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讲《凯叔给孩子听的中国史史》微信群是假的吗

从央视辞职创业 开设“凯叔讲故事”栏目网络走红- 王凯:下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声音(组图)_网易新闻
从央视辞职创业 开设“凯叔讲故事”栏目网络走红- 王凯:下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声音(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王凯重塑经典,讲述《西游记》故事  从第一次把睡前故事传上网开始,王凯已经为小粉丝们讲了将近300个故事。从前的“财经故事王凯”变成了“凯叔”,粉丝年龄拉低三四十岁。王凯开玩笑说,如今自己名副其实“老少通吃”。
  给女儿讲故事 开启创业灵感
  每天晚上八九点,“凯叔讲故事”的微信后台都会被绿色的语音柱刷屏。如果时间允许,王凯会坐下来,一条条收听这些粉丝留言。有提问的,有说晚安的,也有专门来聊天的。稚嫩的童声从电脑里传出,听得王凯心花怒放。
  有小朋友家长给王凯留言:“奥斯通听凯叔太多,好多个故事都快背下来了,以至于远远地听见我看的电视剧里有‘楷书’两个字,就冲过来问我‘是凯叔吗?怎么都是光头但长得不像?
  王凯的创业公司在一处商住两用的小区里,11层,采光很好,透过他办公室的窗户能看到对面的望京SOHO。
  公司的主色调是鲜艳的绿色,每个房间里都少不了王凯的卡通形象,光头叔叔戴着黑框眼镜,脑袋大,身子小。王凯的气质也和主持财经节目时不同了,现在的他表情丰富,喜欢搞怪,偶尔还有点小骄傲—孩子们最喜欢。
  王凯常说,现在这份事业是女儿带给他的。大女儿当当是他最早的听众。那时,女儿还蜷缩在妈妈肚子里,王凯隔着肚皮给女儿念唐诗宋词。“一开始老切换,后来换烦了,干脆给她背个长的,《长恨歌》,一背就20多分钟,省事儿。”王凯说,《长恨歌》是他哄女儿的神器,孩子出生后依然可以一诗多用,“哄她高兴我就用短促的、开开心心的语气背,哄睡觉就把她往肚子上一搁,用催眠曲的方法背,不一会儿准能哄睡着,特神。这首诗到她一岁半时才失效。”
  《长恨歌》下岗了,王凯就开始讲故事。普通小孩都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听到背得下来才高兴。可当当偏不,她记性好,又不听重复的故事,王凯只能每天讲三四个睡前故事,变着花样来。
  大女儿当当和小女儿小米是幸运的,爸爸是讲故事的好手。王凯声音好,经验丰富,还会从女儿的呼吸变化中观察故事的效果,并随时作出调整,听过他故事的孩子都离不开他的声音。
  也是从这时起,王凯开始大量买入儿童读物,寻找素材。“一个月一箱两箱的买,这可是个大工程。”王凯说,孩子听惯了一个人讲故事就不愿意换人,尽管老婆也是主持人,讲故事的水平不比他差,但孩子不买账。所以,即便出差在外他也不能让女儿“断粮”,要事先录好每晚的两个睡前故事,否则走不踏实。
  “付出这么多,不如和别人分享分享吧。”王凯给当当的幼儿园留了两份自己讲故事的录音。班上二十八个孩子都对王凯叔叔的故事着了魔,反反复复听个没完。孩子家长开始提要求了,“讲两个,再讲两个……”后来,他干脆把故事挂上网,孩子听故事,家长学讲故事。
  “凯叔讲故事”就这样火了起来。
  上小学时就是 学校“故事王”
  曾经,孙敬修的故事陪伴了几代人,王凯觉得,自己的声音会是下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声音。在这件事上,他非常自信,也很理性:“为什么孩子喜欢?首先,这是一个男性的声音。”王凯说,男性在中国孩子的成长中是缺失的,男人的声音让孩子有安全感,“从声带结构来说,男人的声音可变化的空间更大,层次更多。而且我配音、讲小说、讲财经故事,讲故事对我来说太容易了,更何况,我家里还有两只‘小白鼠’呢!”声音是王凯的资本和底气。
