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外资对珠海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展的重要作用

钟山:更好发挥外企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重要作用_网易财经
钟山:更好发挥外企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重要作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017年全国外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日,商务部在京召开全国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结、建设等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外资形势,部署2017年工作。商务部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部长王受文出席会议。钟山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商务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培育巩固引进外资新优势,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两次扩充布局,向全国复制推广了114项创新成果。外资管理体制实现了由“逐案审批”向负面清单管理的重大变革,外资行业准入限制大幅放宽,内陆沿边开放持续推进,国家级经开区、边合区等开放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利用外资实现了稳中有进,四年来,全国累计实际引进外资4894.2亿美元,高技术行业引进外资年均增长11.7%。外商投资企业以不足全国各类企业总量的3%,创造了我国近一半的对外贸易、1/5的财政税收、1/7的城镇就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也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作出重要贡献。钟山强调,做好当前外资工作,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必须把行动和工作重点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积极主动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钟山要求,2017年,全国商务系统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外资“三个不会变”的重要思想,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着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等三项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外资产业结构、优化外资区域布局、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担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实现引进外资稳中有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单位代表共129人参加会议
本文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任万顺_NF522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英语翻译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引起诸多消极作用.在看到它带来的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应该对它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威胁保持警惕.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外资对国家经济的作用和威胁,在此基础上以江苏为例,分析新时期江苏省利用外资状况和江苏在利用外资上存在的问题,接着再分析外资对江苏经济安全的影响以及成因,最后提出了逐步减少对外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给其国民待遇,完善有关外资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等措施来应对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威胁,充分发挥外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以确保我国经济安全.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Althoug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the foreign capital has been impelling th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pect to play the vital positive role,but also causes many negative effects.While saw...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investment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positive role, but also caused many negative effects. See it in the pro...
扫描下载二维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摘要]对外贸易对我国GDP高速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与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外贸结构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和量;坚持以内为主,强化内外贸一体化观念。应与贸易伙伴合理解决贸易争端;提升产业结构,变过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为内需和外需并重的模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对外投资,利用全球资源,从而使对外贸易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发动机”。 中国论文网 /3/view-3124683.htm  [关键词]外贸;经济增长;外贸依存度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1-0028-02               一、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及外贸依存度概况   (一)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30.067万亿元,增长了近50倍,年均增长超过9%,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近4.4%,在30年时间里保持了高增长,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回顾各国(地区)经济发展史,只有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3个经济体在20世纪连续40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   (二)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概况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近17%。我国的外贸规模已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2008年的第2位,利用外资也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8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9000多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超过420亿美元。   综合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运行趋势基本一致,即当经济发生波动时,对外贸易也随之发生波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时,对外贸易也往往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呈现出较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三)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依据日本学者小岛清的观点,要探讨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贸易量的扩大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加以对比更为合适。因此,通过考察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合适。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外贸整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三项。就世界范围而言,在2000年,世界总贸易依存度为25.1%,发达国家为21.8%,发展中国家为35.6%。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为20.5%,发达国家为17.4%,发展中国家为30.1%,中国为21.1%。服务贸易依存度世界为4.6%,发达国家为4.3%,发展中国家为5.5%。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30%以上,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的71.92%。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外贸依存度不仅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水平,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增长愈发密不可分。   二、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外贸发挥了巨大作用。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使我国国内的分工与世界进一步接轨,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进一步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率。外贸使国内要素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强了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国内市场环境的改善。使国内企业优胜劣汰。同时,外资的流入不但解决了国内投资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和传播。正确认识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积极利用外资,可以使对外贸易成为宏观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发动机”。   (一)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1.在有效需求不足时,进口是对国民经济的漏出,进口的增加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加重进口国的就业压力,对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但经济的增长将会派生出更多的进口需求;而出口则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纯拉动,出口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内的就业。   2.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货膨胀,此时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这时的进口会增大本国的短期供给,从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口产品又分为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进口会提高国内的暂时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进口能增加国内的长期供给能力,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则会降低国内的供给能力,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并不完全有利于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而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则会降低国内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导致经济增长的成本提高,且极易导致贸易条件恶化,陷入著名的贸易“贫困化增长”窘境。