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特质指导下的古诗文教学研究都研究哪些内容

初中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
&>>&>>& >>&正文
初中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
发布日期:&浏览数:
&作者:袁奕&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
初中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课题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成章初级中学& 袁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古诗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但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这历来就是两块“硬骨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典文化中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民族长达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孕育出来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同时,我国也有着悠久的“诗教”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并且推荐古诗文136篇,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这些古诗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语文界的专家精英反复挑选出来的脍炙人口的精品,有些甚至是诗文中的极品。这些作品中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然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古诗文教学方式陈旧单一,很难突破传统的“串讲法”,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缺乏古典文学修养,自身功底薄弱,古诗文教学容量大,涉及社会、历史、音乐、绘画等多方面,而博古通今的老师凤毛麟角,很难完美地解读一篇古诗文,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效果不理想,学习停留在字词学习和死记硬背的层面上,无法领略到古典文学真正的美。第三,由于现代中学生都是沐浴着流行文化成长的,所以在当代中学生身上,古典文化,特别是古诗词文化的缺失尤为严重,这给初中古诗文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各级电视台陆续开展了“古诗文诵读大赛”,全国千所以上的学校也展开“古诗文进校园”的活动,由此可见,古诗文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容缺失的文化。
再看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各层次的研讨和培训,这充分显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对于我们教师所布置的写作训练,大部分学生感到生活平淡,素材难寻,构思时苦于无米下锅,动笔时就常常胡编滥造。要么下笔千言,空洞无物,要么语言干瘪、缺乏张力,很多学生的习作呈现出“三无”,言之无物,言之无文,言之无境。写作文成了师生双方的“苦差事”。
针对以上两大教学难题,我校语文组成员研读了各类文学作品和中考满分作文,发现各类文学作品引用、化用古诗文名句几乎俯拾即是。散文,甚至在一些政论文章中,也因运用古诗文名句而增添了魅力。而中考满分作文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就是由于恰当地运用了古诗文而文采飞扬,从而让阅卷老师青睐有加,获得了满分。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将古诗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以诗促写,以写悟诗”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如果饱读诗书、知识渊博,就会显得谈吐不俗、气质高雅。同样的道理,我们中学生写作时,如果能够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诗文,让作文植根于古诗文的沃土中,让古典文化的精华在自己的考场作文中熠熠生辉,便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学底蕴与思想厚度,让阅卷老师充分体会到中国灿烂古典文化对中学生的有益滋养,甚至看到考生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与文学资质。对于考生而言,对于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积累下来的古诗文,却仅仅用来对付那道5分6分的默写题,这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如能将所学的古诗文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以诗促写”,不失为一个良策。同时,在具体的写作情境中使学生更深刻地领略诗歌的内涵、意蕴、韵律之美,达到“以写悟诗”的效果。
古诗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结合,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关注古诗文的内容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可背诵名句名篇引用在作文中,化俗为雅;可采用“意境再现”的诗歌鉴赏方式,并将之用于作文教学,使之成为一种富有文化底蕴与文学色彩的写作方法;采取古诗文中较适宜中学生写作的一些方式,包括学习古人的多种表现手法、选用典雅清丽的语言、学习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的方式等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片段练习与全篇练习,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文言写作与现代文写作。现代文写作主要包括仿写、扩写、改写、续写等。
总之,古诗文教学和作文教学这两块“硬骨头”,如果能巧妙渗透、结合,“以诗促写,以写悟诗”,相信一定能有效促进作文教学,同时,使学生提高思想和文学修养,因此我们选择了《初中古诗文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
1、初中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以古诗文为阅读对象和训练中介,以此进行语言文字的赏析与练习、意境情操的感悟与陶冶、道德品质的欣赏与提升的阅读教学。
2、初中写作教学:初中写作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写文章并形成良好写作素养的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过程。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
3、初中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即为结合古诗文教学开展习作训练与指导,并指导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应用古诗文资源,同时改进习作评价的教学方式。
(二)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古诗文资源,让作文植根于古诗文的沃土中,让古典文化的精华在自己的考场作文中熠熠生辉,便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学底蕴与思想厚度,让阅卷老师充分体会到中国灿烂古典文化对中学生的有益滋养,甚至看到考生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与文学资质。