  从小他就不是个好学生,学习不行,也不太会打球,“一个男孩子就基本没什么魅力了”。但老天终究为他开了一扇窗,他天生会讲故事。上小学时,王凯就是学校里的“故事王”。不仅讲,他还编。当年流行飞碟探索之类的科幻故事,一次,王凯在地上捡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个科幻连载故事,当然只有这一期,但王凯给同学讲了好一阵子。大家都以为他为了服务同学买了杂志来读,谁知道他只看过一期,剩下的都是编出来的。
  每个对技艺痴狂的人都有个启蒙老师,王凯的启蒙老师是田连元。三年级时,他开始听田先生的评书,一遍又一遍地听,边听边给同学讲,讲得像模像样。
  后来,他又迷上了配音。当时,正在一所大专学习摄影,但他对摄影艺术并不上心,而是每天对着录音机一句一句地模仿电影配音,立志做一名配音演员。
  大专毕业后,考北京广播学院成了王凯的第一选择。“一进校门我就想方设法成为一名配音演员,到毕业时,已经是配音界的小腕儿了。”王凯参与配音的第一部电影是《原色》(又译《风起云涌》)。他配的是一名总统随员,整部电影里只有一句台词。
  “飞机停哪儿?”总统回头问。“在特尔伯格。”王凯回答。“你是总统还是总统他爹啊?”导演喊停。“平时,私底下练的都是罗切斯特、佐罗和高仓健,我哪儿练过总统随员啊?声音完全一高大上。”提起“第一次”的经历,王凯仍觉得好笑。
  配了几年音,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已经不能给他新鲜感了,王凯开始边主持节目边讲小说。一年时间里,讲了二三十部小说。“一人分饰上百个角色,那叫一过瘾。”王凯说。
  做了那么多和声音有关的职业,让王凯出名的是做《财富故事会》和《对手》的主持人。但对王凯来说,出名还是其次,这两个节目里的上千个商业案例给他后来的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论:“这节目为我打开一扇门,让我知道这个世界的运行轨迹是这样的,原来最有效的组织是公司,最强大的催化剂是商业,最刺激的人生是创业,就想过这样的日子。”
  34岁从央视辞职 专给孩子讲故事
  王凯真的去过这样的日子了。日是他34岁的生日,那天,他正式宣布从央视辞职,要“随性而活,并打算自己创业”。于是,有了第一个项目《凯子曰》,又在女儿的启发下有了今天的《凯叔讲故事》。
  进入这个行业之后,王凯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庞大和有消费力的市场。2014年3月,他又做了一个决定。放弃《凯子曰》,和合伙人申音分手,全心全意地给孩子讲故事。
  王凯在“讲故事”中收获的满足感远大于之前的任何一次成功。孩子的反馈自然是美好的,更让他欣慰的是愿意掏钱支持的爸爸妈妈们。一次,王凯去幼儿园接女儿,路上碰到女儿同学的奶奶,奶奶拉住王凯说:“凯叔,你的故事要收费你知道吗?这样下去不行的。”
  “服务用户”是最基本的互联网思维,上千个商业案例都告诉王凯,先聚人气,别着急赚钱。所以,当有妈妈抱怨凯叔故事讲得太过生动,孩子听完不愿睡觉时,王凯就在每个故事后面加读一首唐诗,唐诗读七遍,每一遍都降一些分贝,直到声音轻得像和孩子说悄悄话。
  2014年10月,王凯开始给孩子讲《西游记》。“这是个浩大的工程,孙敬修先生只讲了28集,我希望可以讲一部完整的。”王凯说,全公司他最了解孩子,所以,每篇稿子都是他一字一句敲出来的。“有太多大人注意不到的问题。”王凯举例,“比如,第一集,花果山石猴出世,讲到面前出现一个瀑布。‘瀑布’是什么?这时候你就要和他们说:‘宝贝,瀑布你见过吗?就是从山上下来的一片大水,密得像布一样……
