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专硕两年的985,县级小城市,税前6500,如何?

17K1,8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2K73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85、211毕业生工资到底有多少?普通院校的学生只能羡慕,扎心985、211毕业生工资到底有多少?普通院校的学生只能羡慕,扎心清风社会圈百家号985、211毕业生工资到底有多少?普通院校的学生只能羡慕,真的很扎心。记得当初我刚大学毕业之后,一年里换了四个城市,四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首先去的是上海,在顺丰里做仓管员,一个月底薪4000多,加上提成5000多,但是并不包住,要自己租房子的,每天有9块多的饭补。第二份工作是去的杭州,做的是咖啡师,因为不会,所以重头学的嘛,一个月的工资就2500,吃住自理没有补贴,一个月大学上20天左右的班,闲倒是挺闲的。第三份工作去的是南京做房地产销售,底薪3200,但是包住不包吃,房地产这一行,有时候几个月都开不了一单都很正常,工资,也经常被扣,所以到手上的并不多。第四份工作是在深圳,做的是建筑与装潢设计,以前在大学里学过,所以上手也快,月薪5500,不包住,有每天10元饭贴,但是这个容易挣外快,偶尔帮别人做设计也能赚一点,每个月大概有7000多的收入,虽然在深圳这个收入还是很低,但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差了。一般情况下,北上广深发达地区薪资>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其中学历作为敲门砖,985、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薪资>普通院校毕业大学生!岗位不同薪资待遇不同,如:销售部门工资>基本后勤行政岗位;根据目前我所在城市,给题主一些参考:坐标二线省会城市,应届毕业生薪资在之间。1、 行政后勤岗位(收款、出纳等):元内;主要为普通院校毕业学生就职行政岗位,如行政专员、人事专员等;由于刚毕业大学生没有经验,单位更看重的是培养潜力和做事的能力!鉴于后勤岗位并非直接产生效益部门,且工作较为轻松和稳定,故薪资相较前勤岗位略低!2、 销售、运营等前勤岗位::由于销售岗位为创造效益部门,能力要求高,工作压力大,工作性质造就薪资相对较高。部门公司除了基本工资还会设置绩效工资,以此激励员工创造更高收益!其中,效益好的单位(房地产等行业)置业顾问工资可达上万,还不含奖金;3、 管培生:元不等;管培生作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更是优中选优,花重点挖掘,薪资自然不会少。70%企业管培生起薪5000元起,其中如上述所说,地产行业管培生甚至达到了10000元/月,薪资直逼二线城市企业经理岗位水平!而且管培生的晋升机制明确,晋升通道畅通!基于此,这个是很多应届毕业生所向往的!我来发表一下我得看法!第一,大学毕业的月薪多少和你所上大学的层次有关。比方说,你毕业于985,211大学和一般本科毕业生出来的月薪也不近相同。从上表这个统计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除了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这些特殊类的院校外,均为985,211大学,也更能反映出来大学层次不同,就业薪资差距也很大。第二,专业有冷热之分,即使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学生,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薪金也是不同的。这个表是薪金排名前20的专业,可以看出,软件工程、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就业薪金排名靠前。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专业会更加的火爆,比如计算机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还有一些新兴专业,比方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尤其是在BAT这种大企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薪金更是动辄10-30万的年薪,更是让人羡慕不已。第三,就业薪金和你所在的城市有关,你在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薪金肯定不能相提并论,薪金水平和这个城市的生活标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上表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的就业薪金排名靠前,北京更是超过万元。作为一些二线城市或者是准二线城市,就业薪金远低于那些一线大城市。综上所述,要想毕业后找到一个工作好,薪金高,那么在进入大学之前就要做好规划,我要学什么专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考取一所比较好985大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那些211、985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找工作总是比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找工作容易多了。而且他们的薪酬待遇也都是比普通的要高,不管怎样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别人赚的再多,那也是别人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清风社会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社会新热点,带你一起领略百态社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夜思 | 当个从985毕业的普通人,也没什么可耻的
中国青年报
在大学的象牙塔之外,有广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身体力行。或许以前我们头顶光环,或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后来慢慢发现,“赢家”二字,终是太难……
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难道我努力了那么久,就是为了做个普通人吗?
