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要写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章,前两天开了个沙龙音乐会,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沙龙什么意思,我该怎么写呢?

光明科学沙龙:媒体融合与科普创作_光明网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与科普创作
2014年底,中国科协印发《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进一步丰富科普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共同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机制创新。科普内容如何借媒体融合发展契机实现便捷传播?如何提高科普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运营模式?
-天 -时 -分
科幻应该关注现实问题,如果科幻完全沉溺与星际战争等离人类很远的东西,它的科普价值就会变低。
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要做到又快又好,就必须要坚持科普创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前者需要专家和媒体无缝对接,确保科学性的同时,做好语言转换;后者则决定着科普效率,结合热点必然事半功倍。
趣味性是科普创作永恒的追求。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科普创作,都追求较好的传播效果。科普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层面上: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引导公众欣赏科学;促进公众参与科学。更进一步,或者更高一些的要求,就是还能够传扬理性和发掘理趣。优秀的科普作品通常具备如下特点:传播科学知识的准确性;表述和结构的逻辑性;行文表达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有一定的哲理性或思想性。
科学传播将显著提升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影响全民科学素养。如果全民热爱科学、投身科技的氛围非常强,我们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弱。
公众对科普内容有着强烈需求的表现。这种需求,就是做科普的最好动力。对于科学家本身而言,一篇顶级学术论文也只有小圈子的受众,但是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可以影响全社会。媒体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不是科普的春天,而是火热的夏天。
“腰椎间盘分型、股神经牵拉、腰椎X线……”,这些专业词汇很难理解,但是如果将专业的医学知识改编成武侠小说、穿越剧,就会吸引很多网友关注。几天前,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医生徐启明写了这样一篇“椎间盘突出小说”,短短几天阅读量便高达几十万次。疯狂阅读和转发的背后,是他对科普表达的创新:阳顶天、蓝色妖姬、穿越……好故事便是一次好科普。
  主持人金振蓉:各位,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下午的会议,我们的《光明科学沙龙》现在已经是41期,我是本次会议主持人金振蓉。
  首先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中国科协科普部杨部长(杨文志)和科普部胡处长(胡富梅)今天下午本来是要过来的,同时,科协今天下午有比较重要的会议,所以就不能来现场参加了;他们也特意发来消息祝贺这次活动的顺利举行。
  在沙龙正式开始前我向各位介绍出席会议的人员,首先是:
  光明网总裁兼总编辑杨谷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石顺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故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邓涛
  《知识分子》编辑部主任李晓明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科普教育中心副主任王闰强
  科技日报社评论理论部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
  知名科幻作家星河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
  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大鹏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徐启明
  光明网副总经理宋乐永
  今天下午活动请来几家主流媒体朋友,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等,对他们一并表示欢迎。   【开场部分】
  主持人金振蓉:今天沙龙我们大概有两个部分,包括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征集启动上线,和科普内容创作的一个现场研讨。
  在进行第一单元的“科普作品征集上线”前,我们先请光明网总裁杨总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杨谷:我先说两句。首先,感谢大家来到光明网这边作客。今天的沙龙也是我们报社科技部金主任代表科技部和光明网,我们一起进行报网融合的成功的平台。金主任介绍已经举办41期。
  2015年,在中国科协科普部直接领导下,我们的平台增添了更贴近现在科普中心工作的内容,跟中国科协很多的工作项目结合更紧密。
  科普作品的创作,我本人可以说从自己上学的时候,就深受科普作品的影响。在上学的时代,就打下想做工程师的梦想;80年代像奥秘、航空知识等科普类杂志,特别科幻的一些作品深深影响了我们。
  其实,我这些年也在看一些科普科幻类东西。三体很有名,我们光明网、报社科技部、中国科技协会通过深度合作后,深感现在的科普跟80年代、90年代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大批的知识分子,不见得,可能是散居在社会不同的角落,不同的单位里面;但是,互联网把大家联系在一起,通过互联网增进整个社会大家庭的科学素养,在方方面面去发力;有的可能用文学作品,有的直接用科技小品文,甚至一些动漫或者视频方式。所以,今天非常高兴我们能够把各位科普领域里面的“大家”请过来,希望通过今天这样一个交流,来为我们接下来的2016甚至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去推进科普优秀作品的创作和生产,能够起到加速的作用。
  我就简单说这些,后面的征集活动请宋总(宋乐永)来说。
  【宋乐永介绍科普产业链和产品体系,以及优秀科普作品征集】
  宋乐永:给大家汇报一下过去一年之中,我们光明网在科普方面做的基本工作以及项目征集的事情。光明日报和光明网虽然是在科技和教育科普做很多年,但网络科普方面真正起步是在2015年才起步,经过2015年带领科普事业部做下来,这一年当中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我们形成了一条关于科普的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链最高端第一层级:就像马冠生、郑永春老师这样的最高端写作者人群;
  第二层级,是各类协会组织和学会组织,像中国科技新闻协会等与他们建立联系,通过协会组织,帮助我们挑选,择优最好的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团队来做科普报道,协会组织是第二层;
  第三层级,在协会组织下面,我们建立自己的一支队伍,无论是叫编导、创意也好,实际的核心工作是做新媒体的科普的创意性工作,策划型的东西;
  第四层级,是建设一批优秀科普作者队伍,像郑老师也是科普作者,也需要向我们供稿,建立科普作者队伍在这其中非常有必要;
  第五层级,就是在科普作者队伍外围,建立一支非常庞大的视频供应商队伍,我们大概差不多将近十几家视频摄制团队上,这其中还会细分到剪辑制作商;
  最终的第六层级,我们搭建了视频等内容传播合作伙伴,包括今日头条、360新闻、百度新闻、优酷、土豆、乐视、爱奇艺等,这些都是最紧密的合作伙伴,确保大家给我们贡献的稿件不仅在光明网上呈现,也同步在这些平台得以展现,使得一篇稿子能够挖掘每一个价值,建立起产业链,使得科普的业务能够健康发展;这是第一个成果。
  第二件事,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科普的产品体系。
  在这科普里面也会包括了做文字、写文章等撰稿工作,当一篇文章拿到之后,我们会对文章进行改造(编辑工作),分类为报纸的,写特别好给报纸版推送,高端报纸上使用;PC有PC版,同时也有微博、微信版,一个版本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进行改造,这是一种形式。
  另外,除了文字,我们对视频有一些观察。微视频方面,我们发展了一整套微视频产品,像flash、动漫等近六到七种形式;这种形式又可以穿插,一分钟视频、3分钟视频,12分钟视频,甚至更长的30分钟,根据不同时间段的视频,推不同的载体和渠道。
  目前,我们有文章类、视频类,还做科普游戏类的东西。试图把科普做成游戏,然后在科普领域内去做很多探索;做科学家视频,现在开始做食品安全科普视频、食品营养视频进入各个专项领域去做。基于这样产品体系,我们发现整个过程之中还有很强的短板,我们的科普作者群体,在整个国内来说是非常欠缺的,这就需要培养一支强悍的科普作者队伍。
  所以,我们发起这样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是想通过我们的渠道,在国内各个层面向科普作者征集优秀作品,比如像郑老师、马老师这样高端写作者人群,再下面比如说科普爱好者,以及在校科研的硕士生、博士生;不同层次的作者,写不同类型作品;征集上来之后,我们通过多种平台发布推送传播,另外,我们也会挑选一些优质稿件,除了正常稿费外,我们还专门预算了比较高额的一部分奖金来鼓励写作者。
  在这里,我们欢迎各位“大家”不仅投稿,也发动大家自身的优势,一起来共同打造一支国内比较顶尖的科普作者队伍。
  感谢,我给大家的汇报就这么多。   【中国科普作协秘书长石顺科介绍科普作品征集】
  金振蓉:刚才杨总和宋总给大家介绍了我们有这么一个平台。告诉大家我们有好的平台,为各位今后的作品发表提供支持和服务。我觉得,这个事情咱们石顺科秘书长,在这儿是科普学界的专家、行家。所以,“科普作品征集”这项大事离不开他那儿的密切支持,请石秘书长讲两句。
  石顺科:各位领导、专家和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很高兴这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跟光明网一块儿办这个活动。
  这个事从去年策划就跟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光明网是一个名气很响亮名字。光明日报过去做科普工作跟中国科协也好、科普作家协会也好,大家就有很多联系,也做了大量科普工作。在全国媒体里面光明日报做科普做得很好。
  我来到这儿听了杨总、宋总做的介绍,以及对光明网的情况介绍,我觉得他们多年沉淀下来的资源力量非常雄厚。还要打造一支很硬的科普作家队伍。原先就有,现在重新再打造一支;队伍里星河、尹传红等都是我们协会的,起的名字也挺好。“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征集”。今年,正好科普作家协会第四届优秀科普作品奖的评选年,这个(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也是优秀作品,也正好跟我们是在同一个年度里,这一时间点非常好。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他是在1979年成立,当时国家一级协会,很热门,文革以后知识慌、科学慌,那一阵子很火。现在,我们有20个专业委员会,你们刚才说的那些,我们有科学文艺委员会、科普摄影委员会、科普影视委员会等等。刚才宋总说到食品健康,我们也有相对应的专业委员会。
  在座的都有许多新朋友,也都是咱们科普事业的精英群体,如果你们有意愿的话,欢迎加入协会,这俩俩互相不矛盾,都是干这个事情。这几年,中央对科普工作非常重视,尤其党的十八届以来,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往中国科协“跑”,老给科协压力;李源潮讲科普信息化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利用互联网怎么开展更好的科普工作,就是要手段跟上形式发展。“科普中国”(科协在信息化建设的品牌),科协在这方面就下了很大的力气。杨(杨文志)部长他们很关心科普信息化、科普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何把科普做得更好。
  现在,光看报纸看书的人群覆盖面越来越小,看电子媒体、看手机、iPad的人非常多,科普在这儿都很重要。这也是我们科普作协这边要着力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有科普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我们也有公众账号今日科普,放在北京市信息中心蝌蚪五线谱,我看他们做比较谨慎,消息量不大,但是做得非常认真。
  在来之前,金赫让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协会做什么?打算做什么?