  对于孩子们来说,凯叔还在讲故事就是最幸福的事儿。
  (据《新周刊》报道)
本文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下载地址:】凯叔马未都给孩子听的中国史黑吃黑凯叔凯叔西游记图片凯叔讲故事安卓路径_辣妈群整理凯叔讲历史_新浪博客
【下载地址:】凯叔马未都给孩子听的中国史黑吃黑凯叔凯叔西游记图片凯叔讲故事安卓路径
  ? 注意啦:
  点击下边的视频文件可直接听广播,也可下拉至页面底部,点击左下角【阅览原文】听广播故事。
   凯叔对你讲
  这个故事里有不接受有合作,有损害有原谅,有交换有,有饮鸩止渴的过瘾也有坚韧不拔的怎奈。讲完故事情发生后可以奉告孩子:“实际上创造钱的人完全是个牛人。”
  对了,凯叔那这个故事好好练了一下子基本功,把个小狐狸累得够呛,嘿嘿。
直接点击视频文件听广播&&&
  最提议在wifi背景下听广播
  &&& 听广播随心选
  ? 直接点击听广播视频文件清楚版,适应在wifi背景下播放
  ? 至文尾点击 阅览原文 听广播音频增强版,适应视频文件打不开的朋友
凯叔讲西游记故事  ? 可以经过“喜马拉雅”APP,凯叔讲故事频带听广播
   今天睡前诗
  生查子·元夕
  【宋】慕容修
  今年前一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树枝项端,人约傍晚后。
  说话时的这一年元宵时,月与灯依然。
  不见今年前一年人,泪湿春衫袖。
   出版致谢
  文/图:诺尼·霍格罗金(美)
  译:阿甲
  启示文化 出品
  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
  大家喜欢的故事还有:
  奉复【173】听广播《外面消逝了》
  奉复【132】听广播《戏台之星安吉丽娜》
  奉复【127】听广播《小鸭子子达达去考察队》凯叔爷爷成为了幽魂
  奉复【123】听广播《吹口琴的蓝特尔》
  奉复【107】听广播《獾的赠礼》
  奉复【63】听广播《你落生的那一个晚上》
  奉复【60】听广播《父亲我要明月》
  奉复【97】听广播《高深莫测的的赠礼》
  奉复【162】听广播《最好的赠礼》
  更多故事点击凯叔讲故事首页底部点菜单“故事盒子”,直接点击听广播。
  和凯叔一块儿开凿吧。
  ▌喜欢凯叔?在页面的最下方,有个“赞”默默地等待着你去点。要是你感到点赞还不可以表现对凯叔的喜爱的舍不得放下,想帮凯叔赚点洗发水钱,就轻戳一下子最下面凯叔讲故事恐龙大陆丨那一个广告链接,打赏不花钱!
  温馨提醒:
  ↙↙↙故事音频就在左下角的“阅览原文”,不要失去。
  “凯叔讲故事”是啥子:闻名班主秃瓢儿王凯的孩童故事自电视台节目。为宝贝们讲优质的孩童绘本故事,两天一次故事推送,更多互凯叔讲的全部故事动活动为宝贝供给展览平台。故事需求传交正能+羭縷帮忙宝贝刻画康健的人格,凯叔给宝贝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生长之旅。
  温馨提醒:
  ↙↙↙故事音频就在左下角的“阅览原文”,不要失去。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18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凯叔马未都给孩子听的中国史,喜马拉雅收费订阅,mp3音频百度云下载
凯叔马未都给孩子听的中国史
喜马拉雅收费订阅,mp3音频百度云下载
  一、栏目介绍:
  凯叔遇见马爷!一个是故事大王凯叔,一个是文化学者马未都,重磅联手推出给孩子们定制的中国历史课,有趣有料!
