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女王的优雅织布机机的后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从织布机到计算机 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上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19世纪早期.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们织出了图案绚丽的丝绸锦缎.然而他们使用的工具却是质量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从织布机到计算机
  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上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19世纪早期,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们织出了图案绚丽的丝绸锦缎,然而他们使用的工具却是质量低劣、效率低下的老式手工提花机。这种机器需要有人站在上面,费力地一根一根地将丝线提起、放下,才能织出精细复杂的丝绸,就好像演员在操纵牵线木偶。
  这种烦琐的劳动随着1804年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发生了改变。这种革命性的织布机利用预先打孔的卡片来控制织物的编织式样,速度比老式子工提花机快了25倍,就好比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雅卡尔的打孔卡片不只为丝织业带来革命,也为人类从此打开了一扇信息控制的大门。
  1836年,雅卡尔去世两年之后,计算机科学先驱、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奇制造了一台木齿铁轮计算机,用来计算很多数学难题,并利用雅卡尔打孔卡片的原理为这台计算机编程。当时巴比奇的女友称这台木齿铁轮计算机就如同提花织布一样,在编织代数模型。虽然他没有使用语言编程(一个世纪以后才正式出现),但是巴比奇毕竟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这一理念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后来,人们将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19世纪末,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借鉴雅卡尔的打孔卡片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机器,供户口调查员处理数据。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美国的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人口普查变得越来越难以操作,要想对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至少要花上十年的时间。这部被霍尔瑞斯称为“制表机”的机器大大提高了人口数据处理的速度。制表机的原理与雅卡尔提花机很接近,它在卡片上打出一系列的小孔,代表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位公民,不同的孔包含不同的信息。只要运用得当,制表机每小时可以处理几万张卡片。
  20世纪40年代,IBM公司开始制造计算机,计算机的时代到来了。不过那时候的计算机没有放弃类似于雅卡尔提花机上的那种打孔卡片,还在利用它编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打孔卡片最终被电子媒介——磁带和光盘所取代。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可以说,计算机不过是台极其高级的织布机而已。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事情,我们现在视为尖端科技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当你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本质上你也是在以光速做着编织工作。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为顺序,介绍了雅卡尔发明的用________________控制织物的提花机,巴比奇制造的木齿铁轮计算机,霍尔瑞斯发明的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的机器,IBM公司制造的计算机。
(2)人们为什么把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计算机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请举出两例,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分条列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时间(或:事物发展),打孔卡片(或:预先打孔的卡片),制表机
(2)①巴比奇制造了计算机;②巴比奇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
(3)因为从最早的木齿铁轮计算机到现代的IBM公司早期制造的计算机,都运用了雅卡尔提花机以打孔卡片控制信息的原理。
(4)示例:①把雅卡尔提花机与老式手工提花机作比较,说明了前者编织速度快。②把制表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和人工处理数据的速度作比较,说明前者处理数据的速度快。③把制表机和雅卡尔提花机作比较,说明两者的编程原理相通。
(5)示例:①科学技术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的。②革命性的发明创造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③科学发明往往是与社会生活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④读书学习也需要借鉴吸收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人生如月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桔黄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轻轻地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得很。渐渐地,它大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到了阴历的十五,这月便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即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月如斯,岁岁如斯。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开,无法拒绝的。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本平淡的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财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然而,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开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是缺。