推荐给你,静夜思。
当个从985毕业的普通人
也没什么可耻的
来源 | 热心市民樊阿姨
作者 | 樊小书
ID | yypululu
在名校读书的孩子们大多数不算太快乐。
心理问题太常见了,我身边有抑郁倾向在吃药的朋友就有四个。
我有个搞数学奥赛的学妹,能上清华没有去,能上复旦的经院管院也没有去,选了数院。
她也知道清华牌子更大,金融赚钱更多,但她就是喜欢数学,她和我说,相信着数学里面必定有某种永恒的规律存在,而学数学这件事,让她感受到美。
我听完就觉得太好了,按说这种人是应该热爱着学术一直走下去的,一直追逐梦想。
——结果她休学了一学期,原因是做不下数学题了。
她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就算是搞数学,我发现比我有天赋的也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还不满足。有个学术特别优秀博士生助教老说自己笨,可是那这么一比,我不就更笨吗?“
大二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个女孩轻生了,我当时不知道原因,觉得很震惊,很惋惜,也很害怕。
大四我上知乎,看到了一个她朋友后来写的回答:
“她明明复旦英语测试一次得A,四级一考700分,接待过艾奥瓦州的教育部长。面试不到英文会议的志愿者。
不止一次跟我讲,没有朋友,因为不愿意装作兴致盎然的样子。
专业课分数很高,加公共课就变成倒数。
然而在学校,好像一个学生不野心勃勃就不正常似的。一个学生没有对未来的规划或是对自己的要求,她就是异类。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不值得啊,这都不算事。
但那一刻我突然理解她。
太辛苦了,因为就算毕业了也不大能快乐的起来,就连人赢也很难幸免。
我有个本科和研究生一直拿国奖的学长,真的是那种不怎么学都能考好的人,毕业以后去了游戏公司当内容运营,头一年工资一万,今年去了别的公司一万五,女朋友觉得和他在一起看不到未来,和一个家里条件稍好一点的男生在一起了。
一周前我们一起吃夜宵,我为了写毕业晚会的稿子采访他,我说“你觉得复旦塑造你了什么?”
他没回答我,他说,“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复旦的。”
有些人想到毕业的生活已经提前焦虑了,我有个学弟,微信签名是“追上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就问他,谁对你有厚望了啊。
他说他们家里就出了他这么一个大学生,他妈他爸特别为他骄傲,觉得他毕业了就能在上海大展宏图。
说到这儿他又苦笑了一下,他说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工科专业,毕业平均起薪6500,别说买房子了,我怕是连自己都养不起。
名校里的分野真是很明显,塔尖上的就那么几个,几乎集万千宠爱为一身,失败者却遍地都是。
学习好的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艺术特长生觉得自己绩点不行,怕受人歧视,那个人缘很好的学生会主席的人生危机直到毕业才来,女友想安定了,他发现自己家里的所有积蓄,甚至都付不起一套房子。
多遗憾,年少的时候你觉得一切都在自己手上,觉得抓到了录取通知书就拥有了一切闪亮的未来。
好不容易进入了梦想的学府,还没飞起来就啪地落地了。
却发现自己原来这么普通,这么弱小。
你想,我怎么就不特别了呢?
可是谁又告诉我们,我们就是最特别的那一个呢?
是最有天赋,最聪明,最容易获得幸福的那一个呢?
