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农牧学院图书馆大学工业考试

今天林芝农牧大学的分数线是多少?_百度知道北京时间:
&&&&&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日期: 15:00
作者:农产品加工局
来源:农产品加工局
下载文件:&&
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援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统一安排部署,11月2日至11月6日,农产品加工局潘利兵副局长带队深入西藏拉萨、林芝等地,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题调研,先后调研了6家加工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最美休闲乡村,召开2次座谈会。通过调研,总体上看,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初露端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特点
  (一)发展态势比较喜人。2014年西藏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达到28家,主营业务收入39.24亿元,同比增长38.6%,利润总额10.22亿元,同比增长41.22%,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居全国各省份前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逐步发展成为西藏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农牧民人数达到8.2万人,营业收入达到6.64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初露端倪,以旅游为载体,藏粑、鸡、猪、牦牛及乳制品、皮绒制品和藏药等特色农畜加工品逐步与旅游市场对接,旅游销售收入占农畜加工品总收入的一成左右。(二)产业特色比较鲜明。农畜产品生态绿色,西藏被誉为“我国最后一块净土”,空气、水和土壤的工业污染程度极低,农作物病虫害少,畜禽基本以自然放养为主,这样的自然环境和农牧业生产特点赋予了当地农畜产品较高的质量安全可信度,如牦牛肉已被认为典型的绿色食品。产品功能特色显著,如虫草、藏红花、雪莲、松茸、麝香等产品特色功能已被广泛认知,藏系山羊绒无论是纤维的细度、长度,还是弹力和光泽等指标都居世界羊绒之首。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随着国家对西藏地区生态保护政策力度加大,资源稀缺性还将进一步凸显。西藏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特点赋予了休闲旅游诸多特点,初步形成了特色民俗村镇、观光休闲农牧林业、休闲林卡、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藏家乐等多种旅游类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态丰富。
  (三)龙头带动有所提高。“十二五”以来,全区加大了招商引资和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2014年底全区共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地(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4家,目前还有一批规模以上企业正在建设中。各级龙头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吸纳农牧民就业、农牧民入股和通过“公司+农牧户”模式等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作物种植50多万亩,畜禽养殖500多万头(只),辐射带动农牧民5万多户,农畜产品订单金额3亿多元。西藏特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圣鹿”为中国驰名商标,主要生产销售菜籽油、核桃油、大蒜油和辣椒油等,年收购油菜籽、核桃等油料作物600万斤,油菜籽收购价格超过2.5元/斤,野生核桃收购价格超过10元/斤。
  (四)品牌建设不断加强。西藏结合当地实际,不断用品牌化理念加快改造现有农牧业,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不断提高西藏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全区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的有21个,通过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达到105个,地理标志产品8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23个。涌现出一批如“圣鹿食用油”、“洛丹”糌粑、“嘎玛”苹果等名优产品。“甘露”、“诺迪康”、“奇正”等已是全国驰名的名牌藏药;奇正藏药、诺迪康药业、拉萨啤酒是上市公司。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有限公司、西藏特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西藏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过“十二五”快速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西藏传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西藏向游客展现藏家生活、藏族风俗、特色餐饮和高原特色农产品一张名片,是西藏旅游的亮点和增长点。
  (五)增收作用明显加大。截止到2014年底,西藏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71元。以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艾玛岗为主的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阿里为主的藏西北绒山羊生产基地,拉萨、山南为主的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林芝为主的藏香猪养殖基地,山南为主的藏鸡养殖基地等农牧业特色产业示范区,实现增收10.6亿元,受益群众160.87万人,人均增收659元。拉萨市108户休闲农业经营户全年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户均收入近10万元。
  (六)融合发展逐步探索。西藏多样的生态系统,不仅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特色农畜产品,而且向世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西藏农牧业各类经营主体,依托藏区特色农牧业资源,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不断增值增效。加工企业正在探索以加工为龙头,逐步推进产业的前延后伸,打特色牌、绿色牌和净土健康理念,与旅游市场的对接,将藏粑、鸡、猪、牦牛及乳制品、皮绒制品和藏药等特色农畜加工品推向国内外。西藏东元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特色藏香猪资源,发展养殖、屠宰、深加工、连锁专卖一体化发展,促进特色产品增值和养殖户增收,目前该企业正在谋划建立藏香猪主题文化园,进一步将产业链向藏区特色的餐饮住宿、休闲旅游延伸。桑木民俗旅游休闲村,以12个休闲民俗户为龙头,发展休闲林卡特色旅游,并成立了藏年花、格桑花、手工编织等三个合作社生产加工农畜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休闲民俗户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十二五”期间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产业融合取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起步晚,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还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和问题,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比较薄弱。
