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服务对象档案表和服务范围的不同,目前档案信息传输,利用的网络环境可划分为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_参考网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
王爱华摘要:信息系统与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档案管理的深刻变革。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无疑开拓了档案服务的范围和方法,同时也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比较入手,对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工作的要求与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信息化;网络环境;档案管理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是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档案信息共享为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包括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利用的一体化、多样化;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等内容。一、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不同(一)管理内容多样化区别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多以数据库、信息库的形式出现,除了纸质档案以外,档案信息还有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载体。(二)档案整理一体化在网络条件下,电子档案从起草、修改、审核、发送几乎完全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文件一旦形成,便可马上储存和归档,做到登记、立卷、著录工作三位一体,由原来的档案人员被动收集、手工开发、人工录入信息,变为由档案形成者直接参与档案信息的管理,这将大大缩短档案开发的周期,减少人员和管理环节,使档案整理呈现一体化特点。(三)档案利用便捷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加快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时间成本成为人们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人们在追求档案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对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信息收集到,并在服务器上归档。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检索功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内容,并可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异地利用档案,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的效率。(四)档案服务多样化网络技术突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人工检索,向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超文本、超媒体阅读和自动化检索方式,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使用者平添档案利用的方便和乐趣。二、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的对策及建议档案信息服务要求以先进的服务手段、灵活的方式,高效地为利用者提供需要的相关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方便快捷地服务于社会公众。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及建议:(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培训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许多技术手段和处理流程,从而对档案管理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求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档案工作者除需谙熟档案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基础数据信息的整理外,还应具备规范操作计算机、网络传送、数据库处理、多媒体应用、病毒防治等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尽快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变革,跟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二)制定完善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信息政策和法规是对信息系统运行机制进行调节的一整套政策体系和法律规范,是指导信息事业发展的原则和策略。首先,在制定信息政策时,是否体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模式、目标、任务、步骤和重点。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投资在内的信息资源政策。再次,要加强档案信息立法工作,不仅包括有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组织与开发的法律规范,而且涉及传输中的档案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同样也涉及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所必须遵守的相关法律规范问题。(三)完善软、硬件环境,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高科技的服务必然要有高科技的硬件、软件设施作为其坚强有力的后盾。建立一个规范的、全面的、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是一个势不可逆的发展发向。但档案工作的现状是投入经费少,基础设施落后,新技术应用不普及,难以达到档案管理自動化的要求。因此,档案信息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工作中逐步实现档案管理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档案部门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档案信息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具体地说,除了要有必要的高性能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等外,还必须基于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大力开发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四)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提高防范能力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由于电子档案的形式和内容往往是相互分离的,使得电子文件信息随时面临着被修改、盗窃甚至销毁的危险,这给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增加了困难。因此,在电子文件开发、存储、利用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信息安全和载体安全。1.制度建设:以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来指导工作,建立健全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对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要求,对档案工作人员和档案利用人员的要求等内容。如:用户标识管理、信息介质管理、密钥管理等,切实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按职责实施管理。形成制度化、正规化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秩序。2.人员管理: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和安全业务培训,使之充分认识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另外,还要对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实行有效的监控,加强用户口令管理,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以防未被授权者对信息的更改、破坏、恶意泄露和非法利用。3.技术应用:定期进行软硬件检测,设置加密防护技术,做好杀毒软件及防火墙的安装并按时升级。保证档案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安全有效地传播。总之,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档案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档案工作者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任重而道远,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满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高层次的需求。参考文献:[1]曾红. 试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J]. 档案学研究, 2008(1).[2]张建铭,王春晓.基于文档一体化的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探索[J]. 兰台世界,2017(4).[3]钱亚军. 网络环境下档案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22).[4]余厚洪.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J]. 兰台世界,2008(4).[5]万滨. 浅议网络环境下档案工作的创新[J]. 科技广场,2008(2)[6]朱华. 浅议如何管理网络信息资源[J]. 河北科技图苑,)
2017年28期
魅力中国的其它文章档案信息化概论
适用课程:&档案信息化概论(ARCS1025)【访问量:131878】
第一章社会信息化与信息化战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息化定义;信息化表现。
熟悉:国内对信息化的认识;中国国家信息化。
了解:信息化发展史;信息化涵义的主要观点;国际信息化。
二、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社会信息化浪潮(3课时)
简要介绍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简介在不同层面对信息化的理解;理解信息化的涵义及信息化的表现。
2.国际信息化的竞争(3课时)
了解国际信息化的发展,以美国、日本、欧盟的信息化战略为例加以简单介绍
3.中国国家信息化战略(3课时)
熟悉中国信息化战略,掌握目前我国信息化程度及发展趋势。
三、教学难点
对信息化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
1、对社会信息化潮流的理性认识
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在其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一书提出人类社会的三次变革浪潮:
&“第一次变革浪潮是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它历时千年使人类从原始的渔猎时代进入了农业社会;第二次变革浪潮是300年前的工业革命,人类由农耕文化走向现代工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始于上世纪中叶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变革浪潮。”
【参考资料:阿尔文·托夫勒介绍】
【参考资料:农业革命·工业革命】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在其1983年出版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新方向》(Megatrends,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一书中归纳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变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信息化过程。
【参考资料: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新方向》概要】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
在1973年出版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一书,该书认为:美国社会经历了从前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着明显的区别。前工业社会以采掘业为主,生产率低下,是一场“人与大自然的争斗”。工业社会利用能源将自然环境转化为技术环境,其中心则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一场“人与人为自然的争斗”。后工业社会出现了以信息为基础的“智力技术”,对科学活动以及从事科学活动的机构进行组织、管理是它的首要任务,这个社会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参考资料: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序言】
事实上,人类对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关注和认识始于上世纪6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F. Fritz Marchlup) 1902~1983:
马克卢普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对知识和知识产业的研究,1962年马克卢普在他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1962))一书中,在关于“生产知识产业及其职业”中正式提出“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这一概念,并给出了知识产业的一般范畴和最早的分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美国知识生产与分配的最早的测度体系,即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范式。1980-1983年他出版《知识:它的创造、传播与经济意义》(Knowledge: Its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著作三部,包括《知识与知识生产》Knowledge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知识的分支》The Branches of Learning、《信息与人力资本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Human Capital。1986年他的继承者根据他晚年的研究工作整理出版了《美国的知识产业,1960-1980》The Knowledge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ion UP,1986)。马克卢普是西方最早对知识产业做出详细阐述的经济学家。
【参考资料:马克卢普】
日本的文明史论专家梅卓忠夫:
在其1963年1月发表《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从分析产业发展原因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社会将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观点。
美国年轻的经济学家波拉特(Marc U.Porat):
1977年,在吸取马克卢普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震惊世界的《信息经济论》,将信息产业同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称之为“第四产业”。
此后,信息化引起了学术界、政界、企业界的广泛注意,不同国家的众多学术团体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讨论或论及了信息化与信息社会问题。“信息化”一词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用来描述和定义上述社会变革过程,即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信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并逐步取得支配地位的这样一种社会变革过程。
信息化术名:
港台地区——资讯化
英文:1. informatization
2. informationize
3. information-based
4. informationization.