我曾经以为我也很特别,我觉得我考上复旦太不容易了,全省文科第47名,千万个考生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可是你知道,复旦的在校本科生有多少吗,13361人。交大是16221人,只按照高考分数这个粗浅的标准,我和三万人都是一样的,前面还有清华北大加起来的两万五千人。
但我又想,我是小县城学霸啊,和北京上海的考生不一样,我是真的一张卷子一张卷子做出来,才到现在的。
出于表达自己的心理我写了《上了985,211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我想你们都不痛苦,只有我痛苦。结果那篇稿子300万阅读量,发出去以后很多人来加我微信,说“你怎么想得和我一样啊。”
你看我就连痛苦也不特别了。
当时也有一些压力,我就不做旦事记了,那时候没回头,觉得不就三百万阅读吗,我是很特别的人,随手写一写肯定还行的。
大二的我还没看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不知道里面有个法国上尉一辈子就写出了一部马赛曲的故事,人吧,星星砸脑袋上的这种机会只能撞上一回,多了就没有了。
后来我再也没写出过那么红的稿子。我觉得我大学经历够特别了,当过网红创过业,最酷的是我本来有个可以月入几万的机会,我放弃了,我是个有新闻理想的人。
我去面南方报业,南方报业没有要我。给GQ中国投了三封简历,千字作文情深意切,结果GQ也觉得我不行。
后来兜兜转转还是新媒体收留了我,谈offer的时候HR给我开了一万工资,拿北京税后工资一除,7400,我当时相中一个单间要4000,我说姐姐一万二可以吗。
申报了两天,HR小姐姐温柔且坚定地告诉我
“不行。”
成长一定是伴随着失落的。不怕大家笑话,我10岁看完《哈利波特》,真的一直在等来自霍格沃滋的猫头鹰。结果等到13岁也没来,我才知道,原来我是没有魔法的。
我就觉得,哦,那我也是个普通人。
可是太奇怪了,认识到且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不会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以后,我反而就快乐了。
或者说,我突然觉得大家上名校、上大学的意义,可能不是在名校里继续优秀呼风唤雨,而是就在名校里(以后到社会上)受挫打滚,然后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
这不是说我觉得我这样就可以了,能够安心的混吃等死,也不是说什么放弃梦想甘心平庸,我觉得是终于认清了自己和世界。
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也很值得,就好比一条小鱼终于从河流游到大海,然后它看到鲸鱼,看到水母,觉得自己如此渺小,惶惶不可终日。
可是它忘了,至少此刻它置身海洋。
而且认清了自己也很普通以后,我反而更加被燃起了斗志。
从“没希望了,作为一个过去的天之骄子居然堕落到这种程度”转换为,“虽然我现在普通,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是从特别高的地方pia叽摔下来,一个是低到尘埃里再开出花,不再给自己加那么多苦大仇深的戏后,我突然就释然了。
最重要的是,我终于变成了一直向上走,不再想那么多的“我本应该了”。
考上好大学和人生比起来,也好像小鱼和海洋。
高中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考上好大学就有了一切”
现在即将从所谓的top3毕业的我,要特别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这真的就是句善意的谎言。
考上好学校也许前途会顺利一点点,但它和必然的幸福没有一丁点关系。
人生太大了,我们有那么多的问题要解决,和毕业以后的挑战比起来,“我曾经很优秀”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要面对生存的挑战,面对社会的难题,面对你自己存在的疑问“我是谁去哪要干什么”,面对为人父母的的难题思考,如何去塑造新的生命,你也要面对亲人的离别,好友的四散。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马不停蹄地在奔向你,过两年你就会察觉——年轻也不是永恒的。
我们早晚要衰老,然后某一天死亡。
真的到那一天来临,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必然会有所审问——到底什么才是人生?
如果相信着所有问题的钥匙都藏在语数外政史地的课本里,相信着“学好物理化,考入前三甲”,就能顺利地逃避掉一切人生疑问的话。
——那人生未免也简单得太过荒谬了。
它那么宏大,那么美,问题与解开谜题的喜悦一同到来,我们都像是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
又怎么能不负责任地说,考上好大学就一定幸福呢?
