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现代文互译软件译文言文

当现代流行语翻译成古文,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吧当现代流行语翻译成古文,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吧再遇网话生活百家号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回答:“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为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当你向一个人表达爱意时▼你可以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而不是只会说:我喜欢你,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想死你啦当你失恋的时候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蓝瘦,香菇结婚的时候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嘿嘿嘿嘿嘿嘿嘿分手的时候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们不合适当你开心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当你伤心的时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的心好痛当你看到帅哥时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我靠,好帅!我靠靠靠,太帅了当你看到美女时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我去,她好美,我去,她真美当你遇见渣男时遇人不淑识人不善瞎了老子的狗眼看见下雪的时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雪啦,下雪啦,下大雪啦看见下雨的时候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下雨啦,下雨啦,下小雨啦看见大漠戈壁的时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唉呀妈呀,这全都是沙子看见夕阳余晖的时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卧槽,这夕阳!卧槽!还有鸟!卧槽,真好看看到月亮的时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的月亮好大啊,超级大月亮好好看啊不仅如此读书之人说起网络流行语那也是逼格满满秀恩爱,分得快爱而不藏,自取其亡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阳世之人,未解吾之千千劫也画个圈圈诅咒你画地成圆,祝尔长眠有钱,任性家有千金,行止由心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你可以说孺子含辛,隐忍不嗔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太古滔滔之气,一卸于此屌丝终有逆袭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闻子多金,愿结知音你特么在逗我吗尔等戏寡人哉我不想和你说话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我单方面宣布和xx结婚愿出一家之言,以结两姓之好你这么厉害,咋不上天呢汝乃天骄,何不上九霄读书,分分钟带你开启一个新世界就问你一句服不服原文: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翻译:富贾,可为吾友乎?原文:我和我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翻译:寡人与众爱卿皆瞠目结舌原文:我他妈的太机智了翻译:寡人果如其母之聪慧原文: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翻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原文:别睡了起来嗨。翻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原文:卧槽翻译:睡于棺原文:别嗨了我要睡。翻译: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原文:你这么牛,家里人知道么。翻译:君甚吊,家翁可知?原文:主要看气质。翻译: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文: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翻译: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原文:也是醉了。翻译:行迈靡靡,中心如醉。原文: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翻译: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原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翻译:天高地阔,欲往观之。原文:重要的事说三遍。翻译: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原文:药不能停翻译:汝河如弃疗原文: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翻译: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才智。原文: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翻译: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原文:沉默不都是金子,有时候还是孙子。翻译:圣人不言如桃李,小民不言若木鸡。原文:长发及腰,娶我可好?翻译:长鬟已成妆,与君结鸳鸯?原文:备胎。翻译:章台之柳,已折他人;玄都之花,未改前度。原文:秀下限。翻译:乞儿卖富,反露贫相。原文:认真你就输了。翻译:石火光中争何事,蜗牛角上莫认真。原文: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翻译:尽美尽善,不忍卒观。原文: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翻译:北方有璧人,玉容难自弃。厌彼尘俗众,绝世而独立。原文:我带着你,你带着钱。翻译:我执子手,子挈资斧。原文:给跪了。翻译:膝行而前,以头抢地。原文:屌丝终有逆袭日。翻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原文:画个圈圈诅咒你。翻译:画地成圆,祝尔长眠。原文:不作死就不会死,为什么不明白。翻译: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古典诗词论稿¥26.9购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再遇网话生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平淡的生活,不平淡的活着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文言文翻译现代文-
文言文翻译现代文
作者:本站编辑
&&&&&投稿日期:
1核舟记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2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3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译文:
山河的美景,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将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文章总评:
文章开始,作者从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入手: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赞美青山绿水的,特别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丽、清秀绝尘,是如此的典雅、飘逸。接着描写了山水、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有比喻、夸张、拟人,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说不完的无限情趣、道不完的生机盎然,使人觉得似人间仙境一般。这在魏晋六朝“诗尚玄理,文工骈体”的文风中,可谓一枝独秀。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情感: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全文只有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先以感慨发端,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感慨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晴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是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得意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同时也期望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抒发了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5浙江海潮,是天下宏伟的景观。每月从十六到十八这三天海潮最为盛大。当潮水刚刚从远远的海那边过来的时候,仅仅像一根根白色的线;不久,渐渐的近了,就像玉砌的城墙积雪的山岭一般,接着从天边汹涌而来,潮水声如雷鸣,震撼激荡,淹没天日,气势雄壮极了。杨万里诗里所写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正是这种景象啊! 每年京城的长官到浙江检阅水军,数百艘战舰分列在江边;不久就演习五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各种变化,还有士兵在水面上乘马、耍旗、举枪、舞刀,就好像在平地上操练一样。忽然间四处冒出滚滚黄烟,人和船一点都看不见了。水炮爆炸,声响轰隆,好像山崩一般。等到浓烟散去,水波平静下来,江面上一条船的踪迹都没有了,只剩下被烧毁的“敌船”,随波漂流,逐渐远去。 几百名善于游泳的吴中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举十面大彩旗,争先恐后的迎着潮水游去,在阵阵巨浪中翻腾出没,忽隐忽现,但手中的旗帜却一点都不被潮水打湿,他们以此来自己的高超本领。 江岸上下十几里间,满眼是带着首饰的妇女,穿着华丽衣裳的游人,车马堵塞了道路,吃的、用的东西都比平时贵了一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下来。 6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有没有把现代语转换成文言文的转换器?:
百度翻译,支持现代文翻译成文言文,也支持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百度翻译网址:http://fanyi...
