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流入人口城镇有多少人口

中江县面临空前人口灾难——湖广填四川
中江县面临空前人口灾难——湖广填四川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四川先后遭遇了农民战争、民族战争、三藩之乱。明崇祯三年(1630年),农民起义爆发。1644年春,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建立大顺政权。随即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攻入北京,李自成仅在北京四十天就败逃出京,清王朝建立。当年,张献忠第二次入川,破重庆,八月,攻陷成都,控制全川,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顺治二年(1645年)起,先后有豪格、鳌拜、吴三桂、墨尔佷、李国翰和李国英统兵入川,在川北保宁建立了军事据点,镇压农民起义军,追剿明军,攻城掠寨,征伐全川。并强制推行剃发易服,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引起汉人强烈反抗!四川抗清最顽强,清军一旦攻下,必杀人屠城作为报复。在明军、清军的镇压下,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皇帝梦的破灭,绝望之下,张献忠认为“川人负朕”,大开杀戒,这就是传说中的“张献忠剿四川”。当年冬,张献忠在川北西充凤凰山遇伏中箭战死。清军继续围剿、镇压农民起义军余部。据费密《荒书》所记,顺治五年(1648年)“清兵屯保宁、东至顺庆,西至中江县。自什邡县以西,叙州府以南,则杨展(南明军左都督)屯也。”。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进攻中江、潼川、射洪,“叛将王基城旧部林时泰等,前杀基城来降,……令分防中江、潼川、射洪等处。……据城噪叛。……臣遣副将曾纯忠……等,分兵攻剿,斩获无算”;“至南北用兵以来,北以保宁为大镇,中江、顺庆为边;南以嘉定为大镇,而成都为边”。明军、清军、农民起义军就这样在四川持续鏖战,不断轮番拉锯般厮杀,成都、德阳地区作战频繁,中江境内战火不断。&顺治十六年(1659年)8月,清军攻占成都后,四川始为清王朝所有。直到康熙三年(1664年),清军对四川的武力征服才初步停止。康熙十二年(1673年),盘踞云南的吴三桂举兵叛乱,“三藩之乱”再燃战火,吴三桂部属王屏藩攻入四川,与清军争夺地盘,在成都、德阳地区血战。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巴蜀的战火才基本停熄。从1644年到1680年,大规模战争持续达三十六年。战乱的同时,四川又惨遭大旱、瘟疫、虎患。顺治四年(1647年),四川流行“大头瘟”、“马眼瘟”、“马蹄瘟”等瘟疫。据康熙版《中江县志》载:顺治五年和六年,“全蜀大饥,人民相食,逃亡几尽”。据民国1930年《中江县志》称:“清初,吾邑(行)百步许即有虎患”。人祸天灾使四川陷入城廓焚毁、田地荒芜、虎狼纵横、十室九空、路断人稀的地步。当时的中江惨遭战火摧残,飞乌、铜山都毁于兵燹,县城也遭受严重破坏。经明代两百多年发展起来的数万人,又“人烟几断”。中江县曾经出现避乱山洞六年的“红毛女”事件,据康熙版《中江县志.卷三.仙释传》载:明朝崇祯末年,有一个不知姓名的某'处女',因遭战乱,'与其叔避于治西三十里密峰山'。不久,其叔死亡。从此,该女独自过起了'野人'生活:'居山洞,食果木,衣棕皮。不见烟火者数年'。没过多长时间,该女'面形青白,肤生红毛。登山上树,飘飞如仙'。到了清顺治七年(1650年),有一个名叫赵起瑞的'邑民',偶然在山上发现了她。于是,赵起瑞回去后,便约集数人跟踪她,终于发现她居住的山洞,并且把她带下山来居住。过了若干年,该女'稍复元形'。问起在山中生活了多少年,她回答说:'洞门栀子花凡六开矣'。由此推算,她起码在山间过了6年的野人生活。后来,赵起瑞纳她为妻,生有三子,该女活到80多岁才去世。这个奇异的故事,非常生动具体地说明了明末清初的战乱,给中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康熙三年(1664年)中江全县丁(男)口(女)总共仅1729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王士祯典试入川,沿途所见,荒凉不堪。他在《蜀道驿程记》记叙:“(闰七月)二十七日,……自潼川西来,山险稍平,然泥淖特甚。……弥望百里,田在草间。午后次中江县。……县颓废甚于潼川,境内人户才三十余家”。清代方家瑛有诗《哀川北》:“七日发阆州,五日达潼川。中江近千里,四顾无人烟,蓬蒿无道路,老树长原田。豺狼白昼嗥,猿穴啼树间……两川万百众,光后膏戈铤。锋镝苦未歇,饥疫频颠连。青磷照梓益,白骨横巴绵。遗老哭吞声,至今五十年”,其惨景更是催人泪下。由于四川人口锐减,&需要充实。四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朝廷对重建四川十分重视。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四川经济,清政府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移民填川政策。从康熙5年(1666年)起,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安徽、陕西、江西、贵州、云南、山西、河南、山东等十几个省份的大批民众迁移到四川定居耕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使长期沦陷于战乱与苦难中的“天府之国”在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走向复兴,人口迅速繁衍。对四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所谓“康乾盛世”,对四川而言,可以说就是移民造就的盛世。中江县自大批移民涌入以后,迎来了历史上少见的飞速发展期。在移民与土著的共同努力下,残破的城镇得到了修复和重建,荒凉的田地得到了开垦和灌溉,昔日虎狼出没、荆棘丛生的乡村场镇变成了繁华热闹的街道社区。水稻、包谷、麦子、蚕桑及其它一些经济作物得以发展,还兴起了丹参、白芍、菊花、薄荷等中药材的栽种,手工业、盐业等也得到长足发展。商业逐步恢复发展。同其它地方一样,出现了由票号、钱庄、典当逐步向商业银行演变的情况。清初,政区建置承袭明制,中江县上属四川行省川北道潼川州,县以下并5乡为上、中、下3村,上村辖古玄武县地,中村辖古铜山县地,下村辖古飞乌县地。雍正12年(1734年)升潼川州为潼川府,中江县属潼川府。道光6年(1826年),县境分为3村12乡,每村各4乡;乡下设镇、场、店,每乡各4场。
发表评论:
馆藏&7872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中江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生态相对平衡。气候特征:属
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6.7℃,