但是我知道认定自己是个没有主角光环的人也很难。
难到很多人要和这样漫长的错觉战斗一生。
就像吴呈杰不理解付云皓。一直都很顺利的天才记者,不理解为什么奥数金牌得主要去当二本教师。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还没有被挫败过。
他不知道很多时候人生就是有心向往之却不能够的时刻。不是不往高处走,只是真的走不动了,触碰到了那块天花板。
他不知道天赋就是天赋,差距就是差距,机遇就是机遇。
挫败就是挫败。
但同样的,接受也是真的接受。
就像付云皓说:
在大学的象牙塔之外,有广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人去身体力行。若你头顶光环,身处高塔,或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只有脚落实处,做好每件事,才能积少成多,为社会真正贡献你的力量。2003年与我同行的五位队友,有两位还在数学的大海中遨游,另外三位则投身了金融行业,这点我在采访时有提到。他们每个人都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我也没有。
我也没有。
我很喜欢写东西,想拿写作当职业,但写作这件事情就更看天分。我当初停更旦事记蛮痛苦的,讨厌自己见识浅薄,觉得就算是写作,我也和别人有那么大的差距。
先是因为差距而痛苦,慢慢地就接受了差距。我想创作的美呢,就好像天上的月亮,有人已经离得很近了,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的人虽然起步和我差不多,岁数也一样,但是就是比我爬得快。
我知道我没有那么好的天分,我也知道我可能一辈子都够不着月亮。但我也会一直往上攀,一直往上攀,就算够不到,我也能留在我能达到的,离月亮最近的地方。
B站有个up主叫猪队友小Y,他在一期视频里说过两句话特别好:
我知道失败者的故事也许很难引起大家的共鸣,相比如失败者那些可笑可悲的经历,大家更愿意看到成功者们热血励志的奋斗史。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野百合也有春天,失败者也有荣耀。纵使不能光芒万丈,也要倒在追梦的路上。
这样想起来那句很老的鸡汤真是让人落泪,“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现在很难,但真的没关系。毕业时我们总要祝彼此前程似锦。但我还想再加一句
——愿你在平凡处也获得喜乐安定。
人生很长,祝你我好运。
—THE END—
睡不着,聊几句?
点击展开全文夜思 | 当个从985毕业的普通人,也没什么可耻的
追梦也要幸福
祝福的话语总是可以轻易的说出口,但是谁也不知道,只字片语之下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期许。
期许不是期待更不是期望,它更像是父母对于子女的“要求”。就像“平安喜乐”一样,父母总是期许着子女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平安喜乐。因为父母一向在意的不是子女飞得有多高,而是子女飞得累不累、开不开心、健不健康。
梦想一定得有,不管它是平凡还是伟大,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个梦且拼尽全力去追梦。但“成功”二字终是太难...
无论你成功还是失败又或者是平平淡淡,只希望做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怀着一颗平常心看待所有事儿,一直简单、快乐、果敢、健康。
推荐给你们——《夜思》
当个从985毕业的普通人
也没什么可耻的
在名校读书的孩子们大多数不算太快乐。
心理问题太常见了,我身边有抑郁倾向在吃药的朋友就有四个。
我有个搞数学奥赛的学妹,能上清华没有去,能上复旦的经院管院也没有去,选了数院。
她也知道清华牌子更大,金融赚钱更多,但她就是喜欢数学,她和我说,相信着数学里面必定有某种永恒的规律存在,而学数学这件事,让她感受到美。
我听完就觉得太好了,按说这种人是应该热爱着学术一直走下去的,一直追逐梦想。
——结果她休学了一学期,原因是做不下数学题了。
她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就算是搞数学,我发现比我有天赋的也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还不满足。我们有个学术特别优秀博士生助教老说自己傻逼,可是那这么一比,我不就更傻逼了吗?“
大二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个女孩跳楼了,我当时不知道原因,觉得很震惊,很惋惜,也很害怕。
大四我上知乎,看到了一个她朋友后来写的回答:
“她明明复旦英语测试一次得A,四级一考700分,接待过艾奥瓦州的教育部长。面试不到英文会议的志愿者。
不止一次跟我讲,没有朋友,因为不愿意装作兴致盎然的样子。
专业课分数很高,加公共课就变成倒数。
然而在复旦,好想一个学生不野心勃勃就不正常似的。一个学生没有对未来的规划或是对自己的要求,她就是复旦的异类。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不值得啊,这都不算事。
但那一刻我突然理解她。
太辛苦了,因为就算毕业了也不大能快乐的起来,就连人赢也很难幸免。
我有个本科和研究生一直拿国奖的学长,真的是那种不怎么学都能考好的人,毕业以后去了游戏公司当内容运营,头一年工资一万,今年去了别的公司一万五,女朋友觉得和他在一起看不到未来,和一个家里条件稍好一点的男生在一起了。
一周前我们一起吃夜宵,我为了写毕业晚会的稿子采访他,我说“你觉得复旦塑造你了什么?”
