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达城市是发达国家吗?

看看47个发达国家当中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看看47个发达国家当中
|0|0|暂无简介
总评分4.3|
浏览量3946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Rob的回答(24票)】:
如果我们定义人均收入水平为是否发达的指标的话,人口的增加一方面会增加总产出,增大分子;另一方面也会增大分母,摊平人均收入。
人口对发展影响的关键,就在于人口增加能否带来足够多的产出增长,以至于使得分子增大的效应能超过分母的增大。如果我们假设人口结构不变,那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劳动的边际产出(增加一单位劳动导致的总产出增加量)和人均收入相比,哪个更大。如果前者比后者大,那人口的增加,就非但不会成为增长的阻碍,反倒会成为增长动力来源。
在一个农业社会当中,因为土地有限,人口的增加带来的总产出增加是十分有限的,而且人口越多,劳动的边际产出就越低,人就越成为增长的负担。这是马尔萨斯的预言。可能也是很多未能完成工业化国家的现状。
但在完成工业化,有足够资本积累,人的受教育水平也相当高的国家,劳动的边际产出是可以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的,此时人口就是发展的财富而非负担。某些情况下,更多的人口还会带来规模效应,进一步促进发展。
所以如果对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穷国来说,人口过多是不好的。有观点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会在西欧爆发,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此前的黑死病减少了当地人口。但对一个已经相当发达的国家来说,人口就很有可能是财富而非负担。再考虑到与发展并存的生育率降低,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或多或少困扰于生育率过低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我们以前这么强调人口过多对增长的负面影响,而现在反过来开始逐渐意识到它的正面作用,我相信跟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来,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受教育水平不断改善,使得我们的劳动边际产出日益提高是不无关系的。
当然,就算这样,环境本身给人口和发展设置的上限依然存在,但一方面,至少目前我们还未触到这个上限;另一方面,技术在不停进步,这个上限内所能容纳的人口和发展程度是在提高的。乐观点说,或许在触及上限之前,技术进步就能允许我们移民太空了呢。
顺便 @李绍唐博士,少数富商或娱乐圈人士较高的生育率并不改变发展降低生育意愿的现实。影响生育意愿的不是财富,而是对生育收益与成本的权衡取舍。少数富商或娱乐圈人士有资本承担生育不可避免的时间成本,但对占人口更大比例的人群来说,这个成本随着发展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承担。
【奶茶走奶的回答(20票)】: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人多,利用好是资源;利用不好,则是动荡之源。
现在批判计划生育的学者,其实都是有意无意把一切建立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的,但做到这四个字又谈何容易。
法国2005年总的失业率是9.6%,在93省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40%,当时发生的蔓延全国的骚乱与此有密切关系。
突尼斯失业率超过了20%,其中15—29岁的年轻人失业率可能超过了30%,而据英国媒体报道,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实际上达到了惊人的52%。后果就是引发了茉莉花革命,至今整个社会仍处在动荡之中。
如果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成功,即使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上游,每个劳动人口的劳动产出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那么仍旧可以养活养好那时的老人。
要是中国经济停滞不前,20年后有再多的年青人,也不过是增加了更多的愤怒中的失业青年而已。
【聪明勤快二师兄的回答(5票)】:
中国~印度
巴西~巴基斯坦
俄罗斯~日本~墨西哥
德国~伊朗~土耳其
这些国家人口都相差不大…
但实际水平可差多了
【李誉非的回答(19票)】: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人口当然是红利,但是人口红利其实是剥削劳动力得到的。
你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周工作六天,七八个人挤一个宿舍的人口是不是红利,那是,只要外贸需求继续强盛。
