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书画频道书法课堂教育,何时回归课堂

回归本真 静待花开|学生|课堂教学_凤凰资讯
image download error : http://dianzibao.xkb.com.cn/data/xkbimg/9/A16 _4810847_kmgcll_2_s.jpg" />
回归本真 静待花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此,“我的责任”这样一句虽简单但任重而道远的话语,道出了75中全体干部、教师们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也成为了75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推动力。2006年,75中开始推行“我的责任”教育。经过积累与沉淀,75中提炼出“责行天下”的四字校训,旨在让学生成为责任意识、责任能力的主体,使他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与此同时,责任教育亦渗透到学校生活与教育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以“责行天下·火凤凰特色课程”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班会系列课程、社团活动系列等途径,开展责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志愿
原标题:回归本真 静待花开日期:[]
版次:[A16+]
版名:[专题]
字体:【大中小】
■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的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程印贵校长。
■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祭孔典礼。
■来自台湾的三位老师和与会嘉宾分享经典教育教学的做法和感悟。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初一学生表演古诗吟诵。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校长程印贵:教育应以人为本,守望成长,心怀梦想,责行天下!“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对程印贵来说,在教育这个大事情上,就得必须要“to be”——“to be”一名好校长,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名好校长必须有好的办学理念。一向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他,在这条让孩子走向幸福的教育大道上,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理念:要做“真”教育、“正”教育,就要“大道至简”,让教育回归最初最淳朴的出发点,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关怀学生的每一个发展的需求和可能。正是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在短短十年,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以下简称“75中”)完成了走出低谷、领跑天河、影响广州、辐射广东的华美转型,疾驰在教育教改的前沿。“成功始于心怀梦想”,程印贵强调说,“马云说,‘梦想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75中这块教育土壤里,抱着“心怀梦想,责行天下”的初衷,一拨拨的苗儿正在荆棘路上高歌前行,朝梦想进发……求变推行“我的责任”教育让缺失的责任心重新归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间追溯到2005年。那一年,程印贵来到75中担任校长。“那时候老师的责任心、教学水平都不尽如人意,人心涣散,老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也不强。”回忆起当年那 “惨淡” 的情景,程印贵不禁感慨万千。那时候的75中,一校三区,周边环境复杂,管理起来非常困难;生源极其一般,硬件极其一般,师资极其一般,成绩极其一般。那时候,75中周边的家长甚至曾一度以“不好好学习,你就得在75中读书”这句话来吓唬孩子。面对诸多叠加在一起的“一般”,程印贵当即便下定决心改变这一现状,更激发了他推行“我的责任”教育的决心,让当时广泛缺失的责任心“重归于教师,重归于学校,重归于学生”。程印贵认为,良好的校风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一所仅盯着中、高考的学校是没有发展前景的,“育人比提高教学成绩更为迫切”。自此,“我的责任”这样一句虽简单但任重而道远的话语,道出了75中全体干部、教师们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也成为了75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推动力。2006年,75中开始推行“我的责任”教育。经过积累与沉淀,75中提炼出“责行天下”的四字校训,旨在让学生成为责任意识、责任能力的主体,使他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与此同时,责任教育亦渗透到学校生活与教育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以“责行天下·火凤凰特色课程”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班会系列课程、社团活动系列等途径,开展责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教育学生践行“我的责任”。求变,让75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回归本真。求真教育的本质是不能创新的,必须回归到“以人为本”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到教育理念,程印贵与陶行知先生的不谋而合,认为教育需要回归本真,“教育是有规律的,一个学校办学应遵循其传统与根基,根据学校的实际来继承、完善和发展,而不应该动不动就‘推翻重来’,大行‘创新’、‘改革’之举。”在程印贵看来,许多所谓的“创新”不过是一种自我标榜的行为。“曾经有人跟我说自己搞了十个‘创新’,我一看,其中一个‘创新’是作息时间的变化。我对他说,作息时间的变化不叫‘创新’,而是‘调整’,别动不动就用‘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不能够创新的。”程印贵说。那么,什么才是教育的本真?程印贵认为,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碰撞。