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人若能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如此立身处世、接人待物,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大益。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沦、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白发搔短,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即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怨天尤人蹉跎岁月,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利忘义为虎作伥。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我以为,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小题1】作者为什么认为“人生如月”?请你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小题2】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给文章最后一段空行处填上一句话,并要求与“得志时趾高气扬”构成对偶。(2分)【小题3】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4分)我的摘录:&&&&&&&&&&&&&&&&&&&&&&&&&&&&&&&&&&&&&&&&&&&&&&&&&&&&&&&&&&&&&&&&&&&&&&&&&&&&&&&&&&&&&。我的赏析:&&&&&&&&&&&&&&&&&&&&&&&&&&&&&&&&&&&&&&&&&&&&&&&&&&&&&&&&&&&&&&&&&&&&&&&&&&&&&&&&&&&&&&。【小题4】用名人名言作旁批是读书笔记的方法之一,再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请用范仲淹的一句名言来给它作旁批。(3分)我的旁批:&&&&&&&&&&&&&&&&&&&&&&&&&&&&&&&&&&&&&&。【小题5】有人说,人生是一副画一百人看它就有一百种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出你对人生的感悟。(4分)我说:人生如&&&&&&&&&&&&&&&&&&&&&&&&&&&&&&&&&&&,&&&&&&&&&&&&&&&&&&&&&&&&&&&&&&&&&&&&&&&&&&&&&&&。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安徽芜湖新丰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对门送来绿豆糕郭震海“门铃响呢。”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门。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不熟悉!”老郭说。“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老张媳妇说。“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吧!我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这有啥不能的,咱们是对门嘛。”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让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办什么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准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早啊!”老张媳妇说。“你也早啊!”老郭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犯了一下愣。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你家没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没有啥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我们肯定会说的。”“真没有?”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很不自在。“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老张媳妇望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有啥事呢?”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选自《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有删改)【小题1】小说的情节围绕一碗绿豆糕展开,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50字以内)(4分)【小题2】根据小说对老郭媳妇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这个人物形象。(4分)【小题3】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小题4】小说着意交代老张媳妇以及做绿豆糕送绿豆糕的习俗都来自乡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简述理由。(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安徽省桐城市黄冈初中九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风筝的心&(23分)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②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③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④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⑤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⑥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⑦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⑧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⑨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⑩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到:“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11)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小题1】文章主要记叙了两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4分)【小题2】为什么“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请通读全文,归纳要点。