883毫米,无霜期286天。
31.12%,绿化覆盖率31.52%。
劳动力资源  中江县最为丰富的是劳动力资源,全县共有劳动力80多万个,常年向外输出劳动力40万人。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
、石油、盐、铜、页岩、粘土和优质矿泉水等,旅游资源有一定开发价值,
历史沿革/中江
  三国时置县,隋改为
,宋真宗大中详符五年(1012年)改为中江。
  公元前26世纪至301年,三皇五帝时期,中江为属山氏地,归属国
管辖。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
封次子昌意,降居若水。娶属山氏女曰
,生帝颛顼
氏。既立,因封其
于属”。是为
  公元前300年至202年,秦代时期,废蜀国,实行郡县制,中江为蜀郡地,始建于公元前300年,历时99年。
  公元前201年至公元431年,汉代、三国、晋代和
前期,中江为妻县、
并存,上属
郡管辖632年。公元前201年,中江始建妻县县城在今
妻江县辖区千子坟附近。公元278年,始建伍城县,县城在今
坝。中江南面地区是妻县,北面是伍城县辖区。
  公元432年至582年,南北朝后期,中江为伍城县、妻县、怀归县并存,上属玄武郡管辖150年。公元432年,中江建置玄武郡,郡城在今玄武坝。同年,中江建置怀归县,县城在今杰兴龙坡附近。公元437年,废怀归县入伍城县,至此,怀归县历时5年。
  公元583年至678年,隋代时期,中江为玄武县、飞乌县并存。公元583年,改玄武郡、伍城县为玄武县。至此,伍城县历时305年。公元593年,废妻县,在南面建置飞乌县,县城在今
北面三里左右的飞乌坝。至此,妻县历时794年。
,又在玄武县城建置凯州,历时140年。凯州下辖玄武县、
县、金水县、飞乌县。
至1011年,
和宋代前期,中江为玄武县、飞乌县、
县并存。公元679年,建置铜山县,县城在今广福镇中学所在地。因当地产铜,县城坐落铜山之麓而得名。公元742年,玄武县,飞乌县、铜山县的上属改为梓州
郡(今三台)管辖,历时218年。
,三县上属改为
(今三台)管辖,历时416年。
  公元1012年至1278年,宋代后期,为中江县、飞乌县、
并存。关于1012年,改玄武县为中江县。原因是忌讳“玄武”二字。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以水命名,江水从县城中间流过,
是谭家街。这条江古代曾叫中江,清代以来叫凯江,自
至中江县城折东流至三台入
。中江位于
和涪江水系中间,故名曰中江。至此,玄武县历时429年。中江县、飞乌县、铜山县仍然属潼川府管辖。
  公元1279年至1375年,元代时期,飞乌县、铜山县统一为中江县。公元1279年,废飞乌县入铜山县,至此飞乌县历时686年。1283年,废铜山县入中江县,至此,铜山县历时604年。三县统一后,中江县仍然上属
路潼川府管辖。
  公元1376年至1934年,明清两代和
初期,中江县上属潼川府管辖。公元1376年,改潼川府为
潼川州,潼川州下辖中江县558年。
  公元1935年至1957年,民国后期和中华人民
国初期,中江县上属
专署管辖。
  公元1935年,建置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行署遂宁专署,下辖中江县23年。
  公元1958年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江县上属
地区管辖。
  公元1958年,建四川省绵阳地区,下辖中江县25年。
  公元1983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江县上属
  公元1983年9月,建置四川省德阳市,下辖中江县至今。
  中江县从1012年建置至2001年,历时989年。
招商项目/中江
  中江县黄鹿水库工程项目
  中江县
生态与旅游投资开发项目
  中江县畜禽基地建设项目
  仓山镇陶瓷生产厂
  省道106线德阳至中江公路工程项目
  长河酒业饲料生产项目
  龙华集团高级装饰砖扩能工程
  中江县丹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中江县蚕桑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中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投资环境/中江
  中江县城距德阳市35Km、
90Km,均有一、二级水泥公路相连,省道办罗桂公路(二级路)从贯南北,
、成南高速、成德南高速(在建)公路横穿东西,全县47个乡镇都通柏油公路,其中大部门乡镇通水泥路;水、电、气供应充足;30000余门程控电话和
至成都光缆把中江同全国及世界各地紧密相连。中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粮、棉、油、猪、蚕、中药材等资源物产丰富,中江的肉类产量多年名列全国第一位,是国家级生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粮食和油料产量均为全国的“
产量多年名列全省第一位。国家、省市均在中江建立粮、油、肉、蚕茧绸基地,1998年,中江被国家列为
重点县。全县辖区内有石油、天然气和盐矿等资源。
经济发展/中江
  2009年,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和
的影响,全县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的总体取向和“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在灾后重建中推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与提升,迈出了建设四川丘区强县的坚实一步。灾后重建扎实推进  省批复我县灾后重建项目1329个,总投资179.6亿元。我们按照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发展为重的原则,精心组织,全力推进。
健全机制,有序重建。健全组织领导、项目管理、督查督办机制,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强化考核。通过建立“三帐两图两表”管理模式,实现了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编制基础项目1.3万余个,建立了覆盖县域的项目库。对县城
进行修编,编制乡镇集镇建设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灾后重建。采取统分结合、分层负责,试点示范、梯次推进方式实施重建项目。突出抓好项目统筹、资源整合,提高了项目、资金效益。
主动服务,高效重建。狠抓建材保障、市场监管,强化规划、选址和技术服务,在城乡住房重建中创造了干部对口联系、电子台帐管理的“中江经验”。在重建项目推进中,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间,强化环节管理,积极主动服务,加快了灾后重建步伐。
