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热多为什么却比液体蒸发吸热的事例吸热能力弱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题号:4267494题型:实验题难度:一般引用次数:114更新时间: 11:40:52来源:小强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同学,他随家人到海边玩耍时,发现阳光下的海水和岸边的沙子温差很大.于是,他带回一些岸边的沙子想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他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使用仪器规格也完全相同.请你来帮他完成实验:(1)测量出体积相同的水和沙子,然后安装仪器,并记下沙子和水的初始温度.请你找出上述叙述中的错误并改正&&&&&;(2)在实验时只要控制&&&&&(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相同就可以确定水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他们&&&&&(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3)小强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如图乙所示图象,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沙子的比热容为&&&&&J/(kgo℃);(4)小强查表得知,由实验测得的沙子的比热容比实际值要大一些,如果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你认为造成此误差的原因是&&&&&.【知识点】&&&&
提示: 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 3次/天) 类题推荐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时间/min012345水的温度/℃202224262830某种液体的温度/℃202326293235&回答下列问题:(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___________;(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3)由此可根据公式________,推出C水>C液(填“>”“<”或“=”)(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______.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使火焰大小相等并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升温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一项的是___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未知液体,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3)吸热多少由加热_________来反映,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 评分: 0 评论: 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使用过本题的试卷同步试卷相关知识点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1)实验中.必须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B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A.通电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3)如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甲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量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甲 15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11.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1)实验中,必须取质量(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实验中,用A(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B(填序号)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A.通电时间&&&&&&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3)如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甲(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量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甲 150 20 3 45 液体乙 150 20 3 68(4)若将甲、乙两瓶中的液体换成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则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该实验中,将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下面的探究实例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B.A.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B.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C.探究电功大小影响因素时,通过灯泡亮度表示电流做功多少.
分析 (1)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液体的初末温度、液体质量相同而液体种类不同;(2)用相同的热源对液体加热,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质量相同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越多,液体吸热能力越强;(3)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量越小,物质吸热能力越强,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物体吸热能力越弱;(4)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1)实验中甲、乙两液体初温相同,还必须控制甲、乙两液体的质量相同;(2)实验中,用相同的电热丝对液体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中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可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液体甲升高的温度低,液体甲的吸热能力强;(4)据图可知,此时两电阻串联,所以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丝的阻值不同,故该装置可以探究电热和电阻的关系.该实验中,将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则两电阻的通电时间和电流是相同的;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A.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采用的是替代法;B.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探究电功大小影响因素时,通过灯泡亮度表示电流做功多少采用的是转换法.故选B.故答案为:(1)质量;(2)A;B;(3)甲;(4)电阻;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B.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即可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选择题
1.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则(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B.此固体的密度为7.9Kg/m3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蝙蝠与海豚都是借助次声来定位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D.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是为了控制噪声,为公众营造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在太空中两名宇航员,当离开飞船舱进行作业时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那里没有空气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填空题
6.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5分钟,汽车的质量为1500kg,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1.8×107J,此时汽车的功率为6×104W,重力做的功为0J.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当汽车散热器散热时,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取g=10N/kg).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解答题
16.小明看见爷爷在网上买到两个健身铁球,时常拿在手里转来转去.他一直都想知道这两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以后,利用了家里的电子秤和杯子,做了以下实验来进行判断.步骤如下:他选了一个铁球来进行测量,将一个能够把铁球浸没在杯子里,装满水后,用电子秤测出了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1为1.5kg,再测出这个铁球的质量m为0.79kg,将这个铁球轻轻的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直到完全浸没,待水溢出后,测得铁球、剩余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2为2.14kg.(ρ铁=7.9×103kg/m3,ρ水=1.0×103kg/m3)(1)请判断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并写出判断依据.(2)如果是空心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如果把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作图题
3.作图(1)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水平射出,请在图丙中大致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知识来解释的是(  )A.吸盘挂钩被压在墙上B.杯内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C.向漏斗吹气乒乓球被吸起D.尖口吸管容易插入封口盖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选择题
2.拿着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对着距离0.5m外的鲜花看,如图所示.调整眼睛到放大镜的距离,透过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的是(  )A.鲜花倒立的像B.鲜花放大的像C.鲜花的虚像D.什么也看不到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224所
24小时更新:3024
总量:6689750
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2.2 比热容及其应用(原卷版)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2.2 比热容及其应用(原卷版)
时间: 16:01:03
下载量:46次
大小:155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62/63/64/65/66/6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1)该晶体的熔点是----0----℃.(2)小聪从**中虎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雪若仙子 &
•••••
液体质量也相同时(m相等),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
造成的。解析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温度变化大(△t大)的其比热就小(c小),也就是吸热能力弱,在固体: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弱就是物质的比热。在两分钟时间内固体、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Q相等)
liweibinqfz&
(1)该晶体的熔点是----0----℃.(2)小聪从**中虎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荷叶下的小矮人&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实验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分析:(1)知道怎样才能使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根据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来作答: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处于固液**存状态,且温度保持不变.(3)根据晶体固态时加热时间与温度升高情况和液态加热时间与温度升高情况的变化分析即可.解答:解:(1)为了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全部浸没在水中,但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故答案为: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2)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且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由表中**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0℃.故答案为:0.(3)由表中**可知:该晶体未达到熔点(固态)时,加热2min温度升高4℃;全部熔化后(液态),加热2min温度升高2℃,所以可推测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故答案为:弱.点评:此题通过实验考查了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注意实验中使晶体均匀受热的方法,同湿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关于第三问特别说明:同样加热2min,吸收相同的热量,固态时升高4℃,液态时升高2℃,因此,说明升温越少的吸热能力越强,反之越弱,你也可以这样想:如果都升高4度,谁会吸热更多呢?答案当然是液态时,所以应是液态时吸热能力强才对!比热容表示了吸热能力的强弱,想想水的比热容比大你就会明白了参考**:菁优网
猜你感兴趣固体变成液体一定吸热吗(假设反应前后物质温度不变)
固体变成液体一定吸热吗(假设反应前后物质温度不变)固体变成液体,分子间距增大.但是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也就是说,固体变成液体,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咯?
