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批改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生字生字时用这么等级好还是分数好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 填空题1、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 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 2、学习英语最有效的途径是听说读写3. 校本培训专业发展方案:学校整体培训计划,专业指导教师(副校长),专业发展委员会。 培训内容:胜任革新教学能力,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学校管理,计算机教育,环境能力等。 方法:每年每学期每周固定时间安排校本培训,有校本培训课程,专题讨论,座谈,与外人交流,专家咨 询,个人或团体探究活动等。4.校本培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潜化优势就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 要如下条件保障:学校教师自主,质量保证系统,资金支持。5.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对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进行相应培训。面对教师专业 知识,技能方面培养,职前强化理论知识传授,强化外语计算机养成,不断“充电”。 6.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7.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8.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9.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10.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 11.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12.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4.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15.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写字,体操,游泳等属于操作(动作)技能;阅读,写作,解题等属于智力(认知)技能. 16.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关系,了解问题,分析诊断 ,帮助指导和结束咨询. 17.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智龄(心理年龄)除以实龄(生理年龄)再乘以 18.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19.不能稳定而集中地指向应该注意的对象,称为注意的分散(分心);能够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对象,称为注 意的分配 . 20.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果断等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在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表现出来 的主观,片面等属于性格的理智(认知)特征. 21.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敢为性,坚韧性,果断性,_自觉性和自制力. 2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3.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为类型差异,水平差异,年龄差异和特殊能力差异.24.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和反馈等构成 的。 25.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26.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以及操作的熟练。 27.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并表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内外倾向及 灵活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与“强而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28.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29.世界卫生组织于 1986 年提出健康的概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 会适应良好。 30.人的意识的基本特性是:自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及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息 系统的协同性。 31.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和不平衡的状态;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称为动机。 32.情绪的基本分类有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3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高原期。智力技能形成的 阶段可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34.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写字、体操、游泳等属于操作(动作) 技能;阅读、写作、解题等属于智力(认 知)技能。 35.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关系、了解问题、分析诊断 、帮助指导和结束咨询。36.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 37.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智龄(心理年龄) 除以实龄(生理年龄) 再乘以 100。 38.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39.不能稳定而集中地指向应该注意的对象,称为注意的分散(分心) ;能够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对 象,称为注意的分配。 40.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果断等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在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表 现出来的主观、片面等属于性格的理智(认知)特征。 41.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敢为性、坚韧性、果断性、自觉性和自制力。 4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43.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为类型差异、水平差异、年龄差异和特殊能力差异。44.操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45.斯坦福―比奈量表通常以智力年龄(心理年龄)和智力商数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46.激情具有爆发性、短暂性和指向性的特点。 47.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 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48、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_实际语 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 合作_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 形成_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49、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 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 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 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0、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 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 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 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51、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 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 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 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 “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 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52、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 的内容。 53、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 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54、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 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 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 55.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5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 58.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 (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5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 ),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60、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 6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起源说 教育的生源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教育的生源起源说 ) 。62、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理论知识 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 63、上课 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课 64、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遗传;环境;教育 遗传;环境;65、1 9 0 2 年通过的“ 壬戌 时间最长的学制。”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 六”学制 “ 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66、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受教育者;67、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孔子 孔子,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 苏格拉底 。 68、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学生发展 69、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 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家访;家长会;70、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 缺陷矫正 早期干预、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早期干预、7l、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创立、发展阶段。 萌芽、创立、发展 萌芽7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实现的。 教学活动 73、发现学习模式是布鲁纳 布鲁纳提出的。 布鲁纳7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 遗传、环境、 遗传7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奴隶社会初期 奴隶社会初期出现。 奴隶社会初期 7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77、1 9 0 2 年通过了“ 壬戌 壬戌学制”,它基本是参照 美国 美国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 六三.三 ”新学 六三. 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7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四个发展阶段。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备课79、 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 通常用 实用性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区分度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8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优秀生 优秀生的骨干作用和抓好差生 差生的转化工作。 优秀生 差生81.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82.新的课程体系覆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83.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84.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85.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86.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和(教学实践评价功能的)改进。87.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本次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88.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义务教育)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 育观念。二.选择题: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A. ②③④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 D.赫尔巴特 A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 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 模式为( B ) B.示范――模仿式 D.情境――陶冶式A.讲解――接受式 C.探究发现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C.都是主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D.都是客体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 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 A.学科学习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16.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即将实施,下列关于《义务教育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新《义务教育法》于 2006 年 9 月 1 日实施 。 