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唯一的听众课文分段的自然段怎么分段?

分段、概括段意,阅读教学需要你
语文备课大师――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伴您成长!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分段、概括段意,阅读教学需要你&【】
分段、概括段意,阅读教学需要你
【背景描述】
大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一个记忆,语文课堂,分段、概括段意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给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学习每篇课文必做的功课。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被分成“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解内容”“总结课文、完成作业”三个步骤进行。分段、概括段意是每位语文教师教学每篇课文的固有程序,教会学生分段与概括段意是每位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却因此遭到了抑制。这是因为:一、每课都要分段、概括段意,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事倍功半;二、助长了无情分析的风气,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课文的整体感;三、偏离了阅读教学的要求。再看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环节几乎很难看到,认为它是上个世纪的“老教法”,课堂上,老师们能不涉及就尽量不涉及,代之的是感悟,是品读,是理解,是鉴赏。今天的课堂,分段、概括段意已经从当初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跌落到被遗忘的境地。
【现象透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分段、概括段意”在阅读教学中遭受如此冷落?阅读新课程改革前后语文(大纲)课标和教科书等资料发现:
1.课程标准没有要求。课标从“前言”到“设计思路”,从“课程目标”到“实施建议”,都未出现“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字眼。对1992教学大纲突出的“分段、概括段意教学”,新课标只字未提。对是否要进行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以及怎样进行分段、概括段意教学,课标避而不谈。
2.语文教材几无安排。以人教版课标教材为例,三、四年级四册教材中,提示要进行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课文,仅有6篇,而且侧重于语言积累的居多,侧重于理解的只有2篇,有关典型自然段的结构,分段、段意的概括理解等分段、概括段意教学,未见教材有什么编排。
3.阅读教学少有问津。 教师的教学实践从发表的课例到实际的观摩课,能有意识地根据学科规律,在中高年段落实分段、概括段意的训练,也难得一见。也有个别观摩课的教学,正视了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存在,在阅读理解课文时,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引导,可往往被与会老师所忽视,有时还被质疑:现在的语文课还能这么教吗?
4.质量检测刻意回避。调阅近几年部分学校及本区期末检测卷发现,有关分段、概括段意教学方面的检测寥落星辰,带给广大一线教师的信息就是分段、概括段意教学时代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理性思考】
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真的不重要了吗?非也。
我们说,新课改之前,中高年段重视分段、概括段意训练,是符合阅读教学规律与儿童年龄特征的,但是做过头了,到了不管什么课文,不管适不适合这种训练,逢课必有此环节;新课改,要纠正这种弊端,淡化分段、概括段意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又作了情绪化的反应,对分段、概括段意教学刻意淡化,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造成矫枉过正。
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连接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提出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要求,但在第二、三学段分别提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事件梗概”“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等要求,在语文教材里也安排了相关内容,如三上教材中《秋天的雨》课后提示: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四下教材中《小英雄雨来》一文导语中提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六上教材《穷人》的课后练习提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等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阅读教学是需要进行分段、概括段意训练的。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分段、概括段意训练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进行适切的分段训练
首先,我们要明确,重视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不是要课课俱到,而是要根据课文特点,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段训练。比如,有的课文自然段不多,可以按自然段教学,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等就不必先分段后教学。有的课文结构清晰,如,《秋天的雨》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美丽的小兴安岭》中二、三、四、五自然段是并列段式,就可拿来进行分段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需要、体验和理解始终是最重要的。假如课文所述故事情节很紧凑,或者内容很简单,就不必再分段了;根据需要,可以在把握全书、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某个章节、一篇文章某个部分的详细内容。记叙文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因为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有时作者采用“顺叙”的方法,先写原因,接着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和经过。不管文章怎么记叙,我们阅读时只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找出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段即可。可以按时间顺序分段,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注意:不能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句就把文段合为一段,而应以一个时间段的内容联系为主。)可以按地点的变换分段,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我们阅读时只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可以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一般状物、记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方法分段。我们在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可以按文章的结构分段,有些文章的开头有个总起段或接尾有个总结段,有的两者都有(即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在分段时把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一段。还可以根据观察点的变化分段,可以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分段,可以按照人物出场顺序分段……答案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只要言之有理,证据充分就可以。
