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什么成效

您的位置:
让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让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 蔡长青&摘要 &本文通过三个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片段,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三个基本特点,然后,结合实际教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主要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五点思路和策略: 1、开展前置性学习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2、小组合作学习应分工明确,要求具体。3、教师应关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内容选择、学习姿态和学习时间。4、教师要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并引导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5、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1]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乃至一些比赛课、研讨课中经常出现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如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师们好像已经习惯把这些方式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但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多数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习过程并不真实,学习内容并不深入,学习效果也不好。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让学生真正学会合作学习呢?我们先来看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课例: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案例:案例一: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15课《落花生》,一位教师在学校 “成长营”的一次研讨课中执教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以下是执教者的主要教学环节:(一)复习朗读生词,教师听写,小组互评交流;(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2、理清思路:根据课文主要内容,理清顺序(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三)品味语言,阅读感悟1、品读种花生,收花生(学习第1自然段):感悟欣喜。2、品读尝花生,议花生(学习2至14自然段):感悟品质。(1)“我们”一家人议花生主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2)读课文,“我们”认为花生有什么好处?(3)小组合作学习:阅读第10至14自然段,感悟品质, 理解父亲和“我”的话(课件出示)①读课文,完成表格。②从上面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中选一样来扮演,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样子、好处。③讨论花生的品质是什么?(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图虚名……)④父亲和“我”的话怎么理解?(做人应像花生一样,即使没有好看的外表,也要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4)汇报交流,朗读升华。3、联系生活,体会品质,小组学习讨论:联系生活和课外阅读,你知道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四)总结全课,交流学习体会。从教学环节我们看到,在这一节课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安排了三个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又是怎样合作学习的呢?片段一:(当老师给学生在生字本上听写了居然、榨油、品尝、吩咐、茅亭五个本课的重点词后)下面请各小组合作,轮换批改同学的生词,开始吧!老师要求一下,只见同学们都自觉开始交换批阅;很快就批改完了,并给全对的同学评了优,大家又交换回来,有错的同学又自觉的将错误的在作业本上订正了三遍。这时老师请大家静下来,请全对的举手,全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全对,又请了两个小组的组长交流了自己组内错误的字是错在哪里,最后老师肯定了全对的同学的表现。片段二:小组合作,阅读第10至14自然段,感悟品质,父亲和“我”的话的意思。当老师的小组学习要求通过投影一出现,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号召下,马上开始了学习讨论。仔细观察,我们还发现,有的同学只是做听众,不住地点头,有的同学好像一直很兴奋,不停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小组因为表格中没有填他的答案而争执起来,老师马上走过去让他们小点声音不要影响其他小组。渐渐地讨论的声音小了,老师也开始组织交流汇报了。对于合作学习的第一个内容,老师请了两个小组交流,答案很一致。第二个自我介绍表演环节,老师请了五个同学,多数都表演的很流畅,个别还很精彩。下面是对后两个问题的交流:师:那谁来说说,通过阅读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介绍,你感觉花生有着怎样的品质呢?生:我认为花生很谦虚,不炫耀自己。生:我觉得花生的品质是无私奉献。生:我觉得花生默默无闻,不爱慕虚荣。师:大家说的真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但花生的用处却很多。它就是默默无闻,不图名利。那我们再来说说,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生:父亲的话是告诉我们,做人应像花生一样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对人类有所作用的人。生:我认为父亲的话是告诉我们,我们不要只讲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本领,对社会没有贡献,我们应做有真才实学的人。师:你们说得真好,这就是父亲和“我们”议花生的主要目的,父亲希望“我们”做人应像花生一样,做人不光看外表,要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要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片段三:小组学习讨论,联系生活和课外阅读,你知道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简单说说他们的故事。于是,下面各小组的同学马上开始说开了,好像每个小组的人都很热闹,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很快各小组交流完了。下面是班级交流:师:下面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看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生:我认为有,像我们身边就有,那些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人,他们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会持之以恒地为我们清扫大街小巷。生:我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其实我们课文的作者许地山也是这样一位对他人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人。生:我知道鲁迅先生就是一位,为了国家命运,为了青年人的成长,无私奉献的人。……二、对当前课例的观察与分析从以上《落花生》课例的三个教学片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事实过程来看,我们已经看到,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广大教师正在努力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并且试图搭建更多平台,转变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应该说这些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是积极的,可喜的。但是,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深入有效,我想我们应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的实质。美国约翰斯o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或者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2]肖川教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因此,我们不难看到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体现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小组内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为了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二是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还要互助合作。也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有一定适当的分工,并且适合合作完成达到共同目标。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必须以小组或团队的学习成绩或状态为评价依据。这样才能既发挥小组内各人的作用,又能激发小组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小组内的合作,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以上面《落花生》课例中的三个片段为例,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令人堪忧。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两大方面。