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进口国内短缺的产品,通过国际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外贸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质和量   经济发展要求外贸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如果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这些目标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对外贸易就能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外贸结构失衡,外贸效益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因此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是当务之急。   (三)坚持以内为主,强化内外贸一体化观念   我国经济若长期过度依靠“外力”发展,而不加快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比较优势,走开放型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来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融合日趋紧密,全方位的竞争将彻底突破地域的限制,只有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才能在对外贸易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宜尽快转为内需拉动和外需拉动并重的模式,外贸顺差的增长率将会趋于下降,最终达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和外贸顺差相似,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根源是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以及国内市场不充分,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三点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眼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是外国贸易保护的主要实施对象,而且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可能会更加频繁。   吴譞薄文宾:浅谈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政策建议   外贸的高速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可立足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高污染、高能耗型向绿色节能型转变,着重在外贸、产业、投资等多个角度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一)与贸易伙伴合理解决贸易争端   中美贸易的高额顺差并非由中方单方面采取措施(如提高人民币汇率)所能解决,需要在美方适当调整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双方政府间的协商,才能够逐步达到“双赢”。在目前高速发展的中欧贸易中,欧盟各成员国对我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例仍较低。因此,若争取美、欧不断扩大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将有效促进中美、中欧贸易协调发展。
  (二)提升产业结构,变过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为内需和外需并重的模式   长期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既容易造成国内市场发育不健全,导致国内市场狭小,也会使得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例过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我国应在坚持内外需并重原则的基础上,在保持制造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共同繁荣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数量优势和价格优势,而在技术和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附加值也相对较低。一些高能耗产品的大量出口会进一步加重我国能源的紧张局面,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政策上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并逐渐减少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贸易平衡。   (四)适时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我国以往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阻碍了民族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本短缺,因此通过优惠待遇吸引大量海外资本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但现在我国资本已相对充足,因此取消外企超国民待遇可以更好地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五)扩大对外投资,利用全球资源   我国海外投资过于偏重资源性和战略性,其他产业主动开拓海外新市场的较少。政府可制定支持中国公司跨国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健全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完善海外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以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如家电、轻纺、成衣、食品加工和轻工业企业“走出去”,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有效地降低制成品出口,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1]Edwards S.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 gradual correction or abrupt adjustment? [N].NBER Working Paper,No.12154,April 2006.   [2]Fung K C·Lau L J.New estim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02-130.   [3]黄亚生.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M].钱勇,王润亮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2.   [4]郑桂环,陈振锋,汪寿阳.中国外贸及贸易税收政策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5]李大伟.对中国和印度利用外资绩效的比较:规模,还是效率? [N].科学时报,.   [6]郑桂环.对中美、中欧贸易平衡的预测和分析[R].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系列预测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梁宏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发挥金融支撑引领作用 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投资|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发挥金融支撑引领作用 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广东省金融办主任 刘文通
   广东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9%,2013年实现社会融资规模1.38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有力地支持了广东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广东提出金融强省战略以来,始终坚持金融产业自身发展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并重,注重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两者良性互动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下行压力普遍增大的不利环境下,5年来广东金融业保持了13.7%的年均增速,金融业总资产迅速增长到17万亿元,今年将突破20万亿元,存贷款、上市公司家数、保费规模等多项核心金融指标均保持国内首位。
  与此同时,广东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已经达到7.9%,2013年实现社会融资规模1.38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有力地支持了广东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重大项目建设融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有效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是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融资问题是此项工作不能回避、必须攻克的重大课题。广东将此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头等大事,从融资渠道、工具、总量等多个方面给予强大金融支持。综合运用银团贷款、中期票据、产业投资基金、地方政府债券、保险资金运用、债券投资计划、海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多种金融工具,不断拓宽重大项目融资渠道,充分调动银行资本、保险资金、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各类可利用资金,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到2014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4.8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超过六成。全省引入保险资金总规模迅速扩大到593亿元,预计今年可以突破1000亿元。
  (二)努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断取得新进展,有效激发市场运行活力。
  小微企业融资难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广东针对其自身特点,全方位、多渠道发力,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间接信贷融资方面,截至2014年6月,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35万亿元,同比增速12.2%,比企业整体贷款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全省有161家中小板上市企业、81家创业板上市企业,新三板上市企业数量也达到68家,中小企业私募债、区域集优债、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债等多种针对小微企业的创新试点都已开展,还重点建设发展了3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累计挂牌企业已近7000家,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成为当前和未来广东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阵地。
  (三)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经验,有效实践创新驱动核心发展战略。
