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哪个梅雨季节 电影的雨,在作家眼中都是美的

试图超越世俗的平庸却又不知道如何超越,不屑于成为“他”又无力成为“我”,刘瑜的解读。&br&&br&&a href=&///?target=http%3A///review/261326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evi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261326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请别让我消失&br&&br&霍尔顿如果不是个少年,而是个中老年人,那他可真烦人。《麦田守望者》里的这位主人公,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讨厌学校,讨厌同学,讨厌父母。他甚至讨厌那些 喜欢说“祝你好运”的人,以及那些说“很高兴认识你”的人,以及在钢琴演奏中瞎鼓掌的人。他当然还讨厌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以及除了写作之外的一切学科。一个 甚至无法从学习中得到乐趣的人,可真烦人。&br&&br&关键是他的痛苦也没有什么“社会根源”。生活在他的时代和国家,他既不能抱怨“扭曲人性的专制社会”,也不能抱怨“愚蠢的应试教育”,他只是用鸡毛蒜皮的方式讨厌着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已。&br&&br&但 这一切唧唧歪歪,都可以以“无辜少年反抗压抑的社会秩序”的名义而被宽容,甚至被喝彩——据说后来美国有很多青少年刻意模仿霍尔顿——因为他是个少年。在 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人为此类文艺作品起了个类型名称,叫做“残酷青春”。简直没有比这更无赖的词了:什 么叫残酷青春?老年残不残酷?残酷到人们都懒得理会它的残酷。童年残不残酷?残酷到都孩子们都无力表达它的残酷。更不要说倒霉的中年,残酷到所有人的残酷 都归咎于它的残酷。所以说到残酷,青春哪有那么悲壮,简直可以垫底。&br&&br&但也许《麦田守望者》并不仅仅是一部青春小说。它是关于一个人在看透 人生之注定失败后如何说服自己去耐心地完成这个失败的小说。小说里,中学生霍尔顿想:好好学习是为什么呢?为了变得聪明。变得聪明是为什么呢?为了找到好 工作。工作又是为什么呢?为了买卡迪拉克。买卡迪拉克又是为什么呢?天知道。&br&&br&当然他可以追求别的:知识、文学、音乐、和心爱的人坐在床边说话,以及思考“中央公园的鸭子冬天上哪儿去了”。但是,追求这些,他就远离了愤怒,而愤怒——只有愤怒——是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br&&br&其 实仔细想想,霍尔顿面对的“社会”并没有那么可恶。无论是室友、女友或老师,似乎都不是什么黑暗势力,只是一群“不好不坏”的人而已。如果作者以第一人称 写他们,也许会是一个一模一样的故事。但这个社会最糟糕的地方,也许恰恰是它甚至不那么糟糕——这些不好不坏的人,以他们的不好不坏,无情剥夺了霍尔顿愤 怒的资格,而愤怒——至少愤怒——是一个人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br&&br&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 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
“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而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不足以安慰人心。事实上自 从愤怒成为时尚,它简直有些可鄙。&br&&br&所以《麦田守望者》最大的悖论就是逃跑。一方面,霍尔顿渴望逃到西部,装个聋哑人,了此一生;但是另一 方面,他又想做个“麦田守望者”,将那些随时可能坠入虚无的孩子们拦住。整个小说里,最打动我的不是关于“麦田”的那段经典谈话,而是另一幕:霍尔顿经过 两天的游荡已经筋疲力竭,过马路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似乎在无限下沉,然后他想到了他死去的弟弟艾里。他在心里对艾里说:亲爱的艾里,别让我消失,别让我 消失,请别让我消失。&br&&br&《从头再来》里,崔健唱道: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在同一首歌里,他又唱到:我不愿离开,我不愿存在。&br&&br&我 想霍尔顿也许不是真的愤怒,他只是恐惧。他只是对自己的虚空人生感到恐惧,而出于自尊心,我们总是把恐惧表达成傲慢。他还热爱小说呢,他还热爱音乐呢,他 还热爱小妹妹菲比脸上的笑容呢。最后霍尔顿之所以没有去西部,也许并不是因为软弱,因为就算到了西部,也得找工作,也得去超市买1块钱3斤的土豆,身边还 是会有无数喜欢说“很高兴认识你”和“祝你好运”的人。与其到远方去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生活中那尚可期待的部分——小说音乐和小妹妹的笑 容,善待因为迷路而停落到自己手心的那一寸时光,等那个注定的失败从铁轨那头驶来时,闭上眼睛,呼拉,干净利落地消失。&/blockquote&
试图超越世俗的平庸却又不知道如何超越,不屑于成为“他”又无力成为“我”,刘瑜的解读。
请别让我消失 霍尔顿如果不是个少年,而是个中老年人,那他可真烦人。《麦田守望者》里的这位主人公,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讨厌学校,讨厌同学…
大部分人都说电影不好,我当然不同意,但是也不能忤逆人民群众的执意啊!为了不引起众怒,我只说电影的一点好吧。这个好也仅仅是基于1997年版本的《洛丽塔》。说的不好,还请大家见谅,要喷当然可以在评论区喷,我陪你们喷。&br&&br&这一点就是电影和原作都是执着于细节。&br&我只给一个证明,就是小说和电影中都出现的小小的dog(狗)这一细节。&br&&br&&br&在《洛丽塔》原著中,汉伯特为了写作去了一个新英格兰的乡村小镇,结果去阴差阳错的来到了海兹太太的房子。当他乘车来到‘洛恩街时车子来了一个大转弯,差点从一只好管闲事的狗身上碾过去(这些狗总是躺在那里等着骑车来)’。这里好管闲事的狗原文中是“a meddlesome suburban dog”。“suburban”这个词字面意思是“郊区的,市郊的”,在这里这只狗就是海兹太太的象征,因为“suburban”特指那些土气,缺少变化的郊区。&br&而海兹太太也是“只关心物质生活,只相信传统道德”的人。&br&看过原著的人相信也记得纳博科夫对于海兹太太居所的描写:她属于那么一种女性……。&br&&br&在电影中是什么样子的呢?&br&是跑出来一只小狗,是一只白色毛发的卷毛狗。&img src=&/c3aeeeedd20a200d881b2da667d1bf5a_b.jpg& data-rawheight=&443& data-rawwidth=&8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7& data-original=&/c3aeeeedd20a200d881b2da667d1bf5a_r.jpg&&&br&这就与原著完全不同了。不知道大家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呢?这里的狗一定不是导演在改编的时候的误笔。我认为这只小狗是只的那个小妖精洛丽塔,因为接下来的走向也是洛丽塔引诱汉伯特的。&br&&br&然后是小说中的二部十四章:汉伯特发现自己对洛丽塔的占有出现了危机,因为他发现洛丽塔喜欢上了剧作家奎尔梯,在他们爆发冲突后洛丽塔赌气跑出公寓,汉伯特追出公寓,冒雨寻找洛丽塔。&br&&br&在电影中是怎么处理的呢?&br&电影中心中恐慌的汉伯特跌跌撞撞的穿过黝黑的街巷,雨雾中看不到洛丽塔,穿过临街的巷子的时候,突然窜出来一只凶恶的黑狗,冲着他狂吠。&br&&img src=&/c330c0bec2a408cb9d1ac863a5f48590_b.jpg& data-rawheight=&444& data-rawwidth=&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c330c0bec2a408cb9d1ac863a5f48590_r.jpg&&&br&小说中的那只“宠物”在这里变成了一只黑狗。小说中莱斯特小姐带着自己的宠物漫步,那汉伯特的“宠物”洛丽塔呢?小说在这里的描写非常传神,汉伯特内心的细微情感完全画面化。那为什么电影中这里变成了一只黑狗呢?&br&在春意潮湿的晚上一只黑狗向着汉伯特狂吠,作为观众的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汉伯特内心的恐慌,同时还会让我们想起那个在剧场排练时总是在暗处的剧作家奎尔梯。在这里这只狗指代的就是奎尔梯。&br&&br&多年之后,失踪的洛丽塔写信向汉伯特求救,汉伯特驱车前往后“…从房后跑出来一只无可形容的杂种狗,惊奇地停住脚步,而后开始向我温厚地吠叫着,它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粗糙的腹部沾满泥泞…”。这只形象糟糕的狗和洛丽塔一起出现了多次,纳博科夫用的词是“cur”,英语中是只一种脾气暴躁的杂种狗,也有废物的意思。纳博科夫在这里描写那只杂种狗,其实是以作者的视角来描写当时的洛丽塔。&br&电影在这一幕中当然也出现了狗:&br&&img src=&/c6c0b4452bda28f5835fcdb_b.jp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8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8& data-original=&/c6c0b4452bda28f5835fcdb_r.jpg&&&br&就是这只“梅丽”。温顺而凌乱,让人不禁想起电影刚开始的时候那只活蹦乱跳的小狗。&br&&br&原作中出现的这三次狗,电影中也出现。可见导演是有认真研读过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的。&br&&br&不论是《洛丽塔》还是《洛丽塔》中,狗的形象都不是随意出现的,这些细微之处是作品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又完美于生活,这就是一部作品的伟大之处。&br&&br&电影中小狗在车窗上汪汪叫的时候就打破了“suburban”那种迂腐气质,带来了一种惊喜。这是一个引子。当汉伯特来到花园的时候:&br&“她们真美,真美,真美!”&br&这就是惊喜所在,心有地狱的汉伯特在这里发现少年时代死去的安娜贝尔。&br&多么意外。&br&&br&而当汉伯特在寻找洛丽塔的时候,那只黑狗的狂吠让他措手不及,也埋下了后来的故事发展线索。&br&&br&当多年后,汉伯特来到了洛丽塔生活的“垃圾堆和阴沟,以及虫蛆孽生的菜园”的令人“沮丧的地区”的时候,她看到的洛丽塔是:&br&…她怀孕的大肚子已经非常明显…(脸)苍白而削进去,裸着的小腿和胳膊失去了原来的那种棕褐色,把毳毛都映出来…&br&&br&而这时候出现的那只杂种狗不正是当时的洛丽塔吗?温顺,却也没有生气。&br&&br&狗在书中和电影中使整个故事的表现效果得到增强。&br&&br&这些具体而微的细节会把我们带入艺术的眩晕之中,白色小狗把汉伯特带入看到洛丽塔的狂喜中,又脏又乱的杂种狗让人感慨洛丽塔的凋零。&br&一部作品缺少细节,作品的神灵就会消失,而伟大的人会让自己的作品统治全部细节,仿佛我们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可以看到“神”的光泽。&br&所以说谁创造的艺术世界,谁就是他真正的国王。&br&&br&所以说电影相较于原作同样优秀,我们总要保持一颗敬畏心,因为你无法保证自己看到钻石的每一处光泽。&br&&br&&br&同时留一个彩蛋。在《包法利夫人》中同样有狗的形象。
大部分人都说电影不好,我当然不同意,但是也不能忤逆人民群众的执意啊!为了不引起众怒,我只说电影的一点好吧。这个好也仅仅是基于1997年版本的《洛丽塔》。说的不好,还请大家见谅,要喷当然可以在评论区喷,我陪你们喷。 这一点就是电影和原作都是执着…
