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质疑的课例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

匡庐飞瀑--干正健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上传: 李婧琦 &&&&更新时间: 20:16:55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不仅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和消化,而且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视野的开拓,情操的熏陶,是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想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光靠学生上课听讲,课后完成练习是远远不够的。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引导学生走出课内阅读,走进课外阅读。让学生博览群书,吸收名篇语言精华,品味生活,丰富学生人文知识。&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尤其重要。下面我就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谈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力量。为此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依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阅读故事性强,图文相配的书籍、文章生动直观,符合他们的阅读需要;中年级学生的识字量相对丰富,积累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阅读的速度也比较快,依据这一特点我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科普类书籍,科幻小儿童文学书籍逐步培养他们读书的习惯;高年级学生长大了,渴望插上飞翔的翅膀,我指导学生阅读一思想性的书籍,如名人传记、世界名著、历史故事、哲理性书籍来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给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兴趣虽然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力量,但是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却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比如,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再次,向小学生推荐好的书刊,帮助小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读物,教授学生选择书刊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在实际情况中,有的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读了一些有害的图书,因而思想上受到毒害,有的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指导是教育青少年的重要阵地,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小学生对读物的选择。选择的原则是:1、书籍的内容要符合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这一目的;2、内容和题材广泛,既有文艺作品,也有科学知识方面的书籍;3、语言要规范,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的特点;4、注意与课内阅读配合起来,尽可能根据阅读教材各个单元的内容与读写要求互相配合。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可以定期按一定的主题向小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书报刊物,使课外阅读体现出在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引下进行的特点,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果。 &&& 第四,指导小学生写好课外阅读笔记。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爱看小人书,但只看图画,不看文字;有的只翻读故事情节生动部分,不仔细看全文;有的只注意故事情节,不注意语言文字等特点,设计了一种阅读评比卡,让学生阅读后进行填写,既提高了阅读效果,又方便检查评比,促进阅读内容:①书名和作者;②主要人物或事件;③最喜欢的人或事,或书的某一章节;④词语的摘录;⑤编提纲或写心得体会。 第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我们在班上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促进课外阅读良好风气的形成。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组织开展例如&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一种成功感。 &&& 抓好课内阅读,发展课外阅读。这样不仅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大有幅度的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更好的进行。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爱读书变成喜欢读书,一些以前学习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开始爱学习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乏味的课本,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世界里,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体会着学习的乐趣。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立足教材,走向课外--一愁莫展
『大家语文』博客网正在为您加载数据中……WWW.DJYW.ORG
&『大家语文』博客网正在为您加载数据中……WWW.DJYW.ORG
『大家语文』博客网正在为您加载数据中……WWW.DJYW.ORG
最 新 日 志
『大家语文』博客网正在为您加载数据中……WWW.DJYW.ORG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大家语文』博客网正在为您加载数据中……WWW.DJYW.ORG
用 户 登 录
『大家语文』博客网正在为您加载数据中……WWW.DJYW.ORG
友 情 连 接
『大家语文』博客网正在为您加载数据中……WWW.DJYW.ORG
立足教材,走向课外
15:40:00 | By: 一愁莫展 ]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求学生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实际上许多学生不能在学习教科书之余,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的阅读,这也是制约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才能构建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教材,同时也要走向课外,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如何才能立足教材,走向课外,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让课外阅读走入课内对教材的学习也就是课内阅读,在语文课的课堂上,不容忽视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辅助效果,然而,课外阅读的补充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适当的课外阅读的补充能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起一座信息的桥梁,使课内阅读引人入胜,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一)补充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相关背景知识或相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长江之歌》一课时,让学生把收集到有关长江的资料带到课堂上读一读,让学生明白长江的源头是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山,由上海吴凇口流入东海,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想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些诗句。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在单元练习“诵读与积累”部分中学习“程门立雪”这个词时,让学生在课下找到这个故事,带到课堂上读读,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并且印象更加深刻。&(二)补充课外阅读,深刻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法国作家梅里美曾经说过,作诗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去补充,从而分享创作之乐,品尝诗的真味。写诗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教材中的许多“空白”,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但对小学生而言,感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时适当的补充课外阅读,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卢沟桥烽火》时,这篇课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很远,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很难入情入境。课文中只是简单提到了“九一八”事变,于是在上课前让学生读“九一八”事变及其前后的历史资料,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卢沟桥事变的起因,还帮助学生认清日寇侵略的罪行,激发了学生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三)补充课外阅读,突破教学难点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花时间最多的、收效最少的是课文中的难点的教学。经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我尝试让学生自己阅读与课文中的难点相关的补充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降低理解的难度。例如在学习《石灰吟》时,让学生理解诗人借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来表达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补充了于谦为官清廉的一份阅读材料: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叮嘱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和于谦一起做官的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于谦正和郑通谈得十分投机,管家进来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送来了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青,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晚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个罪名,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学生阅读完之后,再来读读诗句,一种对诗人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总之,在立足课堂教学时,在教师的控制下让适当的课外阅读走进课堂,并进行合理的裁剪,让课外阅读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二、在理解教材中学会课外阅读只在学习教材时补充课外阅读,是远远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远远不够的。那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功夫又全在课内。&(一)在理解教材中学会阅读,在课外进行阅读实践在现实中有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也读了很多课外书籍,但收效却不大。这是因为学生只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却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指导。所以,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理所当然这种方法的获得更离不开对教材的学习,其实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的文章,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中,教师适当的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并指导学生把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实践, 从而提高阅读效率。&1、指导阅读方法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无论对教材的阅读,还是在读课外书籍时,都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1)诵读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注重眼到、口到、心到。