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成果果集指的是什么意思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德育研究成果(一)
下载积分:4500
内容提示:德育研究成果(一)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9|
上传日期: 01:37:3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德育研究成果(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道德教育的规律是什么
道德教育的规律是什么
09-04-25 &匿名提问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党一贯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多年来,通过我们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新世纪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可是我们一些家长们却忽视子女道德教育。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容易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易和人沟通,要么走上极端。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挥霍浪费,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受到腐蚀。还有的家长两口子关系不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等。  二是学校教育不健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不得当。教师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只是照搬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强硬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法,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脱节。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更不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  三是社会教育薄弱。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为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传媒和出版商由于利益的驱使,极力向未成年人传播和兜售充斥暴力和黄色的音像制品,甚至不健康的卡通画册、“口袋书”;有的网吧甚至明遮暗掩诱导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给未成年人成长造成极大危害。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状况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因此,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站在关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善良的性情、强健的体魄、优良的习惯以及爱国爱民的民族精神。  第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参与教学,尽量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行、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其次,在中小学校当中,要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最后,教师在讲授具体的学科知识时,要尽量借助科学的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  第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学校教育应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伟人故居、烈士墓等;家庭教育方面应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如家长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等;净化社会环境,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意见中明确规定: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具体地说,思想道德修养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适应转变,认清使命。它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经历了“黑色七月”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第一章“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目标”。是针对大学新生在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失落、沮丧、苦恼、困惑及其各种矛盾,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在这一章里我们通过对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的条件等的描述,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及其接受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以期引导大学新生珍惜大学生活,把握机遇,尽快找准成才的立足点,确立新的目标,迅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1世纪世界和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趋势与21世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使命,21世纪的大学生承担着迎接“两个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交给了当代中国青年,他还在北大一百周年校庆和清华九十周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的成才目标。这一章主要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21世纪的世界和中国,明确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第三章“正确对待交往、友谊和爱情”,这一章围绕交往、友谊和爱情问题,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同室、同班、同乡之间的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还根据各高校普遍出现的大学生恋爱低年级化的趋势,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友谊、学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第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它包括每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怎样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第五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当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问题核心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所要遵循的道德原则。这一章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是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必然要求,是现代青年追求成功的必备素质三个方面说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时代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力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理应包括爱国主义的内容。因此,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做坚定的爱国者。也是这一章的内容。第六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责任这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这一章,首先介绍了科学的人生目的,这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选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生态度是人生主体的精神状态,它反映着人生主体的生活基调,决定着人生主体的生活旋律,责任意识是当代人的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尤为重要。理想与信念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前进和奋斗的精神动力,第七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围绕理想与信念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追求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信念。此外,这一章,还针对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及其国内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劳动,正确认识艰苦奋斗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个人成才、成功中的意义,培养当代大学生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也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它包括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从课程体系结构上看,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中所讲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是从总体上介绍21世纪大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求,而这一部分内容则是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设计的。