&p&估计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接触到黛西这类女性,所以不了解。就接触过的2,3个,谈谈我的看法。&/p&&p&&br&&/p&&p&&b&注意,这类人男女都有,不限于女性,也不限于长相。&/b&&/p&&p&&br&&/p&&p&&b&1.家境很好&/b&&/p&&p&这个不止是钱,还有社会地位,教养等等。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都温文而雅,给人感觉都很好,很友善,纯真。(当然这是因为他们从来不需要为生活发愁)&/p&&p&&br&&/p&&p&&b&2.举止谈吐优雅&/b&&/p&&p&你看电影里或小说,黛西说的话,用词都是非常高雅温和的,即使面对不断出轨的老公也没说过什么不好的话,或是粗话,辱骂的话。更加没有什么粗暴失控的举动(相对gatsby,即使当时他有钱(也许)有地位了,还是免不了失控)。&/p&&p&&br&&/p&&p&黛西对自己的远亲Nick,以及闺蜜,以及远在芝加哥的友人,用词都是比较煽情/温情的,比如:“did they miss me in Chicago&,&in love with me&,&i am paralyzed with happiness&, 但她说出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她是真情实意的,但对她来说只是她一向的表达方式而已,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心底里并没有多少感情和情绪。&/p&&p&&br&&/p&&p&(电影里的另外一位女性,油站老板的老婆,Tom的外遇对象,说话神情基本没有正面的,这个就是底层人的特征之一。)&/p&&p&&br&&/p&&p&&b&这种女生和她相处会有什么问题呢?&/b&&/p&&ol&&li&这种女生和她相处起来是没有毛刺的,一切都是那么温和美好,男生会觉得是理想中美好女生的样子,会觉得和这个女生相处很有感觉,相处非常融洽,从而(可能)产生感情。&/li&&li&但是,问题就是她们心底可不是这样想的,&b&她们对谁都这样&/b&。&b&和绿茶不同的是,绿茶口是心非的行为是为了得到某些实际好处和利益,她们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b&&/li&&li&她们对很多事都无所谓,这个意思是,打个比方, 黛西和gatsby的相处,gatsby觉得她们相处融洽了,觉得自己遇到最爱的女生了,可是对黛西来说,她觉得不是那么有所谓,虽然她说的话好像都很“动情”,因为她们和谁相处都是那么融洽。而对于2性关系来说,她们能接触到的人都是差不多层次的,相处也都差不多,&b&所以她们即使有感情,有情绪,也比较无所谓,没有这个,还有下一个,每个都差不多。和每个都能感觉挺“幸福,开心”的。&/b&&/li&&/ol&&p&&b&这个和她们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她们什么都有,什么都容易得到,什么都不是太有所谓,因为她们得到一切都太容易了。&/b&就好像对于物质贫乏的人来说,有个名牌包,ta肯定就激动记住一辈子了,可是对那些什么名牌都轻而易举得到的人来说,ta或许根本不记得自己有些什么包,掉了少了几个也无所谓。&/p&&p&&br&&/p&&p&&b&正因为ta们什么都垂手可得,所以TA们什么事都不会去花太大努力,不会太麻烦他们自己。&/b&以黛西的例子来说,她可以和你温柔融洽的相处,可以和你开心玩乐,可以和你风花雪月,但你要她放弃家庭,老公孩子和Gatsby在一起,不不,太麻烦她自己了。你要她在最后去看死去的Gatsby一眼,也不行,万一被人发现了,被记者报道了,被别人爆料他们之间的事情了,不,不,太冒风险了。&b&这种人的特点就是,没什么事的时候你可以和ta愉快的相处,一旦发生了什么事了,ta们绝对不会为了你多花什么力气,即使你觉得你们之间的感情很深,关系很铁。&/b&&/p&&p&&br&&/p&&p&大家留意到没有,Tom 第一次见到穷亲戚NICK, 开口就是“我们的莎士比亚”(当时nick正在试着写小说),即使Tom发现黛西外遇,并且和gatsby发生关系了,也没对她说过一句重话。&b&这个就是他们这个阶层的人的特点。但这不代表ta们对你的感情,也不代表她默许你的行为,这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如果你不是和他们一样的人,你会觉得那是因为ta爱你,心疼你,对你好,那就大错特错了。&/b&&/p&&p&&br&&/p&&p&&b&不论对于爱情还是友情,但凡他们或别人对他们说了句重话,或是语气不好一点,那么就说明关系走到尽头了。&/b& 而你以为你们关系那么好,经历过那么多,应该不受影响。这就是为什么Gatsby对Tom失控动手之后,Daisy就在心里开始和Gatsby决裂了。&/p&&p&&br&&/p&&p&&b&我的总结就是,如果你自己不是这种人,如果你追求的是真性情真感情的话,还是和这种人保持距离吧。&/b&&/p&&p&&b&------------------------------&/b&&/p&&p&&b&怕误导大家,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b&&/p&&p&&br&&/p&&p&&b&但凡有些人遇到对他们礼貌客气,人缘好的女生拒绝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哦原来她是这种人。难道人家对你礼貌客气友好,还非要和你在一起了?对于不想在一起的人还不能礼貌友好了。处在这个世界上,与人为善难道还错了?&/b&&/p&&p&&br&&/p&&p&&b&注意Daisy的特点:1.她和Gatsby是前恋人关系,和tom是夫妻,都是有或有过亲密关系的人。2.她在亲密关系中(不管对象是谁),都挺幸福,都很开心。如果你问她最爱是谁,她会说”每个都爱“(原著和电影里有),其实就是每个都不爱。3.她对友情也如是。和远亲nick好到推心置腹了,说不理就不理了。&/b&&/p&&p&&br&&/p&&p&&b&简而言之,你要判断是否是Daisy这种人,1.你要和他们在谈/谈过恋爱。2。你和他们是好友3.你和他们是亲戚。&/b&&/p&&p&&br&&/p&&p&&b&理由:你不是他们的好友,(前)恋人,亲戚,能知道他们在爱情友情中是啥样子?&/b&&/p&
估计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接触到黛西这类女性,所以不了解。就接触过的2,3个,谈谈我的看法。 注意,这类人男女都有,不限于女性,也不限于长相。 1.家境很好这个不止是钱,还有社会地位,教养等等。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都温文而雅,给人感觉都很好,很友善,…
因为我曾经也有过一个亨伯特
因为我曾经也有过一个亨伯特
我对乔纳森 弗兰茨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复兴了托尔斯泰以来的现实主义写法。&/p&&p&
《自由》这本书的中文版皇皇六百页,只琐碎地讲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弗兰茨之所以对这个故事有足够的信心,是因为他相信如今的美国,就像托尔斯泰时期的俄罗斯一样——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足以用一个家庭来承载时代主题。&/p&&p&
我觉得这本书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在于它选择了一个既经典又新颖的主题:自由带给人的精神困境。&/p&&p&
如今,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非洲、中国等等)的写作还以讽刺专制与禁锢为主要命题之一,而美国主流精神依然是歌颂自由精神,就像弗兰茨在书中写到的:&/p&&p&
“&b&来这个国家的人,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自由,而如果你没有钱,你就会愈发愤怒地抓住你的愤怒不放,就算抽烟会杀死你,就算你喂不饱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会被疯子们用突击步枪射倒,你可以是个穷人,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你拥有想怎么糟践你的生活就怎么糟践的自由&/b&。”&/p&&p&
——所以,弗兰茨能更新一个经典性的文学、乃至是生存命题,实在是敏锐的。&/p&&p&
《自由》讲了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是如何在不断追求更好生活的过程中,把自己弄得一塌糊涂的。男主人公出身贫寒,刻苦上进,企图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的商人、好丈夫;女主人公因为小时候在家庭中缺乏关注,因此结婚后成为全职主妇,兢兢业业想做一个好母亲;他们的儿子聪颖过人,试图挣脱家庭束缚,更自由而独立地活着。&/p&&p&
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好人,以最大的努力去爱和迎合彼此,努力让故事以更好的方向进展。但是却在不断校调自己的过程中,遭受极大的精神痛苦。以女主角为例:&/p&&p&
“&b&几乎无论按什么标准来衡量,她的生活都是非常舒适的,她可以用她每一天的每一刻去探索更像样、更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但在她所有的的选择中,在她全然的自由中,她所找到的似乎只是更多的痛苦。自述人几乎要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她因为过得如此自由而可怜她自己&/b&。”&/p&&p&
男主人公从事高尚的环保事业,却发现自己只是商业社会被利用的一个筹码,同时因为婚外的感情而陷入道德矛盾……&/p&&p&
在小说中出现的所有困难、负疚感、矛盾,都是无解的,因为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也因为主人公和我们所经历的如出一辙。&/p&&p&
乔纳森弗兰茨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先描绘出更大社会的环境,然后天衣无缝地编织进一个家庭当中。当所有的阅读结束,读者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无垠而荒芜的袤野,没有出路,也无法呼救。回到现实生活中后,会重新审视周边的人与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反复读这本书。&/p&&p&
当然,《自由》这本书好的地方还有很多,他对笔下人物机警而冷酷的观察,还有的精妙的结构等等,但这些是好小说共同的,所以没必要讨论。&/p&&p&
问题是,《自由》这本书能够从几百本好小说中脱颖,而算做这个时代的“经典”么?&/p&&p&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库切认为经典,是“幸存于最恶劣最糟糕最野蛮的环境之下”,这本书幸存于消费主义和狂欢气氛,言不由衷与虚张声势的声音中,因此是经典之作。&/p&
我对乔纳森 弗兰茨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复兴了托尔斯泰以来的现实主义写法。 《自由》这本书的中文版皇皇六百页,只琐碎地讲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弗兰茨之所以对这个故事有足够的信心,是因为他相信如今的美国,就像托尔斯泰时期的俄罗斯一样——是…
