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绝学,考试。出数学试题得力验钞机升级比计算机,人工,绝对工整。商零除整 零存他老妈的零存整爆取 +00

[转载]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
1001封信 50年的爱情故事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
&&&&1956年。
&&&&中国香港:他,15岁,人唤“阿园”,因为他有一张圆嘟嘟的脸。任性,独行,安静不下来。
&&&&马来西亚槟城:她,14岁,大家叫她“1357”。纯朴,善良,正是治他这种家伙的灵丹妙药。
&&&&一位科学家的笔友通信,香港、马来西亚和英国文化交汇,从60年代中到70年代初,从少年到成年,从一瞬到一生。
&&&&在北京的古街里,南锣鼓巷算是最著名的一条,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虽然全长不到800米,却已有740多年的历史。那里,古朴与新潮混搭,低调又极具特色,午后树影斜阳,入夜霓虹闪亮,华灯下映衬着老胡同的风情。锣鼓巷本叫“罗锅巷”,因地势中间高两边低,如一驼背人而得名,到乾隆年间才改称锣鼓巷。而南锣鼓巷66号正坐落在古街中央地势隆起的部分上,是个不经意可能就会错过的小门,进去却别有洞天。
&&&&就是在南锣鼓巷66号门牌下的“老伍酒吧”,见到了酒吧的主人伍丹农先生,整洁的白衬衫搭配牛仔裤,休闲又不失风度。他用广式普通话告诉我,酒吧到今年已经经营了11年,从当初选址到上下两层西班牙风格的室内设计,都是他自己完成的,如今准备重新装修,把墙体从红色变成白色,过一两个月就可以重新营业了。他指着酒吧的牌子“老伍”说,那是他的朋友阿坚在喝醉酒之后写下的,之后就一直挂在这儿。一看这就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而老伍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了故事,人生才有了味道。
&&&&老伍是位科学家,1951年出生在香港,17岁去英国求学,英国皇家航空学会院士,伦敦大学帝国理工空气动力学博士,主要研究航母上飞机垂直起落问题;他还置房产、开酒吧、弹古琴,经历之丰富让人着实佩服。如今,他也成为一名作家,而这一步走的绝非偶然,因为从15岁起,他就开始了情书通信。
&&&&他15岁那年,她14岁;他在香港,她在马来西亚;他性格火爆,桀骜顽皮,她温婉可人,淳朴天真。这样看似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阴差阳错成为笔友,鸿雁传书,缓递相思,7年2个月零9天,2628天,上千封书信,几百万字,承载了彼此从陌生到熟悉,从好奇到相依的缘分。那年,她离开家,陪他到伦敦求学、而后定居,&如今,两人已经一起走过第五十个年头,育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名字都是华罗庚先生起的。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牵动着彼此的生命,将香港、马来西亚和英国文化交汇,从上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初,从少年到成年,从轻狂到沉稳,从一瞬到一生”。
&&&&很喜欢听老伍讲他和明月的过往,因为每每讲起,我总能感到身边有幸福在流溢。从年,他用十年时间,将自己和恋人明月的书信故事写成《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十年里,每晚他都会翻看过往的书信,白天再和朋友交流,探讨文字的表达形式,随时有灵感就会对着常备的录音笔说上几句,晚上再进行整理。这位从事飞机设计的科学家,在回忆中变得细腻。他说,将美好的事情记录下来,不断回味,遇到不美好的时候,才不会感到叹息。而也只有这样,也才觉得安心。他还希望,能将情书里的美好,传递给更多人,尤其是海外华人,能让更多的华人团聚起来,因为不管距离多远,有缘的人总会跨越千里来相遇。
不是要水“停”而是土来“长”
治水为啥用息壤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了“2016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暴雨”和“抗洪”分别入选综合类和社会生活类的热词大名单。从南到北持续的暴雨引发的多年难遇的洪灾,牵动人心。
&&&&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不乏抗洪英雄,那些历史久远的,都成为了传说。除了著名的“大禹治水”,禹的父亲鲧也曾多年治水。《山海经·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在神话传说中,鲧利用“息壤”来治水,什么是“息壤”呢,郭璞在《山海经注》中解释说:“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说文解字》对“息”的解释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自”是鼻子的意思,所以“息”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心气从鼻中吸入呼出就是“息”。人或动物几乎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所以“息”和“生命”产生了联系,也引申出了“繁殖”“生长”的意思,除了“息壤”,“生息”、“滋息”中的“息”都是这个意思。可是,除了“生息”,我们也听说过一个词叫“生生不息”,这里的“息”当然不能解释为“生长”,而应该解释为“停止”。“息”字作“停止”义解释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息怒”、“息兵”、“平息”、“偃旗息鼓”、“息事宁人”等。
&&&&一个“息”字,怎么既有“生长”的意思,又有“停止”的意思呢?这种一个字或词兼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情况,其产生机制一言难尽,不过却可以确定并非孤例。在汉语中,除了“息”字,还有“除”字。“除”有“去处”“改变”的意思,也有“任命(官职)”的意思,“除官”的意思是“授官”,“除书”的意思则是“任命官员的文书”。
&&&&还有一个例子是“乱”字。《孟子·滕文公下》有“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在这里,“乱”和“治”是一对反义词。可是在《说文解字》中,对“乱”字的解释却是“治也”。这可不是许慎出了错,而是“乱”字确实既有“扰乱”的意思,又有“治理”的意思。《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这里的“乱”就是“治理”的意思。晋代郭璞把这种训诂现象称为“反训”,他还打了个比方,叫“美恶不嫌同名”。清代王念孙说这些字是“义相反而实相因”,而且数目可不少,“不可悉数”。
&&&&不只汉语中如此,英语中也存在大量同词反义的现象,术语叫做contronym(歧义矛盾词),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则是Janus&words(雅努斯词),雅努斯是罗马神话中的门神,掌管开端和终结(说句题外话,英语中的January“一月”一词的词源就是该神的名字,取其“开端”之意),具有朝前和朝后的两副面孔,看着两个不同方向,俗称“两面神”。用“两面神”的名字称呼“有两副面孔”的歧义矛盾词,不能说不形象。
&&&&英语中的“left”,既有“离开”的意思,又有“留下”的意思;“dust”既有“除尘”的意思,又有“撒上粉末”的意思;“seed”既有“播种”的意思,又有“去籽”的意思;“screen”既有“放映”的意思,又有“挡住”的意思;“protest”既有“申明”的意思,又有“反对”的意思;“root”既有“生根”、“牢固树立”的意思,又有“根除”、“连根拔起”的意思……在英语中,这样的例子也可谓是不可悉数。
&&&&德语中也有一个“歧义矛盾词”,因为受到大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器重而赫赫有名,这个词德语写作aufheben,近代时曾音译作“奥伏赫变”,现通译为“扬弃”。从中文翻译不难看出,这个词既有“发扬”的意思,又有“抛弃”的意思。作为哲学名词,aufheben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说到哲学,对立统一的转化、螺旋上升的发展,或许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反训或歧义矛盾词的存在。
&&&&这类语言现象不是只存在于稳定的语言现实或历史中,我们有时也见证着一个词的含义逐渐从其一面走到对立面。日语里的“やばい”原本是“糟糕,不妙”的负面意思,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渐渐变为“厉害”、“超棒”的正面含义。不要惊异于古人为何让一个词肩挑两担,兼有正义和反义,也许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就是这种演变和矛盾的促成者。
借书是好事,因为一借一还,有两次接触机会。
借书与还书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解密》里,女主角不愿意给男主角讲解计算机的用法,就很不耐烦地把教材扔给了男主,由此多了不少故事。
&&&&女孩子不要男人送书,只借书——一借一还,两次接触机会。
&&&&——《围城》里,钱锺书先生如是说。
&&&&我初读时便好奇:他老人家,哪来的这个经验?
&&&&《围城》里,有人真使过这招。范小姐要勾引赵辛楣,软硬兼施,哄赵辛楣问她借剧本看,剧本上面有范小姐自己仿作者题的签名求爱。这里面大有道理:让赵辛楣自觉有个情敌,好挑动他的斗心。然而这其实还不算厉害。
&&&&对付真正的读书人,另有一个办法:比如女孩子问男生借了书,还回去时,如果就此还了,也就完了,没了后续;如果女孩子还书时顺口问:
&&&&“哎,这书好看(男生自然得意,因为自己的书好看,仿佛就是自己也好看似的),就是我哪里哪里没读懂(男生自然容易好为人师),就是这里这里……”
&&&&开始谈论细节了,女孩子不用多话,只用仰慕的眼神看男生,自能鼓励他高谈阔论下去。
&&&&哪位会问我:你怎么知道的?
&&&&我亲眼见我一个好朋友这么中招的。我和另一个朋友还好心提醒他,“哎我们跟某老师约了要去吃饭”,一边站起身来,身在局中的朋友犹且不觉(或者假装不觉?),道:“我一会儿过来!”
&&&&好嘛,我俩人只好耸耸肩,走了。
&&&&我小时候,小学三年级之前吧,没怎么见过钱,朋友之间,以物换物,以书换书。谈不到价格对等,只是,比如一本《七龙珠》换一本《圣斗士》,一本《三国演义》连环画换一本《水浒传》连环画。有些做法,很合乎经济学,比如我曾用几本薄薄的《智取威虎山》连环画,换过一整本《三国演义》——无他,那时我们都只有八岁,跟我换书的同学还不太认字,这种“字书”对他而言使用价值不大,还不如跟我换了连环画,物尽其用呢。
&&&&换到后来,很容易错杂起来。一本书可能经了五六道手,原主哪天想起来去讨要时,就得挨家挨户地问。最后终于找到时,身后已经跟了一串交易参与人,仿佛蜈蚣,大家纷纷“你是用A书换了我的B书,先换回来”、“这本C书是我的!”、“别急啊,我先跟D书的主人换回来”……而换回来的书,也常不是原来的样子。小孩子们手贱,保不齐就把杨六郎画成了杨令公,葫芦娃画成了沙和尚。
&&&&2010年我家搬家时,储藏室搜了一堆书出来,是我小学毕业后就没再读过的连环画。重新看,有些明显不是我的,大概是某位同学忘了换回去;一本《明英烈》封底,用钢笔歪歪斜斜写着这几个名字:
&&&&朱元璋、胡大海、常遇春、徐达……
&&&&他一定是很喜欢明朝开国故事吧。我想。
&&&&上海漕溪路枢纽站旁,有个地方,论斤卖书,自然都是些《男性泌尿卫生护理》、《我的漂亮小姨子》、《陈XX情妇曝光全录》之类。我某次路过,瞥到门口有本书画风不同,过去蹲下看:莎翁四悲剧集的英文原版。翻开扉页,道:
&&&&吴XX&199X年购于XX书店。
&&&&下面一行小字:“搬家被迫丢弃,望买者郑重。此乃好书。”
&&&&我不知道这位吴先生是怎么回事,只觉得,他的感受,传达给我了。
&&&&我起身买,老板论斤,给我称了五元钱。最后还问我:“哎,你都买了,那跟我说声,这是本什么书?”