作为起点,教育必定是以“人”为本;而作为终点,教育必定要关注人的发展,铸就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因此,教育必须回归到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程印贵的教育理念里,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仅是培养人才;学校教育不仅使学生得到成长,也要使教师得到发展——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教师得到持续的发展。正如安·谢·马卡连柯所言:“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教育教育,更在于“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并在老师孜孜不断的雨后甘露滋润下,生根,发芽。求真,让75中一心一意扎根教育沃土,静待花开。求实内涵发展特色办学,老百姓心中的“名校”这样炼成华丽转型进行时,实现梦想应有期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而作为一家学校,学校发展的高境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个性化的文化则是学校的灵魂和活力的源泉。为了抓住这个“灵魂”,程印贵也是煞费苦心。2007年,75中高中部开设“0”班,实行小班教学,吸引优质生源。2014年3月,75中开创的“责行天下·火凤凰计划”特色课程荣获广州市重点立项课程,获得独立批招生的资格,并于2015年4月成为第三批广州市特色学校。这些被其他人视为改革创新的行为,在程印贵自己看来却只是对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继续与发展。“像‘0’班、‘火凤凰’特色班,都不是创新,只是创办。而它们的创办思路,就来自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真正的教育还需做到细致入微。2011年,75中率先在广州市天河区开办新疆内地高中班。目前,学校已有4个班143名学生在读。2015年,75中首届新疆内高班31名毕业生已完成高考,其中本科率达99%,录取率达99%,重本率为56%。对此,程印贵表示,学校在办班过程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俗,并建设了清真食堂。“老师对新疆班孩子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比如每年4次往返于新疆和广州近50多小时长途火车的接送,24小时轮值和节假日的陪护,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学生,以及平时的理发、寄信、办卡取钱等生活琐事。”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75中的学生社团可谓遍地开花,“雨花台文学社”、“好人行”等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就有近20个!学校的传统活动——“四节一评”——读书节、运动节、科技节、艺术节以及评选“责任之星”,让学生们的才华能够“好好露一手”;新开设的“75中演说家”、“75中好主持”、“75中好声音”,更是引来粉丝无数。科学而明晰的办学理念像海上的灯塔,为摸索前行的75中指明了航向。2010年,75中开启“飞跃”模式,高考成绩广州市高中学校中的第25名,获得广州市一等奖、天河区特等奖;从2010年起,75中更是开启了“蝉联”模式,连续6年获市一等奖、区特等奖,高考成绩稳定在全市高中的前30名,其开设的“0”班重本率更高达89.4%!在早前新出炉的“2016年广东中学综合实力排名榜”上,75中名列广州市第18名,全省108名,创造了同类生源组学校的奇迹,学校的“加工”能力有口皆碑! 求实,让75中在成功路上稳健前行,笑靥如花。非一般的75中是这样打造出来的用名师引领教师发展,用分层带动学生成才分享1遵循“因材施教”“0”班独领风骚“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1.以流动促竞争。2007年,程印贵提出在高中部设立一个“特别优秀”的班——“0”班,一文一理两个班,每班30人,实行小班教学。“0意味着圆满、没有缺陷”,程印贵说,作为重振75中的切入点,“0”班采取的是流动制。60名学生在招进来时一般都是“顶尖”学生。这60名学生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必须保持在全级前90名,一旦在90名之后,则需退出“0”班;而重点班、普通班的学生一旦考入全级前50名,则可以选择进入“0”班学习。“这个制度既能让学生有危机、竞争意识,又给了一个缓冲区,不会让学生有过大的压力。”程印贵坦言,实际上,很多重点班、普通班的学生在有能力进入“0”班时,却选择留在原来的班级。“学校其实是鼓励这些学生留在原来班级的。每个班都有好的学生,有‘领头羊’,才能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2.以分层促高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样遵从着这一理念,程印贵强调,设立“0”班、特色班、重点班等,实际上不是给学生分类,而是遵循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进行分层教学。“将基础相对较近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学习,不仅有利于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程印贵表示,每年高考,学校的重点班、普通班都有学生考取重本大学,说明分层教学能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分享2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到最后一刻“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1.“放羊式”管理?NO!NO!NO! 75中的“0”班等部分班级发展得这么好,水平较差的学生是否也会受到重视、能被学校“精心加工”?程印贵立刻给予了肯定回答——“我们的管理理念是‘从最后一名抓起,抓到最后一刻、盘活优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程印贵说,“最后一刻”有两个含义:一是关注到学生成长的最后一刻,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会求知、健体、办事、沟通等,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如何为人处世;二是关注到学生最后的毕业时刻,当高考前最后一个月,不少高中已经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管理,让其自行复习,但75中却仍然紧抓复习,直到高考前的前一天。而在师资方面,75中亦是力保公平。“我们教‘0’班的老师同时也教普通班”,程印贵表示,学校优质师资并不会被个别班级、部分好学生所垄断。2.“把脉”临界生,总分MAX化。75中还实施临界生的双导师制管理,对每个临界生进行“把脉”,争取总分能够获得进一步提升并跟踪落实。“历届高考的结果证明,提高本科率和重本率取决于临界生的转化成果。”程印贵介绍,每年高三,普通班以转化临界生为重心,关注后进生。