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美国对中国汽车业美国发动贸易战 知乎是挥错大棒?

美对中国汽车业发动贸易战是挥错大棒 原因何在?
4月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接受包括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
  4月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接受包括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备忘录,表示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涉及到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综合外媒报道,美方可能会要求中国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实施与美国相同的关税水平,并取消中国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美国还可能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中国还不是汽车工业强国。作为后发国家,适当的关税和政策保护,助力产业发展,完全合情合理。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汽车数量更多,就算打关税贸易战,也会自缚手脚。
  而且,降低汽车进口关税、降低汽车制造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本身就在中国扩大开放的议事日程上,已经很难成为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战的理由。
  不懂汽车的特朗普:业余的诉求
  &特朗普虽然是个商人,但术业有专攻,他不懂汽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专家均认为,美国方面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指责十分业余,甚至是无理取闹。
  1,合资车企股比之问:未考虑发展现状
  今年3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给特朗普留言,批评中国合资车企的股比问题:没 有任何一家美国车企在华工厂所有权(股比)在50%以上,但美国现在有5家100%中资背景的电动车企。
  这一观点显然没 有考虑到诸多合资车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以中美双方各占50%股份的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为例,美方收入就达1481亿美元,美方利润达132亿美元,全年生产187万辆汽车。
  有专家表示,在合作中,合资车企逐步认可中方的贡献,认为中方的资源、人力、企业管理能力,有助于扩张南美、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因此,在深度合作之下,把合资搞成独资不利于双方积极性。
  而且,放松有关新能源汽车落地中国的股比限制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2017年11月,外交部在其官网发布的文件显示,中国将于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2,被误读的&技术转让&:中国未强制要求外资车企分享核心技术。
  特朗普还提出,美国企业的技术会被中国企业&窃取&,因为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并且必须和中国合资企业分享这些技术。
  对此,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并未强制性要求合资车企开展研发并分享核心技术。
  可能让外界产生误解的,是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该政策提及:新建汽车生产企业,要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人民币。新建乘用车、重型载货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应包括为整车配套的发动机生产。
  李万里解释,当初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方兴未艾,产业资本席卷而来,为了避免产能过剩。相关部委提出了整车制造的门槛&&要求车企必须得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能只做拼装贴牌。
  有些外方将此曲解为中国要求落地企业必须分享核心技术。
  对此,李万里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并未强制性要求合资车企在华开展研发、披露关键技术和核心细节。事实上,目前已经落地研发机构,大多是将海外成熟技术做本土化适应性改良而已。这样做,也符合车企的基本利益。
  &说到底,美国有关方面对于汽车业的理解,根本就不专业。&董扬说。
  3,关税之别:合情合理
  至于中美之间的汽车进口关税差别,业内人士认为,这本身符合贸易规则。
  目前,中国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美国的税率则为2.5%。
  对此,许海东表示,中国还不是汽车工业强国。作为后发国家,适当的关税和政策保护,助力产业发展,完全合情合理。
  根据WTO规则,出于对发展中国家主要工业产业的保护,往往允许它们在一定时间内,设定更高的进口关税税率。
  曾参与中美之间关税谈判的董扬还表示,&相比于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的汽车消费大国,中国的态度已经足够开放,关税并不高。&
  而且,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要下调汽车进口关税。
  需要指出的是,在整车领域,中国对美国的进口额远远大于出口额,美国才是更大的获益方。
  许海东介绍,2017年,中国出口整车106万辆,仅逾5万辆供应美国;同年,中国进口整车125万辆,美国供应28万辆。实际上,美国出口的汽车数量更多,就算打关税贸易战也会自缚手脚。
  人心向背:中美合资汽车企业早已结出合作硕果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于特朗普政府的高调叫阵,美国在华合资车企的表态均十分谨慎。
  福特方面对澎湃新闻表示,&在两个关键国家之间的贸易问题上,我们希望两国政府可以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难题。&
  可见的是,中国本身就是美国车企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2016年,通用在华销量约占全球销量的40%,凯迪拉克在华销量超越美国本土,中国也是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福特在华累计销量也近百万辆。
  保罗&英格拉西亚在《谁搞垮了美国汽车业》一书中写道,当美国三大车企面临重组时,牵头人有意砍掉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别克品牌。对此,通用力争道,别克在中国是高端品牌,销量很好,加上当时有爆款车型出现,最终别克品牌得以保留。
  &如果不是中国市场,美国的三大车企,怕是已经沦为世界二流企业了。&董扬感慨道。