随着信息化实践的迅速推进、人们对信息化概念的认识逐步深化,“信息化”的内涵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不同的应用目加以诠释,国内外有关信息化的定义百花齐放,特征描述各有差别,但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变革的过程则是基本共识。
2、国内关于信息化的主要认识
1993年的北京“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
1993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 “21世纪电讯、信息与经济合作组织(TIDE 2000)”合作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大规模、高层次的“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信息化的涵义是那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 与会的田内外代表就此发表了不向观点并进行热烈讨论。其中主要观点如下:
(1)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
通讯现代化是指社会话动中的信息交流是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
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
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活动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
(2)信息化不仅要求计算机化,而是要求通信现代化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如果没有通信技术和网络服务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信息化.从而现代化也无法实现。
(3)信息化包括多个层次: —方面指信息技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观念深人人心,另一方面指信息技术产业的高度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高度发达和完善;再一方面,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环境。
(4)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会,而信息化是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可触摸的有形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触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国内有关信息化的代表观点:
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有关信息化涵义的描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并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
信息化有三个相互联系的主要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产业化;
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这种观点由科技界的专家提出。
(2)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发掘社会智能潜力,推动经济和社会优质发展。
这种观点最初由信息内容提供者提出。认为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充分发掘社会智能潜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3)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加快农业的工业化和工业的信息化;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活动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的能力、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的生产率和效率,加强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
可见,信息技术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支柱。而且是一个“发动机”.可以推动其他产业部门的更新换代和现代比。
(4)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教育、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5)“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指从事获取、传输、处理、提供信息的部门以及其他各相关部门对信息的利用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和占用的劳动力人口超过了工业、农业、服务业所占的比重。”
(6)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
3、信息化的定义
上述种种描述,各自从一个或多个侧面揭示了信息化的涵义,归纳起来,对信息化概念的全面认识,应当或者说可以细分为如下不同的角度或层面:
信息化的技术源动力
信息化的经济学形态
信息化的社会学意义
信息化的外部表现
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信息化的实质(价值)
根据前面的描述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框架性结论:
1、信息化的技术源动力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信息化发展。(技术源动力)
2、信息化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以信息产业生成发展,产业结构迅速变化为特征的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形态。(经济学形态)
3、信息化是一个社会变动过程,是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过程。(社会学意义)
4、信息化过程具体表现为农业、工业、教育、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方面高效、优质的发展。(外部表现)
5、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产业界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逐步实现。(实现方式)
6、信息化的本质是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提高。(实质)
基于上述认识,信息化概念可以简单扼要地定义为:
信息化是指人们凭借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系统工程。
4、信息化的表现
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信息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地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因而从许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家庭生活信息化等等。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观察:
n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
n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成为超越物质、能源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构成产品和劳务的主要成本;
n信息技术快速渗透至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改造着经济活动的传统模式;
n信息劳动者占劳动者总数的比例不断加大,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n信息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增长起决定性作用。
【参考资料:信息产业的定义】
从社会学视角进行观察:
n社会的信息供应总量和人们的信息消费量不断增加;
n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
n人们的信息能力不断提升,并且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n社会信息意识、信息法规、信息教育程度等信息环境不断优化;
n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重大变化。
基于上述变化,有些专家学者通过测算社会信息通信量、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人均信息资源拥有量、人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拥有量、办公室自动化设备普及率、家庭平均集成电路拥有量等指标来衡量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
【参考资料:信息化水平的测度】
【参考资料:信息时代宣言】
5. 国家信息化体系(信息化的任务)
国家信息化:
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实现国家信息化,要构筑和不断完善国家信息化体系。1997年4月,全同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该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概念.根据国家信息化的定义,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
n国家信息网络
n信息技术应用
n信息技术和产业
n信息化人才
n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因此,构成和完善国家信息化体系的过程,包含了以下信息化任务:
n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n建设国家信息网络
n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n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
n培育信息化人才
n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过程。
六要素的归纳不仅适用于国家信息化概念,而且也适用于地区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等,而且上述6要素间的关系不能理解为并行排列的关系,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用以下理论模型表示。
国家信息化体系内容的理论模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信息网络主要由点对点通信的电信网、点对面或—点对多点通信的传媒网和结合上述两种形式的计算机网组成;
信息资源包括各种在线的及脱机的信息资源,其中最典型的是数据库,特别是可以提供在线服务的数据库;信息网络 + 信息资源共同组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构成我国信息化体系模型的核心层;
信息化的支撑层,包括信息化所需的人才队伍、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所需的各种规制环境,它们与信息基础设施一起构成我国的信息基础结构;
上图的最外层是应用层,决定信息化应用层的重要因素有:应用实效、政府导向、消费观念、用户需求、市场供应和价格定位等。
6、信息化水平的测评
信息化水平的测评:
定量测算一国或一个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以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比较。
信息化体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人们要想全面正确地把握、特别是定量测算一国或—个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并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进行比较,成为一件颇具难度的事情。
马克卢普(Macluph)法:
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是美国的马克卢普(Macluph)教授,他于1962年发表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研究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例问题,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
波拉特(Porat)法
此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波拉特继承并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1977年出版的《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发展程度测算方法。
波拉特根据自己对美国信息产业的独特划分,建立了一个以信息部门占GNP的比重与信息劳动就业比重来衡量信息产业规模与信息经济发展的宏观测度方法。波拉特的指标体系为研究信息化发展程度和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理论与方法。
依据波拉特法,许多国家在70~80年代结合本国信息产业特点及信息经济规模,对各自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
7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建立了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受到世人极大关注。80年代以来任有不少学者依据这一模型对各国信息化程度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中国也先后进行了多例测算。
信息化指数是在信息化指标体系基础上计算而得的。这一指标体系选取了社会信息化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活动指标,如人均使用函件数等,这些指标不仅是具体的,而且可以测度,具体测算方法是采用算术平均法。
信息化指数克服了波拉特法的缺陷,避免了波拉特法中因各国对信息产业划分方法不同而导致的误差。
根据信息化指数法测得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指数见下表。
国际电联指标体系
国际电联于1995年向正在召开的、以“信息社会”为主题的西方七国集团会议,提出了一套评价七国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6组指标:
电话主线——每百名居民拥有的电话线数;数字交换的电话主线数。
蜂窝式电话——每百人中蜂窝式电话的用户数。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每千人中ISDN的用户数。
有线电视——已装上有线电视的住户占全部住户的百分数。
计算机——每百人中拥有的个人电脑(PC)数;每十万人中拥有的国际互联网主机数。