&&&&我:“是四个剧本。这真算卖得很便宜了。”
&&&&老板:“哦!我是看不懂。值钱了在这里也没人买。你买了也好。”
&&&&我高中时,市面上有一套漓江出版社的村上春树集子。先读了《象的失踪》(里面包括了《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等短篇),然后寻思找同社的《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读。找不到。查图书馆记录,明明是有的,虽然只有一本:21世纪初,村上春树还没那么红就是了。
&&&&一个月后再去,有了。借了。回到家读,发现书的封底书皮里,插了张纸。字体很清爽,曰:
&&&&“真是好书!但还不是村上最好的书!读完这本,一定要读《舞舞舞》!那才是村上最好的书!”
&&&&每个感叹号,都是用钢笔笔尖划了一弯,然后狠狠一点,力透纸背。
&&&&这大概,是我见过最可爱的村上迷了。
&&&&对现在习惯朋友圈或微博上分享读书心得的诸位而言,这个听来很陌生吧。
&&&&但在我那个时代,这就算是最常见的读书交流方式了。
找不到的头颅和寻不着的“我”
&&&&电影《鬼子来了》的悬念之一,就是始终没有交代,一开始将花屋小三郎绑在麻袋里交给马大三的那个人,究竟是什么人。当时马大三问他,那人只说是“我”,于是后来村民们屡屡盘诘马大三的问题之一,就是“那个‘我’到底是谁呢”?这个情节的隐喻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让很多能看懂的观众不寒而栗: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在中国造成的最恶劣的后果之一,就是全民性的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只知有朝廷,有皇帝,有官吏,有神灵,唯独不知道“我”是谁,缺乏个体意识,更遑论独立思考,由此造成了一幕又一幕可悲又可笑的总也走不出的历史悲剧大轮回。
&&&&推理小说中,如果在犯罪现场找到一具“无头尸”,多半会出现死者身份的作伪——无头即无我,此乃千古不易之理。本期的叙诡笔记,笔者便从“头”的角度,聊聊那些找不到“我”的古人。
&&&&剃头&找不到的真我
&&&&明代公安派散文家江盈科在《雪涛阁集》中写过一则名曰“失我”的故事,颇为有趣。
&&&&有一隶卒,奉了上峰的命令,押送一个作奸犯科的和尚到发配的地方去。那和尚极为奸诈狡黠,一路上都在琢磨怎样才能逃脱。奔走了一天,找了旅店住下,隶卒刚刚带和尚进屋,和尚就向店家买来酒菜,请隶卒又是吃又是喝,不停地道歉道:“都因为我犯了罪,才劳烦您一路押送,辛苦不已。这些酒菜权当是我给您赔罪吧!”隶卒一听,喜上眉梢,完全放松了警惕,和尚倍加殷勤,劝酒不止,隶卒“至大醉,不辨人事,颓然而卧”,在床上睡得鼾声大作。和尚从隶卒的腰间取下钥匙,开了枷锁,然后找来一把剃刀,将隶卒的头发剃干净,将枷锁给他戴上,“以械械其手,挛之绳焉”,这么大的动作,隶卒全程酣卧不知。完事,和尚开了屋门,溜之大吉。
&&&&第二天一早,隶卒酒醒,看了看手上的枷锁,又瞅了瞅牵枷锁的绳子,又摸了摸自己的头顶,光秃秃的,不由得嘀咕了起来:“和尚还在,‘我’去哪里了?”急匆匆往家跑,进得门去,老婆正在理栉对镜,见到隶卒张口便骂:“哪里来的奸僧,居然戴着枷锁就闯人家门!”吓得隶卒夺步而逃,嘴里还在念叨:“果然和尚还在,却不知道‘我’到哪里去了!”
&&&&这当然是个笑话,只是琢磨起来,别有况味,隶卒及其老婆判断自我是否存在的标准,完全要依靠“行头”,否则就会脸盲症发作。“人生自有真我,徇其非真我者,而真我乃丧”,那么什么才是真我的状态呢?江盈科认为,譬如婴儿,盖着粗布不觉得哀愁,盖着绸缎也不觉得欣喜,枕着砖头能睡,枕着玉石也能睡,不为外物所役,此之谓“真我”。
&&&&江盈科的生活年代主要是在万历年间,大明无论政治和经济都在飞速下滑,但权贵阶层的酒池肉林无一刻停止。“我”这个字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无限纵欲的肉体,而于黎民百姓而言却是承受痛苦的皮囊,难怪很多人已经不在乎真我的有无,宁愿浑浑噩噩,过得一天算一天,何况清醒者的“下场”人人都看得见。与《雪涛阁集》大约同一时期的《涌幢小品》中,有一则题为“真我”的笔记,可与“失我”对照着阅读:扬州府兴化县人沈涵,家里贫困,却很有骨气,别人劝他去随波逐流蝇营狗苟,他说:我有“真我”在身,而“假我”却常常劝我乞讨衣食,一旦依其所请,则真我者丧矣,虽然我的生活中充满了饥寒疾病,但以真我御之,不失快乐……这则笔记的结尾,这个葆有真我的人,却死于穷困潦倒之中,试问如此下场,哪个人还在乎什么“真我”!
&&&&无头&被枉杀的冤鬼
&&&&更加可怕的是,在以暴力维持专制统治的古代,有没有“真我”都面临着掉脑袋的风险。清人汪道鼎撰笔记《坐花志果》中记述了一起发生在丙辰(1856年)年间的惨案。这一年的秋天,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军云聚江苏。有六个清兵奉了军官的命令外出办事,在回来的路上,途经吕城,“所坐船与民船竞”,狭窄的河道上,存心开“斗气船”,导致河道拥堵难行,“六弁倚势持刀,跃入民船,以刀背殴一人下水,并搜括其舟中银物”。这无异于抢劫杀人,民船上的人们号呼求救。当时为了防御太平天国义军,各地都组织了不少团练民兵,“时吕城团练民兵,方麇集两岸,闻水面号呼声,遽奔救”。本来那六个兵丁赶紧跪地求饶,还能有机会大事化小,但他们平时作威作福惯了,战乱年代说是镇压起义军,其实烧杀抢掠的事儿干得多了,此时此刻,仗着自己是“正规军”,哪里看得起民兵,持刀便砍,但毕竟民兵人多势众,迅速将这六个兵丁打败,其中三个被活捉,另外三个逃掉了。这时民情激愤,有几个正直刚勇的民兵“刃棍齐下”,将活捉的三个兵丁杀死。
&&&&那三个逃过一劫的兵丁回到军营,向军官哭诉,军官一调查,得知没回来的三个人已经被杀,勃然大怒,严饬当地县令通缉首犯,以命相抵。
&&&&战乱之时,军方干预地方政治乃常有之事。县令无奈,悬重赏捉拿犯人,二十天时间抓到了五个人,县令本以为可以交差了,谁知军官说,有个名叫金阿德的,是当日袭击兵丁的为首者,必须将此人正法。可金阿德不知潜逃到哪里去了,正无计可施时,金阿德的哥哥任地保,押送人犯到县衙交差,县令干脆将他绑了,充当金阿德的替身,“与五人者同正法于市”。
&&&&明明知道是一起冤案,却迫于军方压力,不得不枉杀解祸,县令心里很是不安,辞官交印,回家去了。刚刚到家便病倒了。说也奇怪,自这一日始,“寓中大小皆见一无头鬼,随一长发人往来厅际”,一家老小都吓得不行,仔细查找时,却又无影无踪。直到有一天,一个女仆给生病的前县令喝过药,掩上卧室的门刚刚出去,“见长须者携无头鬼,直入卧内”,女仆大声呼救,家人们涌入卧室,不见长须者与无头鬼,只见前县令已经死在了床上……
&&&&汪道鼎感慨道:为官者,应该据理力争,为民请命,最次也应该“调护上下,化重为轻,使生者无冤,死者折服”,如果“置民生于不顾,惟权势之是徇”,那么小民就只有骈首就戮,化为厉鬼讨还公道了!
&&&&可悲之处也正在于此,那几个正直刚勇的民兵抗暴被杀已属冤屈,完全无辜的金阿德哥哥也在受戮之列——当脑袋是否长在自己脖子上,完全由不得自己决定时,“真我”存在与否,又有什么意义呢?