但是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每周工作五天,每人住一个花园小别墅开车上班的人口是不是红利。
抱歉,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还真不是。
【张腾的回答(73票)】:
把人视作单纯生产要素,就不配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牛奶可以倒奶牛可以杀,想必人一过剩也是清理了就是了。简单追加生产要素,不论资本还是人,都是无益于发展质量提升的增长。
另外一个一穷二白资本极贵劳动力极廉价的国家(比如满清)某种程度上说发展奴隶制经济比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适宜得多。追求所谓“人口红利”,无非是靠追加劳动力压低工资水平维持一种低水平的竞争优势。鼓吹人口红利者只想这国人民一半打工一半赤贫,就别想做发达国家了哈。
至于说欧洲日本为什么密度大还鼓励生育?因为发达国家普遍资本过剩。资本主义维持增长和利润需要持续扩张,当消费结构缺乏更新,消费人口增长停滞而消费饱和的时候,资本便会陷入边际效益递减,追加投入变得无意义。就好像基建完善的新城需要导入人口一样,他们就需要鼓励生育了——毕竟技术进步带来消费革新不容易。至于中国么,还不配——我看到某些地方农村的破败基建的糟糕以及大量百姓购买力的低下,就知道老龄化再严重距离消费挖潜结束都还早得很。
我做梦都想看到人口红利这种东西彻底消失的一天。也就是国民终于不被当做单纯生产资料的一天。我以这种低水平竞争力为耻,谢谢。国内的老少边穷地方拿去这种竞争力好了,越南东南亚拿去这种竞争力好了。
ps:附旧文一篇。http:////3714?uicode=featurecode=mid=0163luicode=_status_id=1714rid=12_0_0_3347112lfid=100103type%3D401%26q%3D%E4%BA%BA%E5%8F%A3%E7%BA%A2%E5%88%A9%26t%3D0lcardid=weibo_118_1_1_12
【路妖精的回答(26票)】:
这种涉及到历史规律和国家政策的讨论是危险的,希望这个答案可以多活一段时间,各位手下留情,结论在最后黑体字。
不管是农业也好,工业也好。他们都是有生产函数的。也就是说,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的提高所带来的总产出的提高是有上限的。在农业时代,一块土地上的产出很容易就达到了上限。三个人耕作有这些产出,三十个人耕作几乎还是这些产出。在这种情况下,多出的二十七个人就成了经济发展的阻碍。古中国帝国为什么逃不出先治后乱三百年轮回,就是因为在达到土地产出的极限之后,人口还在继续增长,超出了负荷极限。这时候就需要一场战乱来消耗掉多余的人口。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农业人口远远大于农业所需人口,所以人口多负担重并不是胡说八道,指的其实是这些消耗在土地上却不能提高土地产出的农业人口。
至于工业也是一样,也有上限。但是现在的中国的工业人口远远没有达到工业需要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每多加入一个人口在投入里都能提高相应地产出,所谓的人口红利就是指这些工业人口。
所以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人口当然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印度早已世界第一,我国也就不用计划生育了。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传统农业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农业人口转化成工业人口。这并不很容易。
首先,必须打破人身依附和陈旧观念,使得人口可以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一点有些国家是通过废奴来实现的,有些国家是通过分田实现的,中国是通过消灭地主阶级和打破礼教制度实现的。印度没能实现。
其次需要教育,工业人口需要的平均素质远高于农业人口。改开以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之前的工业建设,但更重要的是大量大量经过基础教育的,可以转化成工业人口的劳动力。之前的上山下乡,其实就是工业基础建设没跟上人口教育建设,教育出工业人口可是实际用不了这么多,只好再把他们送回土地里去。这里需要一提的是日本和德国,不知道诸位记不记得历史课本在介绍这两个国家的崛起时都强调过,极端重视教育。这点我国做的差强人意,虽然比不上德日,至少九年义务教育还是普及了,印度再次呵呵。
最后,是压榨农业。这里涉及到原始积累,不细说。简单地来说就是先发国家可以压榨殖民地,后发国家就只能压榨自己。只有把农业生产弄得几乎无利可图,才能把大批农业人口从土地里赶出来,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工业人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北河南,怎么就这么穷,怎么就发展不起来。事实是,国家要求他就只能落后,就不能发展起来。这里涉及不易公开讨论的XX内容,略过。
