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的物种灭绝76

灭绝物种,人类的效率是自然界的1000倍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灭绝物种,人类的效率是自然界的1000倍
大灭绝 绝灭 环保 物种 环境 破坏 生境
本文作者:莘莘深
(文/Peter Aldhous)先说坏消息。人类造成物种灭绝的速率是自然因素的1000倍——落在早先估计范围里最高的那头。而且,我们仍不知道我们要丢多少物种才会完蛋。
再说一个好消息。只要有智能手机,你就可以帮助动物保护人士来保护它们。
这项关于全球物种灭绝速率的新的估计数据出自斯图尔特o皮姆(Stuart Pimm)和他的同事们,他们来自北卡罗莱纳州杜汉姆市的杜克大学。早在1995年,皮姆就曾估计,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速率是环境背景绝灭速率的100到1000倍(Science, doi.org/fq2sfs)——事实上,皮姆当年的研究既低估了物种目前消失的速率,也同时高估了在过去1000万年到2000万年中环境因素造成物种灭绝的“背景速率”。而如今这项发表在《科学》上的新研究把这个数值定在了范围的上限(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46752)。
没了就是没了就是没了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关于濒危物种评估的对皮姆的分析至关重要。这项目录由最初零散的濒危物种名单逐渐发展为对动物种群及其分布地区的全面调查。
“20年前我们可没有多达7万个物种的评估数据。”托马斯o布鲁克(Thomas Brooks)说道,他是IUCN在瑞士格兰德团队的成员。
通过研究动物的DNA,动物学家们同时还得出很多动物种群的家谱,这让他们可以计算新物种要花多久才会出现。平均来说,每种脊椎动物每1000万年就会衍生出一个新的物种。
物种灭绝的自然速率很难衡量,但还是有办法的。在我们开始破坏栖息地之前,新物种出现的速率似乎比原有物种消失的速率要快。换言之,自然灭绝的速率不会超过自然形成新物种的速率,皮姆说。
总体而言,我们这次估计的灭绝速率要比1995年那次快,并不是因为1995年到现在的灭绝速率增加了,只是因为采取了更好的估算方式而已。但是有一个例外,两栖动物遭受的威胁真的上升了,部分原因是
图片作者:莘莘深
拯救每一个
目前高速的物种灭绝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意味着什么仍是个巨大的问号。有些研究人员提出了物种消失的“可持续性”目标,但是并没有科学的手段来预测物种灭绝累积到什么程度才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那种数字不管是谁说的,都肯定是随口编出来的。”皮姆说。
然而,这种超过自然灭绝速率1000倍的物种灭绝速率看起来并不能持续很久。 “我们要付出代价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布鲁克说。
皮姆的团队还编制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详细地图,以10公里见方的网格标注了全球范围内受威胁物种的数量以及物种的总数量。
这样的地图可以帮助动物保护人士决定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
比如,皮姆和来自巴西纳赛尔o泡利斯塔生态研究中心的克林顿o杰金斯(Clinton Jenkins)注意到了巴西大西洋沿岸有大量受威胁的物种。当地的森林正遭受砍伐以建造养牛场。所以他们同巴西的金狮绒保护中心联手,购买土地把分散的森立碎片连接起来。
但是动物保护人士需要更多的数据,而你可以通过像iNaturalist这样的项目尽自己的力量。用户可以通过iPhone或安卓手机应用分享他们看到的生物的照片,然后专家来识别它们。“就是现在,差不多每30秒钟就会有人发布观测信息。”旧金山加州科学院的副院长斯考特o劳瑞(Scott Loarie)说道。(编辑:Ent)
编译自 New Scientist, We are killing species at 1000 times the natural rate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文章内容:没了就是没了就是没了因为重要所以要说两遍?
小行星表示不服~
引用 的话:因为重要所以要说两遍?大概是吧……原文是 gone gone gone……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引用 的话:大概是吧……原文是 gone gone gone……A rabbit is a rabbit is a rabbit 类似这样?