2、布朗 (Brown,J.S) 等人在 1989 年发表的《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一文中提出的看法:示范,导练与放手独立——通过观察、指导性练习和反馈来协助学生学习。如何巧妙地将古诗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找准训练点至关重要。关注内容情感,提升认识;再现诗歌意境,体验审美感知;学习古诗文多种表现手法;巧用佳句,化俗为雅;学习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等等是将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具体训练方式可以是改写、仿写、续写、扩写,自创等等。Ggx临海市外国语学校--信爱勤勇
(三)研究动态
Ggx临海市外国语学校--信1、研究成果
虽然,古诗文教学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被大部分语文教师当作两个互相独立、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版块进行教学研究,但是随着当代中学生暴露出的古诗词文化的严重缺失,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以及奋战在一线的教师开始把目光投向两者的有机结合。例如:
(1)、湖南师范大学的刘艳雄硕士推出了《中学古诗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案例研究》,从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出发,首先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了古诗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以及原因,同时对这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做一些研究和反思,不仅丰富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对中学古诗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些理论上的参考。并且指出了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要找准训练点以及重视内容,兼顾形式等等。
(2)、福建宁化的一名一线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的摸索中,分享了《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几点尝试》,论文中,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出自己的看法,从“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写作;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写作;变换文体,指导学生写作;联系生活,拓展写作空间”四个方面并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方法。
2、现存的不足之处
&&& 虽然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观点已经被逐步提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并未能在初中语文课堂普及。大部分一线教师,理念尚未更新,仍然将两者进行分割教学。
(2)、如何结合古诗文教学开展习作训练与指导,方法单一。
(3)、作文教学中,不能灵活地利用古诗文资源,还停留在单一的引用层面上。
(4)、在习作评价上,还没有形成相关的评价意识。
(四)创新之处
1、注重两者的整合性。古诗文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点和难点,虽然同属语文教学范畴,但是在实践中,往往被分割教学。古诗文教学中一般以强调背诵——理解——感悟为主,运用则少之又少。作文教学也侧重强调技法的指导,似乎成了语文教学中较为独立的版块。而本课题侧重两者之间的联系,“以诗促写,以写悟诗”,将两者巧妙整合,互生互利。
2、方法的多样性。关注古诗文的内容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可背诵名句名篇引用在作文中,化俗为雅;采用“意境再现”的诗歌鉴赏方式,并将之用于作文教学,使之成为一种富有文化底蕴与文学色彩的写作方法;采取古诗文中较适宜中学生写作的一些方式,包括学习古人的多种表现手法、选用典雅清丽的语言、学习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的方式等。
3、同步性。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围绕该课题,开设校本课程,切实保障和推进课题的深入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
三、研究目标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力求达到如下目标:
1、探索出一套培养学生诵读、鉴赏古诗文以及结合古诗文进行习作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2、促使学生诵读、鉴赏古诗文以及结合古诗文进行习作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4、改善教师的古诗文教学与习作教学方式,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5、围绕这一课题,创建教学特色,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
四、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
1、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含义、意义和可行性的文献研究。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古诗文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长期以来一直将两者当做独立的个体,进行分割教学,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将两者有机结合的观点。本研究课题首先要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读,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明确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含义、意义,分析其可行性。
2、结合古诗文教学开展习作训练与指导的的策略研究。
在古诗文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找准古诗词训练点,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点:关注内容情感,提升认识;再现诗歌意境,体验审美感知;学习古诗文多种表现手法;巧用佳句,化俗为雅;学习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
3、指导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应用古诗文资源的策略研究。
依照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结合语文教材,参照教研室选编的《古诗文诵读》,萃取更多的古诗文,最大限度地拓展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的资源。与此同时,找准训练点,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恰当、灵活地引用、化用古诗文和运用古诗文写作技巧,主要方式为仿写经典、改写诗文、续写原文、想像扩写、自创简单的文言文。
4、基于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改进习作评价的研究。
随着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在进行习作评价时,也应该逐步转标理念,不能将两者分割评价,要有意识地在进行习作评价时,关注古诗文资源在习作中的渗透程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内容与形式要兼顾,避免一边倒的倾向。
