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种黄瓜能不能用黑地膜批发,谢谢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
——设计成果研究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一)选题缘由
&&我们曹东庄小学是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农村小学,坐落于半山区的茶棚乡中部地区,茶棚乡是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特别是现在很多农民都大面积种植白地膜覆盖的花生,如何提高花生的产量是当今很多农民期待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要对象,解决在整个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社区四者如何有机整合的问题。我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和省一级图书馆,可以为活动成员提供信息与资料查询的便利条件,我校有一个供活动成员试验的场地,所以我们有实验有基地和学生家长的技术支持。在有我乡的农科站的技术人员对我们的活动也可以提供技术和科研仪器的支持。借助我校这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种植作物的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对“黑塑料布地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的试验活动”中来。使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种植、管理和用途过程等内容。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利用Internet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花生的种植与管理的知识,初步形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合作的精神。
二、活动内容:
1.成立“黑塑料布地膜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兴趣小组,确定小组成员、组长和明确小组分工。
2.调查有关花生种植和管理的有关知识。
3.种植花生并观察记录两组花生的生长情况。
4.整理试验数据并撰写科技小论文。
三、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实践形式:
收集资料和信息。调查和访问、研究、设计。小组合作和交流,规划表达和反思。
五、活动时间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2012年2月至4月。
2.活动方案实施阶段:2012年2月至9月。
3.活动评价、总结阶段:2012年9月。
六、活动过程:
(一)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2.确定研究专题,自主选择伙伴
3.制订活动方案,明确研究方法
具体做法是:
在六年级成立兴趣小组,并推选出组长。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特点,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提炼出调研究课题。
再根据各自的爱好及特长,在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的内容,开展研究活动,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及分工合作事宜。
第二阶段(活动方案实施阶段)
1.在试验基地完成试验活动
2.交流调查情况,整理资料
3.确定汇报形式,创作展示作品
具体做法是: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实践活动采用个人研究与小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开放式作业”形式,小组成员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课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
(1)学生工作:
①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微机室搜集有关花生的管理资料。
②观察和记录两组花生生长的情况等。
③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
(2)教师工作:
①集中检查进程,并加以辅导。
②利用网络、个别谈话方式进行单独指导。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阶段)
分享成果、互动评价
小组通过各自撰写活动体会的形式,交流活动体验,互为评价。
1.整合展示材料,举办成果展览
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进行整理,举办一个成果展览,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
2.总结并撰写科技论文
试验探究活动的结果要以书面形式反映出来,通过个组的全体成员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利用收集的资料、图片、照片、问卷表等由组长执笔撰写成科技小论文。
(二)小组分工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小组成员分工表
保证小组小组成员各司其责,协调小组成员研究工作,提出活动建议;组织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等。完成试验论文的撰写。
1.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工作,为本试验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各项准备。
2.观察和记录整个试验探究过程。
1.与其他成员完成花生的种植、管理与收获。
2.整理花生种植管理资料
1.记录各项数据&& 2.劳动材料管理
3.试验结论汇报。
(三)研究方法
采用网上查询、查阅书籍、种植对比观察等研究方法。
七、成果汇报
(一)收集种植资料,学习种植技术在实验基地种植花生