生态学硕士
总觉得无论说多少遍……也不会有人理会……
引用 的话:小行星表示不服~木星表示很憋屈,你丫地球不识好歹~
如果他的分析是根据IUCN的redlist,那么恭喜,这个速度还有上调的空间。IUCN的官僚和低效和有关部门有得拼
引用 的话:如果他的分析是根据IUCN的redlist,那么恭喜,这个速度还有上调的空间。IUCN的官僚和低效和有关部门有得拼【哭脸】
引用 的话:小行星表示不服~超级火山表示不服~
我觉得吧,任何一个物种的数量超过自然状态(像原始人一样自己捕猎)数百万时,仅仅是每天的消耗和排泄都已经比自然的干涉力大多了。
人类社会的发动机是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行动。
让它一直活着吧来自
有能力就是任性,没能力就是认命来自
别理我,我面壁一会。来自
为什么想要灭绝艾滋病毒什么的这么困难呢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人类灭绝之后的动物》100篇 第一文库网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1、毛里求斯蚺蛇(1975年)毛里求斯蚺蛇原产于毛里求…
被人类吃灭绝的动物.txt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你还外边转什么阿老实在我身边待着就行了。 听我的就是,问那么多干嘛,我在你身边,你还走错路!跟着我!不能给你幸福是我的错,但谁让你不幸福,我TMD去砍了他 被人类吃灭绝的动物 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被人类吃灭绝的动物 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人类不可避免的要吃掉一些动物来维持自己的健康与食物链的完整。但凡事都不能走极端,如果大量的猎取某类动物,也会使整个生态世界的食物链发生问题,甚至还会致使某些濒危动物从此灭绝。 1. DoDo DoDo鸟…
睁开眼也看不见 19、20世纪灭绝的动物(图)
10:46:37 来源: 网易科学 网友评论 157 条 渡渡鸟,1799年灭绝...... 打过的人应该知道,在绕过好望角时候,有种奇特的…
豚鹿曾经生活在亚洲靠近河堤和湿地的地区,如今 在中国已经濒临绝种。这种鹿肩高约 60 厘米,是 鹿科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豚鹿的体重约 20-30 公 斤。豚鹿生存的威胁主要是它们的肉当作野味和作 曾经一度只有不到 20 只的朱鹮生存在野 外,而朱鹮的…
大海牛于1768年灭绝; 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 恐鸟于1800年左右灭绝; 大海雀于1844年灭绝; 开普狮于1865年灭绝(生活最南端、最大的狮子亚种)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唯一产于非洲的棕熊和熊类); 南极狼于1875年灭绝(生活在…
灭绝的动物 白令海峡的史德拉海牛于1768年灭绝; 渡渡鸟于1799年灭绝; 恐鸟于1800年以后灭绝; 大海雀于1844年灭绝; 南非拟斑马于1883年灭绝; 西非狮于1865年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 南极狼于1875年灭绝; 美国…
致——地球上的人类朋友们 首先要说声抱歉,请原谅我们不辞而别,这次我们真的不是迁徙,而是消失,化作最终的虚无。其实在离开之前,我们发出了痛彻心扉的呐喊,只是你们没有听见或者装作没有听见。 这颗祖祖辈辈生活的星球,原本有一望无际的,草场,森林,山岭和湖…
19:02 哺乳类 单孔目 长吻针鼹 鸭嘴兽 袋狸目 条纹袋狸 兔袋狸 袋鼠目 澳洲毛鼻袋熊 尖尾兔袋鼠 短鼻大袋鼠 翼手目 菲律宾果蝠 白胸狐蝠 玛利安娜狐蝠 西太平洋卡洛岛狐蝠 金狐蝠 灵长目 金竹狐猴 阔鼻驯狐猴 白颈狐猴…
人类,花了数百万年的时间爬上食物链的顶端,机智的大脑、强大的武器估计能杀死现在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地球的霸主非人类莫属。当然,人类也是最顶级的吃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哪一样能吃的不被人类所干掉,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物种是被人类吃灭绝的呢…
蜂猴 蜂猴生活在海拔 1000 米以下的亚洲东部雨林区。在中国,有小部分的蜂猴生活 在广西和云南的森林。蜂猴行动缓慢,所以很容易被捕捉。主要吃昆虫、鸟蛋、 熟睡的哺乳动物和蛇。 它们生存的威胁包括森林砍伐,被当作野味和其他身体器 官被用制传统药材。蜂…
1.白鳍豚 白鳍豚 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