5、在实践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学和思想素养的行动研究。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开设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素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语文互动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2、调查研究法:以当前在校学生为基础,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现有学生对于古诗文在写作中的运用现状,为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本课题拟从在校学生开始,按照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方案,重点以培养学生关注古诗文,并有意识地与作文教学紧密联系为中心,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边研究,边实施、边总结,边修正实施方案,力求找到一条适合初中学生讲古诗文与写作结合的新路子,切实做到在减负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较大提高。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法:教师口头号召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学习与赏析,但学生读了没有,读了多少,效果如何,教师心中无数,学生心中更无数。所以,在课题研究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法,来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效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写作效果的主体,师生可共同商量确定评价方案,共同参与评价过程。评价的过程伴随着课题研究实施的整个过程。师生可共同商量提出阅读并鉴赏古诗文的基本要求:选择阅读并共同鉴赏经典作品;平均每周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阅读与鉴赏;每月完成1-2篇有关方面的写作等。把这些基本的要求作为定性的标准。定量的标准可以商定为:每周阅读古诗文的多少;阅读摘抄或专题摘录的多少;古典诗词在写作中的渗透的效果好坏等,把它们折合成具体的得分,作为定量的评价,以此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六、课题研究的计划
本课题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2015年1月——2018年1月)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月):选择课题,学习相关理论,搞好课题设计,建立课题组。
第二阶段,文献研究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主要进行调查研究、理论学习、研究建构目标和内容体系,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等。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阶段(2015年5月—2017年11月):依据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创新、反思。
第四阶段,分析总结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月): 收集相关研究成果,写好结题报告。
七、预期成果
1、课题实施方案1份,研究资料若干份,教案设计,教法评价中期实施报告等,结题报告1份
2、学生撰写的优秀作文集一本
3、教师理论学习心得以及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集一本。
八、推进措施
1、加强行政推进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成立以教研组为基础的课题组,学校行政全程参与、跟进并督促,召开课题组会议,就课题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研究方向,明确课题的研究重点所在,并着手进行课题的研究设计。
2、建立完整的工作制度体系
制度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前提,要想使课题得以顺利开展实施,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是不行的,为此我们根据课题组的具体情况前后逐步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公开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图书的借阅与保管制度等等。
3、重视学习研究
广泛收集并阅读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已有的文献成果,并写好阅读心得,提升课题组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
4、化大为小,加强团队合作
针对本课题,由于是在整个学校中去研究学生的古典诗词在写作中的渗透这一现状与发展,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为此我们相应的进行了具体的分工,这样使本课题确确实实渗透到了学校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增强了课题研究的系统性和灵活性。
5、开发校本课程,推进课题深入。
将本课题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实践、探索,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
组长:袁奕
组员:田国珍&& 蒋卫青&& 汤亚东&& 周启华&& 吴建良
具体分工如下:
袁奕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运用调查研究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写作现状,组织学情调查,完成设计课题方案。
田国珍负责对研究进程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控,使研究不断趋于完善。
蒋卫青负责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具体方案,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汤亚东负责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具体方案,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周启华负责结合校内外先进教改经验,讨论各年级开展实验和研究的改革思路和具体策略。
吴建良负责整理材料,收集研究成果。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上一篇文章:
--新闻媒体网站--
--各级政府网站--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外交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信息产业部
江苏人民政府网
--教育部门网站--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省教育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常州基础教育网
常州教育装备网
--教学资源网站--
教育局学籍管理系统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武进区电教教材征订系统
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
常州市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湖塘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教育装备督导专题网站
基础教育网络环境调研平台
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数据(域名登记)
--信息查询网站--
车辆违章查询
常州公交查询
公积金查询
养老保险查询
移动话费查询
电信话费查询
联通话费查询
(C)Copyright
Chengzhang Middle School All Right Reserved. 武进区成章初级中学拥有所有版权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成章人民北路100号&邮编:213152 &电话:4&&
苏ICP备 && 技术支持:成章初级中学网络中心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古诗文课堂教学浅论
作者:赵连红
