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两点论 重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
作者:&&来源:中华励志网&&更新:&&&& 【字体: 】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辩证理解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与工作中做到抓重点、抓主流。用两点论、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想问题、办事情。
  培养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教学难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的、决定的地位,但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着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主要矛盾的基本解决、出现新的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变化等。
  3、方法论要求
  (1)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是由主要矛盾的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所要求的。
  (2)、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这是因为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对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统一: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存,没有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当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了,事物的性质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3、方法论要求
  (1)、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善于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2)、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因为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难点剖析: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比较
  区别:首先,二者的含义不同。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主要方面是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其次,二者的范畴不同。主要矛盾是复杂事物诸多矛盾中<a
href='/qx/gzz/.html'2<a
href='/qx/gzz/.html'3<a
href='/qx/gzz/.html'4<a
href='/qx/gzz/.html'5<a
href='/qx/gzz/.html'6<a
href='/qx/gzz/.html'下①页
更多高一政治教案相关文章: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
快捷检索获取您需要的内容
浙ICP备号?中国?浙江?嘉兴?【赐稿】Email:(#改为@)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问题详情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第 61 题 简述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与意义。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论文写作技巧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颇,这就是两点论。而与此相反,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只看到一种矛盾情况或一个矛盾方面,而忽视甚至抹煞另一种矛盾情况或另一个矛盾方面。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的存在。
相关应用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方法论 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
哲学依据 主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颇,这就是两点论。而一点论与此相反,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只看到一种矛盾情况或一个矛盾方面,而忽视甚至抹煞另一种矛盾情况或另一个矛盾方面。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的存在。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主、次方面是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而主要矛盾解决事物的发展问题。
两点论与的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与相关新闻
北京自考一年中重要日程安排
注册、报考、缴费时间(含笔试、非笔试课程)
  04月考试:当年3月1日至9日
  05月考试:当年3月20日至25日
  10月考试:当年9月1日至9日
  11月考试:当年9月20日至25日
 详情→:点击查看:
新生领取准考证及查询考试通知单
  参见当期报考简章
  北京自考时间(注:05月、11月考试仅限中英合作商务管理、金融管理两专业及北京自考部分委托专业非学历证书考试)
  04月考试:16、17、23、24日
  10月考试:15、16、22、23日
  05月考试:14、15日
  11月考试:19、20日
 详情→:
  北京自考费用
  笔试课报考费:30元/门
  实践课报考费:参见当期报考简章
  非笔试课报考费:参见当期报考简章
  自考教材费:350-500元/每专业
  考籍业务办理收费标准:30-50元
 详情→:
成绩发布时间
  04月考试:06月08日开始
  05月考试:09月01日开始
  10月考试:12月08日开始
  11月考试:次年03月01日开始
 详情→:
  成绩复核申请时间
  04月考试:06月08日至12日
  05月考试:09月01日至05日
  10月考试:12月08日至12日
  11月考试:次年03月01日至05日详情→:
  各专业实践考核课报考
  上半年:前一年12月中旬
  下半年:当年 06 月中旬
  其它各期请注意市自考办通知
 详情→:
  毕业申报时间
  上半年:06月8日至12日
  下半年:12月8日至12日
  详情→:
  论文申报时间
  上半年:06月8日至14日
  下半年:12月8日至14日
  详情→:
  学位申报时间
  上半年:3月17日至23日
  下半年:9月17日至23日
  详情→:
  注:以上所有自考业务,考生均须登陆办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考试时间
  (北京自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 替代课)
  上半年:3月下旬
  下半年:9月下旬
 详情→:点击进入:
北京自考考籍办理规定(接考、转考、免考)详情→:详情→:详情→:关于免考公共课程,特别的:详情→:
考籍办理(考生接待日)时间
  周二、周四,北京教育考试院一层考生服务大厅
  详情→:
北京教育考试院地址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乘16、425、508、635、751、运通109路公交车志新桥北下车,北行200米路西)
办公时间(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至少在当天工作结束前30分钟到场办理)购买教材及资料
  任何时候均可登录在线订购自考教材及辅导资料
  北京自考咨询电话
  1606688(按普通市话收费)
北京自考系列专题
<旗下网站: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3813套总数:5807887套专访:3232部会员:3627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8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2.38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学案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习目标 要点晨背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3.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2.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3.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探究一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①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二者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提醒:主次矛盾的转化同矛盾双方的转化一样,“条件”至关重要,没有条件或条件不具备,就不能实现主次矛盾的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2)二者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材料一 《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网络能力全面提升为主线,以加快建设光纤宽带网络、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为着力点,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材料二 网络社交平台是信息传播的新型载体,虽然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交环境总体上是文明的、健康的,但也不排除一小部分人,设置交往陷阱,散布虚假信息,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内容,严重威胁到网络文明和网络诚信。
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什么道理?