&&&&断头&编竹篮的死尸
&&&&读古代笔记一大体会是,从时间顺序上,越往后,“灵魂出窍”的人越多,有“真我”意识的人越少,不知道这是不是与天下大乱频仍,人们多处醉生梦死之中有关。比如庚子国变期间,此类记录极多。当时义和团与洋人交兵,“京师东交民巷死者,巷为之塞”。内城新开路一带,八国联军入京时,由德国军队占领,居民中有一正蓝旗汉军某甲,一天突然被发现杀死在路上,身上有十几处刀口。正值兵荒马乱,很久都没有人给他收尸。恰好他的一位朋友路过,跟附近寺庙里的和尚商量之后,“敛以薄榇,停寺中”。那和尚在某甲生前,一直与其要好,便给他念经超度。
&&&&深夜时分,烛光摇曳,忽然从棺材里传出了呻吟声……和尚大惊失色,赶紧叫来附近的人,打开棺材盖,见某甲已经苏醒,用手抚摩着大腿连呼疼痛。大家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我外出上茅房,遇到洋兵,他们故意戏弄我,让我手捧粪便,我不同意,他们就用枪上的刺刀戳我,之后因为疼痛过度,我就昏过去了,现在是在哪里啊?”和尚把发现他的“尸体”倒在路边,友人买棺材装殓,自己给他念经超度的事情讲了一遍。某甲浑然不知,只说自己在昏迷中好像来到了一处衙署,“门外木栅东西排列,分十余处”,衙署门前的广场上站着很多人,有外国人,有本国人,都是一样的焦头烂额,状甚可怖,天上阴云惨惨,地上冷风习习,与书上描写的阴曹地府一模一样。在衙署门前的广场最东头,站着十余人,衣履稍整,其中有一位是体仁阁大学士徐桐,他的脖子上系着一根红绳。某甲十分惊讶,上前去打招呼,问他这是要去哪里?徐桐也不言声,正在这时,某甲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置身棺内,这才呻吟呼救……众人掐着指头一算,某甲梦见徐桐的时间,恰恰是徐桐上吊自杀的日子,当时与之一起自尽的“卿贰横死者不下十数人”,而徐桐颈上那根红绳,其意不言自明——看来是某甲的灵魂在巡游地府时,遇到了徐桐的鬼魂。
&&&&庚子国变中战斗最激烈的地方除了北京,还有天津,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记载,天津杨柳集有一人,“独坐破屋中,终日不饮食,惟织竹篮”。恰好八国联军打到杨柳集,烧杀洗劫一番之后,扬长而去,邻居路过其家,从窗外观看,登时吓得魂飞魄散,只见屋子里的那个人“乃一无头者”,脖子还能转动,每转动一下,断裂处的鲜血就往外涌,“其首已不知何往”,这时竹篮编到一半,篾片不足,此无头之人竟能于侧屋取之……邻人吓得赶紧报官,而官府派人来时,其人已死,只留下一具无首之尸。
&&&&刺刀戳股也好,惨遭割头也罢,都是至惨之事,然而时人的议论丝毫不涉及国耻与复仇,反而津津乐道“此殆佛经所谓神境通者耶”,不知“我”,亦不知有国有家……庚子国变,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分,也是告别帝制的前夜,而这一切都与个体能否觉醒息息相关,正如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所言:“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既知自我,则顿识个性之价值……且社会民主之倾向,势亦大张。”
&&&&说到底,这一百多年来,无数先贤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孜孜以求的,无非是每个中国人都确保脖子上顶的是自己的脑袋,然而这一点迄今都很难说完全做到了。那些看到谣言,不加分辨就点赞转发的,那些听到煽动,不假思考就扬起U形锁的,依然大有人在……念念不忘的,未必会有回响,有时也会有回煞。
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了汉字,中华文明的未来究竟会怎样。
破解汉字中的文化密码
&&&&松幽默,读起来很有趣。书稿被打开的那一刻,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作者天马行空、浮想联翩式的叙述,常常使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汉字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年前。时至今日,汉字依然是维系中华文明之命运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记得章太炎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文明有三大标志性内容:文字、器物和典章制度。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文字。闻一多先生也说:“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文字是也。文字者,文明之所寄,而国粹之所凭也。”他们所强调的,都是文字与文明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了汉字,中华文明的未来究竟会怎样,会不会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的后尘?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百余年来,汉字始终没能摆脱所面临的“最危险的时刻”,许多很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把中华民族新生的希望,寄托在“汉字革命”乃至“废灭汉字”之上,好像中国的落后只是汉字造成的,只要捉住这个元凶,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鲁迅更把汉字与国人的关系想象为你不死,我便不能活,他说:“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我们固然相信,每个汉字中都“潜伏”着丰富的内涵,但这内涵绝非“病菌”,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符马活所做,就是破解这些密码,使我们切实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真相。
&&&&然而,要把这件事做好,非有广博的知识积累不可,否则,是很难做到左右逢源,应付裕如的。我看符马活的文字,轻灵、通透、开阔、幽默,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深谋远虑,读起来就像是一篇篇随笔,含蓄隽永、余韵悠长。这样的写作,背后一定是有各种知识背景作为支撑的。具体到每一个字,从它的本意,到字形、字音、字义的演变,这里不仅涉及传统的小学,即所谓文字、音韵、训诂三大绝学,肯定还少不了现代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古器物学的知识,以及文化史、思想史、伦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而且,由于作者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使得文字中所隐含的种种秘密显露出来,从而让读者真正了解到文字和我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也正是该书的有趣之处,作者像个聪明的侦探,常常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破解文字密码的钥匙;又像个探险家,在文字的密林里穿行,忽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
&&&&当然,文字首先是一种交流工具,是人与人之间结合成不同群体所必需的黏合剂与纽带,但同时,它也是承载人类情感,传递文明信息最重要的方式。如果不是靠着汉字书写赋予我们的母语情感,那么,在这个汉字键盘化和语音录入化的时代大潮中,我们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又将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呢?近来听到有人说,汉字还有简化的空间。这种不负责任的议论,其直接后果只能是搞乱人们的思想,使汉字中所保存的文化信息继续衰减,直至消亡。这的确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愿意相信,这本书及时地回应了汉字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所谓“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它不仅给予我们很多有关汉字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呼唤并激发起我们对于汉字的母语情感,增强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既有现实意义,又是功在千秋的伟业,更是一种有力的担当。在此谨向作者表达我的敬意和感佩。我想,每个对这片热土还深怀眷恋的中国人,都不妨考虑为汉字的长存永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文为解玺璋先生为《结字录》一书所作序言)&
&&&&符马活把他的书稿《结字录》发给我,希望我为这本书作一篇序。最初,我有点犯难。因为我没有古文字学的专门知识,搞不好就会闹笑话,真就成了唐兰先生批评过的“一无专长”,“专喜玩票式的来干一下”的那种人。
&&&&不过,读了符马活的这部书稿,我倒很想鼓起勇气,勉为其难地试一试。其理由有二:一是这部书不是古文字学的专门著作,而是一部关于汉字知识的普及读物;二是这部书不艰深,
大暑过,腐草蘧作萤
&&&&虽然是个美丽的误会,但化草而来的传说,让萤火虫给夏夜以浪漫的点缀。
&&&&大暑一过,就意味着长夏真的要到尾声了。眼看铺天盖地的闷热就要过去,早秋的微凉已经远远向我们张开手,可是,那些暗暗希望能再见到的老朋友,今年还是没有再来。年年盼望,年年落空,似乎只能任它同渐渐模糊的童年一起走远。其实它也未必全然销声匿迹,在远离喧嚣的乡村夏夜,孩子们或许还能看见它自草丛中飞出来吧?又或者城市里其实也还有,只是与刺眼的明光相比起来,它那点点微光太柔弱了,以至于轻易就会被覆盖住。
&&&&它就是萤火虫。《月令集》中记载大暑三候,初候就是“腐草为萤”。萤火虫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常选择在夏天的水边或植被茂盛的地方产卵,幼虫生长蜕变后并不能直接成虫,而是于温暖的初春入土化蛹,然后在夏末才出现在干净湿润的草泽边。这样的过程很难被人发觉,所以古人便以为萤火虫是由夏末的腐草变化而成的。
&&&&这当然是个美丽的误会。但古老的中国讲究轮回,在人们心中,萤火虫化草而来,死后又入土而去,尘归尘,土归土,年复一年,每年入夏都会再来,给夏夜以浪漫的点缀。南宋女诗人朱淑真有《夏萤》诗,描绘了夏夜萤飞的梦幻场景:“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着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儿童竞追扑,照宇集书囊。”不难想象那个场面:随着夜色一重重暗下去,隐匿的流光就一点点亮起来,起起落落,明明灭灭。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也有咏萤的诗句:“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繁星陨,树生花,神火照,夜珠明,美得甚至有点夸张了,这里头有古人对不可控的自然的惊叹,&想都想不到,这样微小的生物也能散发出这样神奇的美丽。
&&&&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夏天似乎并不像现在这么热。每到夏夜,人们也不呆在屋子里,而是一家家地坐在院子里乘凉。我至今忘不掉那个场景,空旷的大院子里,小时候的我侧伏在外婆的腿上,她一手拿着把草编的扇子摇啊摇,一边轻轻地抚摸我的头发。外婆是语文老师,她常会像教她的学生一样,念些古老的诗句给我听。因为小时候住的那种老房子昏暗,所以庭院上头笼着的星空就显得特别亮,盯着看的时间长了,眼睛都会微微花掉。外婆就停下抚摸的手,指着星星给我念《诗经》里的句子,“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还没等我反驳哪里止三五颗星星,就见萤火虫不知从哪儿悄悄地飞出来,离我们这样近。外婆就又指着这些客人说,“町疃鹿场,熠燿宵行”。
&&&&只是我哪里能听她唠叨完!追逐流动的事物是儿童的本能,更何况那流动的还是光芒。我既不想造作地狡辩那是要学习“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也想不矫情地装腔说那是要体会“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意境,我必须要坦荡地承认,那时的自己就一个念头,就是要把那抹流光攥在手中瞧个仔细。
&&&&“扑萤”不只是属于平民百姓的娱乐,在古代,它也是帝王将相的乐趣。《隋本纪》中记载了隋炀帝赏玩萤火事。“壬午,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隋炀帝是享乐专家,他有这种闲情逸致一点不让人稀奇。如果不知此人是苛政急功的隋炀帝,单看这么一件事,我会觉得这真是个风雅又有生活品位的文艺人士。数斛萤火虫,怕也有成百上千只,当看着它们星星点点地照亮山谷的场景,不只能让龙心大悦,普通人也肯定喜欢吧。
&&&&其实论外观,萤火虫算不上是美丽的昆虫。但因为它夜间发光的特殊本领,所以在人们心中一直有很特殊的地位。它不仅能装点夜色空灵氛围,还能带给人们实在的帮助。而且这帮助不只是囊萤照书,它有时甚至是能救人性命。《魏书》、《汉纪》中都记载过一件事,西汉末年,董卓篡政,时局混乱,在一次变乱中,当时的小皇帝汉少帝和他的弟弟陈留王被黄门叛党劫出宫门。随着随行臣子叛逃的叛逃,自杀的自杀,年仅十四岁的少帝和九岁的陈留王在黑暗中不知所往。正当两个孩子恐惧困顿之时,却突然看见点点萤火虫飞舞。于是,他们就跟着这些萤火虫的光向南走了数里,最终被民家的露车搭救送回。我想,如果这些萤火虫没有在这么恰当的时候出现,后来的那段历史应该也会改写吧?