第四章“学会心理调节 增进心理健康”是针对当代大学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心理压力过大,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安排的。这一章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含义,接着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第八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以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第九章“培养高尚的公民道德”是根据我国首次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一章从揭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入手,追溯了公民道德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世界道德文明成果,根据21世纪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公民道德及其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第十章“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也是新增加的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迫切需要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国家助学贷款的启动也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一章首先介绍了诚实和谎言;守信与失信;信任与信任危机等一系列与诚信相关的概念,使大学生对诚信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接着分析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使大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最后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诚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及其培养诚信的途径。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从敬业精神的含义以及现代敬业精神的核心实质谈起,阐述了敬业精神的基本要求,说明敬业精神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是现代社会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这一章还介绍了培养敬业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全部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养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而是涵盖着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目的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论文范文 17:19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修养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借此,教育思想大讨论之际,浅谈一个个人一点肤浅的观点。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我们在大学期间学英模、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b]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呢?[/b]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最后,加强大学生学英模、赶先进,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定浪潮,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学习先进、英模的活动开展的怎样呢&至今我所见的也只是学术报告、信息交流等一些专业技术报告。而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我们高校讲座中几乎没见过,也只是从报纸、新闻里能见到。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非典”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的高校教育者应在“非典”结束后将这些“白衣英雄”请进我们高校,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类似这样的活动应多开展,这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以上的观点和看法是我对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是为我们高校素质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它必将对我们高等教育的跨世纪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b] 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纲要》,要注意抓重点人群和重要环节。“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必经环节。我们应当紧密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真贯彻落实《纲要》。 [b]  一是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b]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有理想、有道德是他们的主体形象。但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显增多。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要实事求是地调查和分析,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于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道德观上的某些观点和倾向性问题,要在教学中作深入的剖析、正确的回答。在摸清大学思想道德状况,研究其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纲要》要求和德育总体目标,规划和确定大学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求、原则和方法,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 [b]  二是要丰富和拓展“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内容[/b]。《纲要》在总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当说,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研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说充分讲清楚,把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说充分讲清楚,把“五爱”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说充分讲清楚,把“三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说充分讲清楚。 [b]  三是要把握和突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道德观教育中的重点[/b]。《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既包含了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我们应当注意到,这20字基本道德规范在《纲要》中不是放在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中来表述,而是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来表述。这反映了这些基本道德规范在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也表明了这些基本道德规范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工程,当然也应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b]  四是要改进和创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方法[/b]。教学方法应该是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学,讲授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又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他们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把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结合起来。 [b]  五是要推进和深化“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建设[/b]。《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方面提出了“六个坚持”。这些方针原则,是我们在教学内容中要体现和贯彻的,其基本精神和要求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建设也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应遵循“六个坚持”,正确认识和处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面临的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建设与批判、自律与他律、先进性与广泛性、一元性与多样化等关系,切实增强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和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还是自己来好 免得时间过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 什么叫修养?从词义上看,“修”是指整治、提高,“养”是指培养、陶冶。所谓“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就是这个意思。“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可用来表示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陶冶,德行举止方面的整饬,理论知识、工艺技能的造就,等等。