  (一)资源布局分散,瓶颈制约突出。西藏高原特色农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和豆类,其中青稞是西藏的主要粮食品种,是制作糌粑、青稞面、传统青稞酒、青稞白酒和啤酒的主要原料,但种植分散,原料收集困难。堆龙德庆县古荣乡朗孜糌粑有限公司是拉萨市最大的糌粑生产企业,日加工青稞35吨,原料收购缺口大,无法进行满负荷生产。畜禽资源主要有牦牛、藏羊(草原型)、绒山羊、藏猪、藏鸡等,但规模化、专业化滞后。西藏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是全区二家乳品加工企业之一,主要原料是牦牛乳,由于没有原料基地,奶源是企业最担心的问题。药材以传统方法生产居多,产品以散剂、水丸剂和汤剂等居多,胶囊、片剂、口服液等相对较少。休闲农业资源底数不清,缺乏资源整合和规划引领,多数观光项目以农牧民自主开发为主,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调查,体验项目多以观光采摘为主,对民俗、文化等资源的开发严重不足。
  (二)初加工产品多,科技含量不高。目前西藏对青稞、牦牛肉等农畜产品加工还处在初加工阶段,并且初加工设施条件建设滞后,手段比较传统落后,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比例很小。如牦牛肉开发多数为手撕牦牛肉、风干牦牛肉等初级加工品。堆龙德庆县古荣乡朗孜糌粑有限公司日生产青稞粉(糌粑)28吨,炒制、分装、计量等环节均为人工操作,品种及规格较单一,品质难保障。西藏林芝嘎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蛋鸡10万只,鸡蛋年产量1400吨,其中普通鸡蛋1000吨,藏鸡蛋400吨,基本不做加工处理,直接打码、装箱销售。从事休闲农业的农牧民,缺少旅游服务业从业、经营知识和技能,对当地独特民俗和文化了解不深,在推广营销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新型经营主体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全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24家,农民合作社不到4000家,家庭农场只有17家,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及融合发展主体、载体支撑很薄弱。拉萨市全部28家农畜加工企业,总资产上亿元的企业仅两家,带动农牧民3.9万户,建立品牌专营店企业仅5家,且知名度不高,数量少,尚未在区外建立直营机构。专业销售市场尚未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农畜产品主要销售对象是外地游客,除在周边土特产店销售外,几乎没有其他销售渠道,而部分土特产店的假劣商品对本地产品的市场拓展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以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和产品终端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限制了农畜产品的流通。
  (四)现代经营理念、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龙头企业前延建基地、后伸拓市场意愿不强,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及人流、物流制约因素较多,融资困难,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原料通常采用现金结算,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同时,许多企业急需资金进行技术设备改造。西藏地广人稀、点多线长,乡村旅游交通基础薄弱,游客出行花费时间长、成本高,与快旅慢游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旅游安全保障投入少,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由于农业旅游发展需要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设施等基础性资金投入较大,一些小型企业和农户无法承担巨额资金投入,同时银行借贷较为困难,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西藏整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发展较为粗放。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提出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到“十三五”末,西藏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牧民及农村全面小康极为关键。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西藏农业提质增效、扩大农牧民就业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从当前实际来看,依托特色优势资源、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逐步成为打造西藏特色竞争优势的新增长点和重要产业支撑。调研组认为:“十三五”时期,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要顺势而为,加强引导和扶持,坚定不移地打好两张牌,一张是特色牌,另一张是绿色牌,在树立品牌标准化发展理念、加强市场开拓引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结合具体调研情况和西藏实际可能,我们对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定位布局,制定有关规划。要以规划为先导,统筹考虑和整体谋划发展思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农牧民种植(养殖)习惯、现有加工流通现状等因素,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引导农牧民按照主导产业布局发展,实现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有机整合和共享,促进主导产业的集中、集聚和集约发展。结合西藏自治区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旅游,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发展形成一批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聚集区和精品线路。积极支持、帮助西藏研究编制农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规划。
