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学术研究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但是育人方面真的够吗

查看: 24437|回复: 68
未来百年供应链学术研究的六大猜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大家还有什么未来主义的“根本性的”研究前景预测,欢迎补充。你当然也可以说“运作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将在100年内消亡”这样的话。总之,欢迎补充。
当然,我能预见到有多少人会有有意义的补充。但发这贴就比不发要强一点。
研究十大猜想之一
有专家预测,将来人可以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销售。
因此,人类供应链将成为可能。敬爱的Hau Lee和Gerald Cachon先生,希望你们能活到那一天,想一想对策,想想如何管理那样的供应链。
在人类供应链中,消费者和产品将是同一种主体:人。
供应链研究十大猜想之二
当供应链中的消费者和制造者合而为一时,情况将会怎样?
消费者也可以是制造者或分销者。这样的供应链显然更加庞大而错综复杂。
C2C技术、机器设备的小型化和家庭化、全社会小批量能力的大幅提升,都将促进这种个人、企业不分的供应链网络的进化。
供应链研究十大猜想之三
当一切挑战化为乌有时,供应链应怎么管理?同时,哪些科学技术能够消除这些挑战?例如:信息不对称、竞争、成本、提前期、产品生命周期(或shelf life)、capacity约束等。
如果全部信息完全且实时分享,会怎样。也就是说,当一切供应链成员(包括消费者)所面临的一切不确定性都消除后,供应链管理还有什么挑战。
如果没有竞争,所有企业完全合作、融合,会怎样。
如果成本为零,会怎样。
如果一切提前期(例如研发、生产、物流等活动)为零,会怎样。
如果一切trendy goods都不再trendy,一切高技术产品都不会面临技术更新换代,一切食品都不会腐烂变质,会怎样。
如果、生产、仓储的capacity和capability全部为无限,将会怎样。
如果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会怎样;如果世上没有钱这个东西,又会怎样。
想一想你所玩过的电子游戏的那些和以上7条相似的秘籍,那些秘籍生效之后,游戏是否变得更加容易玩了。例如:
信息透明==》地图全开、让时间永远停留在白昼、关闭迷雾。
提前期为零==》快速研究、直接进化一个世代(上升一级)、快速建造、穿墙、可以飞行、调整游戏时间快慢、瞬间移动、时间停止。
无限的产能和capability==》无人口上限、无限能量、获得所有武器、无限弹药。
资金短缺==》不死模式、上帝模式、血量无限、得到999999钱。
当然,在电子游戏中,有些秘籍是只针对有竞争的情形的:
敌人视你而不见、隐身模式、ghost模式。
杀死所有敌人
无敌、获得超级盔甲。
这些秘籍并不能体现未来供应链的完全合作的原则。但是,在眼下某些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些游戏秘籍能有些其实意义。
另外,一般的电子游戏的焦点在于竞争,而供应链的焦点在于满足客户需求。所以,从普及供应链知识的角度来看,电子游戏并不能教给小孩儿如何满足客户需求,而只是强化竞争思维。
供应链研究十大猜想之四
供应链中的信息和物质若可以相互转化,情形将会怎样?
若通过物理学的进步,信息可以转化成物质,物质也可以转换成信息而以光速或超光速传输。这时候,供应链将如何管理?
要知道,信息的物质载体是具有极低的复制成本的,就像微软的软件copy一样。
综合以上四大猜想,一项也许是最有趣的未来主义供应链研究主题诞生了:
对人类供应链进行C2C式的家庭化生产和分销,并且生产、运输、、采购的一切成本和提前期为零,一切容量和能力为无限,产品“长生不老”且永不过时,没有横向竞争,地球上全部信息实时共享(包括一切生物、非生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这样的一个context,真令人大跌眼镜。这实际上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一瞬间造无数个人,并卖给无数个其他人。而这些被造出来的人,在诞生后的第一时间,就同样可以进行造人活动。所有的人都不会衰老和死亡。所有人对人的需求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并且,我们知道一切,就像god一样。这样,无数个god极速共同进化、繁殖的场面就呈现了出来。
当然,这还不是最完备的情形。因为我们还剩下几个猜想即将公布。
供应链研究十大猜想之五
这个猜想有点综合性,它柔和了地外文明、动物和学习能力这三个关键要素。
具体而言,外星系地外文明、地球上和地球以外的一切动物,这些生物之间的交易、繁殖、学习发展,是否都需要用一套扩展后的供应链理论来加以研究呢?
