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1.5mw风力发电机的国际化给我国风电设备企业带来了哪些启示

我国风电“走出去”正当时,移风易俗正当时-济南新闻网
我国风电“走出去”正当时
编辑:中国电力新闻网
风电企业屡获订单海外市场捷报频传张栋钧近年来,无论是金风科技在南非市场屡获订单还是中国电建收购德国TLT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站风机制造商,无不透露我国风电机组出口比例持续扩大以及“走出去”步伐加快的积极信号。国内优秀风机制造商和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亮眼成绩背后,恰是我国风电机组整体制造以及设计能力得到国际认可的最好佐证。正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委员会名誉主任施鹏飞所言,我国风电经过一段迅速发展的时期,已经成为新兴风电机组出口国,开始由粗放式数量向提高质量、降低全生命周期风电成本的方向转变。海外市场硕果累累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委员会发布的 《月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以下简称《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企业含金风科技在内的6家风电机组制造商向国外出口风机约305台,出口容量共计49.4万千瓦。作为国内风机龙头,金风科技的“走出去”战略已实施多年。通过不断努力和耕耘,已逐步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其不俗的销售业绩便是最好的证明。据了解,2015年金风科技累计共有458台风力发电机组销往全球6大洲的17个国家。事实上,早在7年前金风科技就将“走出去”的目标瞄准拉美市场,经过长时间深耕细作,努力探索,目前已经成功进入拉美地区的五个国家市场,包括古巴、巴拿马、厄瓜多尔、智利、玻利维亚。除了开拓拉美市场外,2015年金风科技又将风机稳稳当当立于南非大地,将国内清洁能源火种播撒在非洲大陆上。据了解,电力一贯短缺的南非,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速度却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南非能源部2015年公布的新能源项目招标,其中风电约占45%。在这一良好态势下,金风科技凭借对已获订单高水准的执行表现以及良好的机组运行激励不断奠定在南非这个新兴市场的地位。随着南非能源部第四轮第二批风电项目中标名单悉数公布,金风科技再下一城,喜获当地业主的机组采购订单和EPC业务,这也是继2015年4月份南非第四轮第一批风电项目中获得GOLDENVALLEY项目120兆瓦风电机组订单后,时隔不久在这一新兴市场获得的第二个机组订单。除金风科技外,作为央企的“排头兵”的中国电建其海外业务已经成为其稳健增长的“新引擎”。回顾中国电建近年取得的成绩,可谓亮点频频。先是2014年,成功收购德国TLT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站风机供应商。时隔一年,中国电建所属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承建的巴基斯坦萨察尔风电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署贷款协议,该项目作为中巴能源合作14个优先实施项目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第一个完成贷款签约的新能源项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首单融资落地。随着中国电建大力实施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如今在非洲大地又结出丰硕成果。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一期和二期项目是撒哈拉以南最大、非洲大陆第二大风电项目,被称为东非高原风电建设的一面旗帜。其中,其一期风电项目就由中国电建旗下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利用中国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建设的第一个海外风电项目。该项目采用中国贷款、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以及中国承包商,是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实现整个项目 “走出去”的工程项目。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6月,由中国电建集团总承包的中国境外最大风电项目埃塞俄比亚阿达玛二期风电工程102台风机全部完成吊装,为项目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期风电EPC项目引进中国新的风电建设技术和电力入网检验标准,有效带动了中国制造产能的转移,对改善当地社会经济面貌,帮助埃塞政府逐步建立民族风电工业和能源转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如中国电建董事长晏志勇所言,经过30年的不懈耕耘,中国电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备的电力建企业并积累大量的国际营销和实战经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迎来了海外业务发展的大好契机。认证为“走出去”保驾护航随着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成为风电装备企业的必然之路,而风电产品认证作为市场准人条件已逐渐成为各国的普遍要求。尽管我国风电产业规模发展速度之快已是不争事实,但目前“中国资质”却尚未得到国际市场广泛的认可,难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话语权。在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看来,认证问题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对本国风电市场进行贸易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另外,国际社会对我国第三方认证机构尤其是自愿性认证缺乏了解,使认证要求变为国际风电设备市场自由贸易的最大障碍,让国内风电企业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国家相关部门早前就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将大力支持我国企业参与有关国家风电、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开展境外电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带动输变电设备出口。