现代文翻译成古文:
若永不可,则以时止于吾爱尔刻! 爱君臣不复兮,无复一人。每当想之中失,以不孤寂。汝之一言可使我喜喜,...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原文】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
《书低》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书低》 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後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逊,视之曰:“低。”持《汉书》,视...
盘古开天地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天地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像个鸡蛋一样,盘古救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清...
古文秋水现代文翻译:
】《秋水》见《庄子·外篇》,可能是庄子的学生所记录。文章论述天人关系、事物的相反相成,最后归结到任自...
古文翻译现代文:
三只签 1、子路拱雉: 典故: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1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
求几句翻译成现代文后很搞笑的古文:
2.睡什么?起来嗨——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3.有钱,就是任性——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4.说得好...文&&言&&文
当前位置:
> 文言文《阮籍》阅读答案翻译
文言文《阮籍》阅读答案翻译
阮籍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 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选自《晋书》)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坏府舍屏障 坏:毁坏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尽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批评 D乃赍酒挟琴造焉 造:赠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而喜怒不形于色 吾尝终日而思矣B.籍由是不与世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C.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皆以酣醉获免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称代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临诣府,使取之 代前文的作 B籍便书案,使写之 代前文的书案C钟会数以时事问之 代前文的文章 D乃赍酒挟琴造焉 代前文的阮籍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①籍由是不与世事 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④举声一吼,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 ①③⑤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是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A坏:拆除;C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D造:访问)2.D(A而①表承接,②表修饰;B与①参与,动词,②跟,介词;C为①替,②为了;)3.D(A称代前文的文辞;B称代前文书案的文字;C指阮籍)4.B(①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②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5.A(什么事都不表现在神态上错)6.(1)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2)使者把这事告诉阮籍,阮籍便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参考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了他。
相关的阅读答案
最热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热门语文文档
最新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关注三考向,考虑六方法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文言文翻译对理解文言文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学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做题的细心程度,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可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第方案 关注三考向——明白采分点
一、实词[思考是否为5种特殊实词]
作为采分点的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对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进行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二、虚词[思考译或不译]
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对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三、句式[思考是否为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根据对前面“学案4”中“文言句式5大类型”的复习,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弱冠知名,性质素弘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司徒何劭见之曰:“君子哉若人!”初辟公府,为太子舍人。赵王伦以为征东长史。伦诛,坐免。成都王颖辟为掾。时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委长沙王
奔邺,盛称 之非。玫浮躁有才辩,临漳人士无不诣之。詹与玫有旧,叹曰:“诸葛仁林,何与乐毅之相诡乎!”卒不见之。
(选自《晋书&应詹传》)
先解释各句中的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再翻译句子。
(1)弱冠知名,性质素弘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
①关键实词:性质—_______;校—_______;
称—_______
②关键虚词:以—________
③文言句式:弗之校—________
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伦诛,坐免。
①关键实词:诛—________;免—________
②关键虚词:坐—________
③文言句式:伦诛—________;坐免—________
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仁林,何与乐毅之相诡乎!
