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价格会让肌肉萎缩吗

疾病简介/二硫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工业品有坏萝卜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及氢氧化钠溶液,腐蚀性强。急性二硫化碳中毒均因生产中发生产事故而吸入其高浓度蒸气所致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发生昏迷、,甚至死于呼吸衰竭。
急性中毒需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障碍疾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或精神病等鉴别。轻度慢性中毒的诊断需排除社会心理因素和其他躯体疾患包括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冠心病、贫血、屈光不正、、等,以及某些精神病早期所引致的类神经症。重度慢性中毒者应与脑退行性疾病、血管性痴呆等鉴别。鉴别的要点在于详细调查毒物接触史,以及全面仔细地进行查体和必要的有关实验室检查。
中国现用的车间空气中CS2最高容许浓度为lOmg/m3,已有一些研究结果提示,这一卫生标准需要修订,以确保作业者的健康。对CS2作业者应给予就业体检和上岗后的定期查体,包括内科、神经科和眼科检查,必要时进行神经肌电图、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具有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各种精神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或糖尿病者,不宜从事CS2作业。
致病原因/二硫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1.使用二硫化碳的工业生产事故:常见用二硫化碳制粘胶纤维的化纤厂拉丝车间,以及制造玻璃纸、硫化橡胶、四氯化碳、硫氰酸盐等化工生产中。由于对金属、木质及橡胶等都有较强的腐蚀作用,故生产设备、管道极易受腐蚀而发生跑、冒滴、漏或突然破裂等意外事故,导致急性中毒发生。
2.无防护地使用二硫化碳:在用二硫公碳为羊毛去脂的羊毛加工业,用作衣服去渍剂的干洗业,以及用作熏蒸剂为粮食消毒、灭虫的种库、粮仓,也可因疏于防护,在通风不良环境中作业过久而吸入大量高浓度二硫化碳气体,引起。
3.制造二化碳的生产过程中中毒:在用通入燃烧的炭火以制造二硫化碳的生产过程中,如设备简陋或防护措施不周,可因吸入大量逸出的二硫化碳浓蒸气而发生急性中毒。
一般人在二硫化碳空气浓度为1~1.2g/立方米的环境中几小时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症状,吸入10g/立方米以上1~2h者可致死。二硫化碳液体也可经皮肤或消化道吸收。成人经口最小致死量为10ml。
症状表现/二硫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急性中毒呈麻醉样作用,多见于生产事故。轻者酒醉状态,步态不稳及精神症状,并有感觉异常。重者脑水肿,出现、谵妄、昏迷,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个别可留有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主要损害神经和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早期为精神症状,随后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脑神经病变,严重的可有椎体外系损害。精神症状不一,轻者为情绪、性格改变,重者有躁狂抑郁型精神病。多发性神经炎早期呈手套、袜套型,沿桡、尺、坐骨及外腓神经疼痛。以后骨间肌和鱼际肌萎缩,甚至步态不稳、跟腱反射消失。如基底受损可发生震颤麻痹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可有脑、视网膜、肾和冠状动脉类似粥样硬化的损害,血液中胆固醇可增高。
重者脑水肿,出现兴奋、谵妄、昏迷,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个别可留有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慢性中毒主要损害神经和心血管系统。
测定尿中二硫代物(2硫代4氢噻唑酸)和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可分别作为CS2接触指标及中毒诊断指标。脑电图检查、肌电图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及荧光眼底摄影,可反映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及血管硬化的早期改变。
诊断及分级标准/二硫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轻度中毒 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者:
a)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觉、触觉或音叉振动觉障碍,同时有跟腱反射减弱;
b)上述体征轻微或不明显,但神经一肌电图显示有。
重度中毒 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者:
a)四肢远端感觉障碍、跟腱反射消失,伴四肢肌力明显减退,或四肢远端肌肉萎缩者;显示神经源性损害,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或诱发电位明显降低;
b)中毒性脑病;
c)中毒性精神病。
诊断依据/二硫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1.慢性轻度中毒:
①具有长期接触超过国家允许浓度的二硫化碳职业史;②有头晕、头痛、、多梦、乏力、减退、激动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波动超出正常范围或心电图呈现心律不齐等植物神经失调表现;
③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末端多次检查有范围恒定的明确感觉减退或肌电图显示两条以上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④脑电图呈中度异常;⑤视网膜微动脉瘤、出血点或片状出血、渗出;⑥有肯定的视功能(、视野)障碍,伴有角膜知觉消失及视网膜动脉硬化(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者。
具有①、②两项以及③、④、⑤中任l项者可诊断。
2.慢性重度中毒:
①有职业接触史及轻度中毒的表现;②有中毒性中枢神经器质性损害的症状与体征,脑电图呈重度异常,或可确诊为中毒性精神病者;③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明显加重,并伴有运动障碍;④视神经萎缩,视功能(视力、视野)高度障碍。
具备①项以及②、③、④中任l条者可诊断。
疾病检查/二硫化碳中毒
