怎样局面?
答:①武则天时期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②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
⑷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盛的原因。
答: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③科举制为唐朝选拔了大量人才(或统治者大都重用人才)④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⑤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友好往来。
4、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旧唐书o玄宗下》
材料二: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 & 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旧唐书o宪宗下》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答:①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时期)②、开元之治。
⑵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
答:①任用贤臣(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③注意节约(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品),④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
⑶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
答:锐意求理;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
⑷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答:体察民情、重用人才、励精图治。
5、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font color="#)写出科举制创立、完善、废除的朝代。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答:① 隋朝,唐朝,清朝&&②明经科和进士科。
⑵写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对科举制度的贡献?
答: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⑶科举制的影响?
答: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⑷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
答:重用人才是兴邦安国的重要前提,要重视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6、材料一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年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答:⑴三个国家分别是①& &&&天竺& && &②& && &新罗& && &&&③& & 日本& && && && &
⑵史实: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经”。&&②新罗: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唐制建政治制度、科举制、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③日本: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日本文字、生活习俗汉化等)。
(2)材料二反映出外贸所得在宋代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应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阻碍及战乱。& && && && && && && && && &&&
政权& &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 && &都城
辽& && &契丹& && &&&10世纪初& && & 辽太祖阿保机& && &&&上京
北宋& & 汉族& && && &960年& && && &宋太祖赵匡胤& && &&&东京(今开封)
西夏& & 党项& && &&&11世纪前期& &&&元昊& && && && && & 兴庆金& && &女真& && &&&12世纪初期& &&&金太祖阿骨打& && &&&会宁,后迁到中都
南宋& & 汉族& && &&&1127年& && && &宋高宗赵构& && && &临安(今杭州)
元& &&&蒙古族& && & 1271年& && &&&忽必烈& && && && &&&大都(今北京)
&&&&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 & && && &都城 辽& && && &&&
<font color="#、阅读下列材料:(<font color="#分)
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file:///C:/Users/bihaixia/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⑴ 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①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②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③国家财富主要来自东南地区。
⑵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从什么时候开始,最终又在什么时候完成?
答: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②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⑶说明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答: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⑤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⑷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生产。②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③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9、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据此回答问题:
⑴唐朝的繁盛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请写出唐朝走向全盛的三个时期。
答:①唐太宗时,“贞观之治”;武则天时,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
⑵唐朝时期为提高农业产量改进的生产工具有哪两项?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引进的优良品种是什么?答:①曲辕犁、筒车&&②占城稻。
⑶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你认为诗人所说的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答: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⑷元世祖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答: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⑸以史为鉴,综合上述问题及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思考要想取得经济的发展应具备哪些因素?谈谈你的认识。答:社会稳定,政治清明,政策的支持,科学技术及自然条件等。
10、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国家。
⑴结束东汉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是哪一朝代?答:隋朝
⑵唐朝时期的前几位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共同的地方在哪里?唐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答:①重用人才②开明的民族政策
⑶和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那几个? 它们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答:①辽、西夏、金;②与两宋之间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⑷元朝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什么制度?& & 当时在中央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 地方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山东属于?&&哪里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答:①行省制度②中书省③行中书省④中书省⑤西藏。
11.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问题: ⑴这是谁的诗? ⑴王安石⑵反映了什么节日, 有什么习俗? ⑵春节;习俗有:祭祀祖先,挂年画,贴桃符,喝屠苏酒,守岁,燃放鞭炮, 穿新衣,拜年⑶宋代时还有什么传统节日⑶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⑷今 天的春节在宋代的时被称为什么?⑷元旦12.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问题: ⑴这是谁的诗句?它有什么英雄事迹? ⑴文天祥,他被元军俘虏后仍然坚贞不屈,拒绝投降⑵诗的意思是什么? ⑵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要名垂青史.⑶我们要学习他什么样的 精神? ⑶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高尚气节.13.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谁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⑴& &&&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⑴唐太宗⑵& &&&⑵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⑵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他认识到 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⑶& &&&⑶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 ⑶反映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北方各族尊奉他为&天可汗&.⑷& &&&⑷材料三中的镜子是谁?它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⑷镜子指魏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房玄龄,杜如晦.
13.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二:课本 57 页图&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 个密封的船舱& 问题: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⑴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⑵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⑵宋代的造船技术发达⑶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南宋海外贸易具备的条件.:⑶南宋海外贸易具备的条件: 指南针的 应用,造船业发达具备了技术条件;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发展具备了物质条件;航 海经验的积累; 南宋地处东南沿海, 地理位置优越⑷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 &⑷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 国家,广州,泉州市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达阿拉伯和非洲东海岸;政府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贸易收入占重要地位.
