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莹的最远的远方和焦恩俊的功夫是哪一年发行的?哪个先早出?

想得却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

该舍的舍不得 只顾著跟往事瞎扯

思念是紧跟著的好不了的咳

是不能原谅 却无法阻挡

是空空荡荡 却嗡嗡作响

旧爱的誓言像极了一个巴掌

每当你记起一句就挨一个耳光

然后好几年都问不得闻不得女人香

是啊在爱里念旧 也不算美德

我问你见过思念放过谁呢

不管你是累犯或是从无前科

我认识的只有那合久的分了

他的爱在心里 埋藏了 抹平了

是不能原谅 却无法阻挡

是空空荡荡 却嗡嗡作响

旧爱的誓言像极了一个巴掌

每当你记起一句就挨一个耳光

然后好几年都闻不得 闻不得女人香

然后好几年都闻不得 闻不得女人香

想得却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

想得却不可得 情爱里无智者

——大哥李宗盛《给自己的歌》

}

歌手S01E07 醉人相思藏三分

这一场,是精彩纷呈的一场,每个人都唱出了相当高的水准,甚至奉献了赛季最好的表演,稍稍缓解了看见张大大形单影只只在开场出现的惆怅。

这一期的关键词,如题所说,在于“藏”,也就是“度”的掌握,意犹未尽的美,才是最好的美。迪玛希在高音区的节制,狮子在企图心上的收敛,李健在旧歌之中藏着的新的情愫,以及张碧晨的把握不当,都成为了这一场耐人寻味的看点。

当然,在这一场,Sandy姐是逆天的存在,她并没有藏什么。然而,她全面展现的凶悍能力,正反衬出她前几场“知其雄守其雌”的唱商和审美,在大家高音比赛中,依然不紧不慢的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演唱自己想唱的歌。这,同样也是藏的艺术。

迪玛希真正的审美终于上线了吗?

这一首歌,我觉得在美感上来说,是他七首歌里能排第一的。何况还有哈萨克民族乐器汇报演出的加持。

纵观全曲,能量的分布就非常均衡,从涓滴细流般的低吟浅唱,到奔腾江流般的情难自已,一直到化作暴雨倾盆的爆发,又回归大地,成为溪涧,再度酝酿着汇聚。特别是每句“啊啊啊”强声起句,最后总是很柔软的落在“DaidiDau”的弱声上,仿佛那就是所有爱与梦的安放。

当最后那一句势若千钧冲到F5的高潮,立刻收住,由和声把情绪过渡过来,仿佛翻涌的风暴突然宁静,从云层中静静透出几道金色的阳光。那种恰到好处的刹车,如同在玻璃中心的那一下重锤。不需要成段高音的夸耀和呐喊,就一下,足以打碎,够了。

最终,所有的悲伤和激情,最终都没有答案,只能随风寄托,寄托给DaiDiDau这个神秘的名字。正因为它的没有答案,又无以用发泄的方法平息,李健才评价它是“高级的忧伤”。

这首哈萨克民歌,应该是经过无数人、无数次演绎的打磨,才成为了经典,而迪玛希在接过这首经典的时候,无疑也在美学上受到了加持。

也会有迪玛希的粉丝坚持认为,这才是他一贯的水平,不信看他xxxx演出视频,持续飙高音都是芒果台逼的云云。

迪玛希高质量的演出当然令人惊叹,也确实更有节制。但在比赛中,有压力的情况下他的本能选择,更能看出他的倾向。

比如上一场《Adagio》,从原曲的意境来说,正如我上一篇乐评所分析的,渐强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Vitas的处理虽然优美,却失却了原曲的魂。所以迪玛希坚持强音,其实是正确的选择。

但问题就出在他要“原调演唱”上面,而放弃了HichC附近这个他最漂亮的共鸣点作爆发。或许,挑战高难度对于他来说,比美感更重要?抑或是只有那样的高音,他才有自信战胜“浅薄而浮躁”的现场听审?