学校通过实施教师“导师制”,把临界学生分给任课教师,采用“人盯人”的战术,每个任课教师分别联系1-3个临界生,利用课外时间个别辅导与答疑,持续关注,促使他们薄弱学科成绩的稳步上升。“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比较差,但在其他方面却很突出,表现很棒。”程印贵表示,75中是一所注重长远发展的学校,因此开设各类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参与各项竞赛,为的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展现自我,从而让学生们的个性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升。3.社团,提供发展平台。在程印贵看来,除了学习,课余生活更能将孩子的才华以更丰满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学校里的新疆班,其开展的课余生活亦是精彩纷呈。比如,登广州塔、游珠海、赏深圳世界之窗、玩长隆欢乐世界等,又比如,探访贫困山区的学校、慰问盲人学校学生等。此外,组织体育竞赛和文艺汇演、节日联欢和每年春节的花市游览等活动,让学生们更认识广东、更熟悉广州、更热爱天河。而在这个温暖、轻松的氛围下,新疆班同学的个人才华亦得到充分展现,如在2014年由广州市教育局和伦敦艺术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广州市大中学生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中,学生苏比努尔·卡哈尔创作的作品《The Passage of Time》获得高中组冠军;刚刚毕业的2015届新疆内地高中班学生买尔旦江获得广东省“三好”学生称号等。分享3盘活教师资源加工培养促成才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1.以“学科核心组”盘活优质资源。程印贵提出盘活教师资源,尽可能地将有限的优质师资利用好,成立了“学科核心组”,让任教过三届以上初三、高三的老师成为核心组成员。成立学科核心组对于75中的师资结构、质量起了什么作用?程印贵表示,主要的是实现了资源共享。每一个星期,每个学科的所有老师都会在核心组的带领下,进行集体备课,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是难点问题,都能在这一过程中集体解决。此外,核心组还编写教案与学案,供全年级的该学科教师使用。“经过这几年,学校形成几套完整的人马,每个年级都有一批好的老师,而且每一届高三毕业班里面都有年轻教师跟着上来。”程印贵说。2.以“压担子、再踏步”促进教师成长。在程印贵看来,对年轻教师的“加工”和培养尤为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校除了注重给学生“加工”外,更重视对老师的“加工”,“我们没有特级教师或省骨干教师,近几年学校能获得这样的成绩,靠的都是我们教师团队的合作”。对此,学校对年轻教师采取“压担子,再踏步”的政策,对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只要其所教班级的平均成绩不低于天河区的平均分,便可以升上来教高三,在教完一届高三后,让其再“原地踏步”两年,连续再教两届高三。“一个年轻教师出来后,5年之内就已经教了3届高三,这样的老师还会差吗?”程印贵说,虽然这样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压力相对较大,但与此同时成长也会更迅速,教学会更加成熟,学校有几个刚毕业五六年的年轻教师已经磨练成所在学科的“把关人”。在程印贵的带领下,75中人在天河这块教育沃土上辛勤耕耘、播撒真知,走过了自强不息和开拓创新的求索之路,为天河教育谱写了培育英才、传承文明的辉煌篇章。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程印贵将继续肩负校长的责任,不辍前行,用名师引领教师发展,用经典浸润学生心灵,在追求教育理想的征途上一路勇往直前……嗯!梦想是要有的,梦想是会实现的!(沈逸云/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5382
播放数:32187
播放数:15704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回归生活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李志明信息来源: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小学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字体显示:[] [中] [小]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已经不再只是单纯地为了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数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更是离不开数学。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渗透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让数学回归于生活的课堂,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质量。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年龄的特点,学生更易于接受那些生动有趣的教学片  段。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善于结合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合理地利用教学的素材,让生活与课堂有效地结合,创设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重叠问题一课时,老师开始就让学生调查同学们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活动情况,然后选了一张有重复名单的第二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参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是语文加上数学是28人,有的认为应该减去重复的6人,是22人,老师接着问:究竟是22人还是28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吧!此刻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就想要去学习,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马上得到激发,学习状态瞬间达到最佳。  再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采用的是模拟购物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小超市”进行模拟交易,通过买卖双方的对话,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还会进行单位换算,很快学会了所购物品金额的计算,掌握了付钱的方法,解决了学生生活实际中简单的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二、& 挖掘资源& 捕捉素材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源泉。