  (二)注重效益质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西藏交通条件、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农业产业基础、市场需求与开发潜力等要素有限,要以保护性开发为原则,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建设,保护规划区生态环境、优化农牧区生产生活面貌,坚持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道路,坚持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理念,引导当地农畜产品加工业适度规模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免破坏。加大对西藏农畜产品及加工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发动全国各省农业部门加大援藏力度,在各地建立西藏农畜产品和精品旅游路线的展示、推介平台,利用CCTV-7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加大公益宣传,培育消费市场,逐步形成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西藏特色农畜产品及加工品和特色农耕文化产品的强大物流,切实将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突出高原特色,厚植本土品牌优势。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要充分利用“质量安全可信度高”、“功能特色显著”和“资源稀缺”三大特点,实施“品牌、标准化战略”,开发生产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安全过硬的西藏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品牌。要立足区外市场,积极组织、引导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区外企业和市场,加强区外市场开拓。支持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全国农博会、农加工投洽会、技术对接等活动,参与内地科研单位、加工、物流企业和电商平台的对接交流活动,加强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品牌等方面联合、融合,借助内地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品牌和市场优势,在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实现协同发展、优势互补。
  (四)加强科技支撑,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科技项目、标准项目立项和推荐要向西藏适当倾斜,结合西藏农畜产品初加工特点和需求,加速研发西藏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适用的技术和设施装备,努力将西藏纳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区域。组织国内权威专家为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把脉问诊,解决技术难题和需求。进一步改进科技推广服务方式,针对区情的特点,大力推广农牧民易接受、生产实践易推广、增效增收易见效的一批技术设备,切实提高科技普及和推广率,为西藏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充分利用“西部农产品加工管理人员培训”和“农业农村技术人才职能鉴定”等人才项目,积极组织和引导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培训,争取把西藏人才引进与“援藏”工作有机结合。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信息维护: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技术支持:农业部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
邮编:100125西藏农牧学院_百度百科
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创建于1972年,其前身是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2001年9月与原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1]
日,国家教育部下发文件《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西藏农牧学院的函》(教发函[号),同意将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单独设置为西藏农牧学院。[2]
西藏农牧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2]
西藏农牧学院简介
西藏农牧学院
学院坐落在素有“”之称的,占地1300 余亩,东临的,西倚苍翠葱郁的觉木山,校园依山傍水,满园苍翠,鸟语花香,幽静雅致,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荣膺“国家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2007年10月教育部获得“优秀”。学校长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自治区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学院视察工作。
西藏农牧学院地址
西藏学院路8号 邮编:860000
西藏农牧学院设施
西藏农牧学院大门
学院现有教职工524人(含援藏干部10人),专任教师31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1人,讲师、实验师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18人;教师中有博士18人,硕士147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首批)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享受专家4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8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西藏“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自治区级优秀教师、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1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自治区教学能手、自治区级教学名师(首届)5人。
