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读到自杀,这样的读好书强素质心得体会教育可行吗

&&&&成语300则(学前素质教育*新版)/中国儿童天天读好书系列&编者:晨...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 成功启示录
&&&&&&&&&&&&&&&&
/ 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 成功启示录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童谣鲁班爷有眼不识泰山  这首谁都耳熟能背诵的儿歌,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大锯的发明人,中国木 匠和泥水匠的祖师爷——鲁班。  鲁班是我国战国时期有名的能工巧匠。他姓公输名般,因为是鲁国人, “般”又与“班”同音,大家就惯称他为“鲁班”。鲁班只不过是个手艺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名气?甚至把他的名字编成成语千古流传呢?这里讲两个小故事。 鲁班从小爱干木工活,因为他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木匠,不少人纷纷拜在他门下,成为他的徒弟。 一天,鲁班带领徒弟上山伐木,准备造房子。树干又高又粗,真是造房子的好材料。他们挥动斧子,“吭唷,吭唷”地叫着号子拼命地砍,干得汗 流浃背,膀酸腕麻,好半天,才砍倒三五棵树。  第二天清早,鲁班又带了众徒弟上山。他心里非常着急,爬山的时候, 用力拉了一把野草,不料手被划破了,鲜血染红了手掌。  “咦,这野草叶子怎么会如此锋利?”他用嘴吮了吮手指,拉起野草叶 子仔细看了起来。原来这种野草叶边长着又密又锋利的小尖齿。他用草在手 上划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口子。  “哦,想不到这些小利齿居然这么厉害!”他突然眼睛一亮,心中似乎 悟到了什么,顾不得伤口疼痛,立刻下山。他来到铁匠铺,请铁匠试打了一 段边缘有小尖齿的铁条,铁条两头安上木柄。他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块木 材上一来一往地拉了起来,木头很快被一锯为二,既省力又省时。鲁班从生 活实践中发明的这种工具,就是现在木工干活不可缺少的锯子。  鲁班自发明锯子尝到甜头以后,又开始动脑子琢磨起另一件事来:木材 用锯子破开以后,表面毛糙不平,怎么才能使它光滑平整?这道工序历来不 是用斧子削,便是用刀子刮,十分费事。他反复研究,屡屡试验,终于又发 明了一种新工具:在一块平整的木头中间嵌上锋利的刀,在不平整的木材上 来回推动,这种办法又省力又省时,木面刨得非常光滑,这就是“刨子”。 鲁班连续发明了锯子和刨子以后,前来投师学艺的人更是挤破了门槛, 鲁班来者不拒,办起了木工作坊。有一天,他正在传授徒弟技艺的时候,发 现徒弟泰山不按他设计的式样制作,刚开口询问,泰山就滔滔不绝地申辩,鲁班大为震怒,当即把泰山赶出作坊。 三个月后,鲁班去城邑办事,发现市场上有好几组精巧别致的家具,商贩们竞相购买。鲁班大为惊奇,上前一问,才知道是自己原来的徒弟泰山的杰作,鲁班后悔不迭,拍着脑袋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木匠干的是个手艺活,手艺活不能光凭力气,还要靠脑子;要有勇气在关公 面前耍大刀,去班门弄斧,弟子不必不如师,要敢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个人不应该担心自己地位不高,而应该担心自己道德是否高尚;不 应当为收入菲薄而害羞,而应当为 知识不广博而耻辱。——张衡“南阳通人”张衡东汉年间,南阳县有个叫石桥镇的地方,张衡就出生在这里。 张衡的祖父虽然做过官,但是为官清正,家中并没有什么财产。等到张衡的父亲去世后,他家的日子就变得艰难起来。 为了读书,张衡吃了许多苦头。因为当时纸还没推广使用,字大都写在竹片或木板上,特别有钱的人家就写在绢绸上面。像张衡这样的贫家孩子, 只能抱着一捆捆的竹简,一片一片地读。  那时候,用竹简写成的一部长书,能挑好几担,装上大半车。张衡把竹 简捧在手里沉甸甸的,一会儿胳膊就酸了。他还要小心翼翼,生怕弄断穿竹 简的牛皮带子。  就这样,张衡读完了家里的所有竹简,又到镇上的亲朋好友家去借。他 学习特别刻苦,达到“如川之逝,不舍昼夜”的程度。没过几年,张衡就读 遍了镇上所有人家的书。  除了读书以外,张衡还经常观察工匠们干活。他在水力鼓风炉旁边,一 站就是半天,把工匠们烧旺炉火,冶炼铁水,制作铁器的过程,看了个仔细。 在石桥镇,张衡算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但是,他一点也不满足,他要 到书多、有学问人多的地方去学习,要到名山大川去游览,开阔眼界,这在古时候叫做“游学”。 张衡在长安停留了一年,他四处拜访有学问的人,听老人讲历史故事,看商人们做生意,观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张衡把听到和看到的事,都记了 下来。  沿着黄河,张衡来到了洛阳,通过朋友的介绍,他参观了全国最高学府 “太学”,并且在这里读了许多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  三年后,张衡回到南阳,他把自己游历长安、洛阳的见闻写了下来,这 就是著名的《二京赋》。为了写好《二京赋》,张衡写了改,改了又写,前 后共用了十年的时间。《二京赋》写好以后,轰动了地方和京城,读书人都 争着阅读。可惜,因为《二京赋》太长了,没能流传下来。    之后,张衡潜心研究了西汉大辞赋家扬雄的《太玄经》及墨翟的《墨经》, 书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天文、历算、几何学、力学和光学方面的知识。三年苦 读的结果,使张衡从中获得了别人不可企及的丰富的知识,为研究天文、历 算等自然科学问题打下了理论基础。  张衡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但是文学上的歌赋大家,而且对天文、地理、 历算、绘画等也很精通,被众人誉为“南阳通人”。  公元 115 年,汉安帝听说张衙在天文上有高深的造诣,就任命张衡为掌 管天时、垦历的太史令。  接受任命以后,张衡高兴极了。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更多地研究天 文学,尽情施展他的聪明与才智了。不论严冬还是酷暑,每逢晴朗的夜晚, 张衡都独立高台,记下星星在天空上的位置。为了掌握月亮圆缺的变化,有 一个月,从初一到十五,张衡晚上没有睡过一次觉,记下了月亮盈亏的全部 变化。  张衡把自己对月亮和星星的观察、解释都写在了一部叫《灵宪》的著作 里。张衡在距今 1800 多年前对星月的观察,十分接近近代科学家的观察,这 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随后,张衡又研制出新的天球仪——浑天仪。为了使浑天仪能自行运转, 张衡采用齿轮系统把浑天仪和计时用的漏壶联系起来,巧妙地使浑天仪一昼 夜运转一周,把天象变化形象地演示了出来,也被称为水运浑象。水运浑象 是世界上第一架有明确记载的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为了说明这个仪器的 结构和原理,张衡还写了《浑天仪图注》一书,一直流传到今天。  根据这本书,我们现在可以知道汉代的浑天仪是什么样子,汉代的人怎 样理解天象的变化。这本古书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博闻强记,多思多问, 取法乎上,持之以恒。——茅以升坐堂大夫张仰景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 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许多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 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 为成熟的阶段。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 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 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 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后来他成为一代  名医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兵祸绵延,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而官府衙门不想办 法解救,依旧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怜悯百姓, 萌生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初年,十岁的张仲景拜同郡医师张伯祖为师, 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 研。每次给患者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经他治疗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 痊愈,因此他很受百姓们的尊重。少年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 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怕累。张伯祖非常 喜欢这个学生,便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倾囊相授,全力栽培。 张仲景博览医书,遍尝百草,广泛吸收名家医道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 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父亲的逼迫,汉灵帝时, 张仲景参加了廷考,并且考中了。