总结一下,当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无谓消耗而不能增加产出时,这种农业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阻碍。当人口可以自由移动,并受过基础教育,可以投入工业生产以增加产出时,这种工业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讨论历史问题一定要有历史的逻辑,否则很容易陷入“别人怎么样,我们如果怎么样就一定怎么样”和“直接吃第五个馒头就饱了,前四个岂不是瞎折腾”的陷阱。
【聪明勤快二师兄的回答(37票)】:
超过一定程度(比如中国)当然是负担(当前社会)。
——————
目前到处是自由派经济学家,嘴里说的都是人越多越好,甚为可笑。但想想也对,自由派经济学家是给大资本与跨国资本服务的,人越多,他们就可以获得越多的劳动力,劳动力过量供给,资方就可以予取予求,劳动力赚了钱之后又会去消费,于是为资方提供了更多的客户,他们当然不会管人多了单人消费能力可能会降低,只要消费总量缓慢增长就可以。
——————
回过话来,谈为什么目前工业与科技水平下,人口太多是负担:
第一产业农业的产出是有限的,能够吸纳的就业也是有限的。因为适于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中国目前养活13.7亿人已经是透支种子能力与土壤肥力的结果(特别强调,转基因不增产),农业用地还面临着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壤重金属污染、工业用地抢夺、退耕还林还草、缺灌溉水源等问题,未来养活16亿人口压力不小,因此才推动土豆主粮。对外购粮的想法在一个批老茅18亿亩红线观点时已经被大家说烂了,世界范围内也没有许多余粮,不赘述。第二产业工业中的基础工业的产出是有限的。即资源开采业,包括能源产业。常见的结构材料钢、铝、镁,导电材料铜、银、金,功能材料添加剂稀土元素,资源量都是有限的,即便部分储量较大或可以回收,过量开采及回收的成本都是社会难以承受的(对下游产业产生打击)。能源资源方面,主流能源石油、煤、天然气、核裂需要的铀都是有限的,光伏产业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需要土地,并且成本仍高。石油、煤产业的下游化工业对上游的依赖自不待言,而衣服、玩具、涂料、胶水等等,都来自化工业的产出。任何工业的发展,都依赖能源与材料这样的基础产业,因此产出也是有限的。(题外话,美国目前仍是非常强大,虽然武力值相对降低,但靠着页岩油气产业一手掌握能源、一手掌握粮食,并且通过金融业手握定价权。比如俄国刚通过出兵叙利亚使油价升高些,美国宣布加息预期升高便把油价打了回去)
第三产业服务业主要是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配合的,其次是为三个产业的劳动者服务。第三产业无法独立产出,他们的产出其实属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一部分,虽然服务业的产值看着很高。比如随便一种矿物开采企业,它需要银行的贷款,需要保险服务才能拿贷款,还需要法律服务,咨询服务。整个盘剥之后企业手上的利润当然比不过服务业的总和,但一旦没有了开采业,一切就都没有了,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仍是因前两个产业的规模受限而受限的,不可能无限发展。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中国在这方面体验很深了吧,空气的严重污染、水污染以及地下水位的连年下降、城市垃圾无处堆放(老百姓还怕烧了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等,都是工业大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后果。——————
再谈谈所谓的中国依靠人口红利大发展
本来中国过多的人口是负担,但正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全球化给这些人口找到了一条出路:为全世界供应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玩具之类的小商品,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业品等。靠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吹高房地产价格透支老百姓消费能力,中国达到了目前的GDP水平。那么这种情形是有前提条件的:
劳动力具备了基本的素质:识字,淳朴劳动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赚钱不会家,也没有因为信仰必须停工这一说。修高楼、开煤矿、建高铁乃至12小时从事枯燥的工作,都需要这样的人(阿三能做到吗)劳动力保障费用低,不论农民工、还是下岗职工,需要为它们支付的养老保险以及工伤费用都非常非常低在此期间没有粮食供应问题在此期间没有政治稳定,没有动荡、战乱在此期间各国对中国开放市场那么目前来看:
过去的路已经走不通了。工商用地价格飙升,人民币升值,新的劳动力已不再不怕苦不怕死为血汗工厂服务等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然向那些为了钱不要尊严不要命的国家转移,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非常之快(以光伏业为例,太阳能电池片目前都是自动焊接;玻璃镀膜企业使用机械臂翻转玻璃;中间产品都是机械流转不用人力;北京人民电器的汇流箱生产80%由机械臂完成。全行业用人量应降一半以上)。可以看到,盖高楼这样的体力活,目前仍是中老年农民工在干,年轻人宁愿少赚点,也不愿拿生命去冒险了。