(6分)【小题3】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有味,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加以赏析。(5分)(1)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2)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题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小题5】文章结尾说:“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毕业班正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池 塘贾平凹①那时候,我很幼小,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父亲在一次运动中死了,母亲却撇下我,出门走了别家。孤零零的我,被祖母接到了乡下的老家。祖母已经年迈,眼花得不能挑针,就终日忙着为人洗衣,小棒槌在捶布石上咣当咣当地捶打。我先是守在一旁,那声响太单调,再不能忍,就一个人到门前的池塘寻乐去了。②池塘里有生命,也有颜色,那红莲,那白鹅,那绿荷……它们生活它们的,各有各的乐趣。我却不能下水去,只是看那露水,在荷叶上滚成碎珠,又滚成大颗,末了,阳光下一丝一缕地净了。那鱼群,散开一片,又聚起一堆,倏然全部散去,只有一个空白了。它们认不得我,我却牢牢记住了它们,摇着岸边的一棵梧桐,落一片叶儿到它们身边,我觉得那便是我了,在它们之中了,千声万声地唤它们是朋友呢。③到了冬天,这是我很悲伤的事,塘里结了冰,白花花的,我的朋友们再也不见了。我沿着池塘沿儿去找,却只有几根枯苇,在风里飘着芦絮,捉到一朵了,托在手心,倏忽却又飞了,又去捉回,再飞去……祖母知道我的烦恼,一边捶着棒槌,一边抹泪,村里人却都说我是怪孩子,在寻找什么呢?④时间一天天过去,池塘里起了风,冰一块块融了。终有一日,我正看着,就在那远远的地方,似乎有了一个嫩黄的卷儿,蓦地,在好多地方,也都有了那样的卷儿。那是什么呢?我一直守了半晌,卷儿终未展开。祖母说:“啊,荷叶要出来了!”我听了,却悲伤了起来,想池里这么绿,绿得发了墨,却染不了荷叶的嫩黄,它是患了什么病吗?一个冬天里是在水里病着吗?我只知道草儿从石板下长上来,是这般颜色,这般委屈,这水也有石板一样的压迫吗?⑤但它终于慢慢舒展开了,一个圆圆的、平和的模样,平浮在水面就不动了。三日,五日,那圆就多起来,先头的呈出深绿,新生的还是浅绿,排列得似铺成的石板路呢。池塘里开始热闹起来,我的朋友又都出现,又该是一个乐园了。⑥没想这晚起了风雨,哗哗啦啦喧嚣了一夜。天未亮,雨还未住,我便急忙去塘边了。果然池水比往日满了,荷叶狼藉,有的已破碎,有的浸沉水里,我不禁呜呜啼哭起来了。⑦就在这时候,有一声尖叫,是那么凄楚,我抬头看去,是一只什么鸟儿,胖胖的,羽毛并未丰满,却一缕一缕湿贴在身上,正站在一片荷叶上鸣叫。那荷叶负不起它的重量,慢慢沉下去。它惊恐着,扑扇着翅膀,又飞跳上另一片荷叶。那荷叶动荡不安,它几乎要跌倒了,就又跳上一片荷叶,但立即就沉下去,没了它的腹部,它一声惊叫,溅起一团水花,又落在另一片荷叶上,斜了身子,簌簌地抖动……⑧我不觉可怜起它来了,它是从树上的巢里不慎掉下来的呢,还是贪了好奇,忘了妈妈的叮嘱,来欣赏这大千世界了?可怜的小鸟!这个世界怎么容得你去?这风儿雨儿,你如何受得了呢?我纵然在岸上万般同情,又如何救得你啊!⑨突然,池的那边游来了一只白鹅,那样白,似乎使一个池塘都骤然明亮起来,它极快地向小鸟游去了。它是要趁难加害吗?我害怕起来,正要捡一块石子打它,白鹅却游近了小鸟,一动不动地停下了。小鸟立即飞落在它的背上,缩作一团,伏在上面,白鹅叫了一声,像只小船,悠悠地向岸边游去,终于停靠在岸边一块石头旁,小鸟扑棱着翅膀,跳下来,钻进一丛毛柳里不见了。⑩我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感觉到了雄壮和伟大,立即又内疚起来,惭愧冤枉白鹅了,就不顾一切地奔跑过去,抱起了它,大声呼喊着,奔跑在这风中雨中……1.文中的一方池塘牵动着“我”的情感跌宕起伏,请你概括出“我”的情感在这方池塘里经历了哪些起伏?(4分)2.有人认为删掉文章第①段,从第②段描写池塘直接入篇,文章的结构照样完整,你赞同这个意见吗?为什么?(4分)3.文章第③段划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它对刻画人物起了什么作用?(4分)4.文章第⑨段加点的语句犹如神来之笔,非常精彩,请简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5.如何理解文章第⑩段划线句子中“我”的行为?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届度安徽省九年级第十次素质测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55分)到海底安居(20分)①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资源、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②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甚至到海洋旅游、疗养和海底考古。到那里,海底、海面和陆地将有机地连通在一起,人们可以方便地自由往来。③然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④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 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一是人类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1天,二是征服了100米深的海底。⑤继法国人之后,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进行了水下实验室的实验。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两个长21米、直径2.7米的浮筒,重达700多吨。其中一个为实验舱,另一个是生活舱。这项实验由5名潜水员参加,在距离海平面159米的深处进行。5名潜水员在海底生活了5天,然后跟水下实验室一起返回海面。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人类能够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占领整个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并向深层海底进军。⑥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除了要坚固耐用以外,还要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比如,人生活在水里,呼吸供给是个大问题。在水下房屋里,一般的压缩空气是不能供人呼吸的,必须采用经过配制的氮氧混合气体。⑦此外还有食品供应问题。一个潜水员每天需要3500卡的热量,因此,食品应该是高蛋白的。但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肉、蛋类食品,是不能带到水下房屋里储存的,否则会污染空气。⑧另外,在水下房屋里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工食品。短时间内,潜水员可以吃一些罐头食品,时间长了,就得另想办法。淡水的供应也很重要。在海底房屋里生活,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是分开的,饮用水质量要高,其他生活用水量要大。⑨海底房屋的取暖、照明包括仪器设备和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电。如何保证供电?目前,主要通过从岸上拉电缆供电、水面发电船供电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海底房屋应备有蓄电池。