另外,既然考虑到了动物,那么,植物、无机物、有机物、动物之间的关联性就不能不加以考虑。
随着全部动物的智能化、人类与动物的沟通能力大幅提高、以及人类与地外文明的接轨,这种情境将变为可能。
需注意的是,生物体是具有学习能力的!这种能力必须在未来的供应链研究中加以考虑。因为,你制造出来的产品将能够自我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
IT对供应链的影响在现阶段看来是学者们的一大关注焦点。而其他技术,例如生物技术,却鲜有人关心。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可以预见的一连串突破性进展,在几十年之后,也许运作管理学者们会开始关注和生物有关的议题。
供应链研究十大猜想之六
从上面的这些猜想中,不难看出,运作管理研究和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因此,科学技术和运作管理的脱节就成了一个必须克服的问题。
就好像是供应链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内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越来越多一样,科技和运作管理的协调,也将变得日益明显。
这样看来,那些只把目光盯在运作管理本身,而无视新科学技术对它的影响的人,是会落伍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个“entry time selection”的问题。技术的成熟需要时间。很少有人会在技术成熟之前去研究它对运作管理的影响。因为,在技术成熟之前,它是不会被应用的,这个时候,几乎拿不到任何实证数据。如果没有实证数据,或者实证样本数太小,也就无法产生实证研究,或者至少是无法产生大样本或多案例的实证研究,更不用说数学建模了。在科学技术告诉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考虑未来的科技情形时,往往难以做出一个清晰的想象,所以,也就往往无法过早地对某种科技对运作管理的影响加以研究。但是,我们无论如何要在脑子里绷着这根弦。因为中国在许多关键的科技领域的水准很有可能在几十年内开始引领世界。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会绷着这根弦的。
您尚未通过实名认证,不能查看水无穷处经理的认证信息
签到天数: 7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物流沙龙联合创始人,潘永刚
回复 1# 的帖子
我也有一些猜想:
1,当前人的成长太慢,很多知识可以固化转移的,只是缺少好的平台,如我们论坛这样的.
所以未来知识的供应将加速,知识供应链提前期将缩短门们很快就能就某一领域掌握很专业的知识,前提是需要上进心和好的平台渠道.
2,商业变得越来越依靠直觉,因为知识都更为平等地被掌握,大家或许都有能力把自己的设计转化为产品,只是代工厂增多而已.供应链也就成了c-b-...-b-c的全链条.这时候商业几乎完全靠创意提供者的直觉进行.
3,污染物控制也会像当前库存控制一样,成为供应链的重要支点. 因为污染物也具备了商品特性,货币不仅仅衡量产品本身,同时还对其社会影响进行估值.
4,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我们只需要收到顾客的兴趣点击,便会自动通过云计算的中心进行生产需求的分配\代工厂自动采购生产\客户的位置信息会根据移动个人信息台直接定位,物流不再是需要关注的点,重要的是中间的网络连接是否覆盖到了,如何增强网络自动路径寻优的能力才是大家关注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像环境工程、心理学、医学等等诸多学科都有待跟运作管理更紧密地集成起来。
前几年,学术界只是把跨学科集成的焦点放在运作+金融、运作+人力资源、运作+IS(例如一些实证或建模研究)、运作+组织等,始终没有跳出管理领域这个圈圈。像环境污染、行为经济这样关系到人类最终福祉和人类身心特性的非企业管理领域(但仍属于管理领域)的学科,开始慢慢和运作管理结合起来。另外,工具性的学科,诸如计算机科学,例如其中的Agent技术等,会对本学科产生一定影响。接下来,更多的、不属于管理领域的学科将会一拥而上,和运作管理结合起来。当然,这需要一些跨学科背景的人。
事实上,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运作管理专业的网页上就谈到,他们积极和本校其他专业的学者开展合作。
去年,在鹿特丹RSM商学院听Hau Lee讲座,他现在也是搞比较宏观的题目,由世行资助的。
以生物技术学科为例,它和供应链管理结合的几个时间点应该是在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突破成熟之后:人脑信息共享;人造人(源于克隆技术);动物的类人化/智能化;员工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无限扩大(基于脑科学。导致一个人能顶n个人用)。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我暂时没想到的相关技术。
另外,未来的供应链情景事实上在做建模研究时,都可以找当前的类似的供应链情形作为benchmark,诸如人类供应链的当今版参照物之一就是代孕供应链。
另外,需提醒的是,脑扫描技术、移动终端的普及化及其带宽的爆炸式拓宽、可以连接到大脑的生物芯片、身体状态自动检测等技术潮流是未来的人脑和人体信息实时共享的重要基础。另外,对各类特异功能者的特殊基因的破解也有助于大幅增加人类能力。信息共享、信息共享、信息共享。不知什么时候,供应链学者才不再发愁信息共享和信息不对称。另外,几十年后,当我们谈信息时,会重点关注什么信息?还会仍然只是谈客户需求、供应可靠性、库存准确性等信息吗?抑或,届时我们将借助其他学科的发展,更加全面地谈供应链管理对人类种种根本福祉的影响。