更多喜马拉雅.得到.电子书.英文杂志,添加微......信:yiyingqk001
  【凯叔:讲给爸爸妈妈】
  我是个历史迷,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给孩子们讲一遍中国历史。
  现在,我会在一年312期的音频节目当中为孩子们围绕着著名的关键人物去通讲一遍中国历史。
  【凯叔讲历史:让历史故事更有趣】
  枯燥的讲述方式、刻板的人物形象、乏味的知识说教,是扼杀精彩故事的三大杀手。凯叔讲的历史故事,就是要把历史故事本真的一面展示给孩子,让历史更有趣。
  ?给孩子讲得靠谱,有依有据
  项目筹备阶段,团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拜访历史专业的教授,考古专家,资深历史刊物的编辑和历史小说创作者。
  ?选择精彩内容,取舍得当
  我们并不是讲一部历史百科全书,而是给孩子讲丰富鲜活的故事,和其中人性的闪光点。
  ?故事引发主动思考,让孩子琢磨
  比如,禅让制和世袭制,如果你是大禹,是传皇位给自己的后代,还是优秀的人才?
  260个真实的历史故事,配上260个真实的文物讲解小贴士,再加上马未都爷爷的52堂历史冷知识课,共572个音频,这就是《凯叔讲历史》送给孩子的一份大礼。
  二、专辑里的声音 (64)
  更改排序
  这个历史有点乐 &预告
  凯叔:讲给爸爸妈妈 &预告
  马爷:送给孩子的礼物 &预告
  1.1君王夏启:我要全天下都是我家的 &试听
  1.2观复猫晒文物:神奇的骨头 &试听
  2.1夏桀暴政:亡国的第一种姿势——奢靡 &
  2.2观复猫晒文物:泥巴捏出来的小酒杯 &
  3.1网开一面:网到的可不只是鸟啊 &
  3.2观复猫晒文物:商早期玉璧 &
  4.1商王武丁:农夫王子逆袭记 &
  4.2观复猫晒文物:武丁时期甲骨文 &
  5.马爷说文物:陶鹰鼎 &
  6.1王后妇好:威武,第一位女战神 &
  6.2观复猫晒文物:妇好将军青铜钺 &
  7.1牧野之战:亡国的第二种姿势 残暴 &
  7.2观复猫晒文物:国博藏商末周初的利簋 &
  8.1姜太公钓鱼:找工作,就服这位爷 &
  8.2观复猫晒文物:宝鸡青铜博物馆藏何尊 &
  9.1周公吐哺:消化不良”的姬旦 &
  9.2观复猫晒文物:小臣单觯 &
  10.1桐叶封弟:一片叶子分天下 &
  10.2观复猫晒文物:上海博物馆齐侯匜 &
  11马爷说文物:后母戊鼎 &
  12.1烽火戏诸侯:亡国的第三种姿势 &
  12.2观复猫晒文物:台北故宫藏西周晚期散氏盘 &
  13.1格言大王管仲:春秋第一“厚脸皮” &
  13.2观复猫晒文物:春秋曾侯乙墓玉带钩 &
  14.1管仲三策:国王成了广告明星 &
  14.2观复猫晒文物:青岛博物馆藏节墨之法化刀币 &
  15.1小白之死:嘴馋的春秋第一霸主,饿死的? &
  15.2观复猫晒文物:青铜辖 &
  16.1重耳流亡:大叔王子流浪记(一)想当大王先吃土 &
  16.2观复猫晒文物:青铜鸟盖匏形壶 &
  17马爷说文物:红山C形玉龙 &
  18.1团队的力量:大叔王子流浪记(二):一个好汉三个帮 &
  18.2观复猫晒文物:春秋 空首布币 &
  19.1宽容的力量:春秋第二“厚脸皮” &
  19.2观复猫晒文物:河北文研所藏波曲纹四耳鉴 &
  20.1城濮之战:以退为进,关门捉贼 &
  20.2观复猫晒文物:春秋时期青铜钲 &
  21.1秦穆公与伯乐:大王想要千里马 &
  21.2观复猫晒文物: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青铜立羊 &
  22.1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不飞不叫的鸟也叫鸟? &
  22.2观复猫晒文物:河南博物院藏春秋鹤莲方壶 &