光纤——光缆公里长度的年增长数;光纤公里长度的年增长数。
【参考资料:国际联盟】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信息社会指数(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简称ISI)
国际数据集团1996年提出了信息社会指数,以评价各国收集信息、吸收信息以及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建设指数根据与信息相关的社会基础建设、通信建设及电脑普及率等三个项目进行评分。
在20个指数组成要素中,社会基础建设指标有新闻自由、阅报人口、大学及职业学校人数;通信建设包括平均每人的电话、收音机、传真机、移动电话数量、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普及率等;电脑普及率包括每人拥有电脑数量及网络电脑比率、教育用电脑销量、软硬件支出金额、因特网使用者及网络服务厂商家数等。
【参考资料: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2001年7月29日,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信息化标准工作会议,公布了全球第一个由国家制定的NIQ——《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该方案由20项指标组成,包括: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人均带宽拥有量、人均电话通话次数、长途光缆长度、百人拥有电话数、每千人有线电视台数、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
指标的出台,对于科学评价国家及地区信息化水平,正确指导各地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信息指标的统计分析,可定量地衡量国际及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从而提高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国家信息化指标,被形象地称为信息时代的“国家智商”。
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参考资料:中国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参考资料:国内外各种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比较研究】
【参考资料:行业信息化评估:大“工业信息化部”制下的必修课】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同工业化过程一样,信息化实质上是对工业社会国际经济秩序的一次重新“洗牌”,是各国发展经济,提升国力的新的契机。为此,它已从社会发展的“自发”过程演变为各个国家全力投入的“自觉”行动,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
“信息化是当前和未来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今后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一个企业要想取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包括网络条件、信息公开程序和保护知识产权等一整套制度,这是竞争的制高点,即今后各个国家不再因地区、技术的限制而循序渐进地发展,大部分国家被推向全球竞争的前沿”。
美国率先启动了国家信息化战略。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重振美国经济,增强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1993年9月15日上台不久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构想,出台了著名的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美国21世纪的发展制定了战略蓝图。
【参考资料:美国的NII 介绍】
【必读参考资料: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美国2003)】
1、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
NII的定义:
美国政府报告把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定义为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该网络平台无缝连接,能使所有美国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互相传递信息。
在1994年1月25日的《国情咨文》中,克林顿对NII的建设目标作了进一步解释:要用15~20年的时间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最终是全世界的——电子通信网络,四通八达,将每个人都连在一起,并能提供所有想象得出的通信服务。
美国的NII计划总耗资4000亿美元,美国政府计划投入300亿美元。
NII的战略意义: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给美国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它将使美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获得胜利,为美国人民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并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它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交往的方式,克服地理、残疾和经济地位的约束,给所有的美国人提供一个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干和实现自己抱负的平等的机会。
—— 美国政府《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纲领》
1、增强竞争实力
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目的,2/3是促进经济的发展,1/3是放宽限制促进竞争。政府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将帮助美国保持在经济上、技术上、教育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加强其竞争实力。
2、建立全民保健系统
美国政府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纲领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将使每个美国人无论在何时何地,当需要的时候.就能立即通过联机方式获得美国保健系统和其他重要社会需求服务。建立一个为大多数公众提供更好服务的、更加有效的医疗保健系统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信息高速公路将能够提供远距离诊断、联机医生等医疗保键服务.这就是所谓的远程医疗系统。
3、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美国政府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纲领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将使所有学生可能享用最好的学校、教师和课程,而勿须考虑地理、距离、时间或残疾的限制。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将改进地理、残疾和经济地位对美国人民的约束,给所有的美国人一个平等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干,实现自已的抱负。建立一个为大多数公众提供更好服务的、更加有效的远程教育系统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主要任务之一。
信息高速公路将为21世纪的学校提供服务,支持文互式教育、远程学习和自我教育等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方法。这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将对目前已有近100年历史的传统教育方法提出挑战。信息网络教育将不再受教师、地域位置和课程的限制。信息高速公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将使被动的、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发生彻底的收变,教学方式将转向交互式的,教师和学生将是多人对多人的。
克林顿政府和美国教育部已经决定采用新的教育方式,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在讨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时候,明确提出到2000年,信息高速公路要连接美国所有的教室、所有的图书馆。美国教育部也发表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教育和终身学习而使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白皮书、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将对公共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潜在的影响,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目前所知道的可以改善美国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提供和使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在美国、任何年龄、具有任何能力的人,都可以受到最高程度的教育。
4、促进经济增长
美国在关于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报告中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要为美国人民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并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信息“催化剂”的作用,促进技术创新和新的应用,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是美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目的。
5、重振政府
美国关于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报告中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可以提供利用政府信息的机会,并改善政府的采购政策,保证联邦机构与州和地方政府—起,利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扩展公众可得到的信息,保证公众可以方便而平等地享用巨大的政府信息资源。
美国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重振政府、改善政府形象的一项重大措施。美国政府认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设,可以实现一个信息化的政府,不仅能够增强政府与公众的联系,而且也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节约政府开支。因此,克林顿许诺,建设信息化的政府将保证联邦政府以更少的开支工作得更好。副总统戈尔按照国家性能评估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利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来节约费用和改进服务的具体措施。
例如,建立全国福利信息网络系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政府在联邦工作人员的退休、社会安全、失业保险、食品券发放等等方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且也可以在5年内节约开支10亿美元。
建立国家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系统,可以打破各个政府机构之间和机构内部信息流动的障碍,更好地管理复杂的跨部门机构的政府事务,大大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与广大公众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大大改善政府形象,而且也可以使广大公众监督政府的工作和享用大量的政府信息资源。
6、国家安全
建立国家公安和执法信息网络系统,可以使联邦、州和地方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之间有效地进行工作,不仅可以共享更多的信息,而且也可以进行可靠的通信联系,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共同对付自然灾害和各种犯罪活动的能力,也可以有效地开展救助活动和保障社会秩序及公民们的安全。
建设NII 的政治经济和技术背景:
美国提出面向21世纪的信息化计划,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和技术背景。
1、特定的政治军事背景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西方对峙达40年的冷战结束,旧的世界均衡格局已经打破,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由军事上的竞争转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美国在军事实力上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它已经成为世界上头号的超级大国,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大为降低。但是,美国感到要想称霸世界,其经济实力还有待提高。巨额的国防预算已成为政府和人民的沉重负担,美国全年的军费开支高达3000多亿美元,政府的科研经费也有75%用于与军事有关的研究项目上。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届美国政府贯彻的都是以增强军事实力为目的的导向政策.科技政策也是以支持国防部、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完成与军事有关的工作为目标。随着强大军事对手的消失,美国需要调整各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因此,美国想通过NII计划的实施,掌握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资源,来继续保持其在世界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霸主的角色。
2、特定的经济背景: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1991美国经济破天荒地出现了负增长(-1.2%),庞大的财政赤字,工业产品生产值降低,国际出口减少,失业率剧增,经济力量明显出现衰退的迹象,以至前国务卿基辛格不得不称美国战胜伊拉克是“落日的余晖”。
美国在—些至关重要的技术、经济领域失去了优势。IBM、通用汽车等大公司发生严重亏损,美国在微电子等重要产业的科技领先地位也发生了动摇。日本在存储器等许多方面的生产能力已超过了美国。当时的美国,面临着许多发展迅速的国家的挑战。怎样才能保持美国在重大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增强美国的经济竞争实力.使美国经济摆脱当时的困境呢?