想知道洛丽塔是什么心理,首先就不要从男人的角度去看她。&br&&br&她是个小女孩,表面上无知无畏,大胆爱笑,冲动任性,其实内心敏感,没有安全感,聪明有想法。&br&&br&但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爱过亨伯特。&br&&br&她对亨伯特的感情变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br&&br&第一阶段&br&&img src=&/v2-e716f928acf2a96df3fd95cdb66a6996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e716f928acf2a96df3fd95cdb66a6996_r.jpg&&&br&初见亨伯特时,她相当叛逆又不安分,不耐烦母亲的唠叨,喜欢为所欲为,把口香糖任性的黏在亨伯特的本子上。&br&这时候的她,非常自由,对亨伯特这个外来者更多的是好奇,她甚至对这个看起来衣冠楚楚却总在自己面前出糗的人,有些恶作剧的好感。&br&&br&这时候的她完全是青春期少女对未知男性的好奇,亨伯特对叛逆的她来说只是个有意思的大叔。&br&&br&第二阶段&br&&img src=&/v2-53de11e9eacc35370fbcd282adafde93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1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53de11e9eacc35370fbcd282adafde93_r.jpg&&&br&她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当亨伯特告诉她时,她起初是不怎么有反应,甚至是不知道怎么做出反应。她喜欢和母亲唱反调,讨厌母亲的教导和啰嗦,但这世上唯一一个亲人离开自己后,她忽然感觉到这个世界的陌生,她感到害怕。&br&这时候她身边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亨伯特,她试图像无家可归的小兽一样依附这个男人。&br&然而最可怕的是这个男人和她发生了关系。&br&她过度悲伤,发泄一样的和他发生了关系,这时候亨伯特对她来说,是救命稻草,是绝望的救命稻草。她被迫从一个无知的女孩成为了一个所谓的女人。&br&&br&她内心痛苦,但又得依附亨伯特。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情感上,失去母亲的小女孩都暂时不得不得和这个她名义上的父亲在一起。&br&&br&&br&第三阶段&br&&img src=&/v2-767d925babe6f4be86747c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767d925babe6f4be86747c4_r.jpg&&&br&她开始习惯和亨伯特的相处模式,渐渐恢复了少女的活力,习惯和亨伯特做爱,她很少在亨伯特面前表现出悲伤。&br&除了在她被打的时候。&br&几次他们发生争吵,她只是太过害怕,一方面觉得自己和亨伯特的关系不正常,想结束这种关系,另一方面她自身没办法摆脱这种困境。她无可奈何的用大吵大闹掩饰内心的痛苦和丧母的悲伤,每当亨伯特打了她一巴掌后,她就更加看清自己的地位。&br&她是什么?一个可怜的什么也不是的无可依靠的女孩!亨伯特的巴掌让她一次次看清现实,她没办法再麻痹自己。&br&她很聪明,表面上装作顺从,其实暗暗谋划如何离开这个给自己带上丑陋枷锁的人。&br&亨伯特要的也是这样一个听话的小宠物,他要的只是洛丽塔不离开他,仅此而已。他口口声声说爱她,却从来去了解她内心真正的想法。&br&&br&这时候的她,是恨亨伯特的。&br&&br&第四阶段&br&&img src=&/v2-b04ebd1b14e8eacef2ab2d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v2-b04ebd1b14e8eacef2ab2d_r.jpg&&&br&&br&她之所以最后选择跳进另一个火坑,是因为亨伯特对她的伤害超过了所有人。&br&她只要能离开亨伯特,她愿意去任何一个没有他的地方。&br&换言之,别人的伤害于她,不过是肉体上的苦难,而亨伯特于她,是精神上的苦难。&br&在她的精心策划下,她终于如愿以偿的离开了一个带着她所有童年痛苦回忆的人。看见这个人,她就会想起母亲的死,以及自己和他的乱伦。她本该和其他的小女孩一样,读着书,谈一段正常的恋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已经不想再见到亨伯特,她也终于离开了他。&br&终于,等到再次见到亨伯特时,她挺着大肚子,面对亨伯特的挽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br&是的,她不愿意。&br&不愿意再回到那样毫无希望的日子,不愿意回想起这个人带给她的回忆。&br&她现在甚至也不恨他了。&br&亨伯特问她你爱过我吗,她也不说话。&br&亨伯特对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洛丽塔是如此内心强大而又勇敢的一个女孩。&br&当她发现自己和亨伯特错误的关系时,她用她的聪明和勇敢,甚至不惜跳进另一个火坑也要结束这个错误,这就是她最大的坚强。&br&这样一个女孩,像一只可怜的鸟撞破了头终于撞开了亨伯特对她的桎梏,哪怕是撞进了另一个笼子,可她从来不觉得后悔。&br&&br&因为这时,她的精神终于自由了。&br&&br&&br&(谢谢催更,我都快忘了这篇回答了,只是个人见解,看完《洛丽塔》后,我觉得这不仅仅包含了亨伯特的痛苦,同样包含了洛丽塔的苦难。对以上回答作出了一些完善,补充了一些图片。)
想知道洛丽塔是什么心理,首先就不要从男人的角度去看她。 她是个小女孩,表面上无知无畏,大胆爱笑,冲动任性,其实内心敏感,没有安全感,聪明有想法。 但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爱过亨伯特。 她对亨伯特的感情变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初见亨伯特时…
&p& 能在知乎上看到有这个小说相关的讨论真是很惊喜。&/p&&br&&p&其实,解读这篇小说的过程,&b&简直有点像破案&/b&~&/p&&br&&img src=&/c27df378d1bea832ea094f4_b.jpg& data-rawwidth=&238& data-rawheight=&3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8&&&br&&p&&b&《Out of Seasons》(国内大多翻译为《禁捕季节》)&/b&,先来看看小说本身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样的:在旅馆里,一对来自外地的年轻夫妇想在禁捕季节去钓鳟鱼,镇上一个嗜好喝酒的老头儿自愿当他们的向导。一路上,老头儿跟城里的人打招呼,却极少得到回应。老头儿又让年轻夫妇买酒给他喝,遭到了镇上其他人的嘲笑。年轻人的妻子在中途离开了。到了河滩,年轻先生才发现钓鱼的工具没有带全,决定明天再来。老头儿问年轻人要了买明天食物和鱼饵的钱,小说的结尾年轻人却说他明天十有八九不会再去钓鱼了。&/p&&br&&p& 结尾让人有点茫然……&/p&&br&&p&海明威著名的&b&「冰山理论」(Iceberg Theory),&/b&是说「一座冰山的仪态之所以庄严,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i&《死在午后》&/i&, 193),即故事的深层含义不应明显地浮于表面,而是通过文本的暗示和读者的想象补充揭示出来。&br&&/p&&br&&p&题主的问题很棒:「这座冰山到底是什么?」&br&&/p&&br&&br&我想,这个故事的水下,&b&其实有着三座大山&/b&……&br&&br&&b&第一座冰山:老头上吊自杀,才是小说被省略的真正结局。&/b&&br&&br&&p&这一点题主在问题描述里提到了,海明威在&i&《流动的圣节》&/i&里写道:&/p&&br&&blockquote&「情节非常简单,我还略去了老头子上吊自杀这个真实的结局。略去这一点是根据我的一种新理论,就是:&b&你可以删去小说中的任何情节,只要你心里有数,而且知道删掉的部分能加强小说的感染力,使人感到意味无穷就是了。&/b&」(56)&/blockquote&&br&&p& 故事要从 1925 年的圣诞节前夜讲起,海明威在奥地利的施伦斯,给他的&b&好基友菲茨杰拉德&/b&写了一封信~&/p&&br&&img src=&/ffabecee22e3abd1ada93b_b.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p&(当然,其实他们俩的年龄差并不是图上这样……(≧?≦))&/p&&br&&p&从这封信里,我们发掘到了&b&第二座冰山:这篇小说是海明威和他妻子的真实经历。&/b&&/p&&br&&p&1923 年,海明威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在意大利 Cortina D'Ampezzo 小镇上。据海明威说,当时旅馆里一位满嘴酒气的园丁准备把他们带到附近一个可以钓到很多鳟鱼的地方,以期得到一些小费。可结果证明,那条河满是污水和烂泥,已不能垂钓,那个地方的附近是一个垃圾堆。(Lynn, 133)回到旅馆后,海明威向旅店老板告了状,那个老头儿因此被解雇了。&/p&&br&&p&在后来给菲茨杰拉德的那封信里,海明威说:「&b&因为那是他在镇上的最后一项工作,他又喝了很多酒,非常绝望,就在马厩里吊死了。&/b&」海明威一听到园丁的死讯就坐下来写作,「立刻用打字机写下了一个没有标点」的短篇小说《禁捕季节》,这个故事&b&「几乎完全是所发生事情的实录」&/b&。事实与故事之间唯一的重要区别就是他省去了园丁自杀的细节。他对菲茨杰拉德解释说,当时他一直在为《小评论》写一些有关暴力的稿件,「我想写一篇没有暴力的悲剧故事。因此,我没有把上吊这一情节放进去。这也许听起来有点愚蠢。但我认为这个故事不需要自杀。」30 年后,海明威在我们上述的&i&《流动的圣节》&/i&中又重申了这个省去自杀细节的原因。(Lynn, 134)&/p&&br&&p&不过,&b&这真的就是这篇小说背后的全部真相了吗?&/b&&/p&&br&&p&(题主在问题描述里的感受是很准确的:「若他仅仅是一个骗人钱财混日子的老酒鬼,又何必自杀呢?」)&/p&&br&&p&Jeffrey Meyers 也批评:「由于他没有掌握好删节技巧,没有说明老人自杀的真正理由,&b&使甚至洞察力很强的读者都难以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b&」(137)&/p&&br&&p&在这篇小说发表 30 多年后,海明威自己也承认&b&「弄得大家都看不懂了」。&/b&&/p&&br&&p&因此,看起来很多读者并不能从小说本身,推出老头会自杀的结局。&/p&&br&&p&是海明威这次「冰山理论」的尝试失败了吗?&/p&&br&&p& 写作&i&《海明威》&/i&一书的 Kenneth Lynn 表示:事情没这么简单~&/p&&br&&blockquote&&p&「关于园丁的轶事趣闻&b&虽说有趣,却经不住仔细回味。&/b&&/p&&br&&p&作为一个运动员,海明威曾在一位优秀老师的指导下接受过良好的训练。在钓鱼狩猎方面也有规律可循。他的父亲曾反复告诉他,有些规律必须要遵循。还是一个小孩子时,海明威曾违法捕杀过一只苍鸳。长大成人后,他一直严格地奉行父亲的哲学。他讨厌那些运用各种鱼线和鱼钧钓鱼而不给鱼以搏斗机会的钓鱼者,讨厌那些从车子里射击的猎手,讨厌那些砍掉牛角的斗牛士。因此,&b&认为他在科尔蒂纳的禁捕季节里还一直对钓鱼感兴趣似乎就不太合乎情理。&/b&&/p&&br&&p&同样,&b&一个园丁听说旅馆的经理要解雇他,他就马上去上吊&/b&;或者,&b&听到这个新闻后,海明威立刻就会按照他刚刚才形成的省略理论坐在打字机前劈劈啪啪地敲打出这个没有暴力的悲剧故事;这些事似乎也不太合理。&/b&&/p&&br&&p&最后一个似乎不大合情理的地方是,省略上吊的情节怎么会增加故事的感染力呢,因为,在《禁捕季节》里,&b&那位勇猛、残忍的钓鱼向导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举动能让读者怀疑他有自杀的倾向。&/b&」(134-135)&/p&&/blockquote&&br&&p&于是,第三座冰山渐渐浮出了水面,Lynn 认为:&/p&&br&&blockquote&&p&「&b&最大的可能性是,这个故事完全是海明威杜撰的&/b&,其中所描述的婚姻争端也只发生在他的想象之中,它起因于&b&他对哈德莉怀孕的矛盾心情&/b&。&/p&&br&&p&&b&听说她的状况后,他非常恼怒&/b&。后来,他不仅不关照她慢点行动,照顾好自己,反而拖着她进行极为消耗精力的活动:在拉帕洛打网球、快速步行到比萨和锡耶纳、在多洛米蒂山滑雪。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b&难道他不是在试图用这些自然方法让她流产吗?这些方法失败后,他的心里难道不是冒出了人工打胎的想法吗?&/b&在《禁捕季节》里,他微妙地暗示了他确实这样想过,并为此深深自责。」&/p&&br&&p&「照海明威看来,&b&哈德莉怀孕的不幸后果之一,是她想他们俩都回到美国或加拿大去&/b&。她的理由,用她的话来说,就是「那里的医生、护士、医院都比巴黎好」。由于海明威自已也对她生产的过程十分担心,所以对她的这句话印象很深。然而另一方面,他极不情愿放弃他自已已经创造的新生活。在他左思右想时,&b&他也许曾想到过让哈德莉独自横渡大西洋。因为在《禁捕季节》里,当那位妻子讽刺地说『当然,你没有这份胆量就干脆回去』时,那位年轻的绅士搪塞道,『你干吗不回去呢?』&/b&」&/p&&/blockquote&&br&&p&Lynn 还讲到了海明威后来的著名作品,&b&&i&《白象似的群山》&/i&,称「他本可以把它命名为《禁捕季节:第二部分》」&/b&:&/p&&br&&blockquote&「在勒格劳—迪鲁瓦的三周里,海明威用几天时间写完了&i&《白象似的群山》&/i&。选择这样的主题对在度蜜月的人来说,有些令人不可思议,因为故事颇有可能取源于他对第一个妻子的想象,重现了他在《禁捕季节》里所描写的那种压力。&b&作者再次希望对故事中不愿做流产的女主人公表示同情&/b&。