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工资1千八穿越是什么级别是不是太低了 好犹豫啊 要不要去 刚出身社会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未央不睡)
(女神·经)
第三方登录:刚毕业就月薪过万,是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45,899分享邀请回答32K2,4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4K1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抛开实力谈情怀,要多无奈多无奈;离开薪金谈情怀,要多苍白多苍白。01因为常给父母寄东西,就和门口邮局的大哥,成了熟人。大哥四十来岁,为人和善,对前来缴费寄信邮包裹的人,特别有耐心,但安检起来,又毫不含糊,关系再熟,也照检不误。今早,我去寄包裹。胖高胖高的他,笑眯眯地对我说:“下个月你再来,就见不到我啦。”“您要提前退休啊。”我开玩笑。“我辞职啦。”大哥语气轻快地说,12月份,他就要去省城同学的物流集团上班了——我知道那家公司,规模很大,在好多地市开有分公司。“真好啊。”我祝福他。“没办法啊。”大哥叹口气说,老父亲夏天患病去世后,老母亲如今又瘫痪在床。妻子伺候老人,陪读孩子,没有正式工作。女儿明年就要上大学了,他一个月三千来块钱的工资,实在养不了家。这些年,快递业迅速崛起,支付方式连环革命,很多传统行业深受冲击,大哥的单位也在其中:物价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难,工资却不见涨。大哥说,这些天下班后,他连回家的脚步都变得有些迟疑:家都养不起,哪儿还有脸回去。前些日子,省城的同学又向他抛出橄榄枝,让他前去帮忙,并开出月薪一万的酬劳。40岁的大哥,觉得再不努力一把,就真没机会了,下定决心辞职时,却遭到领导的好一顿劝说:“你不能辞职啊,你家是邮政世家啊,你的情怀哪儿去了?”大哥一听,也恼了:“别给我扯情怀,你先说说,这个月能发多少工资?这工资够不够俺老娘住回院?”一句话,噎得领导不再说话。“连家都养不了,还谈什么情怀。”大哥对我说,作为小老百姓,他最大的情怀就是,凭借双手能养家,有底气给家人钱花。做不到这一点,扯什么都是白瞎。因为,使劲儿玩命却换不来收成,谁扯情怀谁才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大哥的话,让我想起同学春瑾来。
02去年秋天,我的同学兼同行春瑾,从工作了15年的杂志社辞职,成为一家新媒体公司的CEO。作为荣誉等身、佳作无数的顶梁柱,春瑾从社里辞职时,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你写那么多好作品,又那么受领导器重,就这么走了,一切还得从头再来,你可要想清楚了啊。”同事劝她。“当年,多少人挤破头想去你们单位,现在,你竟然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去干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疯了?”家人骂她。“这些年,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有理想有情怀的人,没想到你把钱看得这么重&&”给她批辞职报告的领导说。众说纷纭中,春瑾舍弃拖欠了6个月还没发的薪水,义无反顾地辞了职。这个初冬,她所在的那家杂志社,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面临倒闭,没有找到下家的很多同事人心惶惶,而在网媒已经做得风生水起的春瑾,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精准的服务意识,已成为年薪百万的新媒体人。“薪酬是1,情怀是0,不是我把钱看得太重,而是我的回报要对得起我的劳动。”多次动员我辞职的春瑾说,一个连衣服都买不起、连家人都养不了、连明天都看不见的人,是不配谈情怀的。因为,作为高段位的情感,情怀,犹如这世间一切美好的感情,你必须先挺起腰杆活着,它才会有所附丽。拿情怀去掩饰无力解决的危机,不过是画一个大饼给傻子充饥。鬼才信。