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查找到《种植技术》一书,认真进行了阅读。但我们发现这些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向父母、农民伯伯请教种植花生的要点及步骤,同时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料。于是找到马老师,请示种植行动,马老师为我们准备好了工具,我们在学校的科技园地的同一地点选取两块土地,一块地做实验组,一块地做对照组。在这两块地上先打出40厘米宽的垄,在垄上刨处两道10深的沟,再往小沟里注入等量的水,待水完全进入到土壤里后,每隔20厘米放3颗花生种子,种子中间再用烧杯放入等量的花生专用肥。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黑塑料布和白塑料布做地膜。把两根相同的白色塑料管子插入两个组的同一深度处,然后放入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干旱的时候给花生幼苗浇同样多的水,并观察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花生成熟的时候,分别收两组的花生,对比两组的花生产量。
我们对两组花生采用同样的技术管理,在施肥、浇水、除虫、除草方面同样对待,记录下了它们不同的发芽,开花时间,不但的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收集到的资料结果交给组长进行整理,大家共同分析。
(二)通过收集资料我们了解到花生种植要领
一、露地栽培技术
1.使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的“天府”系列品种,产量较高,品质优。“天府9号”适于鲜卖;“天府10号”适宜外贸出口;“天府11号”产量与“天府10号”相当,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特别适宜青枯病常发区种植。“天府12号”为珍珠豆型特早熟大粒种,产量比“天府9号”高约7%。
2.种衣剂技术
(1)用法用量:使用前先将种衣剂充分搅动均匀,按药种比1&#0毫升种衣剂拌花生种仁5千克)将种衣剂与种仁同时倒入准备好的干净干燥的容器内迅速搅拌均匀。以播种前夕包衣为好。
(2)种衣剂适应性:适宜于不同生态区使用,包衣种子在土壤中短时间内不会霉变,可保证出苗率。包衣种子可不作其它种子处理。
(3)注意事项:种衣剂属高毒农药,应严格按农药使用规程进行。用种衣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饲用,若发现中毒,请立即用阿托品解毒或送医院治疗。
3.播种量及密度:间作亩播量10公斤,亩植窝,净作亩播量20公斤,亩植0.9—1万窝,行距40cm,窝距17cm。
4.播种期:露地栽培3月底—4月初播种。
5.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砂壤土或半沙半泥土,深翻27—33cm。为了减少和避免死苗减产,地不应重茬种植,以水旱轮作、带植轮作、换土轮作为好。
6.晒种和微肥、药剂拌种:播种前选晴天中午,连壳晒种5—6小时,连续晒2—3天,再剥壳选种。要选择种仁饱满,充实完整,无质变、无虫害的种子作种。花生果着生的籽粒分为前后籽(单粒果均为前籽,两粒果尖端为前籽,三粒及三粒以上的果尖端为前籽,其余为后籽),前籽发芽较快,后籽发芽较慢,所以,将前、后籽分类处理,分地段播种,有利于使全土出苗整齐。每20公斤种子用25%多菌灵100克加水8.3公斤(浓度0.3%),再加90
%钼酸铵10克与种子混合拌匀,宜现混现用不过夜,以免影响种子发芽。
7.施足底肥。花生栽培应起垄,垄高15cm,垄坎垂直,垄底宽在83—100cm。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以迟效性农家肥为主(1500公斤左右),配合适量氮(尿素5公斤)、磷(钙镁磷肥30公斤左右)、钾肥(氯化钾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重底早追。酸性土和重茬地每亩增施生石灰25—30公斤。老冲击黄泥土缺钙,还应亩施煤灰500—750公斤,以减少瘪果。
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适时早播,拌钼裹磷播种。地膜覆盖需适时早播才能获得较好产量,一般在3月中旬播种,比露地栽培提早10—15天上市鲜销。种子在30℃左右催芽18—20小时,粉嘴后,在已盖地膜的厢面上划“十”字口打孔播种。播种规格是:每厢错窝播两行,行边距15—18cm,83cm开厢的,窝距16.7cm;100
cm开厢的,窝距13.3cm,亩植0.9—1万窝,每窝2粒平放,单株栽培每亩1.4万株左右。播种深度以3—4cm为好,然后回膜盖土。
为保证苗齐苗全,应在播种前5—7天,拱膜培育总播种量5—8%的预备苗,用于大面积补窝。
2.破膜引苗:花生出苗时,扒开窝内茎部泥土,引苗出膜。
3.喷施除草剂:地里易生杂草,因此,盖膜前需用“盖草能”喷施土面,以防除杂草。具体用法参照使用说明书。
三、田间管理
1.清棵蹲苗、查窝补缺:在出苗后期,用带土预备苗补窝。在80%的幼苗露出3蔟真叶时,3天内用灰抿子将幼苗周围泥土向四周扒开,使两片子叶及子叶叶腋的侧芽露出土面,见到阳光,以利第一对侧枝(结荚占全株产量的60—70%)的正常发育,幼苗生长健壮,同时起到蹲苗的作用。每亩花工两个,增产50公斤以上,是一项费省效宏的技术措施。
2.防病治虫:
(1)花生病害防治:主要有花生叶斑病和枯萎病两大类。用400倍可湿性代森锌液或100倍托布津液喷雾防治叶斑病;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3—1%拌种防止枯萎病。
(2)虫害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土蚕)、蛴螬(老母虫)、金叶虫等,播种前亩用辛硫磷或辛拌磷400克加入细沙或堆肥撒于土面,结合整地翻入土内;另外,可用1000倍液乐果防治蚜虫,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
3.鲜销收获:从我市多年实践经验来看,一般在约六成熟时(7月中下旬),就可及时收挖上市,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4.干花生收晒与贮藏。干应在九成熟时(8月上中旬)收获,摘果洗净,用晒席、簸箕由厚到薄晾晒(不能在水泥地、三合土、石板上曝晒)干燥冷却后,装进麻袋、布袋或稀编制袋,放入干燥通风的稻谷仓房内,秋天晴好时再翻晒1—2次。
通过对比花生产量我们得知:
在我所种的30颗实验组花生平均每颗花生果实为7.2粒,晒干后总重为0.45千克;而30颗对照组花生平均每颗花生果实为30.1粒,晒干后总重为1.52千克。
&& (三)我们的活动纪要:
1.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主题&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校于日召开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王秀华副校长宣读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计划初稿,经我校综合实践领导小组的研究与讨论确定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经六年级的辅导教师提议和综合实践领导小组的研究决定,本学期由六年级的一个兴趣小组实施“用黑地膜覆盖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
2.教师宣传发动学生,成立兴趣小组
日,马波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上发动学生,成立“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试验的活动”的兴趣小组,明确小组的成员,由王晨同学试验活动的组长,成员有殷丽颖、李健民、冯佳欣。
