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第二笔教给孩子是横折斜钩钩对吗?

&&&&■&记者&王晓君&&&&“‘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贯’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这是前段时间网上热传的《国家规定汉字笔画笔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让不少人惊呼自己错了这么多年。&&&&现如今,大家习惯用电脑,提笔忘字时有发生,即使是会写的字,看了这个新规,才发觉有些笔顺写得不对!难道小时候老师们教错了吗?现在的小学老师们又是怎样教孩子写字的呢?&&&&有些笔顺&&&&&学生、老师都容易写错&&&&“‘快’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才是竖,‘当’和‘光’的第一笔是竖,‘水’的第一笔是竖钩……”东升一小一(6)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孙宁阳说,有些字的笔顺跟大家已经习惯的顺序不太一样,老师们自己在教孩子的时候都要反复记忆,不然就会误导学生。&&&&西工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一(1)班主任张苑对此也深有体会:“我刚毕业的时候先在学校里实习,有一次公开课,校长和一些老教师都在听课,我教学生写‘万’字的时候就把第二笔写成了撇,校长笑着跟我说,这个字的笔顺已经改了,第二笔是横折钩。”张苑这才明白自己教错了,从那以后每次教孩子写这个字的时候,会再三强调笔顺。&&&&西工区外国语小学二(1)班班主任、语文老师祝琳表示,一般来说,一年级学生的任务是识字、组词,笔顺是重点,二年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造句,要学写更复杂的字,有些字学生们很容易搞混。&&&&规范方法&&&&&家长和老师要统一思想&&&&“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考试都会涉及笔画、笔顺,比如考学生某个字的第N个笔画是什么,学生遇到这种题很容易失分。”东升一小一(5)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张静说,她从教快20年了,笔顺确实跟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得不一样,为避免出错,她都按照语文书和语文教学参考来教,学生笔顺一旦形成思维定式就很难改了。&&&&东升一小一(6)班学生任家麟的妈妈表示,前段时间孩子学习写“北”字,第一笔写的是竖,当时她就疑惑,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写,孩子说老师就是这样教的,书上也是这样写的。“我后来也咨询过老师,发现书上很多字的笔顺跟我们以前学的都不一样了,我也不敢随便辅导孩子,还是听老师的为好”。&&&&张苑则表示,班里的学生至少一半是在入学前就已经会写很多字了,但很多字的笔顺不对,而且不少些孩子都已养成笔顺的习惯。”为了和家长统一教学思想,她和祝琳老师一样,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便随时和家长沟通。&&&&掌握规则&&&&&写字更快更好看&&&&在采访中,有家长表示,只要孩子能把字写出来就行了,不会纠结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但老师们并不这样认为。祝琳表示,学写汉字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正人正”,笔画是结构的基础,结构是字形的基础,写汉字必须要强调汉字的字形、笔画、笔顺的规范。&&&&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小学生,问他们觉得学习汉字笔顺有什么作用,小同学们纷纷表示:“掌握规则,写字更快更好看呀!”张苑曾经以“万”做过一个试验,“第一年我没有强调学生要先写横折钩,有些学生喜欢先写撇,但写撇的时候由于没有参照物,撇得厉害,整个字就歪了,第二年我特意强调先写横折钩,孩子们写出来的字明显正,而且漂亮!”&&&&东升一小一位语文老师杨老师表示汉字极具象形意义,学生掌握正确的笔顺,也是一种有效率的识字方法,对字体的美观、字形的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最新笔顺规则您家孩子写对了吗?