正如美国政府关于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纲领中所指出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对美国的利益是臣大的。先进的信息基础结构将特使美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取得胜利,为美国人民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并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
【参考资料:90年代的美国经济】
美国推进NII的策略与举措:
1、建立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领导、咨询机构
成立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特别工作小组,建立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民间企业咨询委员会。
2、大量投人,全面启动
NII的全部投资约为4000亿美元,由于政府财政力量有限,美国政府的远程投资总额仅为300亿美元,其余的主要由各公司在竞争中分摊。政府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3、鼓励全民参与
4、制订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美国实施信息化战略的效益:
信息化战略的实施确实给美国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使美国重新夺回了它在许多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信息产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利保障。1993年后,美国经济100多个月持续增长,创造了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涨率的经济奇迹。
在信息技术、人才资源方面,美国拥有了一流的信息技术和来自全世界的高级专业人才,牢牢掌握并控制了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同时,美国成为真正的信息资源富国,全球互联网的通信量中有90%在美国发起、终接或通过;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中,有94个设在美国境内,在由互联网驱动的全球电子商务活动中,美国的交易额稳居世界之首。
【参考资料:克林顿的“网络新政”】
【参考资料:美国与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建立(GII)】
世界各国的信息化战略规划
美国的信息化战略,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在全球掀起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浪潮,世界各国纷纷实施“信息化战略”,见下表
【参考资料:世界各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态势】
2. 日本的信息化战略
面对世界各国信息化与信息业的飞速发展,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岂能等闲视之。日本人深知,信息的落后,将会导致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全面滞后,于是,他们策马加鞭,不断更新和推进本国的信息网络计划。试图与美国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一比高下。
日本人深知信息的重要性!
从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到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日本人深知信息的重要性。战后的日本经济处于崩溃的状态,许多领域都需重新起步,建立其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当时联合国对日本的惩罚性及限制性措施,使日本在尖端科学领域的发展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再加上当时传输媒体的落后,使日本与世界各国在科技、文化、工农业应用技术领域的交流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日本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为此,从政府到民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情报搜集行动,使日本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走了许多捷径,可谓获益非浅。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与其重视最新信息的获得是分不开的。
日本想成为信息通信网络中的核心国家
在世界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之时,日本敏感地意识到:日本需要成为多用途的、信息通信网络中的核心国家,为此,日本举国行动,不断炮制出争取全球信息产业地位的发展计划,投入巨大的资源积极地建设国内的信息基础结构,铺设通向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新的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本信息网络化蓝图:
日本政府和民间在全球信息浪潮中,以不断出台的新政策.绘制了一幅新世纪的宏伟蓝图:政府民间共同投资、建设以光缆为主干,辅以卫星通信,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到2010年实现高智能化多媒体社会,使全国所有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乃至全日本的家庭,都能轻松地驶上“信息高速公路”,进行话音、数据及视频交互通信。
1、70、80年代日本的信息化改革
如前所述,日本是—个对信息业较为重视的国家(早住1983年,日本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综合数字通信计划”,比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设想”要早9年)。但是,由于其体制、政策等方面的不尽人意,日本在方面的进展状态极为迟缓,信息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日本在70年代开始意识到了其信息领域落后于欧美等先进国家的根源所在,开始了其改革的举动。
1978年12月,日本科技厅召开有关方面权威人士参加 “科技信息活动推动恳谈会”,并提交了《关于科学技术信息活动推进目标和政策》报告,制订了日本科学技术信息工作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进入80年代,日本进一步加大了对信息政策的研究力度,设置专门机构,配备强有力的研究阵容,先后公布了《科学技术政策大纲》及《2000年信息产业设想》,具体规划了21世纪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对技术信息交流减免费用等具体优惠措施,开始着手对信息业的主体——电信业进行彻底的改革。
2、1992年“新的高速信息电信服务”计划
日本于1992年5月出台了“新的高速信息电信服务计划”,该计划预计用5年的时间来实施完成。其内容是:从1994年到1999年,预算规模为1万亿日元,在北起北海道,南至冲绳的范围内建立10个巨型计算机个心、借助3千兆位/秒(3Gb/s)的高速信息网络,建成纵贯日本南北的高性能计算机空间,使日本成为接受和发送世界科学技术信息的基地,研究与开发巨型计算机软件,形成一个高速数据网络。
这一计划完成后,在日本,无论何人、何地,均可以自由地利用面向21世纪的巨型计算机设施。各个计算机设施及计算中心都以非营利方式远行,其设施将免费对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开放。
“新的高速信息电信服务计划”的研究开发组织由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通过“新的高速信息电信服务计划联络会”结合起来的研究开发机构。民间组织对具体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进行策划,而政府机构则掌握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计划的进程以及经费预算。
3、1993年“研究信息流通新干线”计划
1993年6月,日本政府宣布建设研究信息流通新干网。自1993年开始的3年内,以科技厅、文部省、通产省和邮政省为中心共投资500亿日元,其目的是利用光缆将全日本的研究机构连接起来,以便互相利用巨型计算机和数据库。该通信网大约可连接30个核心研究机构和50台以上的巨型机,将来对日本企业开放。它将直接促进日本的教育、科技和制造业的发展。
4、1994年“全国的光纤通信网计划”
进入90年代后,政府更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
1994年4月邮政省成立了“电气通信审议会” (邮政省咨询机构),1994年8月通产省成立了“产业结构审议会”,旨在推进信息化的发展及对信息化的调控。
1994午5月,日本电气通信审议会推出了建设覆盖全国的光纤通信网设想,在官民各界引起很大反响。这个设想已为邮政省采纳,成为日本政府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按照这一计划,21世纪的日本光纤通信网络将覆盖全国所有家庭和单位。这个网络能双向大量收发声音、图像、数据等各类信息,使真正的多媒体时代成为现实,从而促使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发生巨大的变革。
建设全国光纤通信网计划的实施,预计耗资33万亿一53万亿日元(约亿美元)。此外,把光缆全部埋入地下另需投资42万亿日元。其进程计划为三步:到2000年覆盖全国各县政府所在城市(人口覆盖率达20%),2005年覆盖全国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覆盖率达60%);20l0年建成覆盖全国所有家庭和单位的光纤通信网。
计划认为:全国光纤通信网的建立除了能在工作、教育、医疗、娱乐等各方面大大提高国民生活素质外,还将带来大量新的商业机会,使20l0年日本的多媒体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23万亿日元,创造243万个就业岗位。
计划认为:建设耗资巨大的全国光纤通信网仅靠国家是很困难的,应以民间企业为主。国家则通过政策、金融、税收等宏观手段给予积极支持。例如,设立无息贷款等新的融资制度等等。
计划认为:为了充分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必须高度重视光纤通信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边建边用,从一开始就形成良性循环。为此,国家在制定有关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方便民间企业建设的良好环境,又要考虑到消费者利益,以及缩小地区差别、负担差别等。
计划认为,随着全国光纤通信网的建设和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国家需不断研究、随时修订现行的有关制度、满足新的要求。例如,建立通信和电视广播相融合的制度、新的服务收费制度.与远距离医疗、教育相适应的医疗、教育制度等。同时,有关机构还要研究多媒体时代的知识产权问题、国际协调问题等。
日本关于建设全国光纤通信网的设想,明显地带有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痕迹。这既表明日本在信息技术总体发展水平及社会信息化程度方面仍落后于美国,也反映了日本强烈的赶超意识。美国预定于20l5年建成全美高速光纤通信网,日本则设想先于美国,在2010年建成全国光纤通信网,这就是生动的说明。
虽然从技术角度看,可以认为日本建设全国光纤通信网已无重大障碍,因与此有关的一些关键技术,如ATM技术、无中继长距离高速大容星光纤传输技术等均已达到实用化程度。但要把这个设想变成可付诸实施的大型计划,则在行政、经济等方面还需做大量准备。
5、1994年日本政府成立“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总部”
基于以上考虑,日本政府于1994年成立了以村山富市首相为首,包括内阁成员及有识之士参加的“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总部”,旨在加强政府对建设21世纪高度信息化社会所需信息基础结构的领导,制定建立高度信息社会的有关政策,确保民间主导,对开发信息高速公路事业实施融资、优惠税制等扶持政策。
6、1994年“高度信息化”计划
日本通产省1994年5月发表了“高度信息化”计划,将在全国数十个地方建立起“多媒体信息中心”,以便广泛收集和提供信息。
