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AB=BA充要条件:n阶方阵AB=BA 行(列)向量与方阵B的行(列)向量正交。

学年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练习卷(10份)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练习(打包10套)新人教A版必修4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_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doc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1.1 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
  2.1.2 向量的几何表示
  2.1.3 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则a&b
  B.若|a|=|b|,则a=b
  C.若a=b,则a∥b
  D.若a≠b,则a与b不是共线向量
  2.已知A,B,C是⊙O上三点,则向量OB→,OC→,OA→是(  )
  A.共线向量&&&&& B.单位向量
  C.模相等的向量& D.相等向量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向量AB→的长度与向量BA→的长度相等
  B.任何一个非零向量都可以平行移动
  C.长度不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D.两个有共同起点且共线的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4.如图L2-1-1所示,△ABC的三边边长均不相等,E,F,D分别是边AC,AB,BC的中点,则与向量EF→的模相等的向量共有(  )
  图L2-1-1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5.如图L2-1-2所示,四边形ABCD,CEFG,DCGH都是全等的菱形,HE与CG相交于点M,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图L2-1-2
  A.|AB→|=|EF→|& B.AB→与FH→共线
  C.BD→与EH→共线& D.DC→与EC→共线
  6.已知O是△ABC内一点,若|OA→|=|OB→|=|OC→|,则O是△ABC的(  )
  A.重心& B.内心& C.外心& D.垂心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向量AB→与CD→是平行向量,则A,B,C,D四点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
  ②若向量a与b平行,且|a|=|b|≠0,则a+b=0或a-b=0;
  ③向量AB→的长度与向量BA→的长度相等;
  ④单位向量都相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8.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在向量AB→,BC→,CD→,DA→,DC→和AD→中,相等的有________对.
  9.已知A,B,C是不共线的三点,向量m与向量AB→是平行向量,与BC→是共线向量,则
  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如图L2-3-1所示,设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给出下列向量组:
  图L2-3-1
  ①AD→与AB→;②DA→与BC→;③CA→与DC→;④OD→与OB→.
  其中可作为该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如图L2-3-2所示,用向量e1,e2表示向量a-b等于(  )
  图L2-3-2
  A.-4e1-2e2& B.-2e1-4e2
  C.e1-3e2&&&& D.3e1-e2
  3.已知A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线,若AB→=a,AC→=b,则AD→=(  )
  A.12(a-b)&&&& B.-12(a-b)
  C.-12(a+b)& D.12(a+b)
  4.如图L2-3-3所示,矩形ABCD中,若BC→=6e1,DC→=4e2,则OC→等于(  )
  图L2-3-3
  A.3e1+2e2&
  B.3e1-2e2
  C.2e1+3e2&
  D.2e1-3e2
  5.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及它们所在平面内的一点P满足PA→+PB→+PC→=AB→,则(  )
  A.点P在△ABC内部
  B.点P在△ABC外部
  C.点P在AB边所在直线上
  D.点P是AC边上的一个三等分点
  6.已知在△ABC中,AN→=13NC→,P是BN上的一点.若AP→=mAB→+211AC→,则实数m的值为(  )
  A.911& B.511&
  C.311& D.211
  7.如图L2-3-4,正方形ABCD中,E为DC的中点,若AD→=λAC→+μAE→,则λ-μ的值为(  )
  图L2-3-4
  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8.已知a=e1+e2,b=2e1-e2,c=-2e1+4e2(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则c为________(用a,b表示).
  9.已知a,b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2a+kb,CB→=a+3b,CD→=2a-b,若A,B,D三点共线,则实数k=________.
  10.已知△ABC和点M满足MA→+MB→+MC→=0.若存在实数m,使得AB→+AC→=mAM→成立,则m=________.
  11.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AB→=mAM→,AC→=nAN→,则m+n=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2.(12分)如图L2-3-5所示,D是线段BC的一个四等分点,试用AB→,AC→表示AD→.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2.5.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一物体受到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两力大小都为53 N,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
  A.103 N& B.0 N
  C.56 N&& D.562 N
  2.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1,风速为v2,则逆风行驶的速度为(  )
  A.v1-v2&
  B.v2-v1
  C.v1+v2&
  D.|v1|-|v2|
  3.已知A,B,C,D四点的坐标分别为(1,0),(4,3),(2,4),(0,2),则此四边形为(  )
  A.梯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4.已知圆O的半径为3,直径AB上存在一点D,使得AB→=3AD→,E,F为另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则DE→•DF→=(  )
  A.-3& B.-4
  C.-8& D.-6
  5.在△ABC所在的平面内有一点P,满足PA→+PB→+PC→=AB→,则△PBC与△ABC的面积之比是(  )
  A.1∶3& B.1∶2
  C.2∶3& D.3∶4
  6.河水的流速的大小为2 m/s,一艘小船想从垂直于河岸的方向以10 m/s的速度驶向对岸,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A.10 m/s&
  B.226 m/s
  C.4 6 m/s&
  D.12 m/s
  7.点P在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向量v=(x,y)(即点P的运动方向与v相同,且每秒移动的距离为|v|个单位).设开始时点P的坐标为(12,12),6秒后点P的坐标为(0,18),则(x+y)2017=(  )
  A.-1& B.1&
  C.0&&& D.20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8.已知一物体在力F1=(2,2),F2=(3,1)(两力的作用点相同)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12,32),则F1,F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__.
  9.若OA→=(sin θ,-1),OB→=(2sin θ,2cos θ),其中θ∈0,π2,则|AB→|的最大值为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网公众号“ht88yxw”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育星网版权所有根据你对向量的理解.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AB+BA=0B.如果AB=CD.那么|AB|=|CD|C.a+b=b+aD.a+(b+c)=(a+b)+c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根据你对向量的理解,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B.如果,那么C.D.+(+)=(+)+
分析:由平面向量的运算律可判定C与D正确,由向量模的定义,可得B正确,继而可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解答:解:A、,故本选项错误;B、由,根据模的定义,可得,故本选项正确;C、根据交换律可得:,故本选项正确;D、根据结合律可得:,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知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向量的运算与相关定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根据你对向量的理解,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AB+BA=0B.如果AB=CD,那么|AB|=|CD|C.a+b=b+aD.a+(b+c)=(a+b)+c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若复矩阵A与B可交换,即AB=BA,证明A,B至少有一个公共的特征向量。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 B' = B所以有AB是对称矩阵&=& (AB)' = AB&=& B'A' = AB&=& BA = AB&=& A,B可交换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怎样理解若A B = C 则C的列向量能由矩阵A的列向量组线性表示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将A按列分块得 C = AB= (α1,.,αs) B 根据分块矩阵的乘法C 的第1列就等于 α1,.,αs 分别乘B的第1列的各元素之和即 C 的第1列可由 A 的列 线性表示同样考虑其它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阶方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