测定尿中二硫代物(2硫代4氢噻唑酸)和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可分别作为CS2接触指标及中毒诊断指标。脑电图检查、肌电图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及荧光眼底摄影,可反映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及血管硬化的早期改变。
急救措施/二硫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1.吸入中毒者,应立即逆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并给予吸氧。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作;呼吸衰竭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3.换去污染的衣物。皮肤沾染者,可用酒精擦洗 ,再用清水冲净。
4.对昏迷病人,在吸氧,给呼吸、循环兴奋剂同时,可给予甘露醇、山梨醇或50%葡萄糖等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促进苏醒。
5.对躁狂、兴奋、抽搐者,可给安定、苯巴比妥等静脉注射,或用水合氯醛灌肠,也可用针炙治疗。
6.误服中毒者,应尽快给予催吐或洗胃、导泻。
7.可给予γ-氨酪酸、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都可喜等,以促进脑细胞代谢。对视神经炎等周围神经病变,可用、B2、B6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有人报道,用强的松龙0.2ml加普鲁卜因2ml作球后封闭,对眼底病变效果较好。
疾病预防/二硫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1.二硫化碳易挥发,易燃,易爆,故在制造和使用本品的车间里,通风、照明、系统均须有防火、防爆装置。禁止在车间里抽烟或以明火取暖,还应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气设备。
2.在运输或贮存二硫化碳的容器内应加入大量的水,以封闭液面,防止本品的液体和蒸气逸出。
3.在粘胶化纤生产厂,二硫化碳与硫化氢同时存在,、、管道等应尽量改用、、塑料管。对废气、废液,应安装二硫化碳冷却塔进行回收处理。
4.加强个人防护。进入高浓度危险地带操作,如洗涤粘胶搅拌器、投料、管道疏通或反应炉炉顶加料等,必须事先穿戴好防毒面具,塑料手套和防护衣服,防止皮肤接触。
5.对二硫化碳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性体检,对患有器质性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神经官能症、视网膜疾病及肝、肾疾病者,或怀疑有慢性中毒者,均不得上岗作业。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吉林中医药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2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48:0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1、正己烷中毒文献介绍
1.1 综述类
正己烷沸点68.74℃,为饱和脂肪烃类,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挥发性液体。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人机体,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其急性毒性属低毒类,但因其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应视为高危险性毒物。
正己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肝、肾、脾、睾丸、血液和神经组织中;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生产环境中正己烷气体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慢性正己烷中毒中主要以神经毒性为主,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为重要,正己烷进入人体后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代谢有影响,致神经纤维变性,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由于远端粗大神经纤维轴突退变而引起的感觉一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远端有程度和范围不等的痛感觉减退,严重者可累及运动神经,常伴有四肢无力,肌肉疼痛,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缩,视觉和记忆功能损伤。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轻症病人应尽早脱离正己烷作业,中度病人一般可治愈,重症病人可留下终身残疾。【大蒜油对正己烷代谢的影响及机制】、【/view/995959dca58da.html】。
慢性正己烷中毒主要引起广泛性周围神经损害,肌肉受损程度较轻,特点是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初始临床症状较轻,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容易忽视。从接触到发病1~38个月,病程 6~30个月不等,临床常先有一段潜伏期,通常约10个月,随后表现出食欲不振、头昏、体重下降、乏力、纳差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触电样”、“ 蚁走样”及“ 胀大变厚”等感觉异常,后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 较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 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正已烷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正己烷具心脏毒性,表现为心律不齐,心室颤动,心肌细胞受损等。【、】
正己烷慢性中毒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损害:临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颅神经损害,神经行为功能损害
2)眼损害。
3)心脏损害