①关键实词:诡—________
②关键虚词:相—________
③文言句式:何……乎—________
④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性质,古今异义,本性;校,一词多义,计较;称,一词多义,出名。②以,介词,凭借。③宾语前置句。④(应詹)在弱冠之年就出名了,他天性宽宏仁厚,即使别人冒犯他,他也不会跟别人计较,以学术技艺和文章出名。
(2)①诛,诛杀;免,免官。②坐,因为。③“伦诛”被动句式;“坐免”省略句,应为“詹坐免”。④司马伦被杀,应詹因此受牵连而被免官。
(3)①诡,一词多义,欺诈。②相,副词,互相。③固定句式,“怎么……呢”。④诸葛仁林怎么像乐毅那样不忠诚呢!
【参考译文】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应璩的孙子。应詹幼年便成为孤儿,由祖母抚养。十余岁时,祖母又去世了,应詹为祖母服丧时痛不欲生,扶杖才能支撑而起,于是以孝顺闻名。家中财富很多,应詹年龄稚弱,便请同族人共居一处,把资产交付给他们,感情如同至亲,人们由此觉得应詹不同寻常。(应詹)在弱冠之年就出名了,他天性宽宏仁厚,即使别人冒犯他,他也不会跟别人计较,以学术技艺和文章出名。司徒何劭见到他说:“此人是个君子啊!”最初被公府征召,为太子舍人。赵王司马伦任他为征东长史。司马伦被杀,应詹因此受牵连而被免官。成都王司马颖起用他为掾。当时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背弃长沙王司马
而投奔邺,大谈司马
的过错。诸葛玫浮躁而有才气和论辩能力,临漳人士无不趋附于他。应詹与诸葛玫是旧相识,感叹道:“诸葛仁林怎么像乐毅那样不忠诚呢!”始终没有去见诸葛玫。
第方案 考虑六方法——确保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考生通过“关注三考向”,找到了命题点后,接下来就是动手翻译的过程,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时,注意6点,我们将其总结为“谨记‘6字诀’,防范‘6失误’”。运用“6字诀”翻译语句,并非单纯考虑某种方法和技巧,而是将两种甚至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为了方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6字诀”,我们特地把“6字诀”分开来详细讲解。
【防范“6失误”】
失误1 该留不留,
1.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豹子次下辨,闻围解,欲还。弼使谓豹子曰:“贼耻其负败,必求报复,不如陈兵以待之。”豹子以为然。
[错误翻译]
皮豹子拙于言词,不善辩论,听说围势已解,想回师。
[我来评卷]
地名“下辨”,不用翻译,却强行翻译,应保留地名词语。
[我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时皮豹子临时驻扎在下辨,听说围势已解,想回师。
【参考译文】
当时皮豹子临时驻扎在下辨,听说围势已解,想回师。古弼派使者对皮豹子说:“敌人以其负败为耻,必定要寻求报复,不如现在就派兵与之对阵。”皮豹子觉得有道理。
【谨记“6字诀”】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例1 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保留法)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历知益都、余姚二县。擢御史,巡按宣、大。三十三年出按浙江。时歙人汪直据五岛煽诸倭入寇,而徐海、陈东、麻叶等巢柘林、乍浦、川沙洼,日扰郡邑。时柘林诸倭移屯陶宅,势稍杀。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
(选自《明史&胡宗宪传》)
(1)擢御史,巡按宣、大。
①保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键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
①保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键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御史,宣、大 ②擢、巡按 ③“擢御史”为被动句 ④(胡宗宪)被提拔为御史,巡视宣、大。
(2)①苏、松巡抚曹邦辅、浒墅、文华、陶宅 ②会、攘、恨、进剿 ③“歼倭浒墅”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浒墅歼倭” ④恰逢苏州、松江巡抚曹邦辅在浒墅歼灭倭寇,赵文华想窃取功劳,没有成功,非常生气,于是进攻、剿灭陶宅的残敌。
【参考译文】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考中进士。历任益都、余姚知县。(胡宗宪)被提拔为御史,巡视宣、大。嘉靖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查御史。当时歙县人汪直占据五岛煽动倭寇入侵,而徐海、陈东、麻叶等人巢居柘林、乍浦、川沙洼等地,每天都骚扰郡县。当时柘林中众多倭寇转移屯据陶宅,势力逐渐衰弱。恰逢苏州、松江巡抚曹邦辅在浒墅歼灭倭寇,赵文华想窃取功劳,没有成功,非常生气,于是进攻、剿灭陶宅的残敌。
失误2 该换不换,文白混杂
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致予忘之。”
(选自《冷斋夜话&卷九》)
[错误翻译]
有一日想到一个好句子,拿起笔迅速书写起来,整张纸上龙蛇飞动。他让侄子抄下来。遇到波险的地方,侄子就惘然停止。
[我来评卷]
“龙蛇飞动”“波险”都用比喻义,此处应译为“如龙蛇飞舞”“笔画怪诞”。
[我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一日他想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的字笔势蜿蜒活泼,有如龙蛇飞舞。他让侄子把句子抄下来。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来。
【参考译文】
