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肢形钢筋混凝土电杆配筋

混凝土课后答案第5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混凝土课后答案第5章.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第三版沈浦生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环形混凝土电杆检测要点
环形混凝土电杆(以下简称“电杆”)是由水泥、集料(砂、碎石或卵石)、水、外加剂、掺合料、钢材(钢筋、架立圈筋、螺旋筋、钢板圈或法兰盘)为原材料制成的钢筋骨架混凝土构件,主要用于电力、通讯及接触网架空线路,同时也可以充当照明支柱和信号机柱。
&电杆分类&&&&
电杆产品按外形分为锥形杆(代号为Z)和等径杆(代号为D);按不同的配筋方式,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电杆(代号为G)、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代号为Y)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代号为BY)。
2 &预应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生产工艺&&&&&
预应力、部分预应力电杆制造工艺主要是将钢筋骨架在钢模内纵向张拉,然后使混凝土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多余水分挤出,从而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常见的生产流程:
第一步:钢筋骨架成型;
第二步:混凝土浇注;
第三步:钢模合模;
第四步:张拉钢筋,施加预应力;
第五步:离心机离心,混凝土混合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挤出多余的空气、水分,使混凝土均布、密实 ;
第六步:人工蒸养,为了使混凝土加速固化,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以缩短脱模周期;
第七步:脱去钢模;
第八步:电杆梢端封头、端头露筋防腐;
第九步:自然养护,利用露天自然条件进行养护,它设备简单,不消耗能源,但养护周期长。
&主要检验项目&&&&&
电杆主要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保护层厚度、力学性能。
4 &抽检原则
4.1&&以同材料、同工艺、同品种、同荷载级别、同规格的电杆为一个受检批,受检批电杆数量应达到合同供货数量的50%以上;在受检批电杆中随机抽取10根电杆(或组装杆单节最长杆段),逐根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再随机抽取其中2根(或组装杆组装后的电杆)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抽取1根经承载力检验弯矩检验的电杆,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
4.2&力学性能试验的电杆样品龄期一般为14天及以上,特殊情况下可抽取龄期为14天以下,7天及以上的电杆;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用的电杆样品则不受生产龄期限制。
&电杆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质量要求&&&&
电杆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项目根据其质量特性,分为A类项目、B类项目。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判定:10根受检电杆(或组装杆单节最长杆段)中:A类项目应全部合格;每项B类项目的超差不超过2根,B类项目的超差不超过2项,则判定该批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合格。
a) A类项目:
表面裂缝:电杆外表面有伸入混凝土内部的缝隙(不包括水纹、龟纹、内壁浮浆层中收缩裂纹)。预应力电杆(Y)和部分预应力电杆(BY)不得有环向和纵向裂缝,可在电杆根端和梢端目测。
内、外表面露筋:电杆内部的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但不包括电杆端部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头。电杆内、外表面(包括预留孔)不得有主筋、螺旋筋、架立圈外露。电杆内表面露筋可在电杆根端内壁目测,或在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后的电杆B点、中间和梢端处目测;电杆外表面露筋可观察电杆外壁是否存在红色或褐色锈迹。
漏浆:电杆表面因水泥浆流失而露出砂、碎石或卵石。模边合缝处、钢板圈(或法兰盘)与杆身结合面不应漏浆,但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允许修补。
杆段弯曲度,电杆梢径≤190mm,≤L/800;梢径>190mm时,≤L/1000。(L:杆长,单位mm)。电杆合缝必须朝上摆正搁置,拉线要紧贴电杆,且保证拉线位置在左右两侧中间部分。
蜂窝:电杆外表面因漏浆或缺少水泥砂浆及其他因素而引起的蜂窝状空洞。电杆不允许出现蜂窝。
内表面混凝土塌落:电杆内壁混凝土成块状脱落。电杆不允许出现内表面混凝土塌落,也不允许修复。如果存在塌落,留意是否同时出现内表面露筋。
b)&B类项目:
局部碰伤:不应出现,但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允许修补。注意因严重碰伤而造成电杆露筋。
麻面:电杆外表面呈现的密集微孔;粘皮:电杆外表面的水泥浆层被模具粘去后留下的粗糙表面。电杆不应有麻面或粘皮,但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允许修补。
接头钢板圈坡口至混凝土端面距离:应大于钢板厚度的1.5倍且≥20mm。
壁厚:不计余浆厚度,在同一断面互相垂直的两直径上测量四处壁厚,取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允许偏差:(设计值
