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对人们太岁生存环境境起着什么重要作用?

当前位置:
>>>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
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B.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C.人类逐水草而居D.世界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欧洲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B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土地资源为例:①采猎文明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这时土地数量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②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这时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判断非农用地的土地质量,不再依据土地肥力的高低,耕作的难易程度,而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来衡量。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主要考查你对&&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地关系的概念:&“人地关系”,就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改造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注意: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到人类中心论再到人地伙伴论,反映了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人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而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1、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环境的一部分,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质和废弃能量;环境具有供给人类社会所需的物质能量的能力,也具有清除、容纳、代谢这些废弃物质和废弃能量的能力(称为环境自净能力)。2、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又把受人类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环境的反馈作用)。当这种反馈作用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时,谓之环境问题。因此,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现相似题
与“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56861801191019419141220425795337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探讨--《中原文物》2004年04期
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探讨
【摘要】:本文依据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不同文化期农业植物遗存的形态鉴定及数量统计 ,表明遗址中最早出现 ( 780 0aBP - 735 0aBP)的是黍 ,尔后黍渐少 ,粟渐多。结合孢粉分析等相关环境考古学研究资料的证据 ,讨论了位于渭河上游葫芦河流域的先民们在 80 0 0aBP - 5 0 0 0aBP的经济活动及环境变化。
【作者单位】:
【分类号】:K87【正文快照】:
大地湾遗址位于北纬 35° - 35°1′ ,东经 1 0 5°5 4′- 1 0 5°5 5′,地处甘肃省秦安县城东北约 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地貌上应属清水河谷及其南缘的黄土丘陵。该地因受大陆性较强季风气候的影响 ,年平均气温 8 8℃ ,年降水量为 5 5 0毫米。从植被分区看 ,本区应为森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兴涛;孔昭宸;余新红;;[J];华夏考古;2007年03期
潘艳;陈淳;;[J];江汉考古;2012年02期
吉笃学;;[J];考古与文物;2009年04期
张东菊;陈发虎;BETTINGER R L;BARTON L;吉笃学;MORGAN C;王辉;程晓钟;董广辉;GUILDERSON T P;赵晖;;[J];科学通报;2010年10期
安成邦;吉笃学;陈发虎;董广辉;王辉;董惟妙;赵雪野;;[J];科学通报;2010年14期
苏海洋;;[J];农业考古;2008年06期
余翀;;[J];农业考古;2009年01期
Gary W. C陈雪香;栾丰实;王建华;;[J];江汉考古;2013年02期
林忠辉;莫兴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李艳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艳;[D];复旦大学;2011年
姚政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陈雪香;[D];山东大学;2007年
吉笃学;[D];兰州大学;2007年
翟霖林;[D];西北大学;2013年
李冀;[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永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张田芳;[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王海玉;[D];山东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春长;;[J];地理科学;1991年04期
莫多闻,李非,李水城,孔昭宸;[J];地理学报;1996年01期
夏敦胜,马玉贞,陈发虎,王建民;[J];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孔昭宸,刘长江,张居中;[J];人类学学报;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效月;安成邦;;[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苏海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王心源,何慧,钱玉春,陆应诚,高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柳艳香,高晓清;[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何勇,秦大河,任贾文,李凤霞;[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汤懋苍,高晓清,朱德琴;[J];冰川冻土;2003年02期
S. F夏敦胜;汤懋苍;陈发虎;;[J];冰川冻土;2006年01期
董广辉;夏正楷;刘德成;吴庆龙;;[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田晓四;朱诚;尹茜;孙智彬;;[J];沉积学报;2007年02期
朱诚;李兰;林留根;马春梅;周生路;潘卫东;水涛;李中轩;范超;章森桂;;[J];地层学杂志;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吕厚远;刘东生;郭正堂;;[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张居中;王象坤;孔昭宸;;[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孔昭宸;刘长江;张居中;靳桂云;;[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靳桂云;;[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杨殿林;李长林;李刚;刘红梅;;[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科;[D];兰州大学;2010年
潘苇杭;[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孟万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李巧媛;[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潘艳;[D];复旦大学;2011年
刘炳涛;[D];复旦大学;2011年
单丽;[D];复旦大学;2011年
赵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张瑞虎;[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陈业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李文娟;[D];兰州大学;2011年
王太一;[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王丽娟;[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邓琴;[D];长安大学;2011年
徐时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张田芳;[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李黎霞;[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李冰;[D];广州大学;2011年
傅顺;[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修松;[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何可文;[J];安徽林业;2005年03期
胡效月;安成邦;;[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邹逸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谢兴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陈拓,杨梅学,冯虎元,徐世健,强维亚,何元庆,安黎哲;[J];冰川冻土;2003年01期
陶立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严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林振涛;刘月英;;[J];动物学报;1963年02期
刘洪杰;;[J];动物学杂志;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文祥;刘东生;;[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石兴邦;;[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彭适凡;[N];中国文物报;2000年
杨卫;[N];中国文物报;200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赵志军 赵原 刘昶 吴传仁;[N];中国文物报;2008年
张合荣;[N];中国文物报;200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执笔:傅兵兵 金英熙;[N];中国文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樊宝敏;[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覃军干;[D];同济大学;2006年
葛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育茜;[D];山东大学;2011年
吉笃学;[D];西北大学;2002年
陈昌海;[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王慧;[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赵敏;[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秀华;廖群;;[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蔡波;黄勇;陈跃英;胡军华;郭宪光;王跃招;;[J];动物学研究;2012年04期
李秋芳;;[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张小虎;;[J];考古与文物;2012年03期
张东菊;陈发虎;BETTINGER R L;BARTON L;吉笃学;MORGAN C;王辉;程晓钟;董广辉;GUILDERSON T P;赵晖;;[J];科学通报;2010年10期
周新郢;李小强;赵克良;DODSON J孙楠;杨青;;[J];科学通报;2011年Z1期
苏海洋;;[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苏海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王闯;;[J];草原文物;2011年01期
张兴照;;[J];农业考古;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红中;[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孙秀华;[D];山东大学;2012年
聂政;[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晓鸣;[D];吉林大学;2011年
白燕培;[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张田芳;[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王传明;[D];山东大学;2010年
董惟妙;[D];兰州大学;2012年
陈蕊;[D];西南大学;2012年
周通;[D];郑州大学;2012年
张忠广;[D];安徽大学;2012年
井明;[D];西北大学;2012年
曹冬蕾;[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世兰,陈发虎,曹继秀;[J];冰川冻土;1991年04期
张菀莹;耿侃;郑良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陈发虎;汪世兰;张维信;潘保田;;[J];地理科学;1991年01期
