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课堂开展设问授课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分析[案例评析](继续教育)
我的图书馆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分析[案例评析](继续教育)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移花接木——水果表情
讲课教师:刘俊荣(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评析教师:李冬梅(北大附中,特级教师)
【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移花接木——水果表情
学段:初中
书名:《信息技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6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北京市2009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中指出:“信息技术学科应力求体现科学与人文相融合、注重实践与创造的课程性质,力求体现注重培养信息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面向全体学生、强调问题解决和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课程理念。”
《移花接木——水果表情》一课创设了“演技大考验”情境,指导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和电子画板设计生动的水果表情,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课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完成以下教学内容:图像文件的格式和特点、图层的作用、移动工具、选框工具(矩形、椭圆)、魔棒工具、套索的分类和使用、文字工具、自由变换命令等。
《移花接木——水果表情》一课基于教材中的“图像处理”教学模块,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开发设计而成。各种各样的水果表情,迎合了学生喜欢新奇事物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创作冲动,使其自觉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在感受创意带来的满足和快乐的同时,轻松掌握“正片叠底”和“蒙版”两个颇有难度的知识点。
学生情况:
本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处于一种乐学状态。本节课授课之前,学生以下知识点:图像文件的格式和特点、图层的作用、移动工具、选框工具(矩形、椭圆)、魔棒工具、套索的分类和使用、文字工具、自由变换命令等,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创意作品。
但是,鉴于photoshop软件的专业性较强、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上机操作能力存在差异性,尤其是随着知识点难度的增加,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创设了“演技大考验”情境,以“苹果表情”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自由创作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
1.整合课程资源,设计新奇、精巧的课程内容——水果表情。
“移花接木”一直是photoshop案例的经典主题。它需要制作者综合应用多个PS技术点,例如选取工具、图层、蒙版等。设计一个类似的作品,技术和创意缺一不可。短短40分钟的课堂教学,让老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得,并非易事。
“水果表情”这一主题贵在“新奇”。
课程引入环节,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各种各样的具有夸张拟人表情的水果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水果表情”这一主题包含了两个新知识:“正片叠底”和“蒙版”,在兴趣的激励下,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应用、掌握,并创作出较好的作品。
2.创设情境,设计新颖的课堂任务,作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
引入环节:借“水果们的议论”引出《演技大考验》这档节目。
学习新知环节:借《演技大考验》的舞台,完成“苹果先生模仿猪猪侠”这一效果,落实“正片叠底”和“蒙版”两个知识点。
自由创作环节:借《演技大考验》这档节目,邀请其他水果上台和苹果先生PK和合作演出,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同学们的创意得以展现。
展示小结环节: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为下一期的《演技大考验》设计剧情。
自始至终,本节课一直围绕“演技大考验”这一情境展开,课程内容衔接自然、紧凑。
3.设计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在思考、实践中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40分钟的课堂教学,老师一定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突破难点,接近真理。本节课,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用什么工具可以把猪猪侠的表情选出来?
复习选取工具、套索工具
表情图层将苹果图层的哪些细节之处遮挡了?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学习本节内容的必要性。
正片叠底操作之后,图像有什么变化?亮度呢?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归纳出正片叠底的作用。
现在的“苹果表情”有什么缺点?
脸颊部分融合度不够,进一步修改。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学习新内容的必要性。
在蒙版上涂红色,会有什么效果呢?自己尝试
引导学生尝试,发现蒙版对于颜色的要求。
眼睛部分为什么会变暗?
使用什么工具可以把眼睛选取出来呢?
考查学生对正片叠底的理解以及套索的运用。
苹果、表情、眼睛在不同的图层,如何同时移动它们的位置?
考查学生对链接图层的掌握程度,为自由创作做技术铺垫。
在蒙版上涂抹黑色、深灰色、白色,对图层透明度有什么影响呢?
总结本节内容,强化知识点。
4.借助xnview软件,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小结环节:借助xnview软件,即时将全体同学的作品以幻灯片形式展示,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创作成果,在轻松的气氛下完成作品评价。
技术准备:
1.“水果表情”主题创意图片展示
2.教师用演示文稿
3.“练习”PSD文件
4.素材图片(各种水果图片、表情图片)
5.电子画板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正片叠底的作用。
2.学生掌握蒙版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学生熟练应用电子画板,辅助完成作品。
4.学生能够完成“苹果表情”,并利用所学内容进行自由创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创意作品、创设《演技大考验》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体验等环节,启发学生在思考、实践中学习。
3.通过展示小结环节,学生重温创作过程,并能够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创意作品环节,完成《演技大考验》节目,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本节内容,学生体会到创作的成就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组织学生下载文件
学生下载:
素材文件夹和练习
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广播教学』
幻灯片展示:“水果表情”主题创意图片
板书:移花接木——水果表情
这组图片中,提到了一档节目《演技大考验》,有什么新鲜事发生吗?
水果先生模仿猪猪侠,像不像?利用PS软件可以实现这个效果。
问题:用什么工具可以把猪猪侠的表情选出来?