  我们去年跟创作有关的有很多日常性的工作,大概有几个方面,一是这几年比较露脸,李源潮两次跟国家科普作家见面。第一次是2014年跟科普作家见面,星河、尹传红他们那会儿也都在。第二次就是刘慈欣(科幻作家)获得雨果奖(获奖作品《三体》),李源潮工作非常忙,还专门见了他,这一次见面对我们协会鼓舞比较大,这也算是我们多年来没有过的大事。
  另外,去年我们搞了八次征文活动,今年跟光明网一块儿做这个征集活动,又增加一次。八次有三个已经做完了。事实上,我们协会有很多具体的事儿是单独做不了的,这就要靠大家社会力量来做,把氛围弄上去很重要。实际上,在这里你说征集上来的作品会有多优秀,这不敢说。协会里都是老牌科普作家,他们征集作品面对都是学生,写的应该有些是很不错的,有些是获奖,但是我们觉得要造气氛,培养后来的人让大家多参与,你这个50、60年代也就不喜欢,到后来以后各种媒体单位培养它,它就发展起来,这就很好了,现在年轻人鼓励他们参与。
  另外五个还没做完,七七八八的。在征文活动这方面,尤其这两年,国家要求中国科协推动,就是大量鼓励咱们年轻人进行写作,现在好处不管什么形式,现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征集作品拿来以后,通过各种形式都可以进行使用,这个是非常重要。
  我们也出了一些科普方面的作品。但是,我们可能不会直接写原创的东西。比如,2016年可能会出一本科普创作的文论。告诉大家科普写作要如何创作,摄影作品如何欣赏,又写科普美学、科学梦等这些作品来支撑。
  科普作协今年的工作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一是换届。今年10月份我们将进行换届,选举下一届理事会。优秀科普作品评奖评了三届。全国整顿以后,2010年开始评第一届,重新算已经是评了三届,在此之前评五届,1980年开始评的。我们设奖的名字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
  从这几年的评奖情况看,我国这几年科普创作的发展处于非常蓬勃时期,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关于科普创作,大家感兴趣稍微翻阅就知道,这里议论非常多。拿点作品来看的话,年代老作品和现在作品,对比一下发现有很大不一样。现在的作品正是一个生长、发育向好的时期,可能今年评奖我们就能评出一些作品来。
  科普工作千头万绪很多很多。但是仍要以内容为主,内容为主又要以创作为根本。创作是源头,再好东西没有人写出来的话传播宣传不了,这个是我们面临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我们现在的创作也有很多问题。第一是创作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太弱。为什么说这个东西,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创造量非常大,科技部统计有种科普作品正式出版。种这个量相当于过去我们一年的量。图书的出版量,大量作品里就事论事多,我们国家出现的问题雾霾困扰、中医纠结、食品纠结、PX项目纠结;很多东西的纠结,微信看到正面宣传的东西,大家传播就会感觉很慢。为什么会不新鲜,如果说“猴变人”今天怎么样,这东西就传得很快。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公众为什么要讲科学素养?我们在写科普作品、传播科学内容,教给读者怎么分析,用科学观点的思想来分析对待事物的能力太弱。国外有很多优秀作品,一线科普作家的作品讲自己科研成果的时候,主动带了他的世界观,带了人文分析的内容,尤其是食品健康,我们在作品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
  话说回来,我非常高兴和光明网一块儿搞“优秀科普作品征集”这个活动。
  你们是一个大牌的资源机构,我们双方合作,科学家的队伍也特别希望得到分享,为什么去年搞八个活动,原本作家搭平台,尽量让作家参与,但是有的时候,参与很平淡,深入面的程度不够,这次活动我们还有物质刺激(物质奖励)。我觉得,我们作家也需要这样的刺激,有时候作家苦哈哈的,确实劳动成果也很不容易,这是个鼓励与回报。有条件的话,我们这样互动一下,科普事业的发展有了刺激因素会更好一点。作家协会没有问题,我们这里有科普研究所的人,有这样的研究力量作后盾,通过成员、协会会员去坚决鼓励他们,多方面支持参与进来,资源也都可以分享;最终,评出好的作品也都可以使用和传播。
  最后,我在这儿祝贺咱们的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特别感谢大家。   【座谈会主题研讨】
  金振蓉:感谢,有你们作协支持,我们这个平台将会更扎实更权威。从今天的形势来看,我们国家现在科普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春天时代。过去,我们那时候每次一开会,一说到科普就“缺人缺钱”,过去是老的时代了。今天,我们面临新时代,“互联网+”的时代、“融媒体”时代,科普面临如此非常好的时代,科普又面临哪些新的情况,在目前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媒体格局下,我们的科普事业怎么才找到自己生存之道?所以,也需要从我们自己的传统科普这方面来说,有一个“老树如何开新花”的课题。对于我们从事科普的人来说,在今天的媒体格局下,我们也要考虑自己的科普创作,如何在融媒体的时代找到他的定位,找到他的生存之道。
  这也是我们今天来开研讨会的本意所在,各位从事科普各个角度,大家坐在一起来探讨一下科普的下一步问题。
  根据流程,希望各位专家每人用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分享一下各自在科普方面的经验和政策建议。
  先请邓涛同志谈自媒体现在新的发展格局,有请,跟大家分享一下。
  【邓涛】自媒体:科普作者最好的时代
  邓涛:谢谢,一开始我看这个题目的时候,这像似命题作文。虽说这题目给我不一定最合适,但是,用在今天的社会发展情况下,可能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个问题。
  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刚才各位有提到,实际上现在科普并不是新的问题。
  可能大家从来都非常关注自然界的变化、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现在,我有一个感觉,现在很多科学幻想,大多数关于进步的,科学进步的幻想。我们小时候看的这些科幻,现在觉得都太小儿科。
  社会在进步变化,但还会有很多人关心自然界。我们经常会说,看小说,文学家写的可能文学水平会很高。但是,作品里头经常会说这样的话,“路边开不知名的花,树上不知名在鸟叫”。其实,鸟、花都有名字,作家不知道,这在西方作品中都讲得很清楚,这是什么鸟在叫,这是什么什么花儿,而且那些花儿名字不曾听见。
  大家说,中国人对这个东西好像我们无所谓吗?其实不是,你看我们古代一些诗歌,那时候讲什么描述、什么花、什么鸟都会非常清楚。比如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放到当代,你问很多小孩,都不认识哪个黄鹂,很多作家也不知道哪个黄鹂,所以你让他写,根本就不知道名字,也写不出来。
  这类科学知识,实际上大家都有非常大的苛求(诉求)。古人看小说,诸葛亮也会观星象,他会知道哪个人哪个地区跟哪个星星对应在一起。现在大家都不知道,特殊情况大城市雾霾太重,能看见星星机会也不多。大家也非常希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恐龙,经常就有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看恐龙化石。孩子问恐龙叫什么名字,叫不出来,家长不知道。也就是恐龙,家长能说出来的话会很骄傲,孩子知道很多恐龙名字。
  知识很有意思,很多大人也想知道,但是没有时间来看。有个新词叫“需求侧”,很大的程度上,很多人需要了解这样的知识。我们现在做科普,正好可以“供给侧”。我们可以提供类似这样的很多知识,包括大家很关心的,经常问一个家长,有时候学校的教育课文很重要,所以说他要看《十万个为什么》,怕耽误时间,我们真正去了解一下,我们自己家也都有孩子,问孩子愿意看课本还是看课外书,大家非常可求,有这样那样的很多需求。现在做这样的科普,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动力。
  这在以前,我们确实看到传统出版业周期非常慢,要写稿要审稿要排版;当然,传统媒体出版商也有好处,他们帮助你把作品质量不断地提高。很多审稿人看编辑看完,比你匆匆写出来就发表好得多。有很多内容等不急就发布出去,这样不好。
  这两天说有一个新的现象,太阳系发现真正的第九大行星,原来第九个行星“冥王星”为什么被消除掉,还是因为没有完全搞明白。现在,怎么又来个新的呢?其实,大家看完新闻以后,马上就有很多阅读需求。如果是传统像周刊或者月刊,等到杂志送到他手上的时候,读者可能已经关心另外的内容了。所以,这个新媒体的时代,这些内容得以及时传播,是很好的举措。
  比如,我自己体验去做野外考察寻找化石,去野外看很漂亮的风光。大家可能也很关心,风光形成背后有什么科学道理,为什么黄山是这样子,到另外一个地方,为什么不是丹霞地貌,或者去新疆看,那儿叫雅丹地貌。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而不知道背后有何成因故事。也有人肯定想知道,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知识或者机会及时报道推送给大家。与此同时,我们刚才说,传统的方法确实也非常好。就像石秘书长讲的作品也很好,最终还会出一本书,书可以永久保存。对大家再进一步了解会有用。
  坐在地铁上,所有人看手机,看书人很少很少。国外,有很多孩子会看书。你今天坐地铁上,看书会觉得有点“装”。本来想看书不好意思看书,还是拿出手机来回翻翻。这样就有了我们新的媒体传播的途径,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渠道。