其实,降调,比原key演唱,需要更多的勇气。

至少这一场,给哀伤而完美的迪玛希点赞。

饿,状态是真不好。侧田嗓音退化至此,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总体感觉还是优于太过刻意的上一首,很轻松舒服,单还是一个非常非常平庸的翻唱版本。

打这个标题,都脸红了一下,好中二啊。

吴彤和钟兴民的即兴确实精彩,那种自由畅快的内心和炉火纯青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趋于化境的艺术享受,逼格顿时破表,也把这首歌的期待值蹭蹭刷上去了。

然而,当真正的前奏随着弦乐响起,缺乏新意的中国风调调顿时就把格调砍掉了一大截。

平心而论,这首歌的旋律,也没有太烂俗,偶有几出还是有其独特的味道的(比如“复更名”的“名”),整体来说,作为应景的网游歌曲,是在水准之上,而放在中国风的范畴里,只能算中游偏下了。

但旋律不出众,自有林志炫银枪白马的嗓音,加上优秀的编配伴奏,可以挽回一筹,更要命的问题,是出在歌词上的。

我是之前没有听过这首歌的,第一句歌词就让我喷了。这种歌词,拿了许多古诗词做拼贴,造作新词,却完全形成不了真正具有古典美的精神风骨,半通不通、半白不白,就如同穿着改良汉服发自拍、却不会几句真正诗词的古风少女。

也许林志炫选择这首歌,也并不是看中具体的歌词,而只是借其隐约透出的英雄面对时代变迁沧桑兴废的无奈,来表达自己在音乐中的执着固守。但无论如何,这顶级的配备,在这不入流歌词的反衬之下,反而显出了一种荒诞感。

当然在演唱上,林志炫继续延续了很好的水准,音区统一,高音澎湃而不倾略性,中音温婉而又带着铿锵。这是他的正常能力展现,评论起来也是老调重弹,但他如果想要取胜,就必须从选歌的品味、整体的美学、歌曲内涵的思想性上入手了。

槽点一:最后一句简直可以无缝衔接《烟花易冷》

槽点二:王擒牧业江败走,谁来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I’m angry。

没想到,狮子合唱团七场以来我最喜欢的居然是这样一首歌。

从比赛前我绝对相信的老萧的能力,直到狮子硬拗的摇滚每每让人大跌眼镜,老萧别别扭扭拉扯着合唱团走到现在,大招似乎也使不出几个,唱情歌似乎也不出众,位置越来越尴尬的境地,实在是无奈啊。

于是这首似乎不管那么多了的歌,反而点中了穴位。不刻意摇滚,不刻意煽情,享受音乐,享受舞台,简单亲切,反而让人心情愉悦,成为林忆莲演唱之前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这岂不也是当年羽泉在第一季另辟蹊径一举夺冠的办法?

(笑哭脸)简直是这首歌最好的注解,虽然是被拒于千里之外的剧情,却一点没有伤感,反而是在青春的荷尔蒙作用下,即便受挫、依然酥痒的感觉。而这首歌的编配更是十分贴切的最大化了这个感觉,一开始是按部就班的流行摇滚,老萧唱得也面带微笑,情绪非常轻松; “又打给你”处琶音弹得很俏皮。

副歌第二次出现时,伴奏第一次出现了变化,配器减省到仅有两把吉他支撑,简单的扫弦和弹拨,就好像夏夜的凉风,吹一吹,把冲动和烦闷吹掉,轻轻的唱起心中的情愫,犹如大学时代,傻乎乎的在女生宿舍楼下弹唱的岁月;也正因为这近乎清唱的伴奏,反而一下子把老萧声音的细腻质感呈现了出来。小小的忧愁,但并不哀伤,真诚而青涩的新鲜情绪,在这段中表现得尤为出色。

紧接着插入了一段funk的吉他扫弦,再次点起小小的火苗,把party重新开启,回到了第一段的基调,但此时弦乐切入,卡洪箱代替鼓来引领节奏。值得一提的是弦乐的部分也编排得十分清新,以小提轻灵的音色为主,完全把人带入了青春励志电影中,时光飞逝,主角带着美好的思念,在一个个镜头的蒙太奇中飞速成长、经历的情节中去,在鼓点中,只用A4就点起了第一个高潮。

接着卡洪箱加掌声,引领出第四段。这并不是掀起疯狂的狂欢,而是让人感到温暖和自在的联欢。老萧成功的通过种种音乐的暗示、推进,把人带到了回忆和沉浸青春岁月的状态中,顺理成章的让大家一起融入这样的一种欢乐。

当然,有人说,如果选择更有内涵更有时代感的歌曲,来引发这样一场吉他盛宴会更好,而《听不到》则显得庸俗化了。可是,在我看来,固然有些人因为代沟原因没有这样的共鸣,但“五月天”本身,就是一个时代、一个年岁的回忆,歌曲只是一个媒介,它触发了我们心中属于自己的那些欢欣,那些泪水,那些同学少年时一起歌唱五月天的一幕幕,演唱《听不到》也好,《倔强》也罢,抑或是《候鸟》、《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都是一样的。