4)肝脏损害::肝脏是正己烷主要代谢场所,在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催化下,正己烷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产物。动物实验证明,正己烷具有膜损伤作用。近年,有学者研究后认为,正己烷所致的肝脏损伤,极有可能是脂质过氧化损伤,并可能是正己烷毒性作用机制之一。陈嘉斌等观察到,大部分病人早期有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于是,他们选取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33人、接触正己烷1 个月到7年的员工66人、无毒物接触史30 人,进行肝功能和肝脏B 超检查,全部对象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阴性。结果,中毒组5例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8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接触组5例ALP 升高,中毒组球蛋白(GP)异常高,接触组和中毒组肝脏B超回声稍粗,差异有显著性,接触时间越长,肝B超回声增粗的比例越大,显示肝纤维化率高,总结出接触正己烷有肝脏损害可能。
5)皮肤损害:正己烷有强烈的去脂和刺激作用,可使皮肤潮红、水肿、发凉及皮肤粗糙。
6)其他:正己烷还可使女性患者出现停经及月经失调。【正己烷中毒研究进展】
1.2 对中枢神经损害,对脑的损害
正己烷中毒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正己烷且缺乏有效防护时可诱发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中枢神经损害.【正己烷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人群调查及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研究】
正己烷不但可以导致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亦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正己烷中毒患者28例脑电图分析】
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脑诱发电位的异常提示存在慢性脑损害,需采用相应的脑保护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脑诱发电位的临床观察】
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不仅仅局限于周围神经,而且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广泛的,必须避免在没有保护的环境中长期接触含有正己烷类有毒有害化合物。【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主要临床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多属感觉*运动障碍型,也有以运动或感觉障碍为主的病例。正己烷还可损害神经行为功能,如正己烷工人的躯体晃动频率分析提示有前庭-小脑和脊髓-小脑传入通道损害。以心理测试、脑电图以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接触溶剂汽油、甲苯及正己烷混合物的鞋厂工人作调查,发现有脑电图异常和智力损害,提示枕部皮层功能受损;接触含正己烷、甲苯、二甲苯、正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的油漆工人的连续操作、图形比较和记图能力均明显变差,提示有视觉持留和认知能力减退。正己烷可能具心脏毒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可引起眼损害,主要为获得性的蓝、黄色谱辨色力下降,视力下降、视野缩小、黄斑病变、视神经炎和萎缩等,【正己烷中毒临床概述】
正己烷是一种具有高度危害的神经类毒物,人接触中毒后会造成神经系统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神经纤维变性。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感觉异常,肌无力,类神经衰弱综合症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还可表现为脑神经损害和皮肤红斑、起疱等,重者可引起呼吸抑制。更严重的是,即使停止接触正己烷,1-4个月内病情仍可能恶化。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下肢瘫痪和肌肉萎缩,导致残废。正己烷目前尚无特殊解毒剂,治疗上主要采取尽早脱离接触和对症处理的方法。【正己烷中毒,劳资双方无法承受的痛】、【泉州莆田两地正己烷中毒的调查】
接触正己烷作业工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状态、记忆力、协调能力、运动速度及运动准确性等功能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正乙烷作业工人神经功能隐蔽性影响的初步观察】
脑电图的改变,说明脑对正己烷的毒性作用有相对敏感性,正己烷的毒性作用对人脑生物电有一定影响。【正己烷接触工人36例脑电图分析】
中枢神经细胞在人体成年后就基本无法再生了,神经系统受伤,就很难自然恢复功能。
1.3& 肝肾损害
正己烷染毒导致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受损、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肝、肾组织均有较明显的氧化损伤发生;
近年报道,高浓度正己烷长期暴露引起脂肪肝增加。正己烷属低毒性物质,肝脏是其主要的代谢场所,其在肝微粒体细胞色毒P450的催化下,被氧化成毒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因此肝脏既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又是毒性物质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北虫草对正己烷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起肝肾损害。【阻击正己烷】
慢性毒性表现为周围神经病、还有心脏损害和视觉障碍等。肝、肾损伤。皮肤损害。轻度中毒者痊愈后可重返原工作岗位,中度及重度患者治愈后不宜再从事接触正己烷及其它可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工作。【正己烷的毒理学研究近况】、【正己烷的毒理学研究概况】、【正己烷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治概况】、
疲乏无力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一。不同病人表现不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而且经充分休息,疲劳感仍不能消除,严重者好像四肢与身体分离似的。其原因主要因为病人食欲不振和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摄入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肝细胞被破坏,使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而糖原是人体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另外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及肝细胞破坏引起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了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说不出的全身乏力【】