已灭绝 濒临灭绝 中国十种濒临灭绝的动物 一、 古朴国宝:大熊猫 英文: Giant Panda 大熊猫时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
1.北部白犀牛 (Sumatran rhinocerous):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
野生动物的灭绝 人类的伙伴动物报告 计算机学院 野生动物的灭绝 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
一切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与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只要条件不变,就能长期生存。但是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这千古不变的平衡。一、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人类能在短期内把山头削平、令河流改道,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使许…
濒临灭绝的动物 兽类: 白唇鹿 白鱀豚 白颊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 白头叶猴 白掌长臂猿 斑 羚 斑海豹 斑林狸 豹 北山羊 藏羚 藏酋猴 藏原羚 豺 长尾叶猴 赤斑羚 穿山甲 大灵猫 大熊猫 滇金丝猴 貂熊 短尾猴 鹅喉羚 蜂猴 高鼻羚羊 海南兔 河麂…
地球上成千上万不同品种的生物,它们在生物网络中互相依赖,各自精彩,扮演着其不可代替的角色。每当失去一个品种时,自然平衡又多添了一分失调。最近的几个世纪,由于人类进行得各式各样的活动掠取,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让数以百计的物种绝迹于地球。伊比利亚猞猁伊比…
据说,目前球地现存上15有万0人种类已命名的动物,而经计已经估绝灭动物的7有0万种之多。0 如 : 兔纹袋:鼠906年1绝 灭
恐 :鸟810年彻0底灭 白绝澳洲足林:十鼠世纪初灭九 绝eWtsAfric a狮: 865年灭绝 1 特拉斯阿棕熊:于8…
濒临灭绝的动物——白鳍豚 先介绍一下吧! 白鳍豚也称为白暨豚、白鳍,是鲸类家族中的小个体成员,也是我国长江特有的淡水鲸类。属喙豚科。具长吻,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喜欢群居,性情温顺谨慎,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白鳍豚是恒温动物,…人类活动导致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植物和昆虫——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人类活动导致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植物和昆虫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峨眉山植物区系是我国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生物基因库”和“仙山药园”之美誉。1984年底调查,植物5000多种,仅药用植物即有212科,868属,1655种。但是,近年来因多种原因,近三分之一植物种类受到威胁,许多种类遭受灭绝的危险,同时许多中草药的有效药用成分减少了、有毒成分也增多了。峨眉山中草药的命运令人担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材料中“峨眉山中草药的命运令人担忧”主要是指A.中草药种类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B.占植物比例太小,多数植物不能入药C.将无药用价值的植物当中草药植物使用,以次充好,声誉受严重影响D.市场对中草药需求明显下降,导致种类减少2.造成上题所述主要问题的人为原因中没有A.过度掠采天然药材 B.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植物的生长地C.区内人类活动频繁,排污严重,水、土污染加剧D.峨眉山生态保护区面积缩小3.为保护“仙山药园”峨眉山,我们应①保护中药生长的衍生环境;②有计划地开采中药资源;③加强研究,建立中草药人工养殖基地;④严禁上山采药;⑤大量引进其他植物区系的中草药;⑥建立鼓励采育结合等激励机制A.①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⑤⑥&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物种大灭绝正在上演?人类活动和破坏罪魁祸首! - 自然地理 - 龙媒网
物种大灭绝正在上演?人类活动和破坏罪魁祸首!
