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了多少

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已经超越2015创下的全年纪录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6年迄今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额已经超过去年创下的全年最高纪录,渴求机会的大陆买家在全球范围内追逐资产,包括房地产、化工和高端科技等项目。
中国化工斥资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药厂商先正达(Syngenta)的交易,就占到了今年迄今1,116亿美元并购交易总额的近40%。但即便没有这笔巨额交易助阵,中国企业今年的海外并购步伐也明显加快。
不过,银行家和律师指出今年下半年的并购活动可能有所放缓,因大陆买家在国内和海外都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审查。
中国最大的投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预计,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额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
据汤森路透数据,2015年中国买家宣布的收购案达632宗,金额达1,115亿美元。去年完成交易金额730亿美元,今年迄今则为456亿。完成的交易要向投行支付相关费用。
不过近期中国公司在科技行业的一些交易遭遇了反对,这也使得一些买家变得谨慎。比如美的集团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的收购计划就在德国引发了政治反弹,美的不得不就保留当地工厂和就业做出各种保证。
“我们预计,海外并购将继续增长,但不会像2016年第一季那样迅猛,”荷兰安智银行(ING)在华公司融资部主管David Wu表示。
中国希望缓和外汇储备的流出速度,可能也会抑制海外并购活动。去年中国的外储规模下降了逾5,000亿美元。
法律界人士表示,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于海外并购相关的资金外流可能给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压力感到担忧。
“不久前外管局取消了跨境交易的正式审批程序,但鉴于近期资金外流严重,他们正非常密切地监控资金的流出情况,”霍金路伟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的主管合伙人麦安吉(Andrew McGinty)说。
银行业人士表示,本周英国公投结果仍在未定之天,11月的美国大选也不知将鹿死谁手,这些因素也有可能令中国放慢海外收购的脚步。
中国企业多年来一心专注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现在则更多地考虑业务营收的多元化,因为中国经济增速降至25年来最低。
中国国营和民营企业也希望通过海外技术来提升其制造业实力。
中资企业今年宣布的其它大型收购活动还包括:海航集团以63亿美元收购Ingram Micro以及海尔集团以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旗下家电部门。
“不论是民营企业,还是政府甚至中端市场企业,这种扩张是战略性的,着眼于长期发展,”高盛亚洲(除日本外)的并购主管John Kim说道。
“并购的偏好特别集中于科技、媒体、健保和金融服务业,在可预见的未来,这股热潮还不会消退,”他补充说。
本页面中的信息可能为第三方(如“中国走出去”网站加盟机构)提供,仅供用户个人参考。所有内容提供方在将任何内容/信息发布于敝网之任何数字平台之前,须获得该等内容/信息版权所有方之授权/许可。敝网不保证任何内容和信息的准确性,亦不对任何内容提供商提供或发布于敝网的任何信息承担任何责任。页面中的链接可能指向非由CGA可控的第三方网站,敝网对其他网站上的内容及链接有效性既不认可亦不承担任何责任。更多详情,请参阅敝网 。
联系我们(留言)
最新跨境投资简讯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015年随着“”规划出台,“+”、“”、深化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国家战略相继实施,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并购市场也呈现出持续火爆态势,全年完成交易案例数量为4156起,同比上升33.16%,完成交易规模3160.8亿美元,同比增长56.37%,交易活跃度与规模量双创新高。2016年,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国企改革政策全面推进,资本市场红利持续释放,或将引发新一轮并购潮。投中研究院密切关注中国并购市场的新变化,并结合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的统计数据,推出“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产业协同与转型升级成为并购核心方向 2015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谋定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起始之年,GDP增速首次进入7%以内的平缓增长状态。在2015年中,多家巨头开始频繁在境内外开展产业协同性并购。总体而言呈现出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基于自身行业地位的巩固和产业能力的升级。例如香港和记黄埔公司4月宣布102.5亿英磅收购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旗下的英国移动O2、美团与大众点评10月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美团点评等;第二个方向是基于自身产业相关性协同与平台转型,例如阿里巴巴10月全资收购优酷土豆加码产业、中国3月宣布70亿欧元并购世界第五大巨头倍耐力等。 