  我自己也有体会,我可能从小很多人喜欢大自然,从小看这些,原来小时候印象会很深,今后志向,我自己家里我父亲是学俄语,小时候家里有很多苏联书,最近看报道早期科幻作品也主要是苏联的,有很多自然的书籍,小时候看不懂,但是插图漂亮,马上吸引,上大学选专业很大影响,到真正从事专业很迫切想到看到感受到东西告诉大家,现在很方便,微信、微博、QQ、博客可以选择性,很简单问题马上发微信,也许朋友圈比较小,但是他们会传播他们的朋友圈,还有比如说讲一下风光,可能大家都看过,我来看我是了解地质构造的,稍微讲一点他形成的原因,大家觉得很有意思,还有很多观众的读者的误解,比如说亲身感受,大家知道外星人基地,可能是旅游部门的宣传,那个地方很荒凉,为什么外星人基地,地层里面像管状东西,几千万年前不会有这样东西,肯定外星人来过,对我们来讲很简单远古动物它的地层钻浅穴,洞穴,最后石化可能有铁矿,有时候不一定说破,觉得神秘,虽然外星人基地想想不太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也许给他科普知识,我就站地点上让大家觉得很贴切,这样媒体很快,你个人传播途径会很小,但是一传十十传百,可能一些问题大家理解非常清楚。
  还有就是我也可以写很长的长篇东西,现在叫自媒体很多很方便办法,微博不能写那么长,就写博客,个人认为博客很好,微信必须这个人某种联系,这个博客谁都能看到,最好方法就是网站,大家都会网站看这个,因为个人博客有一个缺点,你比如说这个人非常勤奋,不断更新,但是不一定马上都去更新自己内容,要是不主动更新,人家一看一两个星期没有,人家不爱看,光明网每天海量信息,有大量更新,这个媒体那也可以叫做自媒体,我们写出很多,传播过去,这个网站会甄选一下,哪些非常有意思,不一定权威,有判断,哪些机构从业者也好,工作人也好,他相关的领域,网站选择在里面,这样的媒体确实非常方便,而且大量的信息就从这里面传播过去,认真来说可能一般人可能更感兴趣就是这样科学论文。
  比如世界局势也愿意看看热闹哪个地方打起来,哪个不打,这个跟我们自己生活稍微远一点,坐地铁看的人大家看都是可能跟生活有关的东西,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说有科普内容好像离我们生活远,比如说做化石研究,经常会问你研究这个学科有什么用,很难回答,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会讲学科的作用,但是你说有什么用,很多人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潜意识的想法我不做你这个,可能跟我生活没关系不会饿死,如果是这样要求的话除了农民种庄稼没有用,电脑不看没有关系,但是到这样发展水平,有很多需求为什么会看电影,不看电影没有什么影响,人活着就有很多需求,科学知识有很大需求,基础性的比如说跟我们生活没有直接相关的,毛老师做的食品卫生所有人都关心,但是潜意识刚才一开始讲大家有很大的需求,我们现在有非常好的条件,科技发展,大家可能也有很多人热情,这种热情不一定,你征文有物质鼓励,现在大家不太在意物质鼓励,但是真正他写作品内容能被大家了解也是非常高兴一件事情。
  比如我本质工作做科学研究的,但是我们真正一篇论文,哪怕世界顶级杂志发表,真正看得懂很小圈子,想真正拓展出去,两种情况,一个是记者算帮你忙,介绍出去,有可能写过程中最有意思可能没有看出来,没有写出来,比如说前一段有一篇文章,我们同行说看文章写很好,但是看你关于文章的新闻报道看不懂,马上有动力,自己写更有科普东西写出来,通过不同媒体方式放到微博里、博客里,这样真正他可能有人看热闹的人看新闻报道就够,真正想了解内容的人可以到你的自媒体也可以,他就可以了解你是怎么样解读,因为大同行不一定像小同行看你原来正式论文。
  所以对从事科学的人来讲他自己也有这个愿望能够介绍出去,现在媒体非常方便,应该算是一个不仅是春天,应该是夏天,非常火热的科普的季节,我就说这些。
  金振蓉:讲得很好,实际上科普和我们国家的中等收入这个阶段是相关的,大家在脱离物质贫困阶段以后,其实现在大家到了追求精神生活,其实大家看很多不是一定要跟自己专业工作多么相关,但是需要了解大千世界,而且特别希望更深入的懂得这个世界,所以我们现在在做科技报道也是这种,你理解一个东西很难,你把它传播一遍,把自己这种感受传播给别人也很难,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自媒体生存空间非常大,因为你们在这个行业、领域比较深入的人,所以他们做出来东西,人文关怀东西一定这个时候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大家就是从各自的角度,自己自由发言。
  邓涛:刚才说征文不是踊跃投稿人,最后征文水平不一定达到你们要求,反过来会主动来挑选今年的一些哪怕是自己发表一些东西,选择写最好的,已经发出来,比如最近关于医学解读,你要征求的话不一定征求那么好。
  【马冠生:科普内容创作的时效性与科学性】
  马冠生:我重点从两个方面说,一个是科学,在科普传播过程当中它的科学性,再就是时效性。我们所有包括科学研究本身肯定要强调科学,科普也要强调科学,包括指南标准,现在都是强调证据为基础。当然从我们科学研究方面来讲,这是在不断变化、不断进展的,原来我们可能是只局限整体的水平,以后又逐步细化组织的水平、细胞的水平,现在分子生物学水平,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改进、不断进展,我们对我们整个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
  随着不同科学技术的改进我们对于一种疾病、一种现象可能认识更加深度。为什么谈到食品卫生问题,为什么那么多食品卫生问题,除了一些存在的现象外,就是随着我们食物技术或者纤物质发现不断丰富,这一方面宏观研究也是非常多,因为一方面我们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小研究的方向,另外一方面就是研究越来越宏观,因为我们在科学研究当中有细胞学研究、组织的研究,我们有动物学的研究有人体的研究甚至有很大的人体队列,甚至更大的一些就是政策方面的研究,我们所有这些问题,从微观方面是有的,非常细的,宏观方面相应的特别宏观的政策方面研究,每一环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这个整个链条连起来,我们才能对某一个问题有清晰认识。
  实际上我们说肥胖,简单说就是吃得多,或者动得少。实际上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我们现在吃东西更容易了,还有文化因素影响。非洲强调要胖,胖是富裕象征,对于女性来说胖有生育能力象征,社会文化因素、遗传因素整个是综合因素影响,因此报道首先要科学为基础。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邓涛老师也说,媒体有时候对于科学问题理解,跟科学家本身实际上也是有一定差异,大家从事专业不同,对事物认识、科学研究认识理解解释不一样,怎么协调这种关系,媒体跟专家、专业人员之间沟通显得至关重要,原来可能有很多是采访或者是媒体的他自己根据自己一些理解写一篇稿子,一不小时出一些专业问题,现在改进的地方就是沟通的问题。
  原来有很多稿子,包括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写稿子经过我看,然后才去发表,当然是我署名的,这个过程实际上避免了很多低级错误、专业错误的产生,所以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的。我们今后光明网、光明日报在这些方面搭建一个跟专业人员很容易沟通的平台,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科学研究实际上我们要承认它的局限性。尽管强调正义为主,另外强调局限性,我们对一种事物、一种理论研究不断进展过程当中有时候甚至是矛盾的。拿胆固醇问题来说,前些年我们实际上限制胆固醇,1月7号美国刚刚发布的新版膳食指南对胆固醇问题政策整个放松,像反式脂肪酸,原来大家不知道,后来发现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负面影响。从而科学研究不断改进,校正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可能对公众带来疑惑,一会儿说胆固醇能吃,一会儿说胆固醇不能吃,所以是必须要承认局限性的。另外还要考虑本国特点,欧洲国家本身胆固醇摄入更高,中国人群跟国外欧美人群并不是一样,包括体成分有很多不同人种差别,因此对这些科学问题、科学研究结果也是需要根据我们本国一个情况,本民族一个情况一个结合。
  还要处理好科学和科普的关系,有些科学家是做的很好的。有些人呢是用专业的语言去做科普,因此老百姓并不理解专家所说的,除了老百姓有这样的科学研究。所以,你需要让老百姓听得懂、做得到,这样才算一个真正的科普,所以怎么去一个让他一个沟通一个联合一个协作非常重要的,当然就是我刚才说了有一些所谓科普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可能有时候会产生一些专业方面的错误,所以我说这两个方面必须去很好进行沟通,但是并不是矛盾的,好比说吃的东西美食美味并不意味着不能吃去健康、不能吃去营养,结合专业一方面强调美食美味,另外美食美味当中不失美食味情况下,怎么注意营养健康的问题,怎么跟专业知识跟科学的传播科普要相互联合、相互协作,这是科学性问题的第一个理解,不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二时效性,时效性肯定非常重要,时效一个时间,一个就是效果效率,很多也有教训。前些年比较流行的林冠棠、张悟本这种现象,实际上我们就是没有及时进行科学干预,林冠棠当时所说的牛奶致癌的问题到现在还一直在流行,当时我们进行这个科普的干预实际上不够的,如果当时做效果会非常好。包括张悟本同志做的,后来卫生口及时干预,科普领域进行干预,吃绿豆、吃茄子,后来进行干预不错,但是他影响是一个在传播领域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人家做非常好,这方面我经验是什么?要结合时机,前几天36网合作的做一年的24节气饮食建议,我就发现如果我平常说羊肉、藕、木耳的话,大家可能不会关注,不会怎么去关注,但是要结合咱们传统的24节气,好比说大寒吃羊肉,平常也可以吃羊肉,但是大家比较感兴趣,这个时候推出科普文章感兴趣,比较有意思,所以这种时效性要非常好的结合起来。