首先,我们的老师方面主要有四点:其一,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小组学习的安排缺少明确的目标。如《落花生》教学片段一中我就可以看到,学生的小组合作批改作为高年级学生完全能做到,但是不是大家批改了,订正了就是这一环节的目标呢?很显然不是,而应该在组内对容易错误的字进行集体交流,了解错误原因达到共同认可的目标。而教师并没要求学生小组内做到这点,只是在后面个别学生的汇报蜻蜓点水似的处理了一下。其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更多的放任自流,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教师的参与。我们在片段二中就很明显感到当后进生不参与时,当优秀学生过于表现时,当学生争执时,教师没有很好地帮助引导,这就是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其三,老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不强。如片段一中当老师评价肯定所有全对学生时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识,为什么不是以小组的学习结果为评价对象呢?还有片段二中当老师要汇报时,还是在说:谁能来说说……而不是面对小组的交流方式:我们看看哪个小组能派个代表来说说……其四,为了合作而合作,而且对于合作学习所需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考虑,滥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像片段二和片段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都很不充分,但汇报时看起来却也看似精彩。再如片段三,交流讨论后还是学生自己的答案,甚至不会的同学也没有受到启发。我觉得此处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组织语言更好。其次,是学生层面的问题也有三点:一是容易出现优秀生、活跃生的学习替代小组的学习。如像《落花生》教学中片段二中,不论是讨论,还是合作学习后的汇报都是优秀活跃的学生在发言或举手,无形中这些学生的学习就替代了其他人的学习,掩盖了其他人的真实状态。二是因为分工的缺乏,合作容易偏离目标或重点。像片段一中小组学习不深入,还有片段二中出现争执等都是偏离重点,分工合作不明确的问题,这些如果平时教师指导不到位时,很容易出现。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薄弱。像课例中交流汇报时,我们的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认为”“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讨论得出”等。这主要是教师的引导不够,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的薄弱造成的。三、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路与对策为了避免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这些难题,让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开展前置性学习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前置性小组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前预习中在问题为中心,由教师适当提供一个或几个最根本的问题在课前预习中学生独立学习完成,为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作铺垫,我们称为前置性学习。它与预习略有不同,它的目的性更强。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计很重要,要难易适度,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会耽误太多时间;太简单不假思索就可得到答案又会流于形式。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都可有一定的思维量和思维价值。如对于《落花生》的课例中在片段二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预习中进行前置性学习:①阅读课文,自主圈画学习生字词;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顺序;③查阅了解花生、桃子、石榴、苹果等的生长特点和作用,选择一种果实以一人称作自我介绍。④你认为花生有怎样的品质?可以用一两个词写下来。这样在一定的前置性学习后,再在课堂中安排相应的小组合作学民,就会让我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更明确,交流内容更丰富,有合作的基础,每个同学就可能在小组内有更深入真实的表现,真正实现组内互助,共同进步。2.小组合作学习应分工明确,要求具体。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绝不是合作前,老师一句“请大家开始小组合作吧”就可以顺利进行的。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有目标、有重点、有实效地进行,老师就必须给学生进行适当合理的小组分组、分工及培训。一般可按异质平行分组,确定好小组长及小组长的职能,并作适当训练;因学生毕竟年龄还小,自己还不会分工,教师进行小组学习时应基本提出分工合作的要求。如果过于放手,学生活动往往只能是表面热闹,没有太大实效而浪费课堂时间。(3)小组合作学习:阅读第10至14自然段,,感悟品质, 理解父亲和“我”的话(课件出示)①朗读课文,先结合课文讨论,再完成表格。②结合课前预习,从上面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中选一样来扮演,以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样子、好处(作用)。③交流:说说父亲和“我”的话的意思。请小组长注意分工安排:安排一人记录填表,安排好“自我介绍”的顺序,介绍后相互评一评,学习他人介绍的好的方面,最后推荐好汇报人员。如在片段二中如果作适当调整也许会在分工与要求上更加明确恰当:3.教师应关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应关注小组的学习状态,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或帮助,而不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首先应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每一堂课或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像前面课例中的片段三就不太适合,这一内容更适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表达。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开放性、探索性、挑战性,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考虑合作的可能性,即学习内容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在学生智力、能力与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内的。其次,应关注小组合作的各成员学习状态。如发现有分工不到位,学习偏离目标重点,甚至有无所事事的情况时,教师应适时介入指导帮助。以保证各组的合作学习深入有效。另外,教师应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我们经常看到,一部分教师在学生还正在讨论学习时,就让学习活动停下来,这样的学习并不真实,不能为了教学的进度只停留在形式上。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时间安排,不能只求热热闹闹,一蹴而就。要给各小组充分的探讨、交流、小结形成结论的时间。4.教师要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意识。首先老师应增强自我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不仅要尽力创设各种合作学习平台,而且在指导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激励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学会倾听。教师引导交流时应使用“哪个小组来汇报……”“谁来代表小组交流小组的观点”等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儿童在生活中普遍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而自我中心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又怎能做到在学习中与小组同学合作呢?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应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吸取别人的正确观点,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学会谦让等,在学生交流时应学会使用具有小组团队意识的交流语言,如“我们小组的观点……”“我们小组是这样……”当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来促进,比如小组手抄报,“小组晒书会”,我的小组我的“家”(介绍建设自己的小组)等活动,促进大家的了解与合作,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5.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评价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指挥棒,因此教师如何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将举足轻重,也将直接引导每一位同学在下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表现。如《落花生》课例的片段一中,如果老师这样评价学生小组合作批改听写的话,那么以后的这一环节将更为深入有效:“老师要表扬某某小组的学习,他们不仅批改订正了听写,也给了同学以适当评价,而且他们组还对错了的两个字在组内进行了集中订正,让全组同学注意这两个字易错在哪,我们应注意什么。下面我们请他们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他们刚才批改时的情况。”这样把汇报交流当作一种鼓励奖赏,我们想这样的评价将深入学生心田,一定会影响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当然,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表现也不同,我们应因时而异,因材施教。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适当做到前置性学习,精选合作学习内容,增强合作意识与评价,做到分工明确,要求具体,我们一定会更使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培养学生真正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真实姓名:
所在单位:
手机号码:
确认新密码:
真实姓名:
手机号码: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不可取的,知识剧增使得人们不可能在数量上进行追逐。教育部吕福源副部长多次强调,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特征不是掌握更多的已有知识,而是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会运用知识去创新。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是发现一种更有效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模式,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里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且在语文“课程总目标”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管理之中,强调人际交往互动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一般做法是,将班级学生按其学生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组成若干小组(每小组6人左右)。在合作小组内,每个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通过互助实现小组整体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合作具有以下意义:首先,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有关的先前知识,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其次,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表现出来,学生会感受到观点、方法的不同,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彼此的想法和做法。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解决问题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学生分别负责某个学习要点,他可以变成某个主题上的“专家”,通过合作来解决单个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是在现今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着很大一个弊端——无效参与,例如:1.在老师叫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所给的讨论时间不够只是走个形式,匆匆收场。在许多的语文课上,我们都能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但是这种学习是无效的,只是形式化的。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时是为了要体现有这种形式而安排的,而并不是真的有需要。所以总会出现学生还没有真正地展开讨论,老师就收场了的情况。又或者老师提出了一个完全不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里汇报。这就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形式化了。2.学生水平的不同,出现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过于依赖、盲从成绩好的同学。有的小组,组员并不是全员参与,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发表看法,成绩差的学生变成了旁听的角色,而老师又无法及时地、全面地对各个小组的活动进行指导。这样,并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3.在小组中不会倾听别人的言论,讨论结束后更是不会归纳。学生们在小组中只会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并没有找出彼此看法中的差异,没有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看法进行讨论或争辩,也就没有了学生间思维的撞击。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能够还学生一片自主学习的空间,有效的合作学习,更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更多的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了及时地帮助。可是,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学习,而不仅仅只是形式化的呢?就这个问题,我不断地思考,也尝试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根据在大多数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弊端,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和纠正。结果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果的,它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外,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给予热情地帮助,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养成了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的良好的学习态度。一&&每一次的合作学习,都要明确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这么做也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学生们变得爱学,乐学,群体学习的氛围更好了。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形式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学生们不明确学习任务。因此,在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前,我都会布置好明确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们明确了学习任务,再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就大大地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例如: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而对于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评价能力,这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帮助。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布置小组里交流作文,并互相评价。在小组活动前,老师可提出明确的要求。在组员读作文时,其他三个同学要认真听,边听边想,他的作文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等他读完后,三个组员就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作文存在的不足,可以提出修改的建议。被评价的同学,应该及时在作文旁记上自己认为好的建议。这样一来,学生都很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小组活动就会开展的更有实效了。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中,要求老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与知识授受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小组合作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一的“输——赢”关系,极大的消除了对竞争失败的恐惧,学生处在一种安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他们避开了“做错将受到老师批评”的心理压力,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同时也增加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记得以前我读小学时,一节课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个同学在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上没有那种活跃的气氛,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自然这部分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现在的课堂不一样了,当教师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后,每一个同学在小组里都要发言,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能自由展示自我,也能相互学习并按自己的节奏完成学习活动,可以说不光是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活动的组织者,自然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二&&分工合作,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学生间的知识可以互补。学生不光变得善于提问题了,对于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也更全面,更深入了,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也从其他同学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课堂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Know-what(知道是什么);Know-why(知道为什么);&Know-how(知道如何做)。我觉得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首先是了解知道,接着是理解,然后是懂得运用。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们也体现了这一过程。