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人怎么才能去美国留学工作

IT从业者怎么才能去美国工作?原来有这些技巧你不知道
IT从业者怎么才能去美国工作?原来有这些技巧你不知道
江苏灵教育
我本科在北京工商大学念经济学,硕士是在北大软件学院拿的,属于半路出家的IT人。在北京的工作经历,是一家软件公司实习一年,一家药厂工作二年半多些。11年有出国念书或工作的打算,于是考GRE,也趁去美国开会(SASGlobalForum,SAS用户组的会议)的机会,拜访过一些学校和公司,回北京后就一直发邮件打电话寄简历,拿到两个电话面试机会,一加州一北卡。硅谷米贵,就选了现在北卡的雇主,一家给药厂做技术咨询的小型公司。我有软件工程的学位,但不(会)做前端不(会)做后端不(会)做移动开发,走的是生物统计/IT咨询的路子。这半年断断续续跟一些朋友聊,如何在北京找美国的工作。几番电话邮件下来,发现自己重复了不少东西,这里索性一起整理下。在北京拿学位,跟留学生相比,最大的劣势是,我们可能根本没有去美国工作的念头。我09年毕业,甚至都没有去上海工作的想法。对我来说,北京上学,北京工作,似乎就是一种默认的状态。其实对美国雇主来说,你在北京拿学位,跟在美留学生在法律身份上是一样的(都是H1b)。只是留学生跟我们一样,默认的找工作地点就定在美国,然后才是其他优势,比如英语说得多些,面试也方便些等等,——但是,你看到,这些东西也不是排他性/独断性的。我身边接触的在国内拿学位,然后去美国工作的朋友,有这么几种类型:公司内部转岗:这个很直接,跨国企业(大小无所谓)里有这个机会在国内直接申请国内公司外派,包括人力资源外包以亲属、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然后直接在美国找工作我讲纯DIY的第二种。先说一下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纯个人观察而已。美国经济现是在复苏,不过就业形势还不乐观,——先不用着急,说到就业形势,那是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是要解决的是好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但在具体的科技(IT+数学/统计等理工科)领域,美国还是开工不足,需要大量从中国和印度招人,这里的“大量”,就是每年好几万的概念(具体数字我没查,3-5万?)。所以在这个细分市场,形势不会那么紧张,而且在硅谷,对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工程师需求一直很旺盛。以下具体说些,不分重点。基本流程面试,如果成功,公司给offer。公司向美国劳工部门申请名额,如果成功,会寄过来一些法律文件,I-797之类,这个你现在可以不研究。自己申请签证,出行。第三步跟自己出国旅行一样准备就行,第二步,一般公司会聘一个律师来处理,自己跟着做准备材料就是,现在不必操心。其实关键是第一步,而这就跟我们找任何一份工作一样,找机会,准备面试。我说跟国内找工作一样,是因为,即使我能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在国内面试其他企业,也一样存在被刷的可能。每个人需要的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去美国找,不比国内易,也不比国内难。查了下个人记录,都是去年(2011年)的事:4月初去美国开会,拉斯维加斯,在会场上见到我现在的老板,闲聊了一会。同年5月,上旬,一位在加州的朋友问我感不感兴趣去美国工作,他几年前从法国去的美国,正要辞职,想让我顶替。我当然来了兴致,就一直跟加州联系。由于最终没有接受加州的offer,这一支的故事就不讲了(后来我再把这个职位推荐了一个去美国旅行兼找机会的朋友,可惜未成)。5月中旬,我写邮件问北卡,就是我现在的单位,有没有空缺职位。北卡这边到7月初才给我答复,说可以看看。7月中旬我正式提交简历,而这之前我给他们看过我的博客之类。北卡的面试在8月初,谈过两轮,用了电话+Skype视频。8月底正式拿到offer。这是第一阶段。