  前天我是参加中国健康知识激励计划10周年庆典活动,给我分享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我们知识传播一定要抓住非常好的时间段,因为现在马拉松、半马非常火,很多人痴迷,这种知识有关这种营养、补水知识,健康知识,跑马拉松前两天后两天效果非常好,非常认真看,每个细节认真看,这具有非常好的时效性。今天推出来了春运营养,马上春运开始,后天推出来一个就是过节的时候你送礼的话应该从我这个角度来说一些健康的建议,建议他送礼的话从食品采购来说建议送什么?一定时效性,这样大家会更有兴趣去看,所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我刚才强调1月7号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美国营养师,我估计很小小孩,他传播非常快,1月7号正好美国有时差,等于颠倒黑白时差,所以传播速度非常快,但是我发现他对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理解以及中文翻译对照原文有不少问题,因一个是他英文资力、背景,所以这个时候必须得抓紧时间尽可能快时间内对此重新进行解释,重新进行传播,类似这样的时效一定要跟上。关于各种活动信息量每年都有,建议光明网应该抓住国家重大的活动,或者是一个重大的信息我们要及时传播,不知道光明网有没有传播美国膳食指南,如果做视频效果非常好,一年前关于猪油,国民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由于猪油吃少了,写了文章,今日头条点击量200多万,老话题拿出来重新传播,反复传播显示出他的效果,我就先说这么多。
  金振蓉:您谈这个真是科普宣传,媒体和专家之间怎么在这个科学传播又好又快达成一种共识是有的,但是媒体更多是时效,专家更多在乎是全面、准确,所以表现为科学家要慎重,所以说在这个矛盾中,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这个传播,尤其是食品问题,每次危机的过程中,在媒体和专家的互动中就是说有很困难的地方,专家每次在平时可以说,危机倾向于慎重。   【尹传红:“互联网+”时代,什么样的科普更有趣】
  尹传红:既然是座谈我想发言之前补充一下马老师话特别有感触的,一个前些年我在媒体科技日报发生一些重大事情的时候我们经常说找不到科学家,科学家不愿意谈,经常两种说法,我后来跟院士科学家聊天他们愿意谈,问题关键时间结点上没有合适人找他,不知道哪个院士能谈,当然有个人忌讳害怕说错了,不愿意成为媒体公众人物,这也是过去我们很困惑的问题,刚才科普所王大鹏说马上想恢复一下科学家媒体面对面,我才知道已经停了一年,我觉得搭这个平台很重要。刚才说提到关键时间结点有一个特别深切的体会,去年11月13号应该是一个中午我回自己家里,经常在城里住,周末回家手机没电,没带充电器,不知道那天发生什么事情,正好两天忙写一个东西,到周日我太太说陪陪孩子,看电影吃饭,吃饭的时候发生大事,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什么事?死了多少人?什么都不知道,后来周一以后发生很有意思事情,手机充电打开微信发现有七个朋友给我转一篇文章,转文章点赞一看文章城市恐怖主义,把战争带到每一个人身边,点开一看巴黎恐怖事情发生,这不是我写文章,觉得很奇怪,根本不知道巴黎发生恐怖事件,我文章已经传很多,有七个朋友在微信转过来,一看原来是四年前十周年的时候,果壳网约我写一篇长篇文章,分析一下城市恐怖主义,各种各样考虑,他加由头,当然给我打招呼,我特别惊讶。我上次跟运强他们举办一个会,我也谈这个事情,所以某一方面感受到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落伍,还有也很敬佩孙总他们这样网络的同仁非常敏感,能够及时把重大事件跟过去这些作者写过文章发过来,很高兴这篇文章传播。
  讲之前我主要是这个话是跟光明网同志商量选题的,讲互联网时代怎么样科普更有趣,虽然前面戴帽子,我自己也是传统媒体,我在讲之前放一分钟的片子,跟我讲内容有关系,这个片子看很震撼,可能后面知道跟什么有关系。(视频播放)
  是一个广告,肯定没拿提成,我看以后很震撼,因为打开一个很传统的书,他们编辑告诉我,你先戴个眼镜看看怎么回事,我们都说书页和纸媒都是落伍的东西,跟我们主题切合媒体融合,更能出来一些非常新奇的花样,今天这个话题可能看传统媒体考虑,既然考虑融合肯定不是一蹴而就,而且我们也要依归传统,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更有力量,上午在知识就力量杂志社开会,他们说知识就是力量,后来有人提出来创新也有力量,结合起来知识加创新更有力量。
  首先我想讲明一个观点,我觉得趣味性科普创作永恒的主题,不管什么样形式科普创作,文本、网络、电视,刚才看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我们都在追求一个比较好的传播效果,我们通常讲“三性”有争议,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也有人认为好的科普作品应该有思想性,要求太高,一般达不到,别人也还讲别的方面,但是我认为一般优秀的科普作品中应该具备三个特点,第四条说是最好,有一定的哲理性或者思想性,属于水平比较高,或者传播比较好的,所以传播科学知识准确性应该优秀作品最好的,表述和结构的逻辑性,行文表达的通俗性,这也是一个基本架构,最好还有一定哲理性和思想性。
  我们就来讲追求趣味性遇到这么一件事大家看标题,这是一个多月以前我们在中科院网络中心王主任他们那里评审移动端客户科普融合,一半说这个课题不能过,有评委问做这个项目人你们会把这个文章给你们女儿、你们孩子看吗?追求趣味性走的偏门了,这个又是另外一个偏门,在北京市科委搞了一个资助项目评审,大家看左边目录是最原始的,还是北京比较有名医院博士生写的变成教科书,后面那一个旁边这个是我跟他们商量以后给他们提示,一块商量主要是他们来改的,这就是后来改了以后的目录和标题,那么还有一个例子,这还是那本主的例子,所以大家看看,我们讲到科普传播效果如果这样结构可想而知跟教科书差不多,新媒体发展这个地步,传统媒体创作者还是这样观念,首先声明不是专业科普创作者是医生,比较有科普的热情的医生,不想打击他,但是确实这个情况很担忧,20多万项目北京科委也是,指定我们帮他改正一下,或者完善一下。
  前苏联有一个很著名的科普家叫伊林,有一名言:没有枯燥科学只有乏味叙述。实际上对作者提出要求的,所以本身他自己的作品按照高尔基的评价非常简单明白地讲述复杂现象和深奥事物,基本上也不用借助什么图表,叶永烈早期比较有名,我记得给我谈过一个观点,他说科普作家是一个变电站,从科学家那里郑永春他们这科学家,从你们那儿高压电变成低压电才能进千家万户,我想从一个角度来谈,通俗话其实跟我们趣味性还是有关联的。
  这就是当年超级畅销书,印300万册叶永烈的,刚才杨总也谈他受到影响。还有一位他在美国80年代非常有名的甘本祓先生,我在11岁就看了这本书,《生活在电波之中》写非常好,30年以后我们意外相遇,告诉他我是他小读者,后来跟我谈,谈说科普作品要好的话,论之有物,看之有趣、听之有理、思之有惑,好的作品应该能达到地步,他自己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所以去年11月份的时候科普研究所科普作家协会开他的作品研讨会,特别说向他致敬,一个代表现在47岁的我和11岁的我向他致敬,因为小时候有幸读他书,后来又幸和他认识。
  还有一位美国很著名的科普作家叫阿西莫夫,很有幸少年时代读他书,也算是现身说法,他的书《阿西莫夫论化学》,实际上不是论文,是一个科学随笔集,我后来我专业基本上也是跟化学很近,跟生物很近,因为看了他的书,所以前两年我们纪念他的时候我也专门讲到,一个好的作品,好的作家对社会个人影响非常大的,从叶永烈到甘本祓到阿西莫夫都是有自己亲身体会和现身说法。
  所以我自己搞科普创作的时候,我也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创作要善于挖掘科学的理趣,这话怎么讲呢,我总结三条,前面三条所谓科普的功用有递进关系,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引导公众欣赏科学、促进公众参与科学,后面两条提升一点,传扬理性、发掘理趣,这个发觉理趣是我自己说的词,也许已经有这个词。因为费曼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是著名科学老顽童,在一次演讲中,他讲到科学有一种价值趣味叫心智的享受,这种享受就像王老师、郑老师从科研研究中能得到享受,也有一种自己看科普读物得到享受,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考虑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话,一定要重视这件事情。所以他展开讲一下如果我们整个社会的目标就是人们能够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那么科学带来的享受就像别的事情一样重要,对未来社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另外美国一位著名天文学家也是科普作家萨根认为理解世界是一种享乐,没有被鼓励着去积极思考的人是不幸的,他还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非同寻常的结论必要有非同寻常的证据,还有一句名言:科学你不去占领阵地伪科学就会抢你地盘,大概意思是这样。所以前两天我参加北京网信办发布会,邀请我去做解读,十大生活流言,绝大部分跟健康和食品有关系,后来我写一篇评论,前两天科技日报发的,科学流言留下什么?我也想表达一个观点,科学知识和理性思维缺失,就会导致盲信和荒唐来占位,没有用迷信这个词,因为盲信可能现在有很多知识层面人都会陷入盲信,而非我们传统意义上讲迷信,我认为有一些不一定知识欠缺,有时候理性思维的欠缺,或者批判性思考能力欠缺,没有用伪科学荒唐,因为我们现在老讲创新,有时候轻易说一个东西是伪科学要打问号。
  台湾出版一本阿西莫夫随笔集,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小时候读课本能够像阿西莫夫文章一样有有趣,那么今天就不会有科学盲或者科技恐惧症的问题,所以这句话也是针对我们作家创作者来说的。
  前年南方周末出版了一个阅读专题,科学方面的文章邀请我写的,我专门用一个题目挖掘科学的无趣,我们创作者不论文本创作者还是网络创作者,在这一块应该都在探索,有一些做很好,但是有一些做的不好,所以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讲科学,我们社会中对科学各种各样一些看法,本身从阅读来讲有消遣性、实用性、思考性阅读,所以我是个人比较看重能够发掘理趣、传扬理性思考性阅读,不管是网络文章还是本身文本的文章都应该达到目的。