  23马爷说兵器:鱼肠剑 &
  24.1吴越争霸:当了三年马夫的国君(上) &
  24.2观复猫晒文物:湖北省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 &
  25.1吴越争霸:当了三年马夫的国王(下) &
  25.2观复猫晒文物:湖北省博物馆藏夫差矛 &
  26.1苏武练兵:孙子兵法:不是教你当孙子 &
  26.2观复猫晒文物:古代车战两用兵器 &
  27.1财神范蠡:“三次变穷光蛋”的财神 &
  27.2观复猫晒文物:春期楚国蚁鼻钱 &
  28.1晏子使楚:身长五尺,才高八斗 &
  28.2观复猫晒文物:曾侯乙墓楚镈钟 &
  29.马爷说钱币:秦半两 &
  30.1圣人孔子:上下五千年最牛老师 &
  30.2观复猫晒文物:山西考古研究所藏春秋晚期玉圭 &
  31.1项橐道阻孔子:别看我小,但我有理(上) &
  31.2观复猫晒文物:观复博物馆藏春秋时期凤鸟纹青玉觹 &
  32.1两小儿辩日:别看我小,但我有理(下) &
  32.2观复猫晒文物:国博藏春秋螭虎纹铜镜 &
  33.1庄周梦蝶:最潇洒的人 &
  33.2观复猫晒文物:南京博物馆藏战国早期三足缶 &
我的更多文章:
( 07:18:48)( 07:18:48)( 07:18:47)( 07:57:18)( 07:57:17)( 07:57:17)( 07:35:03)( 07:35:02)
已投稿到:当孩子对你发脾气、说狠话时,真实的想法竟是这个 - 凯叔讲故事 - 微信公众号文章
&当孩子对你发脾气、说狠话时,真实的想法竟是这个
当孩子对你发脾气、说狠话时,真实的想法竟是这个
日07时02分来源:
凯叔说kaishushuo
这两天和同事聊天,同事说,六岁的孩子开始会发脾气,说“难听”的话,训了好几次。
我一听就乐了,对他说不用担心,这说明孩子长大了呀。小孩子说脏话、说狠话,就是在尝试不同的语言,也是一种表达。大人别太当回事。
你不能急猴猴地去回应他的“话”,而是要get到他的真实小情绪,很容易就能引导开。
这和不让小孩玩火机,玩剪刀,没什么不同。一惊一乍,反而让他注意起来了。
作者 | 小马君
“我再也不喜欢你了!”
“我恨你!!!”
“我要变成吸血鬼把你杀死!!!”
听到从孩子口中说出的这一连串逐步升级的“狠话”,家长们真是又生气又寒心——我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没有辛劳也有苦劳吧,你居然跟我说这样的话?
孩子们的狠话实在是太伤人,太拱火,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些“无心”之语最后升级成了一场真正的“恶斗”,所以今天来教大家到底怎么面对“孩子说狠话”这个问题 。
首先,都说别跟孩子一般见识,孩子的狠话大部分真的是无心的,只是一种他用来表达愤怒的方式。揪着关键词不放,比如“你说说,你要怎么杀我?”,就是你大人的不对了。
其次,孩子说狠话当然有错,所以我们得教育,可教育不是让他立即道歉,而是应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延时冷处理,这才是解决“说狠话”的法宝。
最后,别让孩子的示好冲昏了头脑,每一次狠话的发生都是一次绝佳的教育机会,咱们可别让它白来一趟。
这个假期,我正好亲眼目睹了家里发生的一件事,就用它做例子,跟大家说说具体怎么做。
我外甥7岁多,是个特别要强、要面子的孩子。我们吃完饭的时候,他一个人特别顽皮地在餐厅里到处乱窜,后来直接趴在了两个比较脏的椅子上。
爸爸妈妈没跟着一起来,孩子的外婆就上前制止,说:“你看看衣服都弄脏了,快点回来吃饭,乖听话。”
孩子说:“没有弄脏!”
外婆又说:“我眼睁睁地看着你趴在这么脏的椅子上,还要狡辩。快点过来吃饭,一桌子的人都在等你呢。”
这时候孩子开始有些生气了,大声地回道:“我没有!外婆我讨厌你!你走!”