另外,这种中国从事中低端产业,欧美从事高端产业,穷国弱国只能提供原材料的分工也是不合理的。穷国也该有自己的工业,有所进步。
新的路用不了这么多人。告别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是不需要这么多人的,工厂工业规模再大,研发设计人员都不会太多。平时所谓的服务业吸纳人口,那也就是快递、电话网络客服这样的低端服务业,律师、会计、咨询师这样的职业,一个人就可以为大量的企业服务。08年危机的时候,大量的应届生就业是靠国企的过量招人来完成的,不过现在国企又要提高效率,又要私有化,未来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人多,是不可能通往高人均收入的,除了上面说的高端产业用不了这么多人,资源与环境也承载不了这么多人的高端生活,美国人欧洲人也都明说了,中国人是不能都过上他们这样的生活的,否则人均也排这么多碳,地球就要完蛋。中国需要明白,人均收入无法有效提升情况下的GDP总量第一,只是一个虚名,胖和壮是两码事。———————
最后,按照我如上的描述,只要粮食够,机器人生产和服务,适度延长退休,养活退休的老年人其实还不算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将来年轻人的失业问题。如我之前所述全面放开二孩会出现哪些社会现象? - 李绍唐的回答,中国需要根据资源与工业的承载能力,去寻找合适的人口范围,计划生育,还需要升级为高的层次。另外吐槽一下认为经济越发展人的生育意愿越会降低的观点,你们看看富商们有条件哪个不是生多个孩子,文艺圈同样,生育意愿低的都是发达城市里被束缚在工作上的打工仔,他们的收入无法匹配城市里体面的生活,所反映的仍是经济发展程度不够或者发展的暂时不合理。
【路妖精的回答(29票)】:
作为国家算平均水平可能会,但是个人要致富你是无法阻挡的。中国千万资产有超过100万人,并且已有2亿人跨过中等收入标准,进入高收入国家水平。
中等收入国家标准: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人均国民收入(GNI,基本等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每年1006美元为低收入国家,高于12275美元的为高收入国家,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国家。目前世界上有86个国家或地区属于中等收入范围。
人均GNI约等于人均GDP,考察中国人均GDP数据。2014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2275美元城市:
这里大家可以惊喜的看到,中国已有48个城市、超2亿人进入“高收入区间”。排除克拉玛依、大庆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还有深圳、无锡、苏州、广州等33个城市,这些城市总人口超过2亿。
如果把这些城市作为“国家”,这些“国家”的2亿人已经过上发达国家生活。
【阿郑啊的回答(2票)】:
如果把一个国家人口当成一个人的身体来看就好理解多了,人口多的国家就如浑身都是肉的人。发达不发达可以说是肌肉比例大不大。
像中国,就是一个超大胖子,练肌肉非常快,但练到浑身肌肉很久;像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可以说都是精瘦精瘦的。从这个角度看,人口多确实是负担,但好处更多,除了美帝外哪个发达国家能跟中国这胖子硬杠。所以说关键重要的是总体战斗值,一味疯狂脱水减肥估计就得送医院了。(医院中的发达国家)
【小违章的回答(7票)】:
发达国家指的是高人均GDP的国家,从这点来看,人多的确会阻碍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为发达国家的速度。(人口红利指的是GDP总量的红利,对人均GDP的发展没有推动作用)
假设一个人口小国是GDP为人均1万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只有10万人,那么假如美国转移生产线,在这个国家建立一个年产值10亿美元的工厂,那么第二年这个国家的人均GDP就会变成2万美元,跨入发达国家。假如同样的年产值10亿美元的工厂,建到10亿人的印度。。。恭喜你印度人的人均GDP值增加1美元,基本没有影响。
此项对比说明,人口小国因外来援助而发展的难度非常低,日本,新加坡,台湾等都是这么发达起来的,跟他们自己的自立更生关系不大。
【涵飞飞的回答(4票)】:
马克思课上不是有么
1.社会存在包括:人口,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都影响经济的发展
2.人口和地理对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
3.在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同的情况下,人口过多和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4.至于中国的地理环境以及某一特定时间的生产方式具体适合多少人口这个就太复杂了吧,因为中国太大,地理环境的差异太大了,而且人口和环境,生产方式互相影响,还且还要考虑外部因素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写个论文了.....