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 如果说道德教育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外在要素,那么,道德修养就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内在要素。道德修养主要是指行为者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陶冶以及由此而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道德修养是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提高自我道德素养,铸造理想的道德人格,培养优秀的道德个性的必由之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自我品质锻炼和人格升华的阶梯。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作为修养者的个体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开展斗争的过程,尤其表现为个体的道德理性对其本能情欲的斗争过程。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自觉地以理导欲,解决理欲矛盾。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消灭自然情欲,而是要以道德理性驾驭自然情欲,使自然情欲得到升华和超越,使理性的自我对感性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对现实的自我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道德修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推动个体实现从“自然人”向“道德人”转化,鼓舞个体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善恶优劣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可变性。一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向善向恶的能力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与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人的出身、学历、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大致相同,但有的人进步很快,道德品质高尚;而有的人却进步很慢,缺乏起码的道德品质,甚至颓废、堕落,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分不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 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有着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古人把修身、养性看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自己身体力行,重视道德修养,而且要求人们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号召人们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建筑人格长城”。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因此,更应注重道德修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二、道德修养的方法 在伦理思想史上,许多伦理思想家都曾探讨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甚至还亲身进行过实验。在中国古代,人们尤其重视道德修养的研究,许多思想家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道德修养方法,概括起来,大体上就是学、思、行三条。所谓“学”,就是学习和掌握道德知识。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要“学而时习之”,在他看来“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也就是说,如果不学习,那么,率直就成了尖刻,勇敢会变成犯上作乱,刚强就会变成狂妄。因此,他主张通过学习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思”,就是反省、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惘”,也就是说,学了之后,不加思考,就会迷惘不解。孟子主张“存心”、“寡欲”、“养气”。所谓“行”,就是践履、运用道德知识。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这些道德修养的方法,虽然有某些积极、合理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大都是唯心的、形式化的、抽象的、脱离社会实践的,片面夸大了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因而是虚妄的。 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伦理学家道德修养中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之纳入科学的道德修养体系,可以使道德修养不是成为以往伦理学家所说的闭门思过,修心养性,而是成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因此,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是要在实践中,自觉地进行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修养与锻炼。道德修养主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学思结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道德修养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仅是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同各种落后、错误的道德观念相斗争的过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都会受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正确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除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和灰尘,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清醒的思想。 道德修养中,学习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表明,一个人文明和高尚与否,与他的知识、文化素养密切相关;粗俗、野蛮、不讲道理,往往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有不解之缘。在道德生活中,道德之知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德性”,我国古代儒家把“尊德性”与“道问学”联在一起,强调“格物致知”在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地位,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于道德自律的意义等,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另外,道德之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只是见之于书本,而且见之于他人的示范式的行为。所以,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习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学习中,必须结合自身的道德经验,进行理性思考,以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使学习所得发生内在性的主体转化和升华。 提问:“德性即知识”如何理解? 2、慎独。“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因而,品行高尚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东西最能反映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所以,品行高尚的人,当他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其特点在于强调要从“微”处和“隐”处下功夫。一方面,“不因小善而不为,不因小过而为之”,防微杜渐,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那些人们不注意或注意不到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按道德行事。慎独虽然着眼于“隐”和“微”,但却能因小见大,因微见著。一般说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除那些恶行昭彰的人外,人们一般会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做了坏事也不可能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不少人会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甚至肆无忌惮。慎独的修养方法,诉诸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因此,能够做到“慎独”,表明道德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坚持“慎独”则是一种有相当难度的道德修养方法。正是这种修养方法,使修养者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具有自律精神的有德之人。能够很好地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讲道德修养,一定要“慎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人离开了“慎独”,也就无所谓道德修养。每个具有起码道德觉悟的人,都要“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表里不一、“双重人格”的现象,同违背道德的缺德行为展开坚决斗争。 我们知道,社会道德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对人们的行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的。一般地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处在社会集体众目睽睽的监督下,有“社会舆论”起作用,他就会比较注意自己的外在行为的道德修养。但是,当一个人在独立进行职业活动时,他的行为为他人、集体所“不睹”、“不闻”、“莫见”、“莫显”,没有“社会舆论”的监督,可能“永远”不会为人们所察觉,这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更加重要,也更加不易,完全要依靠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性。