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行人,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析叫什么比较好听

你所学的专业中,有哪些特别有效的分析和解...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你所学的专业中,有哪些特别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少年你的专业是什么呢?不来一发?汇总目录:政治学及方法论:环境工程:病毒学:有机化学:理论物理:金融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学:基础数学:天体物理:农业推广学:经济学:目录学:管理学:流行病学:哲学:神经科学:法理学:传播学:平面设计:美术学:环境科学:民法:生态学:地球物理:回答者都超乎想象的用心,如果你喜欢他们的回答,请一定不要吝啬你们的支持票啊!
政治学硕士,方法论硕士
请看耷拉的达人定性:政治学及方法论专业。这样的问题问方法论专业的学生,戳中了莫名的萌点啊喂!事情是这样的。看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人的思维逻辑是:窝有一个问题,窝想解决这个特定的问题。于是窝被雷劈了一下,或者被萌物摸了一下,或者大脑接触到了来自外星球的某种神逻辑,总之经历了种种不可思议的过程之后,窝想出了一个奇迹般的方法,可以用最小的能耗达到最大的效益!窝就是那天才的哲学/法学/物理学/人体工程学/给排水/经济学少女口胡!但是对于方法论的学生来说是这样的:窝们专业里没有这个“具体特定的问题”,只有以上各专业的神人用来解决各专业问题的神方法的!总!论!!!窝们专业里没有“检验方法是否有效”的“结果”,只有“什么才是有效方法”的“一般标准”!前面提到的一切神方法,在方法论专业里都有既成检验标准,内容涵盖科学神学巫术萨满脑补直觉以及喵星人汪星人logic的抽象逻辑体系,所以说,方法论专业才是泱泱学术界的神,叫窝女王大人!--------------------所以窝的出场口号应该是“既然你诚心诚意地请教窝,窝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统一,为了保护世界的多样性,贯穿爱与真实的不靠谱,可爱又迷人的……”【早上果然不应该喝特浓咖啡】所以“什么方法特别有效”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基本是个无语凝噎的提问,因为存在着【方法论的】客观标准告诉你1)首先方法本身必须有效,研究才能成立 2)在主流的科学方法中,不存在“特别有效”的方法,只存在“效度不那么千疮百孔”的方法 3)换个方法,研究结果就不一样了,但是两者同样有效。首先,什么是方法?Methodology这个词,对大多数填开题报告的同学都是噩梦。告诉泥们一个不幸的消息,在方法论体系中,Methodology还不是终极,而是方法论中【大发慈悲地】给你跨界的取巧捷径。因为我们人类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是实体论ontology,在一个研究中,你认为你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臆想的,还是主观臆想模拟的客观存在;其次是认识论epistemology:在一个研究中,你认为你的方法能够如实反映客观,还是完全依赖于主观解释,还是主观尽可能地贴近客观事实。根据以上三种倾向的各种排列组合,我们得到了以下方法:实证主义:通过经验性的重复、控制变量、使用恒定的测量手段、实验或数学的统计方法得出结论的方法。这是一个大类,原则上,它假定1)客观事物是可以测量的;2)一切测量手段都存在误差;3)一切一般性的结论站得住脚,是因为它还没有被新的可替代解释和未被发现的相关变量证伪;4)条件或变量是不可穷尽的。检验实证主义研究是否靠谱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它的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指标在窝看来就是对整个科学方法论(实证主义)赤果果的不信任啊哈哈哈!这样说果然还是略抽象,那么就!上实验!【别指望了,文科森能想出什么好实验来。拿把尺子量条虫子好了。】信度(reliability)指多次重复之后结果的一致性,即同一把尺量同一条虫子N次之后得到的长度基本相同。如果每次出来结果都不一样,那么测量者、虫子和尺子三者必有问题。效度(validity)则是我们使用的测量或实验工具能够反映真实结果的程度。效度有很多分类,基本上我学的是以下四种:统计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结构效度。比较好理解的是统计效度和外部效度,关于统计方法运用的实【坑】用【爹】技巧见果壳名作。外部效度指本测量结果用到别的文化、场景、物种、实验……等的可能性。结构效度指本实验设计本身的逻辑可靠性。假如我有一把【变大变小变漂亮的】尺子……【文科女森,神啊请给我粉红色】内部效度指取样的可靠性,假如我的虫子里混进了兔子……【文科森,没有不可能】综上所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恨一个人,让他去做实证研究,然后在论文评审委员会里插入文科方法论的导师……对于珍爱生命远离统计的聪【文】明【科】人【生】来说,泱泱方法论大陆并不是只有实证主义一棵歪脖子树可以上吊。上【导】帝【师】既然把你关了小黑屋,就一定会挖不止一条地道让你逃【撞】生【死】。广受好评的替代方案是质性分析方法,听我慢慢道来。实证主义坑爹?找不到相关变量?不知道效度和信度问题出在哪里?最后终于怀疑了自己的智商?少年别忧愁,质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的科学【雾】方法,让你从普遍虚无的怀疑论中杀出一条血路,走上广谱方法论月迷津渡的歧途。为什么我要说歧途。我说了吗。才没有。质性分析如此靠谱,如此体贴,如此温柔。你可以放心适用自己热爱的哲学理论而不用担心它的不可证伪;你可以减少取样来获取更复杂多元的信息;你可以大胆地阐释现象之间的关联,而不用被严格的可观察性绑住手脚;在研究准备阶段,你只要申请经费、填写伦理表格、准备研究方法及论证、知会当地行政或社会权威并获得允许、准备研究物质资料(比如小杯蛋糕)、协调调查环境(如果是参与研究要注意卧底形象和寻找内线,如果是访谈研究要营造宽松氛围)……;在信息资料收集阶段,你可以采用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引导式访谈、观察研究、参与研究、个案研究、民族志研究、“神经浪游者”、文本分析、谈话分析、焦点小组等方法;在研究过程和资料分析中,你可以采取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女性主义、阐释主义、解释主义、扎根理论、现象学理论、现代性理论、参与行动、临床研究等策略;在评估研究有效性时,你也只需要考虑研究伦理、研究相对性、本地结构、数据客观性、写作逻辑、范式争议、身份偏见驱离与保留、对观察的反思、研究的政治性、数理统计和软件的适用、与研究对象的合理距离、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和研究结果的质疑……质性分析这门课,我毅然决然地,当了。作为一个聪明美丽善良团结紧张活泼的文科森【就是窝】,眼看着论文deadline近在眼前,开题报告下周就要导师签字了,这个时候让窝去现学一尺厚的statistic methods或者填厚达三页的伦理表以及访谈报告以及访谈报告的结构安排原理和方法论基础以及哲学理论根源还有限定性,泥忍心嘛!嘛!!!所以什么叫大学无【直接】绝人之路。窝们还有最后一条生路!就是纯理论研究!纯理论研究。所有方法论中最神秘、最幽暗、最惊悚、最严格也是最不可知的方法。它所有严格的方法论限定,一言以蔽之,两个字:格式。首先,你必须保证逻辑在实体论和认识论层面的一致性。——这么抽象的事情窝们女孩纸才不懂呢!——没关系,有人已经做过了。所以当我们在做一个论文题目的时候——让我回到这个问题“所学专业中有什么方法特别有效”以及“如何保证我使用方法的有效性”——要做到:1)我用的是谁的理论?这一理论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什么?2)这一理论在实体论和认识论领域处于什么地位?它如何自洽?3)它的理论限定性是什么?——搞定以上三个问题【及其背后的至少50本参考书目及文章】之后,你就可以开始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你的问题了。慢着!泥以为“用后现代理论解释性别认同障碍的社会权力结构特性”这种标题写出来就完工了吗!图样乃一武了吧!你还得解释1)你为什么要使用后现代理论而不是前现代、建构、结构、结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功能主义、实用主义、行为主义……2)本理论的限定范围是什么,它的解释力在哪些方面不完全;3)你的解释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为社会正常发展提供了什么贡献和作用;4)类似的研究目前达到什么水平以及你做出了哪些突破性的建设;还要5)把题目分成哪几个层次来看待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6)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方式与其他论文习惯的写法相比具有什么优势,忽视了哪些因素,为什么排除了这些因素;7)你的研究在逻辑上的弱点和问题在哪里【再重新审视一遍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适用理论、认识论和实体论层面的限定性】…………因此一切用了演绎逻辑的句子都有被摘出来打叉叉的风险!【归纳逻辑?泥又没取样本哪来的归纳逻辑? 】以上一切都在格式当中规定出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把一切结论都标上引用”!至于理论研究是否有效?哲学总论会告诉你,一切哲学理论和流派,都解释了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最根本问题【但是他们说法都不一样哟】,只要引用对了,保证有效,万一无效……无效挂科。-----------------------所以,指望用“特别有效的方法”一步跳到研究结果的话:除非民科。---------------------上班时间匆忙写的,感觉很不完善,以后想到再补充。
代数拓扑硕士,C#程序员
专业:基础数学——代数拓扑我们数淆人都有一套华夏思维拳法,不信请听我娓娓道来。1、利用逆否命题判断原命题的真假:乾坤大挪移。如何证明世界上那么多人都不爱你呢?只要证明任何爱你的东西都不是人就好了嘛!——墨子有时候我们淆数淆的要得到一个结果,可是正面进攻的话敌人都没有什么破绽,怎么办呢?迂回到敌人后方把TA打趴下就行了呗!2、反证法:姜太公钓鱼。反证法是人类最古老的钓鱼行为之一。——飞熊先生所谓后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攻。数淆人是很腹黑的,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悟出了挖坑钓鱼的好处,所以我们为了解(坑)题(人)经常先说你是好的,你是对的,你是superstar!然后当你飘飘欲仙时再指出如果你真的这么好,那世界可是会毁灭的哦~所以,为了不让世界毁灭,你还是西奈吧!pia!3、数学归纳法:无量神功。无中生有:打出此牌你可以再摸两张牌。——李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么好用的繁殖机制,啊不证明方法我们怎么可能不用呢。一是起点,生是递推规则,当一遇上生的时候就会自动出好多我们想要的乖宝宝哦。而且当我们想应用是,只需要指着一个宝宝说,“只要是一生出来的,它就肯定是对的!”啊,当然,这只能“生万物”,生不出“无穷物”哦,万物再多也是有限的,当你想生无穷物的时候,还需要另外一些东西的帮助......嗯,我们数淆人当然不是一招鲜,我们是留几手。总之,我们淆数淆的是很黑的,你们千万不要萌我们。