在建安年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 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 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病,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 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 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仔细地为群众 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 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 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 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 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郎中”,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在医术上也就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 他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 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的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 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 “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匪浅。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东汉末年,战乱 带来的瘟疫,前后达五次之多。张氏家族原有 200 多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 里,就被瘟疫伤寒病夺走了 100 多人的生命。一些庸医和所谓名医,趁火打 劫,赚昧心钱,忘记了做医生的本分。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 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 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肿药录》等古代医 书,继承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 又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公元 205 年汗始  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5 年之后,张仲景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 16 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 系统地概括了“辩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 师”。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从这则故事受到什么启迪?我想至少可以得到两点 启示。  第一、中学时期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历史上和今天的有成就者,无不 在这个时期就发奋成才。人生大厦的基础是在青少年时期奠定的。这个基础 打得好坏,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  第二、要学用结合,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东西终究是肤浅的, 要亲身实践,才能深刻透彻地了解其中的内蕴和精髓。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在书坊里读书的王充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用了毕生的精力, 博览群书,花了 30 多年的心血,熟练地运用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完成了巨著《论衡》,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在这部共有 85 篇 20 多万字的《论衡》中,作者根据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论证了潮汐与月亮的运行的关系、湿度与琴弦的张力的关系、云雾与雷电形 成的原因等等,雄辩地批判了鬼神主宰世界的迷信思想,并大胆地提出了无 神论观点,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王充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思想家,还得从他的青少年时代说起。 少年时代的王充聪慧好学,虽然家境贫寒,父母却节衣缩食,千方百计供他上学馆念书。从 8 岁到 15 岁,王充一直是学馆里学习最刻苦、成绩最优 秀的学生。15 岁那年,乡亲们看他有出息,纷纷捐饯,保送他进了京都洛阳 太学深造。  王充是幸运的,当时在太学执教的是东汉名儒班彪。名师出高徒,王充 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如饥似渴地学习功课,但是他从不生吞活剥。渐渐 的,爱独立思考的他开始不满足于在太学里学到的东西了。  同学们发现、只要没有课,王充便独自一人出门,而且一去就是半天。 他会干什么去呢?有几个好事的同学感到捉摸不透,就悄悄地尾随其后想看  个究竟。 当时东汉王朝正处于兴盛时期,首都洛阳城里更是一片繁荣。只见王充三转两拐的,来到城中的闹市区。 “好哇,原来这小子不在太学里老老实实温功课,却天天跑出来逛大街!我们都以为他每天点灯熬油用功到半夜,原来他大白天里串街走巷好逍遥 哪!”几个同学偷偷商量着,打算把他当场捉住,并羞羞他。  刚这么说着,却突然不见了王充的影子。奇怪!他躲到哪儿去了呢?几 个同学连忙一个铺子一个铺子地寻找起来。  终于,他们在一个书坊里发现了目标,只见王充站在一排书架前,捧着 一本书,正在全神贯注地阅读着。  “好一个王充,原来你躲在这里用功哪!”一个同学从背后拍着王充的 肩膀说,“怎么,太学里的书还不够你读的吗?”  王充吓了一跳,转身见是自己的同学,连忙做了个手势,朝那边坐在账 柜后面的书坊老板努了努嘴,小声说:“别大声嚷嚷!这儿的书又多又好, 很多是太学里看不到的,我没有那么多钱,买不起,只得常常跑到这儿来看。 要是让老板发现我这个人光看不买,会把我轰出去的。”  其实,书坊老板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青年人。他差不多三天两头来,一翻 开书,就似乎什么都忘记了,一会儿点头微笑,一会儿紧蹩双眉,一会儿又 沉思默想。有好几次,书坊老板托着店门板,不得不对他说:“年轻人,我 该关门啦。你要是还拿不定主意该买哪一本书的话,明天再来吧!”王充听着,依依不舍合上书,不好意思地朝老人笑了笑,离开书坊。 如今,老人知道他是太学里的学生,如此好学,就愈加喜欢他。他径直走到王充的跟前,亲切地拍着他的脑袋说:“小伙子,你喜欢读书,以后只 管来,只要书不弄坏就行了。”  得到书坊主人的允诺,从此,王充便把课余时间全泡在了书坊,几乎读 遍了这里的每一册书。  化学家门捷列夫说过:“天才就是这样,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勤奋 炼就了无数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王充的成才, 也正说明了这个道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能默写医书的华佗  东汉末,三国初,有位医道高明的医学家,对内、外、妇、儿、针灸各 科都十分精通,尤其擅长外科。早在 1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他已能使用麻  醉术进行大手术,几乎妇孺皆知的他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一方面渲染了 武圣关羽的神勇坚毅,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一代名医的高超医术。我们这里要 介绍的正是千古神医——华佗。  华伦出生在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期,他母 亲生急病死了,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心想:“为什么没有人能治好我母亲的 病?”从此,他暗暗下决心,长大后要当一名好医生,为穷人治病,为天下 人解除病痛。  后来,他听说琼林寺的一位长老医道很高,便跋山涉水前去拜师。长老 见他十分诚心,言谈举止又那么谦虚,便收他为学生。  华佗白天勤快地干杂活,处处手勤腿快,一丝不苟,空闲就去观察师傅 诊病开方,把帅傅的方法一一记在心里,还默默地回想体会。晚上,他在油 灯下专心攻读医书。整理师傅的药方。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华佗的 医术也大有长进了。  一天,长老突然昏倒在卧室。师兄弟们个个都惊慌失措,只有华佗十分 冷静。他先观察了师傅的脸色,再静静地凝神为师傅把脉,最后平静地站起 来,说:“大家不必惊慌,师傅的脸色正常,脉象平和有力,不像有大病, 会好的。”  话音未落,师傅突然睁开眼,一骨碌坐起身来,哈哈大笑道:“只有华 佗及格,我只是想考考你们。”  又有一回,华佗回到房间,见刚才匆忙离开时,桌上未及整理的医书被 烧毁了。他不慌不忙,静静地把医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默写了出来。师傅 拿来一看,只字不差,心里十分高兴。原来这也是师傅专门安排的,有心考 察一下华佗的学习成绩。  华佗刻苦学习,虚心求教,认真临床治病,不断积累经验,在外科、麻 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地方官和朝廷听说华佗医道高明,妙手回春,都想 请他去做官。华佗乐意在民间行医,厌恶官场上的那一套,对于他们的邀请, 都婉言谢绝了。  曹操素来患有偏头痛,听说华佗医术神奇,就派人来请华佗治病。华佗 给曹操诊断以后,选择了针灸的穴位,给曹操扎了几针,头就不痛了。曹操 很高兴,要把华佗留下来,好随时给他治病。华佗不求名利,当然不愿意只 给曹操一个人服务。他借口接到家信,要回家一趟。华佗到家以后,推说妻 子有病脱不开身,不肯回到曹操那里去。曹操多次写信催他回来,他根本不 理睬。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惹得曹操大发雷霆,他派人把华佗抓回关进监狱, 不久,威武不能屈的一代神医被无辜杀害了。这给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 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也是曹操一生中办的一件很大的错事。  青少年朋友们,从华佗的成才过程中你们会发现:成功,其实并不神秘。 它不过是踏踏实实地苦学,终身不辍地努力和一个远大美好的理想。“勤”  和“苦”是事业成功的本源、创业成才的“天梯”。只要横下一条心,一步 一个脚印,沿着苦学成才的“天梯”艰苦攀登,披荆斩棘,不回头,不动摇, 终能越过“中天门”,登上“十八盘”,到达成才的“玉皇顶”,去领略那 “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三字经》凿壁偷光的匡衡  中国古代贫寒人家子弟勤勉苦读的事例不胜枚举:为防读书困倦,东汉 时的孙敬用绳子把头发扎住吊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用锥子刺大腿。