愈是在这种情况下,愈要求一个人自珍自爱,用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好自为之。如果不注意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不养成“慎独”的品质,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不可告人的“隐私”,天长日久,益发滋长,必然害己又害人,对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一个人应该怎样进行“慎独”?实践告诉我们,讲“慎独”,首先要在“隐蔽”处下功夫,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一个人锻炼自己的道德品格的重要场所。中国战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屈原在《橘颂》中说:“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所言:隔墙有耳;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要做到“慎独”,还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微小”事情做起。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小善而成大德。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要做到是极不容易的,需经过一个由不自觉到完全自觉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向“慎独”的道德境界迈进。 3、省察克治。省察,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便是克服和整治,即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和冲动,离开了这个愿望和冲动,道德修养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方法是针对“恶”的,是从“抑恶”的角度提出并用于改变“恶”的品行的。我们要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洁自己身上的不良念头和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良好的品行。这不仅适用于那些误入歧途、陷入堕落之中的人,也适用于一般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完善其德行,必须在“省察克治”上下功夫。 4、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使之连成一体,进而巩固、强化、扩张、升华,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个体某种善行和善德的幼芽,需要精心地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由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这一修养方法与“省察克治”重在改过迁善不同,它着眼于“善”的培养和涵育。个体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广积众善,才能养成高尚的德性。平时不检点,不积善,有朝一日碰上一个紧要关头时,是根本不可能义以为上、挺身而出的。 5、身体力行。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朱熹认为,道德修养“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由于道德修养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开展自我批评,还是努力做到“慎独”,都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觉”,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 什么叫修养?从词义上看,“修”是指整治、提高,“养”是指培养、陶冶。所谓“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就是这个意思。“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可用来表示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陶冶,德行举止方面的整饬,理论知识、工艺技能的造就,等等。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 如果说道德教育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外在要素,那么,道德修养就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内在要素。道德修养主要是指行为者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陶冶以及由此而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道德修养是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提高自我道德素养,铸造理想的道德人格,培养优秀的道德个性的必由之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自我品质锻炼和人格升华的阶梯。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作为修养者的个体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开展斗争的过程,尤其表现为个体的道德理性对其本能情欲的斗争过程。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自觉地以理导欲,解决理欲矛盾。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消灭自然情欲,而是要以道德理性驾驭自然情欲,使自然情欲得到升华和超越,使理性的自我对感性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对现实的自我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道德修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推动个体实现从“自然人”向“道德人”转化,鼓舞个体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善恶优劣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可变性。一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向善向恶的能力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与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人的出身、学历、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大致相同,但有的人进步很快,道德品质高尚;而有的人却进步很慢,缺乏起码的道德品质,甚至颓废、堕落,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分不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 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有着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古人把修身、养性看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自己身体力行,重视道德修养,而且要求人们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号召人们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建筑人格长城”。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因此,更应注重道德修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二、道德修养的方法 在伦理思想史上,许多伦理思想家都曾探讨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甚至还亲身进行过实验。在中国古代,人们尤其重视道德修养的研究,许多思想家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道德修养方法,概括起来,大体上就是学、思、行三条。所谓“学”,就是学习和掌握道德知识。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要“学而时习之”,在他看来“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也就是说,如果不学习,那么,率直就成了尖刻,勇敢会变成犯上作乱,刚强就会变成狂妄。因此,他主张通过学习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思”,就是反省、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惘”,也就是说,学了之后,不加思考,就会迷惘不解。孟子主张“存心”、“寡欲”、“养气”。所谓“行”,就是践履、运用道德知识。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这些道德修养的方法,虽然有某些积极、合理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大都是唯心的、形式化的、抽象的、脱离社会实践的,片面夸大了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因而是虚妄的。 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伦理学家道德修养中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之纳入科学的道德修养体系,可以使道德修养不是成为以往伦理学家所说的闭门思过,修心养性,而是成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因此,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是要在实践中,自觉地进行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修养与锻炼。道德修养主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学思结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道德修养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仅是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同各种落后、错误的道德观念相斗争的过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都会受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正确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除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和灰尘,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清醒的思想。 