外婆听了这话也生气了,回应道:“好!不喜欢就不喜欢。”然后回到桌子上,摇摇头和我们诉苦:“你看看现在的孩子,一点都说不得。”
过了一会儿,孩子走到桌边,继续大声说:“外婆!我最讨厌你!我再也不要你了!”
大庭广众之下,外婆很难堪,嗓门也大了起来:“怎么可以这么说话呢!你再这样我给你妈打电话!”
这时候孩子极力反击:“你打!现在就打!”虽然嘴上很硬,但他还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用身体挡住外婆拨电话。
外婆说:“你说的?我现在就打!”饭桌上的其他大人们赶紧打圆场,“算了算了,别和孩子较劲儿了。快点和外婆说声对不起,赶紧回来吃饭吧。”
但孩子一点儿不领情,还在继续放话:“不要!外婆我恨死你了!”连续的狠话最终点燃了外婆的怒火,直接一个电话打给了孩子妈妈,“你来管管你儿子,所有人说都不听。”
当孩子看到外婆真的打电话了,也直接怒气爆表了,怒吼了一句“我不是故意把衣服要把衣服蹭脏的”,就冲了出去。
省略掉后面的描述,反正最终两人又和好了,孩子继续黏着外婆抱着她,外婆也放软语气说:“刚刚外婆可能错怪你了,但是你想想自己应该这样说话嘛?好了,快回来吃饭吧。”
类似热火朝天的场景,可能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也经历过吧。我特别能理解孩子外婆的心情,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结果他们不光不领情,反倒说些让人心寒的话。教育发生在随时随地,如果遇到孩子说狠话,我们除了伤心还能干什么呢?
1别把孩子的话当真,请正视他们的感受我们平时经常说“别跟孩子一般见识”,可现实生活中,成人总是会揪住他们说的话不放,但却忽略了他们在话语之后真实的感受。
孩子说狠话特别常见,我们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时候也经常被伤到。当时我很疑惑地问教授,为什么孩子这么自私?教授告诉我一句话,“Do not take it personally(不要把这些话当成对你的评价)。”而且他还教了我一个万能句式来应对这些狠话,“I am sorry you feel that way(非常遗憾你这么想)。 ”
与孩子接触多了你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太明白自己一句话能有那么大的杀伤力。比如我外甥,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话可能会伤害到外婆,他之所以说那些狠话只是要单纯地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愤怒与不满。面对这样的情况,成人首先需要根据情况来选择对策,不管怎样,都建议不要急着让孩子认错。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气得不行了,最好的办法是离开,气头上是最不适合和孩子讲道理的。
即使冷静如你,觉得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也不建议马上和孩子讲道理,而是应和他约定另外一个时间讨论,给他充分的时间来帮他释放掉愤怒。你可以这样说:“我非常遗憾你这么想,看到你现在很生气,听你这么说话我也很伤心,我们都摸一摸自己的心跳,等感觉平静的时候再找个地方聊这件事。”
这样的延时冷处理是我觉得对狠话最好的解决方案。等孩子有心思听你说的时候,你再来和他谈,“刚刚外婆知道你特别生气,外婆也有不对的地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你,这点外婆要向你道歉。但是你的话真的让我特别难受,我哪里做得不对你可以指出来,但是如果这样说话会很伤人。如果别人这么说你,你也会不高兴吧。下次你可以直接说,外婆你错怪我了,我不是故意要把衣服蹭脏的,我很生气!而不需要用伤人的话来表达。”只有这样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才能让他们最直接地感受到自己的狠话带来的结果,同时成人也需要勇于承认事件中犯的错误,让孩子看到正确的沟通态度。
当然,这里也想和所有人分享一个秘密,其实孩子不会随便对什么人说狠话,如果他对你说了,一定程度上说明你俩的关系还不错。这话好像不好听,但却是事实。
有句话“叫我们总是把最坏的一面留给最亲的人”,孩子愿意与你发脾气,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出于对你的信任,他知道对你再任性你也不会抛弃他。如果成人能这样看问题,也不会那么计较“狠话”本身的意思,狠话也构不成多大的威力了。
2家长之间育儿观念不一致易导致孩子“说狠话”外甥说狠话,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一致”的待遇。其实这是由中国特殊的育儿结构造成的。很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带,而两代人对于孩子哪些问题该管,哪些问题不该管存在很大的分歧。在这件事情上,外婆觉得不能把衣服蹭脏所以要管,但如果妈妈在场,可能这就不算个事儿。这样到了孩子那里就出现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他可能真的很委屈,觉得昨天这么做,什么事情也没有,今天却被劈头盖脸地说了一顿,到底要以哪个为准呢?