晋朝 人车胤、孙康,家穷点不起灯,一个在夏天晚上用白布袋装着萤火虫来照亮 读书,一个在冬天夜里映着雪光看书。下面要讲的是西汉时少年匡衡凿壁偷 光、当佣读书的故事。  秋末冬初,黄昏的太阳已早早地下山去了,嫣红的霞光透过一间间破旧 的茅草房,洒在村头的一棵大柳树下。树下坐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虽然身 上衣衫缀满补丁,却浆洗得干干净净,此时他正捧着一本书,认真地读着。 “阿衡,天都快黑了,赶快进屋吧。”一个年轻的妇女,唤着正在看书的儿子。 “娘,这书明儿就要还了,我得赶紧读完它。”小匡衡头也不舍得抬。 “儿啊,你如此用功,如果累坏了身子,叫娘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爹??”母亲说着,抹起了眼泪。 匡衡见状,这才顺从地合上书,揉揉冻得通红的小脸,跟母亲进了屋。 家里穷得买不起灯油,点不起灯,匡衡有书不能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让他到隔壁借点灯油来读书。到了隔壁王大妈家 门口,他犹豫良久,刚伸手想敲门,很快又缩了回来。家中一贫如洗,借了 灯油,明天拿什么还给人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自己,不能再给她增添负担 了。  躺在床上,匡衡双手抱着书,翻来覆去,怎么也难以入睡。草顶泥墙的 屋子,外面一刮风,屋内冷飕飕的,匡衡猛一翻身,瞥见和王大妈共用的那 堵土墙,因年久失修,竟漏进一丝微弱的光来。他赴紧跳下床,用瓦片轻轻 地刮开这条缝隙。很快,一线灯光,穿过窄缝,斜斜地照在床上。他立即拿 起书,凑着这一线光亮如饥似渴地读着。  每晚,守着这一线光亮,匡衡一本又一本地读着。他忘了贫穷,忘了寒 冷,忘了世界上的纷扰,完全沉浸在书里的美好境界中。  转眼又到了秋天。家里的唯一的一棵苹果树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母 子俩一个也舍不得吃,全挑到街上去卖。匡衡一边看书,一边守着两筐苹果。 这时,走来了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看看果色不错,全买了下来,叫匡衡母  亲送到镇上谢官人家去。 “谢官人家要这么多苹果?”半路上匡衡好奇地问。  “咱们谢府啊,可是大户人家,别说乡下上好的田地有上万亩,光是书 房里的书啊,就有几十架,整整齐齐排着,排场可大啦。”管家一高兴,话 就多了。  有钱人买书当摆设、讲排场,穷人家想读书却不能;言者无意,闻者有 心,匡衡灵机一动,想出了个主意。他一把拉住管家,央求道:“大管家, 我爹去世早,全靠母亲一人拉扯我长大,如今我也大了,您能否引荐我到谢 官人家去当个佣人,让我能减轻母亲的负担?”中年人看他如此懂事,便满口应承下来。 半个月后,匡衡当上了谢府的小佣人。他虽然人小体弱,干活却十分卖力。一大早,就把里里外外院子打扫干净,然后把客厅、内房收拾好。看看 四周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最后他便去整理书房。整理书房是他一天中最快 活的事,他轻手轻脚地,非常仔细地掸着灰尘,生怕一不小心,书会逃掉似 的。  到了领工钱的时候,匡衡却把这工钱全交还给了谢官“孩子,为什么你 不收工钱?”谢官人不解地问。  “老爷,我家里穷,买不起书,可是我却非常想读书,您能否借几册书 与我读,这工钱权作借书的租金,行吗?”  谢官人被这孩子好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沉吟了片刻,把工钱放回匡 衡手中,亲切地对他说:“你小小年纪想读书,真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这 样吧,工钱你照收,以后干完活,有空只管到书房来挑书看,只是别把书弄 丢就是了。”  就这样,匡衡吃住在谢府,每天干完分内的活,就一头扎进书房,一本 接一本拼命地读。长期下来,他读了很多很多书,学问越来越大,终于成了 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专家。  逆境出人才。人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往往是在逆境——困苦、 挫折、失败中炼就的。因此,学会在逆境中铸造自我、锻炼自我是十分有益 的。要知道,在学习和创造性活动中,挫折和失败远远多于成功。就是你们 解一道稍微复杂的数学题,也常常是在多次失误、试探之后,才会从中找到 最佳的解题方法,更何况在科学和人生的道路上去探索、开拓呢?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敢于拼搏的容国团1939 年,容国团出生在香港东区一个穷工人的家庭。 他的父亲容勉之,祖籍广东中山县,19 岁那年背井离乡,到香港当上了一名海员。家境虽然十分困苦,可是,容勉之却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要 培养儿于成才。  容国团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学习成绩很好,而且无师自通,乒乓球打 得十分出色,13 岁那年,他就被选拔进了东区队,先后击败了香港不少乒乓 高手,被誉为“东区小霸王”。可是,这时他父亲得了严重的胃病,被老板 解雇了。家里断了一切经济来源,容国团只好退学,到一个鱼行当童工,靠 每月 70 多元工资维持家庭生活。  鱼行老板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成立了一个“东区买手部”乒乓球队, 容国团一面做工,一面打球,很快成了球队的顶梁柱。  1954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香港工联会举办乒乓 球表演赛等活动,以庆祝这个伟大光辉的节日。  容国团所在俱乐部的理事长是个极端的反动分子,他拒绝参加庆祝活 动。容国团只得以个人的名义,去参加单打表演。就为这件事,容国团被迫 离开了俱乐部,失业在家。  不久,工联会的负责人知道了容国团的困境,便帮助他找了一份工作。 容国团白天上班,晚上辅导别人打球。后来,工联会考虑到他又要上班,又 要陪人打球,会荒疏球艺,便安排他专业练球。他心情舒畅,家人的生活又 有了保障,所以,他便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练球上,技艺有了突飞猛进 的提高。这一年,香港举行乒乓球公开赛,他和队员们过关斩将,取得了团 体冠军,还获得了双打冠军,并摘取了单打的桂冠。他一人独得三项冠军, 轰动了香港。“东区俱乐部”的那个理事长又悔又恨,心里酸溜溜的。  1956 年,日本国家乒乓球队访问香港。对容国团怀恨在心的人和日方商 定,比赛只打个人对抗,并安排他与当时的世界头号种子选手获村对阵。他 们这样做是想灭容国团的威风,也好让工联会难堪。  容国团初生牛犊不怕虎,以他快速推挡的绝招,弄得蝉联过好几届世界 冠军的获村疲于奔跑,连连失手,终于败下阵来。  打败世界冠军的荣耀并没给容国团带来欢欣和顺利,反而招致了更深的 忌恨和更大的报复。生活的困苦,使他病倒了。他知道在香港已没有出路, 内心感到十分苦闷,便暗暗下决心,要寻找机会离开这块是非之地。  他去找工联会帮忙,很快就有了消息。这天,工联会的人告诉他,国家 体委主任贺龙元帅亲自过问了这件事情,请他尽快回去治病,并继续打球。  1957 年 11 月,游子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容国团的病很快治愈了。 他体力充沛,信心十足,提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口号,立誓三年之内争 取夺得世界冠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争光。  他的豪言壮语提前实现了。在第 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所向披 靡,一路夺关攻隘,最后又以三比一击败了身经百战的西多,成为新中国第 一个世界冠军,为新中国体育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第一页。喜讯传来,全国欢腾。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凯旋归来的容国团。  容国团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 1961 年举行的第 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上,作为主力,与队友一起奋力拼搏,打败了日本队,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 体冠军,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乒乓球的强大实力。  容国团的卓越贡献,其意义不仅仅只在体育事业上。自此,中国掀起了 “乒乓球热”,以后,又有了“乒乓球外交”,使银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 他的生命,凝聚在乒乓球的强劲旋风之中,永远激励着人们去努力拼搏。少年有志,没待成家先练笔; 学者不倦,已得文凭尚温书。——李人凤“抄书”成才的宋濂  宋濂是明朝初年的一位著名学者。他学识渊博,被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 璋任命为翰林学士,所以人们都叫他“宋学士”。他一生写过很多文章,都 收集在《宋学士全集》这本书中。  宋濂出生在书香之家,爷爷、父亲都读过许多书,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 的大家闺秀。可惜,有一年闹瘟疫,仅仅一个月,爷爷和父亲就相继病逝。 为了躲过灾难,母亲带着襁褓中的宋濂回到了娘家。年轻守寡的母亲是个有 远见的刚强女子,为了养育宋家这棵独苗,她含辛茹苦,决心一定要把儿子 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从此,母亲一边帮人家做针线活,一边教儿子认字块,还手把手教他练 大字。七岁的宋濂不但认得了 2000 多字,而且还能写一手工整的小楷。  一天,母亲坐在窗边做针线活,看儿子心不在焉地把字块移过来挪过去, 撒了一地。“儿啊,不舒服吗?”母亲放下手中的活,摸摸儿子的额头。 “不,我没病,就是心里烦!” “烦什么?快告诉娘。”母亲心疼地搂着儿子瘦小的肩膀。 “娘,我已经七岁了,光认字块、练字有什么用,我要念书、看书。” “念书?”母亲环视了简陋的屋子,看看破旧的桌椅,重重叹了口气。 看着母亲为难的样子,懂事的宋濂不再说什么,默默地捡起字块读了起来。  母亲回到窗边,重新拿起针线,看着手中的衣物,她忽然眼睛一亮,忙 安慰儿子说:“有了,妈想办法借书给你读。”她告诉儿子,手头这些活是 县城李举人家的,听说李家有许多藏书,等活儿完工送去时,顺便求他借几 本书。  这个主意使宋濂顿时兴奋起来,他忙不迭地为母亲穿针引线,还缠着母 亲要学缝扣襻,母亲理解他的心情,每天起早贪黑,衣物很快就做好了。    几天后,宋濂跟随母亲来到李家。李举人得知七八岁的孩子如此想读书, 破例让他进书房自己去挑一本,但必须在一个月后完好无损地归还。小宋濂站在书柜前,踮起脚左看看右瞧瞧,抽出了一本《左传》。 抱着《左传》,小宋濂如获至宝,一回家就埋头读了起来,可过了一会儿,他却急急忙忙找来笔墨,铺开纸,母亲不解地问:“整天闹着要看书, 如今书来了,又练什么字?”  “娘,这借的书,很快得还给人家,从现在起,我借到一本书就抄一本, 借一百本就抄一百本,这样我不就有了自己的书了?”  抄书,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轻松。时值腊月,天寒地冻,家中只生 了一个小小的火盆,连呵口气都能结成雾。写不了几个字,手指就像针扎般 疼痛。母亲把儿子的小手焐在自己怀里,手暖和了点,可是砚台里的墨汁又 冻住了。  一个月后,宋濂恭恭敬敬地把书还给了李举人,还不无自豪地告诉他, 自己也有了一本。  “抄了一遍?”李举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又借给他一本《国 语》。  几年下来,宋濂就有了几十部手抄书,除了上面提到的《左传》《国语》 外,还有《战国策》《诗经》之类的书;那套手抄《史记》有 52 万字呢。  读书还得有名师指点,他听说邹家庄有位有学问的先生,就背了干粮, 走了两天多路寻到邹先生家。邹先生是当时一位大学者,前来求教的人很多, 轮到宋濂已是午饭时候了。他毕恭毕敬地站在房檐下,直等到先生午睡醒来, 才去请教。  半个月后,邹先生推荐他到邻县义乌学堂去求学。他求学心切,第二天 尽管满天风雪,他还是背着沉重的书箱上了路。到了学堂门口,他又冷又饿 又累,竟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为了念书,宋濂从小到大吃了不少苦,如今坐在教室里,他心里比吃了 蜜还甜。学堂的学生大都是阔佬官家子弟,个个穿着绫罗绸缎,天天吃着山 珍海味,宋濂虽是粗食布衣,但却非常满足,从此苦心攻读,后来果然成了 大文学家。 要做科学的苦工,要养成严谨忍耐 的习惯,要学会干科学中的粗活儿。——巴甫洛夫祖冲之与圆周率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自幼喜欢数学,在父亲和祖父的指导下学习了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一次,父亲从书架上给他拿了一本《周髀算经》,这是一本西汉或更早的著名数学书。书中讲到圆的周长为直径的 3 倍。于是,他就用绳子量车轮, 进行验证,结果却发现车轮的周长比车轮直径的 3 倍还多一点。他又去量盆 子,结果还是一样。他想圆周并不恰好是直径的 3 倍,那么圆周究竟比 3 个 直径长多少呢?  对于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数学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想要求 得准确的数值。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人们把它称为圆周率,即圆的 周长与其直径长之比。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
我国对π值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在公元前 100 多年的《周髀算经》 里,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也就是说π=3。东汉时,  张衡认为π =10 = 3.16。三国时,刘徽算出π = 157
= 3.14,后来又算出50π = 3927
? 3.14161250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也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不畏艰险,不怕 困难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祖冲之就是这样的一位科学家。他为了把这 个数值计算得更加准确,研读了大量数学书,并且一步一步地、坚持不懈地、 认真仔细地进行演算,终于算出圆周率介于 3.1415926 与 3.1415927 之间。 直到 1000 多年后的 15 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和 16 世纪法国数学家F·韦达才得到更精确的结果。祖冲之还提出了π的约率 22 和密率 355 。这个密率比德国数学家奥托7 133及荷兰工程师安托尼兹计算的结果早 1000 多年。因此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建 议,把原来以安托尼兹命名的密率,改为“祖率”,以此纪念祖冲之。  祖冲之是如何在 1500 多年前算出这样精确的结果的呢?要知道当时还 没有现代化的计算工具,都是用筹码(小竹棍)进行计算的。他常常天不亮 就起床,一遍又一遍地挪动筹码,直到夜深。他在地上划了一个直径为一丈 的大圆,采用刘徽的“割圆术”,从圆内接正 6 边形开始,一直算到圆内接正 12288 边的多边形。 科学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要使内接正多边形的数目连翻 11 番,每翻 1番,至少要运算 7 次加、减,还要进行 12 位小数的 2 次乘方、 2 次开方。 不肯下工夫、不肯钻研的人,是绝对无法完成这么巨大的运算工程的。  其实,有很多的科学家,天赋不见得比别人高多少,他们成功的奥秘之 一就在于“下苦功”。进行科学研究,最忌与苦干实干相反的大话、空话。 要创造,就需下苦功、真功、长功。不吃苦中苦,哪得创造甜。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谆谆告诫人们:“要做科学的苦工,要养成严 谨忍耐的习惯,要学会干科学中的粗活儿。”  科学就是这样,件件发明创造都是“苦工”“粗活儿”相类的琐碎工作, 是心血汗水的结晶,是沙里淘出的金子。祖冲之所从事的就是沙里淘金的工 作。祖冲之除了上述贡献之外,还以精确的计算,改造了指南车,制作了水碓磨、千里船等,对后世都有重大的影响。尤其在他 33 岁那年,祖冲之经过 多年的查阅、比较和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多次科学实验, 制成了新历法《大明历》,既系统地清理了历法发展的源流,又去粗存精, 使得无象的观测符合日月运行的实际情况。祖冲之的著作很多,除了数学著作《缀术》《九章术义注》外,还有《易》《老子》《庄子》等经书的注释之作,可惜已失传了。 由于祖冲之非凡的成就,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用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脉,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永久的纪念。他为自己的祖国增添了 荣誉。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三字经》令人刮目相看的吕蒙初冬,夜深沉。冷冷的月光如水,倾泻在酣梦之中的军营。 只有大营中间的一座帐篷还透出光亮。帐内,矮桌前盘腿坐着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将领,正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长年的戎马生涯,给这位 青年将领脸上留下了风刀霜剑的印痕,但眉宇间仍透出一股勃勃英气。这挑 灯夜读的将领,正是东吴有勇有谋的大将吕蒙。“好!”读到精彩处,吕将军不禁拍案叫好。 边上蹲着个十五六岁的小马弁,刚睡眼地进入梦乡,被这一声喝彩,蓦地抬起头来。他揩了揩嘴边的涎水,站到将军身后。 “吕将军,夜深了,该休息了。”小马弁拉了拉将军的袖子。 “你先去睡吧,我还不困。”将军端起早已冰凉的茶水。 小马弁赶紧换上热茶,揉揉眼睛说:“将军,以后的日子长哩,明天再看吧。” “你哪里知道,”吕蒙放下书,使劲搓搓冻僵的手,“我像你这么大时已经从军打仗,什么书都没念成,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啊,想学也晚。”  吕蒙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带着小吕蒙和他的姐姐,省吃俭用,艰 难度日。为了改变穷困的境遇,十五六岁的吕蒙就投身军营,开始了戎马生 涯。  几年的金戈铁马,出生入死,刚猛骁勇的吕蒙升任横野中郎将,过上了 荣华富贵的生活。应该说,到这地步,吕蒙应当如愿以偿,心满意足了。这 时发生了一件事,使他猛然惊醒。  吕蒙从小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凡禀报军情都要叫人代笔。这天孙 权急着催要一份关于吕蒙防区的军务情况报告,恰巧代笔的刘文章回家奔丧 去了,一时又找不到会写文章的人,急得吕蒙团团乱转,最后只好亲自骑马,  日夜兼程赶到建业,当面去向孙权做口头汇报。孙权一看风尘仆仆的吕蒙, 大吃一惊,以为前线出了什么大事,直到问清原由,不觉又气又好笑,当场 就开导他:“你现在身居要职,光会指挥打仗是不够的,还应当好好读书, 增长学问才是。”“军务如此繁忙,哪有时间做学问?”吕蒙不以为然,脱口应道。 “军务繁忙?难道说你比我还忙?”孙权转身,面向众将官,“孔子曰:‘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曹孟德不也自称老而好学? 汉光武帝刘秀还手不释卷呢。你们年纪轻轻,为什么不能上进?”说着他又 转向吕蒙,“就说今天的事吧,如果你会写文章,还用得着丢下防务,大老 远从前线跑回来吗?”孙权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吕蒙,他在离开建业之时,搜集了《左传》《国语》《史记》《孙子兵法》等许多书,全带回了军营。从此他把战场上 的拼命劲又用到读书上,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屯兵驻防,只要得一点空闲工 夫,就坐下来读书,连平常骑在马上,也要反复默背章句。几年下来,吕蒙 的才干大有长进。  一天,东吴大谋士鲁肃来拜访吕蒙。鲁肃以为吕蒙只不过是一介纠纠武 夫,于是便在酒筵上大谈天下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不料吕蒙谈笑风生, 居然旁征博引,一口气提出了五条对付蜀汉的计策。听得鲁肃目瞪口呆,不 由得竖起大拇指,兴奋地称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老弟如此才识, 已不是当年吴下的小阿蒙了。”  吕蒙为东吴收复荆州、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虽居高官显位,仍虚心 好学,在将星灿烂的三国时代,也称得上是文佐武功的楷模。  宋代苏轼认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志。”意志是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的,并支配和调节其行为去实现这一目的 的心理过程。吕蒙年近而立之年开始识字读书,其间艰辛可想而知,没有坚 强的意志力,就不能在戎马生涯中从识字开始,进而短短数年竟饱读诗史, 令人刮目相看。可见意志的坚忍性就体现在,善于久长地坚持业已开始的符 合目的的行动,做到锲而不舍,有始有终。在艺术中勇气和信仰是起着至为重 要的作用的。——茨威格阎立本千里学画  唐代,是我国人才辈出的时代,不仅在文坛上,在画坛上也是如此。画 家阎立本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人物肖像画和历史画,画中的人物,性格鲜明, 精神饱满,十分传神。