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成诵也有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诵读非常适合抒情散文。(2)精读与略读有些课文需要要精读,有些内容只需要略读。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的阅读方法,也就是对阅读的内容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人物事件等彻底通晓,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并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文字的能力,提高理解、鉴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能力。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略读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概览大意。大量的课外阅读都是运用略读的方法,或者是精读、略读、浏览想结合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它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关注的问题上。通过浏览、跳读等形式,舍去无关紧要部分,省略了逐字逐句,乃至逐章逐篇的阅读过程。在阅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可增加学生阅读的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略读前可先让学生找一些有关作品的内容梗概、名家评点来读读,这样学生便可先粗知大体内容。略读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速度,要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并且要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力争做到“一目十行”。(3)摘录批注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阅读方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甚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师并要求在平时的日记、造句、习作中运用。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4)速读法。速读法一般运用到那些只需要了解的一般性的文章中,例如娱乐性消遣性的文章。这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2、指导做读书笔记& 阅读的目的之一在于多积累知识,怎样积累呢?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根说:“做笔记使知识准确。”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巩固阅读的效果,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仅可以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积累有用材料,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有效提高读书效率,在做笔记时还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这便是常思考,可锻炼人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分析综合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呢? &&&&& (1)结合教材,指导学生在课内做读书笔记。我们可以把读书笔记的指导与教材的学习结合起来,从指导学生课内做读书笔记开始。学完课文以后,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对课文进行总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哪些词句用的比较好?让学生把好的词、句、段找出来进行分析:这些词句段分别写的是什么?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好在哪里?集中讨论分析以后,再让学生选择性地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段抄下来,摘录的同时,要加上自己的分析――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慢慢的,学生就可以从中摸索到一些阅读感悟的方法,长此以往,他们也可以把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外阅读。 &&&&& (2)鼓励创新读书笔记的新模式。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心得式、提纲式、仿写式、摘录式、评论式、存疑式等。但这些形式都不太受小学生的喜欢,多数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同学,即使记了笔记,也只是摘录一些词语、句子。而且,记下以后,自己也基本上不用,久而久之,单调的读书笔记形式使孩子们失去了做读书笔记的兴趣。美国的教育专家告诫说,千万不要只是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您可以要求您的学生照着下面的形式让他的读书笔记变得生动起来。以下就是小学生可以尝试的读书笔记的新形式:①想象你就是书中的某个人物,根据“你”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日记。& ②给书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给他提提你的建议。③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发生了什么事。 ④根据该书表现的某个主题写一篇短文。例如,如果该书的一个主题是爱,你可以写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并用上书中的例子。&⑤根据书中的某一个人物或情节画一张画或图表,为图画或图表配上相关的文字介绍。&⑥想象着对书中某一人物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有关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对他问任何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该人物的语气进行回答。⑦将下面句式填写完整:“我喜欢(或不喜欢)作者(或某一人物)……因为……”这些读书笔记的新形式,既可以让读书笔记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活泼,也降低了做读书笔记的难度。当然,这些读书笔记的新形式主要适合高年级的同学。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逐渐鼓励学生去尝试、摸索出更多适合小学生的读书笔记新模式。长期坚持做读书笔记,不仅可以让加深对教材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可以成为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3、指导学会交流& 教师既要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还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学生在阅读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他们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举行读书笔记展示及阅读经验交流会等,指导他们与别人交流阅读的方法、体会与经验,谈谈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人物的评价等。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学生便会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正确处理课内对教材的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分不开的,这样的习惯养成了,语文的素养就会提高了,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对课内教材的诵读品味,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在教材的学习中向课外阅读延伸大阅读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且现在有些学生想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但又不知选择哪些书去读为好。于是抓住教材,引导学生在课外有方向地去读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完《负荆请罪》后,让学生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负荆请罪的原因。在学完《三打白骨精》后,让学生找到更多的《西游记》中的故事读一读,并开展“说《西游记》的故事”比赛。这样,课内对教材的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课内教材的理解,更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上所述,要想构建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就必须功夫下在课内,把知识引向课外,正确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扎扎实实立足教材,走向课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表评论: 当前位置:
浅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我们不要将课外阅读片面地理解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内容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和配合,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
  “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我家有许多书可看。”“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好。”“老师,我忘了看。”------凡此种种,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累了一大筐,而能坚持天天课外阅读的学生屈指可数的。针对与此我常常在思索,在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 榜样引领阅读之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根据小学生都很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读书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他们能有伟大成就的关键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学生身边同龄人读书的事例,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更大。我在班上对学生分别调查课外阅读的情况。结果发现,优秀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好,阅读量大,收获也大;学困生没有养成读课外书的良好习惯,阅读量少,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读课外书,读不出什么收获。从而,使每个人真正感受到了读课外书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认真读课外书,班上很快形成了浓厚的课外阅读风气。
  (二)推荐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三)由课内向课文引申,使课内与课文有机的结合。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拓宽。课外阅读正是符合了“教学与活动的统一”这一教学策略。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自主的,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变教师的主观愿望为学生的主观要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例如在上过《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后,学生对《三国演义》这本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找来阅读,并对于其中脍炙人口的故事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促阅读。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除此以外,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合作式的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性的活动。因此,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比赛查阅资料”、 “知识竞赛” 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合肥市蜀新苑小学 俞宗莲)
标签: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安徽省司法厅厅长教师...
版权申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独家发布的稿件和图片,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③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鲁东大学学生造节能车 ...
中科大首次实行“推免...
温州小学举办开蒙启智...
新生军训先剪“板寸头...
合肥38中新学年放飞新...
朝霞小学新生入学:过...
合肥48中:用智慧点燃...
合肥市望湖小学:入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