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截瘫的康复治疗痉挛性截瘫,请问如何选穴穴位治疗

截瘫的针灸治疗一
我的图书馆
截瘫的针灸治疗一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截瘫的针灸治疗一--概述 来源:吴学峰
  ,最早发表于1954年。直到60年代,报道仍很少,且多为脊髓结核所致的截瘫病例。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在我国针灸界曾掀起过一个治疗外伤性截瘫的热潮,各地都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并编撰了《外伤性截瘫防治手册》一书。进入上世纪80年代,针灸治疗截瘫的工作继续开展,无论在取穴、手法及疗效评价上,都采取了更为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在针灸方法上,仍以刺灸法为主,可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不少资料表明,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功能障碍。故针灸对本病症的临床价值应予肯定。针灸的有效率约在80%,而基本痊愈率则在15--20%左右。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在针灸方法上,仍以刺灸法为主,可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不少资料表明,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功能障碍。故针灸对本病症的临床价值应予肯定。针灸的有效率约在80%,而基本痊愈率则在15--20%左右。 体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截瘫。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断面九针穴、伏兔、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2、肾俞、次髎、血海、三阴交、髀关。
  配穴:调理二便加气海、中极、秩边、天枢、上髎 、次髎、中髎 、下髎。
  断面九针穴位置:上穴为损伤平面上一个棘突,下穴为腰椎5(L5)棘突,中穴为上下穴连线之中点,加上、中、下三穴之两旁夹脊穴,共为九穴。
  (二)治法
  药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混合注射液(维生素B1100毫克/2毫升加维生素B12100微克/毫升)。
  。配穴据症取2--3穴。主穴第一组为毫针刺,第二组为穴位注射。血海穴则可针刺与穴注交替。毫针刺法:要求深刺,针深1--3寸,用较大幅度提插捻转,中强刺激强度,使背部穴针感传向麻痹平面以下,腿部穴尽量激发针感。血用穴可用中弱刺激,但要求任脉穴针感传至阴部,秩边斜向内刺,使针感传至小腹,天枢穴传至腹股沟。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1小时。
  穴位注射法:上述药液任选1种,亦可交替选用。上下各取1--2穴,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并作反复提插后,以较快速度推入药液,每穴1--2毫升。隔日1次,穴位交替轮用。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截瘫的针灸治疗方法三 来源:吴学峰[]  目前,一般主张针灸之前先要解决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恢复的条件,亦即解决必要的通路,。在针灸方法上,仍以刺灸法为主,可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不少资料表明,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功能障碍。故针灸对本病症的临床价值应予肯定。针灸的有效率约在80%,而基本痊愈率则在15--20%左右。 体针治疗截瘫。
  (一)取穴
  主穴:损伤平面上(1--2个棘突)和下(1--2个棘突)的督脉穴和夹脊穴,膈俞。
  配穴:分4组。1、关元、中极、天枢;2、秩边、殷门、委中、昆仑;3、髀关、伏兔、足三里、冲阳;4、环跳、阳陵泉、绝骨、丘墟。
  (二)治法
  ,配穴第一组每次取2--3穴,余每次取一组。督脉穴刺法: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所要针刺穴位的上、下两个棘突点间的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垂直刺入,缓慢均匀提插,以测知针尖所遇之阻力,并体会指下感觉。如因骨折或脱位使棘突间发生改变时,可按照损伤平面上下选取督脉穴的原则,加用其他督脉穴。进针深度一般为1.5--2.5寸,当手下感到弹性阻力(为刺中黄韧带),局部胀、重、酸感时,仍可继续针刺。一旦指下有空虚感,且病人自觉针感向双侧下肢或会阴部放射,则不得深刺,稍将针外提。施平补平泻手法。配穴,应尽量使之得气,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目前,一般主张针灸之前先要解决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恢复的条件,亦即解决必要的通路,。在针灸方法上,仍以刺灸法为主,可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不少资料表明,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功能障碍。故针灸对本病症的临床价值应予肯定。针灸的有效率约在80%,而基本痊愈率则在15--20%左右。 电针治疗截瘫。
  (一)取穴
  1、主穴:扶突(臂从神经)、曲池(挠神经)、冲门(股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腰俞(马尾神经)、阿是穴。
  2、配穴:中极、关元、会阴。
  3、阿是穴位置:脊柱正中线,损伤平面两端棘突间。
  (二)治法