值得称赞的,只是一步步把全场的心灵引领到这里的巧心。

因此,虽然同样是全吉他阵容,整体效果,远高于品冠在第二季时的那次尝试。

我个人听完之后,感觉是,这不仅是本场最佳,更是本季最佳。

但是,一翻周围许多朋友的评论,却发现有过半的朋友不喜欢这个版本,认为改得太炫技复杂,还是喜欢原唱的朴实感觉。

可是原唱,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原版在吉他扫弦的行进感中,情绪的唯一高点,只在于“蓝莲花”三个字,和描述生活的种种幽暗彷徨时的麻木、无趣形成了非常极端的对比,仿佛是在不停的低头跋涉中,终于找找到一个出口、发现自己正在通往出口道路上的狂喜。而另一个妙处,在于歌词处处写的是“我”,用的却是“你”,仿佛自己和自己内心的对话,又仿佛是重获新生后对重生之前的自己的微笑寄语。当然,这样的处理是极其个人化的,折射了许巍心灵危机后在佛的妙谛里找到欢喜和解脱的心路。因而这也是可疑的——大众喜欢这首歌的表达,不可能同样是这个原因。许巍的《蓝莲花》,和你们喜欢的许巍的《蓝莲花》,也许不是一回事。

至少,许多人在唱起这首歌时,突然爆发的“蓝莲花”常常让我觉得有几分幼稚,有一种“熬到放学就可以去打游戏了”“996拼三年哥就能逆袭了”的既视感。它有一个沉重的、好k的主歌,仿佛每个人无法抽离的、千头万绪又无比琐碎的、甚至平庸到让人舒舒服服的自暴自弃的生活。它又有一个高于生活的高潮,当我们唱到“蓝莲花”三个字时,实际唱出的是一种叛离,一种逃跑,一种梦呓。诗与远方、自由和理想,一直都是和现实对立的,因此才可以如此毫无顾忌地歌颂、佯醉地发泄,仿佛那句“我是要当海贼王的男人”,许多人念来,不过是用这点别人的热血,当作自己的安慰剂。这是空洞的。

所以林忆莲对这首歌的完全颠覆,让我如此目瞪狗呆,这首歌居然能唱出如此丰富生动的内心世界,如此完整不空洞的情感线索,如此蓬勃一点都不廉价的正能量。

诚如耳帝所说,“这个表演简直就是一组套曲的精简版,就像是发了一张名为《蓝莲花》的EP”。那么把一张ep的内容浓缩到一首歌里,难免会像第三季谭维维所做的那样,情感线索过多,破坏整体感。

可是至少在我看来,这首歌的发展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自然展开,当然你不能把它像原唱那样放在背景中听,跟着节奏一路西行;而应当如同观看一出戏剧,凝视地、屏息地,看这朵莲花绽放时每一丝脉络的舒张、每一抹颜色的渐变、每一瞬的坚定和绚烂,你一定会听到这花开背后震耳欲聋的梵音唱响。

人声先起,钢琴织入,整体音色清凉柔软,林忆莲的气声引导着细腻的吐字,耳语般,更仿佛深夜的自言自语,一桩一桩的把记忆中的不堪与坎坷摊开整理,一条一条的去抚摸已经愈合和正在愈合的疤痕。

唱到“心中那自由的世界”时,那种渴望而无法触碰的感觉,让人想起了《悲惨世界》中,方汀在绝望无援的深夜,独自唱起的哪首《I dreamed a dream》。那清澈高远,永不凋零的东西如此美好,它真的存在吗?它已被现实吞噬了吗?它能再被寻回吗?

随着鼓点和电吉他的切入,暖色调开始进入了音乐,rnb的基调中,情感也开始从叹息迷茫走了出去,开始了思索。林忆莲的表情开始绽放出笑容,福音式的伴唱进入,仿佛在不断的追忆和诘问中,已经走向了和自己的和解。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风雨起伏,有什么幽暗是穿不过的呢?有什么迷惘是走不出的呢?其实蓝莲花不在那又高又远的地方,就在心街之上,最唾手可及的柔软墙角,伴随着这漂流的生命,不断成长、默默开放。当你低头的瞬间,你就会看见它,你就会看见一路走来的自己,那些清澈,那些自由,那些美好,也并不在远处——它们一直被你紧紧的攥在手里,从未放开。或许我们都是渺小和平凡的,但这一路的坚持,岂不就是每朵伟大的小小蓝莲,值得我们会心一笑?