目录学目录学,顾名思义,研究目录的学科。啥,研究目录的学科?目录有啥子好研究的?听起来一点儿也不高端霸气上档次啊……其实不是的。我们今天理解的“目录”,在古代叫“目次”。“目录”是古代的一类书的名字。其中“目”是指书目,就类似于很多同学考试以前求老师划的那个“参考书目”,主要是书名,还可以包括书的作者和保存状况(今天的人可能觉得著录保存状况很诡异,书不小心损坏了就再买一本呗,永远都有又新又好的,其实唐代印刷术出现以前的书籍都是抄本,一本书全世界一共只有一本很正常,毁坏了可能就永远没有了);“录”是书录,是对书的介绍,可以包括主要思想观点、专长、特色、思想倾向、学术传承体系,也可以包括对书籍作者的考证和其基本信息的介绍,以及图书版本信息一类的东西。显而易见,这种书可以对研究起到巨大的帮助,实在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少之又少的真正意义上的国粹之一。试想,如果把整个学科编一个目录,这个学科主要有这些本书,其中某本书侧重于研究什么问题,这本书的核心观点传承自某本书,其本身的主要特色在哪里,哪些观点又影响了哪些人……都编出来了,一方面,我们仅仅阅读这些图书就可以基本掌握学术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又可以通过目录的著录了解自己需要读什么书,然后就可以按图索骥照方抓药直接去读了,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的必备佳品啊。如果说这种目录需要组织大量高水平学者花费大量时间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编写,我现在提了就跟告诉你有好吃的但是吃不到干瞪眼没啥意义的话,这个东西其实也对我们资料整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吧,有同学跟我说,自己写论文,由于研究内容的需要,不得不查阅数百份的参考资料,用的时候常常忘了需要的东西在哪儿而漫无目的乱找一起。然而,如果在阅读文献的同时,自己给自己做个提要(“书录”的另一个名字,比如大名鼎鼎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现在知道为啥这本书超级重要了吧),某文献对我的意义在哪里,我需要某资料时可以从该文献中获得参考,写清楚,找的时候还费事儿么?目录学的最起码的这些知识简直可以应用到一切涉及大量资料的领域。比如说吧,果壳网这两年多以来积淀了大量的优质文章,绝妙回答……这些好东西,除非收录在主题站中的,不然都被杂乱无章地淹没在无数的水贴当中了,任你掘地三尺也找不到。而主题站文章也很杂乱,比如我想看看谣粉的文章,结果上一篇在讨论食品安全,下一篇就研究手机辐射了。如果我们想刻意去找某一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去搜(我是在说理论上啦,不要用实际上搜啊搜啊却啥也搜不到这个问题来反驳我),但是如果我单纯想阅读,拿着一大堆乱七八糟千头万绪旁逸斜出的东西,让我从何读起呢?如果有个目录(或者至少是“目”吧),我再想阅读就方便多了,不是么?现在果壳有的小组已经有了这种列目的帖子,比如喜闻乐见的笑点低的传送门(比如),再比如更喜闻乐见的烧鸡带你逛性情(比如),都是很好的尝试。从目录学的角度上看,前者分类太粗略,点开哪个都是一大片,风格上不够友好,不像笑点低像密点低;后者就要好得多了。我说这个不是说笑点低那个编得不对,因为对笑点低这种学术性不强的小组而言,进一步认真分类一方面有难以量化标准的难度,另一方面更有浪费人工成本的嫌疑,我只是说,果壳将来如果编目的话,不论主题站也好,小组也好,还是问答也好,完全可以参考后者的体例。当然,如果能做小方向的目录,在这种篇幅不是很大的目录里面对文章的观点和证据加上简单的介绍(就像果壳的各个微博那样)就更理想了。这或许很麻烦,但我个人觉得,这会相当有用的。
理论物理专业,西夏文爱好者
物理剑走偏锋,只说一个:【定性与半定量方法】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常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拿到一个问题之后,第一个反应是我要从最基本的方法中严格的一步一步的推导出这个问题的数学表达式。我从来都不认为这是一个缺点,相反我一直自诩严谨。但是直到后来,我遇到一件事情。我有一个同学,她的记忆力差不多跟我一样差劲。但是,我发现她做题目要比我快的多,我做题目要自己推导很多原本需要记住的东西,所以要浪费一些时间来得到一个别人立刻就拿来的结果。我很疑惑,但是出于自尊,不想直接问,就悄悄的观察,我发现她做题目的时候经常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草稿纸上写一些每个符号都带有方括号的式子,我从来没见过,她简单的写几个这样的式子就可以得到一个我需要经过放多复杂过程才能得到的结果。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量纲分析(或者学过我忘记了,很有可能,记忆力差上课老走神的人伤不起)。量纲分析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虽然单单量纲分析,甚至单单单位制就能写本书,但是实际上这只是定性半定量的一种手段。所以我这里想说的是,定性与半定量的重要性。定性与半定量,按照赵凯华的《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一书的目录,应该包括:对称性分析,量纲分析,数量级估算,以及一些物理经验。我自己感觉,这里面最重要的三个,应该说成是:物理图像,量纲分析,数量级估算。量纲分析量纲分析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之前在一个问答( )中强调过,所以不再详细的举例子了。不过可以提到的是,利用量纲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导出狭义相对论的一些基本公式,也可以导出量子力学的第一性原理。数量级估计关于数量级估计,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大名鼎鼎的费米的两个例子吧。一个例子是问纽约需要多少调音师,另一个例子是费米在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对爆炸当量的估算。( )费米是物理学家中很有天分的人,他在高中的时候就通读了理论物理学的一整套书籍,并深以为乐。然而他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论物理时,第一堂课既不是复习微积分,也不是谈量子力学的神奇,而是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然后让大家去思考。他问道:"我想让你们估计一下整个纽约州所需要的钢琴调音师的数量?"这似乎和物理并不沾边,往往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下手。物理书上没有讲过的,也就不知道怎么办。这个问题背后的思路其实很简单:纽约州的人口大约是一千万,大概每30个家庭中就会有一台钢琴。以平均一个家庭3个人计,所以大概纽约州有10万台钢琴。以纽约天气的潮湿度估计,大概3年约1000天需要对钢琴做一次调音,并且一个调音师平均一天可以调两台钢琴, 通过简单的计算就知道是50个钢琴调音师。但是考虑到周末放假、中途交通时间,上调到最近的量级,所以概略的就可以知道整个纽约州大概需要100个钢琴调音师。然后,费米让大家翻一翻纽约州黄页,这个非常简单的估计在量级上竟然非常准确。有很多的物理的例子,但是这个非物理的例子无疑是最棒的。学科的界限,现在越来越模糊了。各种各样的交叉学科的出现,比如物理社会学?量子经济学?经济物理?生物物理?XXXXXXX 所以何必要被学科限制呢~ 物理经验物理经验中,最值得拿出来说的,应该是物理图像。读本科的时候,老师们总是讲,要有物理图像。可是什么是物理图像?我从来不知道老师们指的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有了一种想法。物理图像,可能就是一种在大脑中模拟物理过程的能力。例如对于牛顿力学,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清晰的物理图像:如果我推一个放在水平的桌子上的台球,我们可以很轻松的预测台球的走向。当然这个例子太简单了,没有经过物理训练的人可以在大脑中模拟两个球相撞,但可能仅限于预测大的球会把小的球撞反向。但是经过科班训练,就可以在大脑中做更加精确的模拟,比如两个球质量差一倍,速度差一倍等等。但是有时候我们不能完整的对一个问题进行模拟。有时候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的物理图像,就需要用些手段来逐渐建立起来。比如我们可以把问题拆解,例如我们要解决一个多球相撞(例如astroblaster)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拆解成好几步。先看两个相撞,等等。或者我们可以考虑极限情况,比如在球体相撞的过程中,我们会考虑一个球质量为零的情况,再考虑质量无穷大的情况。总之我们会慢慢的积累很多简单的图像,然后就可以对复杂问题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可视化,例如我们可能需要用 Mathematica 来把偶极子周围的电场,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任何方法。-----一个例子:量子力学怎么推出来?我们只需要知道几个很古老的实验,加上量纲分析,就可以导出 Schrodinger 方程。方法仅仅是在把我们已知的物理图像套上去。比如我们知道电子双缝干涉,我们就可以推测粒子的行为需要用波来描述,因为我们只知道波动方程可以有干涉衍射现象。所以我们就把方程套上去,然后,进行一个非常重要以至于每个公式推导都需要做的步骤:量纲分析。然后我们就会很失望的发现,量纲配不平。然后另外一个有波动性的方程,那是扩散方程,因为扩散方程也有周期性解,所以我们就试试扩散方程,发现这次就可以配平量纲了。然后,实际上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就是这个扩散方程而已。
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