此外,想想未来的对抗性体育比赛。如果信息都透明了,对抗双方全都知道对方的一切打算、一切动态,比赛将怎样进行?从这里也可看出,让信息更透明、让更多信息变透明,具有深远意义。
[ 本帖最后由 punchwei 于
14:57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另外,我想建议提醒一个注意事项:作为顶级名校的牛人,应该挑选最能体现经济学、最新科技、消费者和人类终极福祉的角度去入手研究。其他学校的人,由于胆子小、学术积累薄,可以随后跟进。清华北大人大交大复旦应该负起这个责任。目前为止,清华的叶青最有希望。北大则是Xiaona Zheng(郑晓娜)最有希望。Come on,相信我的判断,基本上会很准的。但是,如果他们两人还是死脑筋的话,未必会真的很强。
当然,清华北大它们还会隔三差五地招新人进faculty,而且都会大多是排名前20以内的强校,甚至集中在前10的强校的博士毕业生。坦率地说,可能真正的清华北大供应链方面的全球顶级强人应该是在5-10年之后才会进入faculty,原因是目前为止,外国博士毕业生、甚至本国的博士毕业生并没有把就业的枪口优先对准清华北大。
所以,我的意思是,清华北大目前这些年轻人将来都未必能真正地引领全球潮流。所以,千万别把他们当上帝看。要有独立思考。
再次提醒的是,作为顶级名校的牛人,应该挑选最能体现经济学、最新科技、消费者和人类终极福祉的角度去入手研究。从这个标准看,叶青比郑晓娜强一点。人大的王晓芳甚至也有可能比郑晓娜强一点,但未来走向不好说。
4-5名应该在北大的翟昕、上海交大的刘少轩(和郑晓娜曾经是同一个导师:Rick So)之间产生。但刘少轩也有可能成为前2名,因为其成果较好地代表了我归纳出的三大标准。
那些早一点回国的人就先不说了。他们将来也未必不会有好的作品,最典型的可能是人大的吴江华,他也可能能争夺前3名。
上财的田中俊也可以拼一下国内前5、6。
我想说的是,叶青无疑将成为国内顶级大拿。其他人比他稍稍差那么一点。但不清楚今后几年国内高校能否招到比叶青更好的人。
清华新留校的肖勇波预计也会不错,大概可进入前8名。上海交大的郑欢其实也还可以,大概能在前12名。
华工(例如徐和)、西交(张盛浩)新招的人,比较偏战术层,不太偏经济学。中山大学招的人虽然也不错,但也都属于偏战术层的类型。目前为止,徐东升在中山可能是最厉害的了。重庆大学的Yong Wang也比较战术化。复旦的冯天俊对供应链不算是很专,其博导被引次数也相当一般,所以预期在供应链方面的前景不会进入前12。复旦的尚蔚鑫也是偏战术层。复旦年龄稍大一点的戴悦的情况比较明朗,她应该能在未来10年内稳定在国内前8左右,甚至达到前7。
至于在北京地区的高校里面,除了北大清华人大之外,北航、北理工、北交大属于还凑合,当然距离涌现国际顶级大师(top 5的大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们至少10年内恐怕还招不到全球top 20的博士毕业生,目前他们招的新人大都来自全球排名好几百名的大学(例如华工)。北科大在本领域更是一般,它迄今招的新人来自上千名的大学(例如北理工)。不过,北交大张菊亮属于是岁数稍微大些的人里面(不包括陈剑、谢金星等)情况最好的之一,已经投往POM,如果某一两篇文章能选准方向,他可能能达到前10,基本原因在于他比较战略化,能够考虑到信息、营销这些要素。北大陈丽华回国相对较早,不会太差,可能能排进前15。
岁数大的人里面,清华的陈剑、谢金星、华工的马士华等其实也还可以,但将来不大可能成为国际顶级巨星。马教授的基本问题就是建模没玩转。中科大的院长梁樑、复旦的院长朱道立教授,都还可以,但是并不在供应链方面很专。中科院的汪寿阳教教授也不是太专,不过也还可以。上海交大的黄教授和季建华教授是比较专的,不过水准不算顶级。清华的刘丽文教授要想登顶,当然也是可能性不高。中科院张汉勤教授、西南财经/清华的陈滨桐教授、上海交大的陈方若教授、清华特聘的赵修利教授、姚大卫教授、宋京生、戴建岗、UBC兼清华的陈宏、austin的于刚教授(现在似乎在Dell任主管运营的副总裁)、长江商学院的李洛德、郑渝生等教授等总体上都很不错,甚至很顶级,但他们是着有国外好大学的教职的。香港的相关教授就一大片了,但其中有望挑战顶级top 20的也只是个别人而已,牛人出现在港科大、港中文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港大和港理工。复旦的徐以泛教授可能也还可以,但感觉主流程度不足,前几年好像偏生产(虽然也结合了定价),而08年获批的国家自然基金的主题是服务运营。上海交大和复旦的其他一些相关的、岁数稍微大一点的教授目前暂没做了解。南京大学的沈厚才教授好像也是偏库存,也是有点战术层风格。此外,河海大学由于专注于水科学,从而近年来吸引了宋京生、王云增等海外教授来与之合作,这对河海的几个博士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毕竟很可能也都是偏战术层的。
对于战术层风格的、研究单个企业库存或运输问题的教授,我不便评价,因为我迄今未关注太多这方面。
南大的肖条军岁数并不大,其实也还行,比较坚持博弈论,但供应链实务思维可能会稍显不够。
浙江大学至今不太重视供应链,新招的鲁其辉并不是特别牛。其他像上海大学的Yanyi Xu、武大的许明辉都比较偏战术层。
从港科大、普度毕业回国任教的,似乎大多比较偏战术层,都成不了顶级巨星,但是也不是绝对的。
清华前几年进的、从斯坦福毕业的段云比较奇怪,其走向不明朗,主要是近期成果不明朗,但从thesis看,其主题相对比较战术化,最优生产计划方面的。清华前几年留校的黄朔比较战术层,而且水准相对较一般。
