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信息分手还给你点赞赞是什么意思?

不给你点赞,是不是就不喜欢你?_心理学与生活_传送门
不给你点赞,是不是就不喜欢你?
有一次,和一个小伙伴聊天,无意中她提到自己很久以来的一个困惑。
她说,我发的朋友圈,有些朋友几乎不点赞,自己有些郁闷,难道他们其实并不喜欢我?
另一位小伙伴补充说,其实啊,在网上才能看出关系的远近亲疏。面对面交往,再不好也得客客气气的,甚至还会装作热情一下,网上这些就不必要了,关系不好就是不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从点不点赞就看得出来。
其实啊,点不点赞,最本质上,是一个行为动机的问题。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看起来,点赞只是微小的一个动作,或者还谈不上经过深思熟虑,但是这一微小动作并不是随随便便、看到就点,依然是有原因的。
大体上,可以把点赞的原因分为三类:拉近距离(网络社交)、维持关系(横向社交)、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拉近距离——网络社交
拉近距离式的点赞主要存在于关系的初期或者久别重逢。双方的关系还不够近时,偶尔点个赞,表示“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还记得我吗?”或者“嗨,你发的朋友圈我看过哦”,诸如此类。
但也有些时候,双方其实很早就认识,但是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某一天,突然给对方点个赞,表示“哥们儿,好久不见,最近可好呀”,或者“那天那个事真是麻烦你了,我们还是应该多点点赞,保持联系”,或者“有点儿事想找你,回头再跟你沟通”。
一般来讲,拉近距离式的点赞双方,关系相对还比较疏远,彼此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类似于我们常常说的“点赞之交”。点赞的对象往往来自朋友圈的四面八方。可能已经非常熟悉,也可能比较陌生,可能只是因为有一些短期接触,也可能想要长期交往。如果把每个人的这类点赞画出一个图形来,可能是呈网络状的,看不出太多规律来,所以也叫做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遵从互惠原则,彼此点个赞,打个招呼,期待更进一步的“礼”尚往来。
维持关系——横向社交
维持关系式的点赞可能是朋友圈点赞最常见的方式。这类点赞主要发生在真正的“圈子”中,即已经比较熟悉的一群小伙伴,大家平常也有一些接触,比如饭友、牌友、驴友、学友、车友、书友……各种友。
对于这类关系比较熟悉的人,点赞表示“嘿嘿,沙发哟”,或者“好多人啊,抱歉,来晚了”,或者“来看一下,啦啦啦”,或者“关注你是一种生活状态”。
这类点赞,大家主要是朋辈、同学或者同事,一般功利性目的较少,点赞主要是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往往除了点赞还外加一些评论。点赞属于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自己的同等阶层,这类点赞也叫横向社交。
横向社交遵从互动原则,我给你点,你给我点,不同点赞的人说不定还在你朋友圈下面聊上几句,调侃一番,线上party,皆大欢喜。
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被动顺从式点赞则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地位的人之间。虽然都属于朋友圈,但显然并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可是,朋友圈提供了这样一个上下流通的绿色通道,而点赞就是通道中一辆一辆飞驰的小车。
对于这类关系属于不同阶层的人,点赞表示“哇塞,老板拍的照片真漂亮”,或者“膜拜、膜拜”,或者“写个评论吧,有点儿唐突,有点儿不至于,先点个赞再说”,或者“在您面前晃一下,请多多关照”。
可见,这类点赞往往并不是自己特别主动地想要点赞。或许,那条状态如果是一个其他普通的小伙伴发的,自己就不点赞了。内容不重要,关键看人。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不同的阶层和社交圈子,这类点赞也叫纵向社交。
纵向社交遵从单向原则,我给你点,但是你很少或者从不给我点,一般只是点个赞,不发表任何评论。不同点赞的人如果都互为好友,也基本不会在下面互动。偶尔,也会因为看到身边朋友都点赞了,自己不点个赞都不好意思,仿佛觉得,大家都按时到了,我迟到多不好。
别人不给你点赞,到底是为什么?