然后就一直跟公司请的律师联系,准备各种第二阶段的材料(学历证明之类),到11月初,正式拿到美国劳工部门的类似批文,叫做I-797的表格。有了这份表格,我就可以去美国大使馆申请签证了。第三阶段,我12月中旬拿到签证,号离开的北京。然后我在原单位的最后一天是号(实际上31号我请了一天年假,所以物理存在的最后一天是30号)。现在回顾一下,我拿北卡的offer时间(8月份)有点晚,在第二阶段,公司多花了几千块钱,在劳工部办了一个所谓快速审批的服务,所以能够在11月份审批下来(到那个时候,年度份额可能都快用完了)。要是上半年拿到offer,下半年准备材料,时间就比较松快些。学历教育背景很重要,本科以上吧:从信号传递的角度来看,硕士拿出来就比本科要好听些,博士更要比硕士好看,而且大量集中在上面提到的IT+数学/统计等理工科里面。当我提到大量、大多,就是从整个人群里,那个群体的机会大些。如果你不处在这个胜算大的群体里,你就需要在其他方面有超强的资质来补充。然后毕业院校,我的感觉是不那么重要。毕业于北大清华当然是加分项目,但是大多数人不是从那里毕业的。美国的大学教授会对中国的大学多些了解,但对大多数雇主来说,知道有北大清华也算是有国际视野了。当然,毕业院校,还是有些底线要求的,比如,这个学校是有资质颁发大学毕业证书的,美国那边也有学位认证的机构。技能这个问题是,在国内接受的专业教育,能够胜任美国的工作吗?这个好回答,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因人而异,有些人还不能胜任北京的工作呢。就我稍微熟悉的IT+数学/统计领域,大伙也接触英文教材,用的计算机CPU也一样,网络也(可以)一样,说不能胜任就有些气短了(当然是类似的工种)。在跨国公司呆过的朋友,这点会有更多体会。关于是否能胜任,补充一句,if 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英语英语重要吗?当然是非常重要。但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个不好说,但至少不会是最重要的:英语好的,美国本土有的是。所以对个人而言,能多好就多好,底线就是顺利完成面试。还有,去美国工作不需要英语成绩,不需要托福、GRE之类。当然,有比没好,多比少好。对我个人来说,英语口语稍逊,但写得多,也算是能平衡一点了。面试如果有机会去美国面试,这是最好不过的情形。对双方成本都低的,就是电话面试。面试其实都差不多,在国内找工作,有时也得英语面。你在国内面试成功的经验,几乎可以照搬过来,无非突出自己能干活,会沟通以及其他加分的项目。跨洋通话,保持信号流畅很重要。Skype效果很好,如果对方可以不用电话的话。薪水其实薪水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事,如果对方是一家正规公司的话,不论大小。碰上卖人的公司(外包),那就要小心点。这份薪水非常透明,几乎可以google到。首先,它不会太高,否则公司不高兴。然后它也不会太低,否则美国老百姓不高兴。怎么说?招募外国人,直接得就影响美国人的就业(抢饭碗啊),所以美国劳工部门把这薪水盯得紧:太低了不就是鼓励公司去海外招人吗?最后这份薪水,大致就是市场的正常水平。说是正常水平,但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讨价还价的余地的,只要最后双方相谈甚欢。而且跟国内一样,最好的讨价还价策略是手头还有另一个offer。在技术领域,一般薪水还可以,远远达不到在美国领政府救济的标准。福利同上,只要薪水正常,其他福利,如医疗保险之类,都是跟公司一起走,而且外国人的身份也没有任何影响。还有,可以向公司要求搬家补助。渠道说到这里,其实唯一需要操心的只是面试一关。而这之前,找到真实有效的招聘信息最为重要。信息流向分两种,山向穆罕默德走去,或者穆罕默德向山走去。向山走去,就是直接跟用人单位接触,比如一起开个技术会议,写邮件直接询问。让山走过来,在web2.0的时代,就是写博客,在邮件组发言,参加开源活动等等,总之,最好让雇主知道,自己是真实存在的!能够想象,如果我们直接从北京申请美国的公司,对美方公司来说,我们的存在感是很弱的。互联网的存在主义,就是能够搜索到的,存在感就强一些。增加存在感的,比如,至少得有一个显示真实姓名的、联系人数大于2的LinkedIn页面!