日前,华工的徐和、北交大的张菊亮都投了POM。一些更年轻的教师则在毕业前后就投了POM,MSOM,OR。但是,这并不让人不寒而栗。因为,这些教师要么是在接触本领域6-8年后才开始投POM,要么是以第三作者投牛刊。并且,POM并不是一个高被引文章层出不穷的刊物,和MS真的没法比,虽然其影响因子看起来不低。毕业前的成就真正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只有三个人:清华的叶青、上海交大的刘少轩、人大的王晓芳,前两者毕业前就以第一作者身份投往OR或MSOM。而王晓芳则是毕业前第一作者投往MS,且猜测其不久后还将投一个MS,至少是MSOM。这三个人将来可能会具有很高的被引次数,从而有较大的影响力,并带动其所在大学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供应链研究中心。我个人相对来说更看好王晓芳和刘少轩。其中,王晓芳比较有可能比刘少轩发展前景更好一点点,因为她是第一作者投MS,而且Debo作为一个策客研究者是第二作者,而Fuqiang Zhang作为策客研究者是刘少轩论文的第三作者。而且,王还有策客的论文正在做。当然,刘的第二作者So很厉害。叶青的博导其实被引次数相对一般。
郑晓娜、吴江华的兴趣方向基本上注定只能和叶青争夺全国第三名。需要指出的是,叶青的方向离消费者远,而郑晓娜的方向和牛人们并不一致,而吴江华也大概是偏重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一个思路。所以,他们基本上不可能达到前2名。
基本预期是:若10年内,cachon、corbett、van Ryzin、马里兰的Elmagrahpy等近几年的top 8顶级人物的学生能毕业之后到国内任教,那么这个人将来有希望成为全球top 10牛人。另外,这个人不一定非得是华人,但估计多半仍会是华人。这个人必须同时喜欢运用经济学、营销学的重点知识,必须热爱新技术应用,必须非常关注i2等供应链计划软件和定价计划软件的进展,必须经常跟顶级牛人汇聚一堂交流,必须连年发表在MS,MSOM,OR上。
你不能只是被引次数要高,还要确信这里面有很多牛人都会引用你,并且,要适度或大幅领先于牛人。你也不能只是跟牛人做同一方向,你必须得深刻理解供应链,并清楚认识相关的IT的作用,以及经济学和营销学相关模型,并有高瞻远瞩的气势、有概括性。既要有抽象能力,又要能指导一大片实际情形。你要是女的,要注意别随着丈夫跑到一个犄角旮旯,隐居起来,例如前些年那个Barn-shuster就是这样,虽然有极牛的一个论文,但后来跑到瑞士,看样子从此就封笔了(但也不一定)。这话特别要提醒王晓芳,因为你比较牛,动辄封笔怪可惜的。不过你不算特别漂亮(至少没Barn-shuster漂亮),再加上你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你目前的成果可能还算不上登峰造极),所以,封笔概率大概会低一些。
就近年而言,超一流牛人基本是大多出自沃顿、斯坦福、MIT、哥伦比亚。如果您的研究和它们里面的最牛人(无论老少)的未来10年的兴趣没什么关系,那么您登顶的机会就会削弱不少。如果您的博导不是在这几所大学,那么登顶机会就比较低一些;若连博导的博导也不是这几所,那么,您登顶机会就更低了。
当然,美国的西北、Duke、UCLA、Washington St.Louis、Chicago、Austin、Michigan、UC berkeley、Cornell、U Washington, Seattle、Minn、CMU、Purdue、Maryland、TAMU、Gatech、UNC、UICI、NYU、USC、NCSU、Yale、Arizona State、UCI、Rochester、Boston U、Rensselaer Polytechnic、Dartmouth等校、以及加拿大的几个学校也有个把牛教授,但规模不是那么大,而且这些大学毕业生平均的placement(走向)明显差一截。Harvard也是规模太小。
当然了,其中,西北、UCLA、Duke、berkeley大学等个把学校是最接近top 4大学的了。
另外,回到未来。好好想想,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为什么要研究那个。别当你离开了顶级名校的导师,就不知研究什么是好了。
同时,再脚踏沃土。你仔细消化了WSJ,business week、SCMR、HBR、CMR、SMR了吗?并且你是否有机会、有话题、并且有意愿跟牛企业的executive交流情况?你是否消化过案例库中的大量案例?
[ 本帖最后由 punchwei 于
22:26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博士毕业前的成果和所能到达的国内大学的对应关系
可见,可以达到的极限是毕业前1-2年以第一作者投出一两个MSOM,OR这样主流的,其次IIE,IJPE,EJOR。毕业当年,第一作者投出POM。毕业之后一年,投出MS。之后,每1年一个POM,MSOM,MS这一级别的。
毕业前2年投出MSOM,是有难度的。但毕业前1年投出一个,然后当年投出一个,这样比较可行。也就是每8个月干一个大论文。
1-管理1-清华--名校、本校。毕业前一年第三作者投POM;毕业前一点第一作者投OR。
2-管理4-北大--名校。研究的第二年投IJPE,第五年投EJOR;毕业前两年投MSOM。
4-管理5-上海交大--毕业前一年第一作者投出MSOM;毕业前夕投出OR,之后紧接着投出POM、OR。
21-管理6-人大--毕业前投出MS,另外有2-3个正在写的;毕业前一年投出COR。
6-管理9-复旦--毕业前投出MSOM;毕业之后两年刊出IJPE,AOR,三年刊出NRL。
8-管理8-中山--毕业后三年内投出COR,OR,EJOR;毕业前一点投出MSOM,ORS。
90-管理18-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前一年第三作者投MSOM。
10-管理7-武汉--博士第二年投JSSSE,第三年投IIE,博士后第一年投OR。
12-管理2-西安交大--毕业后两年内投出IIE,MSOM。
9-管理12-华中科技--毕业前一年投出CIE;毕业后二年内投IIE,三年投POM,OR。
31-管理37-北京理工--硕博连读5年,其中博士第1年投出IJOPM实证,第二年投出IJPR实证,第三年投出IJPE。
22-管理21-北航--毕业前一点投出JORS。
7-管理28-中科大--毕业前发一堆国内一流刊物论文,以及一两个破SCI。当然Yugang Yu的情况没有考虑进来,不过他并没有留校,所以在这里不用考虑他。
27-管理15-重庆大学--清华陈剑处毕业,只有一堆国内一流刊物论文。