严格监管,阳光重建。制定并严格执行重建项目造价控制、资金管理、工程变更、竞争性谈判、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十余项
,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管,做到了“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
  至2009年底,重建项目开工1207个,开工率90.8%,其中完工899个,完工率67.6 %。城乡住房重建卓有成效,农房重建完工42044户,完工率99.9%;城镇住房重建完工1294户,完工率88%。
重建扎实推进,256个教育项目开工254个,其中完工182个;53个卫生项目开工49个,其中完工46个;文化、广电、政法、
设施重建全面推进。产业重建深入实施,119个工业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其中完工90个。基础设施重建进展顺利,S106线中江县城至双龙段、会龙至乐至界,S101线
中江界至中江三台界改造工程等一批交通重建项目完工;农业、水利、农机等灾后重建项目扎实推进。防灾减灾能力、生态恢复重建等取得阶段性成效。
的辑庆镇中学、乐山大道等援建项目全部完成。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09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5.5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2亿元、58.5亿元、41.8亿元,分别增长4.5 %、23.5%、12.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1.1:40.2:28.7。预计完成
90亿元,增长212.5%;
4937元,增加400元;
12777元,增长14.4%。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经济指标。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优化工业区域和产业布局,打造载体,强化服务,着力加快重点优势产业发展,预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22.1%。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8.3%。
  重点产业和企业快速发展。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电子机械三大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56.9亿元,增长36.1%;实现
55.8亿元,增长35.8%。20家市、县重点优势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3.2亿元,增长30.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亿元,增长31%。新增销售收入过3亿元企业2家、过2亿元企业4家、过亿元企业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0家。恒达灯具公司“明生牌”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明生牌”灯杆、“雄健丰田牌”面粉、“凯丰牌”水稻种被评为第九届四川名牌产品。
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工业集中区争创省级开发区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底,集中区及乡镇特色
规模以上企业107家,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71.3 %;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6.2亿元,占全县总量的76.5%,增长54.7%。县城工业集中区规模以上企业54家,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亿元,分别增长47.3%、45.3%。
  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明显。积极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全县20个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狠抓
建设,逢春制药、雄健实业创建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恒达灯具、金辉纺织等4家企业创建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规模以上企业群体壮大。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家,比2008年底增加18家。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增长33%,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5亿元,增长42.5%。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深入贯彻各项强农
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年
83.6亿元,增长4.6%。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粮食总产83.3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油料总产7.1万吨。建成生猪养殖小区7个、生猪养殖万头村5个,预计全年出栏生猪164.4万头,增长2.8%;出栏肉牛8.2万头,增长5.6%;出栏小家禽畜3148.3万只,增长6.6%。大力发展
,种植食用菌3.2亿袋(平方尺)、中药材6.8万亩,荣获“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丹参基地”称号,优质蚕桑、蔬菜、
等产业稳步发展。全县转移劳动力46.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8.5亿元。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壮大,新建农民专合组织20个。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2.8亿元,实施