回到刚才的三类情况,问题也就很简单了。如果对方属于第一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没有主动跟你拉近距离。没有主动拉近距离与不喜欢你是两码事。
如前面所述,第一类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刚刚认识或者久别重逢。不论是哪一种,没有主动拉近距离,可能仅仅是因为你们缺少共同的话题和兴趣,或者对你没有所图,谈不上不喜欢。可能注定,对方只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大家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行走,偶尔一个交叉,不需要再留下一串脚印。
如果对方属于第二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不需要主动跟你维持关系。不需要主动维持关系却可能包含两种极端。一种是你们的关系确实不太好,存在不喜欢和不认可你的可能。在这种状况下,不只是对方不愿意点赞的问题,还可能是即便点赞了你自己看到也不会多么高兴,甚至有些尴尬: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另一种是你们的关系已经不需要靠点赞来维持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给你点赞是一种问候,不给你点赞是一种信任。对方可能已经相信,即便不给你点赞,我们的关系依旧如昨。就像很久不联系的闺蜜,见面时仍然滔滔不绝,没有一丝的陌生感。
如果对方属于第三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不是一个被动顺从的人。如果你是下级,对方不给你点赞估计自己也会觉得正常,这本来就更多地属于单行道,逆行是比较少见的,也正因为逆行的少见,一旦偶尔收到一个上级的点赞,你才会觉得珍贵和沉甸甸的认可。即便你是领导,他也只偶尔对自己认为确实有特殊意义的状态点个赞,而不是纯粹地来凑个热闹。
所以,下一次,别人没给你点赞,不要再郁闷了。可能并不是不喜欢你,而是不喜欢强迫自己。
作者:陈武(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日 11 版)参考文献:王颂. (2017). 横向交往还是纵向交往?——工具性交往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心理学报.Chin, C. Y., Lu, H. P., & Wu, C. M. (2015). Facebook Users' Motivation for Clicking the “Like” Butt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心理学与生活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2月13日 13:43
心理学与生活 最新文章你有一群交往亲密的朋友躺在你的微信好友列表里,但是你发的朋友圈,她从来不点赞也不评论,你也许会安慰自己她们只是忙,没看见,但是当你看到她们给别人的圈子条条都点赞,唯独对你视而不见,是否又有一丝丝失落呢?
不点赞不评论的理由:
1你的内容压根不是她感兴趣的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许你们是同学,同事你们才在对方的好友列表,却不一定代表你们就是一路人。说白了,她就是不在乎你,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
2你们的关系真的没好到点赞的地步
所谓朋友只是自己给的定义,只有你承认了而已。有的人会把这些称谓细分,朋友和同学会分的很清楚,并不是互通的
3广告做的太频繁
如果你的圈子全是你的微商,美拍,美食这样重复无新意的东西,会很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屏蔽你,甚至拉黑你
4不点赞不评论但不代表没有看
很多人会刷空间,刷朋友圈,不给你点赞也完全是一种冷漠的态度!有些时候会单纯地认为给你点赞评论会给你带来遐想,尤其是在异性之间,就会存在一点微妙的关系了。
5熟到没必要点赞和评论
这类人很少,一般都是死党闺蜜类的,点赞还能取消,评论也能删除!而真正的朋友,一个悲伤的说说就会打电话过来,而不是点赞给安慰。
评论和点赞是相互的,如果你总是渴求别人的关注,而不送出自己的大拇指,那就是你的自私了。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开朗乐观的点赞狂魔,收获的赞也会不少,但更像是回礼式的点赞,显得有点虚伪了。
说说,圈子,微博是一个反映你生活状态的形式,目的在于分享你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时候我们悲伤了,发一条,可能希望得到大家的安慰,也可能希望特定的某个人看到。
发起一个投票或者宣传,希望用到小伙伴们的力量,就不要吝啬了,大家相识一场,动动小手就可以帮个忙,没必要还看关系!当你急着求助于他人的时候就能体会到朋友的重要性了,或许你当时帮他投的票,就是他一直记住的恩情。
赞又不值钱,评论也不过是几个字的事。很多关系都是你不言,我不语,从此就再也没了联系,如果你还当他是朋友,就拿出应有的尊重,不当,就直接删除吧!