B. 新《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实施素质教育写入该法。 C. 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师。 D. 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是政府,不是学校) 17.盐城市教育局为加快我市的教育发展,提出“三名建设工程”,下列哪项内容不在“三名建设工程”范畴之 内(A) A.名学生建设工程 B.名教师建设工程 C.名校长建设工程 D.名学校建设工程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强调的是要重视(c) A.实际锻炼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评价法 19.“教学相长”一语出自中国古代著作( A) A.《礼记.学记》 B.《论语》 C.《孟子》 D《大学》 20.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教育家是(B)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赞可夫21.提出“最近发展区”学说的苏联著名教育家是(B) A. 苏霍姆林斯基 B. 维果斯基 C.巴班斯基 D.马卡连柯 22.人的发展主要是指(C) A.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 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D.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23.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D) A.自觉性 B.独立性 C.自主性 D.创造性24.在教育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以 (D) A.实践传统为主 B.直接知识为主 C.语、数、外课程为主 D.书本知识为主 25.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D) A.确定目的 B.动机斗争 C.采取措施 D.执行决定 26.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D) A.认识和情感特征 B.情感和意志特征 C.气质和性格特征 D.生理和心理特征 27.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面变化的现象 为(A) A.从众 B.依众 C.服从 D.遵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28.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C) 2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D)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30.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 A.分析和综合 B.抽象和概括 C.系统化和具体化 D.比较和甄别 31.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B)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32.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3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34.年龄智商(IQ)的公式是(C) A.IQ=MA/CA×100% C.IQ=MA/CA×100 B.IQ=CA/MA×100% D.IQ=CA/MA×10035.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D)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36.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A)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 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37.“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C)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38.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B)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39 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 (A) A.“登门槛”效应 B.低球技术 C.留面子效应 D.过度理由效应 40.“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B)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41.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心理学家是(A)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斯普兰格 D.荣格 42.情绪所反映的是(D)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43.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A)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4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B) 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睹物思人 D.望而生畏 45.待人直率热情,但较急躁、易冲动,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属于(B)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46.表现和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D) A.动作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面部表情 47.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48.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C)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49.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A)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50.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51.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目标结构类型是(B) A.竞争型 B.合作型 C.个体化型 D.放任型 52.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 A.气质 B.动机 C.性格 D.能力 53.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C) A.感觉的阈限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54.一段记忆材料往往开头和结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却容易遗忘,这是由于中间部 分受到了什么抑制的干扰(C ) A.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双向抑制 D. 单一抑制55.“举一反三”是一种( B) A.负迁移 B.顺向迁移 C.逆向迁移 D.纵向迁移56.意志的最重要品质是(B )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57.有人擅长形象思维,有人擅长抽象思维,这是能力的什么差异(B) A.表现早晚的差异 C.水平高低的差异 B.类型的差异 D.有无的差异#58.某学生认为自己上次考试成绩不佳是因为考试题目太难了,这是一种什么归因类型( B) A.内部、稳定、不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 B.内部、不稳定、可控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59.程序性知识通常以 ( A )方式来表征。 A. 命题 B. 产生式 C. 命题网络 D. 图式60.某学生对一个问题百思而得其解后感到特别兴奋,这属于一种( D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满足感6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中,(C )是得体语言的特征.A 语言知识 B 语言技能 C 文化意识 6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中,(B )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 学习方法 B 学习策略 C 学 习效果 6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C ) A.做人教育 B.职业教育 C.基础教育 D.专业教育 64.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65.“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 )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6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B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67.毛泽东同志在 1957 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 )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6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B)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9.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7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D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7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73.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84.我国中小学的主要任务是( C ) A.升学 B.就业 C.提高基本素质 D.大学预备教育#85.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阶段是( B ) 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86.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 A.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 D.心理特征 87.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A)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88.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D)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89.思维的过程不包括(B) A.分析与综合 B.判断与推理 C.比较与抽象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90.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9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C) A.兴趣爱好类型 B.性格类型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D.动机需要类型 92. 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 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 以展开的、 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C)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93.下列哪种选项是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分量表的项目(D) A.完成图片 B.排列图片 C.实物组合 D.数字推理 94.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 C.韦纳 D.多伊奇 95.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B)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96.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D) A.罗夏克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97.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 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 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C) A.研究型 B.艺术型 C.现实型 D.社会型 98.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 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B)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99.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B) A.意识活动 B.反射活动 C.智力活动 D.精神活动 100.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B) A. B. C. D. 101.不是智力技能的特点的一项是(D) 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B.动作进行的内隐性 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D.动作结果的意识性 102.成就动机理论的研究表明,成功概率约为以下哪个数值的学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生达到最佳动 机水平(C) A.20% B.30%C.50% D.70% 103.气质类型(D) A.有好有坏 B.都是好的 C.都是坏的 D.无好坏之分 104.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B) A.竞争目标结构 B.合作目标结构 C.个别化目标结构 D.成就结构 10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06.拉塔标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 现象被称为(D) A.社会干扰 B.群体影响 C.群体一致性 D.责任扩散 107.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哪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治疗观点?(C) A.精神分析法 B.行为矫正法 C.人本主义疗法 D.理性情绪疗法 10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弗洛伊德 B.班杜拉 C.马斯洛 D.艾利斯 109.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用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B)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1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A)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111.记忆过程包括(D)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12.课堂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C )。 A.规范 C.课堂气氛 B.舆论 D.凝聚性113.引导个体的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D ) A.内驱力 C.期望 B.需要 D.诱因114.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C ) A.能力 C.任务难度 B.努力 D.运气115.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C ) A.共同的要素说 C.关系转换说 B.概括原理说 D.学习定势说116.组块的概念是由于 1956 年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的。 ( C ) A.曼德勒 C.米勒 B.里奇 D.巴特利特11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 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 C.概括 B.比较 D.抽象118.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 B ) A.布鲁纳 C.斯金纳 B.奥苏贝尔 D.加涅119. 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叫( C )。 A.能力 C.性格 B.气质 D.习惯12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C ) A.彪勒 C.华生 B.马斯洛 D.皮亚杰121.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C )。 A.准备律 C.效果律 B.练习律 D.动机律12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因作出某种行为而受到强化, 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于强化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负强化 D.无意强化 12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B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4.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 习者头脑中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C )。 A.比较性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先行组织者 D.固定点 B )。 125.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 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 这称为( B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126.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观点,以下几种认知教育目标中水平最低的是 ( D ) A.分析 C. 综合 B. 运用 D. 领会127 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 ) A.能力 B.努力C.任务难度 D.运气 128.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A ) A.形式训练说 C.概括原理说 B.共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129.程序教学的倡导者是 ( C ) A.布鲁纳 C.斯金纳 B.奥苏贝尔 D.加涅130 属于负强化的的实例是 ( B ) A.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121、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B )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与智力是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132、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C ) A、冯特 C、桑代克 B、华生 D、赫尔巴特133、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A )左右。 A、50% C、70% B、60% D、80%134 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B ) A.能力 B. 运气C. 任务难度 D.努力 135.埃里克森认为,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信任与不信任,是在建立,并在以后继续发展的。 ( A A.婴儿期 C. 学龄初期 ) B. 幼儿期 D. 青春期136.贾德所做的著名的“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学习迁移的( B ) A.共同要素说 C. 关系转换说 B. 概括原理说 D. 学习定势说137.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 ( B ) A.试误学习院 C.接受学习 B. 顿悟学习 D. 有意义学习138.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头”的心理学家是( C ) A.格赛尔 B. 皮亚杰C. 维果斯基 否 D. 科尔伯格 139.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 D )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A.教师教学 c.学生学习B.教师教育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140、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 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 D )策略。 A、系统化 C、替换 B.联想 D.精细化加工141.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C)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手段 D.教育途径2.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 A.学校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招生考试制度 D.课堂管理制度142.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E)。 A.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C.教育要求 D.教育影响 E.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现状与教育目的的矛盾 14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14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 A.示范性 B.复杂性 C.连续性 D.创造性#14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药可救,那就违背了( D )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14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答案是 A] A.了解和研究学生 C.进行个别教育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147.下列哪个观点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B)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B. 应C.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148. 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 , 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 A. 评价 用 C.领会 D. 综合149. 教师用红笔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是利用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B )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150. 学生上课时记笔记,这是在运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C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 D.计划和监控策略15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 A.杜威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C)15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心理学 B.教育哲学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D)15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15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 C)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15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A) C.课的方法 D) D.课堂教学 D.课的活动形式15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15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5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C)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15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 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式 C) D.能动性 C) D.《中庸》16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16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 A.《论语》 B.《大学》C.《学记》 D)16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D.利托尔诺 A)16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A)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16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16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D)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C)16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16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 育方法是( B) B.榜样示范法 C)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A.品德评价法16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16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 动是( D)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B) D.成绩评定 D.课外校外教育A.课外教育17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17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B) C.意识活动 A) D.色调感 D.技能活动17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 B.曲调感C.节奏感 D)17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 B)D.缺乏社会性刺激17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D.兴趣 D) D.提取性障碍17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 C)17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D)17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7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C) D.兴趣A)17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C) C.颞叶180.听觉中枢位于 ( A.额叶 B.顶叶D.枕叶 ( B)18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D.苏格拉底 ( C) D.《普通教育学》18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B) D.夸美纽斯18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 B.杜威C.斯宾塞 A)18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 ( B)D.现场教学18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戌癸丑学制 ( B)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18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C.社会效益论思想18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C)18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 D)18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B)D.基本要求19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C.个别辅导D.布置作业 ( C)19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9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B)19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 C)B)D.逆向遗忘19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D.嗅觉感受性 ( D)19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 B)D.视轴辐合19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 D)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19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 A)19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19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A)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20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20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C)A.《论语》B.《大学》C.《学记》D.《师说》 203.普及教育始于( C)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04.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B)A.积极过程 B.能动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 20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始于( B)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 206.智育中的“智”是指( B)A.知识 B.知识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207.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C)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20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D) A.质量观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20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D)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2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C)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21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B)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1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C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21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D 能动地接受教育21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21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 A. 