学生们首先提出问题,然后经过讨论研究,最后解决问题,老师再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讨论(这算是一个运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的久了,学生也就自然懂得了如何学习课文。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前面已经提到,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必须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且当组员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时还会进行争辩,这样使所有的学生每堂都有说话的机会,从而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一点在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实习的班级是三年级,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呈“两头尖”的走向。而那间学校才刚刚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能解决的小组共同解决。在语文水平较高的那些组里,他们所提的大都是一些与课文中心有关的问题,而且当提出一个问题时,他们会说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不一样的还会产生争辩。但在语文水平较低的那些组里,他们所提的都是与词语有关的问题。这就说明有的学生善于提问题,但有的学生还有待提高,但不管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离不开提问题这个环节,同时教师在进行这种教学时也了解到了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在长期的训练下,学生提问题的质量就会提高。这间学校的语文教学有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围绕课文提出一个中心问题,学生自己找出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然后在小组里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我在教《中彩那天》这一课时,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一个学生在小组里说:“我读懂了‘父亲打电话的时刻,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的意思。父亲打电话的时候车还在家里所以还很富有。”我听了正想说话,结果有两三个组员已经大声的说:“不是呀!”有一个接着说:“父亲打电话说明了父亲决定把车还给库伯,因为他做了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所以他富有,这种富有是品质上的富有。”其他几个组员则同声说:“对呀!”在其他小组里也发生过相类似的情况。这可以说明,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时,组员们会提出来进行讨论,甚至争辩。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大家对某一个同学的意见发表见解,在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就会更全面,更深入了,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们的有效学习,我带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后,我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合作学习时都要承担不同的工作。每个小组在活动时都有记录员、计时员、组织员、发言代表四种角色。他们承担不同的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每个同学的发言内容;计时员负责提醒发言的同学不能用去过长的时间,以致其他组员没有发言的机会;组织员是负责管好组内纪律,组织组员有序发言;发言代表是负责最终小组汇报时做总结发言。经过分工,使得合作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生们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另外,如果课堂上要求有知识的扩展,我都会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学生们也可以在组内分工,每个学生负责查找一部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带着自己查找到的不同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样资源可以共享,起到了知识互补的作用,使得课堂的教学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为了进一步提高分工合作的效率,在课堂上经常会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评比,如:评比“学习型小组”,课堂汇报,常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学生没一次的发言,都为自己小组争得一分。一周下来,得分高的小组就被评为“学习型小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前准备工作也做得更加充分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三&&利用合作学习,优生带动慢生,两者都有所收获。使学生们初步地具有了团队合作精神,懂得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给以帮助,在别人有了错误的时候不指责、不埋怨。在教一年级的期间,我已开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每一次的小组活动,都提醒学生,不明白的,不会认的字,要主动提出来,请教其他组员,其他组员不可以嘲笑这些同学,而应该当一位小老师,耐心地教会这个同学。这样久而久之,在小组里,学生有不认识的生字会主动地问同学;组员有不认识的生字其他同学也会主动帮助他,呈现了一种互助学习的现象,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教学中,我常常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因此,在每次上课前,我都会给学生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而且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预习活动。在每个小组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负责教会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不难发现,学生们被任命为小老师后,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去帮助其他同学。而被帮助的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学习气氛中,也能较快地掌握新知识。充当小老师的学生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重温了一遍已掌握的知识,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可以说两者都有所收获。同时,这也弥补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对多的不足之处,使所有的后进生都得到了关注与帮助。另外,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了“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这样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不再是个体的形式进行汇报,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小群体,荣誉感加强了,初步地具有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中对自己的要求也相应严格了。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胆子比较大,有的胆子比较小,有的自尊心比较强,而有的则没那么强。有的学生敢大胆的向老师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但有一部分学生怕问的不对,则更多的选择问自己的同学或朋友,甚至不问。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懂得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给以帮助,在别人有了错误的时候不指责、不埋怨,使这些学生又多了一些良师益友,敢于向他们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问题解决了成绩也就会相应的提高了。未来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这一现实提醒我们:关注学生的主体,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如果课堂上学生不再以听讲,应付老师的提问,记笔记为专务,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学习、自读、自注、自评,学生的读读、写写、圈圈、划划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这其中又不乏教师的相机诱导,那么,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学生用心经历了学习语文的过程,久而久之,也就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原则是:生生互励,合作学习,它包括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为师生及合作与竞争等。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就是在这种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此时的教师不再是一个,而是几十个,评价、反馈的渠道,不再仅限于师生之间,而会形成师生、生生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评价网;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其主动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等都会得到发展。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形式,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小组里能够大胆地、轻松地各抒己见,使其个性得到张扬,还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