&&&&唐代骆宾王有《萤火赋》,里面说萤火虫“乍灭乍兴,或聚或散。居无定所,习无常玩。曳影周流,飘光凌乱”,是很自由的一种昆虫。但其实对于它们来说,无论是照明还是救人,并不是自觉主动的意愿。“应节不愆,信也;与物不竞,仁也;逢昏不昧,智也;避日不明,义也;临危不惧,勇也。”有信有仁有智有义有勇,人世给它们这么高的评价,它们估计也并不知道吧。
&&&&这种“处幽不昧,居照斯晦”的昆虫,如果真的给它们拟人化的性格,那肯定是十分骄傲的。这从它对环境的极高要求就能看出来,不能有水污染,不能有土污染,更加不能有光污染。而如今,城市及周边的环境一天天恶化下去,就算赞歌唱得再响亮,它们也不会再频繁地出现了。而它们带走的,该不仅仅是我们童年的回忆吧。
儿子重返古巴故地,追寻父辈四十年前在那里的创业史。
古巴华人社会的一曲挽歌
&&&&1954年,年轻的雷炳勋遵照父亲雷维礼的安排,告别了妻子和三个幼小的孩子,从广东台山乡下去到古巴,跟早就在那里谋生的父亲会合,他们在那里当厨师、开杂货铺,日子过得很不错,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在回到香港和家庭团聚的时候,已经有能力为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购置一所公寓房了。
&&&&不过那一年是1959年。此时古巴华人社会大约有数万人,首都哈瓦那(书中沿用了作者的港式译法,称为“夏湾拿”)的华区,作为美洲最大的华人社区,正延续着它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持续的辉煌。随着古巴革命的终结,新政权对整个社会的改造正在徐徐展开,虽然某些令人不快的政策已露端倪,但身在古巴的华人都觉得,这不过是他们寄居的这个国家里频繁的政治变动中的一环,既然不怎么影响生意,也就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所以,在香港过了一年家庭团聚的日子之后,为了谋生,为了抚养四个幼子,雷炳勋仍然踏上了返回古巴的旅途,不料自此以后便被困在那里,插翅难飞,过了六七年精神与物质皆痛苦不堪的日子,终于在1966年侥幸脱身回到了香港,却因为生计关系一直抑郁寡欢,仅仅两年之后,雷炳勋就在47岁的盛年病故了。
&&&&四十余年之后,他的儿子雷竞璇追随着祖父和父亲的脚步,先后三次,或独自或携家庭回到这个先辈的谋生之地,借回顾往事、探访旧踪之机,访谈了四十多位当年留在古巴、如今皆垂垂老矣的长者,出版了《远在古巴》一书,为这个群体中的许多人留下了文字素描。作为一部少见的描述古巴华人历史的作品,这本出自前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之手的书,好读又“有料”,在家族历史之外,更为古巴华人社会的历史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
&&&&不过作者访问古巴的初衷,毕竟是探访祖父和父亲的谋生地。全书的第一辑,便是书信中的古巴。在作者在近半个世纪之后的叙述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既惊人又伤感的陌生:作为儿子,他居然不了解父亲和祖父当年在古巴谋生的具体工作,如今也无从问起,只能根据书信的内容,大致推测出他们的职业,对详情却一概不知。大约是出于男性的习惯,尤其是地处“广东四邑”的侨乡台山,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通信中谈及自己的生活,永远只是简单地对女眷报平安,并不谈及实际的情形,从历史角度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也许正因此,才激发了作者的好奇心,至今日数次到访古巴,以尚在人世的华人之叙述,弥补这段家族历史的缺失,也才有了眼前这部关于古巴华人的故事集。
&&&&出于职业作者的敏感,作者对当年流落在远方、如今仍流行于古巴华人社区的那些有意思的看似陈旧的“语词”,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兴趣,专门作文来探讨,读来倒是颇为有趣。比如,当地华人,至今将日常通用的西班牙文称作“吕文”,似乎令人摸不着头脑。经过访谈,作者才明白个中原委:曾为西班牙殖民地的菲律宾,旧称为“吕宋”,华人首次接触西班牙语,便是在此地,所以才称西班牙文为“吕文”。一些上了年纪的古巴华人,至今还是习惯称西班牙为“大吕宋”,而它的前殖民地菲律宾则成了“小吕宋”。还有对一些地名和街道的称呼,如今虽然已有“标准译法”,但在华人社区,大家都还是更喜欢那些凝聚了几代华人巧妙心思的别致、方便的翻译。比如,哈瓦那的街道,有两条旧称“龙街”和“钟楼街”,现在用的是音译,没有一点特别的味道,而老译法体现出的,则是华人对龙的特殊感情,以及某条街道上曾有过一座大钟楼的美好回忆。
&&&&探访旧踪之余,作者自然也要不失时机地在古巴各地游览,也就免不了对这个极负盛名的“旅行天堂”的人事做些叙述和点评。从遍布全国的老式交通工具,到空无商品的店铺、饭菜质量堪忧的餐馆,再到蔚蓝的天空、壮美的海滩、悠闲的上班族,作者眼中的古巴,是一个既物质匮乏,又绝不失快乐的所在。所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巴人的心态,大多乐观开朗而又不思进取,这一点显然迥异于香港之类的后现代社会。作为前左翼人士,身在社会主义的古巴,作者忍不住慨叹,自己的“心情特别复杂”。
明月寄情千里外 此去天涯不再长
老伍通过对1966年1月到1969年2月这3年以来明月写给他的书信进行分析,绘制的感情趋势图。结婚前一天明月写给老伍的信,老伍写给明月的信,都叠成爱心形状,这是他们专属的爱的折痕。
& & 他说:“逆性定理”,就是你喜欢我,我喜欢你。
&&&&他说:光,light,代表“love&is&great,&honey&taste”(爱情很棒,甜如蜜)。
&&&&最美年华的阴差阳错
&&&&老伍和明月的相识,就是在现在看来也很不可思议,除了缘分,似乎很难解释。
&&&&上世纪60年代,尤其是东南亚一带很流行交笔友,找一个远距离的固定笔友,在朋友间是很有面子的事。于是,那个懵懂的15岁,老伍在杂志交友栏选了一个叫小莉的14岁马来西亚槟城女孩,寄出了人生的第一封信,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似乎要在杂乱中抚平一种突兀,而那时的好奇感胜过一切。一周后,回信抵达,回信的却是一位叫明月的女孩。后来老伍才知道,那时小莉收到的信很多,读不过来,就会分给其他同样想交笔友的女孩。他的信就被分给了明月的朋友小娟,又被小娟给了明月。
&&&&这是怎样的偶然,又是怎样的缘分。于是,明月,这简洁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就再也没有走出过老伍的生活。那时,他们聊家庭,聊城市,聊校园生活和日常习惯。那时,他知道了她是客家人,原籍福建永定,原居的土楼“庆安楼”在下洋镇的古洋村已有250多年历史。她父母40年代从大陆迁到马来西亚打拼,早年在槟城老区经营药店,和十几个家庭同住一个屋檐下,而明月就在这老屋出生。她也知道了他是广州人,“七七事变”后外公带着家眷逃难到香港,母亲从此帮祖父经商并在香港结婚定居,而他出生在湾仔骆克道的祖父家。
&&&&老伍拿出几封当时两人的通信给我看,动作很轻,小心翼翼的,像拿出珍藏的宝贝。我看到每封信都很长,有的能达五六页之多,字数以千计。信极工整,干净而少有涂改,忽然就想到他书里说的:“每次写信,我会先起草稿至午夜,清晨五点花一个多小时修改,力臻完美,再另花一个小时抄写到薄薄的信纸上,匆忙吃过早餐,7点半把信掷入邮箱,刚好能赶上校车。从那时开始,我一点也不讨厌晚睡早起了,反而享受晨光初照的静谧和清新的空气。”
&&&&这似乎成了一种仪式,“每次收到信,把书包丢到一边,赶快洗个澡躺在床上,把信读了一遍又一遍”,慢慢,这仪式变成了习惯,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等待来信的焦虑,成了最甜蜜的感觉,然后埋藏在书信的空间里,幻想一切可能性。
&&&&我好奇地问这样长时间的通信,双方父母是知道和允许的吗?老伍狡黠笑笑,说明月的父母相对开明,而且他每次随信还会寄一些书,探讨的多是关于知识的问题,所以她父母在不认识他的时候已经很喜欢这个男孩了。而老伍的家庭比较传统和严格,他发现母亲曾看过他的信,只好默默反抗,“用二进制密码的形式,让书信传递更安全,更保密,最重要的是增加神秘气氛,把书信往来变成一种秘密行动”,之后,他还更改了通信地址,让明月把信寄到他朋友家。这种小波澜,似乎更成为二人关系的调味剂。
&&&&缘分=巧合+天意
&&&&此地,香港,一个心有阴晴,甚至时常狂风暴雨的男孩,每每摊开信纸,坐在书桌前,内心总能亮起最温和的明媚。彼地,马来西亚,你能看到一颗萌动的少女心,感到一股融化一切的热流,最是美恋纯粹,温柔坚定。读着两人通信的节录,我们都能感到,有什么东西渐渐从两人的通信中孕育了出来。用老伍的话说就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通信18个月后的圣诞,他收到明月一份惊喜的礼物——一卷磁带。两人通过文字相识,后来交换照片,这卷磁带终于打破无声,似乎她真的来到了身边。磁带有两面,一面是明月的录音,一面是她唱的歌,老伍早已把磁带翻录到光盘中,保存在电脑里,放给我们听。明月的声音很清亮,又稚气未脱,声音里似乎有一丝紧张,更多的是兴奋。她的声音是很容易直达心底的那种,瞬间消解了蕴而不宣的痛苦。现在提起来,老伍眼里仍然流露出喜悦。而他的手机铃声一直是明月唱的这首《好母亲》,时时感受着那曾经难以言说的感动。
&&&&跟所有感情关系一样,再甜蜜也会有波澜。老伍的父母坚持让他去海外读书,而此前的通信里,他和明月刚成为了男女朋友,就要面临时间和空间更远的分离。在一个新鲜的国度里,所面临的诱惑,该是让明月怎样的不安啊。偏巧老伍还总喜欢逗明月,想惹她生气,再看她转怒为喜,破涕为笑的样子,那使他觉得她特别可爱,也会觉得他俩特别亲近。的确,恋爱中,干傻事总让人感到十分美妙,比如老伍曾伪造自己遇难失踪的消息和朋友一起演戏来骗明月着急,还谎称自己跟别的女性通信去向明月承认错误。老伍说后来想想,很多事情做的还是很过分的,不过那个年岁的幼稚,何尝不是一种可爱呢?看明月怒气冲天的时候,老伍心中怜爱的傻笑,也透着幸福的美妙吧。
&&&&就这样来来回回5年的通信,两人越聊越深入,甚至私订了终身,而终于,交换了一千多封信之后,两人在马来西亚相见了。“马来西亚的生活比香港那种疯狂节奏更有人情味,这里的事物变化很慢,好像时光冻结在遥远的从前,第一眼看去,会觉得很过时很旧,但是待的越久,就越喜欢它的从容缓慢,漫不经心的悠然”,而生命里那个女孩也在这里坚定地走向他。
&&&&明月漂亮温柔,现在看她的照片仍感到有一种淡雅而持久的美,一种“由心而发,更深层,更真实的内在美”。开始的一小时,初见的两人仿佛是陌生人,慢慢地,她和想象中的女孩渐渐合为一体,变成他心中的明月,犹如春光融解在山巅映出的嫩色,透着不可解的魅力,沐浴在她的清辉下,内心起伏紧张。
&&&&缘分,始终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老伍试着用量子力学的方式去解释,说宇宙本来就是一场概率游戏,是注定和巧合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他确信缘分发生在他和明月身上,是一次算命。此前,明月在找笔友前,算过一次命,算命师说你即将认识自己命定的爱人,于是阴差阳错,她和老伍因信结缘。而老伍见过明月之后,也算了一次命,方式很古老,用龟甲占卜的方式,读取签文说,他和明月是“上上”的爱情。既然是上上的爱情,为什么还要去他处寻觅呢?于是,他告诉自己,这一生注定要和这个女孩走下去。而明月,那个温柔似水的姑娘,在感情中表现出异常的坚定,她独自离家,到伦敦来陪伴老伍,一直没离开过。
&&&&人生不易是相
&&&&老伍和明月的婚姻,是在英国秘密进行的,因为他家庭传统的思想认为,男孩子总该读完博士找好工作再考虑结婚的问题,而女孩恰恰最需要安全感,两人就瞒着家里办了小小的结婚仪式,甚至连戒指都没有。老伍回忆说,当时两个人没有钱,结婚仪式也是在一个小屋子里举行的,晚上准备休息的时候,证婚人突然敲门说自己没有找到地方休息,可不可以留宿在俩人房中,于是两人新婚第一晚,旁边还躺着一个证婚人。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起步之下,两人一起奋斗,老伍继续着自己的飞机设计研究,明月在家中做贤妻良母,养育后来的三个孩子。因为最困难的时候,两人曾打掉过一个孩子,所以后来对孩子的照顾也就异常上心。现在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在自己喜欢的城市生活,他们喜欢听父母的“笔友故事”,也知道自己是故事的结晶。而书里的故事,写到此就结束了,而老伍和明月的故事仅仅是个开始。
&&&&在我们听到的大部分爱情里,美好总会变成习惯,一往情深总会被时光冲得平淡,但即使是这样,时光中,我们会看到两个彼此相异的灵魂互相交互,彼此包容,然后咬合成一个共同前进的齿轮。老伍说,尽管他和明月的性格南辕北辙,但她,正是治我这家伙的灵丹妙药。他们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相识,一起成长,经历了温暖,也经历过风雨,每每遇到矛盾,只需缓下脚步,回顾曾经一起度过的岁月,马上就会镇定下来。老伍说自己很羡慕那些从未有过口角的情侣,因为他和明月之间,矛盾总会发生,然而发生了,他们总能顺利度过,而颠颠簸簸地就看过了人生美妙的风景,复刻在记忆中,形成一本写不完的情书。
&&&&在她尚不懂得保护自己的那段岁月,阴差阳错地遇见他,得到一份温柔对待。于是在远方连他们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地方,拥有了一个世界,因为爱情,生命里出现了不断的惊喜。到后来,才发现友谊意味着两个人和世界,而爱情意味着两个人就是远处那个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唇齿间总有爱人的名字。
&&&&50年,爱情才刚开始
&&&&席慕蓉说过:也许生活能如一条河流,尽管曲折,还是可以迂迂回回地流下去。从老伍和明月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种温暖的可能性。这些年来,老伍将一千多封信,全部编号,把信封、封底和里面的内容扫描到电脑里,一份份编好。然后将手写的文字敲成电子版,把那些用在书里的部分也做了标注。他一直留着一张情感关系趋势图,是每次收到信后,根据自己怦然心动的程度,他会打下一个分数,每月结束,统计出本月寄出和收到多少封信,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是哪一封,平均分是多少,情感变化曲线如何。细读他的书,会觉得原来男人也可以如此细致,如此可爱,每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当时对应的心理感受,竟可以被描写得那么清晰,作为一个旁观者,都会如此感动。
&&&&老伍说,现在的很多人太现实,忘了问问自己的直觉,其实有的时候,直觉是比科学还准确的东西。再精准的测量,也算不出怦然心动的时刻,人应该相信直觉和心声。而所谓感情,本来就是很诡异的,如果能用常理判断,那还叫感情吗?