学院现设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利、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部和等9个教学科研单位,下属21个正处级单位。有生物学、作物学、林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森林培育学、水利水电工程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推广授权点、34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管等5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广泛涉及农、牧、林、水、电、生态、环境、食品、工程等领域,与西藏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设有西藏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藏高原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实验室、生物技术中心、实验室、实验室、动物疾病检测诊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49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11工程”学科、重点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共9个,教育部、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野外定位研究站、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教学团队2个。另外还有自行设计建设的教学实习农场、牧场、果园、、水电站等;学院校舍11万平方米,拥有配备和手段的现代化多功能教学楼、远程教育大楼,标准化体育运动场和标准化学生公寓、现代化学生食堂等;建有校园网,图书资源总量(含远程)超过200万册(种);学院编辑出版《西藏农牧学院学报》、《西藏农牧学院校报》等。学院现有固定资产26957.84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83.18万元;学院面向西藏、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山东、山西、河南、湖南、重庆、河北、陕西、甘肃、青海等14个省区及驻藏部队招生。
西藏农牧学院特色
学院立足西藏,服务“三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以智力和技术支撑经济建设为己任,坚持育人为本这个教育工作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4300人、硕士研究生39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45人。建院40年来,已为西藏农牧林水电等行业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11000多人。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均显示出扎实的功底、较强的竞争能力、动手能力和发展潜力,深受社会欢迎和信赖。该院毕业生工作在西藏各条战线,真正“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技术、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骨干,为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当代大学生的榜样——就是该院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日在该院视察工作时指出的“农牧学院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农牧业院校……成为了西藏各级领导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的摇篮”。
西藏农牧学院成果
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了科学严谨、富有活力的科研创新运行体制,为实现提出的的基本思路、和自治区“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一五”以来,178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立项,到位经费4787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公开发表论文1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0多篇,SCI收录4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3项专利授权。着力推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动校地合作,大力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合力支撑农牧业和全区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科研平台优势、教育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先后承担各类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规划设计、建材检测、科技示范等社会服务200余项,研制生产了“牦牛瘦死病疫苗”,在拉萨、、、等地(市)推广、、彩、一号等6个玉米新品种及双低饲料油菜、鸡苗、繁育技术,不仅拓宽了老百姓生产选种渠道,提高了科技含量,实现了增收目标,更有力地推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类课题分别在拉萨、、山南、等地建立若干试验示范区,部分课题研究模式已在相关工作中应用推广。为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农牧厅、林业局、科协和林芝军分区、部分地县等单位和部门具体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3班次,利用科研项目对农牧民开展玉米新品种种植和、藏鸡饲养,累计培训各级各类人员7000多人次。
2006年来,学院及有关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集体奖励34次,教职工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个人奖励70余人次,学生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个人奖励160余人次。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和平台,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先后搭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科技学术创新、结构模型大赛、等多个平台,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渠道多样。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奖、贷、助、补、减(免)”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奖学金、、教学奖励基金奖学金、特困生专项助学金以及各类单项奖、荣誉奖,实施绿色工程、学费减免、特困生补助政策,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从2009级学生开始,已对30个农、牧、林、水类相关专业实行了免费教育,并给予生活补助。