3-管理3-浙大--朱道立处毕业,估计也就一些国内一流刊物论文。
59北京交通大学--估计也就是EI等级。
42北京科技大学--几个EI而已。
您尚未通过实名认证,不能查看水无穷处经理的认证信息
签到天数: 7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物流沙龙联合创始人,潘永刚
回复 5# 的帖子
当前最热门的几个方向是?让大家也见识一下当前最热的几个文章吧,呵呵,这里大多数人没有时间看这么多文章的,而且也不一定很深入地了解这么多方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其实,靠看几篇文章不一定能解决多大问题。我还没见过任何一篇文章能盖过其他所有文章的贡献的呢。
不过,如果谁能在2008年的SCM论文中,预测出5年后被引率排名前10的文章中的6个,就说明眼光很准。
您尚未通过实名认证,不能查看水无穷处经理的认证信息
签到天数: 7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物流沙龙联合创始人,潘永刚
回复 7# 的帖子
学术的最大意义在哪里呢?从读书就想知道,一直没有想明白。
引领未来?似乎还是哪里赚钱哪里引领未来。
奠定基础?似乎物流现场的持续改进才是。
培养人才?理论似乎总归是为实践而学习。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想得越不明白的人,也就越不容易有贡献。这个需要积累。我觉得我就需要积累,因为我接触供应链才2年多。
但是,另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期待、利益和偏好。学术界和企业界不同。而学术界中又存在国别、水平、研究主题等的差异。企业之间处于不同行业、企业规模也不同,也都不能一概而论。而作为管理人员来讲,又存在权限等级、职能部门、企业所处行业的差异。所以,真的不能也不必一概而论。不过,引起一点思考就是好。所引起的思考也许我已经思考过了,也许我之前还没有了解或考虑清楚。
作为学术来讲,管理学里面有些主题和分支离实践紧密一些,有得远一些;有的普适性更强一些,有的使用面较窄。所以,也都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一切都不能一概而论,那么,思考者的背景就对其思考有重要的影响。而这个背景甚至可以包括你的性别、年龄、家庭情况、知识积累等等,无所不包。
本帖供大家轻松交流一番。
[ 本帖最后由 punchwei 于
18:38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华人SCM顶尖学者的汉语言论集锦:
关于中国特色:
郑渝生教授认为长江还必须为中国的商业实践提供原创性的商业思想,这也是长江的教授相对于西方学者的优势。由于没有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长江的教授“中西贯通”的优势极为明显。郑教授举例:“我在沃顿教授供应链管理只需要研究零售业,因为美国大部分的制造业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在中国则不然,制造业方兴未艾,供应链管理的问题迥异于西方,而且颇具挑战性。很难设想一个美国教授可以为中国的商业实践提供解决方案。”
在一次研讨班上,张汉勤说:“经济的全球化给当今企业或公司造成了一个动态多变、随机(不确定)的环境,如何在随机环境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制订合理价格、提高产品售后服务质量,构成了供应链与物流的随机模型中的主要研究内容。我国在国际上正逐渐成为产品加工的主要基地,又由于人口众多而成为一个主要消费基地,我国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和文化背景,使西方学者建立的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公司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专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创立新的模型。同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请回在这个领域做得非常出色的海外学者在暑期回来讲学,对提高国内年轻学者的研究水平和提升学科的发展都是前途无量的事。”
徐以汎教授申请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服务运营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2008年申请并获批)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服务行业蓬勃发展,由此产生了市场对服务运营理论指导、管理方法和咨询服务的旺盛需求,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服务运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其次,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土地、能源、矿产)紧缺,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下,这是服务系统容量设计和运营管理必须考虑的重要前提。社会制度,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伦理观念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心理反应和消费行为。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原盘照搬国外现有的服务运营管理理论、方法和服务运营管理经验。因此,在服务运营管理研究领域对国际上现有的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我们必须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建立起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贴近中国国情的服务运营管理理论体系与管理方法。