然而,毫无疑问的是,&b&&u&故事中男主人公蛮横无理地坚持要她流产,这正表明了海明威对他与哈德莉婚姻失败的最新理论:如果他们两人的生活中没有孩子的介入,他们本不会分手。&/u&&/b&」&/blockquote&&br&&p& 在小说中,妻子和丈夫的疏远关系在多处均有暗示,&i&《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i&一书里,收录了 Philip Young 的类似观点(这本书还是张爱玲翻译的呢~),他认为,「《禁渔时期》……已经是造诣很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对恋人对彼此憧憬破灭的故事,使人想起菲茨杰拉尔德的《美丽与毁灭》。」(225)&/p&&br&&p& 至此我们发现,小说的&b&第三座冰山,也许与海明威妻子的怀孕有关,&/b&正如 Meyers 在&i&《海明威传》&/i&里写到的:「&b&《不合时令》更多地是写海明威与第一个妻子哈德莉婚姻的结束。&/b&」&/p&&br&&p&&img src=&/d190fe851ed6e2e9a9d04cb0d261089c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d190fe851ed6e2e9a9d04cb0d261089c_r.jpg&&&i&Hemingway and Hadley Richardson&br&&/i&&/p&&br&&p& 关于这篇小说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啦~ 希望能对题主有一点点帮助~ :D&/p&&br&&br&&p&=======&/p&&br&&p& 最后是一些文献综述(写这个回答的副产品啊哈哈)。&/p&&br&&p&国内关于这篇小说的研究不是很多,题主在问题描述里提到的论文,我猜想应该是 2011 年的一篇《&不合时宜&的多模态话语解读》。这个似乎确实是中文文献里仅有的专门关于《Out of Seasons》的单篇研究了。论文认为老人是个骗子+酒鬼(其实我觉得这个论点呃……),而且这篇论文的用词和语气……用「骗子」来指代小说中的老头儿不说,通篇都是「觊觎」、「不死心」、「挖空心思」、「急不可耐」、「原形毕露」、「处心积虑」、「趁火打劫」、「狐假虎威」、「欺世盗名」、「偷梁换柱」、「瞒天过海」、「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寅吃卯粮」、「离间夫妻」、「酒鬼之相尽显」、「主观故意破坏」、「仆人侍奉主子」……好多成语耶……(`????)&/p&&br&&p&难怪题主会觉得「有些牵强」……另外,它的参考文献里用的是2006年上海译文的刘文澜译的版本,是翻译成《禁捕季节》的,不知道为什么在论文里会使用《不合时宜》的译名……&b&用「禁捕季节」查到的中文文献会比较多一点。&/b&&/p&&br&&p&其他提到这篇小说的国内研究论文,有 2003 年宫小兵的硕士论文《论海明威创作的死亡主题》、2003 年刘明阁的《&在我们的时代里& 的文本结构与主题分析》、2006年,王华云的硕士论文《死亡阴影下的生命存在——论海明威及其笔下被逐者的人生》、2006 年黄利玲的硕士论文《海明威成功的基石——&在我们的时代里&》、2006年杨丽的硕士论文《川端康成与海明威作品死亡意识之比较》、2011 年周峰的博士论文《「渔」 行为与海明威》、2015 年,陈燕和何昌邑的《海明威代表作主题剖析》、2015 年张媛的《&在我们的时代里&文本结构解析》等。因为其中关于这篇小说的内容不多,就不具体介绍了。&/p&&br&&p&国外的研究相对而言就比较多,质量也更好一些,入门的读者可以先从海明威的一些传记看起~&/p&&br&&p&这篇回答里引用最多的 Kenneth Lynn 的&i&《Hemingway》&/i&是特别详实又好读的一本,尤其对于这篇小说,有大量篇幅的研究;Carlos Baker 的《&i&Ernest Hemingway: A Life Story&/i&》侧重于对这篇小说在海明威整个文学生涯和文学技巧中的地位的研究。Baker 还编选了海明威书信集,国内好像没有这个版本,但是有其他的书信集版本~Jeffrey Meyers 的《&i&Hemingway: A Biography&/i&》里也小小地提到了这篇小说。&/p&&br&&p&这三本传记国内都有出版~&/p&&br&&p&国外的相关研究里,Paul Smith 的&i&《A Reader’s Guide to th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i&详细分析了这篇小说的不同版本,很厉害~ Kennth Johnston 的「Hemingway’s “Out of Seas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Errors」是第一个认为这篇小说里年轻夫妇的争吵其实是关于流产的,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Larry Grimes 的《&i&The Religious Design of Hemingway’s Early Fiction&/i&》讨论了这篇小说和《白象似的群山》的联系,可以和 Lynn 那个结合起来看;Joseph DeFalco 的《&i&The Hero in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i&》和上面提到的周峰的博士论文《「渔」 行为与海明威》都是讨论男性形象的建构的。&/p&&br&&p&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论文是 Charles J. Nolan, JR 的「Hemingway’s “Out of Season”: The Importance of Close Reading」,作为一个单篇小说研究,&b&从文献综述到文本细读都做得很棒(其他国外的相关研究按照这个里面的参考文献找就可以了)&/b&,语言和结构也清晰简洁,如果时间有限的话,读这篇就足够啦~&b&(14页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b&&/p&&br&&p&好啦,安利完毕,鞠躬~~~ (? ? ?)?&/p&&br&&p&=======&/p&&p&QAQ 感觉没救了,本来是想写得好玩儿一点的,还在开头用心良苦地加了元芳和两枚美男纸的图片!结果最后又变成参考文献了嘤嘤……哭晕在厕所……&/p&&br&&p&最后附上小说原文,很短很短的~ &b&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b&~&/p&&p&&a href=&///?target=http%3A///book/wai5/haimingwei/dpxs/02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时代书城:禁捕季节(海明威)&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p&&p&参考文献:&/p&&p&[1] Baker, Carlos. &i&Ernest Hemingway: A Life Story&/i&. NY: Scribner’s, 1969.&/p&&p&[2] Lynn, Kenneth S. &i&Hemingway&/i&. NY: Simon, 1987.&br&&/p&&p&[3] Meyers, Jeffrey. &i&Hemingway: A Biography&/i&. NY: Harper, 1985.&/p&&p&[4] Nolan Jr, Charles J. &Hemingway's& Out of Season&: The Importance of Close Reading.& &i&Rocky Mountain Review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i& (1999): 45-58.&/p&&p&[5] Smith, Paul. &i&A Reader’s Guide to th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i&. Boston: Hall, 1989.&/p&&p&[6] 张宜波, 刘秀丽. &《 不合时宜》 的多模态话语解读.& &i&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i& 19.2 (2011): 55-58.&br&&/p&&p&[7] 林恩 著, 晓晋 译. &i&海明威&/i&.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p&&p&[8] 海明威 著, 孙强 译. &i&海明威回忆录(原名:流动的圣节)&/i&.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5.&/p&&p&[9] 威廉·范·俄康纳 著, 张爱玲 译. &i&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i&.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p&
能在知乎上看到有这个小说相关的讨论真是很惊喜。 其实,解读这篇小说的过程,简直有点像破案~ 《Out of Seasons》(国内大多翻译为《禁捕季节》),先来看看小说本身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样的:在旅馆里,一对来自外地的年轻夫妇想在禁捕季节去钓鳟鱼,镇上一…
一个牛逼的作家塑造一个人物,最忌讳的就是让读者一下就摸清楚他写的是什么,他必须竭尽全力把一个人物形象丰富到你从任何角度都能琢磨出味道才罢休。而你偏偏要搞清楚是什么。文学艺术最吸引人的就是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当成一段代码或程序去理解。何必非要搞清楚究竟是咋回事呢——你理解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是有人说过吗,一千个哈姆雷特眼里有一千个傻逼呀。&br&另外,电影导演最糟糕的就是把菲茨杰拉德不确定的东西给确定了,生怕观众看不明白。这一点跟王全安拍《白鹿原》有一拼。
一个牛逼的作家塑造一个人物,最忌讳的就是让读者一下就摸清楚他写的是什么,他必须竭尽全力把一个人物形象丰富到你从任何角度都能琢磨出味道才罢休。而你偏偏要搞清楚是什么。文学艺术最吸引人的就是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当成一段代码或程序去理解。…
&b&首先谢邀。&/b&(乍看一眼“为何是经典”,我还以为你问绿灯呢?不是绿灯吗?为什么不问绿灯?)&br&&br&&b&我想在我每一个涉及盖茨比的答案里特别强调一下美国梦这个问题。希望所有打心眼里否定美国梦主题的知友首先回想一下&u&美国梦到底是什么&/u&——美国梦可以是一种甜甜圈,但&u&它不是特指的建设美国&/u&啊我勒个去。美国梦指的是每一个人都平等地拥有依靠个人奋斗而获得美好生活的权力——想一想盖茨比是不是这样干的?!是的,盖茨比有爱情,如果只有爱情那就很庸俗了!&/b&&br&&br&这个句子显然是个象征,楼上已讨论翻译问题,所以我只从意义上做一个分析。&br&&b&分两个部分:一,他奋力向前划究竟是向哪儿划。二,为什么这么卖力却划到了过去。&/b&&br&&br&&br&&b&一,向哪儿划?&/b&&br&必须要倒回去看上下文。由于是最后一句,所以肯定是没有下文了,那么上文是怎样的呢?&br&“&u&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u&”(未查证版本,不可直接引用)&br&&b&由此看来,&/b&更高、更快、更远&b&的目标是“绿灯”&/b&,我始终认为绿灯才是绝妙的象征。那么绿灯到底象征着什么?在这一段中作者解释其为“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那么为什么它又是离我们远去的呢?那我们要先分析出绿灯对盖茨比究竟象征着什么又是如何变化的。&br&&br&&b&绿灯的意义&/b&:&br&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绿灯这个意象大概出现了六次(写论文的同学请自己再去数一遍)。一般来讲我们说“绿灯”是美国梦的象征。但这个结论来得太快。&br&小说中第一次出现绿灯时的场景是这样的(写论文的同学务必自己再去找一遍):&br&“&u&我(尼克)打定了主意要招呼他。贝克小姐在吃饭时提到过他,那也可以算作介绍了。但我并没招呼他,因为他突然做了个动作,好像表示他满足于独自待着——他朝着幽暗的海水把两只胳膊伸了出去,那样子真古怪,并且尽管我离他很远,我可以发誓他正在发抖。我也情不自禁地朝海上望去——什么都看不出来,除了一盏绿灯,又小又远,也许是一座码头的尽头。