说到存在感,对方公司的google存在也是你需要看看的。人品什么时候人品都很重要。我是说,找工作时,雇主一般会要求你提供两个人做reference check。我毕业找工作时,给巴斯德提供了三位联系人,在北大的导师、一位清华的教授以及一位SAS北京的前同事。去年找现在这份工作,我给单位提供了两位,一位巴斯德同事、一位SAS美国的朋友(为了增加他们的存在感,我也附上了他们的LinkedIn页面链接)。虽然我人品存在递减的趋势(3—&2),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启示:目前工作单位很重要!几乎毫无例外地,雇主喜欢提到你的现任同事对你的看法,意思是说,在单位里,你至少得找到一位不会用英语拆你台的同事。有在美国的朋友帮你说好话也是加分项目。这大概跟留学找人写推荐信一样。行动去年上半年,我对出国的概念,还停留在旅行或者留学上面,那时还跟Crazy Hou讨论过去美国念博士的想法,而且居然考了一次成绩不光彩的GRE。等有朋友提醒其实可以尝试直接出国工作,我的热情一下子被激起。整个过程一路有朋友帮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不能简单用幸运来概括的。那时我没也没多少概念,行动行动就是。我们当然可以做更多的研究,然后成为出国咨询专家,但这就不必出去了,在北京将有这更辉煌的人生(新东方、老罗、李笑来。。。)。其实在这个时候,倒是应该问问自己问什么想出去看看(这是一个大问题,或者甚至不是一个问题)。假设你已经想出去工作,最后还有一则故事结尾:某君天天祈祷,上帝或者其他神灵,说保佑我中彩票云云。上帝心感其诚,终于显灵,拨开云端对他说:大哥,要中彩票,您也得先买一张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江苏灵教育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校园生活,大学生,美文
作者最新文章IT 人怎么才能去美国工作? - 知乎1559被浏览206995分享邀请回答73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osts - 157,
Articles - 0,
Comments - 706
人生如棋,我愿为卒,行动虽缓,可谁曾见我后退过!
16:04 by BIWORK, ... 阅读,
这篇杂记其实是去年也就是 日写的,还上过博客园十日推荐的首页,后来在整理博客分类时七弄八弄误删掉了好多文章,就包括这一篇。今天,日,恰好恰好一年的时候居然在好久未登陆的 OneNote 中看到了去年这个时候写的这篇文章,真是大巧合!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今天也不想干活干的太累了!写一篇以前去美国出差的杂想,对比于美国50多岁的程序员和大多数50多岁国内父母的生活状态有感而发。&
前几年公司正好有一个BI的项目,于是就派我出差去了一趟美国,地点是美国中部的一个2万来人的小镇。到了美国,很多东西跟想象的差不多比如环境,气候。从北京起飞天是一个颜色,到了美国天又是一个颜色,自然环境空气质量,绿地面积等等跟想象中的一样非常棒!想象不到的是哪怕在那么一个小镇像沃尔玛那样的超市有4,5个,当地人的物质生活我觉得也非常丰富,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像3美金买十几个鸡蛋,2美金买一小桶牛奶或者果汁,8美金买一块两个Ipad 那么大小的猪排到时让我觉得美国根本就不像发生了金融危机一样,物价稳定的出奇。当地普通上班族一个月美金的工资,一个月在生活上至少在吃上花费不了多少钱。如果自己做饭,一个月200美金顿顿吃好还有多的。而在中国,一个月块大家自己算算花在吃上有多少,何况每天还在吃毒。那段时间我像个土豪一样天天变着样的烤双份猪排吃,炸鸡翅,大块烧肉,以牛奶当水,最后吃的人上火,菊花很难受 (至于如何难受,请狂击我转载的一篇令人捧腹的文章,非常适合在地铁看或者用来打磨时间 )。至于像麦当劳和肯德基就不说了,Google 一下就能看到美国地图的轮廓。不过在中国也可以,百度一下收费站也差不多。&