这些虚拟的大拇指看似很简单,却是一场心理的博弈,点了还能取消,这是我认为最奇葩的一个设定。好像是租了一个赞给你,回头还得收回一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给你点赞就是不喜欢你? 三种原因分析点赞动机
有一次,和一个小伙伴聊天,无意中她提到自己很久以来的一个困惑。
她说,我发的朋友圈,有些朋友几乎不点赞,自己有些郁闷,难道他们其实并不喜欢我?
另一位小伙伴补充说,其实啊,在网上才能看出关系的远近亲疏。面对面交往,再不好也得客客气气的,甚至还会装作热情一下,网上这些就不必要了,关系不好就是不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从点不点赞就看得出来。
其实啊,点不点赞,最本质上,是一个行为动机的问题。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看起来,点赞只是微小的一个动作,或者还谈不上经过深思熟虑,但是这一微小动作并不是随随便便、看到就点,依然是有原因的。
大体上,可以把点赞的原因分为三类:拉近距离(网络社交)、维持关系(横向社交)、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拉近距离——网络社交
拉近距离式的点赞主要存在于关系的初期或者久别重逢。双方的关系还不够近时,偶尔点个赞,表示“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还记得我吗?”或者“嗨,你发的朋友圈我看过哦”,诸如此类。
但也有些时候,双方其实很早就认识,但是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某一天,突然给对方点个赞,表示“哥们儿,好久不见,最近可好呀”,或者“那天那个事真是麻烦你了,我们还是应该多点点赞,保持联系”,或者“有点儿事想找你,回头再跟你沟通”。
一般来讲,拉近距离式的点赞双方,关系相对还比较疏远,彼此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类似于我们常常说的“点赞之交”。点赞的对象往往来自朋友圈的四面八方。可能已经非常熟悉,也可能比较陌生,可能只是因为有一些短期接触,也可能想要长期交往。如果把每个人的这类点赞画出一个图形来,可能是呈网络状的,看不出太多规律来,所以也叫做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遵从互惠原则,彼此点个赞,打个招呼,期待更进一步的“礼”尚往来。
维持关系——横向社交
维持关系式的点赞可能是朋友圈点赞最常见的方式。这类点赞主要发生在真正的“圈子”中,即已经比较熟悉的一群小伙伴,大家平常也有一些接触,比如饭友、牌友、驴友、学友、车友、书友……各种友。
对于这类关系比较熟悉的人,点赞表示“嘿嘿,沙发哟”,或者“好多人啊,抱歉,来晚了”,或者“来看一下,啦啦啦”,或者“关注你是一种生活状态”。
这类点赞,大家主要是朋辈、同学或者同事,一般功利性目的较少,点赞主要是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往往除了点赞还外加一些评论。点赞属于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自己的同等阶层,这类点赞也叫横向社交。
横向社交遵从互动原则,我给你点,你给我点,不同点赞的人说不定还在你朋友圈下面聊上几句,调侃一番,线上party,皆大欢喜。
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被动顺从式点赞则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地位的人之间。虽然都属于朋友圈,但显然并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可是,朋友圈提供了这样一个上下流通的绿色通道,而点赞就是通道中一辆一辆飞驰的小车。
对于这类关系属于不同阶层的人,点赞表示“哇塞,老板拍的照片真漂亮”,或者“膜拜、膜拜”,或者“写个评论吧,有点儿唐突,有点儿不至于,先点个赞再说”,或者“在您面前晃一下,请多多关照”。
可见,这类点赞往往并不是自己特别主动地想要点赞。或许,那条状态如果是一个其他普通的小伙伴发的,自己就不点赞了。内容不重要,关键看人。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不同的阶层和社交圈子,这类点赞也叫纵向社交。
纵向社交遵从单向原则,我给你点,但是你很少或者从不给我点,一般只是点个赞,不发表任何评论。不同点赞的人如果都互为好友,也基本不会在下面互动。偶尔,也会因为看到身边朋友都点赞了,自己不点个赞都不好意思,仿佛觉得,大家都按时到了,我迟到多不好。
别人不给你点赞,到底是为什么?