他没回答我,他说,“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复旦的。”
有些人想到毕业的生活已经提前焦虑了,我有个学弟,微信签名是“追上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就问他,谁对你有厚望了啊。
他说他们家里就出了他这么一个大学生,他妈他爸特别为他骄傲,觉得他毕业了就能在上海大展宏图。
说到这儿他又苦笑了一下,他说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工科专业,毕业平均起薪6500,别说买房子了,我怕是连自己都养不起。
名校里的分野真是很明显,塔尖上的就那么几个,几乎集万千宠爱为一身,失败者却遍地都是。
学习好的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艺术特长生觉得自己绩点不行,怕受人歧视,那个人缘很好的学生会主席的人生危机直到毕业才来,女友想安定了,他发现自己家里的所有积蓄,甚至都付不起一套房子。
多遗憾,年少的时候你觉得一切都在自己手上,觉得抓到了录取通知书就拥有了一切闪亮的未来。
好不容易进入了梦想的学府,还没飞起来就啪地落地了。
却发现自己原来这么普通,这么弱小。
你想,我怎么就不特别了呢?
可是谁又告诉我们,我们就是最特别的那一个呢?
是最有天赋,最聪明,最容易获得幸福的那一个呢?
我曾经以为我也很特别,我觉得我考上复旦太不容易了,全省文科第47名,千万个考生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可是你知道,复旦的在校本科生有多少吗,13361人。交大是16221人,只按照高考分数这个粗浅的标准,我和三万人都是一样的,前面还有清华北大加起来的两万五千人。
但我又想,我是小县城学霸啊,和北京上海的考生不一样,我是真的一张卷子一张卷子做出来,才到现在的。
出于表达自己的心理我写了《上了985,211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我想你们都不痛苦,只有我痛苦。结果那篇稿子300万阅读量,发出去以后很多人来加我微信,说“你怎么想得和我一样啊。”
你看我就连痛苦也不特别了。
当时也有一些压力,我就不做旦事记了,那时候没回头,觉得不就三百万阅读吗,我是很特别的人,随手写一写肯定还行的。
大二的我还没看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不知道里面有个法国上尉一辈子就写出了一部马赛曲的故事,人吧,星星砸脑袋上的这种机会只能撞上一回,多了就没有了。
后来我再也没写出过那么红的稿子。我觉得我大学经历够特别了,当过网红创过业,最酷的是我本来有个可以月入几万的机会,我放弃了,我是个有新闻理想的人。
我去面南方报业,南方报业没有要我。
给GQ中国投了三封简历,千字作文情深意切,结果GQ也觉得我不行。
后来兜兜转转还是新媒体收留了我,谈offer的时候HR给我开了一万工资,拿北京税后工资一除,7400,我当时相中一个单间要4000,我说姐姐一万二可以吗。
申报了两天,HR小姐姐温柔且坚定地告诉我
“不行。”
成长一定是伴随着失落的。不怕大家笑话,我10岁看完《哈利波特》,真的一直在等来自霍格沃滋的猫头鹰。结果等到13岁也没来,我才知道,原来我是没有魔法的。
我就觉得,哦,那我也是个普通人。
可是太奇怪了,认识到且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不会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以后,我反而就快乐了。
或者说,我突然觉得大家上名校、上大学的意义,可能不是在名校里继续优秀呼风唤雨,而是就在名校里(以后到社会上)受挫打滚,然后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
这不是说我觉得我这样就可以了,能够安心的混吃等死,也不是说什么放弃梦想甘心平庸,我觉得是终于认清了自己和世界。
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也很值得,就好比一条小鱼终于从河流游到大海,然后它看到鲸鱼,看到水母,觉得自己如此渺小,惶惶不可终日。
可是它忘了,至少此刻它置身海洋。
而且认清了自己也很普通以后,我反而更加被燃起了斗志。
从“没希望了,作为一个过去的天之骄子居然堕落到这种程度”转换为,“虽然我现在普通,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是从特别高的地方pia叽摔下来,一个是低到尘埃里再开出花,不再给自己加那么多苦大仇深的戏后,我突然就释然了。