03今年春天,俞敏洪老师在一个创业者高峰论坛上,对年轻创业者寄语:“创业者开始没有为社会做贡献就谈情怀,是没有任何用的。”因为,谈情怀,需要资本。抛开实力谈情怀,要多无奈多无奈;离开薪金谈情怀,要多苍白多苍白。前两天,我遇见一位投身公益回报乡邻的企业家。他出身农村,上班没多久,恰逢单位改制,沦为下岗工人。他不愿向命运缴枪,从最基层的运输司机做起,如今成了拥有三家子公司上千员工的老总。事业成功后,他不忘家乡,这些年花费百余万,助学济困,修路扶贫。同行的媒体记者,有人称赞他是个有情怀的人,他纠正道:“不要滥用情怀这个词。少谈情怀,多干实事。离开努力和实力,情怀不过就是自欺欺人的幌子。”这位从来不和员工谈情怀的老总,却尽最大努力掌好企业发展的舵,在这个实体经济集体遭遇寒流的年月,确保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他说,好领导尊重员工的最佳方式,就是按时足额发放薪金,落实法定福利保障。这不仅是对员工劳动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生命价值的认可。员工在被肯定被认可中,拥有获得感、成就感与自信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为工作拼命奉献的情怀。“打着情怀的幌子榨取员工的血汗,还毫无廉耻地警告员工不要谈钱,这样的领导不是老油条,就是大忽悠,不配让优秀的人为他卖命。”他说。诚然。
04三原色幼儿园事件发生后,我接连写了两篇文字,呼吁公布真相,严惩罪犯,制定专法。“你有没有想过,虐童案频发,和幼师的工资太低也有关。”一位在幼儿园工作的读者给我留言。她说,她在省城的幼儿园当老师,一个月才4000多块钱的工资,而聘用的那些“五险一金”不全的保育员,工资比她还要低一些。“从早上到晚上,陪着二三十个性格迥异、异想天开的孩子,确实很累。”她说,每天回家后,她累得连管自家孩子的力气都没了。生活的焦虑和工作的繁重一股脑儿袭来时,她也会发疯地对着抱枕一阵猛捶。但再累再苦,工作这十来年,她从没虐待过园里的孩子。“虐待孩子,不可饶恕,必须严惩。”她说,但工资低下和没有保障,让幼教工作者在普遍焦虑中,丧失对职业的荣誉感和敬畏感,也是幼儿园虐童案频发的原因之一。有道理。社会再发展,文明程度再高,谁也无法以“情怀”和“大爱”为幌子,强迫老师去爱一群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但,老师对职业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珍惜,却能。在香港,包括国外,幼教工作者的待遇都高于平均工资。他们也有虐童案,但幼儿园比较少见。除了法律的健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保障的待遇,让幼师们对工作心怀敬畏,不愿也不敢为一场虐待而丢掉一个养家的饭碗。这并非来自虚无缥缈的情怀,而是有保障的薪金带动的对工作的热爱。
05不止是幼师。工资低下带来的焦灼和压力,正让很多人们普遍对职业丧失敬畏和热爱。这个不争的事实,也诱发很多悲剧的发生。从事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奔走一线处警的普通民警,身处基层矛盾中的公务员,工作最累最脏的一线工人,包括时代洪流中前途未卜的银行柜员和纸媒从业者&&这些在中国职业分配中,占据相当大比例的人,在低下的工资和繁重的压力中,正成为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牺牲者。看看这两年频繁发生的悲剧就知道:虐童案,弑师案,袭警案&&面对这些人,不去提高他们的待遇,不去尊重他们的付出,不去引领他们的转型,不去让他们在劳有所得中拥有获得感和荣誉感,只和他们大谈特谈什么是坚守和情怀,是非常扯的一件事。因为,他们的情怀,不过是在这个多事之秋,和家人一起,好好活下来。普通的你我他,概莫能外。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 中国终于把城市建设得人嫌鬼厌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城市终于被建设得充满危险,甚至随时可能致命。跟着北大李迪华教授的脚步,你会看到触目惊心的城市生态弊病,会明白为什么外国人说“中国人漠视舒适和方便”。作为普通人,我们不是只能一味忍耐包容,它换不来舒适、安全和便利。“善良要带一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我相信所有的城市都有这样一个电话,你想解决自己城市的问题就去找到它。
01“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大家好,我叫李迪华,我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老师。接受一席的邀请前,我很犹豫要不要来。大家知道北大的老师很怕出名,因为我们太有名了,真的。可是我的朋友们反复劝我,说去吧去吧。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我在跟学生一起读书的时候,读过爱默生的一句话:你的善良必须有一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20年以前,我的一位忘年交老朋友,他已经八十几岁了,但是每年他都要反复去西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有一年,因为城市中一个非常小的坎,他把自己的肩胛骨给摔折了。