经历了 1000 多年的漫长岁月留传下来的《步辇图》《凌 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历代帝王国》和《萧翼赚兰亭图》等,是我国绘画  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不过,我们知道,阎立本之所以能练就高超的、出神入化的画技,跟他具有千里学画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阎立本很崇拜南北朝时代的画家张僧繇,一直想能亲眼目睹他的真迹。 有一次,他听人说在荆州的一座古庙里,存有张僧繇的真迹。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即只身踏上了去荆州的路。 阎立本是长安人,从长安到荆州,路途十分遥远,且道路崎岖。一路上,阎立本吃尽苦头,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为了能把张僧繇的绘画技法学到 手,他全不把这些当回事,只是不停地向前赶路。终于,他好不容易到了荆州,顾不上休息,又立即寻向那座古庙。 可是,他看过画后,一下子没有看出这些画究竟好在哪里,不觉有点儿失望。心里想:“唉,人们都说张僧繇的画技高超,今天看来,恐怕也是徒 有虚名吧!”  第二天,他又跑去观摩,这一回他看得仔细多了。看着看着,他发现张 僧繇的画确有其独到之处。原来,在中国画中,布局、笔墨、赋色、意境这 些都是非常讲究的,凡是布局好,笔墨欠佳的,只能初看还好,却经不起细 看。而意境深远、笔墨精妙的作品,往往因为不浮夸,乍看虽觉平常,看得 久了,细细品味,才能体味出其中的无穷妙趣。张僧繇的壁画,正是这样的 画。阎立本佩服极了,自言自语地说:“张僧繇的画画得这样好,不愧是丹 青圣手啊!”  为了把张僧繇画画的技艺学到手,第三天,阎立本又跑去看画。这一次, 他看得更仔细了,边看,边想,还和自己的画法相比较,他越看越入神,不 知不觉又过了一天。  为了不耽误看画,省去跑路的时间,后来阎立本干脆把行李搬来,睡在 壁画下面。从此,他白天看,晚上也看,对画上的每一笔都不放过,都要细 心地琢磨一番,体会其中的妙处。  就这样,阎立本一直在壁画前住了十多天,直到把壁画的每一处都看懂 了,把张僧繇的绘画技巧熟记在心里才离开。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现人生的总目标,需要数十年的奋斗。长时 期地向着既定目标奋进、拼搏,必须有坚忍的意志。总目标是由一系列小目 标积累而成的。有些小目标的实现,也需假以时日,不能一蹴而就。阎立本 要当画家是他的总目标,而亲睹张僧繇的真迹是他的许许多多小目标中的一 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千里奔波,风餐露宿,终偿夙愿。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 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 作踏实的工夫。——李大钊双管齐下的张  唐朝张,是一位善画松石山水的画家。他刻苦勤奋,嗜画成癖,在绘 画艺术上,有独创的技法和独特的风格。唐朝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张在绘画创作上,有一绝技,能两手各握一支笔,同时画两棵松树。一支笔画的松树“润含春泽”,生机 盎然,另一支笔画的松树“惨同秋色”,憔悴干枯。两种不同的形象却一样 地生动传神。他这“双管齐下”的本领,人们无不叹服。  从此以后,凡是两件事情同时并举的,人们都叫它“双管齐下”。这种 能同时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活动上的能力,在心理学上叫做注意的分配。  实践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如,我们一边朗诵英文,一边记住单 词。有的人边聊天,边织毛衣,还能同时看电视。传说法国皇帝拿破仑草拟《法典》时,口述民法、刑法、商法等法律条文,要由十二三个速记员才能 记录下来。在复杂的现代化劳动中,许多工作都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分配注 意的能力,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节奏和要求。 例如,一个乐队指挥必须能将注意力很好地分配到乐音的辨别、演奏姿势的 正误及队员的情绪等多个方面;一个合格的飞行员,要能把注意力同时分配 到发动机、升降舵、着陆轮、驾驶盘及供氧装置、气象变化等方面。同样, 同学们在每天、每周、每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求能把注意力适量分配给 数理化或文史哲等各科课程。可见,恰当地分配注意力,对于同学们搞好学 习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注意力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一般说来,如果必须同时进行两种以 上的活动,其中至少有一种活动是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的程度,才不至于顾此 失彼。比如,一个初学弹琴的人,总是看了曲谱忘了按键,按住了键又看不 清曲谱,只有当他练熟之后,手、眼的动作才能协调。其次,注意力的分配 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善于在两种不同的活动上分配适当的注意力。一个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重点、难点上,只是把注意力的一 小部分力量分配在自己就能看懂的章节上。  人们分配注意的能力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因为人们的 注意力分配主要是个熟练的问题,通过训练是可以改变的。要想恰当地分配注意,同时进行几种活动,必须通过长期艰苦的练习。“双管齐下”的张,之所以能双手握笔,同时画出风格不同的两种松树,是与他的长期反复的练 习分不开的。经过长期艰苦的实践,张已经对这种双手执笔的动作达到了娴熟的程度。同时,也由于他善画松树,松树的风格、形貌,经过多次强化, 已经在大脑中形成定势,因此,提起笔来,无需多虑,活生生的松树便可跃 然纸上。走钢索的人能够在钢索上保持平衡并表演舞姿,踩高跷的人能够在 空中做出许多高难动作,说书艺人能够边打快板边说边表演,都是他们长期 勤学苦练的结果。如果不是勤学苦练,注意力是不能分配到许多方面的。  张绘画艺术上的独创技术,以及那“双管齐下”的本领,的确令人叹 服羡慕。不过,我们也不能迷信古人,更不必埋怨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同学们能长期刻苦努力地学习,恰当分配注意力,也同样能各门功课达到优秀,岂不比“双管齐下”更高一筹吗?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 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都懂。——卢梭字贯天下的柳公权  唐代时,全国统一,南北文化趋向融合,书法艺术继往开来,书法名家 辈出,晚唐的柳公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柳公权以楷书见长,能汇合古今诸家笔法,自成一家。他的字棱角分明, 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后人把他的字与颜真卿的字,并称为“颜筋柳骨”。 他的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珍爱。  说起来真叫人不敢相信,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很差,常常因为大楷写得 七扭八歪而受训斥。在学馆被先生训斥,在家挨父亲训斥。起初由于光训斥, 没有讲清道理,所以,柳公权没当回事。一到写字时,比谁都快,却比谁都 差。后来,先生和父亲对他讲明了道理,他这才听进去了,下决心把字练好。 柳公权说到做到,从此果然认真练字了。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的字 大有起色,超过了所有的同学,从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全班的写字状元。因此,耳旁的训斥声,转变为夸奖声了。 柳公权渐渐地飘飘然起来。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每人写一篇大楷,看谁写得好。一个卖豆腐的老 头,挑着担子路过,见一帮小孩写字,就放下担子看。柳公权第一个写完, 就递给卖豆腐的老头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 老头见上面写着:“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心里说:“字写的虽然不错,但也太骄傲了,说什么‘敢在人前夸’!嗯,得给他泼点冷水。” 于是,老头回答说:  “我看你写的字没筋没骨,软塌塌的,就像我卖的豆腐,根本不该‘敢 在人前夸’!”  柳公权很不服气,说:“你这个老爷爷!连先生都夸奖我的字,而你却 这样讲!好呀,我的字不行,那你写给我看看吧!”  “嘿嘿嘿,我是个大老粗,写不好字。”老头笑着说,“不过,我亲眼 看见有人用脚写的字,也比你写得好!”“谁?你骗人!”“不信你可以去华原城里看看嘛。” 柳公权居住的村庄柳家塬,离华原城有 20 多公里路。第二天,柳公权起个早,去了华原城,想看看卖豆腐老头讲的话,是真是假。 进了城,柳公权只见一棵大槐树上,挂了个白布幌子,上面写着:“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很多人,他挤进 去一看,只见“字画汤”老人正在写字呢: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 住一支毛笔,龙飞凤舞地写对联。那字比柳公权的不知好多少倍。柳公权的 脸刷地红了,想到自己写的“敢在人前夸”的狂言,羞愧得真想钻进地缝里。 待冷静下来,他马上向老人跪了下来,说:“我叫柳公权,想拜您为师,请师父告诉徒儿写字的秘诀。” 老人用脚拉起柳公权,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我是个苦命的畸形人,生下来没手,干不了活,只得靠脚写字混饭吃。我不过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呢?” 但柳公权心诚,一再要求,不答应不肯走。老人沉思片刻,说:“我写几个字给你吧。”于是,就用脚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写完,对柳公权解释说:  “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用脚写字,已经练了 50 多个年头。家里有只 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墙外有半亩地涝池,我每天 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变黑了。