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除政策大力支持外,目前我国已建立 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风电认证体系并逐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记者梳理发现,中国电力科学院是国内最早具备国际互认资质的风电检测机构且具备派发“国际通行证”的资质,并于2013年成为国际风电测试机构MEASNET正式成员单位,成为除欧美国家首个获得此资质的风电检测机构,这也标志着我国在世界风电检测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除了中国电力科学院外,作为中国清洁技术产品第三方认证服务开拓者,鉴衡认证中心目前取得了含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在内数十个国家的认可和采信,其“一次认证,两张证书”的服务模式,为我国风电企业公平参与国际风电市场竞争进一步扫除了障碍,加快了我国风电产业加快“走出去”的整体步伐。秦海岩表示,鉴于不断增加的海外市场法律风险,建立我国企业的海外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刻不容缓,目前中国风电企业虽已意识到运用合理的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企业的单打独斗难免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我国风电企业应该增强自身风险防范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国政府应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为风电企业“走出去”争取更多话语权。附件:【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中国电力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电力新闻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我国风电企业简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国风电企业简介
总评分4.2|
浏览量3529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字号: 】 【】 【】
金风科技:风电战略地位提升
作者:来源:齐鲁证券
  齐鲁证券1月6日发布研究报告,报告摘要如下:& & 投资要点  节能减排倒逼能源革命加速,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迎来历史性机遇:2014&年能源战略与气候应对政策接连出台,节能减排压力倒逼中国加速能源革命。2013&年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9.8%,2015&年11.4%、2020&年15%、2030&年20%的目标将加速装机。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清洁能源作为能源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依托之一,正被寄望成为托起未来经济“稳增长”的新支点。预期出台的配额制将力促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与装机节奏超预期,也为其“十三五”需求增长提供了保障,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风电发展从“有序”升级为“大力”,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2014&年12&月25-26日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风电”,相对于上一年“有序发展风电”的表述,态度明显发生巨大转变。事实上,早在10&月22&日举行的201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长李鹏就表示,“十三五”期间,风电有望逐步改变当前广被视作“替代能源”的地位,上升为未来扛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主体的地位。风电战略地位的提升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2015&年风电装机有望继续超预期增长,配额制与海上风电打开新空间:2014&年国内政策强力支持,输电通道加速建设,弃风限电问题进一步好转,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15&年,运营商盈利有望持续改善。风电上网电价下调方案出台在即,预计下调幅度为0.02&元/kWh,大幅低于意见稿的0.04&元/kWh;运营商有动力在电价下调前将风电场建成并网以锁定高电价,预计已核准未建成项目超过40GW,因此2015年行业将持续抢装。结合配额制预期出台、海上风电开始启动,我们判断2015&年需求有望进一步增至22-24GW,由此带来的量价齐升将为制造商创造巨大的盈利弹性。同时预期出台的配额制政策与即将启动的海上风电,为国内风电市场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有利于提升整个风电板块的估值。  新疆区域跨越式发展利好新疆风电产业,“一带一路”助推公司国际化:新疆风能、太阳能、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煤炭资源丰富,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我国风电产业的发源地,2013&年以来风电新增装机遥遥领先。新疆哈密是国家重点打造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2014&年哈密地区开工规模超过3GW,年底累计装机近4GW,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接替吴新雄担任国家能源局局长,表明中央对于新疆能源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有利于保障未来新疆地区的能源发展支持力度,哈密风电基地建设有望进一步提速,带动整个新疆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风电企业,有望显著受益。同时,新疆地处“一路一带”战略的核心区域,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公司作为国内风机龙头,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风机出口量快速增长,有望成为“一路一带”战略的实际受益者。  风机霸主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大,2015&年风机盈利水平将有新突破: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奠定领先地位,依托技术优势打造质量第一品牌,秉承服务理念,形成专业性强、响应速度快的服务体系,已成为国内风机制造的绝对霸主。未来海上风电启动、风电开发向低风速地区转移、哈密风电基地二期项目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都将全面助推公司持续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结合海外风机巨头在本土市场40%-50%的市场份额,我们预计公司在国内新增装机的市场份额有望从2013&年的23.3%快速提升至30%以上。