  所以第三个内容我是想讲,好的创意让科普作品更有趣,这一块涉及到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不展开说,比如说可能大家见识过,从森林的森到林木的林到木头的木到十字架想表达什么意思?我们一目了然,像这样一些滥伐的结局,人类的文明从砍第一棵树开始到最后一棵树结束,言简意赅,还有多麋鹿骨牌,生物多样性丧失,就在我们身边,北京迷路园制作设计的,这也是留了一个悬念,小心这里有一种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是谁呢?空白了,每个人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看,一看原来是我们自己,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所以有很多精巧设计,对我们搞科普创作借鉴力非常强,像请换位思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对比着看下一个场面,我们会觉得很震撼,这些年全球变暖所展现一些,包括古代的生物灭绝,有自然的原因,我们的一些科普展览,做了很多分析,恐龙展也讲到古生物,包括这个,这是我拍摄,我觉得办比较好古生物展还科普展览,有一些实物对比也有一些分析。这些都是比较具体的一种艺术的作品和一些实物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像这个就是有一种虚拟现实系统,或者叫增强现实系统,看恐龙怎么消化,点开他的胃马上会显示在非常大的屏幕上,这个安排科普车上,这个展览随着车走也是近些年来比较有创意的,当然也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像前不久去参观一个王致和科普体验馆,早年建的时候不满意,是科委项目做评审,但是经过了重新投资和重新设计已经做非常好,我们看这一部分,你看那一个不是简单只是展览他怎么制作把原辅料把整个加工的过程,还有体验的环节,学生课堂可以体验延伸就是特色菜制作,比如拿臭豆腐炒饭真香,还有老字号文化体验,还有三维立体展现豆腐的一个装置,这是他制作坊,原料辅料都在这里展现,制作豆腐腐乳整个科学内涵都在介绍,微生物作用也有一个专门的展览的方式。
  这些都是他的场景性的东西,这是我拍摄下来的,重要还有一个对比,过去工艺是什么?现在采用什么新工艺,提高什么效率,里面科学过程怎么回事,这一块我也是举一个例子,前些年到了五大连池,有不老草,一浇水变绿,你不说不知道,我觉得这是很好做科普一个契机没有做,包括纯正矿泉水,拿水之后两小时不能喝,被氧化了,像铁锈一样,可惜当地没有做。
  有一点个人主张,有一点医生见解甚至哲学思考,像这样一些书,应该写成这样一本书,后来专门给他样本,外科医生手记翻了一下,把目录在做交流讲解的时候,把目录给他看了,他觉得应该换一种写法,从趣味性、从可读性吸引力更好,这是人家样书的书,最后让他做成这样书,这是原来目录。
  最后再简单浏览一下,因为现在有一个叫移动端科普项目,前一段时间我们也参与了大量的评审,因为篇幅比较小,都是借助一些新媒体手段,还是写传统的千字文的文本,附上一些图片,甚至有视频的东西,把一些事情说非常好,这一块比如说有一篇《太平轮、彼岸》科普解析,借助一个大片讲一下为什么船沉掉,有哪些科普方面东西,科学方面的东西,当然本身命运解析是本身电影故事架构的事情,你看包括其实前面只是一个引子,通过这么电影大家比较关心故事,带出很多科学话题去谈,简单罗列出来所涉及到一些内容。
  后面一条我们很快过去从跨界结合点探寻科学的趣味,这样例子非常多,报刊做一些,像知识就是力量也是传统刊物,后来改刊以后也是全媒体发展做很多尝试,包括讲座结合主题文章搞一些讲堂,昨天还是今天正式上线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把过去中国科协搞老科学工程纳入,像蝌蚪五线谱专门设计一个科学故事,都是讲著名科学家故事,完全故事形式跟前面科学家博物馆不太一样,诺贝尔专题每年都是很热门,像这样一些关于食品安全专题嵌入视频,科技上都能做到,强化多媒体传播。
  现在网络上做一些东西,以前只是说小报小刊比较做媒体,后来发现高手太多了,尤其媒体这样一些机构,很多东西非常吸引人,而且完全克服我们传统媒体的弊端,当然像这样一些话题,我们纸媒不可能做这样标题,也不算低俗,评审的时候为什么非得写错别字,知道吸引眼球,如果评奖去掉了,但是作为日常网上运营也可以说通,不像那么低俗,还算可以的,这是北京市科协下属蝌蚪五线普。
  包括紧根热点事件比我们传统纸媒到位多,及时多,宪法中也能够搞出科学,不知道怎么搞,所以这些新媒体非常值得学习。
  另外最后讲讲刚才石秘书长提到征集优秀科普创客,组织一些选手,这些选手经过一轮稿件选手,有基本能力,下派各个所里面去,也是同题文章再来评审,每年评审十个,有一些文章配图各方面做非常好,前两天通过审查北京数字博物馆也做非常丰富,刚才说跨界,科学艺术这方面做很多专题文章,像北京桥也很有趣味,这都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这都是参与评审做项目。
  借助新媒体提升科普作品的趣味,这是刚才展现,邓所长所里出一本书叫《征程》比较有新意去搞图书了,中英文版,但是并没有借助多媒体手段,我要重点介绍后面这一块,像北京少年出版他是社号称第一步跨媒体可视图书,他讲很多科学实验,拿传统书以后,根据这几个步骤选取一个实验你看文本的东西,大家用手机扫描有一个二维码直接像演示电视一样把这个场景演示出来,这一套书卖89块钱,原来以为卖不动,有一个课外试验小组买了400本给孩子看,大吃一惊,现在这种属于结合体做新书。
  最后展示就是刚才看到的片子,有传统的纸媒形式是这样,不同的话要配特别的眼镜,里面也有一些很特别的设计,可以把大家从视觉形象,这已经很有视觉效果,恐龙世界大冒险好像没有出来,因为给我开眼,确实很厉害,从传统报刊到网络到纸媒,也是传统的图书,很多这样一些变化值得我们去关注,我是借助科普创作来讲,其他不展开了。
  金振蓉:媒体争论很长时间,全面介绍一下现在互联网+时代趣味性表现因事方方面面,我们挺开眼界的。
  【李晓明:UGC与PGC内容生产模式的科学与传播】
  李晓明:知识分子是饶毅、鲁白、谢宇老师三个科学家创办的,这里关于人文思想的,这是大概一个见解。这三个老师比较潮,我们尽量把他们打造比较潮一点,这个是我们读者定位,三个老师各自的表述不太一样:饶毅:在一定程度上,“人人可以是知识分子”,因为人们都有发挥智力、获得知识、运用理性、追求幸福的能力。鲁白: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批判性、前瞻性;他们具有深刻的社会意识,极具社会责任感;他们是社会的良心,敢说话、说真话,诚信为人;他们追求真理,但尊重不同意见;他们具有启蒙意识,关心人类文化价值,关注广泛人类知识。谢宇:知识分子就是具有自己独立想法,并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个人。我们总体上还是希望能够做到一些启蒙公众理性传播。
  知识分子核心优势实际上科学家资源,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就是希望能够把资源能够发挥很好一个地方,我们的定位希望能够以前沿的知识、科学视角和创新思维为核心,吸引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收入比较高的优质用户,曾经有1000多个读者调查结果,有50%以上都是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25岁到34岁用户占60、70%情况比较好。
  我们整体发展架构,最核心是科学的IP,现在科学的IP概念可能现在大家比较热衷,其实就是一个知识产权的内容。因为做科学传播最核心是一个内容,这个内容实际上还是最核心的,大家都在争取最优质的内容、高质量的内容,我们有几个方向大家稍微的了解一下。
  希望在媒体方面实际上通过这种内容的报道,接下来包括一些评论的文章组织,包括三种形态的产品,音频和视频最大程度展示科学传播内容,全网发行概念类似传统媒体,移动媒体要怎么做更希望说我们能够通过不同的合作伙伴,其实跟宋老师刚才讲概念很像,我们内容不是说敝帚自珍,只是在自己平台推广,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分享,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我们内容,我们内容虽然核心,其实最主要是打造影响力,打造内容本身品牌,这是我们做全网发行一个思路。
  媒体—社群—内容—制作—分发—沉淀,这是我们科学IP主题生产方式一个流程,媒体现在是我们入口,这个是还在一个前期的阶段,整个来讲只有四个月时间,我们希望能够假以时日科学家社群建立起来,覆盖更多的学科,覆盖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科学爱好者还有我们读者,希望这个人群能够有一个基础的规模,这是我们希望能够做到的。
  制作方面其实就是一个融媒体方式,最终希望能够有出版的产品,现在正在尝试已经首发众筹写屠呦呦的一本书。这个沉淀是我们希望平台内容最后沉淀,希望成为核心IP,最后有一个商业的体现。
  这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同自媒体的整合,从而希望能够形成联盟。知名科学家、网络大V都是科学的自媒体,但是这些科学自媒体我们发现他们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出自于科学家在主导,像邓老师、马老师、郑博士都是这样典型代表,但是科学家们来做这件事情都是垂直的圈子里面做这个事情,有没有可能说我们这样一个不同的学科,不同领域这样自媒体大V形成比较好的联盟,我们在这样一个联盟下来去生产,这个里面就是有几个可能比较热的领域,像宇宙的、物理、生物医药这都是非常热门学科领域。
  科学家做这个事情有一个问题,大部分人都是业余时间做这件事情,不可能专业化职业化,有一个特点,我内容直接做产品,我们科学家实际上是可以去像我们知识分子三位主编一样去做职业化发展,或者说有没有可能能够匹配到比较好职业化团队跟他一起来做,中国科协做很多的尝试,这个尝试大部分钱是投在具体的文章上去了,或者是一个系列的策划,这个有没有可能说将来把这个钱投到一个团队,知名科学家像郑博士为他打造很好团队跟他一起生产,尹老师科普学家协会很好资源,把钱投到这些人身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知识分子事情,我觉得生态做非常好这是我一点体会。