&/u&”&br&&br&从盖茨比颤抖的肢体语言中我们可以判断,此时“绿灯”对盖茨比来说确实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是他毕生奋斗想要换取一个拥抱的东西。&br&1.从浅层上来将,这个“绿灯”象征着黛西,因为盖茨比曾对黛西说“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br&2.而稍稍推进一层,我们知道黛西之于盖茨比的意义就更加丰富了:她是青春、爱情与成功三位一体的女人。黛西是盖茨比年轻时经历过的令人迷醉的爱情,这一点不难理解,而“成功”往往备受读者的质疑。有的读者拒绝承认盖茨比将黛西作为打入“上流社会”的工具、象征,因为这似乎玷污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那感人至深的感情。&br&3.但是,不管是从盖茨比的父亲对儿子的回忆看来,还是从作者菲茨杰拉德的个人经历看来,这个男人确实毕生是在为着出人头地而奋斗,《了不起的盖茨比》确实是讲的一个男人努力奋斗想进入上流社会的,爱情故事。&br&&br&&b&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毋庸置疑讲的是美国梦的故事,而贯穿文本始终的这盏绿灯,其意义也必然超出黛西而成为美国梦的象征。&/b&&br&&br&&br&&b&(&/b&绿灯这个意象真的是很妙啊!让我插入一段废话啊!&br&如果我们是作者,其实有很多备选项都可以被借来寄托上文所论述的那三个层次的象征意义。比如说黛西的一个耳环(见帕慕克《纯真博物馆》),一条汗巾(见无数古典艳情小说)甚至我就专门让黛西给盖茨比一张照片、写一封信、一个笔记本管它什么内容(见史帕克《幸运儿》《瓶中信》《分手信》《恋恋笔记本》等!)——它们为什么没有绿灯妙?因为!!!!——&b&绿灯TM自然啊!!!就是我们俗称的毫无PS痕迹啊!!!&/b&你特么隔着海望一只耳环试试!一男人随身带着女人的耳环、汗巾不会被当成变态吗!出生入死上战场要保管一张照片、一封信、一个笔记本容易吗?!而且你把别人老婆照片放钱夹里——那不是找死吗?只有绿灯啊!日夜闪烁、穿过重重迷雾我总是能看到那盏绿灯啊!如果,这个海峡上根本没有一盏绿灯那就更妙了啊!因为这是活生生P上去的却没有PS痕迹啊。&b&)&/b&&br&&br&&br&&b&但是这盏绿灯给盖茨比带来的感觉却并非不变的。&/b&&br&&br&&b&二,为何倒退?&/b&&br&当我们对比盖茨比与黛西重逢后的感受,与文本倒数第二段的描述就不难发现其隐含的一致性:&br&1.“&u&黛西蓦然伸过胳臂去挽着他的胳臂,但他似乎沉浸在他方才所说的话里。可能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巨大意义现在永远消失了。和那把他跟黛西分开的遥远距离相比较,那盏灯曾经似乎离她很近,几乎碰得着她。那就好像一颗星离月亮那么近一样。现在它又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了。他的神奇的宝物已经减少了一件。&/u&”&br&&br&如果这一段还不够你感受,后面还有更直白的:&br&&br&2.“&u&我走过去告辞的时候,我看到那种惶惑的表情又出现在盖茨比脸上,仿佛他有点怀疑他目前幸福的性质。几乎五年了!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b&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b&。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爇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陰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u&”&br&&br&&b&叔本华老爷子告诉过我们,人生是痛苦的。&/b&因为你的脚步永远追不上你的目光。而盖茨比,每一个追求美国梦的人,当他们精疲力竭跑到那块刻着【美国梦】的界碑前时会发现,这不是他要找的那块美国梦,有的人选择遥望远方奔跑到死,而有的人怅然若失,顿悟或者绝望。&br&&br&当盖茨比来到黛西面前时,黛西的幼稚与粗糙令他失望。那盏神奇的绿灯,一旦被手指碰触,魔法就会解除。盖茨比显然是怅然若失的那一个,所以他怀疑了,失望了。菲茨杰拉德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盖茨比触碰到绿灯的时候他事实上已经被海浪推到了不能再远的远方。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体会——&b&小时候我们幻想着长大,是因为变成大人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可是只有我们长大后才会明白,这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大人”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美国梦亦是如此。&/b&&br&&br&这个时候我们反而开始希望回到过去,回到那个梦想还没有被拆穿的往昔。就像佛家讲“空有”一样,其实我们追求的根本不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外物,而是心中的一份执着。我们总是向着幻想逆水行舟,可当我们到了浮标才发现,心中的那块浮标被永远地留在了过去。佛在心中,向外求佛不永远都是徒劳吗。&br&&br&&b&这一句“回到过去”,意味悠长,即使阖上小说也能在脑海中激起不断的共鸣,因为它点出了一个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b&要从几十亿人的个性当中总结出这样一个共性是何其地困难。你说,这句话能不是经典吗?&br&&br&(好,本文已用来交学期作业,借鉴的同学请慎重。)
首先谢邀。(乍看一眼“为何是经典”,我还以为你问绿灯呢?不是绿灯吗?为什么不问绿灯?) 我想在我每一个涉及盖茨比的答案里特别强调一下美国梦这个问题。希望所有打心眼里否定美国梦主题的知友首先回想一下美国梦到底是什么——美国梦可以是一种甜甜圈…
只是指出一个错误, 最近梵高新传记的作者指出他并非自杀,而是外出作画时被一群拿着自家父亲的手枪玩耍的少年意外射中。杀死梵高的是一个名为 Rene Secretan 的16岁少年,他以前就经常喜欢欺负这位窘迫的画家。传记作者表示梵高可能本身就有着自杀倾向,并且想要保护这些少年,所以在死前说:“不要责备任何人,是我自己想要自杀。”&br&&a href=&///?target=http%3A///news/entertainment-ar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BC News - Van Gogh did not kill himself, authors claim&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其实梵高自杀之说有很多疑点,他死前还买了很多颜料,并且没有留下任何遗书。他死后上衣口袋里被发现的字条是他写给弟弟提奥信件的草稿,那封信在他中枪前一天,也就是日已经寄出,那封信的内容是乐观的,甚至描述了未来的计划。而就在子弹射入他腹部的几天前,他还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创作做了规划。没有人亲眼目睹梵高开枪自杀。梵高的中枪部位在上腹部,子弹以一个向上的斜度射进体内,根本不是自杀者会做的行为。中枪之后的梵高带着腹部的子弹步履蹒跚地走了1.5公里回到自己的住处,整整受了29个小时的折磨才死去。&/p&&br&&p&据说警察后来介入了此事的调查,一个警官曾在梵高临终前问过他:“你是想自杀吗?”梵高的回答含糊不清:“我觉得是这样。”在梵高中枪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一篇报道提到“自杀”的字眼,报道只是说梵高“弄伤了自己”。&br&&/p&&br&&p&为何在疑点重重之下人们还普遍相信梵高死于自杀?因为所谓梵高自杀的说法,恰好给这个艺术家渲染上了一份传奇的色彩。在他临死前,艺术界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他的才华。在他死前几个月,巴黎一家著名杂志已经开始刊登颂扬他的文章。此时说梵高因绝望而自杀也许并不合适,但宣扬他殉道的故事,却使得他迅速声名鹊起。《渴望生活·梵高传》一书的出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而后来的电影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br&&/p&&p&&a href=&///?target=http%3A///14/1116/03/AB51KICN00014Q4P.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谁杀了梵高(组图)_网易新闻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Death_of_Vincent_van_Gog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ath_of_Vincent_van_Gogh&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p&&p&话说当时知道这个真相真是难过了好久…………&/p&
只是指出一个错误, 最近梵高新传记的作者指出他并非自杀,而是外出作画时被一群拿着自家父亲的手枪玩耍的少年意外射中。杀死梵高的是一个名为 Rene Secretan 的16岁少年,他以前就经常喜欢欺负这位窘迫的画家。传记作者表示梵高可能本身就有着自杀倾向,并…
&p& 流量预警,图片巨多,答案巨长,土豪随意。写这个答案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了解《了不起的盖茨比》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p&&p&《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我最爱的中篇小说。在我心中它的地位只比《红楼梦》稍微低一点(不丢人)。很多对这部小说有了解的文学爱好者都应该明白,这不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这是一部关于&b&梦想&/b&的小说。&/p&&p&
要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将小说发生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讲一遍。需要注意的是,小说开头的时间点,已经是整个故事快结束的时候,菲茨杰拉德以手中的生花妙笔,用插叙和倒叙的写作方法,将整个故事零零碎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拨开这些迷雾,从头开始。&/p&&blockquote&&b&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一章&/b&&/blockquote&&p&
所以,为了更了解盖茨比的一生,请将自己幻想成盖茨比,默念三声,我就是盖茨比,我就是盖茨比,我就是盖茨比。好了,现在,我们开始:&/p&&p&