冯绳武;[J];地理学报;1985年03期
韩淑媞,袁玉江;[J];地理学报;1990年03期
张彭熹,张保珍;[J];地理学报;1991年03期
高善明,李元芳,刘国海;[J];地理学报;1992年02期
莫多闻,李非,李水城,孔昭宸;[J];地理学报;1996年01期
黄春长;[J];地理研究;1989年01期
王树基;高存海;;[J];第四纪研究;199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勇锋;[J];丝绸之路;2003年04期
;[J];丝绸之路;2002年05期
安成邦,陈发虎;[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汪国富;[J];丝绸之路;2003年S2期
王若冰;;[J];丝绸之路;2007年09期
卢水莲;;[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0期
郎树德;许永杰;水涛;;[J];文物;1983年11期
宋常青;[J];瞭望;2003年32期
陈冠华;[J];社科纵横;1999年03期
汪国富;[J];丝绸之路;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昭宸;刘长江;张居中;靳桂云;;[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程晓钟;;[A];甘肃省钱币研究()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赵敏;;[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郭天文;赵良菊;李娟;;[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谢骏义;陈善勤;;[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袁宝印;郭正堂;郝青振;彭淑贞;乔彦松;吴海斌;肖国桥;葛俊逸;孙斌;周鑫;尹秋珍;梁美艳;秦利;刘恋;姚政权;刘东兰;;[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C];2008年
贾鑫;;[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高强;;[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辛怡华;;[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闵祥仪;周民都;张元生;;[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甘肃省公安消防总队
蔡国忠;[N];中华建筑报;2010年
张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N];中国文物报;2009年
董永前;[N];兰州日报;2005年
张春昌 实习生
董小飞;[N];天水日报;2008年
冯喜成;[N];天水日报;2009年
孙燕明;[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王玉国?吴凯飞;[N];天水日报;2008年
赵建卿;[N];甘肃日报;2009年
胡文改;[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洪恩;[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赵林毅;[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传明;[D];山东大学;2010年
张晨;[D];西北大学;2013年
王海玉;[D];山东大学;2012年
赵敏;[D];山东大学;2009年
郭晓兰;[D];西北大学;2013年
崔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沈艳;[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曹冬蕾;[D];山东大学;2012年
匡永生;[D];兰州大学;2007年
徐富平;[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当前位置: >>
农业环境学(部分文字稿)
农业环境学 方圆
人类生存环境分类 聚落环境 地理环境 地质环境 星际环境 聚落环境 定义: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院落环境 由一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物与其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 村落环境 ?主要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 城市环境 ?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 (2)城市化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 (3)城市化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 ,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对水量的影响 (2)对水质的影响 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荒漠 盲目的城市化过程还造成振动、噪声、微波污染、交通紊乱、住房拥挤、供应紧张等一系列威胁人民健康和 生命安全的环境问题。? ? ? ? ? ? ? ? ?? ? ? ? ? ? ??指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水、土、气、生物等环境因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 ? ?构的多级自然系统。 地质环境 主要指的是自地表而下的坚硬地壳层,即岩石圈。 星际环境 二、环境问题 定义: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地理环境?1、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工业革命前) ?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工业革命~发现臭氧空洞) ?3、当代环境问题(发现臭氧空洞~至今) 结论 ?(1)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人类改造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 ?(2)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和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臭氧层损耗问题 放射性物质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分三个阶段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事件 ?日本富山县骨痛病事件 ?日本四日气喘病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环境科学的任务:通过系统分析与综合,规划设计出高效的“ 人类---- 环境” 系统,并随时调控到 最优化的 运行状态。 环境科学与相邻学科关系示意图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 ?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 ?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环境规划 ?环境管理 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就是要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是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和教育的等多方面的措施,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和自然 界生物地生存和发展。 即:运用环境科学地理论、方法,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地同时,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协 调发展。第二章 生态学基础 主要内容 生态学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平衡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 -研究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光照、温度、大气、水、土壤、湿度、地形、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的活动等 种群--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个体的组合,是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机能,并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 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生态系统 --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 影响,互相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是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单元。 生产者(producers)又称初级生产者(primary producers) ,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 成细菌。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形式第一次固定到生物有机 体中。初级生产者也是自然界生命系统中唯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媒介。2 食物链、营养级 --捕食性食物链(网) --腐食性食物链(网) --寄生性食物链(网) -10%的能量利用率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特点: 综合性和真实性 长期性 灵敏性 简单易行 生物监测 --是指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 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主要是利用敏感生物) 。 --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种类多样性指数法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 大气污染物的生物净化(吸收污染物质、滞尘、消减噪声、杀菌等) 水体污染的生物净化(特别是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制定生态规划方案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发展生态农业 强调农林牧副渔合理结合 强调施用有机肥和豆科作物轮作 强调利用生物控制技术和综合控制技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 --经济是环境的主导 人口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环境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 --人口是环境开发的动力 科学技术与环境 --造成许多的环境问题 --利用技术来保护环境? ? ? ? ? ?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环境保护 ?指标--经济的、环境的、社会的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特征--1、鼓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 ?2、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3、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良性环境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的质量; ?5、可持续发展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6、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善待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7、可持续发展追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 可持续农业3 1991 年 4 月,在荷兰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与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丹波宣言”提出可持续农业的主要内涵 是--环境不退化;技术上运用适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第一节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是地球环境的产物1、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在正常环境中,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3、当环境污染超过一定范围时,才能引起人体的病理反应,表现出器官功能障碍或减退,以及患病和死亡。 第一节 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1.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存在方式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 。?2.人类是地球环境的产物,人体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含量相适应。[60 多种化学元 素含量和岩石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图 5-1)]?在正常环境中,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环境、污染使某些化学物质突然地增加和出现了环 境中本来没有的合成化学物质,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引起机体疾病,甚至死亡。 ?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在地球的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统一 关系。 ?空气、水、土壤与食物是环境中的四大要素,都是人类和各种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污染首先影响到这 些要素,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首先要了解毒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必须通过各种环境监测手段,及 早发现化学毒物对遗传的影响,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要了解毒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它是怎样进入人体的 ? ?它在人体中正常的 & 本底 & 值应当是多少 ? ?它在人体内的吸收、生物转化、蓄积、代谢、解毒和排泄等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 ?它是否会影响胚胎发育或引起畸胎 ? ?会不会产生致突变作用 ? ?是否有致癌作用 ? ?对后代影响如何 ???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毒性是相对的,它与人体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不是任何微量的污染物质都对人体 有害,只有当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才能引起人体的病理反应,表现出器官功能障碍或减退,以及患病和死亡。 ?人体与有毒污染物质之间存在着有毒物质的 & 量变 & 逐渐引起人体生理机能 & 质变 & 的过程。因此,有些 环境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并不立即就显露出来,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一、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 ?1.环境污染物: 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壤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 ,叫做环境污染物。?2.环境污染物来源:(一) 生产性污染物 (三废 ) (二) 生活性污染物 (三) 放射性污染物 二、环境污染的特征?1.环境污染物的三种类型:4 化学性污染物 物理性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物?2.环境污染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从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影响范围大 作用时间长 污染情况复杂 三、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 2.人类的疾病,多数是由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环境化学污染至少占 90% 以上。疾病的发生发展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无临床表现 ) ?前驱期(有轻微的一般不适 ) ?临床症状明显期(出现某疾病的典型症状 ) ?转归期(恢复健康或恶化死亡 ) 。 在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①是否引起急性中毒; ?②是否引起慢性中毒; ?③有无致癌、致畸及致突变作用; ?④是否引起寿命的缩短; ?⑤是否引起生理、生化的变化。四、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 1.毒物的侵人和吸收 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侵人人体,也可经皮肤或其他途径侵人. 2.毒物的分布和蓄积 毒物由血液分布到人体各组织,在人体各组织长期隐藏积累,这种现象叫做蓄积。? ??3.毒物的生物转化除很少一部分可以原形被排出人体外, 绝大部分毒物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 (或转化), 从而改变其毒性。 毒物在体内的这种代谢转化过程,叫生物转化作用。肝脏、肾脏、胃肠等器官对各种毒物都有生物转化功能, 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 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分两步: ① 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② 结合反应? ? ??4.毒物的排泄毒物的排泄途径主要经过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少量可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被排出,也有的在 皮肤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当某毒物污染环境作用于人群时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样的出现毒性反应、发病或者死亡,而是出现一种 ?°金字塔?±式的分布(图 5-4),?这主要是与个体对有害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作为环境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早发现亚临床期生理、 生化的变化和保护敏感人群。 五、影晌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1.剂量 2.作用时间 3.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4.个体敏感性 剂量 人体非必需元素:5 由环境污染而进入人体的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引起异常反应,甚至进一步发展成疾病。对于这一类元素 主要是研究制订其最高允许限量的问题题( 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人体的最高允许负荷量等) 。 人体必需的元素 ?人体必需元素的剂量与反应的关系则较为复杂。一方面,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时,会使人体的某些功能 发生障碍,形成一系列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含量增加过多,也会作用于人体,引起程度不同的中毒性病变。?例如,饮水中含氟量大于2μg/g ,则斑袖齿的发病率升高,如含氟量达 8μg/g,则可造成地方性氟病(慢性氟中 毒) 的流行;但如饮水中含氟量在 0.5μg/g 以下,则龋齿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因此,对这类元素不仅要研究环境中最高允许浓度,而且还要研究最低供应量的问题。2、作用时间 ?很多环境污染物具有蓄积性,只有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阔值时,才会产生危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毒物的蓄积量将加大。 ?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是受摄入量、 污染物的生物半衰期 (即污染飞物在生物体内浓度减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 和 作用时间三个因素影响的。 3、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环境污染物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经常与其他物理、化学因素同时作用于人体的,因此,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的联合作用和综合影响。?如,锌能拮抗铅对δ-氨基乙酷丙酸脱氢酶 (ALD-D) 的抑制作用,拮抗镉对肾小管的损害;而一氧化碳与硫 化氢则可相互促进中毒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察多种因素同时存在时对人体的综合影响。 4、个体敏感性 ?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状态、遗传因素等,均可影响人体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强度和性质。?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的一周内比前一年同期多死亡的 4000 人中 ,80% 是原来就患有心肺疾患的人。其他, 如不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十分复杂 ?表现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3.远期危害 1.急性危害: ?污染物(烟雾、光化学烟雾)引起人群中毒死亡。?几次烟雾事件发生的情况?(一) ?(二)2.慢性危害: 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的影响水体和土壤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慢性危害 1) 汞对人体的危害 --中枢神经受损害 2) 铬对人体的慢性危害 --口角膜烂、腹泻、腹痛和消化道机能紊乱 3) 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损害骨髓造血系统,能引起贫血 4) 此外,环境污染引起的慢性危害,还有镉中毒、砷中毒等。 3.远期危害: ? 致癌作用 --人类癌症由病毒等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过 5%; 由放射线等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 5% 以下; 由化学 物质引起的约占 90%6 我国每年新病例达 160 万,死于癌症 130 万,每 5 个死亡者中有 1 个是癌症死亡,现有癌症病人 200 多万。?致突变作用 ?致畸作用水俣病3.远期危害: --能引起生物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改变的作用,导致遗传变异 3.远期危害: --致畸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可引起眼白内障,小头症等畸形,胎儿畸形等?砷(As)对机体的影响 ?急性砷中毒的患者往往出现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头痛、头昏等前期症状,接着表现出肠胃炎症状:恶心、呕吐、腹胀、咽部及胃有烧灼感,大量呕吐米汤样物,重度的水样腹泻,其后可发展到血性腹泻。重者因高度 脱水,引起休克、少尿、蛋白尿,直至昏睡、痉挛。砷中毒的急性期很少有特异症状,所以很容易误诊。度过 急性期,可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及再生不良性贫血等后遗症。?慢性砷中毒的症状、体征除有一般自主神经衰弱症候群外,较为特殊的有:皮肤色素沉着、过度角化、末梢 神经炎、肢体血管痉挛以至坏疽等改变。多氯联苯 氟污染危害 氟斑牙?砷(As)对机体的影响?第七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 §7-1 自然界的水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1.地球上水的总量――14 亿 km3 地球上水的分配比(%) 二、水循环 1.水的自然循环: 特点:①由降雨量自然循环的大致尺度 ②水的性质基本不变 2.水的社会循环 特点:①工业与生活污水的产生与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 ②水的性质不断变化 三、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我国水资源的概况: 1)水资源的储量: 2)水资源的主要问题 ●我国水资源人均和亩均水量少; ●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流含沙量大;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各地很不均衡 四、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1.自然条件的影响: ●淡水在地球上分布不均 ●气候变化的影响 §7―2 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体污染的分类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7 生物性污染 7-4 水污染防治 一、水污染防治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 1、确保地面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为向居民供应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提供保证。 2、恢复各类水体的使用功能 3、恢复地面水体的水质 一、水污染防治的目标与任务 任务: 1、进行区域、流域或城镇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 3、对各类废水进行妥善的收集和处理。 4、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使水环境水资源免受污染。 水污染防治的原则 防:对污染源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少量 治: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 管: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第八章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第一节概述 一、 土壤的基本结构与特性 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是指位于地球陆地地表、包括具有浅层水地区的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环境是指位于陆地地表的土壤圈层。 (一)土壤的结构与组成 1、土壤的剖面结构 土壤由腐殖质表层(A 层) ,淀积层(B 层)和母质层(C 层)构成。 2、土壤组成 3、土壤质地和团聚体结构 土壤质地或称土壤的机械组成是指土壤矿物质部分各矿物颗粒粒级(砂粒、粉砂粒和粘粒)的重量百分比。 土壤分为砂粒、壤土和粘土 土壤结构体 不是以单粒形式存在,而是有机质与矿物质聚合为合种形态的团聚体。 (二) 土壤的特性 1、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具有连续不断地供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元素。因此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农业生 产的基础条件,是不可替代、重要的资源。 (二)土壤的特性 2、缓冲性 土壤能抵抗、减缓土壤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作用,对大气降水和气温有调节和缓冲的作用,并有 调节和平衡向大气环境中释放温室气体的能力。 (二) 土壤的特性 3、净化功能 土壤是一个多相的疏松多孔体,存在多种性质的化合物,无机及有机胶体和微生物,能通过物理、化学 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多种过程和作用,使进入土壤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数量或活性、毒 性降低。 二、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尽量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物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自然含量。 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三、土壤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在维护的保持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自然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中起着重在的作用。 人类根据土壤的缓冲性和自净功能,利用土壤特性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水和污泥及固体废弃物进 行净化处理。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环境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环境污染 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环境8 容量和土壤净化速度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和潜伏性 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3、间接危害性 土壤污染的类型 按土壤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可分为以下五种: 1、水污染型 特点是沿河流或干支渠呈枝形片状分布。将污水的多种污染物转移进入土壤,常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 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并影响到作物和蔬菜的质量。 此类污染约占土壤污染面积的 80%。 2、大气污染型 特征:污染物质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其主要污染物是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它 们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落地面。各种飘尘中含有重金属、非金属及放射性散落物等多种物质。 3、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工厂的尾矿废渣、污泥和城市垃圾等影响土壤。 土壤历来被作为废物的处理场所,在固体废物作为肥料施用或在堆放过程中,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通 过扩散、降水淋洗等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壤,化学成分复杂并难于降解,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4、农业污染型 主要来自施入土壤的化肥和农药。 5、综合污染型 由多种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同时造成。 按污染物的属性分三类: 1、化学型(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 2、放射性污染型(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放射性污染物) 3、生物污染型(外源性有害生物种群侵入土壤环境,并大量繁殖,使土壤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对土壤生态系 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污染。 ) 土壤污染程度量化指标 一般认为,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总量达到土壤环境背景值加 2-3 倍标准差时,属于异常。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物理过程 化学过程 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1、物理过程 污染物质在土壤中迁移的物理过程包括: 挥发、扩散、稀释、浓缩 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温度、含水量经及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2、化学过程 (1)溶解和沉淀:主要是指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溶解和沉淀作用。它是土壤环境中重金属于化学迁移的重要 形式。 (2)络合-螯合作用:土壤环境中存在许多天然的无机和有机配位体,络合和螯合作用普遍存在,是重金属 和农药迁移转化的重要途径。 (3)中和作用:由于土壤具有中和作用,使之对外源酸性或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3、物理化学过程 (1)吸附和解吸:主要是指土壤胶体表面对离子或分子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作用。 物理吸附:土壤胶体利用范德华力对污染分子化合物的吸附。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交换量。交换量的大小与土壤胶体的负电荷数量有关。 盐基饱和度 阴离子交换量 专性吸附 3、物理化学过程 (2)氧化-还原作用 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作用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降解速度和强度;重金属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活性或毒性 的重要因素。 用氧化还原电位(Eh)作为指标。 影响因素:有机物含量、矿物组成、土壤通气状况等。 4、生物过程9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高等绿色植物和土壤生物对生命必需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以维持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土壤的功能。 二是绿色高等植物和土壤生物对污染元素和化合物的被动吸收, 结果是土壤的正常功能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植物产品的数量和品质下降。 二、重金属污染 (一)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般特征 1、重金属的形态 水溶态 交换态或吸附交换态 碳酸盐结合态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有机结合态 残留态 (一)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般特征 2、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迁移转化过程 物理迁移:水迁移、风力迁移 物理化学过程:吸附和解吸作用、吸附交换作用、专性吸附作用 化学迁移:重金属的溶解和沉淀 生物迁移: (一)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般特征 3、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 影响因素:重金属的形态、重金属与其他常量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 )有毒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汞) 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重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极具危害,它被各国政府以 及 WHO 列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 土壤中汞的来源: 汞的天然释放是土壤中汞的重要来源。 人为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农业污染。 土壤中汞的暴露水平: 世界土壤中汞的含量水平值为0.03~1.0mg/kg,我国土壤中汞的背景值为为 0.04mg/kg。 汞的形态: 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分为 3 大类: 金属汞 无机化合态汞:HgS、HgCl2、HgCO3、Hg(NO3)2、HgSO4、HgO 和 HgHP04 等 有机化合态汞:甲基汞、有机络合汞无机汞除了硫化汞以外,所有的无机汞化合物都是有毒的。 有机汞以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毒性最强。 对中毒人群的危害症状:皮肤灼痛、肌肉运动失调、感知障碍、震颤、听力损伤、行走困难等等。 伊拉克:人们由于食用经甲基汞处理过的谷物制作的面包引起。 中毒人群的危害症状:皮肤灼痛、肌肉运动失调、视力模糊、语言障碍、听力困难、失明甚至死亡。 在日本的水俣事件和伊拉克中毒事件中,在子宫中暴露于甲基汞的胎儿都伴有严重的出生缺陷, 职智力迟钝、 大脑性麻痹、失明、耳聋等。 土壤环境中汞的迁移转化 1、土壤中汞的氧化还原(Hg0、Hg+、Hg2+) 2、土壤中汞的吸附与解吸(不同的粘土矿物对汞的吸附能力不同) 3、土壤中无机和有机配位与汞的络合―螯合作用(对汞的迁移转化影响较大) 此外在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下,汞可以被甲基化,汞的甲基化不但大大加强了汞的毒性,而且加强了汞的迁 移能力。10 镉的来源 自然界岩石和矿物中的镉 大气沉降 金属矿山、冶炼、电机和电镀、化学工业中的合金、涂料和塑料等企业排放的“三废”。 利用含镉废水灌溉农田,会引起农田土壤里镉的累积。 镉的暴露水平 世界土壤中镉的含量 0.01~0.7mg/kg,平均为 0.5mg/kg。 我国土壤中镉的环境背景值为 0.079mg/kg。 但是在污染土壤中镉的暴露水平上升。 如:沈阳的张土污染区,土壤镉污染暴露水平平均达到 7mg/kg,糙米镉积累量最高可达 3.2mg/kg。 日本某炼锌厂周围土壤镉污染暴露水平高达 40mg/kg。 镉的形态 Cd 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及硅酸态等 6 种形态,主 要以 Cd3(PO4)2 和 Cd(OH)2 的形式存在。 水溶态和可交换态为植物有效态,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其余的几种形态均为难溶态,不易被植物吸收。 镉对机体的危害 危害及症状 Cd 对人体、动物和植物都是非必需的,不参与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代谢活动。但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并具有可积累性,达到一定的剂量会影响人体健康,严重时则会导致各种疾病,如高血压,骨痛病,肾功能紊 乱,肝损害、肺水肿、贫血等。 镉对植物的危害 危害及症状 镉土壤被镉污染后,会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阻。使大豆叶脉呈棕色、叶片褪绿,表现出严重缺铁症状;使 小麦叶片萎黄并出现黑竭色坏死斑;使蔬菜生长迟缓、产量下降。 镉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对镉的敏感性因不同的植物不同: 影响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与迁移转化的因素主要有: 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碳酸盐含量 砷(As)的来源 砷污染主要来自砷矿和其它金属矿山的开采和冶炼企业。另外,造纸、皮革、炼焦、化工及含砷农药的施用 都是砷污染的主要来源。 据 1974 年的统计,在美国国内从冶炼厂、农药散布及火力发电厂飞散出来的砷达 1.3 万吨/年。 砷(As)的暴露水平 世界土壤砷的天然暴露水平在 0.1~40mg/kg 范围,平均为 6mg/kg; 我国土壤砷的天然暴露水平在 0~38.7mg/kg 范围。污染土壤中砷含量可高达 8000mg/kg。 砷(As)的形态 自然环境中单质砷很少存在,常以砷的氧化物、硫化物等状态存在。三氧化二砷又名亚砷酐,俗称砒霜或白 砒,有剧毒,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毒药或杀虫剂之一。五氧化二砷又称砷酐,白色无定形固体,有剧毒。不同价 态的砷具有不同的毒性,三价的砷比五价砷大 60 倍。 砷(As)对植物的影响 (症状) 砷对水生生物及农作物也有很大的毒害作用。 农作物受砷毒害后,根系的生长会阻,叶枯萎、地上部生长迟缓,甚至整株枯死。 砷(As)对植物的影响 (症状) 不同植物对砷的敏感性不同 研究表明,小麦、玉米、莴苣等作物的耐砷性较强,而水稻对砷害反应敏感。 砷(As)对植物的影响 (产量) 灌溉水中含砷 1mg/L 时,水稻减产 22%以上,所产糙米含砷量超过 0.7mg/kg 的食品卫生标准; 含砷 10mg /L 时,水稻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不能抽穗;含砷达到 l00mg/L 时,水稻几乎全部枯死。 砷(As)对植物的影响(分布) 砷在作物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蔬菜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积累的砷多; 水稻则是根部积累多,茎叶次之、稻壳与糙米中最少。 土壤中的砷以可溶态、吸附态和难溶态形式存在,各中形态砷的含量受 pH 和 Eh 的影响,砷的不同形态影响 其迁移转化。11 铬(Cr)的来源 自然界的岩石风化 人为来源以含铬废水(物)进入土壤。 