灌区节水改造、提灌站建设、标准粮田建设、新村扶贫等各类工程12669处。新建机耕道45公里,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5489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25%。成功创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主体改革全面完成。
小集中试点取得成功。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共落实中央各项惠农补贴1.4亿元,增长14.1%。
第三产业生机蓬勃。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焕发生机,量质提升。建成1家三星级宾馆、1家院线电影院;“
”深入实施,新建农村商贸服务中心2个、农家店242家;“家电下乡”广泛开展,全年销售家电60925台(部);
建设试点全面完成。旅游、中介等
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全面上扬,预计实现
61.5亿元,增长19.2%。
  金融运行势头良好。积极推进
建设,努力为灾后重建和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支持。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57亿元,比年初增长28.6%;各项贷款余额43.3亿元,比年初增长34.5%。
  外贸工作实现新突破。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创汇1760万美元。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大力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增长迅速、结构优化。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6亿元,增长27.8%。实现财政总支出50.6亿元,增长38.4%。加强债务管理,化解政府性债务4721万元。全面推行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用好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政策,创新机制,搞好服务,共引进项目126个,到位资金13.5亿元,增长15.4%。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加快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切实抓好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中心城区面貌一新。按照35平方公里、30万人口
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县城总规修编。投资2亿元,完成东一环道路、西二环一期道路、北塔南北干道、伍城干道人行道改造、东一环小东河桥、城区道路改造等重点工程。污水处理厂、小东街安置房、西二环二期道路、铜山大桥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凯北、
居住区建设成片推进,
、玄武公园等市民休闲场所投入使用,
亮点纷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聚集能力全面提升。
重点乡镇加快发展。通过政策、项目支持,扎实推进
、辑庆、黄鹿三个市级区域重点镇发展,城镇开发加速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扩权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省级新农村重点推进村
河珠村建设项目全面完成,7个市、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顺利推进。仓山镇响滩村等21个村成功申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成通乡水泥路105.2公里、通村公路257公里,农村通行条件不断改善。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大力开展“七进”活动,切实解决“五乱”问题,狠抓乡容村貌、交通沿线、重点部位集中整治,完善“五大设施”,打造示范乡镇、街道、村社、院落,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新模式,着力构建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四、和谐中江建设成效显著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大力弘扬伟大的
和继光精神。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建设取得新进展。国防教育、
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家科技
强县项目、国家
等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着力提升教育质量,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2000人,
成为全市唯一高考本科上线过千人的中学;加快职教发展,
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跃居全省第三;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重视幼教事业,规范民办教育,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有效应对
疫情。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传统
在比赛中屡获殊荣。广播剧《爱的守望》荣获四川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家》荣获第十届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短纪录片奖。广播电视覆盖率和覆盖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田野调查工作。续修《中江县志()》工作进展顺利。
“八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8.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389人,
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603人,在岗培训15000人。帮助扶持1845名农村贫困人口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农村和城镇
3316人次,解决了6.7万