二、根据文体特色,教给科学的概括方法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训练时,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概括大意的科学方法。比如,记事的段落,要抓住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写人的段落,要读懂写什么人及他(她)的性格特点;写景状物的段落,要抓住的是什么景物是怎么样的;而说明文的段落,则是什么事物以及它的特点。段意表达要简明扼要,概括的是主要意思,不必面面俱到。如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去旁枝,抓主干”法(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综合法(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缩句法(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如果文章有提示语、小结语、过渡段能全部或部分揭示出段落大意的,则可以借用或部分借用文章中的语句作为段意。但许多文章无现成的语句可用,这就要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了。分段、概括段意,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实践,学生有权利用各种形式表示白己对文章内容和条理的理解,有的可以用词语概括,比如《白鹅》一文写了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有的可以用短语概括,比如《观潮》就可以用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表示文中的顺序;有的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比如《检阅》,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准备欢庆国庆,在一所学校里儿童团员们经过商议决定让截肢的博莱克走在检阅队伍的最前列,游行时儿童团员的队伍获得了大家的喝彩;有的可以发问,比如《太阳》,太阳是怎样的,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就这样,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学习用通畅、简洁、完整的语言将主要意思归纳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总之,分段、概括段意训练,我们既不必像上个世纪那样,逢课必练,为分段而分段;也不要像今天这样,刻意回避。而应该根据年段、课文、文体特点,该出场时就出场,需训练时则训练,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才是科学的、理性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日期: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自然段划分层次的相关内容日期:产程是怎样划分的 从规律性子宫收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的全过程称为总产程。总产程在临床上分为三个阶段,即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又称宫口开全期,从产妇出现间隔5-6分钟左右的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子宫颈口开全。 初产妇的子宫颈较紧,扩张较慢,约需10-12个小时,经产日期:“聚焦校园安全”:孩子校园受伤害责任咋划分 6月高考刚刚落幕,炎炎夏日里,更多的学子还在为他们的期终考试备战。所有的家长在渴盼孩子考个好成绩的同时,都渴盼孩子能平安、快乐地长大。然而,时不时见诸报端的校园伤害案,让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校园安全。学校、学生日期: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 这一小节在课文中占的分量并不太重,在备课的时候,也参考了不少资料,但总觉得对于课文的这一段解读的有些仓促,课文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如果到这里收尾不好的话,感觉中是否会留下了些许的遗憾呢。 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我从一个 飘 日期:《雪儿》四、五自然段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 雪儿 与 我 相依为伴,但最终 我 还是送走了雪儿。先让我们来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读文) 师:请大家自由发表意...日期:《二泉映月》第五自然段的教学案例 师: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请同学联系上下文说说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有哪些? 生:我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的:&hellip...日期:概括自然段段意 复习内容:概括自然段段意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教给学生自然段段概括的方法,学生能较准确地写出自然段段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给学生段意概括的方法及要求,并指导学生 能灵活地运用于阅读中把握各段内容,提高整体阅读水平。 教学策略日期:《九色鹿》第三、四自然段修改建议 前几天,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21课《九色鹿》(教材第112页),在教学中,我发现文中第三、四自然段衔接处不是很好,请看《九色鹿...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小学语文该怎么给课文分段_百度知道分段、概括段意,阅读教学需要你--《小学教学设计》2011年13期
分段、概括段意,阅读教学需要你
【摘要】:正【背景描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记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被分成"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2【正文快照】:
【背景描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记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被分成“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解内容“”总结课文、完成作业”三个步骤进行。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理解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韦树人;;[J];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12期
苏飞;;[J];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11期
黄先丽;;[J];小学教学研究;1994年01期
李怀进;[J];安徽教育;1992年06期
钱祖宏;[J];江苏教育;1992年22期
包磊;[J];甘肃教育;1998年09期
张苏银;[J];宁夏教育;1998年10期
张有顺;[J];安徽教育;1999年04期
董丽霞;[J];云南教育;1999年17期
孙国梁;[J];陕西教育;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桃发;[N];黔西南日报;2010年
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长教建章希望小学
张小凤;[N];学知报;2011年
昭阳区青岗岭示范小学 周应翠;[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王鸣迪;[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盱眙县马坝中心小学
伍华香;[N];学知报;2010年
柏颢;[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上高县敖阳小学
张海燕;[N];宜春日报;2011年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李素琴;[N];中国教育报;2005年
河南省方城县袁店福和希望小学
孔德会;[N];学知报;2010年
凉州区和平镇中庄小学 姜玉琴;[N];武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李小芹;[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张丽敏;[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罗城;[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黄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谈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杨舟;[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李娇;[D];西南大学;2008年
周涛;[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董晓丽;[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您的位置:
&& 学习交流
小学语文阅读分段之顺承式
作者:网编整理&&来源:新东方论坛&&时间: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推荐课程:
  (责任编辑:陈方乙)
经营许可证编号:060601京ICP备京公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船长课文分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