张丞相喜爱写草书但写得不好看,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表现得很镇定。有一日他想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的字笔势蜿蜒活泼,有如龙蛇飞舞。他让侄子把句子抄下来。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来。(侄子)拿着他写着字的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不认识了,便责怪侄子道:“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写的什么了。”
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例2 [2015&安徽省卷改编]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替换法)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
(1)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①需替换的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①需替换的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生、喜、习、好、视、声利 ②“先生生世族”为省略句 ③先生出身于世代显贵的家族,自幼不喜欢纨绔子弟的习气,读书崇尚古风,把名利看得微不足道。
(2)①出、知、誓、以、污 ②“不以一钱自污”为宾语前置句 ③(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参考译文】
先生姓梁,名熙,字缉,皙次是他的别号。先生出身于世代显贵的家族,自幼不喜欢纨绔子弟的习气,读书崇尚古风,把名利看得微不足道。在诗歌方面特别喜欢陶渊明,年少时就写出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辈们都感到吃惊诧异。十三岁被补荐为诸生第一名,文名很大。
先生通过了顺治三年举行的乡试,又过了十年考中进士。(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他爱民如子,政绩位居西安第一。先生在咸宁做官半年,回朝后又做了云南道监察御史。
失误3 该调不调,不合规范
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父通,避地河南,以泰和九年九月生衡于新郑县。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错误翻译]
(1)父亲许通,避难到河南,在泰和九年九月生下许衡在新郑县。
(2)问他的教师说:“为什么读书?”
[我来评卷]
“生衡于新郑县”是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新郑县生衡”;“读书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应为“读书为何”,可译为“读书有什么用”。
[我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父亲许通,避乱来到河南,于金朝泰和九年九月在新郑生下许衡。
(2)问老师:“读书有什么用?”
【参考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家中世代务农。父亲许通,避乱来到河南,于金朝泰和九年九月在新郑生下许衡。许衡从小有非凡资质,七岁入学,学习章句,问老师:“读书有什么用?”老师说:“用来换取科举功名。”许衡又问:“仅此而已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学习书本,又能询问宗旨大义。时间长了,老师对许衡的父母说:“这孩子聪颖不同凡响,日后必成大器,我已不能当他的老师了。”于是告辞而去,父母竭力挽留不成。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状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寻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③主谓倒装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例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调序法)
(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①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整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
①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整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谠、报 ②“吏部请如雍言”为状语后置句 ③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
【参考译文】
傅珪归家三年,御史卢雍称赞傅珪在位有古大臣风范,家里没有积蓄,每天为吃饭发愁,乞求发放每月的禄米和仆人每年的食米,以表示朝廷对官员的优待。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傅珪去世,终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录入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毅。
(2)①索、面、庶或、济 ②“不吾索”为宾语前置句 ③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失误4 该删不删,画蛇添足
4.将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弁,字义和,广平列人人也。弁才学俊赡,少有美名。高祖初,曾至京师,见尚书李冲,因言论移日。冲竦然异之,退而言曰:“此人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弁与李彪州里,迭相祗好。彪为秘书丞,弁自中散。彪请为著作佐郎,寻除尚书殿中郎中。高祖曾因朝会之次,历访治道,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对,声姿清亮,进止可观,高祖称善者久之。因是大被知遇,赐名为弁,意取卞和献玉、楚王不知宝之也。