&&&&我们或许知道,剧烈的东西是不能长久的:这是物理。一对夫妻的结合不但是源于纯粹的相爱,而是意识的心性的相知,而是灵魂的共属,使这纯粹的感情建筑成一个永久的共同生活的基础,也只有这样,当两个人产生些许摩擦的时候,只要回忆过往的时光,就没有什么不能走过的。
&&&&老伍的感情里,有情感的碰撞,也有文化的交融,他写自己的感情,也还有更多的人生感悟讲给大家听,他说自己已经在筹备第二本书了,里面有他人生65年时间里,对生活、对宗教、对文化、对人生的种种观点,他在英国,但是却希望更多的华人能了解中国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是高层次的文化,西方人处在自己的文化水平中是很难理解高层次的东西,就像一个小学生不会对高中生的课本感兴趣一样。而他走过大江南北,从飞机设计到地产投资,人生的经历和感情的经历一样让人充满好奇。于是,我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最需要的映射,看到了一种人生的可能性,看到了心灵偶然的震动下,原来的一丝微光,可以变成照亮无边世界的明月,在美丽的暝色中,流动着爱人的低吟和爱的世界里发出的吁欢。
简浅《灌篮高手》漫画完结二十周年,让我们再说一次——
教练,我想打篮球
&&&&我们这一生,在追求很多东西,多数人难逃变得圆滑世故,在追逐豪宅、名车、名表前狂奔,在追逐名利、权力、地位的路上永不回头。物质固然是值得追求的东西,可你却不知自己为什么追求物质,或许是在这个年代,所有人都将梦想和成功定义为“发家致富”,你随人流一起往前涌动,生怕落后了。当你拥有万贯家财后,身处万人之上时,你卸下一身防备,点亮空旷屋子里的灯,疲惫地瘫在柔软沙发上,倒上一杯红酒,享受片刻安逸,可正是这空旷和安逸,让你沉默了:我究竟在追求什么?
&&&&奋不顾身地随波逐流,看似是精神上的满足,却丢失了精神的本质。
&&&&你动摇了,你慌张了,你握着高脚杯的手止不住颤抖。你站起身,扭过头,看角落不曾观望过的柜子,里面放着尘封的相册和奖状——是你的青春,你永远回不去的青春。
&&&&你走近柜子,小心翼翼取出相册,近乎虔诚般轻轻拭去灰尘,一页页翻阅,你的嘴角扬起微妙的弧度,泛黄相片中的你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弯下腰,双手撑着膝盖,不甘心死死盯着落后十五分的计分板,要赢,努力训练这么久,不就为了这一刻吗,为了兄弟们一起奋斗的时光,不能输,为台下奋力加油的朋友们,不能输,我要再进几球,不能输。
&&&&你嘴角扬起的弧度慢慢下垂,你笑不起来了,想起十六七岁时的自己,站在球场上,苦撑着疲惫的身体,打起精神,再次奔跑,你眼角余光能看到那个女孩紧张的模样,她为你加油,为你呐喊;你能看到教练紧皱眉头的表情,他也不想输,他也想要赢;你能看到替补队友在台下不顾伤势,紧握拳头,他们都期待最后十分钟你们能够逆袭夺冠。
&&&&拼了。场上的五个少年都拼了,最后的十分钟,那么漫长,又那么短暂。
&&&&可是,最后仍差一分,就差一分,输了。你们抱头痛哭,努力拼搏了这么久,想要夺冠的梦想,就这么破灭了,你们大汗淋漓,用手背擦拭着眼泪,不甘心。教练来到你们身边,依次轻轻拍拍你们的肩膀,说:没关系,明年再来。
&&&&明年。又是同样的场景,在最后十分钟落后了十几分,身边的队友已有几个和去年不一样了,能又坚持一年魔鬼训练的人,寥寥无几,你站在球场上,还是想要赢,哪怕物是人非。
&&&&台下同样有那个女孩,有教练,有同伴,又过了一年啊,不能输。你闭上眼,回想起训练中一次次奔跑,一次次跃起,一次次投篮,还有一次次摔倒,篮球在地板上碰撞的声音在你脑海里反复重复着,整个世界安静了,只剩下篮球的声音。你猛然睁开眼,看向计分板,你紧张起来,耳边却依然只有篮球跳动的声音,你听不见其他声音,呼吸声、欢呼声、呐喊声通通消失了,你的眼里,只有那颗球!
&&&&拼了。场上的五个少年再一次奋力奔跑,加速,传球,投篮,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他们脑海中只有共同的念头:要赢,哪怕这一次竭尽全力也要赢,哪怕这一次身负重伤也要赢,哪怕这一次是最后一次可以这样打篮球,总之,必须要赢啊。少年们忘了一切,忘了考试卷上不会做的数学题,忘了快要高考的压力,忘了被人嘲笑的场景,忘了尘世间会让十六七岁少年烦恼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只想要赢这场比赛,千万个画面最终幻化成一个画面:冠军奖杯。
&&&&漫长的十分钟,短暂的十分钟。最后几秒钟,还差两分,你接到同伴的快传,起身,投篮,三分,你感觉你要窒息了,全场都安静了,你有种万物都变得缓慢运动的错觉,每一个人都屏住呼吸,睁大双眼,盯着那颗球,漂亮的弧线,慢慢下落,进,还是不进?
&&&&你双脚落地的刹那,球,进了!
&&&&你愣在那里,傻站着,呆呆仰起头,看跳动的计分板,你听不到其他声音,依然只听得见篮球在地板上跳动的声音,直到队友们发了疯般冲向你,抱住你,将你高高抛起,你才明白,赢了,赢了,真的赢了!你们又一次抱头痛哭,全场都沸腾了,为你们欢呼,为你们喝彩,你发了疯似地绕着场子狂奔,脱下上衣,大笑大哭着。
&&&&仅有一次的青春,怎么能不让人动容。你曾为了那颗篮球拼命训练,他曾为了那把吉他无尽练习,她曾为了那双舞鞋默默跳跃,年少时的追逐与梦想,看似轻狂和幼稚,成年人们无法理解,这些东西有必要那么在乎吗,又不能为你换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可是,内心里就是有一股什么在涌动,我想要追求,我不想知道我这么努力在最爱的事情上能得到什么,我只想将时间浪费在我所钟爱的事物上,我只是有一股热爱,想听到欢呼,想实现梦想。
&&&&多少年过去,实现梦想却成了一句讽刺性的鸡汤口号。
&&&&少年们丢下了篮球,尘封了画笔,放弃了吉他,开始走一条所有人都在走的路,并假装坚定以为,出人头地,这才是梦想,有车有房,那才叫成功。
&&&&这是梦想?这是梦想。这不是梦想。这不是梦想?
&&&&你合上了相册,又一次拭去刚未擦干净的灰尘,看了眼当年冠军的奖状。你快忘了,快忘了当初那种神圣感是怎样的体验,你颤抖地看着代表青春的相片和荣誉,不禁回首最近几年,不断问自己:为了世人眼中的普遍成功,你究竟放弃了多少?