投中研究院认为,2016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推进,在我国产业周期性转换的大环境下,产业协同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2016年并购市场的核心方向。 互联网产业资源整合成为核心主题 在“互联网+”主题不断升温的当下,虽然拥抱互联网有利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但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存在融资虚假、估值过高、布局偏激、商业模式模糊、盈利能力局限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极可能成为行业过渡发展的后遗症,这一症状在P2P和O2O行业已经初露端倪。随着市场回归理性,互联网产业资源的争抢将从“烧钱竞赛”中苏醒,开始真正地向核心优势企业聚集,而存在资源整合优势的企业,将开始通过进一步的并购和资源平台搭建,来寻求经营瓶颈的突破和自身生态平台的完善。 尽管从市场角度来说,资源整合是有利的,可以减少摩擦,改变互联网公司碎片化的营销模式,降低品牌、产品的宣传成本和补贴成本,从而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例如,据市场公开数据显示,滴滴、快的合并前分别以56%、43%左右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份额领先位置,合并后双方之间的争斗告一段落,新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抵抗风险的能力倍增,从而能更好地应对监管危机;但与此同时两家巨头合并成为寡头,将使得行业里其他中小企业难以存活,失去了竞争对手,寡头也容易丧失创新动力。 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并购所带来的是布局的完善但同时也是瓶颈的再生,因此对于互联网公司自身生态平台的布局搭建,未来寻求何种创新增长模式,是整个行业在下一轮并购潮中需要重点考量的方面。 中产阶级消费成为并购核心热点 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2015全球财富》中显示,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1.09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8%,投中研究院认为,当下中产阶级消费和公民消费意识正逐渐成熟,高端品牌消费和文化领域消费需求增长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为了抢占先机,阿里、复星等优势企业纷纷着手布局大消费领域,并购交易开始活跃起来,主要集中在和行业。例如阿里继15.3亿元入股华谊兄弟后,3月又以24亿元入股光线,加速扩张影业版图;复星在频频出手,3月斥资9185万英镑入股英国休闲旅游集团ThomasCook,又了携程旗下主题游创业公司爱玩,立志做全球化旅游产业的整合者。 从整体的消费能力和观念而言,我国的影视消费群体还处在意识初步建立阶段,影视行业的发展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但市场泡沫中短期内仍有接盘者,泡沫不会破灭,例如万达4月出资1000万美元注资韩国影视特效公司Dexter,6月收购澳大利亚第二大院线Hoyts,预计2016年影业市场将持续火热。与此同时,旅游行业额度透明化和标准化正全面升级,旅游消费市场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新阶段。随着巨头们的不断整合并购,行业效能将持续提升,例如10月携程和去哪儿合并,在线旅游市场格局巨变,为旅游业带来创新增量,促使玩家们未来把重心更多地放在服务品质的提升上。可以预计在2016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旅游业并购整合仍会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版权提示】中商情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4,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数据平台合作】我们的数据自媒体平台“”、数据交易所“”正式上线了!欢迎各位数据自媒体们合作入驻。免费入驻类型:各行业数据自媒体、数据企业。咨询QQ :
中商情报网扫一扫、与您一起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扫一扫、每天阅读免费高价值报告
中商情报网始终聚焦科技、互联网+、创业、财经、产经大数据等,目前在全国财经网站中排名居前,旗下中商产业研究院专注产业经济细分市场研究,中商可以为用您提供一手的市场数据和高价值的商业资讯,欢迎沟通交流合作!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报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No match found
二零一七年一月
中国并购市场2016年再创新高,中国大陆企业海外投资金额猛增246%,至2,210亿美元。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交易总金额上升11%,达到7,700亿美元;交易总数量上升21%,达到11,409宗。去年,中国并购市场的交易金额与交易数量均再创新高。其中,财务投资者参与的交易数量增长了38%,海外投资增幅高达142%,这两个类别均创历史新高。
电话: +[86] (10)
电话: +[86] (10)
电话: +[86] (21)
电话: +[86] (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