国家出台汉字书写笔顺正确写法引热议
“火”字的笔顺是怎样的?是先写一点,一短撇,再写一撇一捺,还是先写两点,再依次写一撇一捺?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流传一则消息 “国家正式出台汉字书写笔顺正确写法”,很多人直呼原来这么多年都写错了。印象中,大多数汉字的笔顺都是遵循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原则书写。但现在很多字的笔画顺序不断改变,据介绍,现在汉字的笔画顺序都是根据最新版的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形成。
新出台的笔顺规则有些跟以前不同
“‘牛奶’的‘奶’字,笔画撇是最后一笔还是倒数第二笔呢?”作为家长,王馨平时看孩子写作业时,经常会为一个笔画笔顺跟孩子争论半天,最后查字典才发现还是孩子说得对,“原来自己一直都是错的呀。”
跟她的感受一样,记者在网上查阅了新出台的 《国家规定汉字笔画笔顺规则》,发现跟以前学的笔顺有很大不同。比如,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的“万”字,是先写横,再写撇,最后写横折勾。现在的正确写法是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教育在与时俱进,我们家长也不能缺位。”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将《国家规定汉字笔画笔顺规则》收藏起来了。
根据新出台的规则,“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爽”字的正确笔顺是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不少网友看到后惊呆了,直呼:我竟然笔画错了这么多年。
学习正确笔顺有助记忆汉字了解汉字写好汉字
“笔顺很重要吗?只要字写对了,写得好看,应该没什么关系吧。”有家长觉得,虽然自己小时候接受的笔顺知识与最新这个版本有所不同,但对孩子也不会苛刻,只要把字写好了就行了。
省级骨干教师、市十一小语文老师罗敏介绍,汉字的笔画顺序现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忽视,似乎大家都认为只要最终字写对了,笔顺过程根本无所谓。其实不然,汉字在发明中本身就极具象形意义,学习正确的笔顺不但有助于正确记忆汉字,更有助于了解汉字,写好汉字。
惠城区一家书法培训班负责人梁文春老师介绍,一般来说,在格子里写字,从左上角开始,在右下角结束,也可以理解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先里边再封口”。“好多学生笔顺写错了。”梁文春说,按照正常的笔顺去写一是省事,第二个看起来美观一些,因为笔画与笔画之间是有一个承接、呼应关系,就比如写文章,顺序打乱了,看起来会很糟糕。  孩子们书写普遍存在啥问题?  对于当今孩子们的书写问题,梁文春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学生握笔姿势糟糕;
●学生笔顺存在不少错误;
●还有来自于老师这方面的不足,如教写字的启蒙老师没有学过书法,而是对照印刷体来教学生写手写体。其实印刷体与手写体是两回事,就类似手工与机械的差别。所以现在学生们写的字看起来很平很直,方方正正。但这样写字,以后写行书很困难。本报记者李芳娟这些汉字笔顺您知道吗?  下面这些常见字,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有时也会弄错笔顺,所以在教孩子写字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时是否写得正确,否则孩子跟着写错一般就比较难改过来。1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2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3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4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5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6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咸”字。7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8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9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10“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11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12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13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14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15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16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17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相关阅读:“日”字的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最近经常有老师留言向我们提问:“日、目、田、国这类字的第二笔应该是‘横折’,还是‘横折钩’?”相信不少老师都有类似的疑惑。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副主任徐轶老师的解答,看后您的疑问一定会迎刃而解。
“日”字的第二笔到底是横折还是横折钩?如果是横折,为什么教材中笔顺分解时全是横折钩?
我们认为,这一笔作为横折来处理会比较好一些。凡是左边,就是最后的横折钩,左边有相接的笔划,就比方像日字,国家的国字,等等。凡是左边它这个下面还有一笔相接笔划的,我们都把它视作横折。
当然,这个字是在宋体里是横折,在楷体里也认为它是横折。这样确实是带有一个钩,就是现代字库的那个字体的原因,看起来确实是有点像横折钩。但实际上这个钩,我们观察,也会发现它跟横折钩是不同的:横折钩的那个钩,确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钩,这个里面出现的这个小钩,我们认为它是手写汉字,因为楷体也是作为手写范本。手写汉字笔意相联、自然出钩的一个结果,就说他想写了这笔之后,他要去写下一笔,所以在这个地方,他就自然而然地带出的一个钩。他不是故意在那里作一个顿笔,然后作一个钩,是这样一个闲笔的一种方式。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认为它还是作为一个横折来处理会比较好一些。
当然教材里边,可能需要老师给孩子做一些解释工作。我们在教材里面,没有作特殊的处理。我知道可以通过计算机,把这个钩去掉或是怎么样,但是实际上,我们又认为,我们只是在这个范字作了处理的话,那么小孩子在看到其他地方的那个字的时候,他会产生困扰,会说为什么我们在课本里看到的是这个字,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楷体字,又是带钩的?因为现在就是我们所有的字库都是这样一种情况,就是那样导致孩子会造成认知冲突。所以,教材里面我们没有作任何处理,就是原汁原味的一个楷体的字摆在这里,但是希望在教学中,老师要给孩子解释一下。
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写作业?这是班主任推荐最详细的做法!
孩子写字潦草不规范?这篇实用练字指南帮你彻底纠正!
经常朗读对孩子有10大好处,最后1个特别重要
喜欢本文,就
分享给别人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第七课 横折、横折钩的写法
教学内容:学习楷书中横折、横折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 通过示范、演示、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这两种笔画的写法;
2、&&&&&&&&& 了解汉字的形体美, 在写字时正确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学生板演:我、水、家、民、心
2、&&&&&&&&& 点评学生作业,复习几种钩的写法
二、&&&&&& 故事激趣
潜心苦学墨当饭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1、&&&&&&&&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任何一件技艺都需要天长日久地练习,你们刻苦练习一定也会有所进步。
二、指导书写
(1)横折的写法 下笔从左向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中间不可间断,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写成两个尖角。
(2)横折钩的写法下笔写短横,
(3)比较横折与横折钩&& 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斜倾一点,到直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学生对比找出书写时的异同点
1、先讲解每个笔画的收写要领,然后根据笔画书写范字。
2、每讲完一个笔画师范写后生练习写三遍
3、点评展览学生作业
三、练习作业
1、书写字贴第五、六课;
2、师点评修改作业
当前得票:57
友情链接:
陕西校外教育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折钩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