回到北京以后,他去医院治疗,大夫说,你都八十几了,就这样吧。这件事情让老人非常地失望,同时他失去了继续去西南地区参与挚爱的扶贫事业的机会,没过多久,我的这位朋友就走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关注我们的城市到底怎么了。这个新闻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是一个城市进行改造之后,人行道只剩下很窄的空间,最窄的地方不到30厘米。后来我的学生帮我拍了这张照片。
▲不想让人走的路有一次我去四川省都江堰,对不起,我必须说出这个名字来,因为当我在都江堰最中心的大街上——那可是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啊,但是在它的人行道上,我发现了一条水沟。
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突然想起来了,因为都江堰是以排灌系统为名的,所以设计师就在这个城市最重要的一条人行道上修了一条排水沟。尤其是在夜晚,当你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怎么都没有办法避开这条水沟。这条水沟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已经被填掉了,希望已经被填掉了。这是我们的城市,你随时随地都会发现人行道上或者十字路口,突然出现一个报刊亭。
▲ 在最不该出现的地方屹立告诉大家,我太喜欢报刊亭了,我希望这些解决了我们城市就业问题的报刊亭,这些为老百姓带来生活便利的报刊亭,有一天可以搬到旁边的绿地里面去。然后我查了好多文件,最后查到的结果是,如果要把这个6平方米的报刊亭搬到旁边的绿地里面去,需要办的手续相当于在城市中盖一栋楼的手续,它们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们是完全不可能到绿地里面去建一个报刊亭的。我是一个生态学者,我告诉大家,占用旁边6平方米的绿地,绝对不会对地球生态造成任何影响。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城市不让我们做这样的事情呢同志们?
而且随处可见在靠近地铁站的地方停满了自行车,还有人把自行车锁到了旁边绿地的护栏上面。有一天走在我前面的一位女同志,她斜挎着的一个背包带被自行车的车把挂住了,然后身子一歪就坐到了地上。等我走近一看,她居然是一个孕妇。这个孕妇手扶着自行车站了起来,这个时候自行车有用了。我说,您需要我帮您叫救护车吗?她说,不用,我已经习惯了。
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一天,我母亲突发奇想,带着孩子到学校来看我,但是我不知道他们要来,就上课去了。等中午我见到母亲和孩子的时候,我发现孩子脸青鼻肿。我母亲说,你儿子今天走路走不稳,这怎么回事?我说你去了哪里?然后我就沿着我母亲带着孩子走过的那条路走回去,我发现那条路是呈波浪状的,非常地起伏。大家知道怎么回事吗?
▲ 好路都被树拱了在这个城市,我们的行道树选择了一种浅根系的树种,树根从透水砖和下面硬质铺装的水泥之间伸进去,然后道路就会变得坑坑洼洼。后来我发现,这条路每年都要把砖搬起来,然后把根给去掉,再把道路铺平了,这样的情况反反复复,每年都要去做。这也是我们的城市的步行道。只要下雨,我们的步行道就会变得无法行走。
这是我们的校园,每到节庆喜庆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路灯上挂宣传标语。
我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这样的宣传标语,反正我是从来没有觉得它们有什么作用。这位女士在非常优雅地从这个地方绕过去,其实只要稍不留神,她的头就会碰着铁杆。
这种铁杆非常锋利,我去拍这张照片之前,想试一下这个铁杆到底有没有危险。手一撞上去,立刻就出血了。
我带学生去实习的时候,突然发现左前方的小孩,他撞到了上面写着“让”字的交通标志。然后这个小孩迅速地爬起来,冲过去,又撞到对面的那个墩。
▲ 奇怪的斑马线这是一个超大尺度的广场。
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广场的时候,一下就被这样的韵律所感动了。等我顺着阶梯爬到广场最高处,一回头突然发现所有的阶梯都消失了。你们想象一下,在那么强烈的阳光下,或者是在晚上,这个广场能够正常地使用吗?
