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出现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0到20条? 记得是姐妹染色体染色单体图解随机

有问题 @ 爱问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课时作业(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课时作业(三)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96所
24小时更新:2526
总量:5718917
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典题轻松练: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典题轻松练: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全国
所属版本:通用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下载量:5159次
文档大小:316KB
所属资料: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1.[2013·石家庄质检二]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B.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图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
D.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析图及推理判断能力。图甲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Ⅱ中期,左数第三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颜色有差异,图乙细胞是与甲同时形成的另一次级性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两图说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图甲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若图乙为卵细胞,则图甲为第一极体。
2.[2013·东北三校一模]小鼠(2N=4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图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抑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20个四分体
B.分裂产生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均为1/2
C.子细胞aa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分析及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识图分析的能力。胚胎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细胞一极中携带a的染色体有两条,携带A的染色体有一条,在染色体随机丢失后分裂产生Aa子细胞的概率为2/3,aa子细胞的概率为1/3,B项错误;子细胞aa不能合成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蛋白质,在适宜条件下有可能无限增殖,C项正确;在纺锤体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染色体的异常分离很可能与纺锤体有关,D项错误。
3.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C.图示5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解析:图中③⑤为有丝分裂图像,①②④为减数分裂图像,其中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无同源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由于该组细胞分裂图取自同一生物体,由图④可知该生物为雄性,故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解题技巧:快速推断细胞分裂图像
(1)细胞分裂时期的辨别
看染色体的位置:前期显散乱,中期在中间,后期到两端,末期已分边。
(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的辨别
①看细胞质分配方式:细胞板隔裂——植物细胞分裂;缢裂——动物细胞分裂。②看细胞的外形特性:矩形有壁为植物细胞;圆形无壁一般为动物细胞。
(3)雄性、雌性配子形成
看细胞质分裂是否均等:均等分裂——雄性减数分裂及雌性极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均等分裂——雌性减数分裂。
4.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D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E~I时期细胞中的两倍
B.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C.E、M时期,由于遗传物质的解旋,染色体逐渐恢复为染色质
D.在G和I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由曲线图可知,该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D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该物种的2倍,其染色体组数目是E~I时期(有丝分裂的末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的染色体组数目都是该物种具有的染色体组数)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2倍;L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内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来自同一条染色体的复制,因而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组成相同,可能如B项所述;E时期为有丝分裂末期,M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染色体解旋恢复为染色质,而不是遗传物质解旋;G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能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产生可遗传的变异,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5.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A.甲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辨别、比较能力。该植物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说明该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0条,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10,染色单体数目为20;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恢复为20,染色单体数目为0。
6.[2013·石家庄模拟]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通过相同的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该分裂方式中,处于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的时期内可发生(  )
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由题意可确定该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的时期为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复制完成后前、中期,可以发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不符合题意;DNA聚合酶活跃时期在间期DNA复制时,不符合题意。
7. 某男性基因型为Yy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一般情况下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B.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B1和C1;B2和C2
C.DNA数目相同的是A1和B1;A2和B2
D.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
解析:精原细胞(A1和A2)包含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形态都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1和C2),因此这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都相同,A项正确;精原细胞中(A1和A2)的染色体数目为2n,次级精母细胞(B1和B2)中的染色体数目为n,精细胞中(C1和C2)的染色体数目为n,B项正确;精原细胞(A1和A2)中的DNA数目为2d,次级精母细胞(B1和B2)中的DNA数目为2d,C项正确;经有丝分裂而来的两个精原细胞(A1和A2)遗传物质相同,该男子为杂合体,因此经减数第一次分裂而来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1和B2)的遗传信息不同,D项错误。
8.一对表现型正常夫妇,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其染色体组成是44+XXY)并色盲的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  )
A.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C.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D.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析:夫妇正常,儿子为色盲患者,说明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所以C、D错误;母亲正常,所以应该为携带者,因此男孩的两个色盲基因只能由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造成,而不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造成的,所以A正确,B错误。
9.[2013·陕西质检]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下列关于细胞内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分裂结束只有一半的细胞具有放射性
B.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4个
C.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D.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及DNA复制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培养,该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且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子代细胞均含有放射性,且一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将产生的子细胞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1个、2个、3个或4个;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且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中有一条被标记。
10.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图1表示有丝分裂,A组细胞处于间期中的G1期,B组细胞处于间期中的S期,C组细胞处于间期中的G2期和分裂期。图2表示减数分裂,D组细胞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如精细胞,E组细胞为精原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F组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图3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因此甲~乙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乙~丙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丙~丁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丁~戊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出选项A、B、D正确,选项C错误,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发生在乙~丙段。
11.[2013·河南适测]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
②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③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内基因A和A正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④32P标记的细胞在31P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标记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说明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且染色单体分离,所以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①正确;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原细胞中有5条,说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②正确;若细胞内基因A与A正在分别移向两极,说明着丝点已分裂,分开的子染色体正在向两极移动,可能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子染色体的DNA上都有一条链被32P标记的母链,所以③④错误。
12.水稻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
B.a~b过程中细胞有时含有2个染色体组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析:d~e过程代表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因此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A错误;花药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数目加倍,所以B正确;c~h为有丝分裂,每个时期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都是相同的,所以C正确;f~g属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D正确。
13. 图1、2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甲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含有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__。
(2)图2中甲细胞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时期(填数字)。
(3)图2中甲、乙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据图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__条。
(4)请在图1中画出与乙细胞对应的3时期的柱形图。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和有关物质或结构含量的变化,同时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与信息转换能力。(1)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三个指标中可能为0的只有染色单体,所以c表示染色单体。甲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含8个DNA分子,即含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2)图2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故与图1中的2相符。(3)甲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为1∶2,乙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为1∶1;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即含有8条染色体。(4)与乙细胞对应的柱形图是a(DNA)为8、b(染色体)为8、c(染色单体)为0。
答案:(1)c
(3)1∶2、1∶1
(4)如下图所示
14.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具有合成某种细胞周期蛋白(简称P蛋白)的能力,该蛋白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雌激素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呢?某科研小组发现雌激素能诱导P蛋白的合成。据此,科研小组作出了“雌激素通过诱导P蛋白的合成来促进这些细胞的增殖”的假设,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需要哪两种功能不同的细胞作实验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对照组的培养液中是否需要加入雌激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该题的实验目的,发现其中可以提取出两个自变量:有无雌激素、是否能合成P蛋白;该选哪一个作为本题的自变量,(1)给出提示,如果变量为有无雌激素,那么只能用具有同种功能的细胞来研究,故本题目的变量应该为能否合成P蛋白。故可分析出需要的材料为能否合成P蛋白的细胞。(2)同样在一个实验中只能遵循一个自变量,故实验组和对照组需要做相同的处理,即均需要加入雌激素。(3)该实验中不能合成P蛋白的组为实验组,能合成P蛋白的组为对照组。因为实验前不知其结果,故该实验应该为探究性实验,应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可推测二者之间有关或者无关,将两种结果充实后即为答案。(4)实验目的应围绕实验探究的内容,且要能够体现所反映的自变量,故为研究雌激素是否通过诱导P蛋白的合成来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答案:(1)不能合成P蛋白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正常(或能合成P蛋白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3)①如果对照组的增殖细胞数目明显大于实验组,说明雌激素通过促进P蛋白合成来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②如果两组的增殖细胞数目无显著差异,说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与P蛋白无关
(4)研究雌激素是否通过诱导P蛋白的合成来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染色体染色单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