专家们认为,未来的海底城市,采取海浪发电是最理想的。⑩在海底居住,有时要远离海底房屋去进行水下作业,因此,只凭体力游来游去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水下搬运工具和器材,就更需要运输工具。最理想的运输工具是“水下摩托”,这种运输工具的外形很像鱼雷,有一个流线型的前罩和外壳,推进器是尾部的螺旋桨,前段还装有水声定位仪、探照灯以及摄影器材等。⑾为了防止在水下迷路,还要随身携带信号接收机。可是电磁波不能在水里传播,尤其无线电短波在水里会被吸收掉。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语言修正器”,它利用水能很好地传播声波的特点,采用水下超声波来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够在水下自由通话联络了。1.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写出来。(3分)2.文章开头列举的3个数据中,如果需要去掉1个,你觉得去掉哪一个比较合适?为什么?(3分)3.第④⑤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4.请指出第⑤段中划线的“当时”一词的言外之意。(4分)5.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美好愿望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根据本文内容,请说说科学技术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中的重要作用。(写出3条即可)(6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2012中考语文60天冲刺训练试卷12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1次
资料类型:中考真题
文档大小:28.76K
所属点数: 0.1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1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中考语文综合训练试卷12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按下面的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古代诗句。
(1)相信你此时坐在考场上一定充满信心。还记得李白《行路难》结尾处那鼓舞人心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鼓励一下自己:
(2)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含有这一道理的古代诗句有不少。请写出其中连贯的两句:
2.一位九年级同学写了一篇《在语文世界里成长》的文章。下面是文章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然后完成 (1)—(4)题。
七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学语文要用心去感悟。”光阴荏苒,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过去,老师的那句话仍在我耳边回响……
三年来,在老师引领下,我泛舟书海,品读美文。我随白居易踏青于钱塘湖——(Pan),领略“  ①  ,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初春美景;与五柳先生一道“采菊东篱下,        ②  ”,理解他远离尘俗的心境;同范仲淹一起登临岳阳楼,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③—”的博大胸襟;驻足于杜有的茅屋前,体会“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受教于孔孟门下,聆听“学而不思则罔,
”的谆谆教诲,感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⑥—者也”的人生大义。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滋润心田的是 一股股清泉细流。
(1)文中拼音处应补写的汉字是:
(2)文中“光阴荏苒”这个短语的意思是:
。请再写—个与它意思相近的四字短语(包括成语):
(3)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
(4)请补写出第二段横线处名句所缺的部分。
①——②———,③———
④ ——⑤———
3.读经典,学语文,首先在于读。你读过《西游记》,一定知道“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他是向谁借的?————————
(2)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三调芭蕉扇”的结果写出来。
一调:——
二调:——
三调:——
4.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8个字)—————————————
(2)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你提供的名言是:
(3)、李明准备先谈小事与大事成败的关系,再谈小事与人品修养高下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之间需要用一两句话来衔接。请帮他写出这个过渡句。——
(4)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说笑打闹,班会结束前,你作为主持人作小结,想结合班会主题对他们提出忠告,你会说些什么?(8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冰心姥姥您好
在中国的北方,孩子们称自己母亲的母亲为姥姥。此外,当领着孩子的母亲遇见自己所尊敬的老年女性,也常常会很自然地对孩子说:“叫姥姥。”孩子清脆地叫着,姥姥无比怜爱地答应着,于是“姥姥”的含义便不单是血缘关系的一种确认,她还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象征。她每每使人想到原野上肥厚、沉实的泥土和冬天乡村燃烧着柴草的火炕的温暖气息,她充满着一种人间古老的然而永不衰竭的魅力。
第一次听见有人称冰心为姥姥,是她的外孙陈钢。他曾经为我拍过一些照片,我非常喜欢他的这些作品。他告诉我:“我把照片给姥姥看了。”我问他姥姥说了些什么,他说:“姥姥亲了我一下。”冰心对外孙这种独特的无言的赞赏,更能见出二份无可替代的亲情。陈钢觉得对他本人来说,姥姥是他的姥姥,比姥姥是一位著名作家更为重要。
此后不久,我给冰心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在保定西部山区的一些生活。冰心来信嘱咐我说:“铁凝,你要好好地珍惜你的青春,你的才华!你有机会和农民接触,太好了!他们真朴实,真可爱!你能好好写他们吗?我对你抱有无限的希望……”
读着这样的信,你会发现在冰心那平和、宁静的外表之下,那从容、温和的目光之中,还有一份对于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深深的爱意,这爱意不仅表现在她为灾民慷慨捐款一万元,还渗透在她对青年作家描写最普通的民众之关的热烈希冀里。也许她的年龄和身体不容她再去更多的地方,但她宽厚的心怀无处不在。
1991年5月,我和散文家周明一道去拜望冰心,我买了一束玫瑰。冰心坐在书桌前,短发齐齐整整,面容很有精神。我把鲜花送上,周明要拍照,冰心说:“来,让我拿着花。”,她请我们喝茶、吃糖。然后说:“搬把椅子坐在我身边吧,这样离我近些。”我坐到了她的身边,她清澈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我感到无话可说,不是因为拘谨而是因为受着一种气氛的感染,是因为身边这位安静的老人正安静地看着我。她一定深明我的心意,此外的一切客套都将是我的多嘴多舌。她一定也同意我无话可说,因为当我告诉她我不知说些什么时,她说:“那就让我们静静地坐一会儿。”