7、“亚洲信息高速公路”构想
日本邮政省于1994年5月呼吁亚洲和大洋州地区参加“亚洲信息高速公路”设想,以便建立亚洲地区的下一代通信网络。这个构想得到部分国家的响应。日本政府官员和科技人士普遍认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要害,应该是对智能软件、网络系统的各个协议、标准、技术、应用及软件的开发。日本增加了日本与美国的太平洋海底光缆的容量,将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联系起来.增加了亚洲的通信线路。
8、1995年《日本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基本方针》。
1995年,日本政府制订了《日本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基本方针》,《方针》指出,日本要把1995年作为“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元年”。信息通信领域是保障日本国内就业的经济新领域,在这方面,政府将主要实现信息通信服务的多媒体化,为此.政府将建立制度,向建设光缆的民间企事业提供超低利息贷款。《基本方针》的具体内容是:创造促进信息软件制作、流通的良好环境;扶植多媒体事业的发展;帮助民间企业开发有关尖端技术并使之标准化。另外,《基本方针》还强调,今后要改变过去那种最优先建设光缆网的片面做法,而要进行移动通信、卫星广播等广泛领域信息通信网的基本建设。
9、1996年“数字学院构想”计划
1996年通产省为了加快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促进产、学、官之间的合作,于1996年实施了“数字学院构想”计划,并成立了有关企业和大学组成的“多媒体软件制作人才培育委员会”。
10、1996年超尖端电子技术开发计划
1996通产省提出了“超尖端电子技术开发计划”,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开发2005年乃至2010年半导体器件、磁存器和显示器件等三个领域的基础技术,这是一项面向2l世纪高度信息化社会的电子开发计划。为实施此计划,通产省组织了联合研究组织,即技术研究组合,由20多家主要电子企业参加。计划期自1996年至2000年。作为21世纪信息业的基础技术,电子束曝光技术、超高精度掩膜技术、等离子体控制技术、超高灵敏度媒体技术等都在计划开发之列。
11、2000年成立“信息通信技术战略总部”
2000年,日本首相森喜朗在它的施政演说中提出了“日本式IT社会”的国家战略,专门成立了“信息通信技术战略总部”,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部长。
日本式IT社会新战略的要旨是:所有国民能够共同享用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和知识,并可以自由交换信息的社会,超高速因特网是其最基本的社会基础。将IT革命作为动力,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经济结构改革,增强国际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计划5年内在信息技术领域能够赶上美国,进而成为世界上通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事实上,日本在与欧美争夺信息化时代主导地位的时候,不断推出其实现日本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制订了一系列信息网络计划。除上述计划外,还有《日本电报电话公司面向多媒体时代的基本构想》、《全球干兆/秒网络计划》、《信息基础结构视频智能和个人计算机综合实验计划》、《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计划》、《数字化广播计划》、《民百卫星通信计划》等。
信息化过程中,日本在产业结构和相关政策、制度方面作了积极的调整、改革。例如,推进电信市场机制改革,改组NTT公司,削弱其垄断地位,放宽了对电信业的进入、费用标准及引进外资的限制,倡导电信业的竞争,制定《信息技术基本法》、《信息公开法》、《电子签名法》,修改《商业登记法》等,将发展信息通信技术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信息化过程中,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技术研究,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例如,2000年7月日本政府拟定的“新的科学技术基本规划”(年),政府在5年内预算投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经费达到23万亿日元,其中IT为重点投资领域。
&&&&&&&&&&&&&&&&&&&&&&&&&&&&&&&
日本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资料:日本的信息化战略】
3. 欧盟的信息化战略
美国提出N11计划后,欧洲联盟迅速作出反应,提出建设信息社会的设想和规划,欧盟各国之间加强了协调,以期迅速突破各自为战发展信息技术的格局,积极推进联合的R&D并实行统一的标准,推进欧盟及各个国家的信息基础结构建设,一个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信息化浪潮在欧洲蓬勃兴起。
欧盟推进信息社会计划
1993年12月,欧州委员会公布“德洛尔(JacquesDelors)白皮书”
1993年12月,欧洲委员会公布了“德洛尔(JacquesDelors)白皮书”,发表了《振兴经济,提高竞争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纲领性文件。
白皮书强调了建设欧洲信息基础结构对于增强欧洲竞争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迫切性,指出:欧洲联盟和各成员国必须清醒认识到,建立欧洲“信息社会”是振兴欧洲经济,提高工业竞争能力,摆脱失业大军困扰的重大措施。面对世界范围的信息化浪潮,特别是美国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形势,欧盟“创建欧洲信息社会,对于迎接21世纪挑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振兴经济,提高竞争力和创造就业机会》这一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加快兴建高水平的欧洲信息基础结构,加速通信部门的自由化,进一步促进公共部门和私人用户的发展,确保信息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欧洲内部信息市场整体化等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信息市场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中主要的有:
制定泛欧“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条例;
确保信息网络互联和服务部门的互通,严禁信息基础结构的分割;
统一和降低正在工业发达地区实行的税率;
修正标准化程序,根据信息市场的现实情况,尽快实现信息与通信产品标准化;
参考国际惯例,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个人隐私;
加快有关电子和数据保护立法;
制定媒介产权新规章,确保其多元制;
针对国际的新环境和快速变化的市场制定适应新的市场的竞争政策;
进一步扩展欧洲RNIS网络,突出宽带网络,巩固移动式通信,发展卫星通信;
确保泛欧标准化信息基础的服务功能,促进其更新换代,特别是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视频服务。创建欧洲论坛,加快信息服务部门适应统一标准的进程。
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认真执行泛欧大型综合研究项目,促进研究成果市场化;
加快信息社会基础结构示范点的建设,并不断扩大实际应用。
1994年6月,欧州委员会发布“班格曼(Martin Bangemann)报告”
1994年2月,欧盟成立了以主管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马丁·班格曼委员为首的高级专家组,负责研究与制定欧洲“信息社会计划”的实施方针和政策。
1994年6月,在科浮岛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班格曼提交了“班格曼(Martin Bangemann)报告”,报告为未来欧洲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制定了一个总的框架。在这次会议上,欧盟成员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就创建欧洲信息社会的基本政策和原则达成共识。
1994年7月,在上述基础上,欧洲议会批准了“欧洲信息社会行动计划”
“欧洲信息社会行动计划”确定了欧盟“信息社会”建设的10个主攻方向:
1.远距离工作;
2.远距离教育;
3.建立大学和研究中心信息网络;
4.中、小企业远距离服务;
5.公路运输管理;
6.空运控制;
7.健康年卫生网络;
8.招标信息化;
9.欧洲公共行政管理网络。建立泛欧行政管理往来,促进信息交流和公民交往;
10.城市信息高速公路。
欧盟为实施上述计划,预计投资1500亿欧洲货币单位,折合美元1950亿美元。欧洲委员会及欧共体成员原则上同意为这项计划提供经费,其中欧洲委员会每年将为此提供200亿欧洲货币单位,实施期为5年。
1994年12月在埃森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再一次商讨了“欧洲信息社会行动计划”的行功纲领,要求欧盟各成员国政府为该计划的协调与实施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并决定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尽快制定有关信息市场、数据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
次年,欧盟委员会又批准了一项题为“信息社会对欧盟政策的影响”的报告
近期,欧盟委员会又批准了一项题为“信息社会对欧盟政策的影响”的报告、对1994年的“欧洲信息社会行动计划”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为欧盟建设信息社会制定了四大优先目标,提出了“欧洲通向信息社会之路”的行动计划。
欧委会在批准上述报告时指出:由于信息社会影响的深远性和全球范围内信息化浪潮的最新发展,有必要对欧盟现行的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加强。为此,欧委会制定了发展信息社会的政策重点,提出了改善环境、增加投资、把公民放在中心位置、迎接全球挑战四大优先目标。
1.改善环境。欧委会指出,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欧盟要在1998年1月1日前全面开放其电信市场,这不仅需要及时地通过所制定的规章框架,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规章能得到有效实施。因此,要求有关法规制定机构必须加强相互间的合作,特别是在发放许可证、频率分配、编码以及发展与国际电信联盟的关系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以便欧盟信息社会计划顺利实施。
2.增加投资。欧委会认为,针对信息社会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增加与信息社会有关的科研投资。要求各国在制定将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第五个科研发展框架计划时、高度重视信息社会发展方面的科研活动,增加这方面的投资。
3.把公民放在中心位置。欧委会指出,信息社会将对个人生活和公众利益的发展带来很大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保证信息社会的利益在各成员国和不同阶层的群体间的合理分配,欧委会将对欧盟地区政策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保护信息消费者的利益,改善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
4.迎接全球挑战。欧委会强调,欧盟要积极参与制定全球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则,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创建—个统一的基础。积极推动并保证网络互联、保护知识产权以及保护个人隐私权,促进全球统一标准的制定和消除贸易壁垒等。
1995年2月,G-7的布鲁塞尔会议 / 欧盟大力推动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建设 :