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21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D.福禄倍尔21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B )。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21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D)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21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C)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建班集体 22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B )。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22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A)A.孔子 B.柏拉图 C.杜威 D.卢梭 22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B)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22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治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22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A.前提 B.基础 C.方法 D.中心 22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B) C)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政治课 D.班主任工作 22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2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22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B) B)A.10、11~11、12 岁 B.11、12~14、15 岁 C.13、14~15、16 岁 D.7、8~9、10 岁 23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231.教育是一种( D) C)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32.教育学的源泉是( C) A.教育理论 B.教育规律 C.教育实践 D.教育需要 23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B)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罗杰斯 D.赞可夫 23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235.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D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23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 A)A.1862 年 B.1901 年 C.1911 年 D.1949 年 23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D)23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规律 23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C)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24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24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D. ②④ C)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24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24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24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24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24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 式为(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248. 在\'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24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25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251.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_______ 。 A.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B.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 C.帮助学生模仿 √D.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252.小学英语教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学生对异国文化 的正确态度。教材还要培养学生_______ 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A.学习能力 B.自我管理能力 √C.用英语进行交流 D.创新能力 25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英语的终点目标是二级。二级目标在词汇方面要求_______ 。 A.学多少算多少 B. 个单词 C.500 个左右单词 √D.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 600―700 个单词和 50 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54.小学英语教学要从模仿性的唱歌游戏着手,通过 1―2 年的语感积累,再通过多种活动训练,培养用 英语听、说、读、写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主线应是_______ 。 A.活动 B.玩演 C.培养语感√D.学习用英语做事 255.小学生处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诱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 教学中_______ 。 A.只专注宣传英语国家的科学成就 B.只专注介绍英美人民的生活 C.侧重鼓励学生去追求到国外学习与生活 √D.在介绍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 256.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应考虑_______ 。 A.活动教学的经验√B.本班学生的特点 C.活动是否方便 D.活动是否生动有趣 257.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_______ 。 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 √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 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 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课本 258.小学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与习惯,因此他们要_______ 。 A.适应市场经济的惯例,把学生和家长当作顾客似的“上帝” B.对学生爱若子弟,为家长分忧 C.适应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自己的亲和力 √D.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展的意识,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理念 259.小学英语课堂唱英语歌,应要求_______ 。 A.曲调准确 B.唱得有情感 C.结合学生生活 √D.重在唱会歌词,产生背诵英语材料的作用 260.教育部之所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现代化教 学手段是因为它具有许多功能,比如_______ 。 A.提高学习兴趣 B.消除感官疲劳 C.与国际英语教学手段接轨 √D.能活化所学英语的情境、语境,便于在用中学。 261.创设情境既要接近学生生活,又要新颖离奇,还要简而易行。但最重要的一点是_______ 。 A.能激发兴趣 √B.能反映所学英语材料用于交流的社会环境 C.能宣传英语民族的文化 D.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英语教材的内容 262.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关于听说的要求,除了要求能听懂常用指令并做出适当反应,以及能就 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等要求之外,还要求_______ 。 A.能有较快的听说速度 √B.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C.能在说话中不带汉语腔调 D.能在听音中不进行英-汉翻译 263、以下哪一项不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D ) A、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B、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C、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D、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64、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 3 年级开设英语课程。 《标准》 _____为 6 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_____ 为 9 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____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A ) A、第二级;第五级;第八级 C、第一级;第四级;第七级B、第三级;第六级;第八级 D、第二级;第六级;第八级265、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由_______构成。( C) A、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创新精神 B、语言知识、交际能力、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合作精神 C、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 D、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学习方法、祖国意识、文化理解 266、( B) 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A、打下良好的听、说、读、写基础 C、每天背诵一篇经典课文 B、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D、课前准备、课后复习267、( A)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英语应以______为主,学习者最主要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获得_____。 A、实践;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B、掌握知识;尽可能多的语言知识 C、交际;尽可能多的英语信息 D、听说;听与说的能力 (C )268.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中心阶段是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 C.理解 D.巩固269.教学评价是指(D ) A.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C.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评价 B.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D.对教师、学生及课程的评价270.试题能准确测出所要检查的教学内容,这说明试题有( A)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271.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是(B ) A.教育方针 C.教学内容和任务 B.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D.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27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273.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D ) A.遗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274.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275.快捷而合理处理问题的意志品质是(C )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276.下列不属于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是(A ) A.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C.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B.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倾斜 D.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专项补助278.胡锦涛总书记 6 月 25 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坚持改革开放279.新课程的课程结构特点体现在( A) A.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适用性、整体性和差异性 B.发展性、独立性和丰富性 D.自主性、多样性和单一性280.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的权利有: (D ) ①学习权 ②获得奖励、资助权 ③获得公正评价权 ④民主管理权 ⑤申诉起诉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281.下列无法进入“盐城教育科研网”网页的一项操作是(A ) A. 在地址栏内输入 http:/ 后直接进入 B. 在地址栏内输入 http://