  知识分子发展里程碑,9月18号上线,当时非常匆忙,整个编辑团队没有做好准备,因为求实科技大奖要发了,18号要上线,当初压力很大,没想到有很快很多订阅用户恢复,头天后台200、300用户,到第二天中午过1万5,这个数字给很大信心,他们支持,三个人科学家发刊词带来这么多用户,可以想见,一个一流的科学家、知名科学家可以带来很固定的用户,大家会喜欢看他的东西,假如说我们这种模式可以推广其他领域的话我希望真正各个垂直领域都有类似模式产生,这个很可观。
  我们10月3号诺奖报道非常出彩,屠呦呦第一篇文章是我们在屠呦呦获奖之后半个小时推出来,其实就是老师当时急心写一段类似于编诊案一样几句话非常精彩,然后把以前写关于屠呦呦的成果那篇巨长的文章贴在后面,这篇文章抓到非常好窗口期,那个时候没有人对屠呦呦获奖事情专业解读,及时推出之后阅读量爆涨,当前晚上后台阅读量30、40万,第二天中午到70多万,最终达到81、82万样子,直接后台用户涨两万,整个诺奖报道期间关于化学奖、物理奖、经济学奖报道还是相对来讲比较快,后面会讲具体生产模式,整个诺奖期间报道带给我们用户增长到5万,十一假期结束之后用户达到8万,体现出来一点优质的内容仍然是一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把这个优质内容抓到手里才可以真正持续用户关注,我们后面可能比较快一下10月10号拿到真格基金天使投资,11月5日参加财新年会,联合主办一场新知论坛,几位科学家主编徐小平都参与了,12月8号首本《辛酸与荣耀》书正式出版,我们到今天的数据,我们昨天晚上获得18万订阅用户,增长速度比较快,单图文阅读量到2万左右。
  2015年数据就是我们有105天推送,240篇文章,整个的传播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这个是新知论坛的活动照片,其实可以看到科学家效应,他们参与很多的活动,像饶老师参加样式诺奖央视诺奖直播,我们和北大哲学系一起联合主办诺奖与文化软实力的论坛,鲁白老师参加求实奖,参加网易、搜狐年会,谢宇老师上海文会讲堂做报告,还有就是像潘建伟、张老师跟两个主编老师一起参加听到知识分子的专场,他们社会活动科学家主动走向前台跟公众进行交流这个是非常值得鼓励,我们其实做科学传播越来越多科学家,像马老师邓老师这样真走到前台去,大家探讨怎么样能够把科学家传播很好结合起来,其实最好方式科学家主动做这件事情,有能力、有优势有特长科学家更多走到前台去。
  我们其实拿了有几个奖,腾讯的年度的十大科普自媒体这样一个奖,这也是中国科协支持的,还有就是点赞的晚会,马老师邓老师一起年度科学传播人物,饶老师拿第一财经2015年度思想家,整个知识分子平台起很好品牌提升的作用。
  其实想讲我们成了很多媒体报道的对象,第一个报道对象其实在传播的层面上知识分子模式成为科学传播的现象,那时候北京科协颁给我们奖,今年又拿两个奖,还有一种实际上我们内容推出之后成了很多媒体报道的信源,科学家有依据判断,常年做科学传播,科学家专业判断一般社会媒体做不到,这是我们最核心一个优势,如果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能够聚集到我们平台上,我们传播上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个很希望说能够继续去拓展我们这个平台上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尽可能吸引他们到我们上面去作为我们作者也好,合作者也好一起推进科学创作。
  回到给我题目UGC和PGC还有PUGC问题,科学传播生产方式到底是什么?举两个例子来说,原来在科学网待几年时间,科学网其实有非常好的科学传播的资源,有8万科学家的博主,大家觉得是UGC还是PGC,就是这个概念其实在很多人那里,用户生产内容,但是我们的用户又是科学家的这样用户也在生产很专业内容,到底是UGC还是PGC,知识分子是职业科学家加上专业媒体人生产模式,到底是PGC模式还是PUGC模式,这个其实我们看一看,这是2015年度没有包括今年1月份做一些统计,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阅读量前六位文章,第一个是屠呦呦的解读,第二个是屠呦呦获奖座谈会发言,第三条其实写了一个科学的故事,实际上很有意思文章。第四篇文章中科院专家原来国合图老官长张啸林写的,请核心期刊走下神坛(音)还有鲁白写中国教育话题,最后讲就是关于屠呦呦贺信的事也引起很多关注。我想说明什么的是,我们去看看这些题目里面,我们可能需要科学家判断,第二需要作为媒体人这样一个在策划和传播方面的一个结合。
  这个其实是很好的把我们专业判断和传播能力结合生产模式,这个是2014年12月份在北京科技部那时候做报告的时候其实总结出来,两个其实都是科学传播的主体,怎么样结合起来,解决科学家和媒体之间的信任关系,也解决专业生产和媒体传播方式,再好的内容传播不出去其实仍然是效果很有限的。
  我们选题两种来源,科学家选题编辑部配合,科学家背后有很多科学家资源对接过来,我们想办法给他们做转化,他们有很好的稿件我们直接可以用,最后其实还是需要编辑部做修改,增加传播的手段,还有一种编辑部的选题,科学家可能会在专业问题上有判断,可能在社会热点事件上能够结合不一定都很对口,需要编辑部选题跟上,我们会根据自己平常的积累给科学家互动,想办法采访对手、作者也好实现转化,就是说我们日常的配合还是比较紧密的。其中饶老师内容生产方面投入精力非常大,给我们提供很多国外最新前沿文化,做翻译编译处理。鲁老师擅长经营优秀科学家资源,组织一些活动,对接外部合作,谢老师是社科领域非常知名专家,其实在很多文章方面是给我们很好的补充,因为他在美国,所以我们还是尽可能想办法转化他身上的很多的资源,我们一直希望有社会科学领域人进到编辑部里面去跟他对接,一直想做的,目前初步通过兼职人做事情,不是特别好,但是还可以继续做。
  大概说一下UGC和PGC,科学网是一个UGC的模式,很多科学家资源在这个平台上,但是没有完成一个我们编辑最后做专业的生产和加工这样的环节,是一个推荐制的方式,所以就说我们可以看到他仍然是有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一些科学家来写文章,本质上仍然是UGC,但是很好转化成PGC,两者实际上可以相辅相成,我们扩展U的时候尽可能去科学网一样。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八大领域,很多细分领域科学家有不同层级非常好的资源,如果专业化进一步深入,提高专业化程度,尤其媒体这部分功能,我觉得这个P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像我们80多个外围志愿者实际上就是潜在的用户,慢慢转化成我们专业生产者给我们形成比较固定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平台的影响力,提升之后正向结合。我们陆续培养这样一些人,有国内外研究生、博士生,还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研究员都在作者群,日常大家很好讨论群,在我们生产需要,结合他们各自学科领域他们可能参与到我们具体制作小的某篇文章的生产的群,所以就是这个里面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去培养和发现这样的人,我们实践表明这个模式非常有效的。
  比如说我们有更多的自媒体联盟,可以拓展更多领域专业创造者,主动跟传统优秀科学期刊来合作,版权合作方式拓展内容工艺,比如中国科学、中科院刊合作都成为优质文章的来源,总体上我们希望通过更多内容专业内生产集合形成传播合力。
  所以我其实想强调PGC要求,最终专业媒体生产者对他进行加工,增强他传播要素,这就需要我们内容生产上走向职业化流程,只有这样的话才可能商业化有很清晰模式的,我们很多科学家是基于兴趣来做这个事情,如果内容生产更加职业化内容更具有价值,可能版权就是我们的核心。我们科学家根本出路有一个专业生产内容的一方和专家创造内容一方,最终变成职业化的专业生产内容一个机构,所以我们通过IP化链条,实际上想办法孵化一个生态系统,我们可以去发现很优质的潜在作者,专业内容生产者,我们去培养它,去孵化它在某一个领域里面的能力,我们一起来做高质量的内容,最终把这些内容结合起来,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有内容版权的,有商业化前景生态系统,如果我们科学家像明星一样,在我们各个平台上发光的话,科学传播非常光明,我们科学家就应该是一个明星这样一个存在。
  我们会有一整套的给他提供服务、给他提供内容转化的这样一个团队来帮助他。比如说我们最近跟浙江大生命科学院王教授一起合作,我们也申报网络中心王主任那边的项目,通过科学家的脱口秀的方式来讲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历史,实际上非常有意思,如果说有很好做内容的科学家,在这样潜在的能力下,我们是把他发挥出来、包装出来完全可能的。这样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越来越多明星级别的科学家存在的话,我是觉得这个平台将来品牌影响力完全支撑起我们很好的专业内容生产平台的成长,具有很好商业化前景。实际上激发各个领域很好苗头是有这样一个专业内容生产团队,专业内容生产团队想办法跟科学家结合,这种结合有可能产生一个现象,不同领域现象级产品,我是觉得非常乐观的,我大概就讲这么多。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介绍科学家做科普的障碍和政策建议】
  主持人金振蓉:刚才的(李晓明)介绍主题里面涉及到新媒体,涉及到运作模式、机制体制的问题,这也是下一个阶段传统媒体面临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他们的运作更像一个传统媒体,今后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郑永春:目前,我还在科研单位,还在做科研,我希望从我的一个角度谈谈科学家科普障碍与政策建议。
  我以前也不写科普(作品),去年7月份,有很多关于冥王星、第二个地球、火星的新闻,正好(是我的)研究领域,我手头上有很多资料。而大部分天文学家都不研究行星,都是做太阳系外的东西,这是天文学的现状,实际上我们做的学科在国外叫行星科学,恰恰跟我们地球很容易密切联系起来,行星上看到的火山、冰山、山脉在地球上都有,所以很容易拉近与大家的距离。我不是科学家,我是青年科学工作者,实际上只要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人都可以称为科学家,只要以写作为职业的人都是作家。
  青年科学工作者在做科学普及科学传播有很多优势:
  第一,青年科研工作者,或者青年科学家比较贴近青少年受众,比较年轻,具有天然亲和力,没有代沟;
  第二,创作内容个性比较突出,观点非常鲜明。我们老科学比较中庸一点,青年科学家更有冲劲一点,表现方式和传播手段比较新颖,形势多样化,会主动抓住新闻点,进行解读。
  第三,科学家具有敏感性,刚才晓明讲《知识分子》的很多观点和文章都是饶老师推送给他们,因为科学家知道公众感兴趣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没有科学背景很难了解。
  第四方面科学家掌握最新鲜的科学前沿和科研进展,能快速相应媒体和公众需求。科学家每天都在看科研文献,所以最知道第一手的科研成果。
  第五,一线科学研究的真实心得体会:吸引未来一代投身科学事业。我觉得科普不是教授知识,知道恐龙有哪些分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告诉公众科学是很有趣的,吸引公众投身到科学探索,告诉公众怎样才能探索,这个可能比教授知识重要得多。
  青年科学家也有一些不足和欠缺:
  第一,学科知识积累不够,全面性和系统性有所欠缺;
  第二,缺少科学传播的训练,由于刚刚博士毕业进入社会,开始独立研究,可能只会写学术论文,知道怎么写摘要、关键词、引言、数据与方法,但不知道如何科普,不知道怎么掌握读者心理;
  第三,时间精力有限,大部分精力投入科研方面,科学研究课题常常科学家心力交瘁,很少有精力投到科普工作中去。
  下面谈谈青年科研工作者科学传播的心得体会:
  第一,科学传播具有巨大社会需求。比如,太空探索和天文方面的科普比较受欢迎,但是供给严重不足,因为我们国家有几万所中小学,但是中小学没有天文课,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地理老师在教,而且在太空探索方面更是没有系统课程,所以说这方面供给严重不足,另外,天文学博士生、本科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供给和需求还是没有对接上。
  第二,结合热点事件进行科学解读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当一个事件成为热点,比如,昨天有报道称太阳系发现第九大行星,然后公众变希望了解相关情况,然后媒体联系专家,专家快速创作。以前大多进行电话采访,但是电话采访结果往往误读,媒体大都希望吸引公众眼球,但恰恰是专家很反感的东西,然后过度解读,大家开始骂相关专家,所以专家下次便不敢去解读。有一些专家开始愿意接受采访,但是慢慢就害怕了。但我都是自己写稿子(进行解读),我写了半年多时间,很多时候也上头条,负面新闻较少,记者很喜欢(这种模式),我也很喜欢。
  我们需要认识到科学传播会影响中国未来,因为科学传播会影响公众未来对科学的兴趣,会影响全民科学素养,如果热爱科学、投身科技的氛围非常强,我们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一定强,所以科学传播决定中国未来。举个例子,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影响了一两代美国人投身科技行业,所以后面美国人科技这么厉害。中国人对科学没兴趣吗?我们有两个数据,去年冥王星的新闻,腾讯客户端就有1.2亿点击量;火星液态水解读文章,单篇文章的阅读量就有225万。但是SCI论文受众却很小,很多文章没有人看,科学家当然希望一篇文章能有225万人阅读,希望自己的工作为人所了解,对社会产生影响。
  另外,我觉得培养科学精神(质疑、批判、求真)和传播科学方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与发现)比传播科学知识重要得多。科学传播决定国家创新能力,影响中国未来。
  下面谈谈青年人做科普面临的障碍和政策建议:
  第一,进入门槛。青年学者在学术圈地位尚未建立,缺乏公众知名度,导致锻炼和实践机会很少,大家愿意找院士,所以院士很忙,其实找青年科学家也是人才,我觉得人才是不缺的,只是缺少发现眼光。
  第二,心里障碍。学术圈里面认为做科普是不务正业,科普给科学家减分而不是加分,这是青年工作者做科普工作面临最大心理障碍。有时候科普解读会把人搞得灰头土脸,有一次,我说人类太空探索里面已经投上万亿钱,以后可能还会投更多钱,结果有记者就写:专家认为太空探索投万亿不够,然后很多人就说专家胡说八道。科普解读本身观点不一样,不同学术观点表达很多没有定论,你说太阳系九大行星,另一方面很多人质疑,要宽容学科了解的局限性,不是每个人什么都懂。
  第三,媒体呼吁。这方面你们可以做工作,一线优秀科学家应该是科学传播的领导者,因为他们是最佳的内容生产者,他对科学的敏感性最高,知道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可以针对性解答,所以科研与科学传播可以相互促进,科学传播做得好,可以帮助提升热心科普科学家在学术圈建立声誉。
  第四,主管部门应该做倡导科学传播的领导者。科研与科学传播可以促进作用,科研项目要花纳税人很多钱,应该写两三篇科普文章,起码要给老百姓有一个交代,这个要求其实不高。如果科学工作者不成为科学传播的主力,就不可能有科学传播大发展,科普作家很重要,但是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是需要科研工作者自己来讲比较好。
  最后,说说来自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对科学主管部门的政策建议。
  第一,人才政策。适合做科普的学科和人才是有限的,比如,数学就很难做,医学却很好做,所以不是每个学科都适合做科普。会做科研会写论文的人是人才,会做科普的也是人才,后者的社会效益和影响范围其实更大,当然我觉得两个方面不矛盾,都很重要。人才差异化,政策制定和遴选方面要公平对待,给优秀科普团队持续支持。
  第二,简化科普团队和协会设立程序,要促进科普团体的大发展,建议区别于民政部门群团组织。如果没有科普团体大发展就不会有科学传播光明前途。
  其次,对科学传播者的建议。第一,我觉得公众对不同学科的科普兴趣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但是公众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以前我们国家对天文对太空探索关心人很少的,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慢慢解决之后,我们对天文对太空探索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我觉得要明确科普分级。要根据公众知识程度,进行科普内容的分级,是提升传播效果的关键。比如,美国宇航局网站便根据不同内容提供给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小学高年级、中学、大学以上、教育工作者。
  我大概讲完我作为旁观者也作为其中参与者的经验。最后,我想说太空探索可以改造人世界观。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探索未知世界、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是源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仰望星空,超脱浮躁的日常生活,净化人的心灵,深刻认识自身和人类的命运,将显著影响和改造人类世界观。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科普教育中心副主任王闰强介绍科普作品征集】
  主持人金振蓉:关键有好内容就会有好科普。
  王闰强:主要介绍科普作品征集:第一,科普作品征集有效果,第二,作品形式,除了图文,视频比较有效果,第三,作品同质化,大家都在瞄准热点瞄准新闻话题在讲。我们国家做科普三个层面,第一国家现在在讲战略布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什么做决策,科学要求,可能老百姓不理解,这个大家要增强。
  第二,科技本身也没有人做。前一段时间国家科技奖的时候,每一个奖项都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生产相关,科普作品征集选题如果能靠一靠更好。
  最后,我们去年实际上征集了155个团队,最后增加200多个团队,有355个作品,实际上已经发布148个作品,共5.4亿传播量。之前为什么没有这么多人愿意来参与这个事?第一,长期没有经费支持,第二,有创作团队平时也在做,我们一篇文章5000块钱,好作品奖励100万,一般像徐大夫几十万访问量,一篇文章5万到10万块钱有可能,我想这个话意思,虽然大家生活有保障大多数在金钱刺激下很愿意做到这件事情,恒大是个好例子,投入比任何俱乐部更多大经费,然后他们第一个走出来了,同样的道理也使用科普事业。
  最后,就是建议或者也叫困惑,因为现在整个科普事业,都是做项目,其实都是国家在投钱,假定国家的项目停止了,将来谁来持续做这样事情,这实际上是难点,实际上我们没有答案的。
  宋乐永:我们做项目遇到一些问题,有这么几个观点:第一,科普现在需求很大,已经形成一个较小的市场,但经不起折腾。
  第二,科普已经不纯洁。早期科普凭兴趣爱好,今天科普市场加入很多利益的元素,当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都有不同的力量加入,已经成为各种力量的角斗场,尤其很多人为了自己特定的利益在利用传播的规律在做假新闻,影响政府决策。
  第三,科普到现在还不普及,第一,科普作者队伍还很小众,科普创造付出和收获不匹配,写好文章需要高额支持,市场支撑不住。第二,写科普文章不能凭职称,这个问题是长期问题,第三,科普在国家战略之中的地位还不高,还没有上升到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创新能力那个层次,科普的来源是什么?大企业投入做科普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做科普的媒体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商业化模式,商业模式不清晰,使得做科普媒体难以生存,做科普已经脱离原来媒体思路,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思维,而是共享经济思维,做科普整合资源才能做下去。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徐启明介绍如何科普腰椎间盘】
