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原理,如图,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温度越高,汽化热与温度有无关系越低??怎么看这个图?

如图4.6-4是电冰箱制冷系统简化示意图,请说明电冰箱制冷的工作过程_百度知道模块3-3试题(1)有以下说法:A.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小的C.对物体做功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D.如果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一由不导热的器壁做成的容器,被不导热的隔板分成甲、乙两室.甲室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的气体,乙室为真空,如图1所示.提起隔板,让甲室中的气体进入乙室,若甲室中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提起隔板后当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其温度仍为TF.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是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G.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度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H.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其中正确的是______.(2)如图2,在大气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a、b和c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的,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12S和S.已知大气压强为po,温度为To.两活塞A和B用一根长为4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To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长升到T.若活塞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忽略,此时两活塞之间气体的压强可能为多少?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模块3-3试题(1)有以下说法:A.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小的C.对物体做功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D.如果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一由不导热的器壁做成的容器,被不导热的隔板分成甲、乙两室.甲室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的气体,乙室为真空,如图1所示.提起隔板,让甲室中的气体进入乙室,若甲室中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提起隔板后当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其温度仍为TF.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是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G.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度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H.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其中正确的是______.(2)如图2,在大气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a、b和c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的,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12S和S.已知大气压强为po,温度为To.两活塞A和B用一根长为4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To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长升到T.若活塞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忽略,此时两活塞之间气体的压强可能为多少?模块3-3试题(1)有以下说法:A.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小的C.对物体做功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D.如果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一由不导热的器壁做成的容器,被不导热的隔板分成甲、乙两室.甲室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的气体,乙室为真空,如图1所示.提起隔板,让甲室中的气体进入乙室,若甲室中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提起隔板后当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其温度仍为TF.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是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G.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度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H.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其中正确的是______.(2)如图2,在大气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a、b和c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的,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12S和S.已知大气压强为po,温度为To.两活塞A和B用一根长为4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To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长升到T.若活塞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忽略,此时两活塞之间气体的压强可能为多少?科目:最佳答案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宏观体现,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与分子的质量无关.所以A正确.B、分子的平均动能是一个统计规律,并不是所有的分子的速度,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也有大量的分子速度比较小,而温度低的物体也有大量的分子速度比较大.所以B也正确.C、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所以C错误.D、气体的内能除分子势能、分子平均动能有关外,还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对于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时,气体的内能只由温度和质量决定.分子越多,总的能量越大.所以D错误.E、因为在去除隔板时,气体没有对外做功,能量不变.(没有受力物体,虽然有位移,但也不做功).所以E正确.F、所有的机器工作都要遵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因为这时对外界产生了影响.所以F错误.G、气体分子地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温度越低,平均速度越低,速度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度小的分子数目增加.所以G正确.H、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内容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对外界没有影响.所以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对外界做功,但此时对外界产生了影响.所以H错误.故选ABEG.(2)设加热前,被密封气体的压强为p1,轻线的张力为f.因而活塞处在静止状态,对A活塞有2poS-2pS+f=0①对B活塞有P1S-P0S-f=0②由①②式得p1=p0