学生观察,一起回答
1位同学回答,老师补充
复习选取工具
帮助学生理清创作思路。
问题:2个图层叠放次序不同,苹果的哪些细节之处被遮挡了?
引导学生观察水滴和斑点。
有没有好的方法,让两个图层融合得更好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2位同学回答,老师补充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学习新知正片叠底
『取消广播教学』
引导学生:
打开“练习”文件,观察图层,设置图层的混合样式——正片叠底。
板书:1.正片叠底
学生操作、观察
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观察总结“正片叠底”的作用
问题:这个操作之后,图像有什么变化?亮度呢?
学生一起回答
『广播教学』
幻灯片讲解:归纳作用
白色&&&透明
其他颜色&&&变暗
演示:深肤色的表情,经过正片叠底后,颜色会加深。可以移植到深色的水果上,比如猕猴桃。
学生听讲、观察
老师进行专业性讲解
学习新知蒙版使用
问题:现在的“苹果表情”有什么缺点?
脸颊部分融合度不够,进一步修改。
幻灯片讲解:
添加蒙版,注意蒙版的图标
1位同学回答,老师补充
通过演示,学生了解蒙版的作用及使用
示范:利用画笔在蒙版上涂抹
1.在图层上涂抹的效果
2.在蒙版上涂抹的效果
3.更改为红色,会有什么效果呢?自己尝试。
学生听讲、观察
『取消广播教学』
板书:2.蒙版
巡视、辅导
学生操作。
完成任务后,思考下一步:如何让“苹果表情”中的眼神明亮起来?
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掌握运用新知。
利用旧知修改表情
『广播教学』
问题:眼睛部分为什么会变暗?
考查学生对“正片叠底
表情中的五官在同一个图层,所以正片叠底后,全部变暗。
如果把眼睛选出来,存为新的图层,并且是正常的模式,眼神就会明亮。
问题:使用什么工具可以把眼睛选取出来呢?
示范:修改苹果表情中的眼睛:
1.放大显示比例
2.磁性套索选择眼睛,注意羽化
3.复制、粘贴。注意复制表情图层
学生听讲、观察
通过示范演示,学生了解修改过程,完善作品。
『取消广播教学』
巡视、辅导
针对普遍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
完成任务后,尝试移动苹果表情在舞台上的位置。
综合运用自由创作
『广播教学』
因为苹果、表情、眼睛在不同的图层,在移动它们的位置时,学生会遇到问题。
请一位同学演示解决方法——链接图层
一位同学演示解决方法
其他学生观察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布置下阶段内容:
1、进行自由创作,邀请其他水果参加节目,添加表情,展示演技。
2、抛砖引玉
『取消广播教学』
巡视、辅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并上传作品。
针对普遍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
学生自由创作。
『广播教学』
幻灯片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正片叠底和蒙版两个新知识。
展示作品并思考:
蒙版对图层透明度有什么影响?
学生欣赏作品
指导学生重温创作过程,落实本节知识点,欣赏评价作品。
请1-2位同学优秀作品介绍并回答之前的问题。
问题:在蒙版上涂抹黑色、深灰色、白色,对图层透明度有什么影响呢?
老师归纳知识点
学生介绍作品,并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策划:下一期《演技大考验》的节目内容,并进行创作。
学生课下完成
学习效果评价
1.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
2.学生作品
(1)通过展示环节,以幻灯片放映形式展示所有同学作品。
(2)课后,同学将作品发布到论坛,进行交流互评。
(3)老师对作品给予分数评定。
学生的作品的完整性和戏剧性。
【课堂实录】
【课后反思】
在设计《移花接木——水果表情》一课时,本人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创设了“演技大考验”情境,指导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和电子画板设计生动的水果表情,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本节课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
1.整合课程资源,设计新奇、精巧的课程内容——水果表情。
“移花接木”一直是photoshop案例的经典主题。它需要制作者综合应用多个PS技术点,例如选取工具、图层、蒙版等。设计一个类似的作品,技术和创意缺一不可。短短40分钟的课堂教学,让老师有所教、学生有所成,并非易事。
“水果表情”这一主题贵在“新奇”。
课程引入环节,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各种各样的具有夸张拟人表情的水果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水果表情”这一主题包含了两个新知识:“正片叠底”和“蒙版”,在兴趣的激励下,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应用、掌握,并创作出较好的作品。
2.创设情境,设计新颖的课堂任务,作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
在试讲本节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引入:欣赏水果表情创意图片
(2)学习新知环节:直接完成“苹果先生模仿猪猪侠”这一效果。
(3)复习环节:利用课上的剩余时间,再完成一个水果表情。
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兴趣比较浓厚,但新知环节和复习环节的作品相互独立,除了知识点相同外,没有任何联系。小部分同学可能存在这样的疑问:我都完成一个作品了,再做一个有什么意义?