3.兴趣小组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的开展实施本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于日进行了调查问卷活动,然后把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整理。
4.活动前的物质准备
日,为了开展实施“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我们和辅导教师一起为试验活动准备了如下器材:棉线手套4双,铁锹1把,大镐1把,温度计2支,花生种子100粒,黑色和白色地膜各2米,喷雾器1个,花生专用肥2公斤,实验基地定在我校的科技园地。
5.实施试验活动
日,我们在辅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始实施了“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的试验活动”,在我校的科技园地种植了覆膜的花生。
6.进行观察、记录
日-------9月12日,我们兴趣小组的成员对我们的试验田经行了观察和记录。7月2日和8月16日两次对两组花生秧子进行了测量。
7.收获花生
日,到了收获花生的时间,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收获了我们种植的花生,并测量了两组花生的产量。
8.撰写试验论文
日,我们根据试验的记录和数据撰写了《黑地膜覆盖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的科技小论文。
&(四)活动记录表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影响试验的活动”记录表
&&&&&&&&&&&&&&&&&&&&&&&&&&&&&&&&&&&&&&&&&&&&&组长:王晨
承担课题名称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活动
活动起止日期
活动计划概要
(内容及日期)
从2012年2月至2012年9月实施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的试验活动,然后根据试验收集的数据,撰写有关的小论文。
王晨担任兴趣小组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等,殷丽颖负责观察和记录整个试验探究过程,李健民负责完成花生的种植、管理与收获,冯佳欣负责各项数据记录,材料管理。
收集资料的
途径与内容
通过具体的试验探究,观察和记录黑白地膜覆盖的花生的地表温度,两组花生出苗日期,两组花生秧子的生长情况,两组花生的成熟日期,两组花生的产量。
全组合作情况(团结、互助、尽责、民主、
小组成员全是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是十分团结的,小组之间的合作很默契,对自己的工作十分负责,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听从辅导教师的安排。
遇到的主要困难、如何克服、个人突出表现、对成绩和不足简要分析
在整个试验探究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活动中组长王晨表现优秀,团结好各小组成员,提高了小组同学工作效率。在活动中各位同学分工明确,整个活动有井有条,整个探究过程中不足之处是试验基地提供的试验面积较小,不能大规模对比。
(五)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我们的研究结论:
用黑地膜覆盖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我家住在秦皇岛市抚宁县茶棚乡曹东庄村,花生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之一,花生除了可以直接食用,更大的用途是花生压榨成花生油。
现在农民伯伯用覆盖白色地膜的方式来提高花生的亩产量,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黑色的物体比白色的物体吸热能力强,那么用黑色的塑料布做花生的地膜,对花生的产量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于是我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名称:黑白塑料布地膜对花生产量影响的对比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黑塑料布地膜对花生产量是否比白塑料布地膜的高。
实验用具:花生种子、花生专用肥、黑白塑料布、两只相同的温度计、两根一样长的空心管子、烧杯。
&&& 实验步骤:
1.在学校的科技园地的同一地点选取两块土地,一块地做实验组,一块地做对照组。
2.在这两块地上先打出40厘米宽的垄,在垄上刨处两道10深的沟,再往小沟里注入等量的水,待水完全进入到土壤里后,每隔20厘米放3颗花生种子,种子中间再用烧杯放入等量的花生专用肥。
3.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黑塑料布和白塑料布做地膜。
4.把两根相同的白色塑料管子插入两个组的同一深度处,然后放入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
5.干旱的时候给花生幼苗浇同样多的水,并观察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
6.花生成熟的时候,分别收两组的花生,对比两组的花生产量。
花生成熟的时候,在我所种的30颗实验组花生平均每颗花生果实为7.2粒,晒干后总重为0.45千克;而30颗对照组花生平均每颗花生果实为30.1粒,晒干后总重为1.52千克。
通过对比实验我发现:黑色塑料布和白色塑料布做花生地膜,黑色地膜覆盖后的花生果实比白色地膜略大些但产量很低,建议农民伯伯种花生时用白色地膜。
七、小组成员活动感受
&&&&&&&&&&&&&&&&&&&&&&&&&&
曹东庄小学&& 冯佳欣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的收获很多。从最初的小组成立,制定计划,到后来的自己动手实践,我们都收获了不少知识,从实践中锻炼了我的胆量,一开始我都羞于先同学发放调查表,到后来我主动大胆的询问老师、农民伯伯问题,在活动中坚定了我的信念,使我充满了信心。
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我们也即将毕业,但我会永远记住这次活动带给我的快乐和知识,但在活动我也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宣传中范围不够广,形式不够多样化,记录的还不够详细等,但我详细以后我会做的更好。
&&&&&&&&&&&&&&&&&&&&&&&
曹东庄小学&& 殷丽颖
