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人口数量与水资源容量的主要资源类型是水资源还是矿产资源还是生物资源?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人口容量4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19: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鲁教版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鲁教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鲁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555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77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3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分布
1.衡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和人口分布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
(1)分布?规律
(2)密集区:亚洲的________、西欧、美国的__________。
3.我国人口分布
(1)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地区多,________________地区少;经济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地区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少;____族集中地区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2)人口分布界线:以________—________为界,东多西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__________因素,影响力逐渐________,包括地形、________、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学以致用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第三位跃升到第一位。广东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1)含义: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________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___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3)主要特点: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___性。
2.人口合理容量
(1)含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谋求途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________”的基本国策;提高资源__________和资源管理水平。
学以致用 能否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实现我国人口的均衡分布?理由是什么?
考点一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典例导入 1.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  )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
B.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高值区
C.人口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
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
(2)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1.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分布区 原因
区域性 人口密
集区 亚洲东部与南部 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西欧 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疏区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大陆区
地带性 纬度分布 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
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因
自然环境 地形 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200米以下的平原 人类的生产生活多集中于平原地区
气候 气温: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降水:较丰富地区 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水资源 干旱地区人口依水源呈点状、线状、片状分布 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
土壤 土壤肥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 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人口的聚集 矿产开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社会经济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影响最为显著:农业社会居民点比较分散;工业社会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
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宗教、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历史因素
考点二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典例导入 2.(2011·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题。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人口的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
典例 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 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方法技巧 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的解决措施: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考查点一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读“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回答1~2题。
1.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2.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
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考查点二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回答3~4题。
3.该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值
C.环境人口容量
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4.将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目标控制在16亿左右,作为主要评估依据的资源是(  )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低
B.美国人口增速和增长量最高
C.印度人口总量和增速最高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低而增速最高
6.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面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大部分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据此回答3~4题。
3.最适于用来解释俄克拉何马州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
A.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B.交通通达性提高
C.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D.经济区域专业化发展
4.依据材料分析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人口的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阿拉斯加州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有40多万,人口密度为3.73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美国阿拉斯加州局部区域图”,回答5~6题。
5.阿拉斯加州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 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 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 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6.影响阿拉斯加州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
下图是“2000年我国各省区某项指标统计地图”(省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回答7~8题。
7.该指标最可能是(  )
A.人口数量
B.石油储量
C.耕地数量
D.年降水量
8.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B.矿产资源储量的差异
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
10.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
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
D.教育需求
2011年4月,“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在中国举行第三次会晤。读“‘金砖五国’人口密度图”,回答11~12题。
11.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
A.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
B.俄罗斯、印度、中国、巴西
C.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
D.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
12.甲、乙、丙、丁四国中(  )
A.甲国人口集中于北部
B.乙国在南非西北方向
C.丙国多暴雨洪涝灾害
D.丁国综合国力最弱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  )
14.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化的表现 ②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③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 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15.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 ②依靠资源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综合题(共40分)
16.四川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为界(见下图),东西人口差异明显。在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现象。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2006年美国人口达到3亿,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1)美国人口增长主要特点是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么理解“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试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知识对其进行阐释。
(3)简述美国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东北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
一、1.人口密度 2.(1)中低纬度 距海岸200千米 500米
(2)东部和南部 东北部 3.(1)高原、高山 发达
交通便利 汉 (2)黑河 腾冲
二、1.最基本 减小 气候 2.交通运输 生产力发展水平
学以致用 广东人口增长主要以机械增长为主。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吸引大量务工经商人员迁入。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三、1.(2)资源 经济发达 (3)不确定 相对确定
2.(2)素质 利用率
学以致用 不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东部地区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1.(1)B (2)A
2.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1.B 2.C 3.A 4.C 5.D 6.A
1.B 2.A 3.C 4.D 5.C 6.A 7.A 8.A 9.A
10.C 11.A 12.C 13.B 14.D 15.D
16.(1)川东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川西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中。
(2)大量民工外出务工和经商引起的。
(3)制定优惠政策,让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回乡农民工就地就业;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民工。
17.(1)特点:以机械增长为主 原因:美国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国人口迁入
(2)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口增加将消耗浪费大量资源、能源,并给全球环境形成巨大压力。
(3)东北部(东北沿海和五大湖区)人口稠密;南部和西部沿海人口较多;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原因:煤、铁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工业、金融、贸易发达)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措施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1 - 其它资料-
当前位置:
馆藏:7768
下载此文档
同系列文档
Baidu Button END -->
官方公众微信当前位置:
>>>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
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为突出的资源是A.土地B.森林C.矿产D.淡水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D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为突出的资源是淡水资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主要考查你对&&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分布: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空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异。一般以人口密度为衡量指标。人口密度是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具体表现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1、亚洲东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2、亚洲南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3、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4、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的五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地区;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和工业贸易区人口分布稀疏的地方:1、北美洲、亚洲:高山和寒冷地区2、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沙漠地带3、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湿热地带4、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极度寒冷)基本规律:东多西少;平原多,山地、高原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盈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图示如下: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2)对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愈义。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杜会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就各国、各地区来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能保持好生态平衡,又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中国政府落实的科学发展观。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表解如下:
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1、不确定性: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2、相对确定性: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亿左右。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7亿~10亿。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人均的13%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人均的32.3%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的1/4 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环境保护
发现相似题
与“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416720444118231823919719680420566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