与正己烷、肝脏相关的部份文献目录
59-2010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北虫草对正己烷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不同浓度正己烷对接触者肝脏的影响
常州市化工行业工人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
胆红素和牛黄拮抗正己烷致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济源市化工企业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
联建有毒吗_百度知道
牛黄及制剂对正己烷致小鼠肝、肾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研究
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以牛黄为主药的中药方剂拮抗正己烷所致氧化损伤的初步研究
正己烷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治概况
正己烷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治进展
正己烷毒性作用的研究
正己烷对实验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正己烷灌胃致周围神经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正己烷急性染毒对小鼠肝、肾损伤及机理探讨
正己烷急性吸入毒性作用的肝脏形态学观察
正己烷接触工人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调查
正己烷慢性吸入小鼠实验模型建立
正己烷吸入致大鼠肺和肝肾损害的研究
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012
正己烷致大鼠过氧化损伤及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正己烷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及肝细胞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正己烷致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研究
正己烷中毒的神经电生理追踪检测
正己烷中毒研究进展
脂肪肝_百度百科
1.4 听力的损害
环保组织调查认为与正己烷的慢性毒害造成其中8人听力下降、8人患上贫血。【围剿正己烷:美国的清洁剂去毒化过程】
听力损伤差异则有显著性, 原因是单纯接触噪声工人只受噪声危害,损伤部位只在内耳,听神经未损伤,听力损伤较轻;混合接触组受两种职业有害因素的作用,一是正已烷损害了听神经,二是噪声损害内耳螺旋器,联合作用使接触组听力损伤得严重。【噪声和正己烷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同时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加重噪声的听力损害】
1.5 对眼的损害
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辨色力和视力障碍、黄斑病变以及视神经功能损害.如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视网膜各层均存在清除自由基的天然保护系统,包括抗氧化物酶和自然抗氧化剂,它们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终止自由基链反应,达到清除自由基,防止组织破坏的目的。,脂质过氧化物损伤是2,5-HD视网膜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2,5己二酮对小鼠视网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慢性正己烷中毒可能出现眼损害,主要表现为获得性蓝―黄色色谱内的辨色力下降、黄斑病变、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以及球后视神经炎等,中毒早期即可出现,并且可存在较长一段时间【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眼损害的初步观察】
2、治疗的及时性、后遗症及职业禁忌
正己烷中毒尚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对于正己烷慢性中毒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美国壳牌正己烷标签上标有“该化学品可致不可逆的肢体残疾”【永远的伤痛(5)中国民工潮】 
职业病研究院的专家告诉记者,治疗正己烷中毒时间非常重要,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发病后的半年。错过了就很难再恢复。医生说正己烷中毒恢复需要6-39个月,【职业病之痛】系列报道:正己烷中毒】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刘移民主任医师说:“正己烷中毒如果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可以恢复。但目前,尚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强调正己烷慢性中毒的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到疾病后期,病情严重者可能留下后遗症,如永久性电生理损害、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等。”
经过治疗之后,是否留下后遗症因人而异:及早发现中毒,脱离正己烷环境,及时治疗是可以不留后遗症的;中毒发展到周围神经炎,出现行走困难和肌肉萎缩阶段,若是体质好的年轻人还可以恢复,但年老体弱者恢复难度就大很多了,甚至无法恢复,留有后遗症――主要是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肌力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四肢肌瘫。
职业病工伤鉴定分为十级伤残,一级最重,十级最轻。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正己烷中毒的工人如果做肌电图检查证实四肢肌力明显下降,伤残等级起码在八级或更重。【聚焦毒苹果事件:有机溶剂长期接触易中毒】
在治疗过程中早期加强心理治疗及功能锻炼至关重要,住院正规治疗较在家自行治疗效果好。治疗不及时可遗留手足部变形,肌电图异常及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等,与以往报道基本相符.
