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和改革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前教育课程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 & &摘要: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本文对课程设置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以就业为导向,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的模块化。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模块化
& &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5-03
& &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科、高职、中职学校都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幼儿教师必备的弹、跳、唱、画、说、写、做等技能的专门人才。但近几年来,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整体水平有所降低,如学生专业技能较差,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无法很快适应岗位需求。究其原因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 1.培养目标、职业定位不准确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从事幼儿教育一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中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其就业岗位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并适当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情况。有的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了知识的掌握,但对技能没有作出应有的要求,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的重技能轻理论,虽对专业技能课作出明确的安排,但专业理论课只开设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三门课,公共文化课却一律不开。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全面,岗位适应能力较弱,导致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下降。
& & 2.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四大板块,各板块的课时比例,要开设哪些课程,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各门课程的总课时数,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这些都是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的问题。但有些学校未经严格科学的论证,就匆忙制订课程体系,导致课程体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例如,在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上,有些学校没有清晰的理解,对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顺序考虑不周,出现了新生开设许多专业课,而上专业课所必需的基础课却在高年级开设,使许多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无法真正掌握专业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基础课,学生缺乏兴趣,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当混乱。有些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同步进行,实践教学不是用来验证理论知识,而是另搞一套,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凡此种种,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地获得就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 & 3.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幼教事业迅速发展,教育改革成果突出,主要反映在幼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师的素质方面。但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如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仍停留在过去幼儿园的分科教学阶段,许多教材理论陈旧,脱离现阶段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有的学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如美术课很少训练儿童画,却大量训练素描、色彩。许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理论基础,不利于学生职业角色的转换。例如,针对0~3岁婴儿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急需大量的早教人员。但由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前瞻性,导致学生毕业后,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转岗培训,才能真正从事早教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 & 1.领导观念原因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由教务科长直接制定,对于教务科长不熟悉的专业,只能照搬兄弟学校的课程设置。有的领导自身没有系统的学前教育知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不甚了解,想当然地制订教学计划。有的领导好大喜功,一味追求表面光彩,没有对本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深度调查和科学论证,而是跟着感觉走,跟社会热点走,削弱学生岗位和发展需要的基础课程。
& & 2.师资队伍原因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存在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少等问题。如有些专业基础课由本校其他专业教师承担,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的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不了解当前幼儿教育工作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往往会出现要求过高或过低,甚至脱节现象。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最后,有些学校最初可能有一份合理的教学计划,但由于师资原因,在实施过程不得不调整教学计划,取消师资缺乏的课程,改上师资充裕的课程,这种&因人设课&导致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 & 3.教学设施设备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要开设很多校内实训项目,使用的实训室包括:音乐室、琴房、画室、舞蹈室、形体训练室、手工实训室、语音室、微格室、电脑机房等,多数实训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用,不能与中职学校其它专业共用。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校内实训室种类、数量偏少,设备落后,急需升级换代。这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各门课程只好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只能草草过场。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 & 1.转变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适应市场需求,想企业之所想,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主动与企业沟通和合作,由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代表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能够与市场需求良好对接。以能力为本位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教学计划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不仅要&必需、够用、实用&,还要重视其前瞻性。使学生毕业后不仅适应当前的岗位需要,还能适应该岗位的未来发展。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适应目前 3~6岁幼儿教育的需要,在条件变化时,通过自学或者短期培训,就能够适应 0~3 岁婴儿教育的需要。
& & 2.加强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首先,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幼儿教育一线岗位锻炼,了解当前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把专业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其次,根据现有课程的教学需要,安排基础课教师在本校听专业课,逐步转型为专业课教师。最后,从兄弟学校和有关单位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向社会招聘和引进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人员到校任教,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实训基地建设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以就业需求为依据,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第一,学校要坚持&自力更生、争取支持&的原则,加强资金的筹措力度,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建设和改建专业实训室,添置和更换各种仪器、设备,并要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第二,学校和专业要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从众多幼儿园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提前感受幼儿园的工作氛围,缩短上岗适应期。
& & 3.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革
  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分科设置,这种单一的课程模式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因此,笔者在分析就业岗业特点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成岗位基础、岗位知识、岗位技能三大课程模块。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各课程模块都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更大,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它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序完成学业。使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就获得一项职业岗位能力。
  岗位基础模块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政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体育、教师职业礼仪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质,以便在担任幼儿教师以后,能对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自然、社会现象做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
  岗位知识模块是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训的一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文学、幼儿英语、幼儿园管理、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幼儿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课的基础,其门数、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理论的应用性,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岗位技能类课程的一些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岗位技能模块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设置的一类课程,,凸显其综合性和实践性。主要包括保育技能模块(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生活安排、幼儿营养)、教学技能模块(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舞蹈技能模块(舞蹈表演、幼儿舞蹈编排)、美术技能模块(儿童画创作、手工教学、教玩具制作、环境创设)、音乐技能模块(钢琴弹奏、声乐演唱、儿歌伴奏)、语言技能模块(普通话、幼儿教师口语、故事表演、儿童文学创编)等,此外,前五学期都要预留一周用于各种校外实习(幼儿园认识见习、保育岗位实习、教育实习),最后一学期为顶岗实习。通过不同的模块训练,使学生系统的、全面掌握幼儿园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结语
  随着社会对幼教和早教事业的重视,学前教育人才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参考文献:
& & [1]鄂秦泰.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6):142-143.