关于中国企业当前形势(较具体的说法):
在2005年供应链论坛上,严厚民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规模都不是非常大,主要以电子产品、纺织、制造业为主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企业都经历了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库存积压、平均交货期缩短,订单数量飞速增长、单张订单的平均产品数量显著下降等一系列供应链与运营管理领域的巨大压力。这些企业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外界的帮助,寻找到了合适的策略,成功的提高了整体供应链管理运营水平。
在2006年供应链论坛上,IBM白立新博士主持了关于产品研发与设计专题。他首先通过一组数据说明,当前美国研发投入最多,其次是日本,第三是中国。根据对全球企业的CEO的某项调查,39%的人认为在未来3年内将会把公司的研发实验室建到中国来。未来中国将逐步发展成为面向世界的研发基地,而不仅仅是制造工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想参与未来市场的竞争,必须关注自身的研发体系的建设,提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随后,白博士分了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的挑战,认为如今的企业必须能接近客户,有效地接受订单并迅速地交付产品。然而客户越来越要求得到能够满足其独特要求,体现个性化的差异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企业必须在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同时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必须解决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的矛盾。
2007年,李效良教授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处于非常重要的环节。美国西欧大部分的跨国公司绝对不能缺少关于中国的部门。中国地位虽然很重要,可在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还不是很突出。如跨国公司都要将产品运到中国进行最后加工组装再输出,可是加工的价值在全部供应链里只占很少部分。价值的产生主要在组装等环节,十分有限。下一步,中国一定要在设计上加大力度,因为设计价值高,且处于供应链的上游。
中国一些公司在物流方面已经做得不错,如宝钢、海尔等企业的供应链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对不同级别的员工(不论是组装线的工人还是管理人员)进行很好的培训,而且他们很明白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差别,把供应链分配得很好。但仅此几家,未来还需要政府、工商业和大学在这方面大力推动。
中国在供应链里的强项就是生产力基础很好,但技术方面有待加强,设计能力也比较弱,在供应链里就处于被动地位。
关于对中国企业成为一流跨国企业的期望:
在2005年供应链论坛上,主办者、长江中国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宏教授致词,阐述了举办论坛的起因,希望能够为中国领先的企业提供一个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交流的平台,并加强企业界与学术界的互动。发言的最后,陈教授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期待着有一天,我们的论坛能够去掉“中国”两个字,成为真正的“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论坛”,在座的企业都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在2007年供应链论坛上,陈宏教授指出,中国的企业在整合全球制造资源、渠道资源、设计资源等方面也需要扩展视野,例如海尔、TCL、联想、美的、海信、华为等,都已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尝试海外市场的拓展,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全球供应链论坛(Global Supply Chain Forum)”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上海交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教授表示,“全球供应链论坛的成立旨在为成员企业提供一个合作平台,并以此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与代表不同行业的众多跨国企业一起共同促进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2007年,郑渝生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中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中将会涌现诸多企业家。在中国,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人才。当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向海外的时候,人才短缺的问题将会更为严重,甚至可能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中国最需要那些具有全球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的人才”,郑教授说。