专业:植物分子生物学一句话总结:对于任何所谓的“实验”,没有对照就是耍流氓,没有控制实验条件就是耍流氓,没有统计学意义就是耍流氓。方法概述:生物学在目前阶段,更多的是一种实验科学。而且相当对于实验物理、实验化学等学科来说,生物学内在的机制更为复杂,而且大多是灰箱甚至黑箱状态,离散度更大,因此,对于实验来说,对照、条件控制和统计是必须的。对照:这个可能从小学开始就会被教到的实验方式,事实上很多情况下都被忽略了(特别是电视广告中)。对照的精髓在于是扣除其他因素对被观测事物造成的影响。因此,如果在考察一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对照组,那么这个实验的结果无论多么花哨都是无效的。不过,有了对照一定就有效了么?不是,这里还要包括环境控制。条件控制:很多情况下,实验,尤其是生物实验,对象对环境是有要求的。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将实验条件控制到适用于实验的范围,二是控制对照组和实验组处于各因素均相同的条件中(除了实验因素外)。前者确保整个实验可信,而后者确保实验造成的差异是可信的。那么,有了对照和条件控制就一定可信么?也不对。因为还要做多次重复。统计:由于实验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全或无”的结果,也就是说,实验结果是有一定离散范围的,因此,对于实验结果,不能有单一的结果得出结论,而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重复,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观测实验获得的差异是否达到显著。只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才能确认实验的确造成了可信的差异,简单的说,就是孤证不立。因此,对于生物实验,以及其他所有的实验来说,对照、条件控制和统计,是必须考察的三个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在试验设计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这三个方面。同时,对于很多传媒中所展示的实验,都可以用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只有这三个方面都齐备,那么这个实验才具有参考价值。
教育无边界字幕组概率课组长
哲学:扯淡的典范拿到一个问题,首先该怎么办呢?显然是先读一遍,试着理解这个问题。当不理解某个问题时,要做的就是去理解。不理解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语言原因,比如我不懂希伯来文,自然不理解希伯来文中的问题,也不懂C语言,所以不理解C语言中的问题。也可能是理解能力有限,比如我才三周大,不可能理解问题。也可能是问题表述很差,比如提问者才三周大,不可能提出能被理解的问题。另外,自然语言的歧义性也会导致问题无法被精确理解。比如“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什么意思。还有很多可能……理解了某个问题,需要得出一个初步结论——这个问题有没有答案(开放答案的问题都不叫问题,那只不过是伪装成问题的聊天而已)。问:1+1=?, 那我们必须为这个问题划定论域。首先这是个数学问题,然后确定这是个自然数加法问题,而且还能确定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答案就是2。至于为什么答案是2?我们可以追问一下数学的本质。假如数学是人为创造的一种游戏,那1+1=2的原因就是因为游戏规则要求如此。假如数学是对事实的一种描述,那么1+1=2就是因为事实如此。不过自然语言具备丰富的表现能力,我们可以把1+1=?这个问题,放到脑筋急转弯论域里面,这个时候答案也许就不是2了。不过这个脑筋急转弯也许是个很高明的弯,那答案可能出乎意料地是2。严格说来,有答案的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对被期待的回答者来说,这是个problem。)X(任意代词)是什么?我们通常用一个名词(该代词所指代东西的名称)来回答,因为我们假定询问这个问题的人,是希望知道这个东西的名称,以便于将来使用该事物的名称指示该事物。XX(任意名词)是什么?我们通常给出一个的同义词或者XX与OO(其他名词)的关系。因为我们假定询问该问题的人,是希望知道XX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以便于将来正确地使用这个名词指示某事物。当然,我们也会问一些在知识边疆领域的“是什么”问题,比如暗物质是什么、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关部门是什么等等一些我们暂时无法给出详细答案的问题,但我们都假定了这些问题有答案。顺便一提,寻找有答案问题的方法,最便捷的也许就是上网搜索。(如果不会上网搜索,请先学会上网搜索)当一个问题已知没有答案时,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只是一个很奇怪的句子,大于3且小于2的自然数是什么?还有些问题,既不能说没有答案,也不能说有答案。这些其实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问题……比如说,人可以杀人吗?(不是问人有没有能力杀人,而是问人可不可以不受道德谴责地去杀人)这个就是一个伦理学的规范性问题。人们设计出一个规范,并按照这个规范推导出人是可以杀人,还是不可以杀人,但规范本身的合理性就很难辩护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规范,至于该如何制定规范,制定什么样的规范,这里先不说……)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这个也许就是楼主和其他人最为关心的,一些决策性问题。我去某地是该坐公交还是该坐地铁,这个问题严格说来是有答案的,但是人作为人是不能知道的,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决定了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有限信息,运用自己的有限理性,在有限时间内得出最佳答案(大多数人其实不能)。这类问题还包括公司下一步该如何发展,我该招什么样的学生、员工,下一步棋该怎么走,实验该怎样设计,该怎么组织语言回答这个问题……决策性问题该如何回答呢?这个在不同领域里面有不同的具体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至于这个方法是什么,建议请教该领域的专家。虽然,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知道最佳答案,而是他们知道的,被叫做最佳答案。有关“是什么”的描述性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因为答案是存在且可知的。有关“应该如何”的规范性问题,虽然不简单,但不用大多数人操心,实际上也难以得出一个完美的答案,这个其实可以从划分为决策性问题。决策性问题是我们最关心的,每天都会遇到的,这类问题也不简单。不过,我们对于这类问题,不要求正确答案,只要求最佳答案,鉴于最佳答案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出,所以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不错的答案就可以了。难以回答的问题,是有关“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意思呢?是为了什么吗?也就是询问目的喽?还是询问动机?还是询问机制?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并没有穷尽回答“为什么问题”的方式。“为什么问题”似乎能够转化成“原因是什么”问题。当我们问为什么时,其实是因为我们感到了困惑。这种困惑,与询问描述性问题,规范性问题,决策性问题时不同,其源于不理解带来的不安。如何才能“安”呢?一个从没见过枪械的人,看到了人用枪械杀人时的情境,则产生了对一个手持式复杂机械的不理解,而一个精通枪械的人则不会有这种不理解,也不会有任何困惑,后者不会去询问为什么。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很多用为什么表述的问题,其实是伪装成“为什么问题”的其他类问题。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问为什么的问题时,要尽量把这个问题改成是什么或者该怎么样。“苹果为什么会往下落”,改成“是什么使得苹果往下落”。“人为什么要活着”,改成“人该怎样活着”,或者“人是以什么状态活着”,或者“是什么使得人活着”,或者“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为什么要问为什么”,改成“是什么使得人问为什么”。简单说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需要消除提问者的困惑,靠忽悠也许不是一个令正派人士满意的答案,我们可以回答,没人知道。但有人还是不满足于同全人类一样无知,依然保持困惑,这个时候消除困惑的方式,就是不让剩下的人知道这种困惑的存在。一个极好的办法是,把这群少数人定义为不正常,我们就可以成立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来研(guan)究(ya)他们了。总结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1:确认这是不是问题。1.1:如不能确认,请见1。1.2:如果不是问题,请不要回答。1.3:如果是问题,请见2。2:找出问题的答案。2.1:如果失败,请见2。2.2:如果成功,请见3。3:宣称自己解决了问题。日又修改过这个答案 具体可以看
专业:软件工程概述:两大方面,需求分析和设计。需求分析:一图胜干言……设计:非行内人很难理解。或许想象下如何一边炒菜一边和6个人聊QQ(指导他们编程序),同时还和老妈打电话,要求这些件事必须同时完成、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感觉你在敷衍、而且必须全部处理的井井有条,大概就摸到点边了。如何分析解决?关键字:倾听 原型 抽象 分解倾听:认真倾听客户需求,理清逻辑过程及涉及的对象的各种性质。倾听说来容易,但其实极难。因为,面对一个不熟悉的行业,你的任何先入为主、甚至任何常识,都可能把自己引入歧途。比如说,偶最初的一个项目,听铁路局的师傅讲解。听了好多天,忽然意识到他说的“天窗”似乎和我所知道的不同。赶紧问,才知道是“为检修留下的不送电时间,在调度图上是一个空白,所以叫天窗时间”……原型:以各种方式向客户复述需求(开始可以是自己对他们工作/任务的理解、然后是屏幕流程甚至更奢侈的简单实现),以便客户确认需求无误。注意复述不能是原话照搬,而应该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语言;甚至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向另一个方向的推广/发挥——如果自己理解错了,那么在这个环节,一定要尽量把错误暴露出来。需求阶段被揪出的错误越多、需求分析者被客户“鄙视”外行的次数越多,项目的风险就越小。如果你能把客户的描述全部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语言、并能以和他大相径庭甚至以攻击者/破坏者的思路来探讨对方某个流程/概念的衍生推论、并且这些推论能够引起对方的思考并加以肯定,这个项目就很难不成功了。以上偏需求收集/分析。——————————————————————————————以下是设计。其中抽象和分解其实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可能会反复回溯。事实上,设计应该是先抽象、后分解。而且由于一些软件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很可能分解后才能发现抽象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抽象甚至推倒重来。不过,为便于理解,还是先从分解说起。