  。针刺时务求刺中神经干。主穴可根据瘫痪部位选取,阿是穴每次均取。大小便障碍者加取2--3个配穴。具体刺法如下:扶突穴针刺2--3厘米,使上肢有触电感,由池深刺3--4厘米,使前臂有触电感。以上两穴为上肢亦瘫痪者选用。下肢截瘫用下述穴:冲门,刺入2--3厘米,肌四头肌出现收缩;阳陵泉进针2--3厘米,小腿外侧有触电感;腰俞,针尖向上,在骶椎与尾椎间向上深刺入6--8厘米,针感放射至会阴;阿是穴由上、下棘突间刺入,深约4--6厘米,法同体针部分所述。配穴,任脉穴针感向会阴放射,天枢穴传至腹股沟。然后均通以电针,电针时,正脉冲不小于25V,负脉冲不小于45V,用连续脉冲波,每次通电5--10分钟,每日2次(背部和腹部穴各1次),每周12次,3个月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基愈:能单独行走,肌力恢复在Ⅳ级以上,生活自理,大小便基本自控;显效:治疗前卧床或靠轮椅,治疗后能扶单拐或双拐行走1千米以上,肌力Ⅱ级或Ⅲ级,大小便控制1--2分钟;有效肌力提高1--2级,运动、感觉、大便均有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其中,。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目前,一般主张针灸之前先要解决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恢复的条件,亦即解决必要的通路,。在针灸方法上,仍以刺灸法为主,可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不少资料表明,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功能障碍。故针灸对本病症的临床价值应予肯定。针灸的有效率约在80%,而基本痊愈率则在15--20%左右。 综合法治疗截瘫。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百会、前顶、夹脊(从受伤脊柱上2椎体至第5骶椎,旁开2寸)、环跳、肾俞、承扶、殷门、承山、昆仑;2、百会、前顶、肩髎、曲池、外关、合谷、大肠俞、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八风。
  配穴:小便失禁加关元、气海、八髎,大便失禁加天枢、支沟。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一组,据症加配穴,分别在头部、四肢、背部穴通连续波,频率60--80次/分,刺激量以可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灸法:电针腹部时取关元、气海;针背部时取肾俞、大肠俞。在电针留针时用灸盒施灸30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穴位注射:腰及下肢穴,每次取3--4穴,交替应用。药物为维生素B1、B12以及硝酸一叶荻碱,每穴0.5毫升。以上方法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双下肢痉挛性截瘫怎么能维持现状应该注意
双下肢痉挛性截瘫怎么能维持现状应该注意
健康咨询描述:
双下肢痉挛性截瘫怎么能维持现状 应该注意什么,最多能活多少年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开封市中心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肿瘤,肝胆脾胃病,呼吸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621次
&&&&&&建议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协助诊断评估病情后,在医师指导下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指导药物选择。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元变性,脱髓鞘疾病,多发性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270次
&&&&&&痉挛性截瘫是脊髓损伤所致,必须治疗恢复神经才能缓解痉挛恢复运动功能。因对病情了解不够,如咨询请详细说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准确部位,检查结果,现病情详细症状,曾做过的治疗,越细越好,这对病情分析定性、评估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看能否帮你。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704次
&&&&&&指导意见:&&&&&&这个不好说的绝对性的,主要还是需要采取神经系统的检查,其次就是不会影响生命的情况,但是需要定期的清洗,保持清洁卫生,祝患者早日康复。&&&&&&医生询问:&&&&&&以上是对“双下肢痉挛性截瘫怎么能维持现状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截瘫
挂号科室:神经外科、脊柱外科
温馨提示: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 截瘫,在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截瘫的类型分为脊髓受压型、脊髓休克型、脊...
好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常见症状:肌肉逐渐萎缩、丧失、膀胱失控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 && &&乳房上的灵虚穴穴位
乳房上的灵虚穴穴位
“乳房上的灵虚穴穴位”相关文章
摘要:止泻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止泻穴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利尿穴,利尿穴为经外奇穴名,别名止泻、血清、关元上。位置:位于腹中线,当脐下2.5寸处,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 ……
摘要:三阴交穴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
摘要:三阴交穴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
摘要:每个女性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痛经的情况出现,痛经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女性的日常生活。在出现痛经之后,大家可以使用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痛经的情况。 ……
“乳房上的灵虚穴穴位”相关问答
你好,戒指里是有可能残存一些东西的.不过,一点点肥皂,或是常见的其他东西,因为我们能用手去处理.....
这个情况可以来我们网站首页的两性专栏里进行搜索学习的.
孩子小时,很容易咽下一些除食物以外的东西,一般不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有的小孩小的时候,会咽下.....
可采取乳房重建术。乳房重建的手术时机是有一定的原则。若施行全乳切除后,马上行乳房重建整形时.....
考虑是乳腺增生的可能,建议去医院做乳透检查明确后治疗。
&p &也有可能!但是你可以到医院做B超检查一下!&br /&&/p&
白色的气囊物体的确是乳房的正常组织,说明不了什么的,保持血液循环通畅,保持伤口通风就容易恢.....
你好,建议你做个乳腺b超检查。
你好,根据你的病情分析,针灸治疗应该有效果。根据中医上“治委独取阳明”的理论,选择手足阳明.....
&p &最好到医院检查除外乳腺癌,作乳腺的钼靶照像.&br /&&/p&
“乳房上的灵虚穴穴位”相关互动话题
“乳房上的灵虚穴穴位”相关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肢截瘫的康复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