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向12.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资助经济困难家庭高中生8410名。
累计月人均补助146元,
累计月人均补助59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4159人,集中供养率42%。
覆盖人数7万人;参加新农合农民113.3万人,参合率89.5%。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户减灾安居工程220户、廉租住房700套全部完工,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06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平方公里,天然林保护和
扎实推进。
“十件为民实事”全面完成。“十件为民实事”共投入资金13.6亿元。完成中广路连接线改造,实施小街小巷整治6.5公里,安装路灯150柱,铺设和改造人行道5.8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建成乡镇场镇垃圾填埋场20个,仓山水厂、黄鹿水厂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资助特困群众、重度残疾人和
55328人参加新农合,组织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20例,为残疾人赠送轮椅80辆。新建校舍25.4万平方米。南塔、北塔维修工程全面竣工。妇幼保健院迁建、仓山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天网工程二期建设,新建派出所23个。26个村新村扶贫工程全面完成。
人口计生、生态环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1.5‰。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中江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和防治工作,“金土地”工程和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顺利实施。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深入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参加社会保险29.3万人,新增5.2万人。失地农民进社保工作有序推进。
稳定安全工作深入扎实。加强维稳基础工作,深化“平安中江”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强化社会面控制,社会治安形势稳定。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接访活动和涉法涉诉积案化解活动,切实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依法及时处置涉稳、涉灾信访等突出问题。全面贯彻移民后扶各项政策,切实做好库区稳定工作。认真落实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完善
,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中江英雄/中江
人物介绍  黄继光,
人民志愿军特级
。农历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
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
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公,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
);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
正式党员;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
的北陵烈士陵园。纪念馆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东河路下段1号
  黄继光纪念馆楹联:
  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奋不顾身成伟业
  纪极非常之事报功崇德显而触目树丰碑
  ————
  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
  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
  ————
  坚如玄武铁骨铮铮果是烈火出金刚
  魂归凯江英名荡荡理当全民奉祠记
  ————
  继承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卫国保家
闻风丧胆英雄业绩千秋辉耀
  光大国际主义崇高精神援朝抗美真
慷慨损躯战半红旗永世飘扬
  ————团中央
  军民楷模功垂千秋
  英雄烈绩凯歌百代
  ————德阳市政
书画艺术/中江
中江县书法美术家协会  中江县书法美术家协会,是中国县级书法美术协会。地址在中江县图书馆三楼,即黄继光纪念馆旁边,现在成员近百名,有当代中国知名的
,也有新的书法爱好者。中江书画院  
,中江县书画院是经县委领导同意,县文联批准于2004年8月正式建立的,是隶属于文联下的一个书画专业学术机构,其宗旨是繁荣书画创作,提升中江文化品位,中江书画院与县文联所属其它文艺家协会平行并列。
  名誉院长:
张法祥 王荣玖
  顾问:
洪景安 杨庆龙
  院长:
  副院长:吴大亮
  秘书长:吴大亮(兼)
  副秘书长:蒲檄文
  书画师:杨庆龙、林长龙、曾成浩、吴大亮、常曦文、李代楷、孙仁伦、蒲檄文、黄亮、
、李晖、涂丽梅铜山书社  
,书画艺术类社团,日正式成立,属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文化馆的一个艺术社团。现在地址位于中江县凯江镇中市街13号,是中江县几位年轻的书画艺术爱好者自动自发创立的。
  首批社员:
  顾 问:
洪景安 张志武
林长龙 吴大亮 林云健 龙清江
  社 长:涂丽梅
  常务副社长:
  副社长:隆庆
  秘书长:邓九龙
  涂丽梅:生于1977年,文化馆美术书法干部,德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江书画院书法师。
  曾昌盛:
本科毕业。
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德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隆庆:生于1972年7月 市书协会员 文化馆美术书法专业干部,沧浪集体董事长。