19世末期,你出生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一个贫穷农家,你父母给了你一个名字——杰姆斯·盖兹(James Gate),你的父亲整日在田间劳作,你们家却依然只能勉强度日。你渐渐长大,那时候报纸和书籍已经普及,你从上面了解到人原来可以不种田就能活,而且比种田的人还活得好得多。你开始向往那种体面的生活,同时,你有点瞧不起整天脏兮兮的父亲,你觉得他吃东西都像头猪, 为这话你父亲揍了你一顿。&/p&&blockquote&&b& “有一次他说我吃东西像猪一样,我把他揍了一顿。”——《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九章,你死后你爸爸来参加你的葬礼时说的话&/b&&/blockquote&&p&你暗地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报纸上那些衣着得体,举止优雅,家财万贯的人,你要出人头地,成为大人物,决不能像你父亲那样活着。&/p&&br&&im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00& src=&/v2-ffdaae1e5d61f2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ffdaae1e5d61f25_r.jpg&&&br&&p&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你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你每天学习,锻炼身体,学习礼仪和演讲,要求自己像个绅士那样。你渐渐长大了,决定到镇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你离开了生养你的家乡。怀揣着梦想踏上了远方的火车。&/p&&p&你辗转了很多地方,拼命学习手艺,干低贱的工作,一边鄙视自己的工作一边复习自己的梦想。你和其他十六七岁的男孩那样自恋又敏感,有天晚上,你躺在破旧肮脏的卧室里,突然觉得自己那么生而不凡,不,你不能用自己的本名(杰姆斯·盖兹),你不能用父亲那低贱的姓,你是上帝之子(a son of God),于是你给自己换了个名字——杰伊·盖茨比(Jay Gatsby,Gatsby,盖茨比,英文谐音为God's boy,上帝的男孩)。你带着自己的梦想又一次出发了。&/p&&blockquote&&b&他是上帝的儿子——这个称号,如果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字面的意思——因此他必须为他的天父效命,献身于一种博大、庸俗、华而不实的美。因此他虚构的恰恰是一个十七岁的小青年很可能会虚构的那种杰伊·盖茨比,而他始终不渝地忠于这个理想形象。——《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六章&/b&&/blockquote&&p&你在湖边捕鱼、捞蛤蜊,做杂事。很多女人喜欢你,因为你健壮潇洒,虽然没钱但是有涵养。但你不喜欢她们,你只是和她们玩玩。&/p&&p&有一天你在湖边救了一艘快触礁的船,&/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1e9f93adae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e9f93adae6_r.jpg&&&br&&p&船长是一个百万富翁,他叫丹·科迪,他以前是开金矿的,已经五十好几了,他发现你聪明伶俐而且雄心不小,于是把你带在身边,你随着他的船走了,你们到过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你从船上的听差做起,一直干到船长,丹·科迪这家伙喜欢你,你崇拜他,你们亲如父子。他喜欢喝酒,喜欢女人,喝完酒就乱花钱,你诚实可靠,生活规律,没和他一样染上酗酒的恶习,即使在女人面前你也不怎么喝酒,所以科迪愿意把钱什么的交给你管,他越来越信任你,你们一起环绕了美洲三次,在这期间科迪有了个女人——埃拉·凯。埃拉·凯到船上还没一个星期,丹·科迪就挂了,这老头虽然粗鲁,但心肠挺好,他给你留了两万五千美元,那时候这是一笔不小的钱,但你被埃拉·凯坑了,她的律师让你一分钱都没拿到,你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你得到了一个教训——有时候为了钱不必那么正直。
&/p&&blockquote&&b&
盖茨比酒喝得极少,这得间接地归功于科迪。有时在欢闹的宴席上女人会把香摈揉进他的头发,他本人却养成了习惯不去沾酒。他也正是从科迪那里继承了钱——一笔二万五千美元的遗赠。他并没拿到钱。他始终也没懂得人家用来对付他的法律手段,但是千百万财产剩下多少通通归了埃拉·凯。他只落了他那异常恰当的教育:杰伊·盖茨比的模糊轮廓已经逐渐充实成为一个血肉丰满的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六章&/b&&/blockquot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be2c7c0c0ea9f145769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e2c7c0c0ea9f1457693_r.jpg&&&p&(原著中没有“家人”这一说法,只有埃拉·凯这个女人)&/p&&p&你又回到了四处找活干的境地,有一天你在大街上看到了祖国(美国)的征兵广告,于是你又一次怀揣着梦想踏上了远方的火车。&/p&&p&你跟着队伍到过过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富家豪门的子弟,也有达官显贵的子弟,但更多的是和你一样的穷小子。此时你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潇洒,举止优雅的青年,大家都穿着军装,没人知道你是从穷乡僻壤来的穷小子。你积极上进,心怀理想,对自己严格要求,办事认真,你的上级们都很器重你,你很快就成了中尉。&/p&&p&
一天,你的军营来到了南方,你参加了当地的一个酒会,在酒会上认识了一个大家闺秀,她叫&b&黛西·费&/b&。她的家和城堡一般大,门前的草坪可以打高尔夫球,而且她美丽动人,是party上的焦点,你从未见过这么美的姑娘,你觉得她比你曾经见过的所有女人都好看一万倍。你喜欢她,也喜欢她所代表的财富和地位。&/p&&p&
大约一百年之后,人们把你的故事拍成了电影,电影里黛西的家是这样的:&/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b49a13b85c9eccf8d2b19f8c77ae1e2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49a13b85c9eccf8d2b19f8c77ae1e2a_r.jpg&&&p&打高尔夫的女孩是黛西的闺蜜贝克,看到那辆白色的小车了吗?那里面坐着你和黛西&/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6eaa05b675ec4ba263afb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eaa05b675ec4ba263afb1_r.jpg&&&p&你们眉目传情&/p&&blockquote&&b&
她是他所认识的第一个“大家闺秀”&/b& &b&。他以前以各种未透露的身份也曾和这一类人接触过,但每次总有一层无形的铁丝网隔在中间。他为她神魂颠倒。他到她家里去,起先和泰勒营的其他军官一起去,后来单独前往。她的家使他惊异——他从来没进过这样美丽的住宅,但是之所以有一种扣人心弦的强烈的情凋却是因为她住在那里——这房子对于她就像他在军营里的帐篷对于他一样地平淡无奇。——《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八章&/b&&/blockquote&&p&
为了得到她,你编造了自己的身世:你来自一个富裕的东部世家,黛西信任你,你们很快就陷入爱河,以至于缠绵缱绻,男欢女爱,你本想得手后就脱身,但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她,这一次你是认真的,你爱她的身体,也爱她的灵魂,当然,她也爱你。&/p&&p&
你们私定终身,你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娶她,她完全符合你梦想中妻子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娶了她,就表明你是一个有地位的人,一个上等人,表明你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你心中,黛西不只是一个女人,她是你关于财富,关于社会地位,关于梦的一切。&/p&&blockquote&&b&
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禁锢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衣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体会到黛西像白银一样皎皎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八章
&/b&&/blockquote&&p&没过多久战争就爆发了,现实把你从梦幻打回原形,你在军中无权无势,被派往前线,战场上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得到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很快就成为了少校,当上了师机枪连的连长。黛西一直在等你回去娶她,但战争结束后,你却没有来。&/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c7e0a95b0b4a00b3cbb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c7e0a95b0b4a00b3cbb17_r.jpg&&&br&&br&&p&你被送往牛津,在那里你只待了五个月(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你对别人说你上过牛津,但是那些世家豪门都不相信),黛西的信件一封一封寄来,她问你为什么不来回来娶她,她一个人孤单寂寞冷,你想回去,但你身不由己,因为你没钱,你一文不值,渐渐地黛西的信件来得少了,她身边都是有钱的风流俊少,她不可能总在等你,&b&她可不是中国的王宝钏&/b&。你是个穷小子,黛西所代表的财富啦、社会地位啦,都和你没有半点关系,你们的爱情建立在你的谎言之上。终于你收到了黛西的来信,信中她告诉你她不愿意再等了,一个叫汤姆的纨绔子弟获得了黛西的芳心。
&/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10b909b7a6e7329465cfe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0b909b7a6e7329465cfe0_r.jpg&&&p&离开牛津后你带着一堆毫无用处的奖章回到了黛西的家,然而此时黛西已嫁给了汤姆,汤姆这家伙世代豪门,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的继承人,也是个马球健将,同时是个花花公子,他和黛西结婚时送给她的珍珠项链就值三十五万美元,而你,连那条项链上的一颗珍珠都买不起。&/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4a24e5a5e997a0372e4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4a24e5a5e997a0372e4eb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ca302cce06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a302cce06f_r.jpg&&&p&黛西在结婚当天收到你的来信,她经历了一番挣扎,最后还是嫁给了汤姆。&/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e24c2c05b6e15ac5312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e24c2c05b6e15ac5312d4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c5c4cfe5a3fa50ee86efe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5c4cfe5a3fa50ee86efed_r.jpg&&&p&黛西扯烂了珍珠项链&/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1ba1ff173c254c63c4f0fc534f70336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ba1ff173c254c63c4f0fc534f70336c_r.jpg&&&p&黛西的妈妈(?)