【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观察分析】
部分患者入院后第2次复查(距发病已10 个月),神经传导速度部分仍呈下降趋势,表现为中度亚活动性神经原性损害。患者症状、体征也同时加剧。提示脱离正己烷接触后,周围神经损伤可持续10 个月以上。至今2例中度中毒患者拇趾背伸肌力仅3、4级,重度中毒者生活仍不能自理,提示正己烷中毒康复较困难。【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及预后】
正己烷的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正己烷,可发生周围神经病,特点是隐匿性和进展缓慢。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较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己烷中毒易被误诊,且病程长,无特殊治疗方法,恢复较慢,严重者可能留下后遗症,患者很痛苦。因此预防中毒至关重要。【正己烷中毒情况24例调查分析】
患者终身不能接触损害神经的毒物,如:铅、锰、铊、砷、正己烷、二硫化碳、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二氯甲烷、二氧六环和某些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如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乐果、氧化乐果、对硫磷、马拉硫磷、丙胺氟磷、磷酸三邻甲苯酯等。生活中常见的乙醇、甲苯、二甲苯、烟也不得接触。
正己烷中毒受害者情况:
&例1、苏州联建科技毒苹果中毒受害者贾景川,
2007年5月入职,2009年5月份开始,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阿景都感觉不对劲,两只手一直发抖,四肢没有力气,还有发烧的感觉。从2009年8月开始,先后两次共住院10个月,9级伤残,正己烷中毒职业病明显给他留下了后遗症,全身没有力气,双手还会发麻、疼痛,厉害的时候会抽筋、出汗。未满30却过上了60岁的生活。【苹果员工因污染致残续:六名受害者称有复发迹象】。
这个手一天到晚,手一直都不干,感觉没有什么力量,到哪个地方都想躺一躺,感觉都很累,每天都这样。四肢末端的神经都是有问题的,打个比方说,这个东西冷一点热一点,但是有问题的人,可能反应就比别人慢半步。
问:您的病治不好吗?答:谢谢你的关心,职业病永远治疗不好,我会让我孩子生活的快乐,
问:在干什么工作?答:现在在家无业只能干点简单农活,每月吃药费用500元。我现在一个月500元的药费,我在一边吃药一边维权,路会很长的。
问:您的病治不好吗?答:永远治疗不好,只有靠药物维持现在的身体。
问:能彻底痊愈吗?答:不可能,能够保持现在的病情也很难。失去药物病情会加重的。
例2 :崔广双(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十级伤残)告诉我们:由于药费很贵,他很少去买药,每每身体不舒服时,就自己对照书本做做按摩来缓解病痛。我们一遇到天气乍冷,腿关节、膝关节、肘关节,那种滋味真难受。我人瘦,我喜欢蹲下去,蹲下去以后几分钟想站起来的话,必须扶着东西站起来。感觉到有手麻脚麻的现象,而且有时候四肢,感觉到腿无力。【苹果公司中国代工厂被指排污污染环境】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了一下最近的天气,热的热死,涝的涝死,惊得我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吃个雪糕来压
前几天,我公司附近(300-800米半径)的两个单位,都是电缆厂,相继出现安全事故。
查看: 1962|回复: 18
二硫化碳的介质特性是中毒危害还是高毒危害?