分解: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要求分解得到的每个子问题(模块)可单独求解、且这些子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就得到解决。分解要求做到“高内聚,低耦合”。低耦合,要求求解每个子问题时,需要和外部环境的交互越少越好、越简单越好(外部环境包括主问题和其他子问题)。换句话说,低耦合要求分解出的每个模块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尽量不要向别人提要求、尤其不能提复杂的要求。高内聚,要求每个子问题尽量简单,里面不能包含更小的、可独立求解的问题。换句话说,高内聚要求每个模块“只做简单的事”,不得接受复杂的要求。显然,对一些复杂问题,仅把主任务分解成子任务是难以解决的。高内聚本身,其实就相当于要求子问题也必须分解成更基本的问题。所以,这里其实还隐藏着另一个思想:分层。比如说,操作系统是一个大任务;其中的存储子系统又是一个大任务。要进一步分解成文件抽象层、文件系统层、缓存层、物理存储层等若干层。另一个经典的分层设计,是ISO-OSI七层模型。打个形象的比方: 软件如果是战争,那么分层就是类似 高层政治人物--司令部--师团级部门--连排级部门--大头兵 这样的不同层面;分解则类似 狙击手、侦察兵、参谋长、总司令这样的职责划分。大头兵这个层面,需要苦练杀敌本领,注意战场上的风吹草动,杀敌而自己不被杀;同时接受命令,完成分配给自己的战斗任务。其中,狙击手、侦察兵是大头兵层面的功能分解,擅长不同技术的大头兵们自然会分别负责不同的战场任务。连排级部门则要达成某些具体的战术指挥及配合功能。同样的,功能上,运输连和火炮连队负责的任务是不同的。师团级部门就要兼顾整个战场,作出很多分析判断,完成更高层的战斗任务。类似的,装甲师、导弹部队负责的东西,也是完全不同的。司令部要负责整个战役。其中,参谋、情报分析、决策等,显然也是不同的。高层政治人物决定整个战争的目标和起止。这里面,也有总统、议会等功能/职责划分。类似的,一个复杂到一定程度的软件,也必须构造出类似高效的组织结构(但又必须是根据实际情况高度定制的),这才可能正确完成用户需要的功能。当然,很多情况下,已经有先行者预先训练好连排级单位甚至师团级部门了——这就是所谓的“库”——剩下的开发工作就容易多了(当然,这个说法有点过于乐观了。因为人类的愚蠢是无穷无尽的……)抽象:前面提到了军队的层级和分工。但这种分工可不是那么显然的。举例来说,吕布单挑天下无敌,抱着M130一通扫,枪枪命中——这素质,当个司令官行不?师长?还别说,世界各国上都有过单挑厉害就能当主将的历史。只是,这真的合适么?不仅如此。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甚至贪污腐化……制度设计不好,这些就是不可避免的。更有甚者,举秀才,不知书……以及何不食肉縻……软件分解没做好,捅出比以上事例滑稽很多倍的漏子,是很正常的。要得到一个好的分解,就需要先有一个好的抽象。所谓好的抽象,首先要能完成任务(100%符合需求);然后,它应该是假设最少的(假设少,则通用性就高,发生需求变更时,需要的修改就越少);最后,基于它做的模块分解,应该是简单明了、代码量最小的。——所谓假设,其实是包括一些客户需求在内的,比如一些数值、流程等。这些都有可能改变。所以都应当作假设来看待。——那怎么实现需求呢?答案是:拿这些数值/流程当配置项。就好像给核心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解释性语言一样。这就可以做到需求变,只需改配置即可,不影响核心。显然,此时核心的设计水平就非常重要了。要同时达到以上三个要求,是很不容易的。常用的思想方法是:递归定义、一般化(封装差异)等。另外,前面提过,抽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顶层有顶层的抽象(可能同时包括模块分解和分层);每个子模块内部也有自己的抽象,然后是子模块的子模块……——事实上,这个描述可以简化为:抽象本身就是递归的。(其实,说起好的抽象,这个可能更形象些:地心说是一个抽象,这个抽象里,天体的运行无比复杂,甚至可能倒转。如果是软件,这些都必须一行行敲出来,而且发现越多,就得加入更多的复杂规则……而日心说这个抽象,只需要开普勒三定律,整个世界就井井有条了。最终,前者可能得写十几万行代码,而且还有无穷无尽的bug需要修复;后者,则只需几百行代码,之后只需根据最新的观测结果更新配套的星体数据库,就能完成一切工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好的抽象其实来自计算机世界之外。只有对现实世界有了深刻理解,才可能抓住本质、然后才知道可以如何简化它、甚至进一步基于计算机世界的特点,做出简化抽象[比如游戏物理;如果套物理公式硬算,就是把CPU/GPU烧掉,也不可能出实时3D]。也因此,我给新人做介绍时,经常说软件开发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你要做的东西涉及哪个领域,你就必须先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然后,你还不能直接搬人家的经验/流程当设计,而是要切合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做出抽象,这个抽象要能让它的流程自然出现[而不是咔咔咔的敲无数行代码去凑结果])。——————————————————————————————总结:归根结底,软件设计的精髓就是两个字:分解分解的要求是六个字:高内聚,低耦合分解的思想方法:递归、一般化不过 ,说来简单,想要用好,可实在不容易。甚至就连正确理解一些优秀设计的精髓,都很不容易。否则也不会有《人月神话》以及软件危机了。比如说,游戏里一切物品的基本抽象:一个有位置、能感知时间流逝的精灵,就常常被庸俗的理解为泛泛的“面向对象”,甚至被当作支持粗陋的“对象发现方法论”的证据。
专业:环境工程一句话总结:无论在哪,鉴别一个人是否懂环保,只要判断他是否依据国标来分析污染即可。凡依据国标的一般都可靠,凡绝口不提国标的要当心。方法概述:环境工程主要学习的是治理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污染,污染无穷而财力、技术有穷,所以,处理污染物的结果不会达到绝对无污染的状态,这时,需要一个标准来平衡财力限度、技术限制、环保要求,于是,国家标准横空出世!任何不依据国家标准谈污染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分析污染方法:一般而言,真正的专业人士谈论污染,需要定义“什么是污染?污染物有哪些?量达到多少?”,而不会笼统的说“某某超标”“某某严重污染”。什么是污染:环境污染则是指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人使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劣于适用该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简单的说就是“不达标”。污染物有哪些:这里需要符合资质的机构,用规定的实验方法分析出相应物质的含量,凡超标的,就可以称作污染物。解决污染方法:解决方法需要建立在“遵守标准的分析”基础上,通过符合规定的检测,定量、定性检测出污染分布、特征、含量,再分析要将污染治理到符合标准需要用到什么技术、多少钱、多长时间。通过评估,进入施工阶段。搞环保的都很重视标准,为什么需要标准呢?1、标准具有普适性;2、标准具有可讨论性;3、标准具有可执行性。遵守标准才能解决问题,否则,谁都说了算整个世界就乱套了。无论在哪,鉴别一个人是否真的懂环保,只要判断他对国标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即可。否则,他的专业水准值得质疑,言论的可靠性下降99%。(微博上就有不少所谓带V环保人士大大破坏环境工程专业形象)#学好国标就能找到饭碗#
病毒学博士研究生
病毒学:在生命科学中,如果我们研究生物体的一个基因的功能,我们通常采取的思路是将这个基因做overexpression(过表达),knockout(敲除)或knockdown(抑制表达),在对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修改后,我们可以观察生命体表型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来推断该基因的功能。然而,在病毒学研究上通常不这么做,因为病毒具有有限的几个基因,任何一个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对于病毒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不像动物,有一些基因功能具有冗余现象),所以,不管你knockdown哪一个基因,最终一般都只会看到一个表型,那就是病毒产生减少。同时,病毒具有高突变的特性,所以,研究病毒基因组上的突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病毒基因组上的突变来间接搞清楚病毒基因的功能,甚至还能揭示病毒的生活周期的细节。我们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构建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和反向遗传操作来实现对于病毒突变的研究,同时还可以对病毒进行改造。我用HCV为例来做一下解释:HCV是一种有包膜的RNA病毒,在实验室中研究病毒首要任务是扩增,通常的方式是将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加入合适的细胞系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增培养后回收病毒,这就需要一直保存着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作为“种子”,病毒的保存需要特殊的实验室和设备,而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由于存在诸多不便,所以科学家就想了个办法,先将HCV的RNA基因组反转录成cDNA(互补DNA),再把cDNA放进表达载体(一种环形DNA)上,我们就拥有了具有完整病毒序列的基因克隆(当然具体操作过程不是这么简单,这里不做详细解释),这种克隆叫做感染性克隆。虽然名叫感染性克隆,但克隆本身其实不具有感染性,当我们需要使用病毒的时候,只需要在体外将DNA转录成RNA,然后再用电穿孔转染等办法将RNA导入合适的细胞中,经过几天的培养,真正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就会产生。将病毒做成感染性克隆除了具有安全性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易于保存,DNA质粒可以在普通环境中长时间稳定保存,极大的方便了科学研究工作;其次,感染性克隆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这是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现在几乎可以在基因载体上做任何想做的操作,比如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就可以引入任何想要的突变,删除或者加入核酸片段。假如在病毒基因组上发现了一个突变,想研究这个突变的功能,我们便可以直接通过感染性克隆,在野生型病毒基因组中引入这个突变,得到带有该突变的病毒,然后再和野生型的病毒进行差别比较,就可以知道这个突变的功能。由于这一技术所带来的认知路线与由表及里(由表型到基因)的经典遗传学正好相反,所以称为反向遗传学(由基因到表型)。在搞清楚一些特定突变在病毒生活周期中的功能后,我们就能够改造病毒,让病毒为人类服务。比如,可以将病毒改造为基因治疗的载体等。