在用黑地膜种植花生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我亲历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种植探究中了解蕴涵的科学知识。通过不断的观察花生的发芽情况,明白种子需要软软的泥土,需要水,才能能生根发芽。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的对比试验,知道种子的生长还需要肥料的滋润,温暖的阳光。通过实验是我指导什么事情只有自己做过,看过才有说话的权利。
&&&&&&&&&&&&&&&&&&&&&&&&&
曹东庄小学&& 李健民
我们在准备综合实践课资料的时候,同学们个个都非常积极。李偲同学在书上查找,苏香羽在电脑上查找,我和王彤两边跑。正在这时,我们碰到了一个问题:人员分工不明确,有些人不喜欢干这个,就推辞说换一个,导致我们组的分工混乱。后来,我们商定有大家投票选定,最后最终的人员分工清楚了。大家就纷纷开始策划怎样去做好这次任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以及大家积极地态度,这次的任务我们完成得相当好,相当快。这次综合实践课的任务让我们大家都颇有收获。
经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是需要付出汗水和辛勤的,有一句话说的好:“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造成的。”还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就如一张纸一样,一撕就破,但是一本书的话就很难撕破的,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说得一点儿都不错。
这次综合实践,真让我受益匪浅。
曹东庄小学&& 王晨
作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组长,我感触很多,我们小组四个人,在马老师的指导下,指导计划、查找资料,准备、种植、收获、对比、宣传,各个环节都是我记忆犹新,在活动中我们有苦也有了,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我们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大家互相帮助,在学习中比我们孤军奋斗强多了,大家信心更足了。
经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做事要有信心,以后有什么困难也挡不住我前进的步伐。
八、教师点评
《用黑地膜覆盖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小组同学,从到底是增长还是减产入手,通过查找资料,学习种植技术,亲自种植试验田,实际对比产量等一些过程,分析解决了问题,得出了最终的结论,并不能提高产量,而是减产了,从而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不要用黑地膜种植花生,建议他们用透明地膜种植花生。这个活动虽说意义不是很重大,但切实是学生通过科学的对比,亲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确实反应了孩子们发现问题、假设问题、分析问题、动手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真知的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收益匪浅的。
在活动中,同学们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既发挥了每个人的专长,又做到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他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查阅书籍、询问家长、询问农民伯伯、上网查询等获得了大量资料,通过问卷,了解了我校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及同学们的种植水平;通过种植活动,锻炼了动手能力;通过观察,磨练了学生的意志;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通过宣传,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这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活动。
在于学生一起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然而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明显感觉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伴随出的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一些无形的活动成果也是非常宝贵的,不和孩子们在一起是体会不到的,在体验孩子们成功的同时,我深深的感觉到,他们长大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奥体阳光天地G2-1132 邮编:350028蔬菜大棚里面,用黑地膜的注意了!
当前光照条件下,不仅适合蔬菜生长,同时也利于杂草的滋生。而对于蔬菜棚室内的杂草,使用除草剂的风险较高,因此菜农多使用黑色地膜来防草。但是记者在下乡采访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栽培长茄的菜农使用黑色地膜防草,然而在茄子定植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出现了营养不良,黄叶黄头的情况。记者发现,每间栽培的三行茄子,中间一行异常情况特别严重,而两侧较差。观察地膜,其铺设方式为贴地覆盖。虽然防草效果好,但弊大于利。
这样的覆盖方式,有两大弊端:
一是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土壤气体的交换在高温季节尤为活跃,而由于地膜贴地(特别是在浇水之后)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积累在土壤中影响到了根系的生长;
二是贴地覆盖的黑膜吸光量大反光较少,将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入土壤耕作层中引起了地温的升高,如棚内温度为35℃时,有黑膜覆盖的10厘米左右的土层温度往往超过40℃。如此高的温度对根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如此不良的土壤环境条件下,根系势必受到破坏,吸收能力降低,茄子从而出现长势弱黄叶子的情况。
那么,在既需要考虑到防草的效果又不能影响茄子的生长条件下,菜农该如何操作呢?在此建议菜农:
一是晚覆盖地膜,待定植后的茄子根系下扎到足够深度时才可覆盖。期间出现的杂草可通过划锄的方式消灭。这样做既能够抑制杂草,又可以疏松土层,促进根系生长;
二是覆盖地膜不使用打孔穿棵的方式,可将地膜分开只对行间进行覆盖即可,覆盖时地膜与植株根茎部要保持一定距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色地膜的缺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