&&&&你不知道,也不愿知道。
&&&&“教练,我想要打篮球。”
&&&&仅有一次的青春,无悔的青春,后悔的青春,洒满热血和冲动的青春,总之,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动容,所以我们感慨,所以我们唏嘘。
&&&&我想要再一次奋不顾身,再一次全力以赴,再一次无所顾忌,不是为了什么实质回报,只为了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那份追求,所以,让我再说一次吧:“教练,我想要打篮球。”
从她的沉浮中,能清晰地看出过去百余年间,女性在争取平等权利过程中所遭遇的重重困难。
沈佩贞,污名吞没了一代英雌
&&&&“辛亥革命后,为了参政权,有名的沈佩贞女士曾经一脚踢倒过议院门口的守卫。不过我很疑心那是他自己跌倒的,假使我们男人去踢罢,他一定会还踢你几脚。这是做女子便宜的地方。”1933年10月,鲁迅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这样提到了沈佩贞。
&&&&在辛亥革命初年,沈佩贞曾被尊为“女界伟人”,她主持的《女学日报》影响颇大,是中国近现代女新闻人中的翘楚。
&&&&遗憾的是,沈佩贞后来竟成文人集体揶揄的对象,林纾、张恨水、平襟亚等前赴后继,全力发掘沈的“艳史”,媒体亦直呼沈佩贞为“女棍”(女流氓之意)。
&&&&在沈佩贞被污名化的背后,确有她政治选择失误、个人修养欠佳等因素,但从她的沉浮中,亦能清晰地看出过去百余年间,女性在争取平等权利过程中所遭遇的重重困难。
&&&&身世扑朔迷离
&&&&沈佩贞大约生于19世纪80年代,她在辛亥革命前的经历至今是个谜。
&&&&一种说法称沈佩贞出自“浙江世族”,父亲在两广当官,故她在广东长大,曾随叔父留学日本和法国,倾向革命,武昌起义时,沈在天津也准备起事,因有人告密被捕,沈的弟弟在攻打南京的战斗中牺牲,沈家为营救沈佩贞出狱,资产被搜刮一空,故沈后来说“毁家纾难”。
&&&&另一种说法称沈佩贞号义新,原名沈慕贞,祖籍广西,在广东长大,嫁给杨晟为妾,曾生育三个子女,因家庭纠纷去北京告状,成功离婚,并得四千大洋,一度入天津北洋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却被校长吴鼎昌开除,因参加革命被捕,辛亥革命爆发后,隆裕太后宣布释放政治犯,沈佩贞得以逃生。
&&&&后说见于《醒华报》,但此说未必确凿,沈佩贞曾在媒体上加以澄清。
&&&&沈佩贞曾自述“长学师范”,但查当时天津北洋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新生名单,并无沈佩贞的名字。据刘清扬回忆,该校革命团体活动频繁,因当时警方不查女性旅客行李,革命党常派女学生夹带、运送武器,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时用的炸弹,就是由郑毓秀女士从天津带入北京的,可能正是在此时,沈佩贞与革命党建立了密切联系。
&&&&沈佩贞的上级或为天津北洋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教师白雅雨,他“披广氅、携短铳,与女生数人”。
&&&&突然成了“女界伟人”
&&&&沈佩贞成名,与两件事相关。
&&&&其一是被捕,《申报》称赞沈佩贞:“其志愿,要在推倒满政府,扫除专制政体,建设共和民国。才识高卓,诚近今女界之伟人也。”
&&&&其二是1912年1月组织成立“女子尚武会”,辛亥革命后,曾涌现出很多女子军事组织,而“女子尚武会”则主张先军事训练,计划收500名学员,以两个月为一学期,三个学期后毕业,再行出征,可真到培训完成时,南北和议已结束,并未发挥实际作用,但此时其他女性武装早已解散,“女子尚武会”以其坚持时间长而受赞。在此期间,沈佩贞拍摄了戎装照片,竟风靡一时。
&&&&日,是清帝下诏逊位之一周年纪念,北京先农坛举办7天纪念会,台湾诗人连横(连战的祖父)曾前往游览,记载说:“会之一室恭挂诸先烈之像,其外则整陈诸物,皆有关于革命者:如吴樾之弹片,汪精卫之铁链,沈佩贞之戎服,使人感念不置,而叹此庄严之民国,固非一蹶可就也。”
&&&&沈佩贞的军装竟成了陈列品,可见她当时影响之大。
&&&&在同盟会内部,本重男女平等,曾明确宣布:“凡为国民,皆平等而有参政权。”故加入其中的女性成员多达69人,不少人还参加了黄花岗起义。1912年3月,同盟会改组为政党时,亦明确提出“主张男女平权”,可在准备成立国民党时,宋教仁等却在起草党纲时删去了“主张男女平权”这一说法。
&&&&与孙中山分道扬镳
&&&&宋教仁的转向引起曾在辛亥革命中付出巨大牺牲的唐群英、沈佩贞等人不满,沈佩贞说:“宋实一无耻小人,牺牲我二百兆女国民之权利为彼等结党营私交换之媒介,是可忍,孰不可忍?”沈佩贞号召女界继续为参政权斗争,必要时亦可使用武力。
&&&&这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唐群英、沈佩贞大闹会场,“谓男子挟私把持,压抑女子,更向孙(中山)质问,其言终不得要领。忽唐等行至宋教仁坐地,遽举手抓其额,扭其胡,而以纤手乱批宋颊,清脆之声,震于屋瓦。众大哗,斥其无礼”。
&&&&2天后,唐群英、沈佩贞私会孙中山,孙中山表示爱莫能助,沈佩贞“哭声震天”。
&&&&沈佩贞说,在革命时期,女子充任秘密侦探、组织炸弹队,冒着种种危险,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
&&&&一怒之下,沈佩贞在公开演讲中提出未婚女性10年不与男子结婚,已结婚者,亦10年不与男子交言。此论引起媒体哗然,称沈佩贞“村语丑态,不堪闻睹”。
&&&&为了争取平等参政权,唐群英、沈佩贞纠合60多人大闹参议院,警卫阻拦,竟被沈佩贞一脚踢倒,鲁迅在杂文曾提及这段典故。沈佩贞公开表示“即袁大总统(指袁世凯)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但1913年11月,沈佩贞所在的“女子参政同盟会”被取缔,沈佩贞一度销声匿迹。
&&&&袁世凯的新门生
&&&&被革命背叛后,沈佩贞滑向玩世不恭。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形势已明,沈佩贞突然重回政坛,还成了“大总统顾问”。
&&&&在沈佩贞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大总统门生沈佩贞”(因沈佩贞曾读过北洋高等女子师范学校,而当时北洋系为袁世凯掌控),旁书“原籍黄陂,寄籍香山,现籍项城”,黄陂是黎元洪的老家,香山是孙中山的老家,项城是袁世凯的老家。
&&&&沈佩贞先是和黎元洪发生了一段暧昧,黎不得不给她一万元封口,后拜当时京师步军统领江朝宗为干爹,拜段芝贵为叔父,自称“女臣沈佩贞”,还在杨度的授意下,组织500多名妓女劝袁世凯当皇帝。
&&&&袁世凯优容沈佩贞,无非是“恃其为老同盟会之资格,苟无以慰藉之,一时亦不能安帖……餍饮之,使其不兴波作浪、与己为敌,亦驯服人才之一法也”。
&&&&可没想到,沈佩贞却到处给袁世凯惹事,日至2日,《神州日报》连载了《沈佩贞大闹醒春居记》,刻画沈佩贞等人在宴席上的丑态,时人称为“可作一篇艳情小说观”,沈读后大怒,带妇女三名、男子一名、仆役众人,直捣该报在北京的负责人汪彭年家,汪遁走,沈佩贞率众人打砸一番,恰好前参议院郭同客居于此,与沈发生口角,“旋即被诸女一拥而上,举过头顶,大呼‘滚去’之间,已经落入院内污泥之中”。
&&&&墙倒众人推
&&&&沈佩贞是老报人,此前就曾因对一篇报道不满,砸了自己曾参与创办的《亚东新闻》报社,并称:“我系女界革命元勋、系参政同盟会会长,曾打参议院国务院、曾闹总统府及步军统领衙门,其卫军莫不举枪立正,何尝被拿?有意诬我,誓不甘休。”时人曾议论说“沈性卞急,嚣张过甚”。
&&&&沈佩贞本以为袁世凯会为她撑腰,没想到袁世凯看了相关报道后大怒,下令严办。
&&&&其实郭同本人曾表示谅解之意,说:“以为此等无知女子,本不足与之计较,彼果能知愧悔,亦无不可姑予优容。”没想到舆论却大加渲染,“京中报界,又以郭同一大好男儿,何竟屈于英雌一击之下,深致揶揄”,甚至称沈佩贞在殴打中抓挠郭同裆部,致郭从此丧失性能力。
&&&&在舆论恶意炒作下,郭同将沈佩贞告上法庭,沈痛哭流涕,向审判席下上千观众说:“若辈串同,有意陷害,致我于身败名裂。你们有意看些笑话,毫无天良。”“他人叫我打《神州报》,我却受罪。”
&&&&沈佩贞初审被判徒刑10个月拘役50日,二审改判为徒刑3个月,赔款40大洋,沈从此身败名裂。
&&&&媒体故意激化矛盾,有厌恶沈佩贞倒行逆施、助力袁世凯的因素,但也有歧视女性的因素,嫌沈特立独行、行为嚣张。
&&&&袁世凯落井下石,一是为了除掉政敌,二是时人盛传袁与沈有私情,借此事可洗白自己。
&&&&世间再无沈佩贞
&&&&沈佩贞出狱后,转向地方发展女权,但她的污名却成为文人猎奇的好题材。
&&&&据学者黄湘金研究,最早将沈佩贞写进小说的是林纾,在1914年4月出版《金陵秋》中,林设置了一个叫“贝清澄”的人物影射沈,称她“傲放无礼”,倒追革命男主角王仲英未成,王后与恪守传统礼教且有革命意识的胡秋光成婚。林讽刺道:“贝氏风貌亦佳,特荡而无检,好名而广交,将推扩其声望,被于天下。”
&&&&1917年,沈佩贞投奔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结识议员魏肇文,魏是“翩翩美少”,双方曾有婚约,但魏后来毁婚。1918年11月,双方打上法庭,沈在庭上称自己本是处女,受魏侮辱不能再嫁他人,如不成婚姻,便抬棺到法庭上以死自白,但法庭判双方婚姻不能成立,沈大哭而去,以后多次骚扰魏。张恨水将这段故事写入《春明外史》,说魏的夫人去世时,沈佩贞曾带挽联、祭礼到灵前哭祭,魏不理睬她,沈说:“我们老夫老妻,还能翻一辈子脸吗?”但未能挽回局面。
&&&&1919年,《大公报》报道沈佩贞在江西组织妇女生计分会,此时她的态度似有重大改变,称美国女子之所以有参政权,因她们能经济自立,沈佩贞说已“不以权利为然”、“但求各女同胞能自立足矣”。
&&&&棱角磨尽,沈佩贞后来的事迹无人知晓。一代英雌归于默默无闻,而她当年的激扬文字,今人已很难看到。
阿城:洛书河图的秘密
&&&&前言】
&&&&一个业余者的艺术研究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修订本)是作家阿城结合考古、天文、历史、人类学与苗绣等文献文物与田野调查成果,从造型上对中国文明进行探源,还原洛书与河图的意义,解析先秦哲学的底蕴。
&&&&为什么要用造型来探文明的根源在哪,而不是用文献来探源?阿城认为造型探源比文献探源要直观很多,而且证明性更强。因为文献有时有漏字或者被曲意了,就会造成很大的误解,争论不休。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被认为是开拓了艺术史研究文本以外的另一种研究角度:造型纹样研究。其实在艺术史研究方面,阿城是一个业余者,但是他很看重业余者。业余者常常是真正感兴趣的人,是不计成败毁誉、始终追寻下去的人,是始终对自己诚实的人,更是这个世界里广泛存在的创造性力量。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的出版,是一个偶然。2009&年美院的造型学院聘阿城做客座教授。讲什么呢?讲造型史和色彩。“几年下来,学生反应尚可,蹭听的教师课后反应兴奋,类似的私人讲座反应有些兴奋,我自己呢,觉得还蛮有一点意思。”于是又整理成了书。近日,阿城在中华书局“伯鸿讲堂”做了《从文物的造型看文明的源头》的讲座。本报精选部分文字以飨读者。
&&&&洛书是什么
&&&&我们先讲洛书这部分,因为“河图洛书”是我们很久远很久远的传说。“河出图,洛出书”,“河”就是黄河,“洛”就是在洛阳附近的洛水。传说是黄河里面出现了一张图,洛水有一个乌龟驮一个书出来。“河出图,洛出书”以前是怎么理解的呢?以前是说,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而我们现在要重新探讨这个事情,它到底是传说还是有依据?