  统计显示,2016年,中美合资整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中国汽车整车行业营业额的17%,产量占行业总体的18%, 美方收入达2681亿美元,利润达268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进口车及技术转让费等相关收益。
  另一方面,中美合资车企也在携手拓展新兴市场: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的赛欧车型,2015年出口南美及东南亚市场,2017年10月返销北美市场。此外,2017年7月,中美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从通用手中接管的印尼工厂投产,年产规模达12万辆。
  董扬认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市场以及企业管理,中国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供美国人借鉴和学习;同时,中国有着成熟的工业体系和数量最大的工程师队伍,双方完全可以互相契合地进入新兴市场。
  汽车贸易战:美国很难得益
  实际上,美国如果真把贸易战火烧到汽车业,其结果,得益者也是别人。
  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美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并不算高,常年徘徊在一成左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2月,美国品牌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低于德国、日本,仅高于韩国、法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对记者表示,这使得美系车企的不可替代性很弱。&一旦因为贸易战,导致美系车型供应减少,马上德系、日系、法系、中国自主品牌都会迅速填补市场需求,对消费者并不会有影响。相反,对美国来说,失去中国市场可谓是重大打击。&
  谈到这,董扬无奈地说,就算中国真的降低关税,以美国人较慢的手速,预计也得是欧洲人和日本人摘走了桃子,&打来打去,还不一定真正得到利益。&
  稍早前,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CEO约翰&柏慈拉也曾表示:&我们了解,同时也理解美国总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贸易逆差等问题,但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贸易战一旦开打,最终会波及到美国的制造商和消费者。&
  有观点称,贸易战中,美国若对华停止关键零部件供应,将对中国车企造成重大影响。
  对此,许海东反驳称,零部件是全球化供应,中国市场规模足够大,而日系、德系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十分完备。极端情况下,完全可以实现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切换。
  除了整车和零部件销售,贸易战的爆发将促使美国错失重大的历史机遇。
  董扬直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7年产销规模逾80万辆;也是中国最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基础设施相对完备,政府全面支持,民间资本踊跃。&如果打起贸易战,美国很可能会被限制,进不来中国市场,失去了关键性的历史机遇。&
  &若短期内,两国爆发贸易战,至少特斯拉是别想在华落地了。&董扬说。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二维码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贸易战正式开打?中国向美国钢铁出口已逐步下降 高额关税对中国影响不大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贸易战 美国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汽车配件微信二维码
&&&&【讯】美国时间2月1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卡车和公共启动“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超过10亿美元。
&&&&美国商务部的立案决定,被中方判定为缺乏依据。因此,中国有关方面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迎风斗浪,力争打赢这场由美国无端向中国挑起的贸易战。
&&&&■“双反”申请人资格存在严重问题
&&&&据了解,这次被调查产品具体指带有卡车或公共汽车轮胎规格标志的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包括有内胎和无内胎的子午线轮胎或非子午线轮胎。所调查的“倾销”期为日至12月31日;所调查的“补贴”期为2015年全年。申请人指控:“其倾销幅度为19.91%至22.57%,补贴幅度高于微量补贴幅度。”其实,美国轮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良好,美国一些主要轮胎企业并不支持立案。
&&&&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发表谈话表示,美国商务部的立案决定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尤其是申请人资格和产业代表性存在严重问题。
&&&&2007年以来,美国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多个轮胎种类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并采取限制措施,给中国轮胎产品正常出口造成严重阻碍,严重损害了中国轮胎产业的合法利益。对此,中国轮胎产业反应强烈,中国政府将坚决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中国轮胎产业的正当权益。
&&&&■“双反”支持者动机不纯
&&&&3月1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轮胎行业已经成为美国一些政治集团谋取政治利益的砝码。美国历次对中国轮胎产品的‘双反’几乎都与美国大选沾边。2015年,我们已经深受其害,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量大幅下降;2016年又是大选年,美国又一次向中国汽车轮胎挥舞‘双反’大棒。”
&&&&有关专家透露,今年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总统选票竞争非常激烈,美国工人联合会是美国民主党最大的票仓,其很有可能是在为美国民主党赢得更多总统选票而造势。
&&&&2月22日,出自美国民主党的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出席全美州长协会会议时表示:“中国对美国倾销受国家保护的商品,是行不通的。”轮胎就是奥巴马所谓“受国家保护的产品”。
&&&&奥巴马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一唱一和,显然都是在为美国民主党赢得2016年总统大选服务。这哪里是什么中美汽车轮胎贸易领域的争端?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美国帝坦国际公司(简称“帝坦”)和美国轮胎翻新与维修信息局是美国商业界为数极少的“双反”急先锋。这是为什么?