可惜,我的宇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牢牢记住了老人的话,发愤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老茧,衣肘 写字时被磨破,补了一层又一层。他搜集了许多书法家写的字,反复琢磨, 吸取各家的长处,变成自己的。成功和努力成正比。柳公权年复一年的努力, 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柳公权从字写得很差到字练得不错,再到后来觉悟而终成书法大家的事 实说明,一个人只有认识到并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有求知的欲望。见多识广 的人多半是谦虚的,而骄傲多半基于无知。一个人骄傲自满就会自高自大, 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稍有成绩,就满足现状。有了骄傲的毛病,势必接触 不到新情况,看不到发展的方向,就不可能进步。  中学生朋友们,谦虚是心理上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同学、朋友之 间,应该谦虚谨慎,相互学习。要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在某些方面有 些长处或取得一时的成功,不要孤芳自赏,忘乎所以。任何成功,固然是自 己辛勤耕耘的结果,但请不要忘记,自己的成绩中也包含着前人、师长、父 母等人的心血。要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有道 是:“天外有天山外山。”所以,必须学会经常地自觉地反省自己,善于听 取逆耳的批评,力戒骄傲自大,做一个谦逊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与“苦”结伴的范仲淹  要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出自谁人,许多人 都能马上答出来,是北来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这句名言出自他那篇 有名的散文《岳阳楼记》。说到范仲淹是怎样成才的,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他是“苦”出来的。 范仲淹两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带他改嫁到朱家,他的姓名也改了,变成了朱说。 朱家是个财主,朱家兄弟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而范仲淹却不同,他立下大志,要刻苦学习,将来干大事。所以,他学习非常用功。朱家兄弟 不理解,说:“家里有的是钱,将来用也用不完,还读什么书?有得玩不玩, 你真是个呆子!”他们不仅说他,还经常干扰他看书写字,分散他的注意力。 只有七八岁的范仲淹,为了集中精力学习,只得离开家,住到一个僧舍里。 有的小和尚也不理解,说:“你这个小财主,怎么跑到这里吃苦呢?”他笑 着回答:“因为我高兴同‘苦’字结伴。”  范仲淹在庙里十分用功,有时候,和尚们起床了,他才放下书本去睡觉。 为了节省时间,吃的饭也很简单,煮一锅粥,放凉了,早晚间就点咸菜下饭。 就这样,在庙里读书整整坚持了三年,不用说,学业有了很大长进。如果不 是因为知道自己是范家的后代,他还会读下去的。这年,他十岁。有一天,见朱家兄弟在小酒店厮混,就进去劝解,说: “你们为什么这样浪费大好时光呢?” 不料,朱家兄弟反唇相讥:“你算老几!我们朱家的事,不要你管!” 范仲淹吃了一惊,回去问母亲,才知道自己本不姓朱,而是范家的后代。这样,他就不想呆在朱家了。事过几天,听说应天府有个好人,名叫戚同文, 是个孤儿出身,同情贫穷的人,乐善好施,办个学馆,广收天下学子。于是, 他告别母亲,只身前往。  一个十岁的孩子,在朱家有母爱,继父对他也不错,应该说生活还是可 以的,然而,他却毅然离家去读书。周围邻居都喷喷称赞,夸奖他将来必定 有出息。  在书馆里读书,比家里要苦得多,天天吃的是粥,有时连粥也喝不上; 吃菜就别提了,有时连咸菜也吃不上,只好去挖野菜用盐水浸一浸吃。  范仲淹有位同窗好友,是应天府留守的儿子,家中很富有。他非常同情 范仲淹,回去就跟父亲说了,想让范仲淹改善一下生活。父亲听了,即刻叫 人带了好酒好菜送去。过了几天,这位同学发现范仲淹根本没有吃,那些食 物已经发霉变味了,便不高兴地问范仲淹怎么回事。“对不起!我并不是不感激你和你父亲的厚意,也不是忘记吃,或者不喜欢吃好酒好菜。”范仲淹拉着对方的手说,“只是因为我平常吃稀饭咸菜 已成为习惯,并不觉得苦。如果吃了那些好酒好菜,我怕会厌弃稀饭咸菜, 老想吃好的,影响学习情绪。”同学听了,连连点头,万分感动。 范仲淹就是这样同“苦”字结伴,一步步走上了成功之路。 范仲淹发奋苦读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但是客观现实的主人,也应是自己的主人。此话听起来理所当然,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做自己的主人,意味 着根据正确的原则指挥自己,控制自己。少年范仲淹正是凭借自己的自制力, 不迷恋养尊处优的阔少爷生活,入破寺苦读,敝衣简食,一心向学,令人叹服。  马特洛索夫有一句名言:“去做自己应做的事,不做后己想做的事。” 实践这句话,就考验着人的自制力量。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在公共场所 遵守规章,身患疾病时忌食自己喜爱的食物等等,都是表现自制力的场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厉归真深山画虎  厉归真是我国五代时的一位画家。他善画山水,尤喜画猛禽、牛、虎。 厉归真自幼刻苦学画,勤奋不辍。他画的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当时 人们称赞他画的牛为“远观其牛如活”。据传,当时有股风气,人们很崇尚 虎之雄风,喜欢在中堂挂一幅虎图。于是,人们纷纷求他画虎。而厉归真却 只善画牛,不会画虎。当下他决心学习画虎。但开始时,他画的虎总带有牛 的影子,真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牛”。然而,厉归真并不灰心,心想,“不 入虎穴,焉得虎子”。自己从未见过真老虎,仅靠模仿如何能画好真老虎。他便告别家人,决心拜识拜识老虎。 厉归真只身一人,背上行李和干粮,翻山越岭,进入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老林,在一棵大树上搭了个窝棚,隐蔽下来,伺机观察老虎的行踪。 山上是一片原始林莽,古树参天,怪石嶙峋,松涛阵阵,虎啸狼嚎,十分人。但厉归真胆大志坚,毫不畏惧。每当黄昏,不时有猛虎从他栖居的树下出没。这时,他忘记了一切,只是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老虎坐、卧、跑、 跳以及捕食、发威等各种神态,牢记在心,并抓紧时机速写一张张难得的素 描。就这样,他在深山住了许久,积累了大量生动的资料。回家后,厉归真 更是细心揣摩,认真练画,终于掌握了画虎的要旨。从此,他画的虎,生气 勃勃,威武雄壮,人们纷纷上门求画,名声愈振。这时,行家称赞他画的虎, 毛色明润,其视眈眈,倍具兽中之王威加山林的神态。  同学们,这个小故事说明,实践出真知,果敢事竟成。人要在世界上有 所成就,需要顽强的毅力、特殊的勇敢以及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的精神。 勇敢者,从来不向困难低头。心理学家认为勇敢、果断是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学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难免要碰到 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你具有意志的果敢品质,在困难面前就会表现出不畏 难、不犹豫、不退缩,能够知难而上,勇往直前地去战胜它。有的人在困难 面前,顾虑重重,畏首畏尾,在心理上先认了输,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它。 比如学习成绩不好,总认为自己智力、能力不如人,先自泄了气,这种怯阵 心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渐渐腐蚀掉你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其实,心 理学研究证明,成绩不只和一个人的智力、能力有关,更主要的是由一个学 生善于同困难作斗争的果敢精神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不善于顽强地学习, 不敢正视困难,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那么,即使他有绝顶的聪明,超人 的能力,也不会在事业上取得什么显著成就。正如俗话所说“聪明反被聪明 误”。只有不畏困难的强者,才能实现追求的目标。我要同命运搏斗,我要扼住命运的 咽喉。——贝多芬欧阳询读碑  盛唐时代的长安,有一天,在热闹非凡的朱雀门大街上走来一个身穿青 色官服的中年人。只见他左顾右盼,眼睛尽盯着笔墨纸砚、碑帖古书之类的 东西。他叫欧阳询,是朝廷的弘文馆学士。他喜欢书法,闲暇之余,在长安 城各文物店铺觅寻珍品,成为他生活的重要乐趣。  这时,欧阳询走过一家经营文房四宝的店铺,一个年过花甲的店家主动 向他打招呼:“欧阳学士,小店新近收到一本讲书法的古书,你不妨看看。”欧阳询眼睛一亮,“唔,唔,请拿来。”他急切地说。 接过书,翻开扉页一看,《指归图》三字跳入眼帘,欧阳询不由心中一阵狂喜。 这是一本东晋王羲之传壬献之书法门道的用书,欧阳询早就想亲眼目睹它了。当下,他出重金三百缣买下,如获至宝。 回到家,他饭也顾不上吃,就伏在书案上,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接连几个月’,欧阳询沉浸在《指归图》的墨香之中,日夜揣摩,喜而不寐。 唐代书法崇奉“二王”,而“二王”书法的源又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欧阳询后来又专心致志地探讨东晋以前历朝的书法成果。 一天,欧阳询骑着马去外地,路过一座荒废的古庙。忽地,他看到庙前的一块石碑上刻的字体很不错,便勒马浏览起来。看到后面落款,才知是西 晋著名书法家、张艺的再传弟子索靖的作品。“怪不得字体宛转流畅,原来是出自名家之手。”欧阳询一边在心中暗自赞叹,一边策马奔向大路。 跑了一段路,欧阳询的思绪又回到刚才的碑刻上,可因为只是粗看了一遍,脑子里再也回忆不起什么,不觉惘然若失。 这么好的碑刻,就这样错过了,以后会感到遗憾的。欧阳询想想,赶紧掉转马头,循原路回到古庙。 到了古庙,他跳下马,靠近碑,仔仔细细地欣赏起来。这次,他不但研究了字的结构、笔势,还注意彼此间疏密长短、上呼下应的安排。 看着看着,不觉夕阳西照,欧阳询这才恋恋不舍地上马赶路。 欧阳询一路前行,一边还在品味那碑上的字。想着想着,他不由得用手在空中比划起来。 咦,刚才这一个字是怎样用笔来着?还有那草、隶兼势的几个字,是如何收笔的?我怎么想不起来了?这样想着,欧阳询身不由己地将马又勒住 了。  “我还是没记熟。”他想,“两晋以来,北方古碑很少了,我下次纵使 有机会再打这儿过,这碑还会在吗?唉,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欧阳询决 定再次返回观碑。  