多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尽管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处于其35亿年进化历程中的顶峰,但由于人为活动和破坏,地球可能正在进入新一轮物种大灭绝的早期阶段。
报告说,自1500年以来,320种陆地脊椎动物已经消亡,余下的脊椎动物在物种丰度上平均减少25%。无脊椎动物的情况也非常类似,过去35年间,甲虫、 蝴蝶等无脊椎动物数量减少了45%。目前有16%至33%的脊椎动物处于濒临灭绝状态,其中以大象、犀牛、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的种群数量减少程度最甚,这一趋势与以前的物种大灭绝相符。
报告作者认为,与前5次物种大灭绝不同的是,可能的新一轮物种大灭绝与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丧失和全球气候无常有关。报告主要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鲁道夫&迪尔佐说,在人类居住密度大的地方,生物灭绝率高。与此同时,物种灭绝及种群数量减少反过来也可能对人类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危害。
例如,在肯尼亚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不让斑马、长颈鹿等大型动物进入一片封闭地区,观察那里的生态系统如何变化。结果发现,草地和灌木增多,种子和藏身处更容易找到,被掠食的风险减少,这就导致啮齿类动物数量猛增,病原体水平也随之升高,很多疾病的传播风险增加。
至于无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对人类的影响,报告分析说,全球75%的粮食作物靠昆虫授粉,昆虫还对营养物质循环和分解有机物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保障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仅在美国,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经济价值每年约为45亿美元。
这个由美英等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说,减少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控制对环境的过度开发,提高对正在发生的新一轮物种大灭绝及其对人类影响的意识,都有助于控制物种灭绝的趋势。
分享给我的小伙伴:
7天最热7天热评月榜动物灭绝对于人类来说重要吗?_专题_芜湖新闻网
曾经在身边、在长江里游弋的白鳍豚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由于人类的破坏,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三百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000年灭绝一种。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数百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列出了具有权威性的濒危动物“红色名单”,同时该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16300种动植物物种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41000多种生物则受到生存的威胁。该组织还表示全球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1/5是哺乳动物,1/4是珊瑚类以及1/2的海龟类处于危险之中,70%的植物也处于不同程度的危险之中。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 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 即每天减少50-150种。
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亚洲羚羊是说明稀有动物灭绝速度奇快的一个代表。1993年,尚有100万头亚洲羚羊活跃在中亚草原和沙漠上,而今天所剩还不到5万头。亚洲野骆驼的处境更为危急:目前在中国仅剩500-1000头,而且遭到采矿工程的极大威胁,同时因它与家养骆驼争夺水源和草原,而时时被射杀或驱赶。目前的资料仅统计了地球上所有植物种类的4%,但即便根据不完整的资料,也有多达5714种植物已经灭绝,另有1046种正处于危急状态,最近连生存能力极强的墨西哥仙人掌也不幸登上了“红色名单”。
正常自然演化中也有物种灭绝,但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太快了,由于人口增长和随之而来的消费需求增加,世界上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面临灭绝威胁的物种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生态系统,树蛙、珊瑚礁以及河豚等物种受到的威胁最大。地球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而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正经历堪比恐龙灭绝的时代
过去五次的生物灭绝无一例外都是自然界主导的,最近一次的大灭绝,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恐龙全军覆没,那是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但是,那次最著名的灭绝,也只有60%的物种灭绝,然而,据科学家估算,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而更为可怕的是,除非我们短时间内就找到大量移民外星球的办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这种趋势没有丝毫减弱的势头!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大量生物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消失,却很难像前五次那样产生新的物种,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的脆弱,当它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我们现在的地球,甚至风和日丽,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球生物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浩劫。[]