回到刚才的三类情况,问题也就很简单了。如果对方属于第一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没有主动跟你拉近距离。没有主动拉近距离与不喜欢你是两码事。
如前面所述,第一类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刚刚认识或者久别重逢。不论是哪一种,没有主动拉近距离,可能仅仅是因为你们缺少共同的话题和兴趣,或者对你没有所图,谈不上不喜欢。可能注定,对方只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大家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行走,偶尔一个交叉,不需要再留下一串脚印。
如果对方属于第二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不需要主动跟你维持关系。不需要主动维持关系却可能包含两种极端。一种是你们的关系确实不太好,存在不喜欢和不认可你的可能。在这种状况下,不只是对方不愿意点赞的问题,还可能是即便点赞了你自己看到也不会多么高兴,甚至有些尴尬: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另一种是你们的关系已经不需要靠点赞来维持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给你点赞是一种问候,不给你点赞是一种信任。对方可能已经相信,即便不给你点赞,我们的关系依旧如昨。就像很久不联系的闺蜜,见面时仍然滔滔不绝,没有一丝的陌生感。
如果对方属于第三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不是一个被动顺从的人。如果你是下级,对方不给你点赞估计自己也会觉得正常,这本来就更多地属于单行道,逆行是比较少见的,也正因为逆行的少见,一旦偶尔收到一个上级的点赞,你才会觉得珍贵和沉甸甸的认可。即便你是领导,他也只偶尔对自己认为确实有特殊意义的状态点个赞,而不是纯粹地来凑个热闹。
所以,下一次,别人没给你点赞,不要再郁闷了。可能并不是不喜欢你,而是不喜欢强迫自己。
(陈武 作者为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个女孩子跟你分手后,把你QQ删了微信拉黑了,还给你QQ点赞是什么意思啊他。_百度宝宝知道心理专家解析朋友圈 不给你点赞就是不喜欢你吗?
  有一次,和一个小伙伴聊天,无意中她提到自己很久以来的一个困惑。  她说,我发的朋友圈,有些朋友几乎不点赞,自己有些郁闷,难道他们其实并不喜欢我?  另一位小伙伴补充说,其实啊,在网上才能看出关系的远近亲疏。面对面交往,再不好也得客客气气的,甚至还会装作热情一下,网上这些就不必要了,关系不好就是不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从点不点赞就看得出来。  其实啊,点不点赞,最本质上,是一个行为动机的问题。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看起来,点赞只是微小的一个动作,或者还谈不上经过深思熟虑,但是这一微小动作并不是随随便便、看到就点,依然是有原因的。  大体上,可以把点赞的原因分为三类:拉近距离(网络社交)、维持关系(横向社交)、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拉近距离——网络社交  拉近距离式的点赞主要存在于关系的初期或者久别重逢。双方的关系还不够近时,偶尔点个赞,表示“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还记得我吗?”或者“嗨,你发的朋友圈我看过哦”,诸如此类。  但也有些时候,双方其实很早就认识,但是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某一天,突然给对方点个赞,表示“哥们儿,好久不见,最近可好呀”,或者“那天那个事真是麻烦你了,我们还是应该多点点赞,保持联系”,或者“有点儿事想找你,回头再跟你沟通”。  一般来讲,拉近距离式的点赞双方,关系相对还比较疏远,彼此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类似于我们常常说的“点赞之交”。点赞的对象往往来自朋友圈的四面八方。可能已经非常熟悉,也可能比较陌生,可能只是因为有一些短期接触,也可能想要长期交往。如果把每个人的这类点赞画出一个图形来,可能是呈网络状的,看不出太多规律来,所以也叫做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遵从互惠原则,彼此点个赞,打个招呼,期待更进一步的“礼”尚往来。  维持关系——横向社交  维持关系式的点赞可能是朋友圈点赞最常见的方式。这类点赞主要发生在真正的“圈子”中,即已经比较熟悉的一群小伙伴,大家平常也有一些接触,比如饭友、牌友、驴友、学友、车友、书友……各种友。  对于这类关系比较熟悉的人,点赞表示“嘿嘿,沙发哟”,或者“好多人啊,抱歉,来晚了”,或者“来看一下,啦啦啦”,或者“关注你是一种生活状态”。  