道德修养中,学习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表明,一个人文明和高尚与否,与他的知识、文化素养密切相关;粗俗、野蛮、不讲道理,往往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有不解之缘。在道德生活中,道德之知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德性”,我国古代儒家把“尊德性”与“道问学”联在一起,强调“格物致知”在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地位,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于道德自律的意义等,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另外,道德之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只是见之于书本,而且见之于他人的示范式的行为。所以,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习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学习中,必须结合自身的道德经验,进行理性思考,以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使学习所得发生内在性的主体转化和升华。 提问:“德性即知识”如何理解? 2、慎独。“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因而,品行高尚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东西最能反映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所以,品行高尚的人,当他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其特点在于强调要从“微”处和“隐”处下功夫。一方面,“不因小善而不为,不因小过而为之”,防微杜渐,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那些人们不注意或注意不到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按道德行事。慎独虽然着眼于“隐”和“微”,但却能因小见大,因微见著。一般说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除那些恶行昭彰的人外,人们一般会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做了坏事也不可能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不少人会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甚至肆无忌惮。慎独的修养方法,诉诸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因此,能够做到“慎独”,表明道德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坚持“慎独”则是一种有相当难度的道德修养方法。正是这种修养方法,使修养者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具有自律精神的有德之人。能够很好地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讲道德修养,一定要“慎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人离开了“慎独”,也就无所谓道德修养。每个具有起码道德觉悟的人,都要“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表里不一、“双重人格”的现象,同违背道德的缺德行为展开坚决斗争。 我们知道,社会道德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对人们的行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的。一般地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处在社会集体众目睽睽的监督下,有“社会舆论”起作用,他就会比较注意自己的外在行为的道德修养。但是,当一个人在独立进行职业活动时,他的行为为他人、集体所“不睹”、“不闻”、“莫见”、“莫显”,没有“社会舆论”的监督,可能“永远”不会为人们所察觉,这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更加重要,也更加不易,完全要依靠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性。愈是在这种情况下,愈要求一个人自珍自爱,用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好自为之。如果不注意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不养成“慎独”的品质,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不可告人的“隐私”,天长日久,益发滋长,必然害己又害人,对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一个人应该怎样进行“慎独”?实践告诉我们,讲“慎独”,首先要在“隐蔽”处下功夫,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一个人锻炼自己的道德品格的重要场所。中国战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屈原在《橘颂》中说:“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所言:隔墙有耳;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要做到“慎独”,还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微小”事情做起。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小善而成大德。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要做到是极不容易的,需经过一个由不自觉到完全自觉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向“慎独”的道德境界迈进。 3、省察克治。省察,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便是克服和整治,即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和冲动,离开了这个愿望和冲动,道德修养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方法是针对“恶”的,是从“抑恶”的角度提出并用于改变“恶”的品行的。我们要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洁自己身上的不良念头和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良好的品行。这不仅适用于那些误入歧途、陷入堕落之中的人,也适用于一般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完善其德行,必须在“省察克治”上下功夫。 4、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使之连成一体,进而巩固、强化、扩张、升华,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个体某种善行和善德的幼芽,需要精心地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由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这一修养方法与“省察克治”重在改过迁善不同,它着眼于“善”的培养和涵育。个体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广积众善,才能养成高尚的德性。平时不检点,不积善,有朝一日碰上一个紧要关头时,是根本不可能义以为上、挺身而出的。 5、身体力行。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朱熹认为,道德修养“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由于道德修养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开展自我批评,还是努力做到“慎独”,都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觉”,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kenneth422   下午05:10:33 58.60.116.* 举报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 什么叫修养?从词义上看,“修”是指整治、提高,“养”是指培养、陶冶。所谓“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就是这个意思。“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可用来表示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陶冶,德行举止方面的整饬,理论知识、工艺技能的造就,等等。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 如果说道德教育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外在要素,那么,道德修养就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内在要素。道德修养主要是指行为者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陶冶以及由此而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道德修养是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提高自我道德素养,铸造理想的道德人格,培养优秀的道德个性的必由之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自我品质锻炼和人格升华的阶梯。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作为修养者的个体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开展斗争的过程,尤其表现为个体的道德理性对其本能情欲的斗争过程。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自觉地以理导欲,解决理欲矛盾。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消灭自然情欲,而是要以道德理性驾驭自然情欲,使自然情欲得到升华和超越,使理性的自我对感性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对现实的自我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道德修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推动个体实现从“自然人”向“道德人”转化,鼓舞个体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善恶优劣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可变性。