  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诵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可以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优秀作品,可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可见古诗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应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呢?下面就古诗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堂讲解少些,学生诵读多些
  现在古诗文教学中,大都重讲不重读。大概受传统教学讲深、讲透、讲细的影响吧,很多教师把语法分析视为“灵丹妙药”,以为懂得了古今词义之区别,“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规律,便一通百通,就可以简洁而又便利地学习文言文。在这种主张下,课堂上只听到教师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的讲授,却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其结果也往往是学生厌学情绪日益增长,课外练习、背诵只为考试,考试过后便忘却大半,事倍功半。
  古人读书,教师每天给学生“上生书”,只给学生用红笔点断文句,根据年龄特征、文化程度深浅,断句的长短各异,然后学生扯开喉咙高声诵读,学生读熟了,能够倒背如流了,虽内容似懂非懂,但文章大意能够粗略通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应立足诵读,提倡反复诵读,把时间还给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同时诵读教学可牵引学生的眼、口、耳、心,激发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和创造力,它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接触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再现生活画面,享受没有任何干扰与预设的诗意烂漫的语文生活,从而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知,在诵读中积累,达到深悟作者思想的目的。正所谓“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这首词的意境,大部分学生都能从内心深处体验这样的“村居”景象:微风吹拂,嫩草摇碧,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溪边,大团大团的莲叶掩映着稚气的笑脸,手中的莲蓬刚刚剥了几粒。远处,绿油油的豆田里,健壮的小伙子正在认真的写着“锄禾”的诗句,屋下,油亮的竹篾像蝴蝶一样在男孩手里上下翻飞。窗口,映出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脸上溢满幸福和甜蜜的笑意……
  二、课堂分析少些,美学欣赏多些
  以往的古诗文教学,我们辛勤的园丁们总是对学生们“呵护备至”,唯恐孩子们不会吃,吃不饱。于是乎便满堂的词、句对译;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的讲解;思想内容、作者感情、表现手法的分析,力求做到入深入细。若此,一篇好的文章却被老师肢解得七零八落,文章的整体性、完美性也就荡然无存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整体感知和自主审美能力的发展,其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应注重对文本语言的鉴赏,于细微处体味作者深隐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表现力的熏陶。况且中学课本所选的古诗文尽管体裁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闪耀着美的灵光,或辞采飞扬、或诗情画意、或人生壮美、或品格高尚,或蕴涵美的情感、或表达美好的愿望、或阐释深邃的哲理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些美的东西,让学生充分品味到文章美的特质,自然而然地走入美的境界。学习古诗文就像欣赏精美的艺术品,让学生在玩味中受到美的感染、美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如背诵《孟子二章》,学生们就会有一股浩然正气在他们年轻的心灵深处激荡升腾。学习《桃花源记》,就像是让学生们置身于清幽祥和、淳朴优美、充满田园风光的理想境界中,享受到一种返朴归真的美感,从而领悟人生的真谛……让我们用文章中“美”的琼浆去浇灌学生、滋养学生,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吧!
  三、教师活动少些,学生探究多些
  中学课本的古诗文,大都是古今名篇佳作,达到了深刻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统一,而思想内容是它们的灵魂。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始终抓住古诗文的思想,用美好的情感感染学生、用崇高的精神激励学生、用真理的光芒照耀学生、用智慧的甘露哺育学生。如教《赤壁赋》,就应让学生于江月清风歌吟箫管中去感受、探讨人生之哲理。然而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一些教师往往越俎代庖,一味地去宣讲、灌输、定论!大家都知道,一篇文章的思想就像一枚绚丽多彩的宝石,又如一座危峰兀立的峻岭,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也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见仁见智是古诗文学习之至理,且这一过程的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思维,运用联想和想象达到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因每个人的思想观点、感知能力的差异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空间,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感知、自我欣赏与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究,注意发现和挖掘学生感悟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努力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切不可只顾自己讲解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优美灿烂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精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广大教师更是责无旁贷。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是时代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欣赏、探究,真正成为古诗文学习的主人,体味古人美的情感,深悟古人高尚的思想,传承古人的纯朴,发扬古人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也正是当前新课程标准在古诗文教学中所倡导的!
  赵连红,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河北威县。
整理者:绝情谷&&2009年3月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2、感谢您使用本站,通过
进行查找。
3、使用搜索框直接进行搜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IT专业技术人员,擅长IT专业及教育培训相关工作
 下载此文档
基于现代课堂教学指导的古诗词课程教学人文性研究
下载积分:606
内容提示:基于现代课堂教学指导的古诗词课程教学人文性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3|
上传日期: 21:11:1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6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基于现代课堂教学指导的古诗词课程教学人文性研究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科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