我很看重与冰心静静地坐一会儿,或许这并不比我问长问短得到的要少。在那安安静静的一小会儿里,我从这位几乎与世纪同龄的老人身上所获得的,竟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生命激情。或者可以说,没有这一刻安然的纯净,便无以获得照耀生伞的激情。
告辞时,我说:“我不想打扰您,又想看见您,有机会我会再来看您。”我握住她的手,她说:“只要我活着,你就来看我吧。”
春节时收到了冰心的近照:她身穿黑白条纹的罩衣坐在紫红色的沙发上,怀中抱着干干净净的白色猫咪。她的目光是如此的清明,面容是如此的和善,令我不能不想起最具民间情意和通俗色彩的一个称谓——姥姥。
能够令人敬佩的作家是幸运的,能够令人敬佩而又令人可以亲近的作家则足以拥有双倍的自豪。冰心不仅以她的智慧、才情,她对人类的爱心和她不曾迟钝、不曾倦怠的笔,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更给许多年轻人以他人无法替代的感染。在九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愈发的讲究、愈发的花哨的
时候,我特别想把冰心称作冰心姥姥。
冰心姥姥,您好!
5.细读文章第一段,说说“姥姥”这一称谓有哪两层含义。
6.本文依次叙述了作者与冰心交往过程中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7.读冰心的来信时,作者为什么感到“她宽厚的心怀无处不在”?
8.文中画线句子是冰心所说的两句话,从中可以看出冰心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9.文章最后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从织布机到计算机
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上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19世纪早期,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们织出了图案绚丽的丝绸锦缎,然而他们使用的工具却是质量低劣、效率低下的老式手工提花机。这种机器需要有人站在上面,费力地一根一根地将丝线.提起、放下,才能织出精细复杂的丝绸,就好像演员在操纵牵线木偶。
这种烦琐的劳动随着1804年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发生了改变。这种革命性的织布机利用预先打孔的卡片来控制织物的编织式样,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快了25倍,就好比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雅卡尔的打孔卡片不只为丝织业带来革命,也为人类从此打开了一扇信息控制的大门。
1836年,雅卡尔去世:两年之后,计算机科学先驱、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奇制造了一台木齿铁轮计算机,用来计算很多数学难题,并利用雅卡尔打孔卡片的原理为这台计算机编程。当时巴比奇的女友称这台木齿铁轮计算机就如同提花织布一样,在编织代数模型。革然他没有使用语言编程(一个世纪以后才正式出现),但是巴比奇毕竟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这一理念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后来,人们将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19世纪未,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借鉴雅卡尔的打孔卡片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机器,供户口调查员处理数据。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美国的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人口普查变得越来越难以操作,要想对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至少要花上十年的时间。这部被霍尔瑞斯称为“制表机”的机器大大提高了人口数据处理的速度。制表机的原理与雅卡尔提花机很接近,它在卡片上打出一系列的小孔,代表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位公民,不同的孔包含不同的信息。只要运用得当,制表机每小时可以处理几万张卡片。]
20世纪40年代,IBM公司开始制造计算机,计算机的时代到来了。不过那时候的计算机没有放弃类似于雅卡尔提花机上的那种打孔卡片,还在利用它编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打孔卡片最终被电子媒介——磁带和光盘所取代。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可以说,计算机不过是台极其高级的织布机而已。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事情,我们现在视为尖端科技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当你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本质上你也是在以光速做着编织工作。
10。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为顺序,介绍了雅卡尔发明的用——控制织物的提花机,巴比奇制造的木齿铁轮计算机,霍尔瑞斯发明的被称为——的机器,IBM公司制造的计算机。
11.人们为什么把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12.为什么说计算机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13.本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请举出两例,并加以说明。
14.从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分条列出两点。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9.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1.(4分)(1)(2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2分)示例: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会当凌绝顶,广览众山小。
(符合要求且准确无误的,每小题得2分;符合要求,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只得1分) ②革命性的发明创造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③科学发明往往是与社会生活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④读书学习也需要借鉴吸收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答案不限于示例所列,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三](15分)
15.(3分)(1)因为。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织布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