化学烟酒僧
专业:有机化学。 化学源自生活。很多人印象中的化学可能是化学家拿着各种各样的玻璃器皿,用各种试剂反复试验研究出来的现象。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化学相关(尤其是有机化学)。 化学这一学科中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寻求解决办法,目的的唯一性是在解决化学问题中很重要也相对具有普适性的一点。有时候目的明确了,顺藤摸瓜方法也就出来了。(导师在我们提出idea的时候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 另外,扯点专业的玩意儿:有机化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础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有句话不是说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有机化学作为最贴近生活的学科之一(这个说法是不是太狂?),了解基础物质的特性对解决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第一,强调目的性;第二,了解足够多的基础。
投资分析师
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的基本逻辑:(1)金融产品X可以被金融产品A和B的组合完美复制,即X=A+B;(2)市场上不存在套利机会;(3)已知X、A的价格,则B的定价过程为B=X-A。所谓完美复制,指的是现金流的数量、期限完全一致。所谓套利机会,指通过市场手段以“价格”形式的套利。(权利寻租本质上也是一种套利,但不在该逻辑里)以为例,文中将各类险种拆分成传统险与股票、基金等的组合,是金融工程常见的手法。如:分红险=传统险+保险公司股票万能险=传统险+基金有这两层关系,我们就可以比较分红险和万能险那个更合算。注意,这里仅考虑货币上的合算,未考虑投资者对保险项目本身的需求。两式相减,得到:分红险-万能险=保险公司股票-基金分红险、万能险的价格都是已知的,左边已知;保险公司股票多头和基金空头的投资组合有个现值,需要计算(这是技术活,算法和结果因人而异)。如果左边>右边,可以认为分红险定价比万能险偏高。如果从实证的角度来讲,假设保险市场完全竞争,不存在“价格套利”机会,而等式又不等的话,则可以反过来考虑几种原因,如产品的复制是否完美?是否存在非价格形式的套利(如寻租)?充分考量这些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认清这些产品收益和风险的实质。当然,以上的例子仅为阐述金融工程思路所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考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果把这种分析和解决的方法接个地气的话,可以这样:我的晚饭需要“米饭+蔬菜”提供的营养,但自己下厨多有不便,于是我采用“燕麦片+水果”的模式,以节省“下厨”带来的劳动和时间的”消耗“。这个消耗的价格=(燕麦片+水果)的价格-(米饭+蔬菜)的价格通过这个过程,我对“消耗”实现了基于“效用”的定价。
果壳视频编辑,实验党
新闻写作:(尽量)不使用形容词
通信业女屌丝
传播学这一个由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批评等等众多学科杂交而成的(可爱的)小杂种(好像我这么说有点侮辱我的专业的意思,没有,这是爱称!爱称~!)因为是(可爱的)小杂种,因此他涉及到社会(我一直觉得传播学应该是一个男的)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蚁族”这种后来词汇是如何走入你的视野,并成为社会广为讨论的热点词汇的?(媒介的议程设置)比如微博真的让每个人都拥有了说话的“份”了吗?(意见领袖和二级传播理论)比如少数服从多数是不是一种民主的方式呢?(沉默的螺旋)比如看多了暴力的电影,打多了暴力的电动和游戏会让人变得暴力吗?(宣泄理论VS涵化理论)等等等等我歪楼了,说远了。我们这个亲爱的小杂种包涵太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了,以致于浅薄的我根本无法说清楚,请原谅!说正题吧,这个帖子是要找到一个特别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啊,从文化研究(重视受众的能动性)、传播政治经济学(持受众商品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受众是一盘被操控的沙)的相关内容(这些都不重要)出发,当你面对社会的某个现象的时候,比如抗日剧为什么那么火?然后又受到了这么多批评;当你面对社会的某个现状的时候,比如某个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你就可以直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政治的因素,一个是经济的因素(还可以加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一步说,政治就是政府的意向和举措,经济就是市场和钱的驱动来分析,历史文化就是过去人们都怎么对待你看的那个问题的。所以我们学科现在有大部分的论文都是这样做的,比如研究媒体中为何女性都是弱势、裸露、被看的对象,研究宫斗剧为什么这么火,研究果壳网为什么能崛起,研究80后为什么拥有冷漠个性和负责任两种媒体形象等等等等。这都可以归纳到政治巴拉巴拉,经济巴拉巴拉,历史文化巴拉巴拉。好吧,我这算么?
天文研究生,摄影爱好者
专业:天体物理,数值模拟方向一句话总结:把一切问题都线性近似,只要把方程写出既收敛误差又足够好的线性格式,剩下的都是现成的套路了。方法概述:天体无非就是一堆等离子体流体再加上核心的核反应。流体嘛,反正几个方程写出来,连上帝都不知道怎么解,在天体里还要考虑广义相对论之类的,就不指望解析解了。要是做数值近似解,反正已经近似了,当然用最简单的线性近似。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把一个类似于“△φ=f”的方程写成一个的矩阵就好了。至于说矩阵的加减乘之类的事情,自然有现成的算法可以用。对了,这些当然不是人去算,而是让计算机去算,CPU撑不住了就用GPU,上万个流处理器一起运算还是效果拔群的,而且还能借此找老板要经费买可以打游戏的好显卡!#总是幻想着自己不是码农#PS:我觉得不久就会出现做各种数据处理的提傅里叶分析了&.&
视觉影像控
【非专业】?在设计中特别有效的方法——不够高端大气国际化怎么办面对一副不够好的(对方不喜欢的)海报,请选择性作如下修改:1 把附文删掉,只留主标题,或主标题+副标题2在主标题下面打一遍英文版,总是就是要双语啦3 冒着生命危险把logo缩小4 删掉杂七杂八的东西,留空5 如果背景本来就没啥东西,就适当增加底纹或光的效果6 (除相片外)保持色彩不要超过三种?在拍照中特别有效的方法——不够文艺怎么办1拍身边小物件。而拍小物件,关键是得认真挑背景~ 或,布置背景2神说,要有光。日系最容易有文艺的味道,而光线是日系的重要元素。如果要拍妹纸,阳光天的下午3点到4点,是最佳时段3相片效果不佳又不会ps?加个滤镜吧(曾有友人说会把相机的相片传到手机上,用app的滤镜哈哈哈)4 如有不和谐的留空,就在空白处添加文字,挑文艺的字体 )))))切勿认真))))))
TOC企业管理顾问
1,【管理学】TOC管理理论(约束理论):一句话说,是关于如何对一个组织建立持续改善体系的理论、方法论、执行工具的一整套体系;基本方法论:聚焦五步骤——即:1,找出系统瓶颈;2,决定如何挖尽瓶颈;3,其它非瓶颈环节服从第2步的决定;4,打破瓶颈;5,回到第1步,找出新的瓶颈,持续改善。——注意第2与第3步,一定要在第4步之前,这是在现实管理中常常被忽略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基本假设之一:系统是简单的——管理所面对的系统是一个有着各种逻辑关系的元素的集合,系统的整体表现一定受限于极少数的个别根本因素;基本假设之二:一个问题的即意味着,在同一目标下由于错误的假设和认知而存在着一对冲突;通过寻找并突破错误假设,所有的冲突都有双赢解;但妥协永远不是解决方案。逻辑工具——思考程序(thinking process):1.现况树——对系统中一系列问题(不期望的效果),一定能画出其因果联系树状图,树的根,就是问题的核心原因;2,冲突图——画出核心问题背后的冲突、假设、寻找解决方案的注入(injection,此时还不能算解决方案);3,未来树——如果突破了核心问题背后的冲突,那么所有的关联问题(不期望效果)都会消失吗?用于检查方向,构建共识与信心4,前提条件树——从冲突图中找出的注入(injection),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有则需要采取行动消除之;把这些行动加入到未来树中;5,转变树——解决负面影响后,这些注入与行动可以立即实施吗?有执行障碍吗?有则需要采取措施克服,把这些措施再加入,转变树实际上就构成了完整的行动计划。-------------------------------------我临时码字的。。。。因为这里主要还是搞自然科学的,所以我试图尽量讲简短些,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更多资料,TOC理论还包括了在各种形态的商业企业领域的解决方案、工具。我有个博客在
这里也讲了很多更细的内容,点击最下面的 上一页 下一页可以看更多。。。。
农业推广学——人与农业与经(zhuàn)济(qián)的科学(猛摔!!!!!)推广活动无非是为了让好技术好品种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农民的富裕,本地农业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还肩负讲国家的农业政策补贴什么的落实到农民身上。当然,基层的推广活动受上级下达任务的时候比较多,但是在品种适应性选择上,我们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这里我主要说的是上级任务怎样在我们本地基层有效的完成。1、上级下达推广任务。这任务大多经过专家或者其他地方试验,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的。2、我们本地制定工作计划,将上级任务规划到全年工作中3、本地具体实施过程: ①我们进行有影响力的宣传。农村集市,本地电视广播,或者我们都走访入户,通过分发资料,办讲座来宣 传推广的内容。让农民有一个耳闻! ②我们寻找典型突破,农民大部分都是观望心态。所以,我们首先找到两种农户。在利用我们推广项目之前,生产效益差的农户和生产效益好的农户。在这两种农户身上,我们将试验的效益,试验的补贴讲清楚,让农户无后顾之忧。生产效益差的农户迫切需要改变现状,很容易接受我们的方法;生产效益好的农户,自然希望收益更高而且不计较占其生产百分比较低的试验部分。 ③试验推广阶段。组织周围农民参观示范推广点农户,并讲解技术品种优点。 ④成果阶段。目前没发现效益低于传统方式的推广项目,所以,我们的推广项目都会给农民带来增收,农业环境的改善。示范点周围的农民看到了实在的利益,也会要求接受技术。 ⑤利用成果,进行辐射推广。 ⑥我们推广部门进行示范总结,资金经费使用情况总结。然后接受上级的成果验收。=========================大致就是这样!