公司新品2.0MW首台样机于2014&年4&月成功实现并网,这也是目前全球同功率级别风机中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超低风速区域发电能力最强的机型,目前深受客户认可;数据显示,2.0MW&机型三季度新增待执行订单130MW,另有中标未签订单146MW,新品放量速度超预期,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国际化战略逐渐进入收获期,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综合判断,2015&年公司风机销量(不含自建风场使用)有望从2014&年的约4GW&持续增至5GW&左右,价格仍处于上升通道,量价齐升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盈利弹性;同时,原材料价格走低、公司研发优势与管理优化将促进制造成本继续下降,我们预计2015&年风机毛利率将从2014&年上半年的25%提升至接近30%,2015&年风机制造业绩将继续超预期!风电场盈利2015&年起将迎来持续高增长,新能源发电巨头值得期待:公司风电场业务从BT&模式战略转向BO&模式,该模式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正常情况下,毛利率、净利率、ROE&分别高达60%、30%、20%。  由于2014&年来风情况并不理想,且公司风电场稳定之后方才转固,预计2014&年增量贡献有限;但2014年中期权益装机已超过1.4GW,这将成为2015&年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同时,由于上网电价下调方案出台在即,公司将加速沉淀风电场资产,2015&年底权益装机规模有望接近3GW,我们预计&年风电场利润增速将分别高达80%、50%。公司项目资源丰富,融资能力强大,管理能力卓越,三大核心竞争优势皆备,风电场项目盈利性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按照0.3-0.4&元/W(即3-4&亿元/GW)的盈利水平测算,公司在“十三五”期间有望完成8GW&风电场权益装机规模,届时每年可贡献净利润约30&亿元;公司在成为全球风机霸主的同时,亦将成为国内新能源发电巨头。  管理层认购增发,彰显坚定信心:公司拟以8.87&元/股直接向8&位高管、通过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向部分高管及员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4095.3&万股并锁定3&年,彰显高管与员工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投资建议:我们小幅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年EPS&分别为0.68&元、1.03&元和1.38&元(原预测为0.69&元、0.94&元、1.19&元),业绩增速高达330%、51%和34%,相应上调目标价至20&元,依然对应2015&年20&倍PE,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行业复苏不达预期;风机价格竞争超预期;公司风电场业务不达预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我国风机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以金风科技为例
由于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过程都不可避免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发展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转型发展之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风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公认技术最成熟、开发成本最低、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近年来在世界很多国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中国已经发展为国际风电第一大国。虽然我国风机制造产业已经完全能够支撑国内风电发展的需求,实现了新开发风电项目90%以上的机组国产化,但我国风机制造企业普遍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风机出口量还处在较低水平。面对当前世界风电大发展的有利机遇,提高国内风机...展开
由于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过程都不可避免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发展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转型发展之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风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公认技术最成熟、开发成本最低、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近年来在世界很多国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中国已经发展为国际风电第一大国。虽然我国风机制造产业已经完全能够支撑国内风电发展的需求,实现了新开发风电项目90%以上的机组国产化,但我国风机制造企业普遍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风机出口量还处在较低水平。面对当前世界风电大发展的有利机遇,提高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出口力度,既能够有效释放产能,也能倒逼国内风电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是我国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我国风机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表现及原因,有针对性提出对策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案例分析法,选取了国内领先的风机制造企业——金风科技为典型案例,全面分析了我国风机出口面临的问题,并借鉴国外风机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从风机制造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提高我国风机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作者充分相信,本文的研究将对中国风电产业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相关新闻:
今日焦点测试
基层一句话新闻
Copyright&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电力报社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风科技 国际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