1、巴巴里狮子。最后出现时间:1922年。巴巴里狮子,它身体全长三米左右,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狮子要长四十公分左右。它体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经是地球上体形最大的狮子。欧洲狮子在公元两世纪就灭绝了,南非的凯布狮也于1865年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被称为狮中之王的巴巴里狮,又面临着灭绝的危险。1922年,最后一只巴巴里狮是被人类的猎枪击倒的。 这就是全身长三米,长长的鬃毛一直延续到后背上半身,地上最大的狮子。
2、渡渡鸟。最后出现时间:17世纪末。渡渡鸟,或作嘟嘟鸟(Dodo),又称毛里求斯渡渡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
恐鸟和哈斯特巨鹰
3、恐鸟和哈斯特巨鹰。恐鸟于1850年左右灭绝,是数种新西兰历史上生活的巨型而不能飞行的鸟。目前根据从博物馆收藏所复原的DNA,已知有十种大小差异不同的种类,包括2种身体庞大的恐鸟,其中以巨型恐鸟最大,高度可达3米,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小型的恐鸟则只有火鸡大小。身高平均约3 m的巨型恐鸟中,最大的个体高约3.6米,体重约250千克。在300多年以前,巨型恐鸟可称得上世界第一高鸟。虽然上肢已经退化,但恐鸟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尽管下肢发达,庞大的身躯使得恐鸟的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而捕食恐鸟的哈斯特巨鹰3米多的翼展或许并不惊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体重则超过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种鹰,因此哈斯特巨鹰堪称史上最大的鹰。但随着恐鸟的稀少,以恐鸟为主要捕食对象的哈斯特巨鹰也逐渐消失了。
4、袋狼。袋狼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祖先可能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 澳大利亚草原等地。属于有袋类,和袋鼠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不成熟的幼仔,并且为夜行性。 5000年前,澳大利亚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最后一只袋狼,是于日死亡的。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奇妙的是,现在,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有一个袋狼保护区。这样做是否表明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呢?总而言之,这么珍贵的动物——袋狼灭绝了。尽管与澳大利亚的古代居民一共生活了一万年以上。但是,随着新世界被人类一一发现,在一瞬间,袋狼终于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中华鲟。四川珍稀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只分布于北半球且经1亿年不灭绝的古老鱼类,称为“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2、大鲵。大鲵又称娃娃鱼。是大型的两栖动物,肉食性,喜穴居,450克以上个体可见性成熟,人工驯养已获成功,且生长较快,但人工繁殖尚未见成功。蓄养面积10亩,蓄养量约1吨。
3、扬子鳄。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宣城、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4、丹顶鹤。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据调查统计,全世界野生丹顶鹤的总数仅1200只左右,我国占全世界总数的60%左右,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5、熊猫。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6、金丝猴。金丝猴别名仰鼻猴,不论野生或饲养的,都只中国才有。由于金丝猴毛色绚丽,毛皮可作高贵的装饰品,过去滥遭捕杀,种群的生存受到威胁。
7、东北虎。中国是世界上产虎最多的国家之一,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其中以东北虎最为名贵。东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它体魄雄健,行动敏捷,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可达350多千克,有“丛林之王”的称号。
8、江豚。江豚,俗称江猪,是一种小型鲸类,是鼠海豚科江豚属仅有的1种。江豚体型似鱼,长1.2~1.6米,全身灰黑色,头短,额部微突出,眼睛小,尾部扁平,无背鳍,很少跃出水面,仅背脊露出水面。江豚数量现已不足1000头。[]
北美的旅行鸽,19世纪时,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它们会绝种
1、人类直接捕杀导致灭绝。最典型的例子是北美洲的旅行鸽和渡渡鸟。北美洲的旅行鸽一度多达50亿只,曾经达到挥一棒子就能打死几只的程度,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然而不幸的是,它们肉味鲜美,所以从19世纪中期开始,遭到人为捕杀,直到20世纪初,正式灭绝。渡渡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彻底绝灭。
北极熊被饿的像毛毯
2、大量燃烧石油煤炭,导致气候变暖、海洋酸化。英国科学家们以48786种生物为研究对象,对二氧化碳排放对这些生物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加以控制,到2080年,55%的植物以及35%的动物将会失去一半的生息空间。两栖类动物、植物以及爬行类动物的生存处境最为危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美洲、亚马逊河以及澳大利亚将会成为动植物栖息地丧失最多的地区。德国科学家对海洋酸化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结果发现,大部分海洋动物物种都受到海洋酸化的影响,但不同物种对这一影响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海洋酸化会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美丽的珊瑚将不复生长甚至被破坏,许多珊瑚虫将绝种。
3、破坏其生存环境,抢夺食物和资源。比如南美热带雨林的砍伐。经粗略测算,最近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从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另一个发生在芜湖人身边的例子是白鳍豚的正式灭绝和江豚的濒临灭绝。[]
难道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就是一个充满垃圾,没有动物的地球?