关于研究者要结合企业实际:
在一次研讨班上,谈到国内研究现状,张汉勤说,海外华人学者是运筹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既能做非常漂亮的理论研究,又能将理论推广到企业中。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往往走向两个极端,做理论的人很少结合实际,他们的研究从书本中来又到书本中去;而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很少掌握现代运筹管理科学的原理,以致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不够理想,企业出现问题也很少请求学术界的帮助。
在上提到,
(姚大卫教授)紧密结合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国际上率先将排队网络及优化理论引入到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分析方法。向企业管理决策者们提供了科学的,易于操作的准则。姚教授所建立的这套系统完整的分析方法十分有效的解决了当今一些重大、倍受瞩目的管理问题,特别是供应链管理问题,给企业集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仅以IBM大型企业集团一个为例,
& & 姚教授用其所创立的这套分析方法圆满解决了IBM企业集团中的一些部门供应链管理问题,为IBM企业集团创造了数额为七亿五千万美元的经济价值。基于姚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他与一九九九年获得美国运筹管理联合会的Franz Edelman奖的一等奖。同时在此方面的应用开发研究,本人已获得五项美国国家专利。
关于跨学科、跨职能:
在陈方若看来,“用多个学科的理论来分析很多问题,能看得更深远。在同一个领域、同一个课题上,我不会花费太长时间。我感觉在一个题目上写了两三篇文章以后,如果再写下去就会失去兴趣。也许很多人会选择坚持写,但我如果失去了兴趣就一定不再写了。”
谈到自己为何最终选择供应链管理作为研究方向,陈方若认为,有关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在传统的观点中,被假设为顾客需求是既定的,无法进行人为控制,因此所谓的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只是一个随机过程。不过,“我在学生时就一直认为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为销售时的促销、定价策略都会影响到顾客需求。”当时在市场营销学和供应链管理的领域,都只是分别研究各自涉及到的课题,很少有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陈方若则发表了多篇文章阐述客户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密切关系。
赵修利2006年在山大讲座时指出: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动态学科,它来源于实践,与金融、市场、经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说,近十五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中,有四个最热门的领域,分别是: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通讯网络、金融工程和收入管理。
在2007年供应链论坛上,陈宏教授指出,尽管不同的行业之间,其发展和运行的规律也会不同,但是计算机行业的整合与分解过程仍然可以启发我们:品牌、产品创新、卓越的供应链运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等,都可能是决定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然而任何单一因素都不一定能够支撑公司走远。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在价值链中寻找更多未来可以生存和发展机会。
那么中国的制造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一组数据值得我们注意: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看,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及产业现代化程度的发展,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和服务业就业比例逐年上升,而制造业则呈下降趋势。2003年的数据表明美国的服务业就业比例占75.3%,制造业占22.2%,而同期的中国,服务业占29.3%,制造业占21.6%。这个数据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未来中国在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可能会下降,同时劳动力成本也会上升,单纯的依赖于制造环节获取利润的企业将面临发展压力。二是服务业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中国的制造企业有机会延展自己的价值链到服务领域,例如从专业于制造环节的OEM,向下延展到分销、零售渠道领域,向上延展到产品设计领域等。