  龚 良:
秘书,德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邓九龙: 听
房主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德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蒋 丽:学友电器经理,毕业于
中国画专业,德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朱家友:龙台中心学校教师,德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景立:供职于
烟厂,业余画家。
  梁华平:
中学教师,德阳书法家协会会员。
  肖仕勇:德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入吴大亮书法工作室学习。
  邓长春: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江特产/中江
中江挂面  
为手工制作,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独特。它的特点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茎直中通&之说,其特别柔嫩易消化也缘于此。现在为增加其营养成份,在制作过程中又分别加以韭汁、菠菜汁、鸡蛋精、鸡蛋黄、朱神砂等制成蛋清面、蛋黄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中江挂面曾先后数次被省、地、市、县评为地方优质特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探亲访友、馈赠亲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有种说法是,原最最正宗的中江挂面,现已经不会再向外界卖出了,很难买到最传统,最正宗的!中江八宝油糕  
是以精面粉、精油、蜂蜜为主要原料,掺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鸡蛋、鲜玫瑰泥、蜜樱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制作的糕点佳品。因工艺特殊,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营养丰富,外酥内软,香甜可口,品质优良曾先后四次被省、地、市、县评为优质糖果,被誉中江食品中独具特色的传统营养食品。中江柚  
,以独特的风味著称。果大,皮薄,可食比例大。果肉乳白微黄,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有止咳,化痰,顺气,平喘的药用功能。中江柚栽植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一般农民未掌握果树嫁接管理的科学技术,故发展缓慢。
  1975年柑桔选种,中江柚以它早产性,丰产性,耐贮性、抗逆性等各项指标均超过当地普通柚种,受到果树专家和有关部门重视,列为当地开发农业的重点项目。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八五”百项林产品重点开发科技项目。1986年在全省柚类鉴评会上获唯一的肉质满分。1990年在德阳市柑桔鉴定会上又位居榜首。1991年在全省水果评审会上被专家评为肉质第一名,果形第二名的优质水果。中江竹编  中江县内产慈竹,农家房前屋后,荒山野岭,遍地栽植,四季常绿,郁郁葱葱。
  慈竹剖成篾块,篾丝,编织席垫,筛,筐,篓、篮、箕凉扇、门帘等等,为农民普遍从事的手工副业。民间有一大批能工巧匠。尤其以太和的竹扇,悦来的花簸箕,朝中的门帘、通济的京式提篮等产品最佳,工艺均较精巧。竹篾细如丝,薄如纸,能编织出各型装饰图案,或花鸟虫鱼,或文字题诗。也有先编成后再配诗作画的。或素或艳,‘色调和谐,雅俗共赏,倍受青睐。竹编制品作馈赠礼物,不失为上品。
历史人物/中江
  中江是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厚重,东汉儒侠
、天文学家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苏舜钦,首译《资本论》的现代著名经济学家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彪炳史册。更有“初唐四杰”之
、骆宾王诗酒应和,诗圣
墨迹留香,宋朝诗人
题咏飞乌留下千古佳话。铜山三苏  中江是人文荟萃的
,至今仍辉耀在玉江边上的《铜陵纪胜碣》,是
进士,曾任
左参议的王惟贤所撰。他在碣中追怀乡贤时满怀深情地写到:“
,国初进士第一,蜀斯文发祥权舆之地。”在德阳市所辖六个市县区,历朝历代众多文化名人中,只有苏易简是唯一的状元。
  苏易简22岁中状元,之前在松树
的苏家大院读书。他是“
”第一人,另两名是其孙子舜钦、舜元。他们三人的事迹都上过《宋史》,在《中国文学大词典》中也有专门条目介绍。
  苏易简(958-996年)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宋代
五年,苏易简考中状元后,举家迁至
(今开封),任过
(相当于副宰相),但天不假年,苏易简38岁就撒手人寰,著作有《续翰林志》及《文房四宝》,
赵光义很看重苏易简的才气,对他评价很高,曾赐诗苏易简:“少年盛世兮为词臣,往古来今兮有几人,首书文章兮居翰林,儒名善守兮会缘夤。”
(年)字子美,“舜钦少慷慨有大志,状貌魁伟”,是为人清介耿直的爱国诗人、宋代诗文革新的先驱,在诗坛同
并驾齐驱。《宋史》说他“当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舜钦与河南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俊多从之游”,当时的人称赞他“挽杨刘之颓波,导欧苏之前驱。”诗写得好,书法也别有韵致。
  苏舜元(年)号才翁,官至
度支员外郎,为人重气节、善草书。
评价苏舜元的草书时说:“才翁草书真迹,当为历世之宝。”苏舜元著作有《才翁集》一部。
  “铜山三苏”同“眉山三苏”生活在同一时代,祖籍都在四川西部,但“铜山三苏”这三位文坛俊彦远没有像“眉山三苏”那样在故乡留下更多引人入胜的奇闻轶事。据德阳市管锡庆先生考证,眉山三苏平均年龄65岁,而铜山三苏平均只活了42岁,生活、创作的时间比“眉山三苏”少了23年;再加上“铜山三苏”长年在外地做官,苏易简自考取状元后便离开铜山,远赴开封做官,很少回家,只留下空落落的苏家大院、冷清清的
。苏舜钦、苏舜元出生在开封,做官在外地,也很难回故乡,在故乡留下的雪泥鸿爪不多。
  陈豹隐原名
,1886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其父陈品全是
翰林,曾任
桂林书院院长。幼年的陈启修在中江县的私塾里读孔孟书籍,12岁(1898年)时迁居广西陈品全住所,攻读新学,就读于桂林法国人办的五年制初中,他在初中学会了法语,为他后来学习其他外语增强了信心和兴趣,也为他日后通晓法、德、英、日四国语种打下了坚实基础。陈豹隐  陈豹隐教授学识渊深,著述丰富,是著名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因应时势,他便投身革命,成为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