14.材料一: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 &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问题: ⑴材料一中的&郑君&指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⑴郑和, 他从1405 年至 1433 年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他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⑵他此举得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和意义? ⑵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影响和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于亚非各国的联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⑶材料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怎样不同的对外政策? ⑶明 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 而清朝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⑷ 材料二种所反映的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⑷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外来侵略两方面的影响,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和妄自尊大.⑸这两种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 ⑸后果:对外开放有利 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及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⑥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⑥启示: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 化的发展,使国家强盛;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 15.材料:撤销中书省,从此不再设丞相,由六部分里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政务繁忙,另设殿阁大学士,已备顾问.问题: ⑴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皇帝是谁? 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⑵材料中的六部是指那六部? ⑵吏,户,礼,兵,刑,工⑶上述 材料中叙述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答:⑶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黄帝手里. 16.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拂郎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问题:①文中记载了哪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 ①葡萄牙②这个国家在我国沿海的侵略活动主要有哪些? ②以欺骗手段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在沿海掠夺,屠杀人民.③与郑和下西洋活动相比,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③郑和下西洋属于友好交往,葡萄牙进行殖民掠夺,属于侵略.& &17.材料一: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台湾者,中国之土地矣,久为贵国所据,今& &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康熙八年,郑经(郑成功之子)要求台湾与版图之外别力乾坤,为康熙帝拒绝. 问题:①&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结合学过得知识加以说明.①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是称夷洲;隋炀帝派人到流求;元朝设澎湖 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②简述郑成功是如何从荷兰 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②1661 年,郑成功率将士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在台湾人民 的支持下,1662 年打败了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③材料二种郑经要求的本质意图是什么? ③本质是想把台湾从祖国 分裂出去.④康熙帝拒绝郑经后采取的措施是什么?④1683 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⑤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对台湾的措施有何意义? 答:⑤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发展.
18.材料一: 两块北京的城墙砖被运往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 安放在该校博物馆的突出位置.旁边的牌子上写道:这两块城墙砖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材料二:西安北京等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有人说:&一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 问题: ①写出以北京为都城的主要封建王朝及北京当时的名称.答:①金:中都;元朝:大都;明朝:北京;清朝:京师②北京的故宫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在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②明成祖时,紫禁城(故宫)是我 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③西安在隋唐时期称什么?当时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③长安,大明宫含元殿.& & 19.材料: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问题: ①材料出自哪一部著作?阐明了什么观点? ①《天工开物》,阐明了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②这本书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②这本书总结 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③这本书有何影响? 答:③被译成多种外文, 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问题: 《红楼梦》 ① 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创作的? ①曹雪芹,清朝② 《红楼梦》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的罪恶, 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 趋势.③ 《红 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答: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1.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谁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⑸& &&&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⑴唐太宗⑹& &&&⑵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⑵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他认识到 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⑺& &&&⑶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 ⑶反映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北方各族尊奉他为&天可汗&.⑻& &&&⑷材料三中的镜子是谁?它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⑷镜子指魏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房玄龄,杜如晦.
14:5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68 KB, 下载次数: 399, 下载积分: 金币 -1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内什么,我懂你
金币 + 15&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26 16:20
非常棒的材料,很值得收藏。谢谢楼主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12 小时
元宝:1542
金币:5218
<em id="authorposton16-6-27 15:21
非常不错,感谢分享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27 15:38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65 小时
金币:4057
<em id="authorposton16-6-28 08:05
非常棒的材料,很值得收藏。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28 17:15
我收藏打印了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30 10:24
非常好,虽然考完了,打印一下假期看看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30 22:36
冰山一角1977 发表于
初一历史材料分析题综合(重要)(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注意资料中问题的黑体关键字及答案,必须背一背)真好,太有用了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1 07:21
这个太棒了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1 08:01
果断收藏,感谢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1 10:30
很值得收藏。谢谢。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95 小时
金币:3851
<em id="authorposton16-7-1 11:11
谢谢分享!虽然考完了,但打印了让孩子假期看看还是很好的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1 11:19
非常好的材料,正好暑假复习用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6 14:06
很好!收藏了,有没有初二的?谢谢!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6 15:00
非常好的材料,正好暑假复习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