阅读权限90
积分帖子主题
注册海川与360万海川共分享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化工工艺手册中将二硫化碳划为高毒危害介质,而HG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害程度将二硫化碳划为中度危害
介质,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参照哪个标准规范呢?因为一旦将其定性为高毒危害介质,设备设计时,势必会提高要求。请大家说说,大家有没有
类似的情况呢?谢谢!
已有&0&人打赏作者
阅读权限180
积分帖子主题
安妮的宝贝的管辖
&成长值: 13596VIP6, 成长值 150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4 成长值
本帖最后由 安妮的宝贝 于
11:56 编辑
l二硫化碳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概述
  二硫化碳(分子式CS2)为易挥发的液体,纯品五色透明,具醚样气味,工业品为黄色,有坏萝卜气味。沸点46.3℃,蒸气相对密度2.6。高度易燃,可生成S02有毒烟雾。CS2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有爆炸性,爆炸下限和上限分别为1.0%和50.0%。受冲击、摩擦或震动时能发生爆炸性分解。与氧化剂猛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几乎不溶于水,可与脂肪、乙醇、醚及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CS2主要应用于生产黏胶纤维、玻璃纸及橡胶硫化等工业,此外还用于矿石浮选、石油和石蜡的精制、四氯化碳和防水胶的制造,作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脂肪、清漆及用于谷物熏蒸等方面。
  在CS2生产和使用作业岗位的从业人员均可能接触到CS2。CS2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但皮肤吸收量较少,故常可忽略。吸收的CS2能溶解在血清中,与蛋白质及氨基酸结合形成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噻唑酮烷,此两化合物能与体内的铜、锌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阻碍细胞对氨基酸的利用,由此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CS2还可使维生素B6代谢产生障碍。CS2所致蛋白质共价交联又可能是导致神经病变的基础。CS2还可影响儿茶酚胺代谢,进而导致神经递质代谢紊乱。CS2就是通过上述这些作用危害人体健康。
  3.临床表现
  (1)职业性急性中毒
  多发生于突发性生产事故,作业人员在短时间内吸人过高浓度的CS2或皮肤被严重污染而发生急性中毒。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酒醉样感,步态不稳、喜怒无常等症状。重度中毒时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部分患者在急性中毒恢复后,可遗留头痛、失眠、乏力等类神经症的表现,个别可残留精神异常、痴呆等。目前,由于作业条件改变,职业性急性中毒已很少发生。
  (2)职业性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较低浓度CS2主要表现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根据中毒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观察对象:有头痛、头昏、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或下肢无力、四肢发麻等症状;或眼底出现视网膜微动脉瘤;或神经—肌电图显示有可疑的神经源性损害而无周围神经损害的典型症状及体征。
  ②轻度中毒:出现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觉、触觉或者叉振动觉障碍,同时有跟腱反射减弱;上述体征轻微或不明显,但神经—肌电图显示有神经源性损害。③重度中毒:有四肢远端感觉障碍、跟腱反射消失,并伴四肢肌力明显减退,或四肢远端肌肉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或诱发电位明显降低;或有中毒性脑病;或有中毒性精神病。
  此外,由于二硫化碳为多器官亲和性毒物,因此,对心血管系统、生殖、消化、内分泌等其他系统也有一定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其他临床症状。
谢谢你的回答。&
阅读权限180
积分帖子主题
安妮的宝贝的管辖
&成长值: 13596VIP6, 成长值 150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4 成长值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
  ①紧急救护: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予吸氧和保暖。若皮肤被污染,则应及时脱去工作服,彻底清洗,要是眼睛有污染,则需及时清洗处理。注意防治呼吸困难及脑水肿的发生。