让黛西把你的信给她,黛西说不&/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048864dfbebc20cf72a78231aac8a3a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48864dfbebc20cf72a78231aac8a3aa_r.jpg&&&p&珍珠项链被重新串起,并且说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件事&/p&&p&除了你和黛西,没人知道信上说了什么&/p&&p&最后那封信被毁了&/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c545b1b5efdf492d657addcb98c342d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545b1b5efdf492d657addcb98c342d2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c6fdeb16f72ac2d7e666ea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6fdeb16f72ac2d7e666eab_r.jpg&&&p&黛西和汤姆结婚了,从左到右分别是黛西的爸爸(?),黛西的闺蜜贝克,黛西的妈妈(?),黛西,汤姆&/p&&p&你大概不知道,那场婚礼巨奢华&/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babe32596cb6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abe32596cb65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f0b162c7ec2a62c3af9b01cf57dac77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f0b162c7ec2a62c3af9b01cf57dac77a_r.jpg&&&p&人们说,恭喜你布坎南先生。(布坎南是汤姆的姓)&/p&&br&&im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48& src=&/v2-702f6fa36b4e46b1c3df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你此时的心情&/p&&p&你在黛西的家乡徘徊了几天,踏着你们曾经走过的街道,重温当初的甜言蜜语,你望着黛西宫殿式的房子,那正是你所向往的一切——财富、社会地位、爱人。你想起你曾经在黛西家的欢声笑语,但是一切都不在了,你输了,你失去了黛西,连同你那出人头地的梦。你觉得自己是个loser,你买了一张三等车的票离开了。&/p&&blockquote&&b&他离开的时候觉得,假使他更努力地去找的话,他也许可以找到她的——而现在他却留下她走了。三等车里很热——他现在一文不剩了。······他知道他已经失去了其中的那一部分,最新鲜最美好的部分永远失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八章&/b&&/blockquote&&p&钱已经没有了,你穷到没有衣服换,军装已经穿了一个多月。你整天在找工作,因为你已经没饭吃了。饿了两天后你推开了一家弹子房的门,请求老板给你一份工作,一个男人注意到了你,邀请你吃午饭,你吃了很多很多,这个男人笑着对你说:“我叫迈耶·沃尔夫山姆,你去给我办一件事。”你答应了,事情办得很漂亮,沃尔夫山姆决定培养你,因为他看出你相貌堂堂、文质彬彬,野心勃勃,是个可造之材。&/p&&blockquote&&b&“&/b& &b&是你帮他做起生意来的吗?”我问。&/b&&br&&b&“&/b& &b&帮他!我一手造就了他。”&/b& &/blockquote&&blockquote&&b&“&/b& &b&哦。”&/b& &br&&b&“&/b& &b&是我把他从零开始培养起来,从阴沟里捡起来的。我一眼就看出他是个仪表堂堂、文质彬彬的年轻人,等他告诉我他上过牛劲,我就知道我可以派他大用场。我让他加入了美国退伍军火协会,后来他在那里面地位挺高的。他一出马就跑到奥尔巴尼去给我的一个主顾办了一件事。我们俩在一切方面都像这样亲密,&/b& &b&”他举起了两个肥胖的指头,&/b& &b&“永远在一起。&/b& &b&”——《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九章&/b& &/blockquote&&blockquote&&b&上面这段话中的“我”指的是你的好朋友尼克,和他对话的是你的生意伙伴沃尔夫山姆,沃尔夫山姆显然也没什么文化,他把Oxford(牛津)说成Oggsford(??),后来中国人巫宁坤在翻译你的故事时,就把Oggsford翻译成了“牛劲”。&/b&&/blockquote&&p&很快你就知道沃尔夫山姆是贩私酒的,那个年代美国颁布了禁酒令,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有些人在药店以药物的名义卖酒(当然这是违法的),沃尔夫山姆告诉你这行是暴利,邀请你参加,你想起了黛西,想起了你那伟大的梦,你答应了。&/p&&p&你上过战场,杀过人,黑社会那帮混混在你眼里就是玩泥巴的小鬼,你有修养,举止优雅,警察们都和你关系不错。你的生意很顺利,你的财富跟夏天的麦子一样疯长,然而你依然嫌钱来得太慢,你野心勃勃,你需要财富来夺回你的黛西,所以你开始涉足金融,一方面投资,一方面做债券诈骗,沃尔夫山姆是百老汇的地头蛇,你在他的帮助下顺风顺水,你交到了很多很多朋友,黑白两道都有你的人,每当有人想和你作对时,你的人脉都能摆平。&/p&&p&你在报纸上收集黛西的消息,把它们剪下来贴在一个本子上,你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会得到黛西,这样,我才是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人。&/p&&p&美国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你财富增长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你终于品尝到了有钱的滋味,现在你要夺回你的黛西,连同你的梦。因为你知道黛西不爱汤姆,汤姆这家伙除了有钱、打马球外,就是一个精虫上脑的混蛋,他到处搞女人,就连黛西生孩的时候,他都在外面和不知道哪个女人鬼混。这种渣男怎么能和你比?你要把黛西夺回来。&/p&&p&怎么夺回来呢?不,你不能直接上门让黛西跟你走,你不能和她私奔,因为你是个有身份的人,你太有自尊了,有社会地位的人怎么能私奔呢?你要让黛西自愿离开汤姆,投入你的怀抱。&/p&&p&你知道汤姆和黛西正在纽约长岛一个叫东卵的地方定居,你在东卵对面的岛上闲逛,这个岛叫西卵,突然你发现黛西所居住的那栋豪华海滨别墅前有一盏&b&绿色的灯&/b&,每当晚上,它都会亮起来,你伸出手轻触那盏灯,如同触碰你的梦。&/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0c723982ebc34db23a54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c723982ebc34db23a54ec_r.jpg&&&p&你在触摸那盏绿灯&/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ff47dbf4fd2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ff47dbf4fd2f_r.jpg&&&p&那象征着你永恒的梦的绿灯&/p&&br&&p&你决定在西卵买一栋别墅,一栋宫殿式的别墅,这样每当夜晚,你就能远望那盏绿灯,如同仰望你那&b&永恒的梦&/b&。&/p&&blockquote&&b&当我坐在那里缅怀那个古老的、未知的世界时,我也想到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了黛西家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时所感到的惊奇。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一定就像是近在眼前,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九章&/b&&/blockquote&&p&你买了一座巨型别墅,光是草地和花园就占地四十多英亩,贵到普通人一辈子想都不敢想,你不在乎,因为你有钱。在电影里你的别墅是这样的&/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85dace9034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85dace90347_r.jpg&&&p&这样的&/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1a5a97e14de0bb08e2b8d44b9063764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a5a97e14de0bb08e2b8d44b9063764d_r.jpg&&&br&&im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73& src=&/v2-875abae14b0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p&黛西和汤姆的海滨别墅和你的别墅隔着海湾相望,电影里他们的别墅长这样&/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bdce20b4ef44bc1a15cd1e5da7ae2d8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dce20b4ef44bc1a15cd1e5da7ae2d83_r.jpg&&&p&汤姆在打马球&/p&&img data-rawwidth=&177& data-rawheight=&413& src=&/v2-b2183025cde6e9c3d9ab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7&&&br&&p&大概一百年后,一个无比喜欢你的故事的年轻人,打开谷歌地图,在纽约市找到了你家和汤姆家的位置:&/p&&img data-rawwidth=&1868& data-rawheight=&877& src=&/v2-11cca9e053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68& data-original=&/v2-11cca9e0530_r.jpg&&&p&放大&/p&&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5& src=&/v2-ff00855bbf751dd3d47da9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f00855bbf751dd3d47da9f_r.jpg&&&p&你家和黛西、汤姆家隔着一个曼哈西特湾(如果年轻人弄错了,请你托梦告诉他)&/p&&p&每个周末,你就在这座宫殿般的别墅里办party,免费的酒水、免费的食物、免费的乐团,来参加你的party的有政府高官、商界巨擘、电影明星、知名歌手、八卦作家、黑帮老大等等等等,他们虽然不认识你,但这不妨碍他们乘着私家汽车一批一批地来,人们在你的别墅里跳舞,唱歌,赌博,谈情说爱,享受着爵士乐、美酒、泳池、沙滩和游艇,在这里放浪形骸,纵情享乐。&/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71a9ceb11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1a9ceb111_r.jpg&&&p&跟赶集似的,人巨多&/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b99c129b51f740bf52a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99c129b51f740bf52ab_r.jpg&&&p&狂欢&/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5f5bbe24eb6b51b53efa044bf72b2c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5f5bbe24eb6b51b53efa044bf72b2c1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140a65fa79c7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40a65fa79c7ea_r.jpg&&&br&&p&几乎纽约所有有头有脸的人都来过,但有一个人一直没有来,而你的party就是为她准备的——你的黛西。