④即被密封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细线处在拉直的松驰状态.这时气体的体积V1=2Sl+Sl+Sl=4Sl⑤对气体加热时,被密封气体温度缓慢升高,两活塞一起向左缓慢移动.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保持p1不变,若持续加热,此过程会一直持续到活塞向左移动的距离等于l为此,这时气体体积V2=4SL+SL=5SL⑥设此时气体的温度为T2,由盖-吕萨克定律V2∝T2有V2T2=V1T0⑦由③⑥⑦式得T2=54T0⑧由此可知,当T≤T2=54T0时,气体的压强p2=p0
⑨当T>T2时,活塞已无法移动,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保持V2不变,气体经历一等容升压过程.当气体的温度为T时,设其压强为p,由查理定律P∝T,即有PT=P0T2⑩由⑧⑨⑩式得P=4T5T0P0(11)即当T>45T时,气体的压强为4T5T0P0.即气体的压强可能为p0或4T5T0P0.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日期: 17:24:14 来源:来自网络 查看:[大 中 小] 作者:椴木杉 热度:
6868686868686868
几种物质三相点的数据
温& 度& (K)
压& 强& (帕)
-8-10-8-10
】对于一个均匀系统,在不受外力场的作用下,如气体系统的压强P、体积V和温度T三个状态参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或者说只要确定其中两个,就可以确定系统的一个平衡态,因此在以V为横坐标,以P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用一点可表示系统的一个平衡态,用一条线可表示系统的一种准静态过程,由此构成了P&V图。但是非静态过程和非平衡态都不能在P&V图中表示。
】它反映气体的体积随压强改变而改变的规律。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其温度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或者说,其压强P与它的体积V的乘积为一常量,即
-1-5-3-8-5-8-10-13
Powered By:图文详解制冷基础知识
图文详解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的主要方式1、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系统循环焓: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状态函数。等于工质的内能加上其体积与绝对压力的乘积。即:H=U+pV熵:物质系统状态的一个物理量(记为S),它表示该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在热力学中,是用以说明热学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孤立体系中实际发生的过程必然要使它的熵增加。 等熵过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压缩是等熵过程;等压过程:制冷剂在冷却及冷凝过程为等压过程;等焓过程: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节流时,节流前后焓值相等;等温过程: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没压力损失。制冷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压缩机功能:把制冷剂蒸气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创造了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常温液化的条件。被称为整个装置的“心脏”。压缩机分类:冷凝器功能: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 过热蒸气冷却,并凝结为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分类:水冷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使用和安装方便,不需要冷却水、热量由分机将其带入大气中。但同样传热系数低,相对其他类型重量偏大,翅片表面会积灰是散热能力下降,须及时清理。蒸发器功能:依靠制冷剂液体的蒸发来吸收冷却介质热量的换热设备,它在制冷系统中的任务是对外输出冷量。分类:满液式(沉浸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沉浸式蛇管、壳管式、板式、喷淋式等。节流装置功能1、截流降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流过膨胀阀后,就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2、控制制冷剂流量:膨胀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3、控制过热度:膨胀阀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即保持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压缩机冲缸事故的发生。分类:手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浮球板、固定孔板、可变孔板。2、蒸汽吸收式制冷工作流体以制冷剂-吸收剂为工作流体,称为吸收工质对。常用工质对:溴化锂-水(制冷剂是水)、氨-水(制冷剂是氨)-低沸点工质是制冷剂。装置: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优点:1、夏天需供应冷气,冬天需供应暖气的全年候空气调节地区,最适合使用吸收式系统。目前美国、日本的中央空调系统,吸收式系统的约占80% 以上。2、运转安静,可减少磨损至最小(除液体泵运转外),故障较少、维护简单。3、不依赖电力。4、容量控制容易,仅需控制发生器的热源。5、系统安全性高,无爆炸。6、系统满载与轻载效果相同,当负载改变时,只需调节发生器热源和水循环量即可。7、当蒸发温度及压力减低时,吸收式容量仅有限度地减少,运转稳定。(2) 缺点:1、以水为冷媒时,无法获得低温(水冰点为0℃)。2、操作不当时,溴化锂易生结晶。3、蒸汽喷射式制冷原理:由锅炉供给的压力较高的水蒸汽(称为工作蒸汽)进入主喷射器中,在拉瓦尔喷嘴中绝热膨胀,利用这一高速汽流不断从蒸发器中抽汽,在其中保持较高的真空,即较低的蒸发压力。从制冷装置来的冷水,经节流减压后进入蒸发器,其中一部分蒸发并吸收其余水的热量而使之温度降低。降温后的冷水由泵输出,供给冷量之后反复使用。在喷射器中的工作蒸汽连同从蒸发器中抽吸的蒸汽,一起流经扩压管使压力升高到冷凝压力(仍为真空),进入冷凝器中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并凝结于冷却水中。冷凝器中的不凝性气体用一两级辅助喷射器抽除,以使冷凝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图中的冷凝器称为混合式冷凝器。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也可使用管壳式冷凝器,这时进入冷凝器中的水蒸汽通过传热管被冷却并冷凝成水,凝结水即可用冷却水泵注入锅炉中,重复使用。4、吸附式制冷原理: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改变而不同。通过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使之冷凝为液体;吸附时,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制冷作用。按吸附机理分类:物理吸附式制冷、化学吸附式制冷。原理:吸附式制冷基本结构由太阳能集热器、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和阀门五个模块组成。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运作机制为:在白天,集热器温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制冷剂蒸发集热器中压力升高,气体进入冷凝器并冷凝、制成液体;在晚上,温度降低,吸附剂会吸收制冷剂蒸汽,蒸发器中压力降低,于是会有更多液体气化,蒸发中吸收热量降温。5、热电制冷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效应(即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又称温差电制冷、半导体制冷。1834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尔帖在铜丝的两头各接一根铋丝,在将两根铋丝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通电后,发现一个接头变热,另一个接头变冷,即两个接头处分别发生了吸放热现象。热电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两种材料的热电势,纯金属材料的热电势很小,常用热电势较高的半导体材料来做小型热电制冷器。陶瓷平板型一级半导体制冷组件一对N、P热电偶产生的制冷量很小,实际的热电制冷装置是将许多热电偶组成热电堆使用。原理: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量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荷载体从高能级的材料向低能级的材料运动时,便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反之,电荷载体从低能级的材料向高能级的材料运动时,需从外界吸收能量。