  ②对二硫化碳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对慢性中毒者可应用B族维生素和能量合剂,并辅以体疗、理疗及综合对症治疗,包括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防止继发感染等。对重度中毒患者应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可按中毒性脑病治疗原则处理,出现呼吸抑制时,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并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
  ③其他处置:a.观察对象一般不调离二硫化碳作业,但应半年复查一次,并尽可能作神经—肌电图检查,进行动态观察。b.轻度中毒患者经治疗恢复后,可从事其他工作,并定期复查。c.重度中毒患者应调离二硫化碳和其他对神经系统有害的作业,经治疗后,应根据检查结果安排休息或工作。
  5.预防、安全与劳动保护
  二硫化碳对人的损伤是比较严重的,而且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故应特别强调防范工作。
  ①首要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强化预防措施,确保生产设备的密闭,并采用吸风装置,严格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二硫化碳的浓度,并将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0mg/m3)以下。
  ②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防止皮肤接触和吸入。
  ③加强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正确使用个人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目镜及面罩等劳动保护用品。
  ④做好防火、防爆工作,禁止明火、火花及吸烟,禁止与热表面接触,设置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储运时需防火,并应与氧化剂、食品、饲料等分开,保持环境阴凉。
  ⑤做好从业人员就业前和在岗期间的体检工作,凡查出有职业禁忌证(如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各种精神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先天性代谢障碍引起叠氮碘试验阳性者等),应禁止或脱离二硫化碳危害作业。切实做好职业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
阅读权限90
积分帖子主题
安妮的宝贝 发表于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
  ①紧急救护: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予吸氧 ...
跟我问的没有关系吧,我问的是二硫化碳到底是中度危害介质还是高度危害介质。
阅读权限30
积分帖子主题
我接触的都是划为中度危害,没太看过化工工艺手册,不知道这里划的是毒性还是危害性,我建议还是按HG20660来,毒性应该只是危害性中的一种。
阅读权限150
积分帖子主题
梦幻100的管辖
HG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害程度将二硫化碳划为中度危害,我们就是按中度危害。
阅读权限90
积分帖子主题
fxy1860 发表于
我接触的都是划为中度危害,没太看过化工工艺手册,不知道这里划的是毒性还是危害性,我建议还是按HG20660来 ...
工艺在提条件的时候,按化工手册将这种介质定为高毒危害,哎,麻烦。
阅读权限90
积分帖子主题
梦幻100 发表于
HG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害程度将二硫化碳划为中度危害,我们就是按中度危害。
工艺专业的不按这本标准来划分的,他们按化工工艺手册将二硫化碳定为高毒危害。
阅读权限30
积分帖子主题
容器设计对介质危害性的确定,首先要按照HG/T20660来确定。如果工艺或者委托方一定要让按高危介质设计,那就按照他们的要求设计好了。
只能如此了,谁叫条件是工艺提的呢。&
阅读权限150
积分帖子主题
梦幻100的管辖
chenbinhuai2013 发表于
工艺专业的不按这本标准来划分的,他们按化工工艺手册将二硫化碳定为高毒危害。
工艺按高的走就只有按工艺的了。
安全漫画(8.1)各有各的思考请问有人见过这种液封罐吗?原理是什么?修个管道泵【海川特产猜猜看】四川篇之19进口换热器
希望被题目“骗”进来的海友不要生气
在和关工玉沟通投票软文到底该如何写的时候,才发现,海川还没个昵称
所以我们干脆觉
论坛事务&&
广告投放&&
企业平台&&
广告及事务 0&企业平台入驻 1&媒体运营团队
论坛电子邮箱 &(电子信箱及QQ客服24小时受理咨询,电话工作日09:00--17:00受理咨询)
360万海川人 欢迎您的参与 化工技术交流第一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版权所有 海川网-海川化工论坛 -20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硫化碳生产工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