情绪,学习与记忆研究博士后
就代表曾经的分子神经生物学和现在的生物心理学说一下吧。神经科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涉及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物理学,计算机,统计学,数学,哲学,凡是能够想到的可以用来理解大脑的技术手段,应该是都可以用的上的,没有所谓最有效最无效之分。基本上,研究大脑从最早的哲学的单纯推理和思考,到现代医学发展之后的解剖形态学,再到心理学的行为学分析,再到基因技术发展之后的各种分子和细胞技术,不管是新的技术还是旧的理论都是相辅相成的。从我熟悉的领域来说,神经科学现在比较常用的手段有:1. 动物模型这个主要是生物学的范畴。使用普通小鼠研究行为学,之后利用药物或RNA沉默等手段研究大脑的神经递质或者脑区功能;或者直接建立转基因或者基因敲除动物模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如针对某基因,某蛋白),一直是大脑功能研究的热门。不光是模式动物,单独培养神经元或者其他神经细胞进行各种药物和细胞功能研究的也很多。2. 健康人类人类的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学行为实验,辅以对人体伤害小的药物研究神经递质或者激素功能,或者利用基因组学研究不同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涉及大脑功能的话主要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fMRI),研究脑电使用EEG,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SPECT)可以对特定脑区的神经递质受体的分布和密度进行记录和映射。这几个仪器涉及物理学的原理,所以很多物理系的学者也参与研究中。此外,现在研究大脑神经网络的也很多,这个涉及到较强的编程和数据处理能力,很多数学家和工程学背景的科学家也在此领域进行研究。3. 病人关于大脑的病理学研究同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个主要涉及医学的范畴。尽管粗略分了这三类,事实上这三个研究有很多地方都是重合的,例如对于脑区的关注,对于神经递质功能的研究,只是使用的对象和方法不同,而实验结果却往往是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的。这也是神经科学最有魅力的地方——动用人类一切已知手段去揭示大脑的奥秘,各行各业不分贵贱,干这一行永远有学不完的新技术,学到老,活到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法理学硕士
做为一名法理学学硕,我介绍一下官方的法理学方法论。 法理学的方法论就是由各种法理学研究方法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化说明。一般来说,法理学的方法论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哲学的方法论。即运用哲学理论或原理去探求和揭示法律现象整体的内在本质、一般规律和普遍联系。哲学是法理学的基础,它与法理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哲学的方法论则对法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起着积极地指导和推动作用,使得我们能够从宏观上全面地把握法理学。其具有鲜明地科学性、宏观性、和指导性的特点。 二、历史学的方法论。即运用历史学的知识或观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状况及法律水平,去考究和分析不同历史类型或时期的法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承继关系,进而更为客观、科学地触及某种法律现象的命脉。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一种不可修复的资源,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空。由此可见,一切社会现象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说,对于法律现象的认识和分析不能抛开历史的联系,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三、实证主义的方法。即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来构建和检验各种法学理论。对于法律问题的判断一般分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就是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从所发现的的确定的客观事实上加以判断和分析;而价值判断则是指某一特定客体对相应的特定主体有无价值、有何价值以及价值多寡的判断。两者的区别在于: (一)价值取向不同。事实判断与实证主义方法互有共性,它是以现存的法学理论和现行的法律制度为判断的取向的;而价值判断则是以主体为判断的取向的。(二)具体方式不同。事实判断是一种描述性判断,其主要任务在于客观地反映和确定法律问题或法律制度的本原,其性质属于"实然"判断;而价值判断则是一种规范性判断,其主要任务在于确定法律应为何样,何样的法律更符合人性和社会的终极理想,其性质属于"应然"判断。(三)思维角度不同。事实判断注重客观性,它是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法律问题的;而价值判断却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明显带有个人主义色彩。(四)辨别方法不同。事实判断的真假主要在于其与客体的真实情况是否一致;而价值判断的真假,则取决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契合度。换言之,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相向即为真;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相对即为假。通过上述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者的区别可以看出,实证主义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客观地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认知和分析来研究和把握法学理论。但这一方法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也存有一些缺陷。例如,社会调查的方法即为实证主义方法中的一种具体形态。如果调查者不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调查技能,就很难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样,势必会阻碍我们的法学理论研究。 四、比较的方法。即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去剖析法律现象,去研究法学理论。纵向的比较亦即历史的比较,它是对不同历史类型或同一历史类型中不同时期的法制的比较研究。横向的比较则是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中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它是法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比较方法,其中国际间的比较更为常用。这两种比较方式纵横交错共同编织着比较方法的研究体系,共同服务于法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五、特色性的思考。对于法理学的方法论而言,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宗教等与法律息息相关的各种范畴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除上述所阐述的一系列方法论之外,也不乏出现一些独具特色的非主流的有关法理学的方法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特色性的思考。这一类方法论,同样在法理学的方法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法学研究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综上,这五类方法论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法理学的研究离不开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能够行之有效地作用于法理学的研究,为法理学的研究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石,进而不断促进法理学的发展。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法律是什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效力渊源何在”,法理学一直都是围绕着这三大永恒命题展开的,所以对这三大问题的不同理解也成为划分法学各门各派的主要标准,这三大问题是每一位从事法理学研究的巨匠都试图给予回答的,所以如果自己能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就能建立自己法理学体系了。。。。。(鬼扯了哈哈哈哈)
经济学:要研究一个变量,于是假设与之相关其他变量都是不变的,噢耶~!
流行病学:数理因果推论的先行者流行病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找疾病原因。它所用到的基本方法在前面几楼都有所提及,比如说比较、数理统计、实验等等。但流行病学在使用以上方法时,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学科。因为流行病学面对的是真实的人群,是不可控的。相比较而言,条件可控的纯实验科学完全是小儿科而已。正因为如此,数理因果推论这一新兴的因果逻辑学科在流行病学中发挥到了极致。可能你还没有体会到流行病学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之处,让我先举个例子吧:现在假设某地有100个人发生了症状类似的不明原因疾病,让你去查找原因。好的,首先让你头疼的是疾病的种类太多了,可能是传染病、非传染病、过敏、营养性疾病、遗传病。当然你可以把100个病人唾液、血液、尿液、脑脊液、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微量元素、全基因分析测个遍,但等你花几年完成所有检测以后,病人该死的都死差不多了,该传染的都已经广泛传开了。其次,你不可能把病人像动物一样大卸八块采样,也不能对病人说“你等等先别吃药,吃了药检测就不准了”,你采到的标本能有1/3做出来结果就非常不错了。再次,就算做出结果了也不一定真的跟这次发病有关,我们知道中国人里面乙肝病毒携带率是很高的,沿海地区伤寒沙门氏菌带菌率也非常高。好的,现在你从病人血中检出乙肝病毒了,检出沙门氏菌了,或者检出其他任何一种病原体了,你有把握说这次发病一定是它引起的么?但我要说,我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对流行病学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传播导致疾病”或“药物导致痊愈”等这类单个原因导致单个结果的现象,算是流行病学的入门吧。下面真正让人头痛的事情来了: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遗传、心理……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这一系列疾病,这类问题怎么研究?当然我现在通过查阅文献已经知道它们间的相关性了,给它们拟合一个模型就可以了。但假如将全新的一组疾病抛给你,你能完整地找出一系列因素么?流行病学起源于传染病研究,十九世纪早期在人们尚不清楚微生物是啥概念时,流行病学先辈就用标点地图法找到了霍乱与污染水源的因果关系。显微镜发明后,人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致病微生物,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传染病病原体鉴定三法则:第一条,这种病原体要恒定的与该病的病理症状有关;第二条,能在病人中找到这家伙并把它揪出来,分离,培养,纯化;第三条:把这家伙放到健康的动物上也能引出相同的症状和病理特点。但情况仍没有得到改善:因为并不是所有感染致病微生物的人都发病,也并不是所有发病的人身上都能检出致病微生物。为了确证一些不断出现的新病原体与疾病的关联,流行病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并且在科赫法则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病因推论的八条标准:(1)时间顺序;(2)关联强度;(3)剂量反应关系;(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6)关联的合理性;(7)关联的特异性;(8)实验证据。 这八条就是流行病学所有研究方法的基本思路所在。几乎所有的疾病原因都可以用这八条标准来进行判断和鉴定。其实不单单是疾病的原因,人类生活中碰到的所有复杂问题的原因,假如能够参考这八条标准来进行论证,那么人类认识世界也会更加的理性和科学。