欧盟在建设自己的信息基础结构的同时,还积极响应美国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设想,大力推动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建设。1995年2月下旬,西方七大工业国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兴建信息高速公路高峰会议,制定了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的8项原则,选定了11个示范项目。
1999年12月,欧委会提出了建立“网络欧洲”的政治倡议
“网络欧洲”倡议要求欧盟15国努力达到三个目标:
1、使家庭、学校、企业和政府机构全部上网;
2、建立一个具有网络文化的欧洲,使欧洲人从支持企业文化、发展和资助新思想中得到益处;
3、确保向网络时代的过渡是一个社会包容的过程,既能建立消费者的信任,又能加强社会的凝聚力。
2000年3月,欧盟新世纪十年发展新战略
2003年3月,在里斯本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欧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未来十年发展新战略:
1、发展信息产业。要求普及互联网知识、发展电子商务、加快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创建“电子欧洲”;制定电子商务法规,放宽电子商务政策;2001年以前实现电子通信市场自由化;2005年以前在全社会普及互联网应用。
2、改善投资环境。增强金融市场对知识和人才投资的敏感度,实施“风险资本行动计划”,以风险资本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科研和教育。建立跨欧洲的电子科研通信网,以税收优惠和风险投资鼓励研发工作,取消人才流动的地域限制,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入。
2000年6月,欧盟发布 “数字欧洲计划”
2000年6月,欧盟发布了面向2002年的“数字欧洲计划”,把“消除数字鸿沟,构建信息社会”作为优先发展目标。
信息化过程中,欧盟积极发展电信业,重视信息技术研究,推进电子欧洲,可谓全力以赴,其信息化程度也一度国际领先。例如,1993年,法国、英国ISDN的普及率仅次于美国而领先于日本。但是,欧盟各国由于在政策导向、利益协调、经济技术差异、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步伐,目前,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已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数字鸿沟”现象日益显现。为此,居危思变的欧盟各国积极行动,立志大力发展最具竞争力的信息产业,并以电信业为突破口,重拾昔日优势。
&&&&&&&&&&&&&&&&&&&&&&&&&&&&&&&
欧盟信息技术发展的起落
&&&&&&&&&&&&&&&&&&&&&&&&&&&&&&&
欧盟信息市场数据:
&&&&&&&&&&&&&&&&&&&&&&&&&&&&&&&
欧盟各成员国的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浪潮,对我国而言是一场挑战,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正站在一个从“原子时代”到“比特时代”的门坎上,在巨大的国际信息化风暴面前,必须有所作为,这不仅是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转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刚刚复苏,百废待兴,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参考资料: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状况】
1、信息化或工业化?两种声音
然而,在工业现代化任务尚未完成,奋斗目标仍然是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下,对于是否要推进信息化,如何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起初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意见认为信息化这种新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的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实力不够,人民温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在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不足以支持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下,急于实施信息化会产生经济泡沫,缺乏工业化基础的信息化只能是空中楼阁,为此我国应坚守工业化,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
另一种意见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没有必然联系,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挤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不能等实现工业化后再实施信息化,而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放弃夕阳工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跨越式地实施信息化建设。
在学术界充分辩论的基础上,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决策层认识到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一种互动、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
2. 我国信息化的战略决策
1984年,邓小平同志发出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号召,指明了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和开发信息资源的根本目的。
1991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号召。
1997年4月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指出我国的工业化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把工业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支持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使我国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确立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7年11月十七大:“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3.&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历程
中国信息化的准备阶段:80年代电子振兴计划
n1982年10月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1984年9月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1988年5月改为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
n“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实施了邮电通信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等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这些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我国信息化战略的正式启动奠定了技术和社会基础。
n1986年3月国家启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宜速作决断,不可延误”,该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信息技术相关项目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
n1987年,国家信息中心成立。
中国信息化战略的启动阶段:90年代初的三金工程
【参考资料:90年代初我国信息化战略启动时的基本状况】
n中国信息化战略的正式启动是从“三金”工程开始的。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信息化潮流,我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通称“三金工程”。此后,金税、金农、金企、金智等工程纷纷上马。从 “金字系列工程”开始,国家对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资金筹措等进行了战略部署,信息化任务纳入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期规划纲要,信息化工程在各领域、各地区有计划、按步骤地展开,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以电信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年期间,我国电话用户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40%,电子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了27%,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联接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INTERNET正式登陆中国。
【参考资料:中国“金字系列工程”介绍】
n1993年12月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
&“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 主席是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成员由20多个部委及国务院直属部门和大公司的负责人组成,联系会议被国务院赋予五项任务和职责:
①.对“三金工程等跨部门、跨地区的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同性经济信息化社会系统工程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②.对工程实施过程中需确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提出建议,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③.预审工程立项、资金筹措和实施方案等重大事宜,报国务院审定;
④.协调各部门、各地区提出的问题和出现的矛盾,及时向国务院提出建设性意见;
⑤.承担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于1996年1月改成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后又更名为“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等。
【参考资料:国家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机构变迁】
n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中国信息化的全面推进阶段: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n1997年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1997年4月18日至21日在深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35个省、市、区和48个部、委、办等部门的175位代表与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邹家华副总理出席会议,有48位省部级领导参加会议,是我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会议