常以三价形式存在,90%以上被土壤固定,难以迁移。 铬(Cr)的形态 铬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化含物是三价和六价铬。铬的毒性主要是由六价铬引起。 铬(Cr)的暴露水平 世界土壤中铬的变化范围在 5~1500mg/kg,背景值为 70mg/kg。 我国土壤中铬的变化范围在 17.4~118.8mg/kg,背景值为 57.3mg/kg。 植物体内铬的一般含量为 0.01~1.0mg/kg。 铬(Cr)植物的影响 铬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低剂量的铬能刺激植物生长,但它是否也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 元素还无证据。 但是土壤中铬浓度过高时,可引起植物中毒,特别是六价铬,即使在低浓度时,对作物和土壤动物也是有毒 的。 铬(Cr)植物的影响 (症状) 铬污染后,会阻碍作物的正常生长。 如:小麦受铬毒害后,先是下部叶片发黄。叶面出现铁锈样斑块,严重时整个植株枯死,幸存的植株穗很短, 空秕率高,产量低; 水稻受铬毒害后,根系生长受阻,植株发育不良、分蘖少,叶鞘出现紫褐色斑点。 不同价态铬的迁移大小不同,土壤胶体对三价铬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六价铬的活性和迁移能力较强; 由于土壤中的铬多为难溶性铬,因此迁移能力较低,而残留于土壤表层。 铅(Pb)的来源 自然中铅的来源为岩石风化; 大气沉降、农田灌溉水、农业上含的铅的化学制剂的使用、矿石开采过程中的排水所携带的铅都是造成铅污 染的重要来源。 铅(Pb)的暴露水平 铅是构成地壳的元素之一,世界土壤中铅的天然暴露浓度为 15~25mg/kg。 不同的区域土壤含铅量不同。对我国 4095 个 A 层土样的背景值研究表明,离城市远的未污染土壤铅的含量 为 10~30mg/kg,城市公路两旁及低污染区域的土壤铅含量 30~100mg/kg。 铅(Pb)的形态 铅在自然界中大多以硫化物和氧化物存在,仅少数为金属状态,并常与锌、铜等到元素共存。 可溶态的含量很低,主要以 Pb(OH)2、PbCO3、PbSO4 铅的难溶盐形式存在。 铅(Pb)对机体的影响 1、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虽然不多见,但是意外摄入大量铅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如用含铅餐具将大量铅溶出进入食物, 食入后可引起中毒。 铅(Pb)对机体的影响 2、慢性中毒 国外报道,每于吸入铅 10~20mg,经数周,或每天吸入 2mg,经数年,可引起慢性中毒。正常人头发中 铅含量在 2~95mg/K之间波动,但慢性铅中毒时,可达到 42~1000 mg/K 。慢性中毒可引起血液系统、神经系 统、消化系统障碍。 3、影响机制12 铅可与体内一系列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官能团主要是巯基结合,从多方面干扰机体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铅的毒性作用对骨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最为严重。此外,其生殖毒性与致畸作用表现为造成死胎、早产、 畸胎以及婴儿精神呆滞等症状。 铅(Pb)对植物的影响 1、铅对植物的伤害 农作物可通过根部吸收铅,某些植物还可通过气孔吸收大气和烟尘中的铅,如蓟类植物能从大气中被动吸附高 浓度的铅,现已确定作为铅污染的指示作物。进入植物体内的铅虽然大部分累积在根部,但是也有一部分转移 到籽粒,使粮食含有残毒。 铅(Pb)对植物的影响 2、铅对植物危害的症状 铅污染的植物,光合、蒸腾强度降低,以致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使植物出现受害症状。土壤中的无机铅主要以 2 价态难溶性化合物存在,而可溶性铅含量极低。 三、化学农药污染 (一)研究意义 农药使用状况 我国过去长期大量使用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危害大,污染比较严重。 1983 年国务院下令停止生产六六六和 DDT,持续了 30 余年的主要农药污染源将被消除。但目前有机磷农 药和替代有机氯的农药仍在使用,既污染土壤又污染农产品。 农药的主要类型 农药对机体造成的危害 化学农药造成的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能导致人体患病,甚至死亡,有时还会造成胎儿畸形,影响人口整体 素质。近年来,由于农药引起的患病指数上升,我国每年农药中毒患者数万人。其中有机磷中毒占 70% 以上。 而 1992~ 1996 年,我国发生的农药中毒事件达 247349 例,死亡 24612 人。 农药对机体造成的危害 农药污染对动物的影响,一方面是直接接触造成毒害产生致死或非致死效应。更主要的是,由于食物链的 传递,使农药在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产生富集和放大作用而间接引起的毒害。 农药对机体造成有危害 化学农药也能够造成动物的群体数目、种类组成、繁殖能力下降,甚至导致动物大批死亡。美国曾在森林 中喷洒磷胺,使森林中鸟类数量下降 75% ~80% 。 农药对机体造成有危害 在农田施药后, 土壤中的蚯蚓体内会积累大量农药,Benton 报道了知更鸟吃带农药的蚯蚓而大量死亡。 鸟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点,由于食物链的原因,DDT、狄氏剂等具有生物富集性的农药容易在鸟类体内累积 高浓度,并成为直接威胁鸟类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致使鸟类的卵壳变薄,孵化率下降。 实验证明,通过对鸟类长期喂给含有狄氏剂的饲料,鸟类识别物体时需要很长时间,同时识别地形也有 错觉,行为变得迟钝,容易被人捕获。 农药对机体造成的危害 由于化学农药的直接致死效应,长期使用杀虫剂或除草剂的农田,对各类昆虫及土壤表层的微生物,特别 是栖息在特殊落叶、落枝上的昆虫及微生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目前,昆虫的减少已危及到一些植物的繁殖。 农药对机体造成的危害13 例如:英国原有蝴蝶 56 种,如今已有 7 种灭绝,5 种濒危,有些植物由于没有蝴蝶来传粉而减产或绝收。 我国某些地区的果园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生活于其中的蜜蜂、蝴蝶等昆虫被大批的杀死,果树花期由 于缺少传粉的媒介,坐果率大大降低。 农药对植物的生物效应 化学农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植物造成损伤,产生急性或慢性药害,严重时会影响作物的产量甚至导致植株 枯萎死亡。 比较常见的是阿特拉津的药害,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并具有生物蓄积性,对粮食和食品安全构 成威胁。 因此,研究和了解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残留、土壤对农药的净化,对控制和预测土壤与环境农药 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学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农药随空气和水体的迁移 2、农药的降解 3、农药的吸附 四、污染土壤的修复 1、排土、客土改良 2、生物改良措施 3、施加抑制剂(化学改良剂) 第三节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人类利用和改造土壤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环境问题。 1.由于人类对土壤的利于不当,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破坏。 土壤退化 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 程。简言之,土壤退化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 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 土壤退化 土壤沙化 盐碱化 沼泽化 土壤侵蚀 土壤沙化 破坏土壤资源 由于土壤侵蚀,大量土壤资源被蚕食和破坏,沟壑日益加剧,土层变薄,大面积土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耕 地面积不断缩小。随着土壤侵蚀年复一年的发展,势必将人类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层侵蚀殆尽。 水土流失 我国土壤退化的发生区域广,全国各地都发生类型不同、程度不等的土壤退化现象。就地区来看,华北地区 主要发生着盐碱化,西北主要是沙漠化,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主要是水土流失,西南发生着石质化,东部 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壤肥力衰退和环境污染。总体来看,土壤退化已影响到我国 60%以上的耕地土壤。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人类利用和改造土壤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环境问题。 2.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实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使土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由 于现代工业及城市化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各种污染物,经不同途径使土壤受到污染,导致土壤正常功 能失调,土壤环境质量下降。? ? ? ?第九章 声学环境保护 内容 一、概述 二、环境噪声评价 三、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四、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概述?1、环境噪声的主要特征14 ?(1)感觉公害,取决于受害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2)局限性和分散性?声音与噪声 ?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中 ?进行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 ?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 ?烦并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统称 ?为噪声。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 吸声和室内声场 吸声是噪声污染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中,常利用吸声材料吸收声能量来降低室内噪声。 一、吸声材料 多孔性吸声材料(针对高频噪声控制) 材料特征: 内部有许多小孔,并与材料表面相通,具有通气性。 吸声机理: 声波投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 部分投入的声波与纤维或颗粒表面产生内摩擦 (摩擦力来自空气 的压缩、膨胀) ,部分声能转变成热能,从而使声音的能量减小。 多孔性吸声材料分类: 无机纤维(如玻璃棉、岩棉等) 有机纤维(如植物纤维、木质纤维等) 泡沫材料(如泡沫塑料、泡沫混凝土等) 吸声建筑材料(如微孔吸声砖) 共振吸声结构的分类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小于 1mm 微孔)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共振腔结构) 薄板或薄膜吸声结构(材料本身产生共振) 2、噪声源及其分类? ? ? ? ? ? ?第十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内容 一、概述 二、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 三、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四、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 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 的物品、物质。 生产过程产生:废渣 生活活动产生:垃圾 固体废物的利用 包括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循环利用、回收利用、以及交由其他单位的综合利用。 固体废物处理 固体废物处置 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的特点 1、资源性 固体废物可以说是 “错误时间放置在错误地 点的资源 ”。许多固体废物经过处理仍有较高的 利用价值,一 些工业固体废物可以作为二次资 源加以利用,这种二次资源与自然资源相比具 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境 废物少等优点; 一些农业固体废物和部分生活垃圾是农业生产 必不可少的优质有机肥源。因此世界各国都非 常重视和发展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 固体废物的特点15 2、污染的“特殊性” 是水、气、土壤环境污染的源头,且具有循环性。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 固体废物的特点 3、严重的危害性 易燃性 腐蚀性 反应性 毒性 感染性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和原则 1、最小化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和原则 2、资源化 废物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资源化”特点与原则 特点: (1)环境效益高 (2)生产成本低 (3)生产效率高 (4)能耗低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和原则 3、无害化 二、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 特点:数量大,具有再利用的良好性能。 我国每年产生的固体废物约 6×108t 左右。 