初中只要知道: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所以要吸热才能熔化.反过来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凝固是放热的.高中学过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总的分子势能的增加量,总分子势能只能增大,不能减小 .所以固态变成液态只能是吸热.这里分子间距变大,是指的比平衡的时候变大了,平衡时的势能可以理解为零势能面.也可以从分子的层面解释.固体分子,可认为在平衡位置(势能最低点)附近作小幅振动.熔化时,分子间距增大,引力大于斥力,总的来看,引力做的负功大于斥力做的正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一定是吸热.大学的话,可以从固态变成液态熵的变化来解释,具体的我也记不太清楚了.
与《固体变成液体一定吸热吗(假设反应前后物质温度不变)》相关的作业问题
以冰为例:冰可以吸热后熔化;但在北方冬天的白天气温在0摄示度以下.晒在户外的衣服同样能干;靠的是升化的结果.有此可得当温度不足以熔化时往往升华.另外还与物质的性质有关:碘的升华就是一例.它不会熔化的.
物质六态通常所见的物质有三态:气态、液态、固态.物质是由分子、子构成的.处于气态的物质,其分子与分子之间距离很远,几乎像宇宙空间中的星球那样分散.然而,对于液态物质来说,构成它们的分子彼此已靠得很近,分子一个挨着一个,它的密度要比气态的大得多.拿水中的H2O(水分子)来说,它们就像链条一样,一个接一个构成一条水分子的长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压强没有影响但温度有影响
因为当固化的时候物体中的其他成分会随着温度降低而凝结加以物体本身体积所以体积会增加,你冻的可乐就更是典型了,二氧化碳气会被温度所凝结当水冻结其二氧化碳气将分离导致体积增大瓶子涨开
答案:1、检验气密性:将导管插入橡皮塞中,再将塞好导管的橡皮塞塞在试管上,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导管插入水中),用双手握紧试管,若有气泡从导管中出来(只要有一两个就足够),说明气密性很好2、若使用该装置收集气体(该装置装满水),那么就短进(气体)长出(装置内的水),若用该装置进行过滤、干燥等(只要是气体通过)
冰被加热变水,水被加热变气.以后再遇到这种问题就这样想
液体具有流动性,整体都吸热固体只是部分吸热
是熔化,吸热
说一下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就能明白了:晶体:吸热增温--〉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 开始熔化过程-->变成液态--〉液体吸热增温非晶体:吸热增温--〉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温度持续升高 开始熔化过程--> 变成液态--〉液体吸热增温熔化指的是在物质在熔点 逐渐转化为液体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中 温度是不变的
糖放到水里消失了叫溶解,它是因为组成糖的分子分散到水中,与水形成一种很均匀很稳定的混合物,熔化不一定要加热,但是一定吸热(就象夏天我们吃冰激凌,不加热也会熔化)熔化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化(通常是变大,变大了就不紧凑了,就容易发生相对滑动,就成了有流动性的液体了,例外是水,水结冰后间隙会变大,所以冰比水轻),另外就是分子间
固体变液体分子势能升高;液体变气体分子势能同样升高.固体变液体对应熔化过程,需要外界吸热;同理液体变气体对应汽化,吸热.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T=t+273.15K(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2.错.做功3.错.10K4.对5.对6.错.非晶体没有7.错.只要不达到饱和汽压,就一直蒸发.8.错.热平衡需要时间9.C10.B11.A
如果是同组成的固体变成液体,那只能是吸热的;如果固体和液体的组成不同,那是既可以放热,又可以吸热: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它们实际上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溶解反应)而放热.
如果杯子没有满,杯中之物的重量都会压在杯底(假设为圆柱形杯子,而非圆锥形杯子),杯底压强肯定增大.如果原来的杯子是满的,放入固体后,杯中水会溢出,如果固体不沉底,杯底压强将不变;如果沉底,杯底压强将增大.根据浮力定律很容易理解.对于圆锥形杯子,结果相同.
1.不论固液气三态,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度都增加,且反应平衡,向吸热的反应方向进行(如正反应吸热,则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反之,温度降低时,速度降低,平衡向放热的反应方向进行.若有固态液态物质.则只以气体物质的系数为标准.(1)反应无气体参与时,或仅仅生成气体,或仅仅有气体反应(就是只在等号一边),则压强对反应的速度无影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的气压增大,造成气球膨胀,所以正确.②镁和稀硫酸能生成氢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增大,造成气球膨胀,所以正确.③固体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造成气压变大,所以正确.④生石灰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造成气压变大,所以正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