最重要的是,我终于变成了一直向上走,不再想那么多的“我本应该了”。
考上好大学和人生比起来,也好像小鱼和海洋。
高中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考上好大学就有了一切”
现在即将从所谓的top3毕业的我,要特别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这tm真的就是句善意的谎言。
考上好学校也许前途会顺利一点点,但它和必然的幸福没有一丁点关系。
人生太大了,我们有那么多的问题要解决,和毕业以后的挑战比起来,“我曾经很优秀”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要面对生存的挑战,面对社会的难题,面对你自己存在的疑问“我是谁去哪要干什么”,面对为人父母的的难题思考,如何去塑造新的生命,你也要面对亲人的离别,好友的四散。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马不停蹄地在奔向你,过两年你就会察觉——年轻也不是永恒的。
我们早晚要衰老,然后某一天死亡。
真的到那一天来临,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必然会有所审问——到底什么才是人生?
如果相信着所有问题的钥匙都藏在语数外政史地的课本里,相信着“学好物理化,考入前三甲”,就能顺利地逃避掉一切人生疑问的话。
——那人生未免也简单得太过荒谬了。
它那么宏大,那么美,问题与解开谜题的喜悦一同到来,我们都像是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
又怎么能不负责任地说,考上好大学就一定幸福呢?
但是我知道认定自己是个没有主角光环的人也很难。
这太他妈的难了。
难到很多人要和这样漫长的错觉战斗一生。
就像吴呈杰不理解付云皓。
一直都很顺利的天才记者,不理解为什么奥数金牌得主要去当二本教师。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还没有被挫败过。
他不知道很多时候人生就是有心向往之却不能够的时刻。
不是不往高处走,只是真的走不动了,触碰到了那块天花板。
他不知道天赋就是天赋,差距就是差距,机遇就是机遇。
挫败就是挫败。
但同样的,接受也是真的接受。
就像付云皓说:
在大学的象牙塔之外,有广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人去身体力行。若你头顶光环,身处高塔,或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只有脚落实处,做好每件事,才能积少成多,为社会真正贡献你的力量。2003年与我同行的五位队友,有两位还在数学的大海中遨游,另外三位则投身了金融行业,这点我在采访时有提到。他们每个人都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我也没有。
我也没有。
我很喜欢写东西,想拿写作当职业,但写作这件事情就更看天分。我当初停更旦事记蛮痛苦的,讨厌自己见识浅薄,觉得就算是写作,我也和别人有那么大的差距。
先是因为差距而痛苦,慢慢地就接受了差距。我想创作的美呢,就好像天上的月亮,有人已经离得很近了,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的人虽然起步和我差不多,岁数也一样,但是就是比我爬得快。
我知道我没有那么好的天分,我也知道我可能一辈子都够不着月亮。但我也会一直往上攀,一直往上攀,就算够不到,我也能留在我能达到的,离月亮最近的地方。
B站有个up主叫猪队友小Y,他在一期视频里说过两句话特别好:
我知道失败者的故事也许很难引起大家的共鸣,相比如失败者那些可笑可悲的经历,大家更愿意看到成功者们热血励志的奋斗史。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野百合也有春天,失败者也有荣耀。纵使不能光芒万丈,也要倒在追梦的路上。
这样想起来那句很老的鸡汤真是让人落泪,“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现在很难,但真的没关系。
毕业时我们总要祝彼此前程似锦。但我还想再加一句
——愿你在平凡处也获得喜乐安定。
人生很长,祝你我好运。
文章来源:公众号“热心市民樊阿姨”
排版:张倪侥
审核:张 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85去小城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