但是这些仅仅是初次见识到美帝人民生活水平,回想起来偶尔羡慕但是不会形成对我的绝对冲击感。真正冲击到我的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和 IT 的发展程度。&
三个老程序员的生活状态&
因为出差到客户现场,所以有机会和他们在工作中合作,工作之余有时也会一起吃饭打球。&
第一个碰到的程序员和我一样做 ETL 的印度裔美国人,但我觉得他比中国人还中国人。特别友善和随和,平时没事经常开车顺我们去公司,偶尔吃饭喝个酒算是酒后驾车了,有时还把车给另外一个没开过车的同事简单练练手,这些和其他美国人我怎么看起来区别都特别大。特别是在几次吃饭的时候他抢着付钱买单,推来推去的感觉让我丝毫没有觉得他是美国人。他的 IT 经历非常丰富,做过的技术也非常多,谈不上哪一种技术更精但是出去找一个开发的工作绰绰有余。他家条件应该不错,从房子到车到他家女儿上的私立大学,至少在美国算是一个中产阶级。这个是坚持在一线的开发,年龄50岁。&
第二个程序员应该算是资深级别的了,也正好50岁。他应该是他们公司很早的那一批程序员,他说他已经在这个公司干了几十年了。因为我们的项目涉及到他们的业务流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的 Cobol代码里的注释不是 1979年就是1989年,最近的一次修改我看到的也应该到了2008年以后。偶尔到了他的办公室,屏幕上还是相关的程序代码,键盘的操作熟练程度界面的切换速度让我可以肯定他现在也仍然持续奋战在一线。更另人刮目的是他的乒乓球打的居然比我还要好,4 VS 4 的全场篮球让你感觉不到他已经是刚过完50岁生日的那个老年人,满场飞奔比我这个30左右的年轻人体力还要充沛。也别想在他面前投篮,将近1米9的个子盖你几个帽是很容易的。几乎每天下班,他就带着他老婆去酒吧喝点啤酒,点点东西吃跟人聊聊天。周末带着皮舟开着车到附近的河里或者湖里去漂流划船,每年也到处出去旅游,世界各地。&
第三个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程序员,他女儿都已经33岁了,孙女都已经满地爬了。他的经历让我感觉和程序员这一职业丝毫应该挂不上钩,他最早玩乐队出唱片,吉他弹的特别好,后来讲了一堆我没有听懂然后大概30来岁的时候就不知怎么地进入到 IT 行业了。我在想如果我们年轻的时候就不说玩乐队弹吉他,哪怕就是 IT 相关专业到了快30的年龄又有几个转行成功。&
和这几个老外在一起工作的时候,特别是前两个至少让我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年龄像是50岁的人,无论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让我从来没有这么感觉:"噢!他们已经50岁了!" 我感觉他们非常年轻!最后一个年龄要大一些,但是身材穿着你也感觉不到是一个50多岁的人,但是实际上他可能比我父母的年龄还要大。&
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我认为的 50岁的样子大多以我周边的生活环境作为参考 - 有工作的基本上处于半退休或者退休的状态,或者带着小孩子接送上学放学的,职业生涯长一点的在公司当个不怎么露面的老总。身体状态基本上是一身大小毛病,要么就是高血压,风湿,腰间盘突出,糖尿病。要么是没什么大毛病,当时明显发现头发白了不少,眼睛也开始不好使了,稍微干点体力活就已经累的不行要休息了。同样的50岁,同样的算是最底层的小地方的人们,跨个大洋一比较,非常直观和真实的差别。我在想如果在国内,如果看到一个50岁的百花头发的人坐在你身边和你一样敲着代码,你心里充满的是膜拜和敬意,还是在想:"尼玛,都这么大了才混到这个鸟样!"&
和他们聊天,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听到他们说他们在哪里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子,家里有多少钱,孩子上的什么名牌大学。他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哪里好玩,去哪里旅游,家庭和幸福,桌上如果允许放个人物品,那么放的最多的大多数的是家人的照片。相反,在国内我们比较的更多的可能就是房子,车子和钞票,虚荣心作怪太严重。&&