会议提出了“统筹计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十四字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及八项原则
会议确定了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广泛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将中国互联网列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建立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和互联网交换中心。&
n1998年3月,信息产业部成立
信息产业部成立后全力推动中国电信体制改革,进行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和结构调整、国营企业改革。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公司开展市场竞争的格局。
【参考资料:中国电信改革】
n1999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
&“政府上网工程”是电信总局和相关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策划发动和统一规划布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局作为主要支持落实单位,联合信息产业界的各方面力量(ISP/ICP、软硬件厂商、新闻媒体),推动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建立正式网上站点并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务的应用项目,构建我国的“电子政府”。
工程意义:树立中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在网络上的形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办公效率,有利于勤政、廉政建设,极大的丰富网上中文信息资源,拉动IT行业的需求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电信提议将一九九九年定为“政府上网年”
政府上网工程发起单位有:
最高人民检察院、   外交部、     &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教育部、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铁道部、       交通部、      信息产业部、
农业部、      &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民航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新闻出版署、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粮食储备局、   国家国内贸易局、  国家煤炭工业局、
国家机械工业局、   国家冶金工业局、  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局、
国家轻工业局、    国家纺织工业局、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地震局、    & 国家气象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华全国供销总社、&&& 共青团中央等单位的信息主管部门
中国邮电电信总局、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参考资料: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方案】
n2000年7月“企业上网工程”
中国企业上网工程是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指导下,由中国电信通信集团联合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大型国有企业、各行业协会共同发起,由中国电信数据通信局、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承办的系统工程。
该工程将广泛联合ISP/ICP、软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为广大企业上网创造良好的上网环境,共同推动企业在中国电信各级电子商务平台上建立主站点,建成21世纪的网上企业园区,并广泛深入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企业上网工程”是政府上网工程的深入和延续,是我国上网三部曲(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中的第二部曲。
中国企业上网工程主题:“新竞争战略”,口号是“上网提高竞争力”。
中国企业上网工程导航和服务中心主站点:
网站中文名称为“中国企业在线”,英文名为“Sino(China) Enterprise Online”。
n2000年8月21日,第16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n2000年12月,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工作会议召开
n2001年12月“家庭上网工程”
由信息产业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科技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广泛联合政府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社团组织、IT企业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实施推动的重大系统工程。旨在通过与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社团组织紧密配合,面向个人、家庭和学校普及网络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上网观念和上网行为,创造上网条件,丰富信息产品和网络应用服务,推进社区信息化。
“家庭上网工程”以“社区信息化”为主题。
根据家庭上网工程,2002年,全国50个城市将建成1000个社区信息服务连锁站,2004年,社区信息服务连锁站将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国主要城市20%的小区实现信息化;预计到2005年,全国网络用户将达到1.5亿,30%以上家庭通过多种终端联入互联网,城镇家庭、个人生活和社区服务等领域80%的信息流将通过网络应用实现。
参见网址:
中国信息化深入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
n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电子签名法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现在,人类的一切信息表达、信息记载均可数字化,信息生成、传输、修改、再现等亦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得以实现,数字形式愈来愈多地替代纸面形式,成为人类活动和意思表示载体。但是,现行法律体系是以纸面记载为基础的,法律在许多情形下直接规定只有书面证据才具有直接证据效力。所以说,在倡导无纸化办公和无纸化交易的今天,电子化对传统法律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电子签名法的问世,解决了数字化境下社会活动的合法性。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n2004年,联想与IBM正式签约,以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票,总计12.5亿美元拿下了IBM全球PC业务。
n200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n【参考资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n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网址是,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
n2006年2月23日,首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高层次、大规模、跨领域的学术盛会,以“信息化与和谐社会”为主题,举办了“电子校务o教育信息化”、“电子政务o城市信息化”、“电子商务o企业信息化”、“数字农业o农业信息化”、“数字医院o卫生信息化”、“电子军务o国防信息化”等6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信息化管理部门、信息化研究机构、企业等各行业信息化领域的800多位专家学者,大会通过了《推进中国信息化倡议书》、评选出了十位“中国信息化杰出专家”、“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信息化专著”。
2006年5月8日,首份关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出台。
【参考资料: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n2006年5月20日至28日,被誉为“软件工程世博会”的世界软件工程大会(ICSE)在上海举行。这是发展中国家城市首次成功申办这一国际软件界峰会,国家名字也在历届会议中首次写入大会主题———“中国软件工程和谐融入世界”。
n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n2008年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挂牌。
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同时,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参考资料: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4.& 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
我国电信网络总规模、电话用户总数、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和互联网用户总数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09年6月底,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30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95亿户。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其中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9348万户,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网站总数达到306万个。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21%,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的乡镇达到97%。建成了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信息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架构。
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上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分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
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金关、金卡、金税等工程成效显著,金盾、金审等工程进展顺利。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
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开始起步,互联网上中文信息比重稳步上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
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