西藏农牧学院交流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始终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实行开放办学。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以及、、中国林科院、、、、、、、、等20多所高校和有关部局(科研机构)对口支援该院,长期选派高学历、高职称、教学与管理经验丰富的援藏教师和干部到学院,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学院还先后与美国、———中国·西藏———大学合作网、德国玛堡大学等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港台学者、外国专家先后来该院讲学、商谈合作,该院专家也先后赴国外考察培训、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在合作中得到发展。
西藏农牧学院未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院将始终立足西藏、面向“三农”,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好“”、“”、“对口支援”、“”等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科学管理、依法治校、改革创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品牌荣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博学为农、精业兴藏”的校训和“爱国、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弘扬“”和学院“筹建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西藏高等农林教育新局面,实现大发展,创造新辉煌,做出新贡献,努力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人才,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西藏农牧学院历史沿革
西藏农牧学院筹建创业
(1971年—1978年)
日,西藏自治区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发出“关于恢复西藏民族学
西藏农牧学院挂牌仪式
院若干问题纪要”,决定正式恢复以前撤消的,并决定将校址从陕西迁回西藏。同年7月,西藏民族学院党委成立了“西藏民院迁址筹建处”。9月,在西藏八一新村选定校址。
日,西藏自治区批准了“西藏民院总体规划”。规划规定了学院总体规模为:在校生1500人,教职工500人,基建面积375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逐年投资,滚动发展,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学校暂设预科、政治、藏文、农学、畜牧兽医、卫生、财会、机电八个专业,并建设为教学服务的机电、化肥、制药、木工、铁工、农场、牧场、卫生所、兽医门诊九个附属机构。1973年5月,校舍房建工程正式开工。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西藏民院继续在陕西咸阳办学,西藏筹建处改为“西藏民院林芝分院”,属地级事业建制,并于当月任命组建了分院党委。分院党委在“边迁校、边建设、边办学”的思想指导下,制定了“根据西藏建设需要,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办学方向。同年,由西藏民院总院迁来了首批学生:农学65人,牧医61人,并在全藏首次招收畜牧专业30人,果林专业39人,商业会计专业17人,工业会计专业23人,工商会计大专班25人,藏族干部文化补习生22人。到年底,在校生达282人。1975年,又从陕西转入技工专业班一个40人,农业会计大专班一个14人、商业会计大专班一个30人,会计班一个14人。至此,计划搬迁的有关专业转移完毕。
1978年校舍第一期工程建成,建筑面积31440.79平方米,其中教室3098平方米,实验室774平方米,图书馆774平方米,办公室1410平方米,家畜门诊所684平方米,学生宿舍5919.6平方米,教职工宿舍6261平方米,温室1190平方米,附属小学456平方米,以及、卫生所、托儿所等。当时共有在校生524人,其中藏族及少数民族学生占总数的77%。教职工420人,其中教师120人。设有农学、畜牧兽医、林学、农机水电、财会5个系、9个专业及化学、物理、生物、金属材料四个实验室。图书馆藏书5万册。
经过筹建者几年的艰苦奋斗,尽管在师资、设备、校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毕竟在尼洋河畔的一片乱石滩上,建成了一所初具规模的高等院校。在这一时期,筹建者们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黄沙漫卷、满目苍凉的沙石滩上建校址,干校园,造菜地,开果园,筑围墙,搞绿化。他们边生产、边建设,边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这种无私奉献的“筹建精神”为学院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藏农牧学院巩固发展
(1978年—1994年)
日,经国务院批准,分院正式更名为“西藏农牧学院”。9月4日,学院隆重召开成立大会。从此,西藏第一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高等理工学院在西藏正式诞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院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发扬筹建精神,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979年,学院自己动手设计施工建造了教学实习水电站。1985年,建立了高原和3569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购进各种大中型教学仪器、设备5000多台,装备了33个实验室。1988年建成一座面积4000平方米的图书馆。1991年,原国家农牧渔业部投资修建的落成。随后,农牧学院又先后建起了电教中心,扩建、完善了原来粗糙简陋的工厂、农场、牧场,果园、苗圃等,使教学、科研条件大为改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拨乱反正,学院工作重心集中到了教学方面。1985年,学院根据西藏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方向,重新调整了专业设置,将农机水电系改为水电系,撤消财会系,将预科部改为基础教育部。1984年,中央召开,确定国家农牧渔业部、林业部、水利电力部和、、、对口援助西藏农牧学院办学。同时,学院在加大以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科研工作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整个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回顾多年来的办学历程,学院师生深深体会到,要办好西藏农牧学院,就必须正确认识西藏实际,有一个正确的办学思想:要为西藏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就必须走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的路子;要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坚持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结合的方向。
西藏农牧学院开拓奋进
1995年至今)
胡锦涛同志到该院视察工作