&&&&1987年,安徽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一些专家影响比较大,对一般人的生活毫无影响,但是它跟我们说的洛书有关系。安徽发掘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大家看这是一个乌龟(见左下图),但是它是由两片玉片这样合起来的。合起来后,我们看上面有孔,是拿绳子绑起来的。出土是先出土这个乌龟,后来清理它的时候在里面拿出来一个玉版。乌龟里面有一个玉版(见右下图),很容易使我们跟传说当中的“洛出书”——乌龟驼了一个书出来——联系起来。这个玉版首先吸引我们的是它有这么多箭头,这些箭头当中有一个圆,里面有一个八角星纹,这个是什么意思?当时的学术界、考古界、历史学者反应非常快,比如香港的饶宗颐先生马上就作出反应。这种八角星纹在沈从文先生那儿几乎是定案了,就说它是对纺织发明的崇拜,八角星纹代表纺织。但是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员冯时先生提出了新的看法,这个论证很启发我。
&&&&据冯时先生论证,玉版上面那个八角星纹是方向,代表四面八方,而不是纺织机经轴的侧面。
&&&&我们看苗绣,苗族的衣服里就一直有这个符号。这是那个鬼师穿的衣服,这个东西在哪呢?在后背上。鬼师我们以前叫“禹步”,他们在舞蹈的时候是要弯腰的,这个图案就是朝天的,看来它跟上面这个方向是有关系的。而那个玉版从玉龟里面拿出来的时候,这个面也是朝上面的。
&&&&其实洛书就是这么简单,它确实跟这个龟有关系,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这个方向。
&&&&河图是什么
&&&&下面再讲河图,我们会发现其实它是三维的,还有一个纵向轴。
&&&&东西南北,在中国包含了哪些意义呢?东西南北首先是方向,我们说东方是苍龙、南方是朱雀、西方是白虎、北方是玄武。另外,在我们的文化里,它又表示季节,也就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即两分两至。现在夏至过了,夏至的时候是白天最长,冬至的时候是黑夜最长,春分和秋分的时候是白天和黑夜等分的。这个对农耕时代或者狩猎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区分。
&&&&“河图”的这个“河”,如果我们一直理解为黄河,就会被地面平面这个维度限制住。我们来看看夏季的银河(见右图),这是一组星宿,组成了东方苍龙,它是由七个星宿组成的。苍龙是什么?苍龙是从银河,或者我们以前说的“河汉”里面出来的,所以“河出图”不是黄河出图,是苍龙星宿从星河里冒出来。一个星宿一个星宿地亮起来,最后就是这一串,这是苍龙星宿。最亮的那个点,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在天空里看起来几乎不动,这是因为,我们地球的轴在自转和公转的时候,一直是一个固定的角度,因此这个轴对着的地方就呈现为不运动——其实它也是运动的,但是在古人的观测中,其他所有的星星都是动的,包括太阳和月亮,只有北极星是唯一不动的。这个唯一不动的星,就成为在中国最受关注的神,以前叫“天极”,也就是天极神。
&&&&东西南北和四面八方,交叉点的那个地方叫“中”。这点我们从河图纹上来看,它正是北极星的这个位置。天上的位置,和地下的位置是对应的。中国为什么叫“中”啊,因为我们是以北极星为“中”的。我们不仅是从地理概念上的,也是从天文概念上的,是北极星的这个“中”,唯一不动。我们常常说“中心”,是从平面这一维说的,那么现在对中国“中”的认识要有一个纵轴了,到第三维上去寻找。
&&&&现在大家说自己是天秤座、水瓶座啊什么的,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星座关系。中国是什么星座关系?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关系,那个叫紫微斗数,紫微星就是北斗星。所以要是你以太阳为中心的星座关系算的时候可能不太合,会发生危险,或者埋怨总不成功,其实是算错了,系统搞错了。
&&&&七月流火是什么
&&&&东方苍龙七宿有一个星宿是三颗星,这三颗星在古代的时候叫什么呢?叫大火星,所以《诗经》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流火”讲的其实是星宿。这颗大火星在正南方的时候开始倾斜了,当星宿开始这么运动、倾斜的时候,人们就要注意开始筹备冬衣了,也就是“九月授衣”——授衣就是要把衣服该给谁给谁了,把儿子的衣服给儿子,把女儿的衣服给女儿,把丈夫的衣服给丈夫。所以它不但是对我们农时的提示,也是对我们生活的管理。要是小媳妇儿懒,一大意,季节一耽误,冬天真的是穿不上棉衣的,所以星星开始刚一偏的时候你就要准备了。
&&&&因此,“七月流火”指的不是七月热得汗流浃背,而是说这个星“七月流火”,“流火”的这个“火”,就是古代的大火星。这个大火星非常非常重要,三点组成的星宿,我们看蟠龙盘上的鳞是三个尖的,这个就是大火苗,它由三个尖代表三颗星。古人常常在指示农时的时候不说苍龙只说大火,大火到哪了就该干什么了。所以我们看青铜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忽略掉这个大火纹,这有很清楚的火纹,那个意思有点像咱们的煤气灶点起了一点火苗,上面还有点。
&&&&作者简介
&&&&阿城,作家、学者。代表作有《棋王》、《树王》、《孩子王》、《威尼斯日记》、《闲话闲说》和《常识和通识》。
老子是返回式觉醒孔子是现世型觉醒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李安拍《卧虎藏龙》,他有个台湾编剧写的本子,请我改改。我看了之后请教他为什么要命名周润发演的角色用的是玄牝剑法,他说这样会觉得很玄呐。我讲了玄牝的意思,他很吃惊,但也不想改。我说那就让周润发拿一把黑剑好了。
&&&&《老子》不是在给我们放四A级影片,它是将玄牝比之于道,谷神不死,天地之根,玄牝当然是在上位。这样的比喻,这样的图景,应该是殷乃至上溯到初民的母权社会的意涵吧?
&&&&《老子》出现在诸侯争霸的战国,这样来讲哲学,有忧虑专制的现实性。上位,天,最高权力,阴,坤,应该是柔软的,下降,像丝绸一样随下位的形而覆盖。或者像水一样,自己并没有固定的形,只是随下位的形而已。下位,也就是地,阳,乾,应该是刚,上升,有自己的形,有创造力。这样才会形成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如果上位是刚,一块钢板,落下来,下位就会都给砸平了,不是吗?
&&&&《老子》是返回式的觉醒。孔子是现世型觉醒,目标是自由状态,随心所欲不逾矩;《老子》的觉醒,同样不语怪力乱神,只讲坤乾冲气以为和。
&&&&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并不冲突,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在轴心期的觉醒,昭示我们子子孙孙。
&&&&联想到殷《易》称为“归藏”,我们会不会说,一年始终,最后归于冬藏?
&&&&总之,从图像上来看,卦象很像是测量的标格,它的最初应该是用规观看测量日影的变化?后来又加入一些变化气温气象的记录?农耕社会对历法的要求是严格的,不能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不因人的外在感受而迷惑,例如,虽然天寒地冻,但是,立春了。这样的态度,其实有科学态度的成分。
&&&&当然,我们从甲骨和青铜器上可以看到,商周时期刻画的卦象是另外的样子,多是“一”和“八”的样子;又当然,卦从很早就用来测算吉凶命运,但这不是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程是图像的分析。
&&&&《老子》的宇宙观,与这个是有联系的。
&&&&庄子呢,当然是道家,与《老子》天道观相一致。《庄子·田子方》写道,“至阴肃肃出乎天,至阳赫赫发乎地”,同样是天阴地阳,上坤下乾。但是庄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与《老子》不太一样,重避世,重肉身保全。
&&&&这个意识,在魏晋时期有充分的体现,《世说新语》里,嵇康等竹林七贤,还有大大小小的名士,无一不避,装癫僧,玩儿怪诞,所谓名士风度。要知道,当时的那些名士,其实都是各级官员,只有官员玩儿怪诞,才是名士风度。寒士,不在职场的,再怎么怪,对不起,不算风度,没人理。我这条裤子有日子没洗了,胡子没刮,名士风度?错,我不在系统里,也不是真教授,邋遢而已。现在如果一个外交部长出席什么仪式,敢赤脚穿皮鞋,才叫名士风度,但敢吗?
&&&&嵇康知道随时有性命之虞,于是卖呆打铁,结果还是被杀头。杀头之前,露相了,弹了一曲《广陵散》。《广陵散》是讲聂政刺侠累或说刺韩王的故事,嵇康弹完后,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琴曲怎么会绝呢?意思是说,侠义精神再也没有了。
&&&&选自《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修订本)
大部分人都能说出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但是却很少人知道谁发明了空调。
谁是夏天里最“Cool”的科学家?