“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这两句尤其的妙啊,首先在旋律上,原曲从4进行的旋律变成了从6开始,下沉的旋律线也反转成上扬,仿佛刹那间过度到了C#的小调上,伴随着钢琴织体,产生出一种柳暗花明、曲径通幽的轻快奔跑感,就如同心思澄明、进入了从未到达的心境,清风吹过,俯看过往那些迷茫绝望,已不再伤感,一种顿悟的感激和力量从心底升起——

升Key,合唱团的大声合唱,高音自由飞翔。蓝莲花,是一个人的一生,用泪水浇灌,用欢欣照耀,用磨难和坎坷滋养,终于片片绽开,照得三界光明。这里,是一种何其痛快的歌颂和礼赞,礼赞的对象,不是什么遥远的梦想,不是什么虚幻的寄托,而是自己,一路走来变得如此强大而释然的自己。

如何能不自由?现实的藩篱荆棘在这领悟中不再冷峻,世界如同一片平坦的原野,任凭奔跑驰骋。

此时的蓝莲花,它不再需要空谷幽蓝、圣洁高傲、可望而不可及。它盛大开放,它光芒万丈,它尽情舒展。是的,此刻,林忆莲,就是那朵蓝莲花,蓝莲花,便是忆莲本人。

G5?不在炫技,只在尽兴。

最后,心中的嘉年华落幕,夜色重临,林忆莲如此沉静准确的回到G3的低音,这最后一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看似与头一句遥遥呼应、非常相似,但此时不论从精神、眼神到咬字上,都更加坚定,更有答案。这句很空泛的话,也因为前面不断的求索、思考、领悟落到了实地,自由不在离群的求索,不在桀骜的与世界格格不入,不在现实和艰辛的反面,而在我们心怀坚定走在的每一条路上。这不仅仅是林忆莲对自己内心的点头勉励,也是对每一个在现实中有所不甘的人,真诚的提点和祝福。

这首不到五分钟的歌,那种掩映错落的层次,那种意料之外的发展,那种丰富充盈的精神内涵,都有十五分钟、五十分钟的意韵,浑然就是一部说尽她一生的大电影。演唱能力和成熟心灵的完美融合,让人感到这一场的林忆莲,是凌驾于技巧与设计之上的唯一的神。

当然,西式的福音式的抒发和礼赞,搭配莲花这样一个东方式的意象,或许有人会不习惯。

真不想细评,这首歌快听吐了。

论唱,张杰还真是唱的好,技术、状态、投入无一不佳,非常卖力。可是,可以感觉,张杰在这个水平远高于第二届的舞台上,有些过于患得患失了,远没有当初那种自由自在敢试敢玩的心态,每每选一些煽情的歌曲,并一个劲往大里难里去唱,目的性太强(难道是第一场率性了一把被网友骂得心理阴影了?)

以他如此干净的声底,其实安安静静唱一些有内容、有关怀的小歌,选一些不那么耳熟能详的遗珠之作,并不是不能出直击人心的经典的。(当然,前提是需要有人帮他选歌,我猜靠他自己还是不行)

对于李健的回归,我内心是拒绝的。之前在贴吧我也说过,在第三季的时候,他已经通过一首填词完美的《车站》,说出了“再见”,留下一个隽永的背影。如今他“盛情难却”的回归,即便还是能有几首好的作品,依然有续貂之嫌。

但是李健的价值太大了,大到没有别人能够弥补,人们直觉上以为相近的林志炫也不能。因为李健的出发点,一直是人文的思考。

《异乡人》这首歌我听过好多次了,包括演唱会的现场。优美而温暖的小小乡愁。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还再度创作了。

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异乡的人有着相同的惆怅

以及最后高潮后的收尾:

这两段一加,岁月风霜的感觉又蹭蹭往上蹿,这首乡愁的小作品,仿佛也会自己成长一样,经过这么多年的时光,又增加了皱纹。

尤其是这最后增加的两句,直刺心坎,那种回归而不能归的状态,是许多人一生的愁。也就是即便回到了家乡,那个“小小的门口”也再也寻不回的怅然若失。人不能两次踏入相同的河流,河流在变,人也在变,“小小的门口”,作为一种寄托和怀恋,在心里已经成为了另一个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渐行渐远,当再次重叠时,那种落差常常使怀着故乡情怀的人万念俱灰。因此,许多人甚至是害怕回家的,他们害怕这种落差,害怕美好回忆的幻灭,害怕故乡反而成为已经成长了的自己的一座海市蜃楼。这才是“偶尔才敢回头望”的“相同惆怅”。

故乡回不去,当年离开故乡时的心境,也一样难以寻回,蓦然回首,那个热爱着海市蜃楼、用故乡的思念慰藉孤独的少年,往往还比现在,似乎看破了许多,已经把他乡住成故乡、却总是内心缺失了一块的“异乡人”,充实了许多。

这里面的哀伤,伴随着适中流淌在歌曲里的温情,给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感悟的人都有亲近这首歌、共鸣这首歌的机会,也无怪于一致的好评了。

李健的唱,也不用多说了,他是我见过现场最稳定的人之一,也是我觉得可以到六十岁依然能唱得很好听的人。前面说到迪玛希从强音收到弱音,需要一个刹车动作,而李健他根本不需要刹车,他不同音区的发声不止是像林志炫那样做到“均衡”,而且已经是位置高度一致了,从强音到弱混,根本不需要一个喉位的转换,才能做到这么润物无声的虚实变化。这同样是天赋加技巧的融合。

最后说一句,李健真是妙语连珠,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具,每个歌手的点评都比所谓“音乐合伙人”强出太多(虽然音乐合伙人许多也学过音乐),若他来做乐评,其他一切乐评只怕都死翘翘了XDDD。

对于张碧晨来参加歌手,我是很有期待的。毕竟我也曾听过她的现场,对她丝绸一般美丽的音色记忆犹新,或许,她能够扮演第三季alin的角色,成为现场收割机,从高音的丛林里用自己的特色胜出?

听到《时间有泪》的选曲时,我依然是很有信心的。千回百转的旋律,很适合碧晨妹子低吟浅唱。

然而最后名列末席,实在令我始料未及,看到播出版本以后,总算明白了几分。

张碧晨还是信心不够啊。

其实呢,她的高音从来不实她的强项,她最美的音色只在于中低音区。然而,在歌手这个舞台,她还是迁就了大众的喜好,把歌做大做戏剧化,为了后面的升调飙高音,反而整体的鲜明度被妥协了(有点类似袁娅维的《蒙娜丽莎的眼泪》)。其实,她大可以取消升Key,把高潮部分放在她更舒服的音区演唱,这样,跟在深刻细腻的李健后面,才不会显得粗糙而成为反例。

光论她前半段的唱,那可真是可圈可点。我的评价是“经得起推敲的声音”。当然比起歌神的录音室版本,当然在歌神那丰富的强弱细节、真挚的语气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但对于这首出自张学友2015年专辑的歌曲来说,大众的熟悉度并不那么高,张碧晨并不是没有机会。在现场的拿捏细腻到这个程度,也算是可以了,位置不停的微小变化,迷人的音色,至少在电视机前让人觉得相当信服和享受。但到了第二段,开始加力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虽然哭腔的运用还是非常有煽动力,但高音的爆发已经明显离开了张碧晨的舒适区,不再那么掌控自如,音色上的美感也有很大损失。而且,在这里听出,她和alin的差距,依然在于共鸣质量上。张碧晨虽然有为人称道的独特蝶窦共鸣音色,但这种细腻的东西,更需要安静简单的配器来烘托,一旦为了歌曲情绪进入大编制的乐队演奏,胸腔喉腔都都远不如alin明亮的张碧晨,(在现场效果上)极可能声音一下子被乐队压倒,自然难以征服现场观众。

张碧晨的唱功当然是经得起考验的,但经过这一场看来,她的硬伤也同样明显,更适合不带那么强企图心的、简单的、适合她最佳音区的编曲,以及更安静聆听的观众。“入乡随俗”的往大里唱,实在也是潜意识地在示弱。

PS 张碧晨怎么这么瘦!这么小的共鸣腔,能唱得动么!

本场心中前三:林忆莲 李健 狮子合唱团




}


· TA获得超过7.3万个赞

当然是《寂寞暴走》发行比较早。
麻烦请及时采纳回答,谢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佳莹老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