在当今的社会,有一小部分人,声称“极端环保主义者口若悬河,但就算他们再怎么口若悬河,我们也还是不能够接受无限上纲上线的盲目崇拜,就算他们再怎么口若悬河,也必须要再培养出另一批比他们更口若悬河的人来击倒它。”,这群人被成为反环保主义者。具体看看某门户网站的专题:
反环保主义者认为,环保主义者的行为是无数个想要控制大自然的愚蠢行为之一。远远超过90%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都消失了!又不是我们把它们杀掉了,大自然就是如此运作的。现在的物种以每天25个的速率消失,不管我们做啥,明天早上醒来还是会有25个物种消失。因此反环保主义者认为这些不需要去管。
反环保主义者认为,这颗星球已经45亿岁了,我们竟然自大到认为人类对地球是个威胁?我们的行为会危害到这颗绕着太阳旋转的美丽蓝色星球?地球经历过的灾难可比我们多得多!经历过地震、火山爆发、地质重构、板块漂移、太阳黑子、太阳耀斑、磁暴、磁极反转,千百年来遭遇了无数彗星、小行星、陨石的撞击,还有各种沙尘暴和风蚀,宇宙辐射、超级火灾、超级洪涝,冰川结了化,化了结。而我们觉得几个破易拉罐和塑料袋就能让地球完蛋?
反环保主义者认为,环保主义者“不要乱丢纸杯,有些用水冲干净还可以再用”的倡导并不实用,因为时间也是很珍贵的资源,有时浪费了一些纸杯却节约下时间是值得的。环保主义者“废纸应该回收再利用,避免林地变成垃圾填埋场”的背后是最终损益比的失衡,牺牲一些树木,省得还要分类垃圾的麻烦,也许是赚的。环保主义者“不能留给子孙一个贫瘠的地球”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子孙后代会比我们有钱的多!与其攒钱,不如多传承精神。
小编认为,这是在胡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间办公室,有遮风遮雨的窗子和干净的地面,大家都只能生活在这,凭什么让你一小部分人去乱搞?是,你扔了臭袜子、饭盒筷子,你自己是节省了时间,经济学上说你赚了,可大家呢?等地球环境都破坏了,庄稼养不活人了,要饿死人了,看你还说什么“子孙后代比我们有钱”!到时我们给他们传承了什么精神?尽力去污染、破坏大自然吗?还是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你怎么看?[]
鲸类利用超声波定位
电影《黑客帝国》中的程序史密斯,对一个人类说:“你知道吗?我发现跟人类不能算哺乳动物,因为每种哺乳动物都能和周边的环境和平相处,而人类能做的就是不停的破坏和索取,唯一能生存下去的办法就是换一个地方再破坏和索取。跟你们最像的地球生物是病毒。”
保护动物,且不说那些高高在上的“科研价值”,从我们自身角度出发,便有着许许多多的理由:人类对各种生物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而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那么,当前已知的实际意义有哪些?
1、可以提高人类未来的寿命,新药的分子。比如蛇的毒液是治疗很多疾病的良药,以目前的科学水平,根本没法复制。再比如鲨鱼,他们从不患癌症,人类在未来是否能利用鲨鱼的这种特性造福自己?
2、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你可能现在还不敢吃转基因食品,但是未来的某一天,一旦转基因被确定无害,或者某些被确定无害,那么,我们的农作物、牲畜就可以利用某些生存能力强的生物基因来优化自己。
3、物种消失会导致人类经济利益的受损。如果一个地方鼠类猖獗,那么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蛇、鹰、猫头鹰这些鼠类天敌在当地已近乎绝迹。
4、其他仿生学须要生物的多样性。如果人类在进入现代社会前,就已经把所有的蝙蝠、鲸类都杀死了,超声波技术将会推后很多年再发明,很多现在去医院做个B超就能看到的,可能很难看到。如果人类在进入现代社会前,就已经把所有的鸟类都杀死了,飞机的发明将会大大滞后。
5、智慧生物的身份要求我们这样做。眼睁睁的看着所有动物灭绝,这就是智慧生物的本事吗?[]
  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有机会去接触到野生动物保护的事情,然而,当真正这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该是尽力保护这些濒危动物,在这之前,我们要做的是:树立起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只要大家的理念树立了,到一定时候就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