美术学:概述:解决二维的问题利用平面构成,解决三维的问题利用立体构成,解决带颜色的问题利用色彩构成。三大构成拼起来,二维的三维的,有颜色的没颜色的,全解决。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1)色相: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2)明度: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 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3)纯度: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纯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纯度对比。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的构成方法。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民法学习的几点收获——以《侵权责任法》为例(自行归纳,多有不足,欢迎批评指出^.^)。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方法:一、总分法所谓总分法,就是指我们法律中常见的立法模式,也即总则与分则。事实上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比如,在侵权法中有个一般规定,其中第二条规定了”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这个条文是高度概括的,囊括了各种可能的侵权行为,成为一条总的依据,属于一般性的规定。而在后面的条文中,又对各种类型的侵权责任进行规定,比如: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高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等等,这就具有分则性质,属于特殊规定。这样的立法有什么好处呢?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提高法律适用的效率,遇到问题,若是能够在特殊规定中找到依据,则适用特殊规定,因为特殊规定是较为详细,具体的,也可以提高适用的准确性。若是在特殊规定中找不到相关依据,则可利用一般规定,由法官根据事实情况,适度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对案件作出合理的审判。总而言之,这样既能够提高法律适用效率,又能够关照到各类情况,避免遗漏一些侵权行为。二、分类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若是没有分类的方法,现代的法律是无法构建出优质体系的。只有分类,我们才能进行区分,才能够对号入座,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立法,每一类别都可以自成小体系。这大大提高了法律适用的效率,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迅速地判断其所属类别,并从该类规定中寻找依据。三、主客观区分我觉得这是一个超级无比伟大的发现,结合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来考虑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是较为恰当的。比如,一个人梦游(其实TA不知道自己有梦游的情况,之前从未出现过),在其梦游的时候拿走别人的手机,并将手机损毁。由于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处于无意识的或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况。所以,无法认定其为有过错,因而不像故意损坏他人财物那样承担侵权责任,而是根据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这二者的程度是很不一样的,对于赔偿的要求也是很不一样的。总的说,承担侵权责任不仅要求一个人客观上具有相应的行为,主观上还应有过错(在一般侵权责任中)。这样才能更恰当地考虑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大小。其实,除此之外,在其他各类法律中,都必然要考虑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像刑法就尤为突出,只有依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够合法准确地给一个人定罪。四、比较法这种方法在法学中非常常见,以侵权法为例,在各种侵权法相关理论书籍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一些东西:《德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等等。这些法典告诉我们其他国家对于侵权行为和责任的相关立法,相关规定,对于我们来讲,具有自我认知和借鉴的作用。然而,除了这种国际性的比较之外,我认为比较法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用法,也即,体系内比较,在我国侵权法自身的体系内对各个部分进行比较,找出其联系和差异,对于自己的学习和记忆是相当有利的,使得整个逻辑体更为清晰明朗。五:折衷思想这也是十分常见的方法,这点可由前面提到的比较方法得来,通过对比各种观点,找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正所谓取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好的东西结合起来,常常能得到更好的东西。这是建立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在法律原则的确定上也是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六:概念法其实这个方法比较土,说得好听一点,叫记忆,说得难听一点,叫死记硬背。其实,不要忽视记忆的力量,在法学的学习中,概念非常重要,有些东西有背下来的必要。就如同我们民法中提到的”法律行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占据了民法领域的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理解得来的(都说理解最重要),需要有广泛的阅读,广泛的接触,才能逐渐明白。正因为如此,不如先把概念背下来,当然,不是为了背诵而背诵,记住它的目的在于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提高理解的效率。我记得我们以前有个老师曾经曰过:”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当你还处在入门阶段时,要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比较困难,那就可以先把概念记住,期待下一步进展。以上只是一部分,以后若再想到其他,再行补充。
分子细胞生物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跟多啦, 关键就是三条:1)建立好稳定的实验体系,先用该实验体系重复别人已发表的结果,如果OK,就证明实验体系OK;2)设置好对照组,最好每次只有一个可变因素,而其他因素都不变(如某种癌细胞同一个盘子里传到A、B两个盘子里,同样的培养条件,A盘过表达了一个C蛋白,B盘过表达了一个绿色荧光蛋白,比较A、B盘细胞的生长速度,结论:C蛋白是否影响这种癌细胞的生长速度)。3)实验结果可以被别人重复,重复,重复评估的方法就是能发表喽~~~虽然最近拜耳的科学家们指出就连nature、science的文章也高达60%(不确定?)不可重复,但是在发表过程的中已经有很多不可靠的文章被刷了,so。。。
数学,分析方向,偏微分方程。最好用的方法应该是分部积分。这其中也包括它的推广形式,比如高斯公式。有个笑话说有一天克朗研究所的一个教授做出一个问题来,心情大好,准备开窗透透气,却看到一个年轻人在窗外走廊上忧郁的说:“完了完了,问题做不出,毕不了业,不如跳楼算了。”于是教授对他说:“你先回去做二十次分部积分,不行回来找我。”不久后年轻人顺利毕业了……
关于环境科学学习的一点认识解释环境的东西如果要进行归纳,应该不止这么多,因为 讲了,不出来感觉就象是别人讲你一边讲风凉话,让你讲你却不动。这是我对环境科学学习的一点认识,简单解释,未经权威认证,因为目前我不主要从事环境方面的工作,所以缪误难免,特别是专业术语,请参看《环境学导论》及相关规范。0、一些主要的名词(11)环境本底,(12)环境现状,(13)环境目标(21)环境法律,(22)环境标准,(23)环境规范(31)环境因子,(311)水,(312)大气,(313)声,(314)土壤,(321)生态系统,(331)固体废弃物……(41)污染源,(42)传播途径或污染途径,(43)受污染对象或受影响对象一、环境的评价认识环境,应该从上述的(11)环境本底,(12)环境现状,(13)环境目标进行。(11)环境本底是本身环境未受人类干扰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参照百度百科,具体的解释我记得不是太清楚了),这一概念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大于在实践中的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不是特别广泛,或者说我们会把非标准的本底当作“本底”,即人类干扰较少的情况下当作本底作一些处理。上述概念中(12)环境现状是我们进行所有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基础的工作,既,在什么样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工作。(12)环境现状的评价,是需要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既大家都要在同一平台上说事情,不能通过直观的水不好,或水好等标准介定,这需要用到(22)环境标准这一概念,通过定量的一些环境指标来表征环境的特征,能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让不同的环境具有可比性。而(13)环境目标是我们的环境工作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这是基于我们对环境的认知和经济可行的情况下进行的。最理想的状态是让环境达到(11)环境本底的水平,但这基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次是让环境达到不危害人或生物健康安全的水平,即(22)环境标准中水平较高的标准;最差的应该是按照(22)环境标准的评定,能够让环境持续改善的目标,即每天都有进步。二、环境标准(22)环境标准是一种客观的评价环境特征的指标体系,但环境标准本身并不客观,既标准是采用人为划定的方式确定的不同指标的标准值,但标准一旦确定,将会客观的确定或是说明在这一标准体系下,环境的特征。因此,标准是变化的,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因为各种标准比较多,非常繁杂,在进行环境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环境标准体系是有必要,但不需要对每一个标准的每一项数值都去掌握(当然,有志青年除外,当年我就是因为这个倒在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门外的,至今谁提跟谁急)。(22)环境标准的制定是基于我国的国情、社会经济发展及(21)环境法律制定的。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2012年7月将检测项目由35项变更为106项,就是基于饮用水安全的考虑,增加了一些过去环境中较少出现、未进行检测的项目。而(23)环境规范是在进行环境评价、环境治理等领域所遵循的一般法则,方法及技术手段。一般在监测、工程领域叫规范,在技术研究领域叫导则。前者如水环境监测规范、高浊度给水处理设计规范等;后者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这些如 同学讲的,是进行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如果要从事哪一个领域的工作,找本规范或是导则来看熟了,基本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成长很快吧?)三、环境因子(31)环境因子,(311)水,(312)大气,(313)声,(314)土壤,(321)生态系统,(331)固体废弃物……这里面的一系列不需要细讲了,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环境因子或因素。