一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向善向恶的能力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与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人的出身、学历、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大致相同,但有的人进步很快,道德品质高尚;而有的人却进步很慢,缺乏起码的道德品质,甚至颓废、堕落,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分不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 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有着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古人把修身、养性看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自己身体力行,重视道德修养,而且要求人们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号召人们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建筑人格长城”。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因此,更应注重道德修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二、道德修养的方法 在伦理思想史上,许多伦理思想家都曾探讨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甚至还亲身进行过实验。在中国古代,人们尤其重视道德修养的研究,许多思想家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道德修养方法,概括起来,大体上就是学、思、行三条。所谓“学”,就是学习和掌握道德知识。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要“学而时习之”,在他看来“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也就是说,如果不学习,那么,率直就成了尖刻,勇敢会变成犯上作乱,刚强就会变成狂妄。因此,他主张通过学习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思”,就是反省、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惘”,也就是说,学了之后,不加思考,就会迷惘不解。孟子主张“存心”、“寡欲”、“养气”。所谓“行”,就是践履、运用道德知识。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这些道德修养的方法,虽然有某些积极、合理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大都是唯心的、形式化的、抽象的、脱离社会实践的,片面夸大了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因而是虚妄的。 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伦理学家道德修养中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之纳入科学的道德修养体系,可以使道德修养不是成为以往伦理学家所说的闭门思过,修心养性,而是成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因此,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是要在实践中,自觉地进行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修养与锻炼。道德修养主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学思结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道德修养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仅是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同各种落后、错误的道德观念相斗争的过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都会受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正确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除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和灰尘,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清醒的思想。 道德修养中,学习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表明,一个人文明和高尚与否,与他的知识、文化素养密切相关;粗俗、野蛮、不讲道理,往往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有不解之缘。在道德生活中,道德之知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德性”,我国古代儒家把“尊德性”与“道问学”联在一起,强调“格物致知”在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地位,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于道德自律的意义等,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另外,道德之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只是见之于书本,而且见之于他人的示范式的行为。所以,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习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学习中,必须结合自身的道德经验,进行理性思考,以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使学习所得发生内在性的主体转化和升华。 提问:“德性即知识”如何理解? 2、慎独。“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因而,品行高尚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东西最能反映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所以,品行高尚的人,当他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其特点在于强调要从“微”处和“隐”处下功夫。一方面,“不因小善而不为,不因小过而为之”,防微杜渐,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那些人们不注意或注意不到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按道德行事。慎独虽然着眼于“隐”和“微”,但却能因小见大,因微见著。一般说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除那些恶行昭彰的人外,人们一般会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做了坏事也不可能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不少人会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甚至肆无忌惮。慎独的修养方法,诉诸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因此,能够做到“慎独”,表明道德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坚持“慎独”则是一种有相当难度的道德修养方法。正是这种修养方法,使修养者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具有自律精神的有德之人。能够很好地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讲道德修养,一定要“慎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人离开了“慎独”,也就无所谓道德修养。每个具有起码道德觉悟的人,都要“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表里不一、“双重人格”的现象,同违背道德的缺德行为展开坚决斗争。 我们知道,社会道德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对人们的行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的。一般地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处在社会集体众目睽睽的监督下,有“社会舆论”起作用,他就会比较注意自己的外在行为的道德修养。但是,当一个人在独立进行职业活动时,他的行为为他人、集体所“不睹”、“不闻”、“莫见”、“莫显”,没有“社会舆论”的监督,可能“永远”不会为人们所察觉,这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更加重要,也更加不易,完全要依靠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性。愈是在这种情况下,愈要求一个人自珍自爱,用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好自为之。如果不注意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不养成“慎独”的品质,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不可告人的“隐私”,天长日久,益发滋长,必然害己又害人,对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一个人应该怎样进行“慎独”?实践告诉我们,讲“慎独”,首先要在“隐蔽”处下功夫,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一个人锻炼自己的道德品格的重要场所。中国战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屈原在《橘颂》中说:“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所言:隔墙有耳;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要做到“慎独”,还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微小”事情做起。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小善而成大德。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要做到是极不容易的,需经过一个由不自觉到完全自觉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向“慎独”的道德境界迈进。 3、省察克治。省察,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便是克服和整治,即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和冲动,离开了这个愿望和冲动,道德修养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方法是针对“恶”的,是从“抑恶”的角度提出并用于改变“恶”的品行的。我们要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洁自己身上的不良念头和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良好的品行。