工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用作建筑材料 用作冶炼金属的原料 回收能源 用作农肥、改良土壤 1.5 固体废物的管理 1.5.1 固体废物管理程序和内容 (一)生产者 (二)容器 (三)贮存 (四)收集运输 (五)综合利用 (六)处理处置 1.5.2 固体废物管理方法 (一)划定有害废物与非有害废物的种类和范围 1、名录法 2、鉴别法 (二)建立固体废物管理法规 1、现状 2、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法” 3、制定“固体废物法” 4、建立“固体废物环境标准体系” 5、控制有害废物越境转移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 内容 一、概述16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 三、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 四、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环境管理包括的内容 1、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2、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1、人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条件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生态理论 生态经济理论 可持续发展论 生态理论 物物相关律 相生相克律 能流物复律 负载有额律 协调稳定律 时空有宜律 生态经济理论 环境资源观 价值观 生态补偿理论 环境资源核算 外部不经济性理论 生态经济模型 环境保护投资决策及综合效益分析 可持续发展论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基本职能 宏观指导 统筹规划 组织协调 提供服务 监督检查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目标管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转向对人类经济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限制性经济政策17 1、征收排污费 2、罚款与赔偿 3、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和资源税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鼓励性经济政策 1、对开展综合利用的生产建设项目实行优惠 2、对开展综合利用生产的产品实行优惠 农业环境管理 存在的问题? 技术、管理、成本、其他。 农业废水(贺州黄田的例子) 我们的思考 如何面对农业环境问题?? 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 可持续农业??第十二章 环境法 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环境法体系 1、宪法 2、环境保护基本法 3、环境保护单行法 4、环境标准 5、其他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环境法的适用范围、目的与作用 适用范围 目的 作用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 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许可证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经济刺激制度 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保障人体健康 考虑经济技术条件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 尽量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考虑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应考虑区域的差异性可持续农业 --未来在何方 可持续农业18 背景:1991 年 4 月 FAO 在荷兰召开了有关农业与环境的国际会议,提出了“关于持久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 (DENBOSCH)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确保食物安全增加农村就业 和收入,根除贫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农业 概念:可持续农业是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 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因此是一种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 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生态农业 概念: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是美国土壤学家 W. Albrecht 于 1971 年提出的。这一术语 同二十世纪七十 年代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提出的多种替代农业一样, 最初只是针对西方现代?°石油农业?±或 ?°工业式农业?±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问题提出的,是替代农业中的一种类型。???中国生态农业是在世界替代农业发展潮流影响下和中国国情背景下产生的,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和生 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 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是在中国国情下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与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相比较而言,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 1) .战略性――用农业发展的长远眼光来制定生态农业战略。 ? 2) .地域性――按照地域特色和针对当地农业特点设计生态农业模式。 ? 3) .多样性――注重生物、品种和种植、养殖的多样性,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充分利用以及减少病虫害。 ? 4) .协调性――注重林、田、水、草等与经济、技术、生态环境的有机配合。 ? ? 5) .层次性――利用生物界的食物链关系来设计农业生产模式,由此获得多方面收益。 ? ? 6) .高效性――重视提高植物中储存的太阳能的转换率,充分合理利用其它自然资源。 ? ?7) .持续性――重视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资源利用具有持久性。有机农业?概念 ?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指标,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 化肥、生长调节剂、 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物学原理, 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 ,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有机农业?主要特征 ? 不使用人工合成物质如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采用一系列与生态和环境友好的技术,维持一种可持续稳定 发展的农业生产过程; ? 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 发展有机农业不仅有利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有利于农民本身和消费者的健康,同时也可能为 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存在于大气和水中:?碳、氢、氧最小养分理论 关于饲料与肥料 饲料可能会含有的有害物质:铁、锰、镉、铬、锌、铜、镁。 肥料:氮肥--硝酸盐 磷肥--镉、汞、铅、砷及其他 生态农业的模式? 果树-菇-蚯蚓-鸡植物所需要的养分? ? ??19 资源安全 ?资源安全所包含的含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定量和经济地获取得所需 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 ?基本含义包括: ?数量的含义:总量和人均量的充裕; ?质量的含义;最低质量要求; ?结构的含义: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 ; ?均衡的含义:包括地区的均衡和人群均衡; ?经济或价格的含义 ?基本属性: ?主体性或利已性; ?目的性或针对性; ?动态性; ?层次性; ?互动性或相关性 第四章: 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包括自然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两个方面,这是两个既不相同又密切相关的领域。 自然保护涉及到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并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 第一节、概 述 一、基本概念 自然资源: (广义) 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 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是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自然环境:是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生物有机物体和无机物的大气、水、土等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区别: 自然环境是指在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可利用的角度定义的,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开发利用产生 经济价值的自然物质。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般按其性质分: 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根据形成条件分 耗竭性资源 : 不可更新资源 矿产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 可更新资源 水资源、生物资源… 或恒定资源或 太阳能、潮沙能… (二) 资源与环境保护 1.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国家在努力地寻求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制定许多重要文件 ) 2.中国 21 世纪议程 (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土地是最基本的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 土地是矿物质的储存所,它能生长草木和粮食,也是野生动物和家畜等的栖息所,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就成了各种资源保护的中心。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20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的土地。 意义: 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 二、土地资源的保护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耕地是土地资源保护的重点。 2. 我国的土地资源 基本情况: 3 2 中国耕地总面积为
hm (1998 年), 2 人均耕地面积约 0.1 hm ,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 1/3。 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 我国耕地不断减少、退化及其原因 1.耕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 开发建设占用耕地过多 2.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 全国 2000 多个贫困县有 87% 属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4 2 3.土地污染 - 污染的耕地已达到 1000× 10 hm 4.土壤次生盐渍化 - 次生盐渍化耕地 hm2 5.管理不善 - 地力下降,土壤发生板结,理化性状不断恶化 我国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1.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对建设用地和耕地实行总量控制 3.建立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4.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5.强化土地管理的监督检查 6.加强生态建设 7.防治耕地污染 第三节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生物资源是可更新资源,在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时,一定要重视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采取措施保护生物资 源,使之能不断增殖、繁衍,以满足人类对它永续利用的要求,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概念: 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2.森林资源 广泛涵义包括 : ①林木资源、竹木资源和经济林资源 ; ②上述实物资源赖以生存的林地资源 ; ③依附于 森林群落的野生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资源 ; ④由森林资源存在而产生的环境资源和伴随森林环境产生的旅游资 源。 3.