  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创新举措。为此,广东专门出台了《2014年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重点行动》。现在佛山南海、东莞和揭阳,省政府已经批准成立了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佛山筹备设立30亿元规模的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基金。我们还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专业镇等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此外,设立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科技支行、科技信贷准备金、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中小科技企业征信体系等多项工作都取得实质性成果。
  (四)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探索新思路,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社会民生水平。
  广东把民生金融和农村金融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切入点,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社会公共政策水平。全省推广医疗保险服务“湛江模式”和“番禺模式”,该经验做法被写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广火灾、电梯、医疗、校园等责任保险品种,广州、东莞等地实现电梯责任险100%全覆盖。推广广州社区金融服务站经验,打造社区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网点。成功改制了25家农村商业银行,组建43家村镇银行,在全省农村地区普及推广乡村金融服务站。金融资源对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也持续加大,今年上半年,粤东、西、北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8.0%、18.5%和18.8%,比全省分别高出5.6、6.1和6.4个百分点。
  (五)金融合作开放不断实现新飞跃,有效支持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近年来,利用独有的区位优势,广东努力推动实施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开放合作起到巨大的助推拉动作用。广东以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作为重要载体,不断加快金融开放创新步伐,三大平台累计进驻金融类机构已近4000家,前海双向跨境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400亿元,前海和横琴累计获批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达到45亿元,南沙已经聚集了9家融资租赁企业。在此推动下,广东发展成为外资银行机构、在港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分别达到260家和169家,有港资背景的保险公司经营主体5家,越秀集团还成功收购了香港创兴银行。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达4.5万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广东经济和金融发展相互促进,水乳交融,能形成这种良好局面,最根本的是牢牢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最重要的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最关键的是努力加快金融产业自身改革与发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的经验体会:
  (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金融发展由“政策红利”步入“改革红利”阶段。
  金融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明确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要建立一个改革创新、竞争有序、监管适度、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能。比如,今年5月广东出台了《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广东金改八条”),系统提出了8个方面、32项具体金融工作安排,既明确了广东未来金融工作方向,又给予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的自由空间,真正体现出“政府引导和服务,市场活力竞相迸发”。特别是当前改革步入深水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二者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坚持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实现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广东已经进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向高收入国家水平发展的新历史阶段,不再局限于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的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更多要从金融环境、创新环境、营商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要动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有利于构建支持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环境,有利于形成要素组合的新优势,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赶超,是最好的实现路径。“广东金改八条”则要求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战略的巨大支撑作用。近年来,我们组建了省产权交易集团,建设了3个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获批成立民营银行,建设了3个民间,还在国家级高新区推广设立科技型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市打造股权投资企业聚集区;探索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的新模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务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坚持以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点,为地方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推动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是广东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占领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推动省内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
  “十二五”期间广东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总投资额为3.5万亿元,要支撑起如此庞大规模的建设资金需求,必须创新运用好金融工具和手段,将各类金融资源的活力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广东通过组织大型产融对接活动,为重大项目和金融资本提供对接平台:省属重大交通项目金融?建设对接工作会议促成6个省属重大交通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达872亿元;三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累计促成产融对接项目意向金额超过1.4万亿元。2009年至今,通过财政部代理发行和广东自行发行方式,广东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超过500亿元。
  今后,广东将继续综合运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铁路等重点产业发展基金、金融租赁、银行间私募债等金融工具和手段筹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
  (四)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企业是投资、生产的组织核心和运营主体,要保证经济增速,转变增长方式,稳定就业水平,一个关键条件是企业能高效获得成本适当的融资支持。由于我国正处于加快金融改革进程中,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够合理以及地方融资平台部门存在“财务软约束”等原因,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较高,这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融资压力。
  为此,广东先后共安排超过27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企业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等,成立了政策性的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机构,省级成立了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投融资服务中心,大部分地市都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统一征信平台,还通过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建设民间金融街以及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制等,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在信贷、债券、保险等方面也推出了大量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上这些措施共同发力,为广东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五)坚持以金融合作开放为特色,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优势。
  广东经济金融发展与港澳、东南亚地区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桥头堡。近年来,广东金融发展始终紧紧把握这一特点,努力提高金融合作开放程度,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逐步树立起新优势。比如,我们充分利用CEPA机制、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综合创新试验区等制度优势,发挥前海、横琴、南沙三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通过境内外机构互设、境外贷款、境外发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外汇管理机制创新等,为省内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按照“金改八条”的要求,广东今后还将加快探索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信息、产品开发、技术联通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粤港、粤澳合作创新开展保险业务,创新粤港澳三地金融智力合作,通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有利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总体金融制度安排。
  (六)坚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改革和发展要牢牢坚持一个底线,就是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金融业关系社会大众,涉及经济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我国去产能化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特别是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和房地产市场运行,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爆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强大冲击。
  近年来,我们始终紧绷金融风险防控这根弦,不断完善相关机制,稳妥处置了一些个体风险事件。目前,广东正加快建设全省金融综合统计制度和金融运行监测平台,继续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并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与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