这不仅适用于那些误入歧途、陷入堕落之中的人,也适用于一般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完善其德行,必须在“省察克治”上下功夫。 4、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使之连成一体,进而巩固、强化、扩张、升华,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个体某种善行和善德的幼芽,需要精心地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由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这一修养方法与“省察克治”重在改过迁善不同,它着眼于“善”的培养和涵育。个体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广积众善,才能养成高尚的德性。平时不检点,不积善,有朝一日碰上一个紧要关头时,是根本不可能义以为上、挺身而出的。 5、身体力行。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朱熹认为,道德修养“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由于道德修养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开展自我批评,还是努力做到“慎独”,都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觉”,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0  hghman   下午05:08:19 219.128.0.* 举报 研究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影响,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理论,是教育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德育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性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曾提出过许多德育论思想。孔丘主张德治,把教育当作他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强调德育居于首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孟轲也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他认为,设立学校的目的就在于“明人伦”,一旦“人伦明于上”,就可使“小民亲于下”。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的德育论思想,涉及德育的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发生过很大的影响,他们关于德育实施的许多见解,如立志、慎独,自省,克己,言行一致,见贤思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防微杜渐,禁于未发,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等等,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欧洲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注重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也曾提出过他们的德育论思想。中世纪的教育以神学为中心,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宗教教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世俗道德,要求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猛烈抨击封建主义的宗教教育,斥责它摧残人性,培养偏见。他反对严酷纪律、强迫灌输,主张尊重儿童,发挥儿童的主动性。让儿童自由发展。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代表当时贵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他在《普通教育学》(1806)一书中,用大量篇幅讨论了德育问题。赫尔巴特认为,品德是以认识和意志为基础的。所以德育的首要问题是在儿童心中发展明辨的识见及与之相应的意志力。他极其重视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赫尔巴特还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与宗教教育结合起来。英国教育家H.斯宾塞的《教育论》(1861)一书就包括以《德育》为专题的论文。斯宾塞持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道德观,他认为人们总是从结果的快乐或痛苦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善恶。因此,他把&自然后果&作为德育的指导原则。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阐述了实用主义的德育论,并撰写了《道德教育原理》(1909)一书。杜威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知行关系问题。他反对说教式的德育方法,主张让儿童从个人经验中学习;强调学校德育的任务,在于使儿童明智地认识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维护这些关系。他认为学校生活社会化,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杜威要求把学校办成雏形的社会,让儿童在这个“小社会”里养成“大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兴趣和习惯。近来美国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把认知发展心理学观点用于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他认为,学校德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而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教师应当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并创设条件,使他们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德育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古代,德育论散见于哲学和政治伦理学说中。在近代,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育论也成为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许多教育家就德育问题撰写了专著。在当代,德育论逐渐发展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给德育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社会起源、道德的阶级性与历史性、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论述;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社会道德在个体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和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的论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和德育观。В.И.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1920)中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他要求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毛病,并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这也就是共产主义教育、训练和学习的基础。” 列宁的这些论述,是共产主义德育论的基本指导思想,明确地回答了怎样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问题。苏联早期教育家А.С.马卡连柯积累了丰富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经验,写出了许多关于德育论的专门著作。马卡连柯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对培养新人有巨大的作用。他深信青年、少年和儿童是可以教育好的,强调要尊重他们,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充分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他系统地论述了集体教育、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对马克思主义德育论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中国的德育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它吸取和利用伦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上德育论思想的优秀遗产,利用外国德育论的有益资料,研究中国新时期青年、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以及德育的基本理论,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提供科学根据。   中国的社会主义德育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并对这一形成和发展进行合理的调节与控制。它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德育的内容、德育过程、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德育的方法等。   德育论作为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还是教育学理论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处在发展中的学科。由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虽然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技术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些都会对学校德育产生深刻影响。又由于德育的内容、方法必然制约于儿童年龄心理和个性心理发展水平等条件,这就导致德育实施过程具有特殊的复杂性与变易性。因此,逐步建立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德育论,尚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育渗透中期成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