[错误翻译]
(1)高祖称赞好的人很多。
(2)意取卞和献玉,楚王也不知道把它当作宝贝。
[我来评卷]
(1)句中“者”,表停顿,不翻译;“之”,调节音节,不翻译;(2)句中“也”,位于句末表陈述,不翻译。以上三字在翻译时都要删掉。
[我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祖称赞了他很久。
(2)意思取自卞和献玉、楚王不知宝的典故。
【参考译文】
宋弁,字义和,广平列人人。宋弁才学文辞华美丰裕,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名声。高祖初期,宋弁曾经到京城,见到尚书李冲,谈了很长时间。李冲震惊不已,送走宋弁后说:“此人一日千里,是辅佐君主的人才。”宋弁和李彪是州里同乡,成为至交。李彪任秘书丞,宋弁任中散。(李彪)请求任宋弁为著作佐郎,不久(宋弁)升任尚书殿中郎中。高祖曾趁朝会的间隙,向群臣询问治政之道。宋弁年轻,官职低微,从下位应答,声音洪亮、体态娴雅,进退有礼,高祖称赞了他很久。从此大受知遇,赐名叫弁,意思取自卞和献玉、楚王不知宝的典故。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删削法)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其面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①删削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而、矣 ②骤、且、诣 ③(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
【参考译文】
韦贯之,名纯,为避宪宗名讳,就以字行于世。年轻时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有人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我一向就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韦贯之唯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
失误5 该补不补,语意错误
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讳宗谅,字子京。大中祥符八年春,与予同登进士第,始从之游,然未笃知其为人。
(范仲淹《滕待制宗谅墓志铭》)
[错误翻译]
和我一起考中进士,方才与他交游,然而并没有深入了解他的为人。
[我来评卷]
“与予同登进士第”承前省略了主语“滕宗谅”,“始从之游”承前省略了主语“予”,在翻译时补上,表达的意思才完整。
[我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滕宗谅)和我一起考中进士,(我)才和他交游,然而并没有深入了解他的为人。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例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增补法)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节选自《晋书&郭舒传》)
①增补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郭舒)始为领军校尉 ②坐、系、多、义 ③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称赞他为人仗义。
【参考译文】
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他会是后起之秀,最终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称赞他为人仗义。
失误6 该变不变,语意不畅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逍遥游》)
[错误翻译]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但搁置杯子就粘贴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我来评卷]
“胶”应根据语意翻译成“胶着”。“风之积”应稍作变通,可翻译为“风积聚的力量”,此处翻译得不够准确。
[我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但搁置杯子就胶着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积聚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考生翻译句子时,往往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应学会灵活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例6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变通法)
是岁卒,年五十九,遗奏大旨以进贤退谀佞、罢土木不急之费为言。济颇涉经史,好读《左氏春秋》,性刚直,无所畏避。少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器之,且托后于济。金锁没,济抚其孤,援置禄仕。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节选自《宋史&王济传》,有删改)
(1)金锁没,济抚其孤,援置禄仕。
①变通词语:________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①变通词语:________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没、禄仕 ②念金锁去世后,王济抚养他的后代,帮助他们走上仕途。
(2)①隙、轻典 ②王济一直与内臣裴愈有嫌隙,裴愈因事犯罪,皇上十分恼怒,命令宪府进行审问,王济恰好知道一些事情,极力为裴愈辩白开脱,最终裴愈只获较轻的惩罚。
【参考译文】