&&&&2013年11月,帝坦宣布在未来五年内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越野轮胎和车轮系统,其主要轮胎市场在北美,但近年来发展一直不顺,帝坦将此归罪于中国轮胎在北美市场日益增强的竞争力。其董事长兼CEO莫瑞?泰勒数次以“影响贸易公平”为由指责中国轮胎。
&&&&原来,帝坦支持“双反”出自其扩张野心。
&&&&美国轮胎翻新与维修信息局负责人则表示:“售价低于原材料成本的中国低质量卡客车轮胎正在对美国的翻新市场造成影响。这些进口轮胎创造的价值很小,却能威胁到美国成千上万工人就业,而且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我们将致力于确保美国翻新胎市场不被国外产品的倾销所影响。”
&&&&原来,美国轮胎翻新与维修信息局支持“双反”,不过是以无中生有的指控,打击竞争对手,保护其商业利益。
&&&&■我国各方通力依法维权
&&&&如果我国任由美国无理“双反”得逞,那么,中国轮胎行业的合法权益将惨遭美国新一轮损害。
&&&&中国轮胎行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迅速作出回应,决定依法反击无理“双反”。
&&&&商务部、五矿商会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2016年春节前就及时研究应对策略并进行部署。目前,已有30多家轮胎生产企业在春节期间填写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C)的损害问卷,答卷企业涉案产品的出口量占美国海关统计的81.7%,具有行业代表性。
&&&&2月19日,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贸促会等单位在北京召开“美国对中国卡客车轮胎反倾销反补贴应诉协调会”。山东、浙江等地70多家涉案企业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3月1日,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苏永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相信美国的大选炒作。所有涉案企业将联合起来,拿起法律武器,积极应诉。我们要打一场反击无理‘双反’的官司。”“中国卡客车轮胎有质量优势,美国市场需要中国轮胎,中国轮胎行业也需要美国市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朱红说,我们不会放弃美国轮胎市场,我们要争取打赢这场官司。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也表态说:“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所谓的‘双反’。在这场博弈中,国家有关部门要有所作为,不能被动。”责任编辑:李倩02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 ? ? ? ? ? ?美国发动贸易战,承受力各不相同
& & & &美国发动贸易战,承受力各不相同& & & & & & & & &日《北青报》社论&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企对美投资并购。不过,就美国上述损人不利已的愚蠢之举,离真正实施还有15-60天的征求意见期,相当于参与贸易战的“美军”虽已上路,但“士兵”的子弹尚未上膛。针对美国的咄咄逼人攻势,中方在第一时间作出强硬反应。驻美大使崔天凯:“打贸易战,中国奉陪到底,看谁笑到最后!”商务部:“中方绝不会坐视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必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昨天发布了拟对约30亿美元的对华出口产品加征15%-25%的关税的说明,被舆论视作中国打出的第一记“反击拳”。双方首轮交手,美方出手看似比中国重了整整“20倍”,但其实双方都仍留足了继续谈判之余地。昨天一早,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借助CNRC(美媒)对中国放话:“中美可能会有你来我往的相互攻击,但我相信最终将会以谈判和解收场。”罗斯还施放缓话:“中国所采取的报复措施不会是全球贸易的终结,而是将双方重新带回谈判桌。”“拳重”相差“20倍”,中国的反击似乎太轻了,贸易战规模一旦失控,还有哪些后续反制牌可打?对此,中国国内舆论的确不用过度焦虑。我们先解读一组数据:仅以去年为例,美国大豆输华70亿美元,波音飞机输华200亿美元,汽车输华200亿美元。以上美国输华产商品三大项,大豆全球产量严重过剩,共有17个国家希望扩大输华大豆份额,其中为安抚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造成的心态失衡,中国从美进口大豆占全部进口量的1/3,如果中国大幅上调美国大豆进口关税,改从别国进口大豆,试问谁开心谁痛苦?而如果中国减少波音飞机进口,欧洲空客正好取代。再譬如,若中国若削减美国汽车进口,德国将大受其利。以上美国输华产品三大项就已涉及金额近500亿美元,试问,贸易战一旦升级,第一个叫苦的是不是美国豆农、波音和通用?而农民与制造业雇员,恰是特朗普的最大票仓。超体量的贸易实乃放大版的生意。国家间做生意若不能双赢,两国即便是盟友,生意亦不可维持。去年,美国对华贸易制裁达到历史高点,可中方顺差不降反增,达到创历史新高的3780美元,这正好诠释了三条“大道理”:第一,中国输美产品适销对路,如果性价比不高,美国商家不可能大量进口;第二,绝大多数中国输美产品对美国具有不可替代性,抑或替代不划算。否则,用不着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美国商家早就进口它国替代产品而把中国晾到一边了;第三,衬衫玩具大量输输美已成中国外贸易之昨天,中高端机电产品、高科技电子产品和成套通讯装备,已成中国对美出口之主流,美国经济社会对中国产品依赖度,之所以越制裁越高涨,恰好印证美国制造业的进一步空心化。常人通常不易识察的是,特朗普此次对华启动臭名昭著的“301调查”,居然不再以中国对美倾销作借口,而是直接拿“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收购美国敏感公司影响国家安全”作理由,其剑锋所指不再遮遮掩掩。这几年,从重大基础研究到高科技大突破,从重大装备制造到人工智能工业化嫁接,美国正在感受缘自中国的巨大压力。十九大后,中国智造凭借“2025行动纲要”开始新一轮发力,凡此种种,足见特朗普对华开打贸易战只是手段,其短期目标是,阻止中国电子产品和通信装备对美出口及中资对美公司的收购势头;其中远期目标是,遏阻哪怕延缓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历史进程。贸易战没有赢家,但承受力却各不相同。仅从中美国现有经济结构和国运兴衰着眼,即使贸易战出现一定程度之失控,率先“求和”的一定不是中国。从大历史切题,新兴大国崛起,守成大国围堵,双方的碰撞与冲突,该来的一定会来。今天的中国一无须怕,二不用躲,有理有利有节接招就是。&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发动贸易战 知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