5.我个人认为起初鼓励生育的政策确实造成人口过多,然后计划生育造成人口结构畸形,至于人口红利的利处是否大于人口畸形带来的害处,只能靠历史后人来评价检验了。
6.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弯路确实给个人在短期上带来了伤害或者益处,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当下,计划未来,迎接挑战。
.....先去复习了,有时间再分析。
马原课没听的快点赞
PS:苦逼的考研党
【疯坦克的回答(3票)】:
如果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钱买的全部是钻石和黄金。但是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仅仅居住了10个人。这10个人的国家,无论怎样发展算不算发达?
【疯坦克的回答(3票)】:
如果人多是负担,那日本怎么成了发达国家。而全世界唯一的一个计划生育国家却不是呢?
【涵飞飞的回答(2票)】:
看多少人了,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加起来还不如印度多,印度或中国其中一个成为发达国家,生产力的进步无法使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能力带来革命性进步的话,所有发达国家都要往下被狠狠地拉一截。
【rongwen的回答(3票)】:
【有,而且这个阻碍是死穴】
总有人扯什么核能,新能源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果真这么好,美国为什么要立“中国威胁论”?我以为,美国搞“中国威胁论”的很大一个核心理论就是: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即中国崛起到美国那样或接近的时候,应该也不长,最多半个世纪),中国将会逐渐成为堪比美国那样的超高能耗,资源消耗的大国,而世界上无法养活两个如此的超级大国,战争是争夺资源的终极手段,所以战争必然爆发。
还有一个数据(不知道真假):
美国现在消耗的资源占全世界的百分之50。
如果这是真的,而美国不会轻易被中国打输的话,那么中国以其13亿(最保守了,未来达到20亿也有可能吧)人口,怎么可能会变成发达国家呢?
要么美国垮掉,要么美国不垮,那其他小国都得死。
但这是不可能的,成为(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所需要的代价只有要么锐减本国人口,要么锐减他国人口。
当然,可能还有最后一个终极方式:
给他国人口灌输xxx人的思想…
======分界线=======
中国人口多确实带来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奇迹,人口确实功不可没。
但是瓶颈是很快的,
照这样下去,就算经济增长不放缓不停滞,也会来一场三战。
中国要是赢了,征服了世界,扩张了疆土,中国就可以顺利成为发达国家。(这时候人口好像不再是问题,想想日部落帝国)
可是现在这个军事模式,经济形式下,谁愿意打仗呢?
免责声明:文章由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您可能还喜欢
 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3:00,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美联储利率决定上限为0.75%,下限为0.5%。这是时隔几乎整整一年之后,美联储又一次加息。按照美联储的预计,明年还可能进行三次加息。因为美联储加息的问题...
 虽然很多人喝水的时候都是用自己常用的杯子,但是总有一些公开场合或者是外出的时候,我们需要购买矿泉水喝完之后就产生了很多塑料瓶子,为了减少这些难降解的塑料瓶子,有团队发明了Ooho,Ooho是什么?有了Ooho之后人就能把水连瓶吃进嘴...
 专题:辽宁单独二胎辽宁省单独二胎政策 “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今后可生第二胎了!”眼下,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居住在辽宁的朋友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2014年辽宁单独二胎新政策是从哪天开始实施,以及辽宁省...
 专题:飞鹤星飞帆奶粉事件飞鹤星飞帆奶粉怎么样飞鹤飞帆奶粉怎么样 “一贯好奶粉 飞鹤全家人”是飞鹤奶粉的广告宣传语,然而这“一贯”却屡屡出问题。日前,飞鹤旗下关山羊奶粉因质量问题被国家食药监总局点名。而据了解,这是飞鹤奶粉在...
 专题:七个月的胎儿图怀孕七个月胎儿图怀孕七个月男胎儿图 怀孕七个月按孕周期来算的话,也就是怀孕25周到怀孕28周这个时间。怀孕到七个月的时候胎儿有多大呢?又是怎样的一个形状呢?妈妈们想知道的就一起来看看怀孕七个月男胎儿图吧。...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有日本科技发达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