在学习数学中,教师要有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有效资源,捕捉生活的素材。在生活与数学教学之间搭建起知识的桥梁,在生活中引入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成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新鲜事物,让孩子们乐于学数学。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以某某中心小学看得见,摸得见的孔子像所占面积为素材,进行习题设计。求“孔子像底座占地面积应该是多少?(底座是圆形)”把生活中真实、新鲜,有趣的题材引入到学习课堂,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知识的热情,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利用中午时间到操场测量圆面积所必需的数据,然后计算出圆的面积。学生经历测量计算活动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巩固所学到知识,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又例如,在教学“米和厘米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尺子观察尺子上每两个刻度间的长度,告诉学生这个长度就是1厘米。再通过“找一找、比一比、量一量”活动,让学生去感知几厘米、几十厘米、几米有多长。这些在生活中找寻的生活素材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回归生活& 唤醒经验  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回归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  材,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让数学的课堂显得生动有情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也把数学学习当成是生活的一种享受,回归生活,唤醒生活的经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  1、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学生作业中比较有价值的,拿出来展示,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办法。  例如: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后,我问学生说,你们知道你们平时吃的西红柿有多大吗?这样我就将“容积和容积单位”的知识引入到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问题。接着我就准备好要测量的西红柿、量杯和水,不断地启发学生,让他们想出可以用排水法来测量西红柿的体积。然后我做演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在有刻度的量杯里装上一些水,记下这时水的体积,把不规则的西红柿浸没入水中,再记下此时的总体积,求出前后两次体积的差,就求出了西红柿的体积,最后再将容积单位ml换算成合适的体积单位。也可以设计一个小组实践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同时进行实验,并让小组成员自行做好分工,共同完成。课前让每个小组同学准备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如桔子、石头、梨、马铃薯等,我则提供一些例如量杯、水等测量的工具,让学生测量出不同的物体的体积后,再让他们在班上交流,说说测量的过程。因为是学生亲自参与策划、记录、测量,所以他们的体验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2、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爱因斯坦曾说过“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所积累的经验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所举的例子,能够很快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学习“负数的认识”时,我特别注重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从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温度入手,呈现出不同的温度,引出对负数概念的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方法。接着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用上正、负数的例子。如:“冰箱中冷冻室温度-18摄氏度;冷藏室温度4摄氏度;地下车库-1层;永辉超市在-2层等,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会引导学生一起来找一些有代表性和纪念意义的日子,如自己的生日、父母亲的生日、六一儿童节等,鼓励学生说出这些时间来,让学生知道数学的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结合,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是数学。  再如学习“游戏的公平性”时,教师可以唤醒学生对足球比赛的回忆,即在比赛前以掷硬币的形式来决定由哪一队先发球。这种掷硬币以决定谁先谁后的经验是生活中时常用到的游戏规则,也是新知识“公平性”的生活原型。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要自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来充实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打造充满活力,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悟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总之,数学,源于生活;精彩,源于生活。回归书法教育的“初心”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回归书法教育的“初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传统书法教育的传承,需要课堂回归!|书法|学生|教师_新浪网
传统书法教育的传承,需要课堂回归!