一路策马小跑回到古庙,暮色已浓,碑上的字已模糊难认了。欧阳询拴 好马,就把行李从马背上卸下来,准备就在碑前过夜,等明天再看。  这样一看就看了三天,直到把整个碑文从整体到细处,全部印在脑海里, 欧阳询才满载而去。  正是凭着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欧阳询后来才创 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犹如金刚目,力士挥拳,戈戟森然,笔力刚健遒劲的“欧体”。他的楷书被称为唐代第一,他在世的时候,东邻的日本、 朝鲜都派使者慕名前来求字。日本当今最大的报纸之一——《朝日新闻》, 至今报头仍用欧阳询的集字组成。  法国作家左拉说得好:“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 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欧阳询锁定目标,刻苦钻研,勤于探索, 终有大成。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格言江郎才尽  南北朝的时候,出了不少诗人,这里讲的江郎是梁朝的诗人江淹。江淹 只在前半生写了些好诗,后半生却写不出好诗。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讲讲 江淹的故事。  江淹是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从小失去父亲,家里很穷。为了 养活母亲,他每天砍柴挑到市集上卖,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清苦的生活。  江淹 13 岁那年,在上山砍柴的时候捡到一顶大官戴过的貂皮帽子。他高兴极 了,想卖掉这顶帽子,去买点米、盐和咸肉。可是母亲说:“孩子!你捡到 这顶帽子是好兆头,将来一定能做大官。还是把帽子留着,等将来做官的时 候好戴。”  江淹听了母亲的话,把帽子收藏起来。从这时候起,江淹开始拼命地读 书。他很佩服西汉时候的司马相如,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司马相如那样,做 大官,娶漂亮老婆,得到很多钱。他经常一边砍柴,一边默默地背书。他读 书的动机当然不好,但是因为用的功夫深,进步也很快,写起文章来不假思 索,下笔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篇。他善于模仿别人的风格写诗,也擅长写赋。 他的代表作《别赋》,描写人们在别离时黯然神伤的感情,反映出南北朝时 世的动乱。另一篇代表作《恨赋》,描写自古以来的帝王列侯名将才士,往 往不得志,饮恨而死,也多少反映了一些历史真实。  有个喜好文学的檀超,读了江淹的诗,赞不绝口,赶去拜访,没想到江 淹竟是蜗居在如此破旧的茅草房,当下感佩不已。回去杀鸡备酒,请江淹到 家里作客,俩人边饮边谈,成了意气相投的好朋友。靠着檀超的宣传,江淹 的名声越来越大。  南朝萧齐的时候。江淹和檀超被请去做了史官。有一年,襄阳人发掘出 一座古墓,得到一面玉镜和一些竹简。竹简上的古体字,谁也不认识。有人 说是西周时候的蝌蚪文,就是一种笔划前粗后细像蝌蚪形状的文字。人们把 竹简拿给江淹看,江淹认出竹简上写的是周宣王时候的事情。江淹认得西周 时候的蝌蚪文,从此,名气更大了。他的官越做越大,到萧衍灭齐建梁的时 候,江淹做了梁朝的光禄大夫,就是皇帝的高级顾问,义被封为醴陵侯,得 了很多封地,变成了官僚地主。  做了大官,有了大片土地的江淹戴上了貂皮帽子,不愁吃穿,过上了养 尊处优的生活。因此也就轻易不写文章了,就是偶尔写一点,也大大不如从 前,没有什么文采可言了。人们都说“江郎才尽”了。  江淹的退步主要是主观上的原因。早年他为了改变贫穷的境况,拼命用 功读书,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江淹终于学有所成。他,一个穷少年边砍柴 边读书的坚毅和勤苦,也让人心叹不已。等他功成名就,心满意足,不必像 过去那样刻苦用功了,经常一年半载不看书,不写文章,不再思进取,这样, 他的“才”还能不“尽”吗?江淹的事例,再一次验证了这样一条道理:学 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 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司马光的特制枕头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吧。是啊,一个七岁 的儿童能临危不惧,在紧要关头,果断地砸破大缸,救出快要淹死的小伙伴, 这种大智大勇的行为,真是可赞可叹。你或许会说,司马光一定是个神童吧?其实,司马光小时候也是个极普通的孩子。 古时候私塾里念书,最讲究一个“背”字。一天,课堂上先生叫大家背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篇,谁念熟了就到老师跟前去背。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就像竹筒倒豆子似的,干脆利落一口气背完了,一个个溜到院子里去玩了。最后轮到司马光。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不胜??”磕磕巴巴背了几句,他卡壳了,怎么也想不起后面的词 了。  先生背着手走到跟前,叹息道:“司马光,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别人不 及你;可你的背诵功夫不如别人,应当下点苦功夫才行啊!”先生点燃一支 香,罚他站墙角,香点完之前,不准离开。  司马光规规矩矩地面对墙角,苦苦地回味起先生的教导。平日里,同是 一篇文章,别人跟先生念几遍就能背了,自己就不行,怎么办?先生要自己 下苦功,对了,他想起了“笨鸟先飞”的故事,一拍脑袋,对自己说:没有 别的办法,只有下苦功!从今往后,一是抓紧时间,多念多背,别人背五遍 六遍,自己背八遍九遍;再把文章的含义逐句逐字弄懂,细嚼慢咽,文意弄 通了,不愁背不出来。  过了一阵子,司马光果然成了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他不但文章写 得出色,背书也总是全班第一。有时先生有事出去,他还能模仿先生给同学 们讲课,居然讲得头头是道,连先生也感到很吃惊。因为他掌握了很好的学 习方法,把注意力放在理解文章的含义上,所以学得比别人扎实,知识面也 比其他同学宽。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真所谓学无止境,越是学得多,越觉得时 间不够用,好学的司马光又想出了个“笨”办法。  一个下雪的冬夜,母亲来到司马光房中,想看看儿子过冬的被褥够不够 暖和。掀开帐子,只见床头横着一截木头,抱起来一看,圆咕隆咚的,顺手 便要把它扔出去,司马光一把按住母亲的手说:“您千万别扔,这可是我的 枕头啊!”“枕头?”母亲不解地望着儿子。 “这叫警枕。”司马光解释说。 “警枕?”母亲越所越糊涂了。  司马光拉住母亲的臂膀,让她坐下,慢慢地对她说:“娘,儿现在正年 轻,少睡点觉没什么,多读点书才是正经事。可是晚上读书读困了,头一挨 枕头,便睡着了,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这样太可惜了。那天我从后院经过, 看见这块圆木头,灵机一动,搬回来擦洗干净,把它当枕头。晚上枕着这根  圆木头睡,一翻身,它就滚动,我也就能醒过来了。这样,我就不必再担心 睡懒觉了。”司马光说到这里,真有几分得意,“这些日子,我多读了好多 书,就是这‘警枕’的功劳呀!”  “我的傻孩子!”母亲环视了一下堆满书的房间,又心疼又欣慰,把木 枕放回床上,再三叮嘱儿子,珍惜时间、用功读书是好事,但也不要累坏了 身体。  司马光睡警枕的故事虽然没有像他砸缸救人那样家喻户晓,但正是他这 种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发愤学习的精神,为他以后成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打 下了扎实的基础。到了十五六岁,司马光几乎读遍了诸子百家,20 岁中进士, 后来还做过大官。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花了整整 19 年时间,呕心沥血, 主持编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司马光正是凭着这股持之以恒的 勤奋好学精神,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之路。同学们,注重培养个性的坚持性, 发扬楔而不舍的精神,对一个人学业、事业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是不能等待的,像走路一样, 不停地走才能前进。——王羲之王羲之写字换鹅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人们尊称他为“书圣”。他写 的字,在当时就享有盛名,被人们视为珍品,至今仍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极宝 贵的遗产。王羲之勤学苦练,学习书法的故事,历来为人们称赞不已。  王羲之七岁的时候,跟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学习写字。他学习的劲头可大 啦,无论什么季节,碰到什么天气,或者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一概不管,只 是专心致志地坚持练字。不到三年工夫,他写出的大字已经显得用笔有力, 顿挫生姿了。  王羲之 12 岁那年,在父亲的枕头底下发现藏有前人写的《笔论》,这是 一本谈论写字用笔的书,就背着大人偷偷地读起来,越读越有兴趣。一天, 父亲看到儿子在聚精会神地读书,走近一看,才知道他读的是《笔论》,就 对他说:“你现在年纪还小,恐怕还读不懂吧?不要性急,等你长大了,我 会教你的。”可是王羲之回答说:“学习是不能等待的,像走路一样,不停 地走才能前进。等我长大了再教,那就太晚了!”父亲听儿子说得有道理, 就接受了他的请求,系统地教王羲之写宇用笔的方法,还常常跟他讲前人张 芝勤学苦练写字的故事。张芝是东汉时候的著名书法家,他为了练好字,天 天在池塘旁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写完字,又在池塘里洗刷笔砚,日子一长, 一塘池水都变成黑色了。王羲之从张芝临池学书的故事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得到了巨大的鼓舞。他想,张芝练习书法,连池塘里的水都弄黑了,这说明他下了多么大的 功夫,如果自己也能像张芝那样下苦功夫,那么一定也会有成就的。于是, 王羲之更加勤学苦练起来了。  后来,王羲之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到了晋朝以前许多有名书法家的 真迹,喜欢到了入迷的程度。他对每位书法家写的字,一个一个用心临摹, 把每个人的特点弄清楚,长处学到手,然后逐渐地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王羲之每天在书房里练字,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到了吃饭的时候,他 都不肯放下笔来。