在这一阶段,学院不失时机地抓住了一次难得的机遇,这就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保持稳定和加快发展确定了根本指针,并全面加大了支援西藏的力度。借这一强劲的东风,学院从农业部、水利部、原林业部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专业干部到农牧学院工作,为学院改革、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厅局领导多次到农牧学院检查指导工作,为学院的改革、发展领了航,正了舵。农业部、水利部、原国家教委、原林业部和各兄弟院校加大了对农牧学院的关注和支持。农牧学院《“九五”计划及2010年改革发展规划》及时出台,激励了全院教职员工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从此,西藏农牧学院开始步入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快车道。
为加快西藏农、牧、林、水、电科教事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藏”、“科教兴农”的战略,农牧学院党委及时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指示精神,针对学院现状,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农牧学院的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指出:西藏农牧学院是集农牧林水电于一身的理工院校,一个“西藏”,一个“农牧”,一个“学院”,这就决定了:第一、农牧学院必须面向西藏这个特定的环境,把教育与大农业这两个战略重点结合好,培养出西藏大农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必须坚持面向西藏农业,面向西藏农牧区,面向西藏农牧民,坚持为西藏的农业现代化服务;第三,既是学院,就要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定位决定了摆位,决定了农牧学院今后的工作思路。即:“1234工程”--坚持服务“三农”(农牧林区、农牧林业、农牧民);强化教学与科研两个重点;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个关系;加强领导班子、师资队伍、管理、德育四个系统建设。这一工作思路,得到了自治区领导和、林业部、水利部的赞同和支持。与此同时,农牧学院党委又向全院师生员工发出了“发扬筹建精神,再创新的业绩”的号召,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大刀阔斧而又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宏观办学机制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大系统工程。即“完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高起点、低重心、重实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拓展了‘外引内联’这一富校强校的路子;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工作。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农牧学院充分利用内地兄弟院校大力支援的机遇,通过援藏教师的传、帮、带和“进出去,请进来”,以及鼓励在职自修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特别是民族教师的整体素质,使师资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在教学工作上,学院师生逐步树立了改革发展现,大农业观,新农牧区观,复合型人才培养观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能主动适应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学院按照“强基、改老、拓宽、创新”的思路,调整优化了专业结构,将已有的专业拓宽到11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优化了课程结构,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监控体系,并开始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教学探索。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作为新一轮教改重点已经起步。
在科研工作上,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转变观念,调整科研方向,明确教学、科研、生产的关系,增强科研对生产的服务功能,以及科研对生产、教学的促进作用的认识,统一了全院教职工的思想。农牧学院的科研工作已经从“自发、封闭型”向“主动、开放型”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合理组配、群体攻关”转变:从“单纯为科研而搞科研”向“面向农牧林经济发展找课题,搞科研”转变。
在开门办学的实践中,国家各部委和内地兄弟院校成为农牧学院深化改革的坚强后盾,为学院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政策、人才的支持。学院与西藏金珠集团、广东省科委等企业、科研部门的合作,与拉萨市、、以及部分县的联合办学,增强了农牧学院的办学活力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总之,“机遇+实干+精神”是农牧学院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也因此,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 1995年至今,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共获各项奖励40多项,其中国家级7项,自治区级34项;教师发表在各类期刊上的论文150余篇,获奖23篇;出版著作、科普读物、乡土教材20余种,成为建校以来获奖级别最高、获奖数量最多、综合效益最好的时期。事实证明,摒弃“等、靠、要”思想,发扬筹建精神,走内涵发展道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是学院加快改革发展的战斗力所在。
从卵石遍布、杂草丛生的沼泽地到如今环境幽雅、设施基本齐全、效益明显的高等学府,这其中渗透着一代又一代农牧学院人自力更生、辛勤创业的汗水,倾注了各级领导、社会同仁、广大校友的心血和关怀。西藏农牧学院近30年的办学经验可概括为“坚持方向、,三足鼎立,负重自强”。西藏农牧学院的开创和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上级的支持和兄弟院校的援助。世纪之交,任重道远。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在众多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农牧学院师生员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领导下,继续坚持“科教兴农,育人为本,三足鼎立,林业部副部长来该院调研工作负重自强”的精神,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办学效益,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西藏农牧学院带入二十一世纪。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芝农牧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