传统书法教育的传承,需要课堂回归!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把书法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把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给学生,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激发起热爱书法艺术的激情,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一)营造书法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环境、氛围是隐形的教育力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一旦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应运而生时,加上教师的因势利导,就能让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学习书法的动力,势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激发学生热爱书法艺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在教室、过道、走廊、宣传栏、门柱、会议室、风景点等地悬挂一些飘洒俊逸或典雅庄重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中流连忘返。也可以写一些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格言、警句或者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的诗词、短文,使他们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像练书法一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也可以开辟第二课堂,指导学生练习书法,通过比赛展出学生书法作品。尤其对于那些字迹端正、点书遒劲、间架稳妥、笔势自然、墨色匀称、神气完足的作品,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表扬,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他们坚持提高书法水平的的内驱力。(二)发挥语文教师魅力,提高学生书法水平。中国教育有一句古训叫“亲其师,信其道”。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因亲近某位教师而极力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才会出现某某学生的字像语文教师的字,某某同学的字像数学教师的字这类现象。书法教育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板书是师生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如果教师能写一手好的粉笔字,加上结构清晰的框架,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好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让书法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此外,教师还要懂得一些书法艺术的规律,增加一些书法的艺术修养。比如,真草隶篆书体的不同与变化,章法与布局的安排,笔法与气韵的内在规律把握,书法内容的不同选择等等,而这些东西往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很好地体验和理解。颜筋柳骨,千秋楷法;魏碑汉隶,风神秀绝。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字随文教,文从字授,讲到情浓之时,兴致勃发,或魏碑、或唐楷,其创设的课堂教学氛围,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如某教师在上《盘古开天辟地》时,因为板书内容事先用毛笔写在白报纸上,不需要再占黑板多少空间,便用狂草竖式书写课题,占满黑板高度的两行,气势夺人。这一独特的形式把盘古开天辟地时的神勇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后顺势简要介绍狂草的特点,使学生明白狂草狂而不乱,极有规矩,是书法的至高境界,只有打好楷、行书的基础,才有可能写好狂草的道理,从而更加神往书法的魅力。(三)提高写字教学地位,为书法教育铺路。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是最基本的书法教育。总的要求是让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能用铅笔、钢笔和毛笔,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继承发扬文化艺术遗产,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这既是写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进行书法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离开了写字教学这个基础环节,就谈不上传承书法艺术。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写字教学,为书法教育的回归搭桥铺路。一是保证写字教学的时间。低年级教师必须每天指导学生练字。三至六年级有必要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初中阶段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第二课堂,由书法教师对有书法特长或兴趣的同学进行专门培训。二是明确不同年级的写字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硬笔书写能力,学会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美观规范,能写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到了初中,就要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源流;学会从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三是规范学生写字姿势。正确的执笔姿势是:右手执笔,手离笔尖约一寸左右,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握住笔杆,掌心能握一个乒乓球,笔杆与纸面大致呈45°角。同时身体端正,背脊挺直。姿势正确了,不仅对写好字有帮助,还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四)培养学生的精神气质,推动书法教育前进。汉字的笔画形态来自于图画又美如图画。古人说,汉字之“横”如“列阵排云”,有庄重之美;“点”如“高峰坠石”,有飞驰之美;“竖”如“万岁枯藤”,有苍劲之美。这些美,正是汉字“形美以感目”并吸引和熏陶学生最重要的审美潜因。然而,在实际的书法教育中,书法美的吸引对学生而言长效性不足。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一开始对书写兴趣浓厚,但一段时间过后,注意力开始转移,显得没有耐性,书写质量也随之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追求缺乏必要的信心和耐心。在书法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在“看—描—仿—临—练”过程中的用笔、章法、结体等技术层面上的指导,也要注重学生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性情风度的培养。刘熙载《书概》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书法练习是一种以动止静的修炼方式,非宁静、长坚持无以达到至境。要让学生达到至境,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体会书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用身边的实例引导、鼓励学生学习书法;要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认识和体味各家的艺术风格:如王羲之的笔法精致,浓纤折中,势巧形密,遒劲自然;柳公权的结体严谨,沉劲苍逸,潇洒自然等等;要引导学生勤学苦练,多讲历史上诸如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和隋朝智永和尚“秃笔三千成笔冢”这些生动故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此外,还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如《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50年功关,锲而不舍,执着地探索,终于发现了镭;《奇妙的克隆》中科学家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精神等,凭借这些教育契机和思想元素,让学生认识到“写字者,写志也”、“写字如做人”、“心正则字正”和“练字贵在坚持”等道理,学生书写的兴趣、爱好、毅力、追求才能得到强化,书法教育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和持续的发展,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也才能得到传承和发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书法课堂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