这是中国最有名的步行商业街之一,非常漂亮。但是我们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担心自己的脚趾,担心自己的高跟鞋。我们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担心下一秒钟你的人在哪里。
▲ 漂亮的构图制造看不见的危险这个广场也很漂亮,它的铺装方式,是用粗糙磨砂的石材和磨得非常光滑的反光石材拼接而成。有一次,我正给学生讲解这个广场,有一个老太太过来说,你们的老师讲得对,去年下雪的时候,我要穿过这个地方,我使尽浑身解数,最后还是把自己的髋关节给摔折了。
▲ 光亮的材质制造躲不掉的危险这是一个城市的公园。这个喷泉建成之后十多年没有使用过,因为这个城市缺水,但是这个喷泉池每年夏天都会蓄积雨水。有一天一个小小孩趁大人不注意时翻过这个水池,悲剧就发生了。
▲吃人的水池这是一个城市的公园,在公园中堆了一个土丘,所以去公园的人都会挑战这个小山包,他们可以登高,可以极目远眺。但是大家知道,爬山还是要费力气的,所以当爬上一个小山包以后,我们都想放松。但是大家看这个坑坑洼洼的铺装——
▲ 在人放松和兴奋时将其置身不便甚至危险我每次带学生去这个地方,不是看到孩子摔倒在地上,就是听到孩子哭。今年4月份我没有听到孩子哭,没有看到孩子摔倒,然后我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在非常非常吃力地推着婴儿车,穿过这个山顶的小平台。这种体育健身器材,我的电脑里面大概有上千张照片,但是我今天只给大家看一张。在我居住的小区,有一天突然安装了这样的体育健身器材,不过没有几天就拆掉了,因为就是这样的设施,在一天之内,让7个小孩把脚给伤了。
▲ 已经要人命的健身器材未引起警惕大家可以做一个特别简单的实验,打开IE,搜索“健身器材”,再加一个“危险”,然后你们就会收集到网上无数的关于体育健身器材是何等危险的信息,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城市仍然热衷于建这样的体育健身器材。
再回到我们的身边,看看跟我们的关系更加密切的建筑周围又是什么样子的。大家看,这是一个大学的教学楼,而且是一个设计学院的教学楼。我被邀请到这个学校去做讲座,讲完之后我准备从一栋教学楼去另外一栋教学楼。我实在被这样的设计给雷倒了,因为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走路。
▲道路崎岖的教学楼这是我自己居住的一栋楼,这栋楼的设计符合所有的建筑规范。有一天,我回家看到一个老奶奶扶着右边的护栏,她的孩子搀扶着她,把她送上楼梯,然后再回过去推着轮椅从旁边的无障碍通道上去。
我很好奇,于是就问他,为什么你不用无障碍通道?他说我妈妈刚刚出院,这个无障碍通道小锯齿状的设计,老人的身体受不了。我们有许多城市有无障碍设计,可是我们忘了真正需要使用无障碍通道的人的身体状态会是什么样子。
▲ 关键时候一定“用不上”的设计这是一个医院,在医院的住院部旁边有一个小游园,这种小游园可以叫作康复花园。康复花园里面有一个凉棚,然后有一个5厘米的小坎,轮椅车根本上不去。
它还做了个亭子,可是这个亭子台阶很高。
还有这样的汀步。
还有,他们居然用玻璃在花园里做了一个小广场。我们且不说下雨下雪的时候,这个玻璃会变得非常地滑。
更狠的是,天晴的时候阳光暴晒,玻璃的反射光,那种眩光会让人的心里非常不安。为什么这种小游园会设计成这个样子呢?到现在为止我也没理解。
在城市公园、居住小区到处都可以见到这种铺着石子的小路,叫健身步道。在这里,我要告诉全中国人民,健身步道根本不健身。不但不健身,尤其是中老年人经常走这种健身步道会得一种疾病,叫作神经痛。因为老百姓知道危险就不去用它了,所以这条健身步道两边走出了两条亮晃晃的步道。
▲ 健身步道危害健康这是个五星级的宾馆,远远地可以看到那儿有一个厕所的牌子。然而,人进去之后就发现牌子消失了。你们可以想象,如果男同志走进了女厕所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回过头来再看看,原来你必须进到厕所里面才能够看到厕所的标志在哪里。
这是一个大学校园,水里面的倒影是学生宿舍,穿过这个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意味的曲桥,前面是教学楼、实验楼。大家想象一下,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牵着手穿过这个曲桥,难道你们不担心他们会掉到水里吗?