关于选题的重要性:
在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参与承办的一次“方法论与国际论文发表”论坛上,
李乐德(Lode Li)教授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术论文的选题及其他”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发表文章的诀窍在于“如何发现与构造好的问题”,“只管埋头拉车,不去抬头看路”是不行的,保持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关键。关于什么是好题目,他认为,越多的人认为你的问题重要,且你有能力完成全部或一部分问题,你所选的题目就是好题目。他向与会代表推荐了一份选题校核单:①麻省理工学院的Larson教授提出的选择好问题的三条规则:是否我认为重要?是否有能力完成?是否别人也认为重要?②所选题目在管理科学领域是否新?是否与别人不同?③能否预见研究结果?其中要注意的是,解决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才是好的理论研究。好的选题从何而来呢?李乐德教授认为,不能闭门造车,日常生活中有的是好问题,读报、浏览互联网、与朋友、同事交谈,种种途径,不一而足。关键是要有心,有好奇心。
关于坚持:
在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参与承办的一次“方法论与国际论文发表”论坛上,李乐德谈到自己的切身体会时指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坚持”。可见,好的选题只是研究的开始,用心专一、持之以恒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关于重质量不重数量:
关于如何提高论文的存活率的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姚大卫(David Yao)教授提出了三个原则:论文作者应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作者要有能力通过严格的审查过程,既要了解对自身的要求,又要了解评审专家(Referee)的要求,还要明白编辑会保留哪种文章;作者还应通过对不同的学术阶段的追求提升自己,即要具备“才”(skill/talent)、“学”(learned, knowledgeable, teachable)、“识”(taste, good sense of the field, sound judgment)、“望”(wide/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关于新科技的应用:
在1996年时,信息技术在美国的一些公司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通过信息分享推动供应链管理,在学界还是一个前沿课题。陈方若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这一课题上,他也因为此后不断发表的研究成果成为世界第一批提出“信息共享”问题的学者之一。
陈方若说:“信息共享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管理系统,它是在信息已有的基础上,用这些信息来做一些事情。更准确的说是通过对大量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信息的处理,使其能够帮助经营者更加了解自身的销售、库存等方面情况,以便及时地、更加准确地调配企业资源,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
在2007年的南沙科技论坛第八期上,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陈方若教授回顾了三次工业革命,指出工业革命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命,同时也是管理上的革命。我们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货物、资金自由流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锐不可当,我们将要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但同时,我们将有可能把握来自全球的机遇。
陈方若说,现在,人们能透过互联网的便利,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资讯、科技、商品与资金的信息。此外,更由于与交通运输有密切关系的物流技术之提升、交易成本下降,消费者可以更有效率的进行跨国界消费。在生产者方面,世界性分工变成可行,各种产品能在其最佳并最便宜的地方生产,快速而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创造更巨大地价值。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上海交大学术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