因此我做出了如下改进:
(1)引入环节:借“水果们的议论”引出《演技大考验》这档节目。
(2)学习新知环节:借《演技大考验》的舞台,完成“苹果先生模仿猪猪侠”这一效果,落实“正片叠底”和“蒙版”两个知识点。
(3)自由创作环节:借《演技大考验》这档节目,邀请其他水果上台和苹果先生PK或合作演出,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同学们的创意得以展现。
(4)展示小结环节: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为下一期的《演技大考验》设计剧情。
自始至终,本节课一直围绕“演技大考验”这一情境展开,课程内容衔接自然、紧凑,学生作品也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成果。
3.设计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在思考、实践中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40分钟的课堂教学,老师一定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突破难点,接近真理。本节课,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用什么工具可以把猪猪侠的表情选出来?
复习选取工具、套索工具
表情图层将苹果图层的哪些细节之处遮挡了?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学习本节内容的必要性。
正片叠底操作之后,图像有什么变化?亮度呢?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归纳出正片叠底的作用。
现在的“苹果表情”有什么缺点?
脸颊部分融合度不够,进一步修改。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学习新内容的必要性。
在蒙版上涂红色,会有什么效果呢?自己尝试
引导学生尝试,发现蒙版对于颜色的要求。
眼睛部分为什么会变暗?
使用什么工具可以把眼睛选取出来呢?
考查学生对正片叠底的理解以及套索的运用。
苹果、表情、眼睛在不同的图层,如何同时移动它们的位置?
考查学生对链接图层的掌握程度,为自由创作做技术铺垫。
在蒙版上涂抹黑色、深灰色、白色,对图层透明度有什么影响呢?
总结本节内容,强化知识点。
4.借助xnview软件,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小结环节:借助xnview软件,即时将全体同学的作品以幻灯片形式展示,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创作成果,在轻松的气氛下完成作品评价。
总体来说,《移花接木——水果表情》一课在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实现了知识、技能、情感三大教学目标。今后,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让信息技术的课堂更加生动。
【案例评析】
从设计上看,《移花接木——水果表情》这一课设置了贴近学生教学情境:制作水果表情,把教学内容“正片叠底”和“蒙版”巧妙地隐含在情境中,既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又具有创造性,很吸引学生。
从课的导入看,也设计的很巧妙,在音乐声中让学生欣赏各种水果表情,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激发了学生试一试的欲望。
从课堂组织看,老师可以层次分明地将预设与动态生成有机结合在一起,综合处理,条理清楚,以确保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情况下,课堂的顺序进行。
另外,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一系列问题也起到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建构新知识的作用。
不足之处:其一,选用案例时要注意案例上的文字的倾向;其二,在讲解具体范例时,老师一定要在真实的软件环境里,亲手示范,而不要用PPT讲解,或在二者间切来切去。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建设事关多个环节与因素,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对教学模式进行充分改革,体现学以致用原则,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及强化家庭生活的联系,全力推动教学工作深入开展.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马厂中学 06265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新课改下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开展设问授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课改下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开展设问授课
|0|0|暂无简介
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如何打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打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的资料本来就少,加上教学本来就是一个短板,所以如何把信息技术课上好,是一个难题,这份资料不错,希望对大家的信息技术教学有帮助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5年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在金华举行
办公平台帐号密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站内搜索
2015年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在金华举行
http://jyj./
日来源:浙江教研网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在金华市环城小学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县的教研员、骨干教师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承办、金华市环城小学协办。承办、协办单位精致、精心的服务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活动围绕信息技术学科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策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策略两个主题展开,整个活动分学科教学展示、教育教学策略论坛和专题报告三个板块进行。
  5月19日上午,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朱孝平、金华婺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卢莉、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赵国成、金华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简短的开幕式后,进行了&学科教学展示&活动板块,金华五中程路老师执教了《初识Visual Basic》一课,通过展示小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为学生引入了程序设计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金华市环城小学朱海峰老师把抽象的设计概念、技术操作通过《设计制作标志》一课浅显地表达出来,在关键处设问,在疑难处引导,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播下一颗颗能够生根发芽的信息技术种子。杭州转塘小学冯岳老师执教的《初识Scratch 》一课,则以充满童趣的教学过程,恰当地搭建了学生经验与动画游戏之间的桥梁,给孩子生动地展示了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三位教师的课堂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小班化&与&程序设计&教学的策略,在他们的心目中,学生是服务对象,只有真正地读懂了学生,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伙伴甚至玩伴,才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为广大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
  5月19日下午,在&教育教学策略论坛&的活动板块中,来自10个地区的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对小班环境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经验分享和交流。大家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任务与作业的设计等多个角度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体现小班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使与会者对小班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5月20日上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蒋莘老师作了《学课标,定目标,促规范》的专题报告,利用8个关键词,对于我省目前正在开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究作了初步介绍。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李伟老师作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及评价建议》的专题报告,对于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业质量测评提出了详尽的建议,介绍了部分已开展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业质量监测的县(市、区)方案,给与会者以很好的启示。
  活动最后,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魏雄鹰老师对活动进行了小结,她希望与会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本次活动后,能关注小班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认真学习《浙江省农村学校小班教学实施建议》,积极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相关的领域积极实践和尝试,共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术课堂设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