答案 (1)材料一:“以网络能力全面提升为主线,以加快建设光纤宽带网络、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为着力点”体现了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材料二: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网络社交平台既是信息传播的新型载体,又存有弊端,需要全面地看问题。②看问题既要着重把握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虽然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交环境总体上是文明的、健康的,但也要重视它的弊端。
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延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
涵 主要矛盾是一个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完整的“矛盾体” 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中的其中一个方面
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论 做工作要抓重点、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侧重于办事情该怎样 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侧重于看问题该怎样
词 “重点”“中心”“关键”“要害”“突破口”“核心问题”等 “主流”“主体”“形势”“性质”“绝大多数”“总体上说”等
联 系 ①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②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③主要矛盾当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典例1 (2013·重庆高考)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日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A说法错误;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属于量变,而非质变,故B不选;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日之间的矛盾便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D不选;只有C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之。
探究二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全球新能源日趋多元化。英国作为岛国,在陆上发展风电面临限制后,开始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目前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海上风电的总和。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英国也视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发展,比如作为岛国,波浪能和潮汐能丰富,因此这两种海洋能也被置于较优先的地位。而英国经常下雨的气候和偏北的位置,使得太阳能的作用不大。巴西在新能源开发方面因地制宜发展出以乙醇、生物柴油为代表的成熟的生物燃料技术,使巴西在新能源蓬勃发展的今天抢占了先机。
英国和巴西在发展新能源方面都因地制宜,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答案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英国和巴西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来发展新能源,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1.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
(1)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全面把握矛盾观的主要原理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既要反对不分主次,又要防止单一。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更不能颠倒矛盾主次方面、混淆事物性质。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典例2 (2013·重庆高考)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主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A与题意不符;“为官发财,应当两道”即做官与发财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既然做官就不要想发财了,显然,B也不合题意;C体现了全面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出重点论,故不选。老虎、苍蝇一起打,既抓住了重点,又坚持了两点论,故选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效率与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针对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采用不同政策:
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过高收入。
十七大报告则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创新,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重要的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八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结合材料,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案 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过分强调一方,另一方会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障,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2)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针对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
(3)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主要矛盾
B.次要矛盾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A符合题意。
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启示我们(  )
A.要让市场自发地起作用
B.要认清主流,坚持重点论
C.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D.要增加行政审批的项目
解析 材料“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体现了办事情要抓住重点,抓主要矛盾,C符合题意;A、D两项说法不科学,B说法与材料无关,舍去。
3.阅读下图,锯树人的错误在于(  )
①没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没有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③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忽视了矛盾的次要方面
解析 漫画中的人物之所以锯树,是因为他看到了此树结下了个别生虫子的果实,而没有看到绝大多数果实是完好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此人只见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片面看问题的表现。①②的说法符合题意,③④的说法错误。
4.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  )
A.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认识矛盾的普遍性
D.认识矛盾的客观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B符合题意。
5.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是(  )
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打蛇打七寸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解析 A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B说明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C体现了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D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知识点一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经济发展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这一判断(  )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做到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说明思维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
解析 应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说法错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可能是如实的、也可能是虚幻的,④说法错误,舍去;①②符合题意,故应选A。
2.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做事情要把握度 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解析 碘虽然是人体必需的,但“一刀切”补碘会使人摄碘过量,这说明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当选;上海作为非缺碘地区,市场增售无碘盐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当选;市民要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这体现了①。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突出重点,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项。
知识点二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3.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4.微博传播的便捷与高效,也让一些人用来散播谣言、流言,危害网络环境。对此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
①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分辨事物的性质要看主要矛盾
③要抓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 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②选项错误,舍去,应选①③④,即D。
5.西部某县根据本地石油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广阔、历史资源丰富,但宜粮面积不大、生态条件不好等特点,把石油产业、草畜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小康的重点产业。其中蕴含的哲理有(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C.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将促进经济的发展
D.石油产业作为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主要矛盾知识点的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找准关键词,判断主要矛盾的关键词有“重点”“中心”“关键”等,而判断主流的关键词有“本质”“性质”等,这样就不难选出答案为B项。
6.“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很难了解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
①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解析 本题考查用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的要求。材料强调了认识真实的中国,不能只看到发达的北京上海,也就是要全面、辩证地认识中国,①当选。既要看到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巨大成就,又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是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当选。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认识事物要准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④不选。
7.面漫画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③主次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④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解析 画中的小狗,对于它的主人是“护家好狗”,而对于他人或许就成了“伤人恶犬”。因此,要想客观准确地评价判定人和事,就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同时也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漫画没有体现主次矛盾,故③不选。
8.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10年,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是必须肯定的基本事实。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会议指出,全国各地必须“守住一条底线”: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做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只要有利于激发农业经营主体活力、激励农民生产经营热情的经营体制机制,都可以试一试、闯一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决不搞“一刀切”。
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对我国农村工作的认识和要求体现了哪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
答案 (1)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