后直接进入 C. 登录盐城教育网首页后,点击“教育科研”栏进入 D.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盐城教育科研网”后进入 282、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 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83、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 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284、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85、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86、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7、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 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288、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289.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290.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291、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29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 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93.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A )D.赫尔巴特294.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 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295.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 学模式为( B ) B.示范――模仿式A.讲解――接受式 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296.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 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297.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B ) D.都是客体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298.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B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29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B )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300.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 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30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302.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 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303.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 C )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304、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 为一体,注重( 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7、( 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05、阅读是学生的( 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306、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 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307、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308、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09、 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 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310、(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 创新精神; 311、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3) 多元智能理论; 312、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313、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314、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 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315、(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16、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317、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 A ) ①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②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318、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 B ) A. 国家统一管理课程 B.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C. 学校自主管理课程 319、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A 必然 B 必要 C 必需 320、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 改革 B 创新 C 变革 321、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 A 发挥 B 发展 C 发扬 322、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 变革 B 改变 C 变化 32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 重要 B 基本 C 必要 324、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 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 A 重要 B 必要 C 首要 325、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 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326、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327、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328、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329、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 330、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31、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 33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 B、耳 C、心 D、眼 333、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 B、尊重 C、赞赏 D、引导 334、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335、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 A、1/3 B、2/3 C、1/2 D、1/4 336、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 )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337、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B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 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38、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 )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339、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 A ) A 时代的要求 B 教学要求 C 家长的要求 D 学校的要求 34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C ) A 教材改革 B 课堂教学改革 C 课程改革 D 教师素质提高 341、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 ( C ) A 教学大纲 B 学生发展特点 C 国家课程标准 D 课程改革纲要 34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D ) A 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B 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 C 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 D 针对性、实效性、 主动性 343、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 ( D ) A 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 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 C 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 D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4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 C ) A 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 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 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345、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B ) A 教材就是教科书 B 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 教材就是课程 D 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34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A ) A 自主、合作、创新 B 自主、合作、探究 C 主动、合作、改革 D 提高、发展、创新 347、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 B ) A 人类至少有 7 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 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 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 D 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348、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 A 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 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 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 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349、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 ( B ) A 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 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 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350、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 ( A )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351、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A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352、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 ( A ) ①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②研究教材。③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 用教材。 A①②③ ④研究学生特点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353、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 ( B ) A 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 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 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 354、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 ( D )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 让学生学会知识 D 师生的交往互动 355、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 C )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 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③ 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356、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 问题性 B 开放性 C 过程性 D 综合性 357、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 C )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 358、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 ( C )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②德育目标 ③过程与方法目标 ④能力目标 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359、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 D )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②教师观的转变 ③学生观的转变 ④教学观的转变 ⑤评价观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60、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 C )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② 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 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④ 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361、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 A ) 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 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 ④“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 ①② 36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D )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 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 ③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 ④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⑤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363.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 ) 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 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 要 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⑥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A.