▲ 没有灯的时候怎么办?城市的亮化工程一直饱受诟病,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浪费。经常走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会感觉到焦躁不安。
▲ 城市被照亮时形象和想象力都消失了在20年以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曾经兴起过一场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后来东部沿海地区不再做了,西部地区开始了。可是最近几年,这种亮化工程又从西部回到了东部,包括我们的杭州。
▲ 亮起来的西湖夜景这个城市公园有一个完全自然的山丘。有一天,市民突然发现这个山丘的林下密布了灯光,结果,灯光吸引了无数蚊虫,所以市民不去散步了。过去这个公园中鸟也特别多,因为灯光,鸟也消失了。
▲ 蚊虫来了,人不去了,鸟儿和星星都消失了这是城市街心公园中一个漂亮的雕塑,这个雕塑吸引了游客去跟它合影,吸引了儿童去跟它玩耍。但是旁边被种上了一种四季常绿的危险植物,叫剑麻。我居住过的小区里,曾经有一个两岁多的小孩有一只眼睛就是被剑麻给刺瞎了。
▲ 小朋友的乐园??这是我办公楼外面的景象,大家一定很羡慕我,说李老师的办公环境太好了。
可是搬到这个办公楼以后,第二年我就得了非常严重的哮喘,检查结果是对柏树的花粉过敏。这是每年四月的我。
▲ 泪流满面的四月我跟很多城市绿化专家谈,我们的城市应该改进绿化,应该少种有过敏作用的植物。但是园林专家们说,你应该加强锻炼身体,注意保护自己。为什么在城市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花粉的侵害?过去这些年,我们发生了大规模的跨地区的人口迁移;花粉爆发的季节与春秋两季干燥的天气是重合的,因为我们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城市的大气污染让我们的呼吸道系统非常地脆弱。我们的城市一直在追求高绿地率、快速绿化、三季有花的城市景观,大量绿化效果非常好的速生园林植物,有许多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它们都是重要的过敏源植物,比如说侧柏、圆柏、臭椿、千头椿、杨树、柳树、丁香、法国梧桐,还有许许多多外来入侵物种。
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一句,我们的城市特别喜欢种杨树和柳树,杨絮和柳絮不仅使很多人过敏,还是一种危险的消防安全隐患,全国已经发生过好几起因为杨絮和柳絮爆燃的严重事故。我们的环境如此凶险,但是为什么看不到受害者呢?这是我在公园中遇到的一位女士,她在晴天推着母亲到公园里晒太阳。我跟她交流,她说这里特别好,我只要天晴有空就带老人来这里。我说您还去别的地方吗?她说别的地方就不能去了。
当然别的地方确实不能去,到处是坑坑洼洼。大家看到没有,在一个非常大的公园里,真正能够满足这对母女活动的空间非常小,可是这位女士一再向我强调已经很好了,她很满意。我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他们的善良为什么没有换来安全、舒适与方便?所以我决定带着我的学生把找感觉开成一门课。每年,我都会和学生一起租上轮椅车、拐杖、婴儿车,穿公园,走大街。我们发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公园,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上面那位学生推着婴儿车,突然婴儿车被推到了一个电线的斜拉线上,而等待着婴儿车的是危险的铁丝。这根铁丝最少已经存在了六年,因为六年前我带学生做同样的练习的时候它就在。
我的学生在参加完这样的课程之后,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如此缺乏细节?为什么我们会缺乏生活体验?为什么我们的城市中会很少见到残障人士?他们开始接受我让他们去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是百年以前一位美国牧师写的,叫《中国人的性格》。
这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说,中国人漠视舒适与方便。在百年之后,我们几乎没有大的改变。但是我想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所以我的学生跟我一起,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始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城市是为谁建设——它是为孩子们设计的,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设计的,是为他们设计的。大家想象一下,我们的城市环境会变得更好吗?我们的城市不会天然地变得更好的,那么怎么来参与到这场改变中呢?我的学校有一天开了一个新的食堂,我去那个食堂吃饭,突然发现这拐角很危险,万一有一天学生从这个地方踩空了怎么办?