所以还是那句话,大家应该多坐在一起谈谈两代人的育儿想法。也许当今社会,长辈们保守老套的育儿方式确实有些过时,但就百分百全无道理吗?而你真的愿意拿出足够的耐心来与长辈们沟通,多赞美、肯定他们的付出,而不是一味指责吗?一个教育系的前辈告诉我,“就算家长们有再多观念上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想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只要这个底层基础不变,多用共情的方式沟通,最后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我想对很多80后和90后家长说的。
3“让警察来抓你”是对付狠话最low的招数面对孩子的狠话,我觉得其中最错误的介入方式是,“你再这样,我就打电话告诉你妈妈!”哪怕孩子最后道歉了,其实他什么也没学会。孩子停止说狠话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说出这样刻薄的话伤害了别人,而是因为害怕妈妈知道而不这样做。这样孩子心中完全不会有内疚感。
这样说的另外一个坏处是丢失了建立外婆权威性的机会。外婆的潜台词是:我管不住你了,你让你妈管吧。其实,如果长辈觉得场面失控了,最好的方式就是沉默。不需要孩子说一句回一句,而是板着脸的沉默。孩子捕捉表情比语言更敏锐,他看到你突然不说话了,心里会有感觉的。
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你再这样,我打110叫警察来抓你!”这些都是用恐吓的手段,让孩子因为害怕而约束行为,但他们却从始至终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的情感造成了什么后果。
4别让孩子的快速示好冲昏了头脑外甥的故事最后看似还是比较圆满的,但是我估计下一次他还是会说狠话,而且会用一模一样的办法去讨好外婆。老人其实特别好哄,孩子一个抱抱、一个亲亲就能轻松搞定。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小伎俩完美地掩盖了孩子行为背后双方需要反思的地方。
比如孩子需要理解自己的刻薄是会伤到别人的,自己愤怒的情绪需要换一种方式表达。成人也会因孩子的示好而忘掉了自己的错误。自己是不是过于武断地去判断孩子的行为?自己是否没有和小辈沟通过教育的一致性?自己是否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语言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情感?最要命的是长辈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你看,孩子向我示好认错了,果然“请妈出山”非常给力,下次再用!
因此,我建议外婆可以拒绝孩子的示好,而是和他说:“可能你的气已经消了,外婆还是挺生气的。我们先吃饭,吃完饭我们再讨论一下刚刚这件事情。”
孩子说狠话这一话题我基本盘点完了,最后想再多说几句:
也许上面说的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在事情发生时,我们往往还是会丧失理智,特别在意孩子愤怒的表现和难听的字眼,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面子”在作祟。
在中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长辈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放在了孩子的发展之前。
还拿我外甥的例子,外婆生气无可厚非,但从整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外婆始终在重复一句潜台词,“我是你外婆,你得听我话。”“乖,听话”成了一种证明自己带孩子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这个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小孩拆台,那简直想马上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小辈大吼大叫就没错,只是想让大家意识到,如果真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孩子的一些行为,那么首先需要放得下面子。长辈和小辈都需要学会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不然那些所谓的“我是为你好”都是空话,孩子最终会变为长辈们人际交往中的牺牲品。凯叔问
当孩子对着你大喊大叫,并且放狠话时,你通常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给凯叔留言。作者:小马君,“常青藤爸爸”专栏作家。微信公众账号“常青藤爸爸”由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ID:ivydad_ivydad。转载已获授权。
-------E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凯叔讲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