有一天,夫人给他送来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他连头也 不抬,一边随手抓起馍馍蘸蒜泥吃,一边仍然继续挥笔疾书,练习写字。过 了一会儿,夫人来看他吃了饭没有,到了书房,一看可乐了,只见王羲之满 嘴乌黑,手里还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馒馍,正要往嘴里送。夫人禁不住放声 大笑起来。王羲之还是没有注意,他一面继续写字,一面随口夸奖夫人说: “你今天做的蒜泥真香呀!”王羲之说完这话,手里拿着的黑馍馍已到了嘴 边。夫人赶忙走过去,把黑馍馍夺下来,说:“你吃的是什么馍馍?好香的 黑馍馍?你是从哪里弄来的!”王羲之听夫人这么说,才停住笔,抬头一看, 见夫人手里拿的黑馍馍,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王羲之为了写好字,即使在走路和休息的时候,也要揣摩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也随着在自己的身上一横一竖地划起来,日子 久了,衣服都被划破了。王羲之每天写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去洗笔砚, 时间长了,池塘里的水也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池塘叫做墨池。王羲之每到 一个地方,都不停地练字,都要到当地的池塘里去洗涮笔砚,因此,他留下 的墨池到处都有,比张芝的还多。在绍兴蕺山下有王羲之的墨池,温州和江 西临川也有他的墨池。北宋时期,有位著名的文学家曾巩,非常钦佩王羲之 勤学苦练的精神,特地写了一篇《墨池记》的文章来赞扬他。  由于长期坚持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使 别人望尘莫及。当时人们都十分喜爱和珍视他的字,以能得到他的字为荣耀。 据说,绍兴有个道士想请王羲之写一本《道德经》,怕王羲之不答应,便想 了个巧妙的办法。他听说王羲之最喜欢白鹅,常常摹仿鹅掌划水的动作,来 锻炼自己的手腕,使手腕运起笔来更加强劲而灵活。于是他就去买来几只小 鹅,用心地喂养着。几个月似后,鹅长大了,全身羽毛洁白丰满,十分可爱。 道士故意把鹅放在王羲之时常经过的地方。一天,王羲之经过那里,看见这 些羽毛洁白、姿态秀丽的鹅,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看了又看,舍不得离 去,便对道士说:“你把这鹅卖给我好吗?”道士乘机说:“鹅是不卖的, 先生如果真的要鹅,就请写一本《道德经》来换吧。”王羲之一听,满口答 应,他很快写好一本《道德经》,交给道士,带走了一笼白鹅。“书成换白 鹅”的佳话,就是这样来的。王羲之从四五岁开始练字,直到他 59 岁去世止,共练了 50 多年。正是由于他的勤学苦练,终于形成了自己书法上的独特风格。后人以“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八个字,来形容他书法笔势的雄健有力,潇洒自如。可是,有谁 能了解在那遒劲的笔锋中凝聚着他多少辛勤的汗水啊!只有辛勤的耕耘,才 能享有丰收的喜悦。并非每一个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 境常是福。经过克服的困难,不但 给了我教训,并且对我们未来的奋 斗有所激励。——巴夫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是汉朝皇帝刘家的后代,老家在山东,后来,北方战乱,他家逃到 了南方,住在京口(在现在江苏省镇江)。刘勰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祖先做 过官,可是到他这一辈上,家里穷了下来。刘勰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而且 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他孤苦零丁地长大成人以后,连媳妇也娶不起。 幸好,有个出了名的和尚叫僧佑的,对刘勰很同情。他见刘勰人虽穷, 可手脚勤快,又喜欢读书,就让刘勰到自己的寺庙定林寺来住,还对他说: “你一个孤儿,怎么过日子啊!不如就上我这里来。我这里有的是书,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吃的穿的也不用发愁。” 刘勰感激得直流眼泪,说: “谢谢师傅,我一定跟您好好读书。” 就这样,刘勰住进了定林寺,和僧佑一起生活。  寺里的书,可真多呀!有《论语》《孟子》等经书,还有各朝各代有名 作家的诗集和文集。刘勰见到书,就埋头读起来,决心把这些书都读完。每 读一本书,他就认真思考,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慢慢地,他的学问大有长 进。  刘勰在寺里读了大量的书,心里产生了一个愿望,把写文章的事写成一 本书,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把文章写得更好。于是,他夜以继日,开始了 艰苦的写作。  刘勰要写什么呢?他要写一本书,把自己看过的书评论一番,还要把自 己对怎样写好文章的想法写出来。  他对文学有特别的爱好,这本书也主要是说文学上的事。他写了我国文 学发展的历史、成就、经验和不足,对许多作品进行了评论,有赞扬,也有 批评。  经过三年时间,刘勰的这本书写好了,书名叫《文心雕龙》。它是我国 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著作,具有很大意义。刘勰很珍惜自己写的书,可他在  社会上还没有地位,没人知道他,他写的书,没人重视,要想让别人知道, 必须找个有名望的人推荐才行。于是,他想到了沈约,就想了个办法去见这 位名人。  沈约是当时南朝的文坛领袖,作诗、著书,名气很大。他和皇帝是朋友, 又是太子的老师,官位很高。有一天,沈约外出回府,刚要进大门,突然听到一阵卖书郎的叫声: “卖书喽!我这儿有古装珍本好书,是稀世之宝啊!” 沈约爱书如命,听见有人出卖古装珍本书,立即命令随从把卖书郎叫到跟前,问他是什么好书。卖书郎赶忙打开布包,把一部手抄的书送到沈约手 上。沈约接过来一看,书名是《文心雕龙》,不由得皱起了双眉。凭他的学 识,自古以来的好书,没有他不知道的,可从来没听说有过什么《文心雕龙》。 可恼可气,好小子,卖假书骗钱,竟骗到我的头上,我岂能放过你!想到这 儿,他决定揭穿卖书郎的鬼把戏,就问:“你这《文心雕龙》是哪朝哪代古珍本啊?” 卖书郎连忙跪下说:  “大人,不瞒您说,这部书不是古书,也不是什么名人写的,它是我用 了几年的时间写的呀!我叫刘勰,我想自己是个平头百姓,见到大人很难, 才想出这主意。”  沈约听刘勰说得恳切,看他那书生模样不像坏人,于是怒气消了,对他 说:“好吧,既是如此,你就把书留下,我看看再说。” 刘勰大功告成,高兴地回寺庙去了。沈约把《文心雕龙》带回府里,直奔书房,打开这本手抄书看起来,没想到,这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几万字的 书,一口气读完了,连饭都忘了吃。他很赞赏这部书,认为它很有特色,有 独到的见解,应该把它印出来,流传于世。由于沈约的提倡,《文心雕龙》很快被传播开了,成了传世佳作。 刘勰的成功告诉我们,培养个性的独立性、坚持性,学会在困厄和逆境中看到成功的召唤,对一个人学业、事业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摔琵琶明志的陈子昂  陈子昂,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唐代文学家。他反对写文章追 求华丽词句,主张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他的诗对李白、杜甫影响很大。 陈子昂本是大财主家的阔少爷,从小养尊处优,游手好闲,终日饮酒、  击剑、游山,直到十七八岁,还没正经读过什么书。可他后来怎么成为著名 诗人的呢?这有一段故事。  有一天,陈子昂游逛金华山,在山上看到几个和自己一般大的青年正在 读书,就想约人家一同玩。可是,那些青年专心致志地学习,毫不分心。陈 子昂感到羞愧,这才下决心读书。  开始,他坐不住,读不进,于是向人求教读书经验。一位老先生给他讲 了古代两位名人的故事,一位是司马相如,一位是扬雄。这两个人也是四川 人。老先生说:  “这两个人年轻的时候,家里都很穷,但是他们人小志大,刻苦攻读, 后来都成了很有学问的人,还被皇帝请进京城呢!”陈子昂联想到自己: “我不愁吃穿,却没好好读书,真没出息。”  从此,陈子昂闭门读书。几年过去,他的学问大有长迸,不但成了饱学 之士,而且诗和文章也写得很好。有位长者看了陈子昂的诗文,非常惊讶, 想不到昔日的浪荡子变成了非凡的人才。他肯定地说:“伯玉才华出众,不久以后,必然成为文坛首领。” 博学多才,为陈子昂的理想安上了一对翅膀,他满怀雄心壮志,决心干一番大事业。于是他告别了家乡,踏上了建功立业的征途,来到唐朝东都洛 阳。  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东都洛阳富商大贾、高官财阀聚集, 到处是名马丽车,华筵笙歌,生活极为奢靡。年轻的陈子昂为了抵制这令人 眼花缭乱的诱惑,磨砺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  洛阳街头,乐器商行门口,有个人举着一把琵琶叫卖,要价 100 万。四 周围着许多人,可他们只是看,没人舍得花那么多钱买一把琵琶。这时候,一个年轻人拨开人墙,走到卖琵琶的人跟前,操着四川口音说: “这琵琶我买下了。”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以为这个陌生的年轻人是个行家,要求他当场弹一支曲子。青年人指着一个院子说: “学生住在宣阳里。明天敬请各位光临,我将备下好酒好菜,款待大家。来人越多越好,我一律欢迎。”  第二天上午,宣阳里一下子来了 100 多人,个个衣冠楚楚,看样子,都 是本城有钱有势的人物。买琵琶的青年,谈笑风生,落落大方,一边迎接来 客,一边吩咐摆上酒席。  客人们边吃边喝,兴高采烈,一再催促主人演奏一曲。青年人取出琵琶, 先来了一段开场白:  “诸位高宾贵客,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梓州射洪人,姓陈,名子昂。 我家财万贯,爱交朋友,就是不爱读书,到了 18 岁,才立志苦读,五年工夫, 把三坟五典诸子百家都读了一遍,并且学会了写诗作文。有人夸奖我的诗文,  像司马相如的那样好。我受之有愧,但是我有这个志向。至于这琵琶嘛,我 不想费时间摆弄它。”  陈子昂说到这里,突然把琵琶高高举起,啪地一声摔在地上,那价值百 万的琵琶立刻支离破碎。酒席上发出一片叹息声。随后,陈子昂把事前准备 好的诗文分赠给每位客人,谢过大家的诚意,扬长而去。  陈子昂买琵琶又摔琵琶的举动,成了特大新闻,随着他的诗文,一传十, 十传百,当天就传遍东都洛阳。很快,洛阳人都知道陈子昂是个志大才高的 青年,前来拜访结交的也就都是一些爱好诗文的有志之士了。  孔子的弟子曾参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话,不少人作为座右铭。陈 子昂猛“省”而悟,立志成才,坚决、特别,发人深思。“省”,对我们来 说,就是要在实践中,经常回顾和检点自己的言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 以为后事之师。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素质教肓 可行性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