然后我立刻给北京大学后勤部部长打了个电话,三天之后,这里就装上了一个安全护栏。
大家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只要一通电话,我们就可能改变我们的环境。大家记住这一句话,只要你拿起电话,世界就会因你而改变。
但是大家要知道,通过打电话改变世界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在说这个困难之前,我要再鼓励大家一次。十年前我路过这个地方,右侧的地铁站占用了原来的人行道,人行道只剩下了半米。我打了最少五个以上的电话,最后才找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说,我们这样做是完全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我就无话可说了,因为这不是我的主要专业领域。
可是一个月以前,我突然发现这个地方改变了,原来50厘米宽的人行道现在变成了2米宽。相信在我之后,还有许许多多市民做过和我相同的事情。
我要告诉大家,打电话是有技巧的。通常情况下,我们第一个电话都会打给城管,可是城管接电话的同志是受过特别强的职业训练的,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把不属于他们的事情推得一干二净。通过反反复复的学习,最后我找到了一个秘诀,今天我要公布这个秘密。为什么这是一个秘密?因为北京这个城市有223个举报电话。大家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天才才可以记得住223个电话?
所以你只要记一个电话就够了,在北京,这个电话叫12345。点开12345的服务网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电话有多么地贴心,心系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还是24小时在线。而且北京市副市长说,这个电话就是要解决我们城市中天大的小事的。我相信所有的城市都有这样一个电话,你想解决自己城市的变化问题就去找到它。
昨天晚上,在杭州,我非常惊讶地发现,莫干山路改造成了我最希望的、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应该有的形象——通用设计的安全的平层街道。
可是正当高兴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工程仍然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坎。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杭州突然会做这样的街道改造工程。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是因为有一个外国人在杭州把自己摔伤了,然后他打了市民热线电话。这个电话引起了杭州市的领导的重视,然后就开启了一场城市改造运动。如果一个外国人的电话就能改变一个城市,那么十个中国人的电话、一万个中国人的电话,难道还不能够改造我们的城市吗?所以我要再说一遍,你的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我希望所有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但是你的善良必须要有锋芒。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x4E00;&#x952E;&#x5B89;&#x88C5;&#x5B98;&#x65B9;&#x5BA2;&#x6237;&#x7AEF;
&#x91CD;&#x5927;&#x4E8B;&#x4EF6;&#x53CA;&#x65F6;&#x63A8;&#x9001; &#x9605;&#x8BFB;&#x66F4;&#x6D41;&#x7545;
http://spider.nosdn.127.net/bef8fb37a2cd44d328e0d.jpeg当前位置 & &
& 年薪二十多万,犹豫要不要辞职
今 日 视 点
年薪二十多万,犹豫要不要辞职
10:40:00&&出处:&&
编辑:快科技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八穿越是什么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