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取得重要进展,组织实施了一批军事信息系统重点工程,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主战武器系统信息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作战信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
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参考资料:信息化带来的巨大飞跃(信息化前后的基础数据比较)】:
【参考资料: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2008)】
5、我国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信息化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
CPU、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等核心技术与部件都受制于人。
例如:我国在掌握移动通信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无论是在个性化技术还是软件开发技术方面都处于落后位置,国外通讯软件产品在我国整个产业链中占了主导地位。目前国外产品占领了高端领域;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则是国内发展较快,但仍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移动终端应用软件方面,我国手机邮件已经具备了优势。
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20年资源换技术的过程,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信息化将走入死胡同。
有人认为,现阶段,我们最需要的是资金,最缺乏的也是资金,最应该控制的是成本,他们认为引进国外的技术成本比较低,而且也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效果,在当前抓住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先改善产业要素禀赋而不是攻克关键技术,等资金和人才积累多了,才有条件强调自主创新。这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我国错过了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信息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把握关键技术的机遇期,即使以后财力更充足,再来抓关键技术突破,已经为时晚矣。
专家认为:
“要发挥信息化对于工业化的后发优势,必须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超前配置产业,缩短甚至跨越部分产业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高技术前沿领域。”这其中信息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004年1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科院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在科技领域里占一席之地的信息化,从长远角度计,提倡自主创新符合潮流。
2005年10月8日,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对于信息化产业来说,只有提高了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才能开发出适合企业生产能力的产品,才能在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才能依靠技术来获得更多利润
【参考资料:】
为此,国家设施了《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
在集成电路(特别是中央处理器芯片)、系统软件、关键应用软件、自主可控关键装备等涉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领域,瞄准国际创新前沿,加大投入,重点突破,逐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在具有研发基础、市场前景广阔的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网络、射频识别等领域,优先启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加快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
我国信息安全的现状 1.关键技术落后,安全基础不牢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薄弱,关键部件(CPU、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等)受制于人.在我国的许多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服务器、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大部分采购国外产品,并且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缺乏保护信息安全所必不可少的技术改造.由于缺少自主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造成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基础不牢,存在严重隐患。
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应对不当,可能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数字鸿沟有所扩大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成为影响协调发展的新因素。
数据:现在城市的人均电脑拥有率已经到60%,一些发达的地区,向北京、广州、上海已经到90%一审,农村目前的人均拥有率大概只有3.6%,所以看到农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几年由于持续的推进,01年的时候,农村的电脑普及率打击到0.5%,现在到3.5%,有几倍的增长,所以这个机会是很大的。我的看法是,中国的信息化、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空间在农村,
为此,国家实施了《缩小数字鸿沟计划》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普及信息服务。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逐步在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免费或低价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场所,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在整体上,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部分领域和地区应用效果不够明显。
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
受各种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
6、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方针: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24字方针)
战略目标(到2020年)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7、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1)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推进面向“三农”服务。利用公共网络,采用多种接入手段,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加快服务业信息化。优化政策法规环境,依托信息网络,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引导人才密集、信息化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东部地区知识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创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为此,国家实施了《电子商务行动计划》:
营造环境、完善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大型重点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等,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价值链。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建设,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注重与国际接轨,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
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分类指导,择优扶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立足产业集聚地区,发挥专业信息服务企业的优势,承揽外包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推进信息化。
(2)推行电子政务
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建设企业、个人征信系统,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为此,国家实施了《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规范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全面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
(3)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鼓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整合互联网对外宣传资源,完善互联网对外宣传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对外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宣传效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网络文化创作实践,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蚀,摈弃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国家实施了《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战略行动计划:
开发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卫生、“三农”、社保等领域的信息资源,提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建成若干强大的、影响广泛的、协同关联的互联网骨干网站群。扶持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建设。鼓励公益性网络媒体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优秀的信息产品,全面营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注重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新技术发展对网络传媒的深远影响。
(4)推进社会信息化
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5)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服务对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