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l) 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森林是木材的生产基地 (3) 森林是人类的绿色屏障和绿色宝库 (4) 森林生态系统可净化环境有人说: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也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 蕴含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请思考回答: A、天然“净化器”( )B、天然“吸尘器”( ) C、天然“蓄水池”( )D、天然“过滤器”( ) E、天然“粘合剂”( )F、天然“绿色卫士”( ) G、天然“加湿器”( )H、天然“美容师”( ) I、天然“消声器”( ) J、天然“绿色宾馆”( ) 备选答案:a 保持水土 b 调节气候 c 吸烟滞尘 d 防风固沙 e 净化空气 f 保护农 田 g 减弱燥噪声 h 涵养水源 i 美化环境 j 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世界自然带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 3. 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21 4.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表 森林资源的保护 国际上的重要措施 我国主要的森林保护措施 C70 年代:国家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C80 年代起:实行了森林资源限额采伐制度,有效地保护了现有的森林资源 C90 年代后期:国家对重点地区(例如源头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措施,进一 步优化和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二) 森林资源的保护 1. 强化森林管理 2. 改变林业经营思想 3. 加速造林、优化结构、调整林业生产布局 4. 加强林区保护 二、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 草地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草地资源概念: 草甸草原、干旱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滩涂草地以及各类草山、草坡的总称。 草地类型 按其可利用方式分为 : 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 草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是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生物能的绿色能源库 ; 是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基地 ; 也是丰富的基因库。 可缓解人们对粮食的依赖,对耕地的压力,提高生活发展经济。 (二) 我国草地资源的保护 1. 加强草地资源的管理 2. 重视和发展草地产业 3. 加快草地的治理和建设 4. 预防草原灾害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念及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概念 : 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遗传多样性 C 指遗传信息的多样化,也即种内基因的变化,又叫基因多样性。 C 它是增加生物生产量和改善生物品质的源泉,是生命进化和适应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物种多样性 C 指地球上或某个地区内生物物种的复杂多样化。C物种是生物进化和分类的基本单位,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组成成分。 C是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核心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生态系统多样性 C 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内的生境、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简称生态多样性。 C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证 景观多样性 C 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基因、物种与生境三个水平上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 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 定 ), 维护生态平衡。 物种灭绝及其产生的原因 世界已灭绝物种数(1989)22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 C我国拥有陆地生态系统 599 个类型 C有高等植物 32800 种, 特有高等植物 17300 种; C脊椎动物 6300 多种,特有物种 667 个 C中国还拥有众多称之为活化石的珍稀动植物 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等。 C共有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 1900 多个 C水稻地方品种 50000 多个 C大豆 20000 个品种 C经济树种 1000 种以上。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全世界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C生物物种极其丰富 C特有性高 C拥有大量的孑遗物种。中国、世界已描述和世界有待发现的估计物种数 (万种)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C 为履行联合国《 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中国政府编制了 一系列的规划、发展合保护纲要 C 积极承担和履行有关国际义务 C 开展了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乱捕滥猎、走私贩运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C 加大建设各类各级保护区 C 建立了多种专业性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C 为拯救濒危物种,我国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 (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 2.完善自然保护区及其他保护地网络 3.保护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的野生物种及作物与家畜的遗传资源 4.建立全国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和监测网 5.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 四、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一)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意义: 自然保护区概念 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 系统,而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就叫做自然保护区. 重要意义 (1) 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 “ 本底 ” (2) 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的天然贮存库 (3) 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二) 世界各国及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情况 1. 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情况 德国博物学家汉伯特首创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保存自然生态。(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 美国于 1872 年首先设立黄石公园,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保护自然的国家公园。 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 (WCMC) 的数据 (1993), 世界土地的 6% 已处于严格或部分保护之下 2.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 1956 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创建阶段 ( 年 ): 以建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起点 (2) 缓慢发展阶段 ( 年 ) (3) 迅速发展阶段 (1979 以后 ) 目前自然保护区情况 4 2 全国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繁育基地 200 多处, 各类自然保护区 926 个 ,面积 7698 × 10 hm , 占国土面积的 7.64% 另外,己建成 870 个森林公园 ,171 个动物园和 111 个植物园,使 6000 多种动物和 1000 多种植物23 得到了有效保护 到 1997 年底,有 4 个保护区被纳入 “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3 个保护区被纳入 “东亚澳大利亚 涉禽保护网络” (三)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1. 2. 3. 4. 5. 加快建设步伐、扩大面积、改善结构布局 完善立法、健全机构 实行自立更生、自养自助的政策 实行有效的管理模式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基本概念 矿产资源 指埋藏于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 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有用矿物或元素, 其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 产。 矿产资源的耗竭问题 矿产资源是不可更新资源,由缓慢的地质过程对矿产进行补给的速度与消耗的速度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而 矿产资源正逐年大量消耗,并面临着枯竭的威胁。这就是矿产资源的耗竭问题。各种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的时间 取决于其储量与开采量的比率 ( 储量寿期指数 ) 矿产资源保护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 ; 二是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乱采滥挖,防止矿产资源的损失、浪费和破坏 ; 三是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全过程控制,将环境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 ; 四是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防止矿山寿命终结时矿区沦为荒芜不毛之地。 二、中国保护矿产资源的有效措施 1.依法保护矿产资源 2.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矿产资源 3.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全过程环境管理 4.开源节流并重,以节流为主 第六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主要内容 大气层 大气污染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防治技术 一、大气层 对流层:大气的底层,该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不同有所差别,平均厚度为 12km,该层内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密度大,75%以上的大气总质量和 90%的水蒸气在对流层;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天气过程均发生在对流层。 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该层内气体状态非常稳定。 ?平流底层:距地面约 20~40km,温度随高度的增加保持不变或稍有上升。 ?平流上层:40km~55km,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到平流层顶,温度可接近 00C~ -30C 。 ?在平流层上部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使温度上升。 ?特点:无对流,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有臭氧层。 中间层:在平流层之上,顶层高度约在 80~85km 之间,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顶部可达-83~-113℃左 右,空气垂直运动相当强烈。 暖层: 距离地球表面有 800km,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该层内空气极稀薄,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 的辐射下,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因而也称为电离层。 逸散层: 大气层的最外层,在热层的上部,这层相当厚,气体分子受地球引力极小,因而气体和微粒会不断地 向星际空间逃逸。 大气组成的分类: (1)恒定组分:N2、O2、Ar、Ne、Kr 等气体, (2)可变组分:CO2 (0.036%)、H2O(g) (0~4%) (3)不定组分:煤烟、粉尘、含 S N C 的化合物 (NO2、H2S、SOx)? ? ? ?24 ――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成分 大气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洁净大气的重要性 3 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两万次,吸入的空气量大约为 10~15m ,约为每天吃食物重量的 10 倍。 