一种幸福,是家庭,另一种所谓的幸福是金钱,地位和虚荣心。不知道对幸福的理解,是不是也是一种差距。&
IT 的发展程度&
其实从上面的例子中就应该能看出来 IT 的发展程度。&
50 来岁的程序员,至少干了 IT 多的也有30年了。而我们 IT 起步和真正普及的时间真正不过 15年左右,在一个公司有着 10年开发经验的人占据的比例又有多少。去除顶尖的技术比较,直单纯比较这个行业,我觉得至少和美国差了有10-20年的差距。另外,我去的是一个小镇,他们在这个小镇上建立的总部,数据中心。动辄上百人的 IT 技术部门或者外包技术人员,有来自中国的也有来自印度的。放在国内,估计像这样的团队估计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别说乡镇级别,就连省会城市估计就不多。纵向比较,美国的 IT 发展程度不是一般的恐怖。虽然中国经济实力被吹的很厉害,世界第二,但为什么出不了 Google, IBM, Microsoft, Apple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 IT 行业技术标准都跟中国毫无关系,因为你 IT 的发展深度和广度不足以给你那么多机会看到新的变化,机遇和挑战。&
什么时候估计才能追得上,我认为等我们50岁的时候还有机会坚持在 IT 现场的前线,放眼望去都是一帮40,50岁的带着眼镜的老头老奶奶端着茶叶杯和一帮20,30岁朝气蓬勃的宅男萝莉们平等的互助合作的时候,当不想呆在大城市随便回家找个小城市或者乡镇就能找到哪怕做个静态网页的时候,我估计才算有机会追上了。&
世界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孙子们的!
我希望几十年后能跟我们的孙子们一起继续坐在电脑前,没有生活的压力,安安静静的写写代码,上上博客园,这就是我的 IT 职业理想。&
日 于国庆前
附几张环境不错的照片
Green Bay, Wisconsin
免费的小动物馆
Green Bay 密歇根湖
Chicago,Illinois
生命在于运动!
不光有在运河划船的,特别是沿湖边跑步的人一路随处可见,各种肤色,各种年龄,生活状态显得非常朝气健康。(我突然想起来我们早上起床之前先是玩半个小时手机,和抽大烟一样有瘾!)
车,仅仅是代步的工具,要玩就好好的开船出去玩。
校车是有特权的,我路上碰到好几次了,STOP 一出来后面车乖乖靠边停!
这个司机家里有两辆这种车,平时就是出租车接送大家从公寓到办公室。用这个司机的话讲,就是一个玩具一样,不是你们人多真懒得天天开。没事就说这车费油,油价贵。真逗!他也不和我们比比,这哥们说话太幽默了!
大多数人5点就下班了,下班之后的生活很自在,就是和家人一起快快乐乐的生活。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到哪里都要把吃饭的家伙什带上,边做饭边看大宅门。
一菜一汤,菜就是洋葱胡萝卜烧牛肉,洋葱胡萝卜烧猪肉,洋葱胡萝卜烧小排,洋葱...
回国之前,同事包了饺子送行,心里乐开了花。3个月的时间,第1个月的新鲜感,第2个月开始想家,第3个月日日盼望回家。
结尾语:不一定要说美国有多么多么好,美帝国多么多么NB和强大,应该如何如何趋之若鹜爬向自由,带路党。但是同样作为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老百姓,干着可能还感觉比较体面的工作,计以几倍数的付出和努力...对比之下生活状态,精神面貌,生活质量的差距不由得不去撕扯下点点以前在国内自以为是残存的虚伪的和去TMD清高, 我只能说我感觉到了 Pia, Pia, Pia ....该努力的继续努力吧!只希望自己不做一只井底之蛙!我是一名IT人士,我没有钱投资EB-5,怎样移民美国?
我是一名IT人士,我没有钱投资EB-5,怎样移民美国?
<span class="hits" title="被查看
未登录,请先
我是个IT男,整日整夜守着电脑,做着鲜有人能够理解的技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美国IT领先世界,能去那里学习发展是每个IT人士的梦想。但我没有那么大的资产去投资EB-5,是不是这辈子都无缘美国了?