这一年王济去世,终年五十九岁,遗言上奏真宗招纳贤才,疏远阿谀奸佞之徒,免除各种不急需的土木建筑劳役。王济涉猎了很多经史之书,喜欢读《左氏春秋》,性格刚强正直,不害怕和躲避什么。年轻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到王济就很器重他,并将自己的后代也托付给王济。念金锁去世后,王济抚养他的后代,帮助他们走上仕途。王济一直与内臣裴愈有嫌隙,裴愈因事犯罪,皇上十分恼怒,命令宪府进行审问,王济恰好知道一些事情,极力为裴愈辩白开脱,最终裴愈只获较轻的惩罚。
第方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翻译)
卢从愿,相州临漳人,后魏度支尚书昶六代孙也。自范阳徙家焉,世为山东著姓。弱冠明经举,授绛州夏县尉,又应制举,拜右拾遗。俄迁右肃政监察御史,充山南道黜陟巡抚使,奉使称旨,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
睿宗践祚,拜吏部侍郎。中宗之后,选司颇失纲纪,从愿精心条理,大称平允。其有冒名伪选及虚增功状之类,皆能擿发其事,典选六年,前后无及之者。上嘉之,特与一子太子通事舍人。从愿上疏乞回恩赠父,乃赠其父吉阳丞敬一为郑州长史。初,高宗时裴行俭、马载为吏部,最为称职,及是,从愿与李朝隐同时典选,亦有美誉。时人称曰: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
开元四年,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从愿以注拟【注】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降玺书劳问,赐绢百匹。十一年,拜工部尚书。十三年,从升泰山,又加金紫光禄大夫,代韦抗为刑部尚书。频年充校京外官考使,前后咸称允当。
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获田户之功,本司校考为上下,从愿抑不与之。融颇以为恨,密奏从愿广占良田,至有百余顷。其后,上尝择堪为宰相者,或荐从愿,上曰:“从愿广占田园,是不廉也。”遂止不用。从愿又因早朝,途中为人所射,中其从者,捕贼竟不获。时议从愿久在选司,为被抑者所仇。
十六年,东都留守。时坐子起居郎粜米入官有剩利,为宪司所纠,出为绛州刺史,再迁太子宾客。二十年,河北谷贵,敕从愿为宣抚处置使,开仓以救饥馁。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给全禄。二十五年卒,年七十余,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卢从愿传》,有删改)
【注】注拟:选举官员,凡应试获选者先由尚书省登录,经考询后再按其才能拟定官职。
(1)弱冠明经举,授绛州夏县尉,又应制举,拜右拾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获田户之功,本司校考为上下,从愿抑不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议从愿久在选司,为被抑者所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给全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卢从愿)二十岁时考中明经科,授任绛州夏县尉,又考中制科,授任右拾遗。(弱冠—20岁;应—考中;拜—授予官职)
(2)皇上将新任县令全部召入朝,同时在殿庭策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回家学习。(下第—不合格;一切—一律,全部;学问—学习)
(3)御史中丞宇文融受宠当权,因搜求获得田户的功劳,本部门考核为上下等,卢从愿压制没有通过。(用事—当权;抑—压制;与—通过)
(4)当时舆论认为卢从愿长期在吏部,受到被压抑者的仇视。(选司—吏部;为……所—被)
(5)(卢从愿)完成使命回京,他因年老上书请求退休,于是(朝廷)授任他吏部尚书,允许他退休,给予全部俸禄。(乞骸骨—请求退休;致仕—退休)
【参考译文】
卢从愿,相州临漳人,是后魏度支尚书卢昶的六代孙。从范阳迁到这里定居,世代为山东望族。(卢从愿)二十岁时考中明经科,授任绛州夏县尉,又考中制科,授任右拾遗。不久升任右肃政监察御史,充任山南道黜陟巡抚使,奉命出使符合旨意,授任殿中侍御史。几次升迁后任中书舍人。
睿宗即位,授任(卢从愿)为吏部侍郎。中宗之后,选官没有法度,卢从愿精心(设计)使之有条有理,人们称其公平。其中有冒名伪选及虚增功状之类的,他都能揭发其事。主持选拔(官吏)六年,前后无人比得上他。皇上称赞他,特别授予他的一个儿子做太子通事舍人。卢从愿上疏乞请将此恩回赠给父亲,于是追赠他的父亲吉阳丞卢敬一为郑州长史。起初,高宗时裴行俭、马载任吏部长官,最为称职。至此,卢从愿与李朝隐同时主持选拔(官吏),也有美誉。当时人称道: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
开元四年,皇上将新任县令全部召入朝,同时在殿庭策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回家学习。卢从愿因拟授官职不当,被贬为豫州刺史。他为政严肃简明,按察使上奏考核成绩为天下第一,皇上降玺书慰劳,赐绢百匹。十一年,任工部尚书。十三年,随从皇上登泰山封禅,又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代替韦抗为刑部尚书。连年充任校京外官考使,前后都称赞他公平得当。
御史中丞宇文融受宠当权,因搜求获得田户的功劳,本部门考核为上下等,卢从愿压制没有通过。宇文融因此十分怨恨他,密奏卢从愿广占良田,达到一百多顷。在此之后,皇上曾经挑选胜任宰相的人,有人推荐卢从愿,皇上说:“卢从愿广占田园,这是不廉洁。”便不加任用。卢从愿有一次去早朝时,途中有人用箭射他,但射中了他的随从,贼人最终没有被捕获。当时舆论认为卢从愿长期在吏部,受到被压抑者的仇视。
十六年,(卢从愿任)东都留守。此时他因儿子起居郎给官府卖米赢利而受牵连获罪,被宪司举发,出京任绛州刺史,再升任太子宾客。二十年,河北谷贵,诏令卢从愿为宣抚处置使,开仓救济饥民。(卢从愿)完成使命回京,他因年老上书请求退休,于是(朝廷)授任他吏部尚书,允许他退休,给予全部俸禄。(卢从愿)在二十五年去世,终年七十余岁,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为“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话翻译文言文翻译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