& & [2]山显斌.浅析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144-147.
& & [3]田晓莅.关于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0(6):170-171.
& & [4]张承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基于内江师范学院现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118-120.(责任编辑:朱守锂)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教育杂志社  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一)基于工作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数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同时,数学课也为学生的发展和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中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首先要满足学生就业的要求,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改革应强调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为本位,淡化数学学科体系.数学课程建设为教师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提供基本方案和依据,因而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水平有着决定性意义.制约数学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特点及所经历的心理规律等,成为影响数学课程建设因素中的最根本因素.因此,数学课程建设,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课程必须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人格得以完善,又能兼顾社会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是对各个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规定,它体现着数学教育的目标.这些规定,必须考虑学生达到该学段时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上方面可达到的水平.从数学学习的角度看,数学课程的内容必须对大多数学生是难易适中,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这些内容应该是以前数学学习的发展,是今后数学学习或就业的准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因此,数学课程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发展和全貌,增加广泛的背景知识,体现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内容是极有价值的,对学生今后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有极大的作用,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二)基于工作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上学就是为做幼儿园教师而准备的,我校一直面向幼儿园办学,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依托国家大力发展幼儿教育政策,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对于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改革加大研究、探讨力度,努力把学前教育专业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国品牌专业.首先,我们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要考虑幼儿园教师的能力需要,了解相关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熟悉它们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因此,要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增加与幼儿园数学教育相关的数学知识,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改革数学课程体系,形成合理的知识链,构建学前教育专业模块数学,使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其次,课程内容要与学情实际相结合,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中职数学将课程内容结构划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我认为这种提法很切合实际,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对此,我针对三大模块就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改革设想.1.基础模块(1)夯实基础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知道,现在的中职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尤其是数学基础知识相当欠缺,因此基础模块应该对学生所学专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复习,夯实学生数学基础,以便让学生能够顺利接受后续知识.内容上可以增加预备知识,做好与新知识的衔接,也可以对初中的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和筛选,把学生后续课程和专业需要的知识选择出来,有些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进行复习,有些知识可以单独成章集中进行复习和强化.(2)侧重应用数学教育主要使学生未来成为“社会人”,具有普通公民的文化素养.在编写基础模块时应该强调生活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必须纳入课程中来,如购买彩票已经进入大众生活,因此“概率”应该纳入课程中来,还有贷款时还款利息的计算等,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很多社会现象或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3)重视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不只是着眼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幼儿思维发展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更为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相关知识在全貌上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必要懂得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的教学,比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难度要大,也不是很容易看到效果,很多教师对此不重视,因此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缺乏可持续性.我认为,在基础模块增加相关内容,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及今后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作用.(4)通俗易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不需要很强的系统性,不用过多考虑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只强调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以数学文化为背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在难度上做较高要求.所以要尽可能降低难度,甚至放弃一点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对某些学生难于接受的数学理论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以解释说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目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每周仅两个课时,课时数较少,因此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数学发展的趋向,删减和淘汰传统数学中单纯追求技巧、陈旧过时、理论繁琐、教学意义不大、无实用价值的内容,选取实际中最有用、最基础的并且能为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适当引进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发展有密切联系的近现代数学内容,适当介绍前沿性的数学学科知识.另外,适当加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职业模块职业模块应该针对学生将来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体现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能力的培养.职业模块应强调工作岗位应用,按照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的原则选取教材内容,不强求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让学生有目的地学好相关数学知识,并能解决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3.拓展模块拓展模块应该为学生将来继续深造服务.拓展模块的数学内容应该强调系统化,可参照普通高中教材,并结合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特点选取教材内容.(三)基于工作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方法传统模式的数学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造成数学被学生视为“枯燥”“繁琐”,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在操作或游戏活动中感知数学概念,懂得数学方法,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鉴幼儿园教育活动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模式,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时,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可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感到学习数学很实用.在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师可针对其特点赋予恰当的实际生活背景,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例如,“数列48,49,…,79及数列7,8,9,…,52各有多少项”这类问题,我们教学时,把它分别改编成“某考场的考号是048~079,问此考场有多少个考生”及“一条被损的卷尺,刻度还剩7m至52m段,用此卷尺每一次至多可量多少米距离”.这样,乏味的数学题变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实际应用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训练.2.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对知识感悟会更深,也记得更牢.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学习概率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抛一枚硬币或色子,记录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讨论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有多大,进一步认识“出现正面”这个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学习正、余弦定理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通过测量计算不可逾越的两点(如一个建筑物两侧、水塘两端、小河两岸等)的距离;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操作认识定义、定理,认识空间的点、线、面、体,把枯燥的立体几何课程变为饶有兴趣的实验操作课程,把繁难的论证变为数学知觉与数学兴趣的培养.3.补充趣味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适当渗透或补充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或采用游戏教学以增加趣味性,使学生摆脱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在情趣盎然之中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受到相应的数学基础训练.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中,引进故事“象棋盘上的麦粒数”能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对于数学作业的布置,也要改变传统方式,多布置开放式的调查题、实验题或网上查阅资料题等.