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高于实践,还是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从“理论主义”到“实践高于理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阿尔都塞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作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阿尔都塞前期从理论高于实践出发,构筑了一个科学和意识形态相断裂的认识论理论,并以此出发分析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认识论断裂。阿尔都塞后期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实践高于理论出发,构筑了一个作为生活世界的意识形态理论,并以此出发分析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阿尔都塞前期两部代表作《保卫马克思》和《读》中的意识形态思想。虽然这两部著作都带有浓厚的理论主义的倾向,但还是存在着内在的差别。《保卫马克思》一书中的意识形态思想在理论主义的框架下还保留了对意识形态实践作用的分析,因而与阿尔都塞后期将研究方向从理论转向实践有着紧密联系。由于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是与他对哲学和科学的分析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本文在分析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同时也分析阿&
(本文共98页)
权威出处:
在阿尔都塞的所有理论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部分就是其著名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集中体现在他1965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1]和1970年在法共机关刊物《思想》杂志上发表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2]两篇文章中。尽管由于写作的背景和关注的方向有很大区别,文章各有偏重,但毕竟只相隔数年,其基本观点仍然是一致的。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思想的讨论也日益聚焦在这一方面,并出现了一大批理论成果。一、思想渊源意识形态概念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意识形态理论的鼻祖特拉西最早提出来的,不过当时他所界定的含义是一种对真理的认识。19世纪,马克思又提出意识形态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20世纪的阿尔都塞又重考察了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3]1.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直接影响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影响下提出的[。4]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在阿尔都塞的所有理论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部分就是其著名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集中体现在他于1965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人本主义》[1]和1970年在法共机关刊物《思想》杂志上发表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2]两篇文章中。尽管由于写作的背景和关注的方向有很大区别,文章各有偏重,但毕竟只相隔数年,其基本观点仍然是一致的。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思想的讨论也日益聚焦在这一方面,并出现了一大批理论成果。一、理论渊源和基础意识形态概念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意识形态理论的鼻祖特拉西最早提出来的,不过当时他所界定的含义是一种对真理的认识。19世纪,马克思又提出意识形态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20世纪的阿尔都塞重又考察这一概念,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3]1.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直接影响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影响下提出的。[4]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自从法国学者德·特拉西1796年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以来,人们围绕着“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与科学”、“意识形态与艺术”等问题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关于意识形态理论,大致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声音:德·特拉西等人认为意识形态是关于观念的学说;青年马克思、晚年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与科学对立的虚假意识;列宁、青年卢卡奇、葛兰西等人认为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社会意识,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才是真正科学的意识形态;曼海姆等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及霸权主义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研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1结构主义及其特征结构主义是20世纪后期用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广泛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事物或现象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结构主义起源于法国,后来扩...&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自从他的《保卫马克思》一书出版之后,在西方,特别是在欧洲的共产党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的意识形态更是充满了争议。他在总结和吸收马克思、葛兰西、斯宾诺莎等人的意识形态理论之后赋予了意识形态新的含义。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规律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和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着,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在任何社会中,尽管表现形式可以变化万端,但始终有一种基本的经济活动、一种政治组织和一些意识形态形式(宗教、伦理、哲学等等)。因此,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是在西欧人道主义思潮流行和苏共“二十大”政治后果这两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理论有着明确的政治倾向和目标指向,即阻止马克思的思想受到人道主义思潮的“污染”。他以社会形态“多元决定论”为前提,以“...&
(本文共47页)
权威出处:
在阿尔都塞的所有理论中,意识形态理论是影响最大和争议最多的部分。它主要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见《保卫马克思》)和《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机器》(见《哲学与政治》)两篇文章中。与此对应,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就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期中,其内蕴着“理论”的张力,它是与“科学”相对立的,表现为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历史生活的一种基本结构。而在后期中则内蕴着“经验”、“现实”的张力,它是国家的治理机器,表现为使社会再生产能够“自觉顺从”。在这种双重张力的主宰下,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进行了结构主义式的建构,他试图通过立场的转变来实现对意识形态的超越。但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张力都没有能使阿尔都塞真正实现对意识形态的超越。意识形态如幽灵般游荡在阿尔都塞的思想上空。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意识形态一词作为哲学术语最早出现在法国思想家托拉西《意识形态的要素》一书中,托拉西赋予它确定的含义,指的是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可靠性...&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问题详情
实践高于理论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
悬赏:0&答案豆
发布时间:
实践高于理论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作为阶级统治的国家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的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3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A.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能力的范畴B.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范畴D.人类生产实际的发展水平范畴4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 问题详情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第一,实践高于理论,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自觉能动性B.普遍有用性C.客观
悬赏:0&答案豆
发布时间: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第一,实践高于理论,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自觉能动性B.普遍有用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是( )A.能动创造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D.经验论和唯理论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前者/后者是( )的观点。A.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C.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3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4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B.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D.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当前位置: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第一,实践高于理论认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第一,实践高于理论认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客观实在性B.主观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自觉选择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A不符合题意,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B不符合题意,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符合题意,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D不符合题意,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主观限于客观的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第一,实践高于理论认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主要考查你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及其特征,真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及其特征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提醒: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实践的特点:
追求真理: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发现相似题
与“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第一,实践高于理论认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810818963312836417771820442224369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