从内容上讲,有一些算作是受影响因子就是里面的31*体系的,生态系统也算作是受影响要素,但其也受31*体系的影响,比较特殊,而且我国在这个领域内的研究有,但不突出,在机理等方面未揭示清楚。(331)固体废弃物算作源的因素,但因为它影响的程度比较大,也有单独研究。从上述的分类中可以看出,目前,在环境研究中,重点突出了(41)污染源,(43)受污染对象或受影响对象这些方面的研究。在实际的环境治理、环境评价中,也是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因此,(41)污染源,(42)传播途径或污染途径,(43)受污染对象或受影响对象应该是环境科学领域里最主要的线索。四、中心思想讲这么多的铺垫,才开始进入中心思想,被自己说乱了都要,很想画个框图解释下这个关系。(41)污染源,(42)传播途径或污染途径,(43)受污染对象或受影响对象这三项算是概括了环境科学领域的主要内容,当然(41)污染源中包括31*系中的各种要素;包括(22)环境标准中各种标准值的不同形态及其综合。(43)受污染对象或受影响对象也包括3*系中的各个方面,但从总体上讲,环境科学应该是解释:1、(41)污染源是什么样子的,都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对环境的影响或人的健康的影响是什么样子的,按照(21)环境法律,(23)环境规范的要求及方法,采用(22)环境标准中的标准进行判断,其在区域或时间上处于什么水平;2、(41)污染源通过何种(42)传播途径或污染途径进行的转移,这种转移的通道是否是可控的;转移的量有多少等。3、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环境治理,确保(43)受污染对象或受影响对象能够达到(22)环境标准中水平较高的标准,或是按照(22)环境标准的评定,能够让环境持续改善。而这些方法包括:五、环境工程的方法1、对(41)污染源产生污染源进行控制、对污染源进行工程的处理;减量或是再利用(清洁生产领域貌似在做这个工作,ISO14000体系也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这是环境保护最主要的原则,包括我们现在反对的过度包装、节约用水等都是基于这一原则进行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浪费,都是在为环境保护工作做贡献。2、对(42)传播途径或污染途径的控制。在不可避免的产生环境污染物的前提下,如何保障污染物质传输通道的可控性,及污染物不乱跑,是确保环境质量的有效方法。如现在各个城市都进行雨污分流工程,就是将污水通过污水管网系统,排入到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进处理。3、如果不可避免的污染物进入到环境中,我们要确保污染物质对重要的(43)受污染对象或受影响对象尽量少的产生影响,如水源地保护工程、城市中采用降噪措施或是夜间的噪声控制减轻噪声对居民的影响等。此外,因为(31)环境因子中(311)水,(312)大气,(314)土壤,(321)生态系统等本身具有特殊性,既上述因子既容易受到污染源的影响,其质量变差也会导致其它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作为环境工程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如对受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受损的生态系统、退化土壤等系统进行治理与修复。这些工作可视作是对特殊类型的污染源的处理。六、特别说明因为我目前基本不从事严谨意义上的环境科学工作,所以上述内容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在一些专业名词的表述与解释上,可能与权威存在有差异。另外我比较懒的,所以未去检索很精确的专业例证,希望大家能够读起来不这么费劲。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我讨论。
生态学硕士生
生态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就是两大法器,数理统计和理论模型。生态学作为研究物种与环境关系的科学,通常需要到野外去获取调查数据。由于自然界是参次多态,所以需要借助统计学来发掘其中的潜在关系。一般相关性分析用得比较多。同时,控制实验也可以做为辅助加入进来,可以寻找具体的因素之间对应的变化关系。不过实验条件可能跟自然条件有区别,这是个问题。理论模型,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设定一些参数以及数学规则,从而达到模拟现实的效果。通过推导进一步就可以进行预测。就好像汽车做防撞试验的时候会放一些假人在车内,然后将这些汽车撞毁,通过观察假人的受损情况来评判改良汽车的安全性。这里的假人就跟模型的作用差不多了。当然也可以用已有的模型来解释一些现存的问题。这就依赖于你得先说清楚为什么这个模型适用于这个情况了。
Petroleum Engineer
谢 邀。对于地球物理来说,我想侧重于对精确数据的高标准要求。由于我们无法透视地球,只能通过地震和大地电磁等方法对地下进行图标数据上的分析。别提小数点级的错误了,就是同数量级的误差也会使数据解释出现与实际情况出现极其严重的偏差,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其次,我们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讨论同一个问题。比如美国对地震震级的测量标准和我国使用的就不一样——不止是数字的单位标准不一样,连测量的方法都不一样——导致这两个震级之间都没有标准公式来转换;再比如在测井研究(钻井并测量以获取地层信息)上我们就有十几种方法,比如研究沉积环境上有近十种侧重于不同方向的方法,计算孔隙度有好几个公式,它们均可从大致上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
弃理从文的科学逃兵
力学/物理学:量纲分析懒得写解释了,复制维基百科上的介绍:物理量的量綱可以用來分析或檢核幾個物理量之間的關係,這方法稱為量綱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通常,一個物理量的量綱是由像質量、長度、時間、電荷量、溫度一類的基礎物理量綱結合而成。例如,速度的量綱為長度每單位時間,而計量單位為公尺每秒、英里每小時或其它單位。量綱分析所根據的重要原理是,物理定律必需跟其計量物理量的單位無關。任何有意義的方程式,其左手邊與右手邊的量綱必需相同。檢查有否遵循這規則是做量綱分析最基本的步驟。推導獲得的方程式或計算結果是否基本上合理,慣常可以用量綱分析來檢察。對於較複雜的物理狀況,量綱分析也可以用來構築合理假定(參見關聯模型),然後,做嚴格的實驗加以測試,或用已發展成功的理論仔細檢試。量綱分析能夠按照各種物理量的量綱,將它們詳細分類。一个等式左边与右边的量纲必须相同,这个等式才会有意义。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许多时候却很实用,能帮助人理解物理公式与物理量的具体含义。
健身教练,自卫术专家
运动训练与技击学。方法论一:子系统拆解。可以把一个复杂动作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动作,然后分部训练各种子动作,进而快速掌握复杂动作。——在学习其他复杂知识(尤其理工科)时,可以利用此种方法论。方法论二:模拟训练。对某一训练动作进行模仿,然后加上负荷训练。当取下负荷时,该训练动作的力量输出和速度都会加快。——在其他学科也可以进行广泛的模拟训练,比如军事演习,要尽可能模拟实战状况进行全天候训练。方法论三:定势与发散思维。把两个人可能出现的技击体位进行分类,每一类会派生出各种不同的攻防技法。这样围绕着各种技击体位的定势,可以把所有的技法一一复习,提高记忆技法的效率。——在记忆其他学科知识时,也可以把解决的问题分类(定势),围绕着各种定势进行发散思维寻找相应知识点。方法论四:集中全部力量攻击对方一个薄弱环节。在关节技的使用中,就是把两只手臂,躯干的躬身,步伐中腰腿的力量,甚至自身体重施加给对方一个关节(比如腕关节),对方的关节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一个80斤的小女生没有力量,但是八十斤的体重足矣通过压扭的技巧发力破坏一个男人的腕关节或指关节乃至颈椎。——无论在辩论赛还是政治选举乃至军事策略中,集中自己的全部优势,攻对方一点的弱势都是快速战胜对方的方法。方法论五:一招制敌。避免拖泥带水,一下将对方置于不可恢复的境地,在军事策略中经常使用。……………………
就是一文盲
专业:图书馆学相对有专业特色一点的方法应该是 文献计量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专业特有还是其他学科也有。
地层学!晚的一定在下面,早的一定在上面 。适用一切!
神奇宝贝收藏家
市场营销专业前来作为学了两年市场专业而现在学金融的童鞋,虽然不敢说把市场营销摸透了,但还是有几句话想说的。楼主的提问是求方法论,其实在现有大学专业设置中大部分都是讲求方法论的专业,而像哲学类的世界观的专业少之又少。而方法论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好了,言归正传。什么是营销,营销就是商品到顾客手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问题都属于营销,一般来讲称为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营销要做的东西就是通过适当的渠道加上适当的促销把产品卖出去(什么叫适当,请自己揣摩)其中的方法论即是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渠道(方法)加上自己的促销(自己的思想)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就是最后的结果。莎士比亚讲过一句话不如一个例子。(呵呵,他说没说过我还真不知道)下面就给大家来个例子吧。就以你毕业的时候去面试为例,这时你拥有产品,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关于你这个产品怎么生产出来的不属于讨论范围,而你的目标是把自己买出去。那好了,首先第一步就是对自身的地位,你这个产品有什么属性,有什么优缺点。其次就是给自己这个产品定位,定位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因为定位标准是自己制定出来的,完全是自己的看法。然后呢,就要开始揣摩消费者的心态,即开始考虑你的雇主,看你有哪些雇主以及潜在雇主,要搞明白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拜很多老师所赐,他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要学会营销自己。营销自己这个过程叫做促销,首先你得让人家知道有你这个产品,你就开始打广告,然后你就开始写简历,并像贴狗皮膏药的人一样四处张贴你的简历,这还不够,这还不够因为这是个广告满天飞的时代,你的广告必须出彩,必须要人家能记住。然后,找渠道。你看到有校园招聘,这是个渠道,然后你就去了。当然这只是渠道的一种,你可以优化自己的渠道,比如去大街上举牌等等。然后你拥有了面试机会,这时候是促销最重要的时候,也就是你这个产品接触顾客的时候,这时候很可能因为产品的一小点问题,顾客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礼仪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你要让你的顾客对你这个产品印象深刻,那么你就必须有抓住他注意力的能力,你可以通过心理学的只是通过一定的环境操纵来影响顾客的决定,就像商场中会播放音乐一样,又是环境不受你操控,那么你只能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了解,即通过对boss的了解投其所好。最终自己“卖出去”你就成功了。营销的东西有很多,包括电子商务、策划、广告等。内容也非常多。但是现在中国这个大学教育环境中,我感觉像市场营销以及工商管理类的根本不应该在本科阶段设立,再加上基本上企业管理所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西方的理论,到底对中国是否适合,想必大家自有定论。
信息对抗专业
电子类:详情参见专门书籍&数学物理方法& 呵,呵,呵 天书一般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 迄今遇到的恐怕是分离变量法
SWOT(个人觉得很多问题都可以运用 无论学术还是生活 我现在已经养成SWOT analyse的习惯了) KPI
BI工程师、程序猿、PMP
作为一枚计算机科学科班出身的程序猿,结合自身体会和卤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题干,突然觉得分析和解决问题已经超越了计算机科学的本身,可以归结为数学、统计学、管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了。
月季育种博士
育种学:统计学分析表型和分离规律概率论分析分子标记和数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分析指导行动策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