&/p&&p&于此同时,你一直想在社会名流中掩饰自己出生贫寒的身份,所以关于你身份的流言蜚语满天飞,没人知道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有人说你是德国威廉皇帝的侄子,或是其他什么亲戚,有人说你曾经做过德国间谍,有人说你家地下有一条通往加拿大的密道,有人说你是杀人犯,还有人说你比上帝还有钱。&/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8a3aed8cca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8a3aed8ccace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92d5c3fa029dca54808db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92d5c3fa029dca54808dbc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d53b70c344cda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53b70c344cdace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c6d24fd824c4ec7aaf99a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6d24fd824c4ec7aaf99ac_r.jpg&&&p&人们一边享受着你的party一边猜测你的身份&/p&&blockquote&&b&他那套华丽的粉红色衣服衬托在白色的台阶上构成一片鲜艳的色彩,于是我联想起三个月前我初次来他的古色古香的别墅的那个晚上。当时他的草坪和汽车道上挤满了那些猜测他的罪愆的人们的面孔——而他站在台阶上,藏起他那永不腐蚀的梦,向他们挥手告别。——《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八章&/b&&/blockquote&&p&有一天你家旁边的小木屋(和你宫殿般的房子比起来简直就像个狗屋)搬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你派人查了查这个人,他叫&b&尼克&/b&(&b&原著中整个故事就是以尼克为第一人称讲的,而这个时间点就是原著的开头的时间。&/b&),从事债券生意,最重要的是,他是黛西的表哥。&/p&&p&你给尼克发了一张party的请帖。&/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eeaf53dddce071cb9e0e5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eeaf53dddce071cb9e0e5e_r.jpg&&&p&他来了,黛西的闺蜜&b&贝克&/b&也来了,由于黛西一直不来,你决定主动出击,你要管家把贝克叫来,你们谈了谈&/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3d1dc77b4dfc7a64c54d3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d1dc77b4dfc7a64c54d31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7bb75ef8c2faf81d0b20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bb75ef8c2faf81d0b208_r.jpg&&&p&你告诉贝克,你办这个party的目的就是想见她的闺蜜黛西。&/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0d2cbbcbed6a5a4b10095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d2cbbcbed6a5a4b100950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09ffe316cb0d3b26546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09ffe316cb0d3b265462_r.jpg&&&br&&p&你让贝克对尼克说,让尼克哪天把黛西请到他的小木屋里坐坐,顺便让你见一面。&/p&&p&Party结束后的某天早晨,你开着你的车载着尼克到处玩,电影里你的车长这样:&/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febd93eb5b7145e33ecd40a49fa0fc5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febd93eb5b7145e33ecd40a49fa0fc50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c2c890e6ccd8e2a7ab1da5b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2c890e6ccd8e2a7ab1da5be_r.jpg&&&br&&img data-rawwidth=&224& data-rawheight=&224& src=&/v2-9ff35dc4150aacfdf388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4&&&p&尼克的内心想法&/p&&p&你第一次单独和尼克出去玩,关系还不熟,你编造了自己是豪门继承人的身份&/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d49dabebfcdfb08da80d030b45abd0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d49dabebfcdfb08da80d030b45abd0f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bb834aaddbc9f02cfe059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b834aaddbc9f02cfe0597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6a7ed95ceeadf282a59c778b3ffeb66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a7ed95ceeadf282a59c778b3ffeb664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bfabddc084b193bb020a4eb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fabddc084b193bb020a4eb6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bb1fa3467a8dbfc74ec92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bb1fa3467a8dbfc74ec926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05d33f6ff6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5d33f6ff6a_r.jpg&&&br&&p&但是你太不会说谎了,尼克此时的内心想法:&/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e368aafd58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e368aafd588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db5af3daeb96c0b0ff5c584cb81d923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b5af3daeb96c0b0ff5c584cb81d9236_r.jpg&&&p&此时原著里有一段非常诡异的描写:一个白人正在给两男一女三个黑人做司机。你知道在一百多年前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这几乎不可能。电影将这一幕夸张地表现了出来。&/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a0222bffae8cab8d9b7d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a0222bffae8cab8d9b7d1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c1829fbb9a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c1829fbb9ab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c607dd7692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c607dd76927_r.jpg&&&p&黑人们在寻欢作乐,白人司机老老实实开车。&/p&&blockquote&&b&一辆大型轿车超越了我们的车子,司机是个白人,车子里坐着三个时髦的黑人,两男一女。&/b& &b&他们冲着我们翻翻白眼,一副傲慢争先的神气,我看了忍不住放声大笑。——《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四章&/b&&/blockquote&&p&这暗示着其他人对你的歧视&/p&&p&你把沃尔夫山姆介绍给了尼克,你把尼克当好朋友。&/p&&p&晚上,尼克和贝克见面,贝克告诉尼克,你希望尼克把黛西请到他的小木屋里和你见一面,尼克知道你的要求如此简单后,答应了。&/p&&blockquote&&b&这个要求如此微不足道,真使我震惊。他居然等了五年,又买了一座大厦,在那里把星光施与来来往往的飞蛾——为的是在哪个下午他可以到一个陌生人的花园里“坐一坐”。&/b& &b&——《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四章&/b&&/blockquote&&p&你为了回报尼克,想和他一起做债券生意,帮他发家致富,但尼克说&/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a22bfe04b9821582efb5f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a22bfe04b9821582efb5f7_r.jpg&&&p&没人知道黛西对你的意义,除了你自己&/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6a0dd9ea5584fcbbffbbd5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a0dd9ea5584fcbbffbbd59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ba1fe5ea765d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a1fe5ea765d5_r.jpg&&&p&终于,与黛西分别五年之后,你就要见到她了,&/p&&p&你紧张得像个孩子,&/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3eb39dc04e7c81a22d6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eb39dc04e7c81a22d6fd_r.jpg&&&br&&p&你在雨中躲了一会儿(外面正在下雨),又回到屋子里去,见到了黛西&/p&&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c8be0ed6c0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c8be0ed6c03_r.jpg&&&br&&img data-rawwid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