  主持人金振蓉:分享内容很丰富,下面有请徐启明大夫发言。
  徐启明:我是一名大夫,对写作没有什么经验,我的专业方向是脊柱外科,我发现从两点钟到这里四点,大家一直坐着,其实应该站起来,要活动一下,因为这样对我们脊柱非常不好,我大概观察了一下,我们金主任是坐姿最标准的,她坐得很直,因为人的腰椎是前凸的,维持坐直状态,腰椎受到应力小,我建议大家不用一直坐着,可以站起来活动一下。
  我给大家讲讲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如果按照教科书给讲,大家肯定不会明白。其实,我每天门诊可能要看60个病人,大概30病人是关于腰椎,最多五分钟讲腰椎间盘怎么回事,而且时间太短,病人大都听不明白,所以我写一篇小说名字叫《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写一篇小说竟把椎间盘突出讲透彻,看完脑洞大开》,其实,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脑洞大开”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确实没费多大工夫,多年积累,大概花两天时间,又改了两遍,早上发出去的。一个小时后,在手术室就发现被刷屏了,第二天点击量已经几十万了。
  其实有专门的媒体采访过我,这些都是源于我工作当中,我觉得我与其花那么多时间还不能给病人讲清楚,还不如我花两天时间好好科普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半年时间共有超过千万的点击。
  【知名科幻作家星河谈科幻创作】
  星河:关于科幻创作过去存在误区:第一,科幻科普意义不是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过去我们老是认为普及一种知识,比如《成人十万个为什么》,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基于文学作品再加上幻想特征,他每一部科幻作品里面必然会有一些猜想甚至是错误的地方都是不可避免。
  比如看《星球大战》,那每一集都有战斗场面都会看到呼啸而过飞船,然后是枪炮声,这根本不可能,但太空中没有声音,没有这种载体,没法传播,像《星际穿越》有一个镜头,一个飞船激烈碰撞,然后碰撞的时候他那个镜头一下切到太空中的时候,一下变成无声,变成碎片,但是一点声音都没有,但是他这个电影不一样在哪,一个强烈对比,一个不以声音为最主要特征,《星球大战》不一样,如果你要把所有战斗都去掉,声音都去掉,变成无声片,没有意思,所以导演就讲,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只能这么处理,即使错了也只能处理。
  再一个猜想,这个举一个什么例子,比如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实际上是文学作品,很多都是属于和历史完全向违背,对于已经确定已经成定论的历史这种东西我们都能宽容态度,对未来的尚未实现,不知领域东西应该有宽裕,应该这么说,如果科学错误东西,他是怎么做科普,他做不是具体科学知识,而是比较大对科学认识态度,一个科学思维你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应该怎么面对,怎么处理,你一定科学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他作用才能够凸显出来,这个我觉得注意的,可能有一些不是具体知识一致。
  第二,我觉得就是对关注现实问题,如果纯粹写星际战争和人类毫无关系的,这种东西纯科幻的意义,现实科普上意义就低一些,最近做潘家铮写科普,写科幻,现在出他的全集,我做科幻分卷的主编,我就看一下研究他的作品,他就对关注现实,怎么贴近现实研究很多认识,我觉得他的认识值得我们借鉴,所以比较关注现实的话也可以反映出科学在这个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比如是我们说比如有的人爱猫爱狗,有人说吃狗肉,那这很强的矛盾,当然只要合法范畴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就说文学是变形的折射的,比如科技这种纷争达到一种极端化,比如说你爱猫爱狗,爱不爱猪牛羊,你吃不吃这个肉,如果素食,素食的话你吃不吃植物,生物学角度植物也是生命,不做结论但是可以做思考这个是一个。
  关注现实的问题因为刚才有好几个科学家都谈到了,现在对外宣传或者什么遭骂等等,有一个想法,在如今这样时代,多元化时代,你对抗是政权也好,是强势也好,是专家也好,国际上骂美国也好都不算本事,有没有胆量站在大众对立面坚持真理,大众错了,这还不是说我们说有的时候大众不理解,就是错的,这种情况下敢不敢,而且说是正常人,不变态人,不是博眼球人,我觉得应该有这样底线,这也是说现实有关系。
  第三,说科幻预测,实际上我们老说科幻,老是说预测特别准确,最极端的像凡尔纳,一说预言多少多少东西,预言潜艇,实际上大家查一查潜艇什么时候发明的,海底两万里什么时候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不说以前有争议东西,实用用于军事,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1776年,然后但是那一次没有成功,不是没下水成功,是打架没成功,第二次成功1864年,南北战争的时候,这时候打架成功,但是他自己也沉了,五年以后1869年凡尔纳海底两万问世,究竟谁预测谁,据说中国1880年清朝研制潜艇,但是这是一个估证,不当例子。
  还有凡尔纳预测潜艇鹦鹉螺号,这都胡扯,最早鹦鹉螺号是1801年出来,美国人做,1886年英国人又做鹦鹉螺号,1954年美国人核潜艇叫鹦鹉螺号,人家后面两个不见得是纪念谁,这一点我也觉得有时候老说一个科幻小说特别牛,预测什么东西,科学家受到启发研制出来,我觉得客观可笑,事实往往是什么?虽然科幻作家,我认为科学家想象力比作家要强得多,要远多,丰富多。
  一个科学家提出一个大胆想象,有科学背景,但是很小众别人不知道,过去没有我们传播的情况,然后有一位作家读了觉得也不错,他说到启发,得到启示,写大众能接受的科幻作品,与此同时科学家研究这事,研究出来,大众说科学家多牛,给科学家启示,科学家刺激,这就纯粹胡说,这里为什么科学家做传播的意义。
  我觉得就是这三点,第一,不是具体知识,第二,更现实结合,第三,简单预测,这种预测往往科幻作家不希望预测实现,比如说很多科幻作品写全球环境恶劣、地球毁灭这种东西恰恰是警示作用这就是我要说的。
  【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大鹏谈媒体融合下的科普内容传播新途径】
  王大鹏:我是纯粹是从研究的角度讲,因为我们做科普研究,所以我大概就谈四点。
  第一,就是一种使命,现在就说科学传播科普已经是一种使命,可能因为大部分科学家做科普并没有获得所谓体制内认可,还都是自愿行为,包括科普已经不纯洁,很多科学传播已经变成所谓PR型,公共关系,但是就是新媒体的时候我们认为媒体仍然是平台一个出口,需要科学家来学习这种科学传播技能,而且接下来可能都是我们现在提所谓众媒或者万物皆媒时代,现在“互联网+”,很多“互联网+”有一些做+互联网形式,怎么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一开始宋总提到光明网做很多针对同一内容不同衍生东西,还有问题以前杨部长提到互联网有难民、移民、原住民,互联网时代上不了网,网络不发达成为难民。
  还有就是在座各位知识分子以及一些微信大号科学家有能力,每年发表论文我们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昨天还是前天已经有媒体报道科技经费超过美国,这么多科研经费去哪里,因为我们并没有向公众做出很好交代。
  第二,就是谈到两种素养问题,一个科学素养,一个是媒介素养,科学素养这一块就是从媒体从业人员这方面来说,很多时候可能呼吁也做公共科学素养调查,广大公众科普重要性不用说太多,但是如果媒体从业人员缺乏一定科学素养肯定做不好科学报道,一个叫熟鸡蛋,澳大利亚研究,媒体写熟鸡蛋变生,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只是把里面某些元素还原,还有汽车电池的问题,应该是前不久科学家研究电池充电一秒钟跑35英里,里面其实电容,可能媒体并不了解,还有媒介素养强调不是特别多,科研人员具有媒介素养,可能需要了解媒体需要什么样素材,这样才能做成双方对接。
  第三,现在可能需要第三种文化,CPSnow提出两种文化,一个科学文化一个是人文文化,两者有很大鸿沟,另外现在所谓学术文化,科学共同体,另外一方面大众文化,两者之间形成衔接第三种文化,以前说好的女的或者老婆或者女朋友上得厅堂、入得厨房,我们好科学家做得了科研,做得了科普,名人科学家前面引领作用,更多投入到这里面来。
  第四,强调科学传播科普科学性,无论科学家自己写还是媒体记者来写保证科学性,另外一个还有一个可读性,科学家如果不掌握这种科学传播技能写东西可能只是科而不普,媒体不具备科学素养可能是普而不科东西,传播学有公式计算文章大家有什么篇幅多少内容可读,各位都提到我们受众分层问题,针对不同人唱什么歌。
  最后,可能需要利用多元的途径,因为一开始也提到针对这种网络时代的难民我们需要哪些的这种相关的工作,而且这种多元途径有针对性的,因为在现在这个时候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特别嘈杂的时候不是比谁的声音大,谁更会讲故事抓住人的关注,我们中国人很擅长讲故事,任何旅游景点给你描绘什么东西,弄一个传说过来,接下来科学家可能做科研传播过程中更需要学好讲故事技能。
  主持人金振蓉:好,大家最后合影留念吧。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科普教育中心副主任
科技日报社评论理论部副主任、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
知名科幻作家
《知识分子》编辑部主任
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
光明网总裁兼总编辑
[沙龙主持人]光明日报科技部常务副主任
光明网副总经理
栏目主持吴劲珉金 赫白 璐宋雅娟赵清建
扫一扫 带我走吧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写好一篇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