2005 年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前十名城市分别是中国(太原)、米兰、中国(北京) 、中国(乌鲁木齐) 、墨西哥 城、中国(兰州) 、中国(重庆) 、中国(济南) 、中国(石家庄) 、德黑兰。20 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 国占了 16 个。 环境质量标准(见 p77~p78) 二、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人为污染源 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为: 按污染源位置的分布分: 点源 线源 面源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颗粒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 颗粒污染物 (a)粉尘(dust) 粒径 1~200 微米,主要机械作用或是土壤、岩石的风化形成的,如粘土粉尘、煤粉等。 (b)烟(fume) 粒径 0.01~1 微米,主要由冶金过程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如 PbO 烟、ZnO 烟等。 (c)飞灰(fly ash) 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颗粒污染物 (d)黑烟(smoke) 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e)雾(fog) 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如水雾、酸雾、油雾。 (f)煤烟尘(soot) 粒径大约在 1~20 微米左右,是伴随燃料和其他物质燃烧所发生的黑色烟尘。 (g)总悬浮颗粒物(TSP) :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 100 微米的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 硫氧化物:主要是指 SO2、SO3。 根据煤含硫量的多少,可分为 高硫煤:含硫量大于 3% 低硫煤:含硫量小于 3%? ? ? ?? ?? ? ? ?1980 年,卡利斯等估算数据结果表明,人为和天然污染源每年排放至大气中的 SO 约有 2.5×10 t 之多,人为 污染排放的 SO 大约占总排放量的 41%。 ?每年二氧化硫排放所造成损失约为 1165 亿元, (2004 年统计)8 2 2二氧化硫 SO2 污染来源 1、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以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造最为严重。 2、含硫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的燃烧是 SO2 的主在污染源,由此产生的 SO2 占大气 SO2 的 70%。C农作物 218 亿元 C人体 172 亿元 C森林 776 亿元?2005 年全国煤炭消费量达到 21.9 亿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 2254.9 万吨左右 ?2006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 2594.4 万吨左右二氧化硫 化学特性与污染来源:中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SO 是大气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污染物质。常用它作为大气污染的指标。 ?SO 所以被作为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原因就在于它参与了硫酸烟雾和酸雨的形成。2 225 ?含氮化合物?氮氧化物的组成与污染源 ?种类很多,包括 NO、NO 、N O、NO 、N O 、N O 等。 ?大气中除 NO、NO 较稳定外,其他氮氧化物都不太稳定,故通常所指的氮氧化物,主要是 NO 和 NO 的混合物,2 2 3 2 4 2 5 2 2氮氧化物用 NOx 表示。 氮氧化物 ?天然源:雷电、高温激活大气中的 N2,火山爆发、森林失火、微生物分解含氮有机物等。每年约为了 430×106 吨,约占总排放量的 90%。?碳氧化合物2?碳的氧化物在大气中主要包括 CO 和 CO 。 ?CO 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CO 是一种无毒的气体,能引起全球环境的演变。 ?来源: ?燃料燃烧和机动车尾气2一氧化碳?CO 的特性与污染源 ?1、CO 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有毒体。 ?2、来源: ?自然源主要有 CH 转化、海水中 CO 挥发、植物排放的 HC 经大气反应转化、植物叶绿素光分解、森林和草原的4火灾等。 ?人为源主要来自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C)和氢元素(H)形成的化合物总称。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通常是指 C1~C8 可挥发的所 有碳氢化合物,又称烃类。碳氢化合物种类很多,包括烷烃、烯烃和芳烃,有时还包括醇、酮、酯、胺等有机 废气。 ?来源: ?生物体的自然分解,人类活动如石油开采及冶炼、天然气和沼气的泄漏等。 碳氢化合物???烟雾事件:由于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的。 ?著名的硫酸型烟雾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多诺拉事件 ?(3)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的定义及成分硫酸烟雾?定义:大气中碳氢化合物(HC) 、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参加反应的一、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包括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 学烟雾。 光化学型烟雾的危害(人体) 对眼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红眼病) ; 对呼吸道强烈刺激作用(加重哮喘病、肺气肿病) ; 加速衰老; 组织缺氧。 光化学型烟雾的危害(植物) 光化学烟雾中对植物有较大毒性的污染物主要是 O3、PAN、臭氧-烯烃反应产物和乙烯等。 三、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降尘:颗粒粒径大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 飘尘:颗粒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 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10 微米的可以通过呼吸道, 进入肺部,导致下呼吸道的病变;&10 微米的一般 可被鼻 腔、咽喉部的纤毛所堵截,不会进入体内, 但会导致上呼吸道的病症。 颗粒物对人体的毒性 (1)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2)对肺细胞的腐蚀和损伤 (3)诱发心血管病 (4)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SO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 ? ? ?? ? ? ? ?26 ?浓度为 1-5ppm 时可闻到嗅味,5ppm 长吸入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疾病。重者可引起反射性声带痉挛,喉头水肿以至窒息。?(2)致癌变和致突变作用 ?导致肺癌、染色体畸形等。NOX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对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肺功能下降,肺炎、肺水肿等 ?2、血象改变 ?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的变化 ?3、促癌作用 ?促进 B[a]P、PAH 诱发癌症。 ?4、NO 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作用 ?NO 与 CH 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 NO 与 SO 共存有相加作用,与 O 共存有协同作用。2 2 2 2 3光化学氧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光化学氧化剂有臭氧和过氧乙酰基硝酸酯等多种物质。 O3 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 O3 对人体毒性作用 ?1、对肺的损害 ?其影响较复杂,轻病表现肺活量少,重病为支气管炎等 ?2、对免疫系统的损害 ?损伤淋巴细胞 ?3、其他毒性作用 ?致突变、致癌、加速老化、损伤眼睛等 CO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CO 与血红蛋白结合减弱红细胞携带和运输氧气的能力。 ?2、CO 抑制和减缓氧合血红蛋白正常解离释放氧的能力,使组织缺氧加重,导致低氧血症。 ?3、吸入高浓度 CO 时,还可与组织细胞内含铁呼吸酶结合,直接抑制组织细胞的呼吸,其中以大脑皮质和苍 白球等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碳氢化合物 影响人体健康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主要包括 PAH(多环芳烃)和眼睛刺激物,如甲醛、丙烯醛和 PAN 等。 产生致癌效应、刺激损害眼睛。 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镉及镉化物? ?? ? ?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铅及铅化物--神经狂或神经错乱 ?氟及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 ?氯及氯化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发生中毒作用,四、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气象动力因子 (一)风和湍流 风(wind) :空气的水平运动 湍流(atmospheric turbulence ) :不规则的空气流动 风对污染物的扩散有两个作用 风向决定了污染物迁移运动的方向。 污染物总是由上风向输送到下风向,在污染物的下风向,污染总要重些。? ? ? 气象热力因子 ?温度层结与逆温 ?气温的干绝热递减率 ?大气稳定度 ?稳定度的判定边界层气温?1、大气的温度层结 指气温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布 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γ )27 高度每增加 100 米,气温下降的度数。通常情况下为 0.65℃。 即 0.65℃/100 米。 2、逆温的概念及成因 逆温 在大气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温度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这种现象称为温度逆增,简 称逆温。出现逆温的气层叫逆温层 。 逆温层的出现将阻止气团的上升运动,使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不能穿过逆温层,只能在其下空扩散,因此可 能造成高浓度污染。?根据逆温层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湍流性逆温等。在冬季无风、少云的夜晚,地面无热量吸收,但同时不断通过辐射失去热量而冷却,导致下层空气降温较 快,而上层空气降温较慢,形成逆温。 在盆地和山谷地形的夜晚,山坡表面散热量大,冷却快。寒冷的空气沿山坡下层聚集在山谷中,形成滞止 的冷气团,谷底的暖气团上移 。山谷中就形成了上温下冷的逆温层。 气温的干绝热递减率 ?气块的干绝热变化 ?气块干绝热垂直递减率(γd) 大气稳定度:气块垂直运动的程度。 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波浪型(不稳) ?锥型(中性 or 弱稳) ?扇型(逆温) ?屋脊型(下稳,上不稳) ?漫烟型(上逆、下不稳) 大气污染的防治 (一)烟气治理的基本流程 (二)烟气中颗粒物的消除 1、除尘器分类 (1)机械力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沉降室和旋风除尘器; (2)过滤式除尘器:包括袋式除尘器和颗粒层除尘器; (3)静电除尘器:包括干式静电除尘器和湿式静电除尘器; (4)湿式除尘器:包括喷雾塔、填料塔、文丘里洗涤器等。 2、重力沉降室 (1)除尘原理:利用含尘气体中的颗粒受重力作用而自然沉降的原理,将颗粒污染物与气体分离的过程。 (2)重力沉降室的性能与特点 (a)结构简单、造价低、耗能小、便于维护管理; (b)可以处理高温气体,处理最高温度一般为 350-550℃; (c)阻力一般为 50-130Pa; (d)体积大,除尘效率较低,一般为 80-90%,只能去除粒径大于 40-50μm 的颗粒。 (3)重力沉降室的分类 水平气流沉降室和竖直气流沉降室两种。 3、旋风除尘器 (1)除尘机理:使含尘气体作旋转运动,利用离心力作用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被捕集。 (2)性能与特点 (a)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维护管理; (b)除尘效率一般为 85%左右,高效旋风除尘器效率可达 90%。 (c)只能去除粒径大于 10 微米的颗粒,对于粒径小于 5 微米的颗粒没有去除能力。 4、袋式除尘器 5、电除尘器 (1)除尘机理:利用静电力将固体或液体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并被捕集。 (2)电除尘器的性能与特点 ?优点: 3 (a)除尘效率高(可达 99%)(b)能耗低(0.2-0.8kWh/1000m 烟气)(c)阻力小(100-300Pa)(d)耐 ; ; ; 5 6 3 高温(350℃)(e)处理烟气量大(10 -10 m /h)(f)可以处理 0.1μm 的颗粒。 ; ; ?缺点: (a)一次性投资大、占地面积大; (b)除尘效率受颗粒比电阻等物理性质限制; (c)不适用直接处理高浓度含28 尘气流。 6、湿式除尘器 (1)除尘机理:用水或其它液体与含尘废气相互接触,从而实现分离和捕集尘粒和吸收有害气体。 (2)湿式除尘器的性能与特点 ?优点: (a)耗能相同的情况下,除尘效率比干式除尘器的效率高; (b)可以处理高温、高湿、高比电阻、易燃易爆的 含尘气体; (c)除尘的同时,可以去除有害气体污染物。 ?缺点: (a)沉渣需处理,否则易造成二次污染; (b)用水量大; (c)净化含腐蚀性气态污染物时,洗涤水具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蟑螂生存环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