+10,-2)mm。
外径:允许偏差(+
4,-2)mm。
杆长:不计封头长度,允许偏差:整根杆(+20,-40)mm,组装杆杆段:±10mm。
端部倾斜:杆底≤5mm,钢板圈≤3mm,法兰盘≤2mm。
预埋件(预留孔、钢板圈、法兰盘)尺寸偏差,详情看GB
《环形混凝土电杆》的表8。
钢板圈或法兰盘轴线与杆段轴线偏差,≤2mm。
6&电杆力学性能质量要求
6.1&力学性能包括:抗裂、裂缝宽度、承载力检验弯矩和挠度检验。电杆实际设计使用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梢端至荷载点和支持点高度,并按相应计算弯矩进行检验。
6.2 &力学性能判定:
a)2根电杆均符合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
b)&2根电杆中有1根不符合规定时,允许再抽取2根电杆进行复检;2根复检电杆复检结果如全部符合规定时,则剔除原不合格的1根,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复检结果如仍有1根电杆不符合规定,则判该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
c)&2根电杆都不符合规定时,不得复检,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
电杆力学加荷程序:
a)钢筋混凝土电杆:开裂检验弯矩100%时,裂缝宽度Wmax≤0.20mm,卸荷后,裂缝宽度W≤0.05mm;挠度(锥形):杆长<10m,挠度≤(L1+L3)/35,10m≤杆长≤12m,挠度≤(L1+
第一步:由开裂检验弯矩0%→20%→40%→60%→80%→90%→100%,每次静停3min,测量和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第二步:由开裂检验弯矩100%→0%,静停3min,测量并记录残余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第三步:由开裂检验弯矩0%→20%→40%→60%→80%→100%→120%→140%→160%→170%→180%→190%→200%→210%→220%,每次静停3min,测量和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b)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抗裂检验系数γ≥1.0;挠度(锥形):杆长≤12m,挠度≤(L1+L3)/70,12m<杆长≤18m,挠度≤(L1+
第一步:由开裂检验弯矩0%→20%→40%→60%→80%→90%→100%,观察是否有裂缝出现。如果没有则继续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加荷至裂缝出现,测量及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每次静停3min。
第二步:由初裂弯矩卸荷→0%,静停3min,测量并记录残余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第三步:由开裂检验弯矩0%→20%→40%→60%→80%→100%→120%→140%→160%→170%→180%→190%→200%→210%→220%,每次静停3min,测量和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c)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抗裂检验系数γ≥0.8,100%开裂检验弯矩下最大裂缝宽度Wmax&≤0.10mm;挠度(锥形):杆长≤12m,挠度≤(L1+
L3)/50,12m<杆长≤18m,挠度≤(L1+ L3)/35;
第一步:由开裂检验弯矩0%→20%→40%→60%→70%→80%,观察是否有裂缝出现。若无裂缝出现,开裂检验弯矩80%→90%→100%,每次静停3min,测量和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第二步:由开裂检验弯矩100%→0%,静停3min,测量并记录残余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第三步:由开裂检验弯矩0%→20%→40%→60%→80%→100%→120%→140%→160%→170%→180%→190%→200%→210%→220%,每次静停3min,测量和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d)钢筋混凝土电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实测承载力检验弯矩:(1)M≥2Mk(Mk为开裂检验弯矩值);
(2)受拉区:裂缝宽度&1.5mm或受拉钢筋未拉断;受压区:混凝土未破坏;
(3)锥形杆挠度≤(L1+L3)/10;等径杆挠度:≤Lo/50(直径<400mm)、≤Lo/70(直径≥400mm)。
7 &电杆保护层厚度质量要求
7.1 &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8,-2)mm,且最小厚度≥15mm。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3个点,每个断面测1点。净保护层厚度为: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
7.2 &保护层厚度判定
a) 被测的3点保护层,均符合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合格。
3点中有1点不符合规定时,允许再抽取2根电杆进行复检;2根复检电杆复检结果如全部符合规定时,则剔除原来不合格的1根,判该批产品保护层合格;复检结果如仍有1点不符合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不合格。
c)&3点中有2点不符合规定时,不得复检,判该产品保护层厚度不合格。
参考资料:(1)GB 《环形混凝土电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形混凝土电杆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