这类点赞,大家主要是朋辈、同学或者同事,一般功利性目的较少,点赞主要是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往往除了点赞还外加一些评论。点赞属于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自己的同等阶层,这类点赞也叫横向社交。  横向社交遵从互动原则,我给你点,你给我点,不同点赞的人说不定还在你朋友圈下面聊上几句,调侃一番,线上party,皆大欢喜。  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被动顺从式点赞则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地位的人之间。虽然都属于朋友圈,但显然并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可是,朋友圈提供了这样一个上下流通的绿色通道,而点赞就是通道中一辆一辆飞驰的小车。  对于这类关系属于不同阶层的人,点赞表示“哇塞,老板拍的照片真漂亮”,或者“膜拜、膜拜”,或者“写个评论吧,有点儿唐突,有点儿不至于,先点个赞再说”,或者“在您面前晃一下,请多多关照”。  可见,这类点赞往往并不是自己特别主动地想要点赞。或许,那条状态如果是一个其他普通的小伙伴发的,自己就不点赞了。内容不重要,关键看人。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不同的阶层和社交圈子,这类点赞也叫纵向社交。  纵向社交遵从单向原则,我给你点,但是你很少或者从不给我点,一般只是点个赞,不发表任何评论。不同点赞的人如果都互为好友,也基本不会在下面互动。偶尔,也会因为看到身边朋友都点赞了,自己不点个赞都不好意思,仿佛觉得,大家都按时到了,我迟到多不好。  别人不给你点赞,到底是为什么?  回到刚才的三类情况,问题也就很简单了。如果对方属于第一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没有主动跟你拉近距离。没有主动拉近距离与不喜欢你是两码事。  如前面所述,第一类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刚刚认识或者久别重逢。不论是哪一种,没有主动拉近距离,可能仅仅是因为你们缺少共同的话题和兴趣,或者对你没有所图,谈不上不喜欢。可能注定,对方只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大家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行走,偶尔一个交叉,不需要再留下一串脚印。  如果对方属于第二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不需要主动跟你维持关系。不需要主动维持关系却可能包含两种极端。一种是你们的关系确实不太好,存在不喜欢和不认可你的可能。在这种状况下,不只是对方不愿意点赞的问题,还可能是即便点赞了你自己看到也不会多么高兴,甚至有些尴尬: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另一种是你们的关系已经不需要靠点赞来维持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给你点赞是一种问候,不给你点赞是一种信任。对方可能已经相信,即便不给你点赞,我们的关系依旧如昨。就像很久不联系的闺蜜,见面时仍然滔滔不绝,没有一丝的陌生感。  如果对方属于第三类情况,对方不点赞表明他不是一个被动顺从的人。如果你是下级,对方不给你点赞估计自己也会觉得正常,这本来就更多地属于单行道,逆行是比较少见的,也正因为逆行的少见,一旦偶尔收到一个上级的点赞,你才会觉得珍贵和沉甸甸的认可。即便你是领导,他也只偶尔对自己认为确实有特殊意义的状态点个赞,而不是纯粹地来凑个热闹。  所以,下一次,别人没给你点赞,不要再郁闷了。可能并不是不喜欢你,而是不喜欢强迫自己。  (作者为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  陈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日 11 版) (中国青年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闻客户端 更多惊喜送给你
想了解福建古闻、习俗、人文、美食等可以订阅精品原创栏目《光阴福建》
《翁进谈心》有专家为你解读情感方面的问题,让你生活更加美满。
关注原创栏目《康师父》,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的方方面面,让你更为养生。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damin048]
福州市交警公布14条电动车行人违法处罚标准
厦门半马本周六海沧开跑 最美路线助攻周末“跑旅”
关注排行图片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男的不回你信息还给你点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