其实不然,移民美国的途径并非只有EB-5一条,从事IT及网络行业的人士,经济基础可能没有那么强大,但这类人士往往拥有很多技术发明或原创性贡献,比如研发一款APP获得很多用户和下载量,比如在某项技术上有了超越前人的创新研发。相比美国EB-5投资移民,EB-1A杰出人才移民才更适合IT行业从业者。下面就通过一个环球成功案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IT技术型人才申请EB-1A,仅12天获批
客户D先生,是某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从事IT行业多年,前些年一直潜心做专业研究和发明,刚刚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爬到了管理层的位置。&&
D先生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搞研发,之前是很向往美国自由的环境,对科技和创新的支持和重视,但从来没有想过要移民。然而前不久喜得千金,做了父亲的D先生突然意识到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国内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教育体制等一系列问题将D先生推到了我们环球。
第一次来咨询移民,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跟美国沾上边,因为在他的认知里,美国是有钱人的专属,他拿不出300多万去办理EB-5,也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去承担EB-5的风险。经过与我们环球移民顾问和文案的沟通后,我们发现其实D先生可以尝试申请EB-1A杰出人才。
首先,在做小职员的那些年,D先生曾发明了很多电影电视技术方面的专利,获得过电影电视技术方面的科技奖,曾经被国内众多电视台采访报道,也针对自己的专利和科技技术出版了署名的书籍。但是因为之前没有想过这些荣誉和贡献可以作为证据来申请移民,所以一些获奖证书已经找不到了,因此客户很是懊恼,但我们表示没有关系,很多证据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弥补。
凭借当时的条件,申请EB-1A还有些牵强,但我们环球可以根据以往经验来帮助客户提高申请成功率。由于前些年一直闷头做技术,每次受邀参加什么活动他都觉得是噱头,提不起兴趣,也没怎么参加过,我们建议从专业协会这方面让客户加强,并邀请几位业内地位较高的人士帮申请人撰写推荐信,以此来丰富D先生的从业经历和行业贡献。D先生很信任我们的专业判断,也一直积极的配合我们准备材料,经过4个月的准备,终于在日,我们把D先生的移民资料递交到了局,3天后便收到了移民受理函,12天后收到了D先生的I-140批准函。从审理速度来看,EB-1A杰出人才移民要远比EB-5快得多。
专业技术人士,移民美国首选EB-1A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一定工作领域内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士,均可以考虑办理这类移民。按照法规定,在科学、艺术、教育、体育和商业等领域内,申请人取得了较高成就或具有特殊才能,都可以通过申请EB-1A移民类别来获得美国绿卡。
这里所说的成就,是指申请人在自己所从事行业领域内与其他人相比要杰出,并不是指申请人一定要获得国际性大奖。至于申请人的成就能否符合局的要求,需要找专业移民公司&&环球移民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再制定相应的移民方案。
EB-1A移民与EB-5投资移民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例如,没有排期,审批速度快,从递交移民申请到获批时间,一般在15天左右即可得知结果;EB-1A所获的美国绿卡是永久绿卡,不是有条件绿卡;不需要申请人进行投资,减少资金风险和移民风险等。尤其是在当前美国EB-5政策前途未卜的情况下,选择EB-1A移民类别,可以快速实现全家人在短期内移民美国的愿望。
作者:环球移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想了解更多?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专业的移民留学顾问为您提供VIP服务
-移民目的-
-移民国家-
-移民预算-
100万人民以下
100万到250万人民币
250万到500万人民币
500万人民币以上
完善个人信息,开启私人定制服务
为您推荐阅读
环球移民顾问,24小时为您服务
环球提示: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按钮,环球白金顾问将给您回电,开启移民尊贵之旅。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您放心接听!您的电话号码仅做移民咨询使用,环球承诺将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安全!
北京-Abby 张
200位移民顾问
在线帮您答疑↓
更多移民活动
等你来参加↓
选择期望给您致电的分公司
请选择分公司
上海国际学校
加拿大留学
马来西亚国际学校
新西兰留学
泰国国际学校
注:以上费用仅供参考,个案申请费用以双方合同及相关第三方机构的实际收费金额为准
如果办理不成功费用可以退吗?
document.write('(yukiiyeye)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去美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