(四)基于工作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评价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选拔数学精英.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评价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上课表现(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完成作业、数学活动、平时考评等进行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平时成绩的评定.把期末考查、考试成绩权重降低,只占学期总成绩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进行,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进步.总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改革必须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及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进而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喜爱,逐步扭转难学、怕学、厌学的现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发挥数学课程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作者:黄善育单位:广西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责任编辑:田老师&&&&阅读:人次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体育教育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体育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我国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在专业课程设施上还存在一些"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2016年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我国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在专业课程设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中国论文网 /1/view-7242508.htm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在201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中长期教育的规划纲要,提出了要重视职业教育,而仍然有些用人单位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人才持有怀疑态度。主要原因是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也并不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也不深。这些现象也反映了学前教育人才在培养上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弊端。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儿教育提供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专业课程如果设置不够合理会直接的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学习者的进步,更会制约到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因此应重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   课程设置是指教学的计划,是各项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设置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来规划选择选择学科的门类,确定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时数,制定学年,安排学期的顺序,从而规划了一整套合理的课程计划和体系。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在学前教育部分逐渐出现了一些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不当带来的问题。例如课程结构的不合理,缺少前瞻性和综合性;专业课程的内容脱离了实际的幼儿园教育;课程开发和整合没有创新性;课程设置缺乏标准化等。   (一)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课程一般分为学科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等四个部分,其中的专业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是教学的重心和关键部分。而在实际的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大部分没有按照这四个部分来进行课程划分。在设置课程上大多是参照高中的课程设置。而中职院校和普通高中院校不同,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点,如果只是按照高中院校来设置课程,必然不能够体现出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不科学还体现于在课程的设置中安排了较多的理论课,而技能课却很少,相关的师德课程更是缺乏,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情况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反思,在课程设置时重视师德道德课程的安排。另外许多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语文、英语、数学课比较多,舞蹈课、钢琴课很少。   (二)课程的设置过于单一   课程设置在形式上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在中职课程的设置中形式过于单一,基本都是必修课,很少有选修课。增加选修课程可以吸引学生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获取感兴趣的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乐趣,有效的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行为。学科基础教程是作为教师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是专门为培养学前教育而设,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开设舞蹈、音乐、朗诵等选修课,并且通过开放舞蹈室、安排琴点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技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发展个人能力。   (三)课程的设置缺乏有效性   课程的设置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课程的利用时间方面。在课程中安排了较多的自习课,而学生在自习课大多是留在宿舍或处理其他事情,并没有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并且教育实践大多安排在学生学习的最后学年,并不能有效的反馈出学生实习的完整效果。应在设置课程时安排每学期都有一定时间到幼儿园实习,这也大大有利于学生实时的了解到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实习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真正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学习。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   (一)缺少合理完整的培养规划   培养规划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包括了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为什么培养等问题。培养规划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培养的知道思想和制定的原则、课程的设置和计划、培养的目标和规划以及学制和修业年限等。课程设置是培养规划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其整体体现了培养规划的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合理完整的培养规划。   (二)缺乏课程设置的软件、硬件设施   课程设置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师资力量。一些中职院校的课程不能开设并不能不想开设,而是缺乏可以胜任的教师来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有完整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而能达到两者要求的教师还是很少,只能够请到专业的技能老师,而硬件设施的不足表现在舞蹈房的建设不足,或是钢琴等乐器的缺乏,导致相关的课程不能开设,或开设次数很少,不能够达到学生学习的需要。软件、硬件设施的缺乏这也是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对学生个体和社会需求的了解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要对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这是中职院校需要做的工作。而现在有很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完全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在设置课程时要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相关课程。并且在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考虑到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想法和反应。如果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满意课程设置的内容,则应该反思课程设置的问题,并且加以修改。而大部分学校缺乏了对学生和社会需求的调查了解,造成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向社会输送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其培养的幼儿教师数量要大于本科专业院校,因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毕业生都要担任幼儿教师,承担着教育三岁到六岁幼儿的重要责任,因此社会和院校都需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不仅要关注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结合,还需要重视基本师德的培养。   (二)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培养规划   培养规划包含了培养人才的方向,构建了完善的学前教育培养规划有利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幼儿师范院校在培养规划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的社会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幼儿教育人才,并且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等三个方面明确培养的标准,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完善的培养规划有利于专业课程设置确定明确的方向。   (三)加大学前教育的软件、硬件投入   师资和硬件条件不足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因此需极大资金的投入。通过人才引进,吸引更多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来任职中职院校,培养更多的幼儿教师。通过投入资金,扩建舞蹈房或购买乐器,使技能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通过这些措施也可以使中职院校得到长远的发展。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和分析,中职院校需结合学前教育的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幼师队伍,提高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方琪.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浅析[J].学园,2013,(21):179-179,180.   [2]张娜娜.浅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对重庆市某学校学前教育中专生的问卷调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07):47-4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职课程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