&&&&按照段子手的说法,夏天第一个感谢的人应该是屈原。没有他就没有夏天里的第一个节日——端午节。但端午节过后,随着气温越来越高,我们就需要用一整个夏天的时间,诚心实意地感谢另外一个人——发明空调的科学家。
&&&&空调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受益最深的国家可能是新加坡。原本一个地处热带、面积狭小、又没有太多自然资源的岛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11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均GDP成长100倍。《新观察季刊》(New&Perspectives&Quarterly)采访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时,曾经问到国家经济腾飞的原因除了妥善处理民族融合问题,还有哪些秘密?李光耀的答案是:空调。他觉得对于热带国家而言,空调是最有价值的现代发明。不然,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只能在清晨和傍晚气温稍低的时候工作。而李光耀上任总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政府办公楼装空调。这直接改变了公众服务效率。
&&&&不仅是在新加坡,美国1957年的社会调查中,90%的企业就明确表达安装空调后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政治学家尼尔森·波尔斯比(Nelson&Polsby)认为空调甚至改变了美国的政治格局。它让共和党曾经居住在北部的大批支持者可以迁移到南部和西部生活,为前美国总统里根的胜选打下基础。
&&&&无论如何,发明空调的人,都是炎热天气里最“酷”的科学家。没有空调的夏天,不但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就连休息效率也要受到影响。在没有空调的午后,即便是摆出“北京瘫”的姿势,让身体整个陷在沙发里,也谈不上有多舒坦,最多是黏糊。
&&&&不过,大部分人都能说出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但是却很少人知道谁是空调的发明者。如果上网去查,你最有可能看到威利斯·开利(Willis&Carrier)的名字。他设计了第一个真正的现代空调系统,获得了专利,并且成立了开利公司。如果单独去看介绍威利斯·开利的读物,大概会觉得正是因为他的出现,才改变了世界。但就像伽利略望远镜不是伽利略发明的,爱迪生很可能只是改良了白炽灯,大部分的科学发明都是经过很多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革新和创造,而最后将功劳归于一人。在威利斯·开利之前,还有一大串的名字,值得让我们在空调房里感恩戴德。
&&&&古时候,人们除了直接使用天然冰块在室内降温,也有一些技术手段。古埃及人会把湿毡挂在门上降温、加湿。而古罗马则兴建了大量供水系统,调节城市内的温度。但现在意义上的制冷设备,要从1758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起。他当年和英国物理、化学家约翰·哈德里曾经一起研究过一些液体的制冷效果。比如在水银温度计喷上乙醚,用风吹加速蒸发的过程可以使温度计降到零下7摄氏度。1820年,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也做了气体的制冷性能试验。他发现压缩了的液态氨在蒸发过程中可以产生制冷效果。
&&&&几十年之后,科学家们对空调的研究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根据《酷:空调改变世界》(Cool:&How&Air&Conditioning&Changed&Everything)作者的描述,这个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就是约翰·格里(John&Gorrie)。格里被一些人称为冰箱和空调之父。因为这两个夏季必备神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压缩机。他当年发明了一种给黄热病病人降温的机器,利用压缩的空气和水来制冷。1851年格里给制冰机申请了专利。
&&&&再之后,直到1902年,威利斯·开利才真正设计了第一套空调系统。
&&&&但在最开始,人们并不接受空调以及人工制冰技术。因为它打破了过去几千年,人类度过夏天的生活习惯。再加上昂贵的安装、使用费用,又吓走了好奇的围观群众。紧接着又碰上世界大战爆发。于是在空调发明最初的几十年,使用率一直非常低。直到战后大量高层建筑物兴建,夏季公共空间的通风、降温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才让空调成为了美国战后高层建筑的标准配置。
&&&&不过,一旦爱上了空调,人们就再也离不开了。空调的发明让很多人免于中暑,以及减少了酷热带来的身体不适。但大量使用空调带来的能源和环境保护问题,又成了当代科学家们新的研究对象。
&&&&如果想让空调继续成为一件很“酷”的发明,唯一的方法是合理使用,别开太低。
为已故诺奖诗人希尼做一套书,让他为更多中国人拥抱
每一事物都是灵魂的圣书
&&&&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天才的文学批评家”、“叶芝之后最伟大的爱尔兰诗人”的谢默斯·希尼,因突发疾病在都柏林一家医院离世,享年74岁。这位“对爱尔兰文学、良知和博爱贡献巨大”(爱尔兰总统希金斯语)、“爱尔兰人民和世界的礼物,我艰难困顿时的慰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语)的诗人,其离世“给爱尔兰国家、语言和文学带来了巨大悲痛”(爱尔兰总理肯尼语),也意味着世界文学和人类精神的一个巨大损失。
&&&&为纪念希尼去世三周年,向中国读者呈现希尼留下的宝贵财富,向这位带给中国人深深感动和教育的诗人表达敬意,2015年推出“大雅诗丛”的广西人民出版社,继续引进推出了“希尼系列”。日,广西人民出版社再携最新推出的“希尼系列”,邀请希尼的译者以及国内多名诗人、评论家,齐聚北京言几又书店,和读者一起分享这位诗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回想起这套丛书的问世过程,颇为不易。
&&&&2013年初,广西人民出版社决定开拓新板块,尝试诗歌出版时,目前的“希尼系列”中已有单品种图书列入,但当时尚未有规模引进的规划。日,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希尼去世的噩耗让出版社重新计议希尼作品,开始考虑“希尼系列”的规模引进。从2013年尝试引进,到近期推出三部短诗集,历时三年余。每部诗集从引进版权、翻译、核校、设计到印刷,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非亲历者所不能了解之艰辛。
&&&&版权方面,因希尼版权复杂,引进颇多曲折,前后经历了半年多,延续一年多时间。
&&&&翻译方面,2014年初出版社正式约请著名诗人和翻译家黄灿然、杨铁军、雷武铃、王敖四位先生担任希尼系列的翻译工作。2014年底至2016年初,出版社分别收到《电灯光》、《区线与环线》、《人之链》三个译稿,而所有稿件均经反复修订,有多个修订版本。其中《电灯光》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付印,出版社前后收到杨铁军先生六个不同版本,译者为诗集加了两三百条注释,他说:“这样一本薄薄的诗集,花了太多时间,初稿完成后,又回头看了很多遍,很多句子都在脑子里背过了,想到什么赶紧回去再对照一下,怕有什么疏忽,到了后来,细玩其义,趣味盎然,少则几日,多则旬月,最后几乎都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在核校方面,新加坡华侨胡一红女士全程参与三本诗集,为诗集的核校付出了无私的汗水,正如《电灯光》译者杨铁军先生所说:“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胡一红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我把翻译分享在网上,每一首诗出来,她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反馈,包括原文的理解、中文的措辞,也包括编辑校对方面的问题,还帮我查阅了大量的英文资料。”另外,美国诗人顾爱玲(Eleanor&Goodman)、加拿大诗人周琰等也提出了修改意见。三书收稿后,出版社也参考相关资料,仔细核对了每一首诗。后期校对出版社每完成一次,就誊写校对意见反馈译者,如此反复多次。
&&&&在设计方面,丛书设计由资深设计师、“大雅诗丛”整体设计刘凛女士操刀。2015年8月,“大雅诗丛”推出后出版社即就“希尼系列”的设计与刘凛女士沟通。2015年12月,系列封面初稿出炉。广泛征求意见后,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初,封面经过了多次反复修改调整。2016年4月,出版社决定推倒之前所有方案重新设计。4月19日,新设计方案出炉,经征求意见与多次修改方才定稿。而在校对、设计工作完成后,综合希尼诗歌特点,设计师建议,出版社领导、编辑、营销人员讨论,以及一些诗人意见,出版社开始选择护封、里封、环衬、正文用纸,考虑印制工艺。期间多次联系供纸商、数码快印店和印厂打样,前后选择特种纸十余种,四次打样。
&&&&最新推出的是“希尼系列”中的三本短诗集、希尼晚期诗集《电灯光》、《区线与环线》、《人之链》,这三本诗集都是希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代表作品,开启了希尼晚年的新气象,获得过“艾略特诗歌奖”、“《波士顿环球报》年度最佳诗集”、“格里芬诗歌奖”、“现代诗歌奖”等多个奖项,代表了希尼晚期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三本诗集中文版甫一问世,即受到了诗歌界的普遍欢迎,接下来“希尼系列”还会推出希尼获诺奖之前的10部诗集的精选《开垦地:诗选》以及《踏脚石:希尼访谈录》。&&&
&&&&希尼《人之链》中引用了英国诗人约翰邓恩的一句诗“爱的神秘在灵魂中生长,但身体仍是他的圣书”,中文版编辑把这句话提炼出来作为对希尼作品的概括:“每一事物都是灵魂的圣书。”希望希尼作品的中文版,给中国的普通读者带来阅读福利,因为,一生专注于日常和普通人的希尼,终于可以被中国更多的普通人拥抱。
帝国主义的行径需要谴责,但这决不是中国隔绝于现代文明之外的理由。
走向海洋与闭关锁国
&&&&民族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爱国的名义下盲目排外。近期中国一些地方发生的抵制事件,就是这种肤浅情绪爆发的体现。在清末,肆虐中国北方的义和团运动,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伤口。闭关锁国虽已成旧事,但这种思维在部分人的脑海里依然牢牢盘踞。
&&&&如果说,《海洋帝国》(布赖恩·莱弗里著,中信出版社)展示了英国海军改变现代世界的历程,那么,《海上帝国》(萝莉·安·拉萝科著,中信出版社)则描述了当代船东和金融家那些缔造并扩大自由贸易时代的故事。相对后者,前者更具有启示性意义。此前,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已经显示了中华帝国在英国海军面前的不堪一击。正是因为鸦片战争,中国持续几百年闭关锁国的局面才被打破,被强行融入现代化之中。
&&&&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有利于维持皇权专制的稳定和持久。因此,大多数王朝的统治者都重农抑商。相对农业而言,商业会带来更多的流动性,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换也更为迅速,这些都会成为皇权专制制度的不稳定因素。现代化起源于西欧,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英国,英国海军的改变现代世界,伴随着英国向全球的扩张过程。以鸦片战争为例,新兴的帝国英国希望古老的中华帝国打开国门,开放口岸。但是被清朝统治者所拒。英国人不明白,打开国门并非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对于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而言,成为海洋大国,开拓远洋贸易可以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这成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前赴后继,争夺海洋控制权的重要原因。当英国成为最强大帝国的同时,其商业的触角也同步伸展。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蒋廷黻先生曾在《中国近代史》(东方出版社)中写道:“原来英国在华的目的全在通商,做买卖者不分中外古今,均盼时局的安定。我们敢断定: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全无处心积虑以谋中国的事情。英政府的行动就是我们所谓的‘将就了事,敷衍过去’。”
&&&&以通商获得利益,是资本主义扩张的重要方式。但是,《千秋兴亡·明》(安震,长春出版社)显示,明代以《大明律》为执法依据,其全面实行海禁的立场非常明确。明代所谓倭寇,大都是因为禁海而成长起来的走私集团发展而成。沿海居民与这些“海贼”交接,可获厚利。进入清代,统治者继续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天朝上国”的夜郎自大中,继续与世隔离,盲目排外。就人们的需求而言,外国的通商者要求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中国商人出于利益的需求,同样希望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中国的民众,可以与外国商人的通商中获得利益,也希望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由此可见,唯一希望闭关锁国的,就是中国的专制统治者。当现代化尚未冲击中国之时,他们尚能偏安。现代化兴起之后,其不容抗拒的特性,已经使得统治者不可能继续闭关自守。对于鸦片战争,《海洋帝国》也有简述。通过持续两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占领香港,获得了在4个港口通商贸易的特权。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又获得了10个港口的通商特权。
&&&&英国成为强大的海洋帝国,通过商业贸易称霸一时。当资本主义在西方刚刚萌芽,中国与西方差距不大。当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时,中国统治者依然闭关锁国,不仅限制了外贸与外交,让中国丧失了主动融入现代化潮流的机会,也限制了中国人的思想,使他们无法睁眼看世界。关于香港,《海洋帝国》提供的事实极具对比性。1844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这个岛上的中国人总计1.9万人,其中妇女、小孩不到1000人,这其中还包括了31座妓院、8座赌场、20座鸦片馆中的97名女奴和女仆。”很快,香港成为英国贸易的大仓库,英国的海军基地也随之发展起来。
&&&&英国及其他的帝国主义行径需要谴责,但这决不是自绝于现代文明之外的理由。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中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时至今日,盲目排外的落伍思维,依然阻挠着中国的现代化。对此,前不久去世的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已有明确批判。义和团运动消失已有百年,而义和团思维至今仍阴魂不散。
如何制造一个恶魔
&&&&在人类文明史上,希特勒是一个梦魇。在此之前,从没有人想过通过现代科技,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地去消灭手无寸铁的同类,在纳粹德国统治时期,欧洲三分之二的犹太人(共计600万人左右)失去了生命。
&&&&令人惊讶的是,希特勒自己很可能就有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摄像头怎么验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