的传播作出过贡献,他是《
》的第一个中文译者,被誉为经济学界的“南陈北马(
  那是一个悲恸的日子:日。
  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常委、民革四川省委常委、四川财经学院(
)一级教授陈豹隐先生,因高血压引起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
  噩耗传出,国务院总理
送来了花圈,
副总理发来了唁电。陈毅、李井泉、
、廖志高、
、张秀熟、
、彭迪先等党和国家领导及四川省省委省政府领导、部分著名知识分子组成了治丧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专门为先生召开了追悼大会。
  历史翻到日。先生100岁生日。我国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
等集会成都,隆重举行“著名经济学家陈豹隐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再次深切缅怀这位我国早期的
家难忘的一生。
  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教学,从1919年任
教授兼政治系系主任起,先后在
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共北方区党委党团员积极分子训练班、
第六期、冯玉祥主办的
军官讲习班、
……等等教学单位讲授经济学或苏俄经济,1950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随重庆大学
并入四川财经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而走进光华园,任校务筹备委员会委员兼教务组长、一级教授。从此,先生在光华园走完了他的一生。刘洙源  刘洙源()四川中江县人。名复礼,字洙源,别号离明。前清拔贡,北京经科大学毕业。长于文学,通达三礼,历任四川高级师范、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文学教授。早岁精唯识,曾着唯识学纲要数万言。私淑永明延寿,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著有宗镜录大科判;晚耽禅悦,不喜著作,惟存讲稿数篇为弟子所传钞。三十八年农历三月于德阳孝泉延祚寺剃发,受三坛大戒,法名昌宗。未久,应邀讲楞严经,并传净土观法。后返中江,驻锡白云寺,专研戒律。三十九年示寂,世寿七十六。着作除上记外,另有宗镜录细科判约五卷、宗镜录读法约十余卷。另纂集大智度论之法相而成性宗法藏三册,然未出版。
历史文化/中江
  中江是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厚重,
儒侠王涣、天
先驱苏舜钦,首译《资本论》的现代著名经济学家陈豹隐,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彪炳史册。更有“初唐四杰”之王勃、
诗酒应和,诗圣杜甫墨迹留香,宋朝诗人范成大题咏飞乌留下千古佳话。
  中江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县城
夹流,两山对峙,两塔呼应,绿树成荫,是四川省自然环境最美、人居和创业环境最优的山水
之一。境内塔梁子汉代崖墓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策源地阳平关
的喀斯特溶洞引入入胜。玄武观、
、火神庙、
、寿宁寺等
棋布境内。
、西眉湖、元兴水库、黄鹿水库等大中型湖泊星罗四周。有“音乐活化石”之誉的仓山大
出千年古镇,是蜀中响亮的文化名片。
  中江县隶属德阳市,是位于
地区西部的农业大县,东邻三台,南达
、乐至,西接金堂、广汉,北邻罗江、绵阳。全县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
71920公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绝大部分是丘陵,海拔一般500—600米,其余为
和低山。全县辖57个镇乡,其中镇33个,乡24个,建有村民委员会800个,人口141.39万人。 三国时置县,隋改为玄武,
大中详符五年(1012年)改为中江。中江是著名文学家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
、吴昌裔的故乡。唐宋文人王勃、
、范成大、
以及清代文学家
等都曾寄寓县内,留下不少佳作。
时期,曾建立中共中江特支,是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一级战斗英雄
仓山大乐/中江
  仓山,德阳市最南端的一个边远镇,是古代飞乌县所在地。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系中江县第一个被省文化厅命名的先进文化镇,著名的音乐活化石&仓山大乐&就是从这块文化活土上发掘出来的瑰宝。
  相传大乐诞生于周代。一次,周文王的皂角城打了胜仗,将士们欢天喜地,以盾牌相击、刀枪相撞,奏乐狂舞,表达打胜仗后的喜悦。青铜盾牌奏出的音乐震惊了文王,文王下令铸青铜大钹以代盾牌,于是周大乐也就问世了。
  宋代战争频繁,每逢盛事,都要奏
  大乐,以振军威。因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军乐曲牌越来越多,气势越来越大,排军练阵离不开它,班师祝捷也离不开它。
灭亡,大乐也随之湮没。此时,一个姓周的宫廷帅随湖广移民,颠沛流离到仓山定居。因此大乐由仓山的这位姓周的后裔代代相传至今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
了仓山民众喜闻乐见的乐曲。每年正月初九&上九会&要打、生活悠闲自娱自乐的时候要打。
  1949年仲春,为迎接南下的
过仓山,大乐一擂响,竟使一群听过
威风锣鼓和兰州太平鼓的
为之倾倒。
  仓山大乐,既有北方锣鼓雄浑、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有四川闹年锣鼓隽秀的风格,快打惊天动地,排山倒海,听者心灵无不震惊;慢打和风细雨,使人陶醉、心旷神怡。乐队和舞队均不限人数,如广场表演,可成百上千。
  1991年,德阳市举办首届龙舟会时,市委、市府特邀了仓山大乐在彩船上为两岸的数万中外来宾一展风彩。两岸数万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1992年德阳市举行商品交易会,大乐再次应邀作为广场开头戏参加开幕式演出。
  日,县文化部门组织仓山大乐在成都举办的全国糖酒交易会开幕式上亮相,代表1993年荣获&香港
食品博览会&金奖的四川中江