③④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364、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 A ) ①均衡性 ②综合性 ③选择性 ④系统性 ⑤实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65、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366.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67.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A )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36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 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 提出一种新的“四 结合”,即( 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369.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 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A )。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B、辩论 C、合作性讨论 D、异步讨论(如 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370、“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体现出( A )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71、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 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37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C )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373、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C ) A、三心二意 B、三令五申 C、三言两语 D、三番五次 374、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A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 合 375、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均衡性 C、针对性 发展性 发展性 互补性 综合性 B ) 综合性 整合性 选择性 自主性 D )B、均衡性 D、针对性376.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37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 A 改革开放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和平与发展378.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C) A 小康社会 B 信息化社会 C 学习型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B )379、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A、课程性质 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D、评价建议 380、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B)381、“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B)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D )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D、①②④ C ) ③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④完善个性,展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8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A、①②③②学生是独特的人B、②③④C、①③④383、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现个人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D、①②④38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D )。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85、 ( A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A、国家课程标准 B、地方教材 C、校本教材 D、教学大纲 386、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 C )。 A、以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全部下放权力,实行校本教材教学为主 387、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 D )次。 A、7 B、4 C、5 D、8 388、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 放在中心位置。( 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教师和学生 389、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 意义更大。 ( A )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校长 D.教 研组长 390、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C ) A.教学目标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教学要求 D.教学过程 391、 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 B )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 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D.信任学生 392、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 的圣殿。 ( D ) A.情感体验 B.师生交流 C.学生成才 D.人性养育 393、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 A ) A.民主平等 B.关心学生 C.以人为本 D.鼓励学生 394、( B )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 发展的评价体系 395、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 B )。 A、单一性 B、多元性 C、动态性 396、“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 B )的特点。 A、科学性 B、灵活性 C、有创意 397、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A )。 A、促进发展 B、甄别与选拔 C、展示激励 39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C )。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399.学校教育产生于( B)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0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40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02.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 课程, 自小学 年级开始设置, 每周平均课时。(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40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B)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0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40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40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40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 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④ 40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409 .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 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410.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11.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41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413、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A )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4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 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 提出一种新的“四 结合”,及即( 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415.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 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A )。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讨论等) 416.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 D 十五大 B、辩论 C、合作性讨论 D、 异步讨论(如 BBS、电子邮件41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 A 改革开放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和平与发展41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 B) A 人民当家作主 B 实现共同富裕 C 发展生产力 D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19.我国的立国之本是( B) A 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党的领导 420.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C) A 小康社会 B 信息化社会 C 学习型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A 四项基本 B 直接“三通”421.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D )原则。 C“一国两制” D 一个中国422、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 放在中心位置。( 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教师和学生 42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 意义更大。 ( A )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校长 D.教 研组长 424、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是根据具体的 ,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C ) ( A.教学目标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教学要求 D.教学过程 425、 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 B )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 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D.信任学生 426、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 的圣殿。 ( D ) A.情感体验 B.师生交流 C.学生成才 D.人性养育 427、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 A ) A.民主平等 B.关心学生 C.以人为本 D.鼓励学生 428、“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体现出( A )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429、( B )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 发展的评价体系 430、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 B )。 A、单一性 B、多元性 C、动态性 431、“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 B )的特点。 A、科学性 B、灵活性 C、有创意 432、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A )。 A、促进发展 B、甄别与选拔 C、展示激励 433、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C )。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1、《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D A、两个 B、九个 C、四个 D、五个 )级别。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 B )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A、合理地 B、创造性地 C、按照要求 D、原封不动地3、《标准》以学生“(A)”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A、能做某事 B、体验 C、探索 D、掌握 )能力。4、英语课程内容的学习,要发展学生的( D A、听说读写 B、交流 C、会话D、综合语言运用5、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 B )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 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A、形象思维 B、学习策略 C、评价 D、教学方法 ),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6、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 C 学效果。 A、教学的方法 B、学习的方法 C、教学资源D、教学方式 )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7、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 A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A、多元化 B、形式化 C、主要方式 D、重要形式 )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要避免使用过8、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C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进行评价。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时间 D、教学重点9、教师应该做到:准确把握本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 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 D A、教学目标 B、教学技巧 C、教学重难点 D、教学策略 )。10、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 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 注( B ),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A、学生的学习 B、学生的情感 C、知识的掌握 D、自己的教法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