能量在不同材料的交接面以热的形式放出或吸收。6、磁制冷、声制冷磁制冷:基于“磁热效应”(MCE)的磁制冷是传统的蒸汽循环制冷技术的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法。在有这种效应的材料中,施加和除去一个外加磁场时磁动量的排列和随机化引起材料中温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传递给环境空气中。声制冷:基于所谓的热声效应,热声效应机理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在声波稠密时加入热量,在声波稀疏时排出热量,则声波得到加强;反之声波稠密时排出热量,在声波稀疏时吸入热量,则声波得到削弱。当然,实际的热声理论远比这复杂的多。制冷相关1、(点击看相关课件)分类:1、无机化合物:水,氨,二氧化碳2、卤代烃:氟利昂3、碳氢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4、混合制冷剂:公沸和非共沸5、其他烃类:乙烯、丙烯性质要求1、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制冷剂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2、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 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3、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4、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5、安全性 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6、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7、经济性 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8、环保型性 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亲和度的要求1、臭氧衰减指数ODP(Ozone Depletionpotential ):表示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应越小越好,ODP=0则对大气臭氧层无害。2、温室效应指数GWP(Global warmingpotential):表示物质造成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应越小越好,GWP=0则不会造成大气变暖。1、CFCs:包括CFC11、CFCl2,CFCll3、CFCll4、CFCll5 等氯氟烃物质;(1)对发达国家,规定从日起完全停止生产与消费;(2)对发展中国家(CFCs人均消耗量小于0.3kg/年),最后停用的日期是2010年。2、HCFCs:包括HCHC22、HCFCl42b、HCFCl23等;(1)对发达国家,从1996年起冻结生产量,2004年开始削减,至2020年完全停用;(2)对发展中国家,从2016年开始冻结生产量,2040年完全停用。3、HFCs:包括HFC134a,HFC125,HFC245。2、能效等级能效等级:是表示能效等级是表示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的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3、单位换算瓦特:符号:W,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焦耳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BTU:1Btu就是将1磅水的温度升高1华氏度所需要的热量。1BTU约等于251.9958卡路里/1.055千焦。卡路里: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所需要的热量。1千卡=1大卡=4.184千焦=1卡/克。冷吨:1吨0℃的饱和水在24小时冷冻到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3.517千瓦。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3.861千瓦。匹:就是输入功率为735W产生的制冷量。一个2级能效的1匹空调产生的制冷量为W。4、空气图空气的组成:干空气的成分:主要成分是氮(N2)和氧(O2)。干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其余的1%左右时其他气体。湿空气: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是不多的,它与干空气的质量比在千分之几到千分之二十几的范围内。虽然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少,但其变化会引起湿空气干、湿度变化,进而对人体感觉、产品质量、工艺过程和设备维护等都有直接影响:同时,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又会使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随之变化。因此,从空气调节的角度来说,空气的潮湿程度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除和它的组成成分有关外,还决定于它所处的状态。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压力p、温度t、相对湿度φ、含湿量d及比焓h等参数来度量和描述。这些参数称为湿空气的状态参数。一、空气的压力根据道尔顿分压力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之和。湿空气的总压力就等于干空气分压力和水蒸气分压力之和,即p=pg+ps。湿空气中含水蒸气的分压力大小,是衡量湿空气干燥与潮湿程度的基本指标。标准大气压力是p=101325Pa。二、空气的温度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露点温度: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冷却空气,一直冷却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水的那一时刻的温度。在冬天的玻璃窗上或夏季的自来水管上常常可以看到有凝结水或露水存在。这一现象可以用露点温度形成来解释。干湿球湿度计:是测定气温、气湿的一种仪器。由两支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一支称为干球温度计,其温泡暴露在空气中,用以测量环境温度;另一支称为湿球温度计,其温泡用特制的纱布包裹起来,并设法使纱布保持湿润,纱布中的水分不断向周围空气中蒸发并带走热量,使湿球温度下降。水分蒸发速率与周围空气含水量有关,空气湿度越低,水分蒸发速率越快,导致湿球温度越低。可见,空气湿度与干湿球温差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干湿球湿度计就是利用这一现象,通过测量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来确定空气湿度的。三、含湿量含湿量d是指单位质量干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汽量。单位是kg/kg(干空气)或g/kg(干空气)。含湿量d的数值计算:d=0.622ps/(p-ps)四、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也称为饱和度。相对湿度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大,也就是越潮湿。 φ的最大值是1(或100%),这相当于饱和空气。如果φ =0,这表明空气中不含水蒸气(干空气)。湿空气焓湿图理论上,对于一定的大气压,只要知道空气的任意两个参数,就能算出所有其他参数。在工程应用中,用公式计算和用查表方法来确定空气状态和参数,比较繁琐,而且对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的分析也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为了便于工程实际应用,通常把一定大气压力下,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作成线算图来进行计算。根据所取坐标系的不同,线算图也有好几种,国内常用的是焓湿图,简称h-d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一张h-d图都是按规定的大气压绘制的,因此在计算工作中,应选用与要求大气压相符的(或接近的)焓湿图。6、水的压焓图 7、真空度空气的危害:可能是冷冻机油氧化被黑,生成油污,并与制冷剂反应,析出水和酸,腐蚀制冷系统。空气还会使冷凝压力温度和压力升高,制冷能力下降,降低制冷效率水分的危害:在工作使,由于节流装置出温度降低,使水分凝结,产生冰堵,使系统不能工作。水分同样会与制冷剂反应,造成不利影响。R134a和润滑油会大量吸收水分。杂质的危害:杂质包括灰尘、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杂质可导致脏堵和机械 电路故障.同时氧化物可促进氟里昂的分解。综上所述,通过提高制冷系统的真空度,会将以上的部分减少到一定程度,使制冷系统按照设计要求工作。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同温度下水的汽化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