矿泉水有限公司举行大乐演出,向世人展示了仓山这块沃土上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1996年11月,德阳市电视台将&仓山大乐&录制成电视音乐片后,参加了全国百家城市电视台音乐节目展播。在
评选时,一鸣惊人。在全国220多个送展节目中,以其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和精致的表演技巧,荣获&96全国百家城市电视台音乐电视展播&铜奖。
  1997年10月,入选参加&中国第五届艺术节&演出。
  日到25日,“仓山大乐”演出队代表四川应邀赴
,参加了由
、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欢聚北京——鼓舞飞扬”第十一届
开幕式文艺演出。
旅游资源/中江
中江芍药顶国家AAAA级自然风景区  包括集凤镇的十几个村,30多平方公里(4万5千亩)的芍药基地,主景区芍药顶位于石垭路口至石垭场烟堡山之间,最高峰烟堡山高约1000米,中部瞭望坡海拔900米,可以清楚地远眺中江县城(县城海拔400多米)。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全国青少年
——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是一处以青少年教育为主的重要文化教育基地,景区占地面积24亩,位于县城东侧的魁山山麓,东溪河畔。北塔风景区  
圣地——北塔风景区,位于县城北侧的
,是一处以佛教朝圣为主的综合性
。这里有宋朝
——北塔,景区占地面积20余亩,99年被评为全国百大名寺的现代寺院。阳平小三峡十里画廊  位于阳平鸡冠山至瓦店天台山路口之间,有阳平三清洞、天台山牡丹园、天台寺、大古樟、天台电站、凯江河小三峡等景点。玄武公园  名胜古迹集中之地——玄武公园,位于县城东侧东溪河畔的
及其附近,古中江八景有四景在该区内(圣泉纹石、宝城瑞魁、三台续脉、万柳逵龙),与玄武公园遥遥相望的有著名古迹一一南塔(建于公元1610年)。该景区1999年政府投资近300万元建设玄武公园,现已初具规模,该公园占地300余亩。西眉湖风景区  水上名胜——西眉湖风景区,位于县城南23公里的
龙泉山脉中段的西眉山下,景区集休闲、娱乐为一体, 占地面积200余亩。 (6)仿城长城——龙华山庄,位于县城东7公里的
即成南公路线上,由龙头山和通济水库两部分组成,具有典型的丘陵特色的山水风光。继光湖  人工
——继光湖,位于县城以南22公里的龙台河上游,湖长21公里,湖面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有叉沟、叉弯58条,半岛20余个,库容水量9920万立方米,森林履盖面积达80%, 目前是邻近县最大的
。省、市旅游专家对此湖评价极高,认为该湖集形(面如镜)、影(倩影丽姿)、色(湛兰清澈)、声(水击岸的悦耳之声)一体,为旅游之胜地。黄鹿水库槐花环湖路美景  黄鹿水库位于中江县黄鹿镇,环湖公路7公里,路边有很多槐树,春天香气宜人。湖水碧绿,湖中部有鹿回头半岛一个,半岛尖部有小块草坪,槐树一棵,景色秀气,是理想的垂钓场所。石铜山  石铜山,系历史古迹唐贞观二十二年在此置铜监署采铜铸钱,故称”铜山”,又称”古铜山”。古铜山群山环绕,玉江萦绕,风景秀丽,是
名臣、文人苏易简、苏舜钦和明朝大学王帷贤的故乡。它位于县城以南约40公里的
,与继光湖相距约10公里,其间有英雄故里、东汉崖墓群和古迹千秋亭相串联,极具开发价值。目前,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已着手规划开发该景区。现建成观音石刻大佛一尊,立于江岸。塔梁子汉代崖墓群  
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分布于郪江上游北岸塔梁子山梁上。
等于月对被盗的九座崖墓作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在崖墓中首次发现壁画和墨书榜题,并发现一批珍贵的画像石刻新题材和大量仿木结构建筑雕刻,大大丰富了崖墓考古资料。尤其壁画墓的发现,填补了崖墓考古和
汉代美术考古的空白,为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美术等方面的研究及地方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塔梁子崖墓群所在的民主乡路口至响滩水库13公里森林覆盖率很高,有响滩村马鞍山、古寨子、安梁山、紫金山等山,有竹林夹路、赤壁丹霞多处,路旁山崖高耸,柏树葱葱,是理想的天然氧吧。
  中江县旅游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早、夏无酷暑,冬暖、多云雾,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5.5℃,七月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9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县内所有景区交通方便,省、市公路联结,四通八达,通讯设施齐全,有星级客房房间239间,可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舒适的
  一,《书・禹贡》导江:“东为中江,入
。” 汉以后有多种解释:(1)《汉书・地理志》指自今安徽芜湖东经
高淳、东坝、溧阳至
通太湖一水(此水在东坝附近穿越茅山余脉,当出于人工开凿,明初筑断东坝,已不通流);(2)《初学记》引
说指岷江(
(指汉水)、南江(指
)以下的经流;(3)盛弘之《荆州记》指长江经流自今湖北
以下至江西
  二,今四川沱江,六朝以来有中江之称,亦称中水。《通鉴》: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命朱龄石伐蜀,“臧熹从中水取广汉”,即此。
教育资源/中江
  中江县教育局位于中江县伍城南路117号,全局现有公务员21人,事业人员30人。内设行政办、党委办、督导室、招生考试办、学生资助中心、教育股、人事股、纪委、计财股、基建办、安全办、勤管办、工会、教研室、学生股。
  全县公办学校381所,其中:高完中6所,初中68所(含分校初中),小学297所(含教学点187个),幼儿园7所(不含乡镇小学附设园),进修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在校学生161293人,教职工12365人(在教职工8351人,离退休教职工4014人)。学校占地总面积207万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4万余平方米。
  全县社会力量办学65所,在校学生共19863人。其中: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5785人;小学1所,在校学生1882人;职高5所,在校生12196人。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20:49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江县人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